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应用l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2)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周邦彦《苏幕遮》)(3)《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抒发了苏轼对久别的弟弟,更是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2分)A.除夕之夜,小明在朋友圈发送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对于辞旧迎新的思考,对于亲友的祝福。
B.同窗共读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收获学识和精神的成长。
C.小李同学不善于与人交流,他的好朋友劝勉他:“不学诗,无以言”。
D.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应该明确“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培养自律意识,成为工具的主人。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A)。
(3分)近几十年来,,,,,,。
随着国力的增长,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是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⑥③④①C.④②⑥①③⑤D.⑥①②④⑤③二、阅读下文,完成3——7题。
(16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幸福①近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冯象先生做客华东政法大学,开讲“AI伦理和法学的危机”。
讲座从前段时间热极一时的AlphaGo与李世石九段的对弈说起。
抛开对弈的棋局不论,仅从人工智能(AI)的角度来看,此次对决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为,AlphaGo的设计是从完全信息博弈的游戏里战胜了人类顶尖棋手。
所谓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双方都完全了解规则,并且具备学习规则的能力。
这便引发了冯象的兴趣:假如机器在一切规则清晰、任务明确的工作上都能取代人类的话,那人类社会将如何应对?②AlphaGo的人工智能运用范围只是围棋。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沈从文出生在湖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他的作品多以湘西生活为题材,________出他对湘西本土文化的深刻了解。
“水”作为沈从文散文中的一种审美实体,与沈从文有着________的联系,他的文笔也如________。
A. 映现盘根错节笔走龙蛇B. 折射盘根错节行云流水C. 映现千丝万缕笔走龙蛇D. 折射千丝万缕行云流水2. 下面诗句没有描写莲花的一项是(3分)( )A.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B. 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C. 娴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D.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猎场》遭遇的尴尬,折射的正是当今电视剧整体趋长的现象对作品艺术性的损害。
评论家李京盛注意到,眼下很多电视剧为了长而长,大量注水,造成无效时间的耗费和剧情的拖拉,导致在艺术上的粗糙和失败。
在他看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将有助于打造精品,提升电视剧的整体质量。
①从这一点来看的话②电视剧创作应尊重艺术的规律③ 电视剧越来越长的整体趋势④ 而艺术的规律之一就是要讲究含蓄⑤ 原本就是反艺术规律的⑥ 控制集数,让电视剧短一些A. ②④①③⑤⑥B. ②③⑤④①⑥C. ⑥③⑤①②④D. ⑥②④③⑤①4. 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任何行业中技艺纯熟的工匠,都离不开长年的经验累积。
但现在有很多人也因此把工匠的形象和机械重复、循规蹈矩联系起来,把经验与创新对立起来,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经验主义,不利于当代科学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这显然是一种明显的认识误区。
回顾历史,很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能工巧匠”,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创造性品质而为人们称道传颂,如最著名的工匠代表鲁班也是因为发明锯、曲尺等实用工具而被后人称为木工鼻祖。
2020高三(上)期中统考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现代文阅读(36分)1.C(A项“直接激发”错;B项生态文学反映的根本主题是中和、协和、平和等哲学要义;D项“整体比重相对均衡”错)2.B(“逐层递进”错)3.B(“一直从正面反映”错)4.A(材料一“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固体天体中最大最深的盆地”)5.D(根据材料三可知,美国和新加坡是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的肯定评价;俄罗斯、荷兰和德国是对“嫦娥四号”搭载的各国前沿科技的介绍,不是评价)6.材料一侧重介绍“嫦娥四号”月背着陆的研究价值、深远意义和影响。
材料二侧重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过程以及在发射过程中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
材料三侧重介绍了国外媒体、专家对“嫦娥四号”的积极评价以及各国对“嫦娥四号”搭载本国前沿科技的介绍。
(每点2分)7.D(“激烈的矛盾冲突”错)8. ①“水泥桶里的信”讲述了另一位水泥工的不幸遭遇,也是对松户与三繁重工作的进一步交代。
②这封信烘托了松户与三的形象,“看着信尾”松户与三叫喊“想把一切都砸个稀巴烂”,信将人物对现状的不满情绪催化为反思与反抗的思想变化。
③这封信连接了另一位水泥工与松户与三,表现了工业时代“一类人”(工人)共同的悲剧命运。
④写信是一位女工充满无奈的求助方式,而小说结尾读信的松户与三也向命运妥协,表达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孤独无助的普遍伤痛。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夫妇对话深刻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残酷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痛苦和无奈。
②夫妇对话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松户与三的怒吼,表现出心中强烈的愤怒和渴望砸坏不公平社会的愿望,妻子的话则体现出内心的无奈。
