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顺父母的例子
【篇一:孝顺父母的例子】
曾国藩孝敬父母的故事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
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
尽人子之孝。
曾国藩后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
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
不容易。
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而且阿胶位
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
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后来曾国藩的家书中,屡屡出现寄赠阿胶的字句,阿胶成为曾国藩
为父母尽孝的最好方式。
那么,阿胶对老年人的滋补功效,在医理上有何依据?
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长
寿呢?《内经》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长久”。
很显然,气血虚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缓衰老,就要从气血两字入手。
而阿胶味甘,性平,能补血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气补虚,除风
化痰清肺,利小便,润大肠。
这些滋补功效确实十分适合老年人滋补。
陈毅帮母亲洗尿裤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
问那。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
东西藏到床底下了?”
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
何必藏着呢。
”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
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
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包拯辞官回家照顾父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
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
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
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
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李晨孝敬父母的故事
2012年9月,随着电视剧《北京青年》在浙江、东方等五大卫视热播,剧中男主角何东的扮演者李晨,再度以出色演技征服无数观众。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先后出演过《士兵突击》《唐山大地震》《北
京爱情故事》等影视剧的当红小生,不仅是实力派好演员,更是一
个好儿子。
父母早年离异并各自组建了新家,李晨不仅给予他们满
满的爱,还将孝心延至继父继母,并因此获得了“演艺圈孝子奖”。
他与家人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走过叛逆期,
撮合离婚父母做朋友
1978年,李晨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
11岁那年,李晨偶然被挑
中出演电影《赖宁》和《焦作风景》,得到了1000多元的片酬。
这
顶他爸爸好几个月的工资了!李晨把这些钱交到老爸手里,老爸转身
就去了王府井,给儿子买了台价格不菲的游戏机。
结果李晨却发现,常常是他在做作业,爸爸却拿着游戏机玩得欢!每
逢此时,他就会跑到厨房让妈妈“评理”:“爸爸先是不给我买,等我
用我自己的钱买了,他却比我玩得还疯,太不公平啦!”话音刚落,家里顿时笑声一片。
然而,这份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并没能维持太久。
因为种种原因,
父母在一年后离婚了,李晨被判给妈妈抚养。
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之后,李晨心里的落差相当大,加上青春期到来,他变得顽劣不堪,甚至开始和小混混在一起打群架。
妈妈因此非常自责,每当李晨打架被老师痛批一顿之后,她就会握
着儿子的手自责:“都是妈妈不好,没有给你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妈妈愧疚的泪水和被风骤然吹起的凌乱头发,让李晨的心一直往下沉,对妈妈的疼惜与对爸爸的愤恨也像野草般疯长起来。
因为疼惜妈妈,李晨与爸爸渐行渐远,尤其是爸爸不久后便再婚,
更加重了他心中的那份不满。
一次,他和一群街头混混打群架,因
为寡不敌众,被对方逼进了死胡同,眼看着就要大难临头,不远处
突然冲出一个人,断喝一声:“警察来了!”一群人顿时作鸟兽散,而
李晨却被来人抓了个正着,还“啪”地挨了一巴掌。
李晨睁大眼一看,眼前站着的正是爸爸。
那一刻他来气了,梗着脖
子喊道:“我又没判给你,你凭什么管我?”结果,爸爸又打他一巴掌:“你是我儿子,我活着一天,就能揍你一天!”父子俩扭打成一团,突然,爸爸“扑哧”一下笑了:“好小子,长大了,有能耐了,我治不了
你了。
”爸爸突然的大笑让李晨愣了,刚刚升起来的反感与抗拒顿时
