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自然灾害地图
中国自然灾害地图
地理科学
黄廷勇 余春燕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9.10.1
图1 中国滑坡发育示意图
图2 中国火山分布图
图3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4 中国陆地稳定区、活动带及地震带
图5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基本单元多度
图6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灾次
图7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图8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
图9 中国酸雨分布图
图10 中国因灾倒塌房屋
图11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
图12 中国雨涝频度分布图
图13 中国春季雨涝分布图
图14 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
图15 中国自然灾害成灾多度
图16 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
图17 中国自然灾害频次
图18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图19 中国重要自然灾害位点图
图20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多度
图21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相对强度
图22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综合指数。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一、地震的分布与危害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华北地震带④东南沿海地震带⑤南北地震带⑥西北地震带⑦青藏高原地震带⑧滇西地震带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2、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①分布范围广------里氏6级以上地震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破坏严重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
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山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辽宁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4. 产生的条件:地形: 崎岖的山区,沟谷上游有坡度较大的汇水面积;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相当发育,地震烈度大的地区;物质条件:地表岩层破碎,山坡为松散土层或厚层风化物所覆盖;水流条件:暴雨强度大,或在高山地带有多量融雪、融冰水的活动;植被条件:稀疏;人为因素:山区不合理的经济建设活动。
三、滑坡的分布与危害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4.发生的条件地下水丰富和坡面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连续性降雨后,有大量雨水下渗时,滑坡容易发生;地面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水浸湿后发生软化;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面、节理面及岩层面是天然的软弱面,尤其在断层面或岩层内夹有粘土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斜坡坡度一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崩落;风化作用、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人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行蓄水灌溉,坡面植被的破坏,都能诱发滑坡的发生。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工程地震与结构抗震(04)中国地震动区划图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区划图预编及 工程应用研究
三代图基础数据 设防标准研究
用户需求 场地土修正标准
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与地震小区划结果
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图的主要技术技术环节
1. 基础资料的研究 地震资料 地震地质资料 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地壳动力学基础资料
在上述基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14幅不同比例尺的基 础图件。
0
台湾地震区
2
台湾西部地震带
0
台湾东部地震带
2
地震数
2
9
32
20
110
368
1
37
50
6
13
62
5
29
104
7
20
99
1
7
21
0
4
19
6
19
52
5
28
139
0
2
46
5
26
93
38
261
891
8
57
145
30
204
746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为了科学地表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采 用多方案的方法,共有4套方案,共划分出986个潜 在震源区。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图的技术思路
地震构造环境基础数据
近十年科技成果和新 资料,国际合作成果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基础数据
地震活动性 模型及参数 的确定
潜在震源区 划分
地震动衰减模型研究 中国分区烈度衰减关系 参考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重点地震区划图 不确定性概率综合
区划图 应用政策研究
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编制
为做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工作, 2010年5月 31日至6月3日,全国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讨论会在江苏南京 召开。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带上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在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
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
这两次大地震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惨痛的损失。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中国地震带及断层地貌 (2)
• 平移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 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 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 这些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 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 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 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 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
断层地貌
断层地貌是指地壳岩石发生破裂,产 生相对位移所形成的地貌,即在地质 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常见的断层地貌有断层崖(陡崖), 断层谷,断陷盘地和断块山等。
