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控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齐鲁银行贷骗案一、齐鲁银行概况齐鲁银行是一家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为己任”的城市商业银行。

为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与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第一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1996 年 6 月,在济南市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齐鲁银。

其中,外资股东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 20%。

在完成“去城商行”特色的关键一步后,齐鲁银行力图依托山东向全国延伸扩张,推进转型、扩张、上市“三大战略”。

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目前已在天津、青岛、聊城设立3家分行,济南市辖内69家网点,在岗员工2000余人。

总资产83.68亿,营业利润11.26亿,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较之2021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与“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发生,不无关系。

二、齐鲁银行贷骗案简介2021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款的资金使用大户。

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

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

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

2021年10月,刘济源以帮助办理授信、贷款为由,骗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存款。

刘济源将伪造的学院印章交给员工,在齐鲁银行开立了学院账户。

操作风险案例及分析

操作风险案例及分析

一、争论背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范围不断拓展、金融产品日趋简单,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

尤其是随着近期国内一系列金融大案的频繁曝光,操作风险受到普遍关注。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风险治理框架,提升自身全面风险治理水平,迎接国际化挑战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首先分析SG 及UBS 违规交易案例,然后再此根底上进展探究商业银行前台交易部门如何躲避此类风险。

1、SG 交易员违规操作大事:➢大事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 亿欧元(约560 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涉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早在2023 年6 月,他利用自己超群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头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 万欧元。

”2023 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23 年12 月31 日,他的账面盈余到达了14 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 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阅历,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

事后,法国兴业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巨额欺诈案”的内部调查报告说,在涉嫌欺诈的兴业银行前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存在大量突破风险限额的违规操作,为风险供给了温床。

调查报告指出,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业绩增长很快,但伴随着大量越权行为。

交易员常常未经授权就动用超过风险掌握的规定限额,并不时“相互帮助”,分担业绩或对业绩作假。

这种“大环境”阻碍了一些职能的实施,为巨额欺诈案埋下祸根。

➢反映的主要问题:(1)高级治理层责任不明,监视不力,在银行内部未能制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交易员凯维埃尔长时间、多次违规操作,没有有效监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 年2 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 天后,以1 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 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 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 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 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二:日本大和银行。

1995 年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 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 亿日元(约合11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二战结束时,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第65 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

银行业务操作风险案例精解2013年4月

银行业务操作风险案例精解2013年4月

>>2013年04月本期目录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 (3)一、中信银行副行长“公权私用”,客户4000万资金难追回 (3)第二篇:业务风险案例 (7)二、钢贸诉讼升级,探究行业背后银行困局 (7)三、银行揽储出新招,内保外贷变身理财计划 (11)第三篇:内控合规案例 (14)四、银行员工卷入4亿非法集资案 (14)五、柜员失误400存款变4000,银行为追款冻结账户 (17)六、涉嫌虚假出资银行被判败诉 (20)第四篇:企业授信风险案例 (24)七、广西2亿元虚假报表骗贷案,银行1.5亿难追还 (24)八、温州担保大王高利贷王朝覆灭 (26)第五篇:贷后案例 (29)九、1.9亿还贷被拒收,民生与房企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29)十、信用社假造死亡名单核销贷款背后的内控问题 (33)十一、虚假剥离影响恶劣,银行须全面加强合规风险防控 (36)十二、40亿韩STX大连造船贷款逾期“被续贷”的启示 (40)十三、债权银行定期解冻质押股权实现双赢 (43)第六篇:其他领域案例 (47)十四、塞浦路斯的银行危机及启示 (47)十五、债市风暴波及银行:国开行工行被约谈,浦发暂代持 (51)第七篇:本月金融风险事件快报 (54)一、银行代销高风险理财产品需设犹豫期 (54)二、银行职员买卖客户信息入刑 (54)三、国有银行搭售商品被处罚 (54)四、银监会要求特别注意防控三类风险 (55)五、银监会:商业银行今年不得新增平台贷款规模 (55)六、央行主导研究债市内控,代持交易或出新规 (56)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一、中信银行副行长“公权私用”,客户4000万资金难追回自2011年起,中信郑州分行黄河路支行副行长郭文雅等人以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高额回报,向多位中信银行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数千万元,再将吸纳到的资金通过“高利贷”谋取暴利,最终资金链断裂,被监管部门调查。