③小说以夫妇对话作为戛然而止的结尾,使小说具有含蓄而动人心魄的力量,引发人们的深思。
(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10.B11.D(“此处指国都”错,应指封国)12.B(“以迟到为借口杀掉一个反对自己的人”错)13.(1)有的年轻人对彭越说:“很多豪杰争相树旗号反叛秦朝,你可以站出来,咱们也效仿他们。
2020届九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九江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小题。
万物生长胡宝林从城里医院回到老屋,母亲躺在了炕上。
屋内阴凉,母亲盖上了被子,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天花板。
一片岑寂。
墙上的年画,柜上的杯子,箱子上的衣物,角落里的鞋子,以原来的姿势站卧,安安静静。
唯有柜上的时钟的声音,异常清晰,冷峻如往。
老屋,就这样容留了从医院归来的母亲。
医生说,躺过春天和夏天,她的身体才有望恢复,不再疼痛。
无法行走的母亲躺在老家的土炕上,而屋外,春天正在发生。
地里,大片大片的青麦正在生长。
这是青色的海,麦子的海。
这海,从小河边漫上山坡,跃上一层一层的梯田,奔涌着,直上山梁而去,与蓝蓝的天空相互激荡。
那绿色的海,是一年中,这个山沟最博大的色彩,含蓄着一种似要溢出的情。
麦穗还未出头,日光在一片片叶子弯腰的节点上反射,像无数的星点。
一颗叶片上的露珠,亮晶晶的,耀眼成一颗太阳。
细看,一片片长长的韭叶似的绿叶,在拽着细细的麦秆拔节。
一节,两节,那叶子仿佛等不及麦秆迟钝的成长,把自己高高长长伸展开来,比麦秆还高。
谷雨前的这个晌午,山沟里亿万株麦苗,就这样被数亿片叶子拽着,拔开骨节,朝天生长,仿佛要把这片绿色的海拽向天空。
河道里,一片静谧。
野草们得了水的滋润、阳光的关照,一株株,伸长脖子,张开双手,在进行绿的无声的合唱。
河边的老杨树,笔直地刺向天空,叶片像梦幻的精灵一般,挂在老树枝上。
老杨树,又抽出了新尖,拔节向天。
远远看去,像笼了淡淡的黄纱。
雍峪河,流淌在树荫、草丛簇拥的谷道。
水头,将一节节的水流从山里拽出,越长越长,无声地向北逶迤而去,像白练。
几只鸟儿,仿佛是为了衬托这晌午的寂静,在枝头鸣叫。
偶尔,幼鸟跳起,振翅平飞,幼鸟脚上与翅上的骨节,也在这个春天拔节。
春天在身外发生,万物拔节生长,生机勃勃向高处向远处行走。
而母亲躺在一片寂静之中,被疼痛软禁在土炕之上,只能任思绪的天眼在庭院、村野漫漫游走视观迷迷糊糊中,所有的一切都恍恍惚惚、迷迷离离。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情感状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和历史渊源。
古老的中国迈入商周时代,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
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
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
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所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
中国在使用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因为它既孕育于社会历史母体的胎盘之中,又适应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需要。
殷周以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
因此,父子、兄弟、夫妇等不只具有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而且要遵守一种“公共”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
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建树。
他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
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造成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山东省聊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1.B【解析】“经典作品”错,原文为“重要作品”。
2.B【解析】“证明网络文艺创作只要关注现实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错,原文第二段说“《大国重工》……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未说“获得成功”;而且,原文说《大国重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原因不只是关注现实,还有人物命运起伏。
3.D【解析】A.“只要……就”过于绝对。
B.推导不出“将难以受到大众喜爱”的结论。
C.理由不充分,且“当代网络文艺都绘写了时代精神图谱”错,原文是“那么,网络文艺又将绘写怎样的新时代精神图谱呢”。
4.C【解析】该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
5.C【解析】“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错,原文是“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
6.优点:①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缓解信息过剩困境;②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2分,每点1分)不足:①阅读难以多元化,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危险;②“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③缺少“总编辑”,缺少“把关人”,难言质量,难保导向。
(2分,每点1分,任选两点作答即可)如何改进:①保持技术敏感,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②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2分,每点1分)7.A(“主要是因为他的特长是上课,而不是卖东西赚钱”错误,王老师优雅白信不起来是因为他内心矛盾,身为老师,却在赚学生的钱,心理上不愿意,却又不得不这么做。
) 8.①补充交代了学校买冰棍生产机器和王老师卖冰棍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
②通过老师们的议论,把教师待遇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透露出当时社会风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③为后文王老师卖冰棍儿,何小毛鼓动学生买冰棍儿被王老师打等情节作铺垫。
(每点2分)9.①小孩子不应该过早沾染社会习气,变得庸俗势力,失去孩子的天真纯洁;②老师不应为了经济利益,公然在校经营,有失教书育人的职责和教师风范,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每个人都不应该唯利是图,要保持做人的本真。