断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正断层:在正断层中(查看下面的 动画),断层面几乎是垂直的。上 盘(位于平面上方的岩石块)推动 下盘(位于平面下方的岩石块), 使之向上移动。反过来,下盘推动 上盘使之向下移动。由于分离板块 边界的拉力,地壳被分成两半,从 而产生断层。
• 逆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 ,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 。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 成的。 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 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 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 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 顶部。
中國地震帶及斷層與地貌中国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國地震帶及斷層與地貌
中国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 震带
中国地震带
•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 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 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 带十分活跃。 • 中国已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 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断层地貌
1. 2. 3. 4. 断层崖(陡崖) 断层谷 断陷盘地 断块山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2017-8-10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指出我国五个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域: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我国哪些城市不会地震?其实,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反倒是而处于地震带的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感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地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时不时就会光顾我们身边,只不过大部分地震都比较轻微,人们难以察觉而已。
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分布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带可划分为: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三大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活动时间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
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发生方式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级以上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
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下列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地震分布示意图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中国历史地震分布图
中国历史地震分布图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江浙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市区。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
当然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密、人口多;
中国的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容易坏;第三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强烈且频繁有密切关系。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中国地震带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
新疆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
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
华南地震区: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中国历年大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防震减灾培训课程第三讲 中国主要地震带
第三讲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下面介绍地震频发、对人们生命财产威胁大的两个地震区及其地震带。
1.华北地震区该区地震的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于全国第二。
他的范围包括京、津、唐、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山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据统计,该区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5次,7~7.9级地震18次由于该区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且政治、文化、经济、交通都很发达的地方,所以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要,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过邢台、海城、唐山、张北等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区有4条地震带:①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成7.3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②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坳陷西缘,向南延伸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
这是对京、津、唐、张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出炉: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时间:2015-04-27 15:37来源:环球军事网点击: 75208 次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
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
中国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出炉:UERDI值越高危险越大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新浪房产解读中国地震带来自:新浪房产编辑:余时容发布时间:2008-06-16 14:21:19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
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附近发生的一次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北京的问题不大。