据统计,共有约110多名银行客户的4000万元资金无法追回。

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柜台操作风险分析华永胜第一,柜面操作系统所致。

柜面操作都通过系统实现业务的集成化处理,使得数据量增大,导致系统速度慢、交易回复等候时间长,客户抱怨多,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容易情绪化,加大操作风险事故发生隐患;同时权力上收,授权业务范围扩大,层次增加,操作变得更加繁琐,反映在控制层面风险降低,而反应在操作层面风险增加;操作系统升级频繁,而系统界面并无操作更新的实时提示,相关培训基本流于形式,柜员的经验做法容易触动风险。

第二,柜员不慎所致。

柜员在面对部分客户的无理要求时,由于担心与客户发生冲突,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放弃原则,屈从于客户的要求,很可能埋下风险隐患;要求本人办理的特殊业务,完全凭借柜员和营业经理根据身份证照片,仅凭肉眼直觉难以准确推断,还有部分特殊客户凭借身份证之外的证件,诸如护照、港澳通行证等来办理业务,没有联网核查系统比对,纯粹凭柜员的经验去判别证件真伪,容易让代办的客户蒙混过关而产生潜在风险。

第三,发展要求所致。

基层行将各种任务分解到网点员工,为完成目标任务,在客户营销过程中,常会做出一些承诺,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柜员,对同事主动营销来的客户经常给予办理流程的方便,但此时也容易疏于对风险的控制,稍有不慎则触动风险事件的发生。

第四,岗位特点所致。

柜台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岗位,调离的往往是柜台经验丰富的“老革命”、年轻有培养潜质的大学生,调进的则以新入行员工为主,导致柜面时刻都面临着对新员工培训的压力,略有疏忽,就会出现新员工由于对制度、操作规章等掌握不到位而造成的风险。

第五,科技运用所致。

金融科技等新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对操作风险的防范起到正面作用,一方面也会带来新的风险点,比如说老员工知识陈旧、年龄偏大,无法接受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再比如前台柜员看上去业务操作更加简便,但后台集中录入多以外包人员为主,素质参差不齐,原来由正式员工录入系统的数据转由外包人员操作,风险没有消除,而是转移了。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内控措施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与内控措施

外部因素
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影响 ,如经济周期波动、政策调整等。
行业风险
特定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 影响,如行业的生命周期、政策支持等。
法律环境风险
法律制度的调整和变化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合规操 作产生影响。
人为因素
01
02
03
员工操作失误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因疏忽 或错误导致风险发生。
定义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 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导 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特点
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操作风 险具有普遍性、非营利性、管理难度 大等特征。
操作风险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系统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市场环境风险、政策 风险等。
风险监控
持续监控操作风险的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 问题,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0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来源
内部因素
组织结构风险
组织结构过于复杂或层级过多,导致决策过程缓慢, 影响业务效率。
管理制度风险
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操作过程中出 现漏洞。
员工素质风险
员工业务能力不足或职业道德缺失,影响业务操作的 准确性。
自动化处理流程
简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操作失 误和舞弊风险。
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与交流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1
促进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协同效率。
加强与客户沟通
02
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引发
的风险。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0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发展,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为复杂。

在我国,由操作风险引发的大案触目惊心,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金额迅速放大、经营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出现了一系列震惊国际金融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

一、操作风险管理不善引发案件的具体原因分析案例:某分理处发生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2004年中行湖州市分行凤凰分理处因员工严重违规操作:违规办卡、违规放贷,网点员工基于自身利益,合伙违规、隐瞒不报,引发多功能借记卡自助质押贷款诈骗案。