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后,父子俩到一家小饭馆大吃了一顿,还击
掌相约:“如果以后皮痒了,就见面,与其被外人揍,不如便宜自家人。
”
当读懂爸爸对自己的爱,并与他冰释前嫌后,李晨开始考虑如何面
对妈妈。
这时他希望父母能重新做回朋友,但任凭李晨怎么试探,
妈妈始终不松口:“我和他没什么可说的。
”尽管如此,他却不愿放
弃努力。
15岁时,李晨爱上了极限运动,不仅学会了开摩托,还经常到北京
摩托车队进行专业训练。
一次,因为飙车,他把腿摔成了骨折,但
受伤后依然不老实,打着石膏还在院子里溜车。
妈妈看见,急得直
想哭:“儿子,这项目太危险了,咱不玩了行不?”妈妈着急的表情让
李晨有些不忍,但就在这时,一个主意闪现出来,他固执地摇摇头说:“不,我还想着当赛车手呢,除非你们能给我找出更好的选择。
”李晨的执拗让妈妈心惊肉跳,无奈之际,她最终找到了前夫:“晨儿
现在满脑子都是飙车,周末你来我这里,咱得好好商量个对策。
”
家庭会的结果是,父母让李晨放弃了赛车梦,去演员吕丽萍创办的
艺校学表演,而妈妈也从心底放下了那份包袱:“虽然我和你爸爸分
手了,但我们都没有放弃你,以后我们也会是你最亲的亲人。
”听着
妈妈艰难说出的话,李晨红了眼圈,又笑了。
母爱和恩师,
帮他走出人生低谷
在李晨的鼓动下,妈妈渐渐走出离异的阴影,随后也组建了一个幸
福的家庭。
接下来的日子,李晨以读书为主,并隔三岔五地演一些
配角。
直到19岁那年,他才在《十七岁不哭》里第一次饰演男主角。
那个单手插口袋、走路一颤一颤的单车少年简宁,瞬间成了当时全
国年轻人的偶像,年少的李晨因此尝到了走红的滋味——家里的观
众来信,多到信箱根本塞不下的地步。
李晨开始觉得自己是个“腕儿”了,有点摸不清自己的方向。
可他那
个年龄,能演的就是班长、儿子、弟弟……当这些角色都演完了,
他就无戏可演了。
面对这种“青黄不接”的事业低潮期,李晨非常苦闷,为了排解抑郁,他干脆将心思又扑在玩摩托车上。
越野摩托车带给他的速度和刺激,让他忘却了事业带来的烦恼。
1999年10月的一个清晨,李晨骑着摩托车飞奔在北京三环路上,
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大汽车,李晨避让不及撞了上去!结果造成他全
身多处骨折,被送到了医院。
在最疼痛难熬的时候,妈妈握着他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鬼门关”里闯过一遭,让李晨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为了不再让妈
妈为自己操心、流泪,他停止飙车,尝试着做生意。
李晨先和朋友
开了一家酒吧,可没撑多久倒闭了;后来,又开时装店,可半年后,
时装店连同商场整体歇业……四处撞墙,血本无归的李晨无处可去,只能听从妈妈的劝说,乖乖呆在家里。
一事无成的尴尬使李晨郁闷不堪。
他将自己关在家里,不说话,不
干事,只是在笔记本上胡写乱画。
时间一长,抑郁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起初,妈妈还由着李晨,当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妈妈再也坐不住,
为了帮助李晨早日走出阴霾,妈妈提前退休当起了全职保姆和心理
辅导师。
李晨不愿意见外人,她便让李晨不时给吕老师打打电话;李
晨不愿意想事情,她便买了几只狗,让李晨天天训练“狗儿子”;李晨
喜欢极限运动,她便将他的摩托车一辆一辆擦洗干净,鼓励他经常
出去“兜兜风”。
2002年春节前夕,妈妈还将一把车钥匙交到李晨手中——一辆比赛
专用的摩托车!
渐渐地,妈妈的体贴和耐心,让李晨一步步走出心理困境。
沉寂五
年后,李晨终于赢来了再次当主演的机会——在《十三格格》中出
演男一号。
挂断导演电话那一刻,李晨笑了,妈妈却背转身,流下
了热泪。
袁世凯葬母的故事
袁世凯是个孝子,1892年带着娘亲刘氏到了赴任的朝鲜,直到甲午
战争爆发前才派人送回。
1901年6月辛丑条约谈判正急之时,刘氏
去世。
按常规,袁世凯要申请离职丁忧回籍营丧。
但朝廷正自身难
保中,当然不会批准。
1902年6月,政府实授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面还有成
堆的中央级职衔。
9月,太后赏袁的生母刘氏一品封典,并赏银
3000两,给假40天,令其回籍葬母。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风光至极,但遇上他那个嫡母二哥就灰头土脸了。
一句话:在外你是国家大员,在家你是妾生小子,葬仪还得按家规来。
所谓的家规乃中国传统,第一长门为尊,第二妻妾有别。
总之,袁母身为庶妻,死后不能入祖坟正穴,也不能同嫡妻夹棺并葬,只
能殡在茔外。
此时的袁世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在葬母的事情上,却不得不
屈就长门世敦,几次与其磋商,能否额外抬举一下,兄长就是不肯
让步,甚至不着孝衣反穿上了红袍,对袁世凯伤害太大,兄弟之间
反目成仇。
在对待娘亲方面,袁世凯是一点不让步的。
袁世敦的阻挡,也激起了他的反弹,他要大操大办,让身为妾妇出
身的娘亲最后风光一下——在袁寨东北15里处选择了洪家洼新墓地,占有耕地120亩:坟园40亩,新建四合院瓦房十数间,由看坟人常
年看守;主坟40亩;茔门前占地40亩,竖牌坊、立14块石碑,石人
石马排列两厢。
办事地点设了三处:一在故居袁寨,具体办理殓殡事宜;一在袁张营
大帅府,大摆灵堂,接待达官贵人追悼吊祭;一在洪家洼墓地,专门
办理安葬祭祀事宜。
吊祭者络绎不绝,观礼者人山人海。
袁家开宴夜以继日,一次就开200多桌(我们现在的红头文件,规定
不得超过20桌),据说井水都为之而干涸,附近的河南老乡可开了跟,他们激动地说:感谢朝廷,感谢太后,感谢袁宫保,几辈子没见过
这么大的排场,就连孝子袁世凯坐在八人抬方桌上接待客人的场景
都让他们传述至今!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
2.