”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
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
”“积蓄能量的阶段大概要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5级以下的地震,积蓄的时间短,大概在300年左右。
8级地震需要的能量,就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概是10万年以上吧。
”邓乃恭的理由和这位专家不同,他说:“北京位于地震带上,还三面环绕着小震群,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这些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时,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
就像一个水库,如果在蓄水的过程中隔三差五放放水,就很难蓄满了。
”韩竹君对北京地震风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和北京有关的几条断裂带,如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南段、顺义-良乡断裂南段,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活动性都很弱或基本不活动,这些断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刘晶晶/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 城市人口密、建筑物高,大地震一旦发生,危害性极大。
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繁华城市确实是在地震带上的。
关于这个问题,一位地震灾害专家表示不必太杞人忧天:“其实古人在城市的选址过程中已经考虑到这些因素了,现在的大城市都是历史长河中发展保留下来的,都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很极端的例子即使有,也不会多。
而且一些城市虽然位于地震带上,但是由于该地区其他地质因素的影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也不高。
例如,虽然成都市位于地震带上,但由于四川盆地底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台构造,虽然它会受到邻近地区地震的波及,但成为震中的可能性并不高。
”现在科学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探测系统对可能造成地震的城市活断层进行探测。
中国于2008年4月,完成了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城市的活断层探测鉴定工作,这项工作在其他地区和城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根据有关的国家规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电厂、医院一类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都会特意避开这些活断层,并必须经过地震安全评估。
现在大型住宅小区的兴建也开始考虑规避活断层的问题,并且这样的理念正在向一般的民居建设普及。
人们的防震意识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之于“无常”的大自然,是更可以和更应该把握的。
(刘晶晶/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但还是要设法普及房屋抗震的基本概念,让抗震的理念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房屋抗震的基本概念,就会更好地理解、参与和监督从房屋设计到施工使用的全过程。
这里介绍几个反映房屋抗震特征的概念。
关键词一,加速度的“地震反应”:地震是通过地面的摇晃和颠簸使房屋各部分质量也有了反应加速度,所以房屋各部分都受到地震力的作用。
就像筛元宵,人拿着筛子来回摇晃和颠簸,虽然没有用手指直接去触碰元宵,但个个元宵都在滚来滚去。
除了震中区外,地震对房屋以水平向摇晃为主。
地震区的建筑都要求有抗侧力结构,如抗震墙、支撑等。
这些结构平时看看没什么用,还碍手碍脚,但在大风、大震下却是救命的。
有的人买了房子,大肆装修,唯恐其不通透,开洞不大不过瘾。
地震来了,不但自己倒霉,还会让邻里遭殃。
关键词二,抵抗变形的“刚度”与抵抗破坏的“强度”:房屋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小叫刚度,抵抗破坏的能力大小叫强度。
轻一点的房屋建筑比重的对抗震有利。
质量小了,地震力也小了。
但房屋也不是愈刚愈好。
很厚的墙,也许可以承担更多的垂直重力荷载,但有时会引来更大的地震力。
在同一栋房屋中,地震力也是按刚度分配的,刚度大的分得多。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最怕是刚度大而强度小,比如很厚的砖石墙,一开始刚度很大,树大招风,引来很大的地震力。
但强度又不争气,顶不住这么大的力,就容易倒塌。
钢结构如果设计得当,抗震性能比较好,因为强度大,若做得轻巧,质量刚度都不过大,以柔克刚,吸引的地震力小,而抵抗的能力强,就安全些。
但刚度也不是愈小愈好。
结构太软了,变形太大,风吹草动也摇来晃去,不但不舒适,而且会有附加的力出现。
所以刚柔相济才好。
关键词三,突然出现的“脆性”破坏与有预告的“延性”破坏:脆性破坏是突然发生的,而延性破坏是有预告的,先看到梁板开裂,变形很大,也许还来得及逃出去。
砖和混凝土其实都是脆性材料,容易突然断裂。
例如震区好多砖墙出现X形的裂缝,就是一种脆性破坏。
混凝土加了钢筋,就有一定的延性。
比如梁板受弯曲,受拉的钢筋就是超过了弹性强度的极限,它还会继续伸长而不断裂,就像牛皮糖似的。
其实更要当心的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剪。
遭到横向力的作用,钢筋混凝土柱子会受到剪力的作用,容易出现脆性破坏。
办法是加钢箍。
日本阪神大地震,有些高架路的柱子倒塌,不是纵向钢筋不够,而是钢箍太少。
往往我们造房子,多加好些长条的纵向钢筋,而忽视了钢箍。
世界震灾史上,吃这个亏的太多了。
砖石结构更要按规范加圈梁等,决不可掉以轻心。
结构平时为人们挑重担,但是若设计不当,地震时就会变成要命的炸弹。
我国钢年产量近5亿吨,居世界第一。
钢结构轻而强,可以在重灾区外预制好,运送安装都较便利快速。
合理设计一些钢结构的学校、医院,结合采用一些轻质楼板、墙板,同时考虑保温节能。
对灾后重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四,大有可为的“消能”设计:如果房屋结构延性好、强度够,地震带来的大量能量,通过结构反复变形,像牛皮糖那样扯来扯去也扯不断,反倒把力气扯完了。
大震之后,房屋可能开裂,可能要大修,也可能要放弃,但只要它震时挺住了没有倒,就是不得了地好。
所以这些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结构耗能,花了大力气。
对传统的结构,如强柱弱梁、偏心支撑、耗能节点、加强约束等等都有好的效果,在隔振、被动耗能、主动耗能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有许多进展。
阻尼有耗能作用。
增加结构阻尼,例如加粘滞阻尼器,也会有效果。
有些方法还太贵,有些还不够成熟,但处处精心设计,增强延性,增加耗能,还是大有可为。
关键词五,学校、医院的“设防烈度” 应提高:国家用规范的办法对各个地区、各类房屋的安全度作了规定。
而这些规定,也要根据地震震灾、国家实力不断作调整。
提高某些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医院、学校等重要建筑的设防烈度,建议医院和学校应比目前的设计基本烈度再提高一度。
要特别重视保证柱子和墙不发生脆性破坏。
我们一定要举轻若重,如履薄冰地做好灾区重建工作。
还要未雨绸缪,立即着手对其他目前没有发生地震的地区的医院和学校建筑的抗震普查,进行必要的加固。
至于对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祸害,必须毫不手软地彻查处理,偷工减料是天地不容的罪过。
今后的建设中要加强政府监督、技术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并形成制度。
(余安东/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云南省是我国地震灾害的高发地区,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强破坏性地震56次,其中有15次发生在云南,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
云南省是我国地震灾害的高发地区,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强破坏性地震56次,其中有15次发生在云南,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