经查,涉及金额2599万,形成巨大风险。

案例发生原因分析:(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益误导驱使少数员工为完成考核铤而走险。

一方面在业务发展的管理上,该行采取考核与完成任务挂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向钱看”的风气,造成部分风险意识薄弱的员工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惜以违规经营的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营业绩和利益。

另一方面该行对考核办法缺少辅助教育的手段,还提出了一些诸如“谁完成任务好,谁贡献大,谁多拿钱”等不甚科学的提法,没有通过合理的业绩考核和合理的待遇水平来增强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来提高员工的奉献精神以及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避免员工因追逐短期利益而不惜采取违规经营的行为。

(二)缺乏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建立起防范约束机制。

该分理处从2002年初开始违规操作,代办借记卡,不签贷款协议书放贷,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一次次的检查,一次次的活动都没有发现,没有排除,清楚地说明该行的内部控制苍白无力,从一线人员的制度执行到二线管理人员对一线人员的监督,再到内控部门对各环节的再监督,这三道防线都失察和疏漏。

该行案防教育流于形式,各种检查没有落到实处,风险防范的意识没有在员工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对整个监督运行机制缺乏调查分析,对各个层面的执行力也缺少评价,这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各种教育活动能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各种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约束力。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农商行连环骗贷案 信用卡被骗贷案例 身份证复印件办贷款 某支行营业室综合柜员贪污案 银行未扫门前雪,滑倒客户赔6万 员工违规与企业发生经济往来 违规办理现金汇款业务导致银行
被罚 银行信贷员内外勾结骗贷1600万
案例:瑞银事件
➢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成立于1872年。
中行内蒙分行绑架案分析——外因
• 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松后紧”和体系内外“利率双 轨制”带来的巨大套利空间,被认为是涉案人员 “铤而走险”的重要外因。
• 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进行,在中国利率体系中,存 在着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已完全市场化的民间借 贷两种利率体系。
• 将银行体系内资金腾挪到体系外,便可获得超额收 益,这被业内专家认为是近期民间借贷“疯狂”、 银行大案频发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
瑞 银 事 件 富 滇 银 行 金 融 市 场 部 倒 券
事件 中 行 内 蒙 分 行 绑 架 案 9 0 0 万 银 行 存 款 被 转 案 渤 海 银 行 职 员 挪 储 户 千 万
私自放贷 违 规 办 理 银 行 卡 业 务 导 致
巨额赔偿 U 盾 用 户 巨 款 3 0 秒 内 被 盗
• 据《新世纪周刊》昨日报道,中行内 蒙 古 分 行 行 长 张 凤 槐 之 妻 在 2 0 11 年 7 月19日遭绑架。
• 起因是一名叫图雅的放贷人在中行呼 和浩特支行“内鬼”的帮助下,将储 户的资金转走,并按照图雅的指示, 进入指定的账户、投机获利。
• 上述行为在6月份被中行总行大额账 户监控系统发现,中行内蒙古分行随 即将涉及此案的3名工作人员停职, 此举导致了图雅的资金链断裂。
• 在全欧洲股市普遍上扬的情况下,瑞银当日股价却下挫10.8%,成为该公司2009年3月以来跌幅最大的一 天。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银行业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严格控制风险的双重压力,各家银行都面临新的挑战。

农村商业银行同其他银行相比,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由于是从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存在着起点低、底子薄、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另一方面,它又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如何在目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难题。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强化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风险贯穿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全过程,从风险管理的趋势看,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支行(分理处)关注的重点之一,有效防范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自然成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

从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工作实践看,风险防范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引发的经济案件和不安全责任事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还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风险防范乏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因此,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必须找准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高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强化制度执行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表现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一些历史渊源,农村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操作风险,但最为普遍、影响较大的还是会计和贷款操作风险。