3.
4.
5.
6.
【篇二:孝顺父母的例子】
父母在我们的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不仅仅给予我们
生命,还让我们在温暖中成长!
但是在我们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老去,因此,在我们享受了那么
多父母给予的爱以后,我们也需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哪
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
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
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
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
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
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
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
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
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
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
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
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
这是违背封建
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
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
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
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
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
恋官场的人。
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
给忽视了。
事例三: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
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
之后,
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
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
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
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
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
跟随邓小平一家的
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
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
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
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
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
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
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
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事例四:周恩来怀念他的两个母亲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
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对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为“娘”,
陈氏给他请来一个乳母,叫蒋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里。
周恩
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送他进私塾读书。
嗣母对他
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
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几乎伤了他的眼睛。
于是,陈氏更不许他轻
易出去,整天把他关在屋里念书。
空暇时,就叫他背唐诗,给他讲
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
1904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
河县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
外祖父家里人很多。
家族间发生了纠纷,常邀请他生母去调解。
这是家里的经济境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
父亲为人老实,胆小,能
力比较差,到清江浦后,只谋得一个月薪16元的小差使。
家里常靠
借钱过日子。
他的生母又劳累,又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
那是
1907年上半年的事。
夏天,嗣母带他到宝应县她堂兄家住过两个月,仍回到清江浦。
第二年七月间,嗣母又被肺结核夺取了生命。
周恩
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可惜没有
保存下来。
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
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事例五:陈毅为老母洗屎尿裤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
看望。
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
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她刚尿湿的裤子。
陈毅听了,动
情地说:“娘,您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
实难受。
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
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
洗脏裤子怎么行?”
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
我小的时候,不知您多少
次给我洗尿布屎裤。
现在,儿子有机会为您老人家洗一洗脏裤,虽
然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也总算尽了一份孝心吧。
”不容在推辞,
陈毅便躬下身从床拿出母亲的尿裤和其他脏衣服,一起去洗得干干
净净。
事例六:毛泽东对母亲的感情很深
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
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
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
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
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
(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
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
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
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了一阵。
父亲后来不
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
毛泽东是很感激的。
毛顺生于
1920年1月23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事例七:朱德着文忆母亲
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在家乡四川仪陇病逝。
朱
德万分悲痛,4月5日着《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
朱德开篇写道: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
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他在一封写给外
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人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
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识,鼓励我以后
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
种知识、这种意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最后,朱德满怀深情地写到:母亲现在离开我而去,我将永远不能
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
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
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
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
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事例八:冯玉祥的“悼母诗”
冯玉祥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
冯玉
祥将军一生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病故之后,他痛苦地大病了一场。
从此以后,每逢自己过生日便闭门谢客,不吃饭,有时实在饿得头
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顿饭,以此来纪念母亲的生养之恩。
1945年,他写了一首《十月怀胎》的悼母诗:
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
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
六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七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谈,娘怀儿九个月寸步艰难,娘怀儿十个月才到世间。
为了将这首悼母诗“铭刻在心,永世不忘”,冯玉祥将军请人把诗特
意刻在石碑上。
这首诗情真意切,通俗纯朴,字字句句洋溢着一片敬母、爱母、惜
母之情,肺腑,令人敬佩,给人教诲,至今仍广为流传。
事例九:一朵玫瑰花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
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
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
”孩子说。
绅士听
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
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
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
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
”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
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
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
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
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事例十: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
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
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
也因病去世。
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的生活,养母刘芳
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
绝望中,刘
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
“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
有家。
”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
退工资。
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
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
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
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