(一)会计操作风险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办理的业务额小、量大,且工作人员偏紧,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人多岗等现象,因而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内部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内部制衡监督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人为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有意无意地弱化和降低了内控机制的效能和作用,因而容易诱发各类风险。

现象一:支行(分理处)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一些岗位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有些内部短期交接不规范,从登记的书面交接记录看,交接内容笼统简单不具体,缺少监交人,交接责任不清;一些支行(分理处)内勤人员执行会计制度不到位,对业务凭证、账表不换人复核,重要空白凭证购入、出库、使用、销号一人经手,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业务交接频繁的状态下,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潜在一定的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第一篇: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扰乱全球金融系统摘要:法国兴业银行创建于1864年,当年由拿破仑三世签字批准成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成为法国商界支柱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该公司拥有13万员工和2250万客户。

可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骄人业绩的老牌银行在2008年年初因一个底层交易员的违规操作而受到了重创。

本文将从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弊案分析入手,分析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体系的漏洞,同时提出了对完善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监控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发现一名驻巴黎的交易员,在超过权限的情况下私自建立了违规的交易部位,并进行欺诈交易行为,造成了49亿欧元(约合72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这起银行案件所造成的损失是法国银行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也是世界上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

法国兴业银行巴黎交易员Kerviel被法国司法机关提起诉讼,Kerviel被立案指控的罪名共计三项,中包括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侵入信息数据系统等。

法国兴业银行被迫在全球股市大跌的环境下了结这些违规部位,涉嫌违规交易员Kerviel利用自己原来在银行中后台部门工作中对银行监控系统的了解,通过精心设计虚假交易,隐藏了这一巨额的违规头寸。

巴黎检控方后续调查显示,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早在2007年11月就已经质疑Kerviel的交易部位,并已通知法国兴业银行。

其实,Kerviel成功利用虚假文件表明其交易风险已被对冲覆盖,从而应付了来自法国兴业银行本身的质询。

法国兴业银行曾是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违规数额之巨大,损失之惨重,足以震惊世界。

二、法国兴业银行的管理弱点有人认为Kerviel事件绝非偶然,而是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结果。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在银行业务运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本文将以操作风险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某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操作风险案例。

该案例涉及到银行员工的一项操作失误,导致了大量资金的亏损。

以下是对该案例的详细分析:1. 案例描述:在一个交易日的下午,一位银行交易员不小心提交了一笔错误的交易订单。

由于订单价格错误,该交易在市场开盘后立即出现亏损。

由于该交易员委托交易权限较高,他能够在没有经过其他员工审核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操作。

2. 影响:这次操作失误造成了银行损失了大量资金。

由于市场波动剧烈,银行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小损失。

3. 原因分析:这起操作风险案例的发生有以下原因:- 系统缺陷:银行的交易系统没有足够的逻辑控制和风险管理功能,没有对交易订单的价格进行有效校验和审核。

- 人为原因:银行员工并未仔细核对订单的细节信息,缺乏审查和反馈机制。

4. 可行措施:为了防范类似的操作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强化内部控制:银行应加强交易系统的逻辑控制和风险管理功能,确保系统能够识别和防范交易订单的错误。

- 加强员工培训:为银行员工提供系统操作培训和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交易系统。

- 加强内部审查机制:银行应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审查机制,对交易流程和操作进行定期审核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结论:这起操作风险案例再次提醒了银行业务运营中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银行应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和员工培训,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并能够快速发现和应对操作风险事件。

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客户利益和维护自身稳定发展。

6. 具体应对措施: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操作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应对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6.1 强化风险意识培养银行应该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通过内部培训、沟通会议和案例分享等方式,向员工灌输操作风险的重要性。

关于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于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于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内容摘要自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招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和总资产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

业务规模的扩大,业务种类的增加以及金融形势的日益复杂化,使得招商银行所面对的风险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作为国内股份制改革较早,并且是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的银行,招商银行的风险管理在国际同行业中一直被给予好评。

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招商银行依然通过自身高效的风险管理,使资产质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因此,本文选取了招商银行作为操作风险实证分析的对象进行研究。

关键词:操作风险;金融改革;招商银行目录引言 (1)一、案例正文 (1)(一)招商银行基本情况 (1)(二)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能设置 (1)二、案例分析 (4)(一)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4)(二)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改进与完善 (6)案例总结 (8)参考文献 (9)关于招商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引言自从金融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商业银行就一直是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十分复杂。

良好稳健的银行运行和管理机制关系着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的关注点在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已经在这两个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风险度量和管理体系。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因为操作风险所导致的商业银行巨额损失甚至银行倒闭震惊了世界银行界,也使银行经营者和监管者普遍意识到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001年1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关于操作风险的概念;2004年发布的新巴塞尔协议正式稿中,将操纵风险纳入了风险资本计算体系之中,要求业内银行为操作风险配备相应资本金,并披露有关操作风险的详细信息。

基于此,本文选择招商银行,对银行操作风险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一、案例正文(一)招商银行基本情况作为中国政府推动金融改革的试点银行,招商银行于1987年在深圳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控股创办的商业银行。

帆宇达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与防范》—蔡冰

帆宇达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与防范》—蔡冰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与防范课程背景:近年,全国发生多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客户纠纷事件,暴露出部分银行营业机构存在内部控制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为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运营,有效防范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引发的案件和风险事件,切实加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银监会于201年56月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提出了内控体系建设、“三道防线”建设(思想防线、制度防线、监督防线)、柜面业务流程控制、开户管理、对账管理、账户监控、印章凭证管理、代销业务管理、风险提示、客户信息安全管理、录音录像监控、营业场所管理、员工行为管理、风险事件联动查处和双线整改、内部举报核查、宣传引导、声誉风险管理等要求。

柜台业务是我国银行业最基础的业务,也最容易发生操作风险。

可以说,操作风险贯穿于柜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

本课程从银行的实际出发,重点讲授柜面业务主要操作风险点及管理,旨在提升柜面人员合规风险意识。

树立银行一线员工操作风险意识,把防范操作风险始终贯穿于业务经营之中,将有助于控制柜面风险,减少损失,提升业绩。

课程收益:■全面树立员工的合规意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与法律风险。

■了解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学会如何在业务中防范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增强柜面操作风险的防控水平,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课程工具:■有权查询冻结扣划银行存款部门清单■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助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询冻结工作规定的通知■运营风险提示模板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授课对象:运营主管、会计主办、柜员、新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视频分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程大纲课程培训背景:银监会于201年56月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柜面业务风险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的重点。

内审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内控失败与启示

内审案例——法国兴业银行内控失败与启示

谢 谢!
h
18
.
2000年, 进入法兴
随后5年,在 银行内部不 同的中台部 门工作
构筑他的 “期货投机
帝国”
2005年, 银行风险套利 部门的交易员
欺诈手段
建立一个投资 组合A,虚构 了另一个投资 组合B
•从表面上看, A、B相互对冲
隐藏了数额 巨大的投机 性头寸
盗用操作人员管 理的IT系统权限, 用于取消特定的 交易行为;伪造 虚假操作的数据
h
躲避了控制 系统的检查
6
一笔涉及 300亿欧元 德国股指期货 交易引起了集团 管理人员
的警觉
一个专门调 查小组成立, 惊天欺诈案
水落石出
49亿欧元巨 亏浮出水面
兴业银行内审盲点
首先源于设计上的严重缺陷。 此外,它把监控点放在交易员的净头寸和
特定时间段的交易风险上,忽视了全部交 易的总规模。 内部控制的根基不牢,控制环境不佳 。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
h
10
内部审计的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指通过对子公司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 理和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富有促进性的意见 和改革方案,从而协助公司高层领导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济效益,以最好的方式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防护性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建设性作用
防护性作用是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可以揭示和制约各种不道德和不规 范行为的产生,防止给公司造成不良后果
h
11
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
增加组织价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认
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
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这完全不同 于传统理论上的“独立评价功能”论

基于齐鲁银行案再谈城商行操作风险

基于齐鲁银行案再谈城商行操作风险

基于齐鲁银行案的再谈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刘春志饶水平摘要:齐鲁银行案的发生使人们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这个特殊的群体。

城市商业银行有其固有的缺陷,但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

本文以齐鲁银行案为例,探讨控制银行风险的途径。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控制度一、问题的提出1.1 齐鲁银行案昨天截至记者发稿前,关于齐鲁银行涉嫌伪造金融票证一案,除了该行董事长邱云章去年12月30日对外否认60亿元巨亏和被抓传闻外,并没有更多的消息。

此案涉及济南当地多家银行,其中包括中信银行、工商银行等,涉案金额或达10亿元-15亿元。

涉案金额数倍于净利润有媒体报道称,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和行长被抓,去年12月30日,邱云章对外否认此事,但齐鲁银行内部人士证实齐鲁银行至少有一位管理人员被司法调查。

去年12月31日,中国银监会表示,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对该案的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监管部门和相关银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侦破案件。

当地相关银行运行正常,各项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但截至目前,齐鲁银行的损失数据尚不得而知。

山东省银监局相关人士昨日对记者表示,此案已经进入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具体信息将以公安部门发布的为准。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齐鲁银行的总资产达617.89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8.54%和资本充足率11.66%均达监管红线,当年净利润4.89亿元,不良贷款合计7.04亿元,不良贷款率仅1.99%。

简单计算,齐鲁银行此次涉案金额约相当于该行2009年全年净利润的2-4倍。

山东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齐鲁银行并非惟一牵涉其中的银行,但对传闻中牵涉的工行、兴业、浦发等其他银行不予置评。

山东省银监局还表示,涉案银行目前经营正常,涉案金额尚无定论,需待公安部门披露结果。

或归因揽储大战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表示,2010年,受存贷比考核压力的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展开揽储大战。

而在拉存款竞争白热化背景下,通过“高息揽储”吸引单位存款,勾结银行人员伪造金融票证诈骗案屡见不鲜。

从法国兴业银行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从法国兴业银行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
主讲人:黄美丽 2011946181 资料收集:吴秋阳 2011946184 孙逸诗 2011946191 吴施 2011946187 崔莹 2011946194
郝佳楠 201194035(金融1192班)
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总行在巴 黎。 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 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 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 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 行之一
=搞垮巴林银行5次 =5张2012年船票 =20架空中A380客机 =170000年有望“偿清”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违规操作欺诈 案
杰罗姆 •科维尔 (Jérôme Kerviel) 国籍:法国 生于1977年11月 前巴黎法国兴业银行交 易员。
违规交易过程
• 2005年,科维尔开始练习建立虚假头寸 • 2007年3月至同年6月底,科维尔逐渐建立起280 亿欧元的期货空头,以及直接的股票头寸6亿欧元 • 2007年11月20日累计赚得“利润”15亿欧元
建议措施
• 1.前台与后台的分离,加强内部监管不容忽视。 • 2.信息系统部门,在技术层面上提高系统的安全 性。 • 3.强化对于报警的敏感性,及时发现问题。重视 内控文化,提高管理层的内控意识,风险意识。 • 4.防范控制风险,内控制度应得到切实执行。 • 5.要加强内控系统建设,兼顾人工监控。
操作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界定 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 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 险。”
操作风险
由操作风险的定义不难得出,其主要由两大类内 容组成: 一是与内部控制效率或管理质量有关的内部 因素导致的风险,如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 因素; 二是外部事件或外部依存因素引起的风险, 如政治、政府、社会、税收、监管、市场竞争、 自然灾害等,这些主要与外部事件有关。

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交易员操作风险案例分析案例: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波及全球股市。

分析: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银行业操作风险失控事件,其漏洞与成因包括:1.风险控制不力。

在此事件中,法兴银行存在限额控制、职责分离等方面的漏洞,具体包括限额控制上的缺陷、职责分离上的失策、对内外部警示信息的忽视、没用以正确客观的姿态看待金融衍生品、银行监控部门的失职。

2.人性控制失败。

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导致法兴银行巨亏的直接原因。

科维尔利用其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熟悉,精心设计虚假交易,从而逃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但个人认为,事件的深层原因应归咎于法兴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对人性的控制失效。

3.IT控制薄弱。

防范计算机技术风险、保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控制的关键。

法兴银行的风险管理团队中拥有IT专家与相关技术人员,面对科维尔的违规及篡改行为却迟迟未能察觉,这表明了过多依赖高科技手段,忽视基本的流程控制,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

4.内部审计失效。

事件还证明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只能为实现企业目标、控制企业风险提供合理而非绝对保证。

它存在局限,例外事项、人为操纵或系统故障等因素时刻威胁着内控系统的运行。

所以,对内控系统的反馈与再监控至关重要。

5.外部监管缺陷。

欧洲衍生品市场监管相对比较宽松,基本上以自律为主,自律监管模式下企业难以对违规事件产生有效制约。

科维尔刻意选择未有保证金追缴要求的衍生工具,无疑是利用了外部监管体系的缺陷。

银行内控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银行内控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银行内控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案例分析一:银行柜员操作风险的内控管理背景描述:某银行总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决定将全行柜员的操作风险进行内控管理。

柜员操作风险包括操作错误或操作不当导致的(1)资金减损,(2)客户投诉,(3)违规行为等。

解决方案:银行总行制定了以下内控管理措施来降低柜员操作风险: 1. 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柜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2.内部审计:由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柜员操作进行抽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强化岗位责任:明确柜员的操作责任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不当的发生。

4. 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操作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结果和效益:通过银行总行的内控管理措施,柜员操作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得资金减损和客户投诉率显著降低,柜员的操作合规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案例分析二: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背景描述:某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较大,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需要进行风险控制,以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解决方案:银行采取了以下内控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 1. 严格的审批流程:设立贷审委员会,由多人审核决策,确保审批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详细的贷款审查和评估: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进行详细的审查和评估,降低信贷风险。

3. 风险分散和多元化:将贷款风险通过多种渠道和产品进行分散和多元化,降低贷款集中风险。

4. 定期的贷款追踪和评估: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定期追踪和评估,确保借款人按时还款,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的内控措施,银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降低了坏账率,提高了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

案例分析三: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安全管理背景描述:随着电子支付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需要进行安全管理,以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解决方案:银行采取了以下内控措施来进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安全管理: 1. 密码和身份验证:要求客户设置复杂的密码,并配合身份验证措施,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可以进行电子支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案例分析
一、引言
操作风险,又称运作风险,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该风险难以量化,管理难度更大,且由于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通常也是非常巨大的。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协议第644段给出了操作风险的定义:由不当或者失效的内部风险控制,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此后,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著名的巴林银行和我国国内某商业银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主要归结于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而国外商业银行银行的内部欺诈较少,其外部欺诈所引起的损失强度也比国内低很多。

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
出。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在于,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较高的都主要集中在外部欺诈,主要包括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内外部损失频率和强度都明显高于外国商业银行,其中,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欺诈这两者所致的银行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分别为78.88%和98.68%,而外国商业银行的这两个指标却明显偏低,分别只有45.55%和22.77%。

三、从巴林银行案例分析国外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1995年2月26日,具有230多年历史的创建于1763年的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立即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巴林公司新加坡期货总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尼克.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入大量期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能赚取大额利润。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严重影响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巴林银行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
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

至此,这座曾经辉煌的金融大厦就此倒塌。

巴林银行的破产值得我们深思,其直接原因是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但究其深层原因,内控机制失效是最主要原因:
(一)巴林银行未实现“前台”和“后台”的分离,即交易业务和清算稽核的分离
“前后台”没有主次之分,是相辅相成的。

但案例中,交易和清算稽核职能归于尼克.里森一身,混淆了“前后台”职能的区分。

当“前台”的期货交易出现巨额亏损时,尼克.里森为了隐瞒并挽回亏损,可逃避有效的监管并等待转机,而未履行其“后台”的监管职能,最终酿成了悲剧;
(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重大问题
1.尼克.里森时任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总经理,集大权于一身,除了行使交易职能外,还监管稽查和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等权利。

这是典型的“一言堂”式管理模式,不能保证内控机制的独立有效性,使交易业务具有巨大的风险。

尼克.里森的工作只可以代理客户买卖金融衍生品或从事套利业务,收取佣金或赚取市场间差价,但他擅自进行自营业务,违规操作,最终产生了巨大的损失。

2.内部审计不严格,巴林银行从事多种业务,理应建立强大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时的发现重大或薄弱问题并告知最高管理机构,虽然巴林银行在倒闭前几个月前设置了分别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其银行和证券业务分别进行审计,但其信息流通和传递不流畅,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不能有效的互补,调查人员走过场,事实上,巴林银行每天都会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看出尼克.里森的问题,但这些疏漏都被审计人员一一忽略。

(三)管理层的严重失误
正如尼克.里森后来在狱中所说,“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这件事,我难以置信。

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却仍旧支付这些钱”。

巴林银行的高层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制止尼克.里森的不合规交易也是其倒闭的重要原因。

(四)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无度
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在尼克.里森的整个交易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在遭受重大损失时,依然一味只想着赚钱,不计后果,孤注一掷,对交易过程中的潜在巨大风险却完全不顾,最终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从我国某商业银行案例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某商业银行营业部个人客户经理阮某,利用客户取消申请的个人贷款资料和已审批的客户授信额度担保人资料,在客户贷款审批后,阮某将贷款划入假借客户名义办理的银行卡账户中,并挪用该贷款,但对客户谎称贷款还在审批中,挪用一段时间后再划入客户申请贷款时指定的账户。

自2005年2月到2006年7月间,其利用职务之便,假冒客户名义办理贷款共10笔计200余万元,用于赌博、购买彩票及挥霍。

案发后,其被移送至当地检察机关。

类似的案件在中国银行业比较普遍,如高山事件,邯郸农行事件等。

仔细分析该案例,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曾发生的一些操作风险类案件,可以发现,无效的内控机制、不合规的操作和无力的处罚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务的流程化需要一个有效的独立的内控机制,不能让一个人有权力独自完成某项业务,在国外银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始终用四只眼睛盯住同一笔业务”,譬如双人调查、业务分管,这是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都有私欲,在利益面前,若没有有效的独立的内控机制,或者说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银行的操作风险规避无从谈起。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银行内部员工如果不能真切的意识到“合规创造价值”这句话的真谛,即只有按照规矩,按照银行规定的业务流程操作才会给银行创造效益,给自己带来好处,那么合规操作永远只能是各家银行所可盼而不可及的。

3.管理学里有“热炉法则”,当人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内部员工违反规定进行操作时,处罚必须强有力,这样才具有震慑作用,才能祈祷以儆效尤的作用。

五、解决对策
1.实施业务流程整合和再造,明确银行“前后台”职责,建立全面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2.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将银行风险管理意识渗透到各个层面,通过完善的内控机制、培训和交流,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各类风险类尤其是操作风险类案件的警示性教育。

3.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切实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对于违反风险操作规定的员工给予严惩,让员工意识到违规操作的机会成本有多大,以此警示员工务必合规操作。

4.对待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应该要学大禹治水,疏而非堵,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之健康、持续发展。

(凌峰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国内银行操作风险大案频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11
[2] 刘顶军.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中国商界》,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