2020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详析
2020届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通常以“社会转型"来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的转变。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产过程(包括劳动方式和生产组织)的科学化、产业构成的非农化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是基本动力,而由此带动的社会生活形态上的城市化则是最显著的外在表征。
如果我们将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看作是一种“乡土文明"的话,那么,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则正在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城市文明"的时代。
对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一概念的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单纯理解为一个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概念,而没有将它看作是描述中国整体社会的概念。
实际上,在费先生这里,与“乡土社会"对应的不是空间形态意义上的城市社会,而是历史序列上的“现代社会"。
费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所要刻画的,是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社会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乡土型文明形态。
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结构、文化和运行形态并不仅仅限于城市,这种独具中国点的传统“乡土文明"形态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乡村,而是笼罩于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但是,无论你是主动告别还是恋恋不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乡土文明"已无可避免、无可挽回地成为了或正在成为明日黄花,今日的我们已无可选择地进入了“城市文明" 主导的时代。
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兰:赖有微风递远馨华宇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语境中,高洁坚贞、清雅淡泊是松、竹、梅、兰共通的文化内涵。
那么,兰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宋代学者王贵学在《王氏兰谱》中对此有一说法:“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
”青竹有节,却极少开花;梅花鲜艳,叶子却很少被人关注;松树枝叶繁茂,却无半点香味;而兰蕙则集花叶于一体,更兼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芬芳,所谓“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王氏兰谱》对于兰花与“岁寒三友”的这一比较可谓细致而恰切,也从侧面体现了兰花在绘画上的特点和难度。
中国画素有“书画同源”的传统,书法是学习中国画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因此,绘画中很多笔法、章法都借鉴了书法之妙,这点在兰画创作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郑板桥等画兰名家都是功底深厚且有着独特造诣的书法家。
在不少画论中,画兰常常被称作“写兰”,画家时常借舒展的兰叶展现书法的笔意。
“写兰”的例子当以郑板桥为典型,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曾评价郑板桥“作字如写兰”“写兰如作字”。
郑板桥自己的解释是,书法要讲究行款、浓淡、疏密,那么画兰时用笔也应如此。
比如,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即第一个字的末笔与第二个字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要贯通,给人以笔断意连、浑然一体的气势;同样的道理,一束兰花有偃抑、低垂、重叠等多种生动的形态,而兰叶之间的关系正如一幅书法中两个字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把行款的章法运用到画兰中,才能使一幅作品具有整体感。
总之,要“以书之关钮透入于画”才能得“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之妙。
画坛有“喜气写兰怒写竹”之说,乍听起来令人费解,但了解兰与竹在画法上的区别之后,就不难窥得此话中的奥妙了。
画兰有“十”“米”两忌,意思是说第一笔兰叶与第二笔兰叶不可垂直交叉成“十”字状,第三笔兰叶和第四笔兰叶又不能和前两笔交叉成“米”字状。
西安市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西安市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
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
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
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
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
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
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
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
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
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
“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
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
2020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⑵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再追求长寿,这二者能同时得到吗?
8. ①同僚相处,耿直自尊;②不畏豪强,揭发佞吏;③志不能伸,率性辞官;④不徇私情,严整疾恶。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B. 人不在高有权则灵 店虽不大唯我独尊
C. 有酒既旨每饭不忘 人座饱餐过门大嚼
D. 美酒佳肴从心所欲 晚来早到随遇而安
【答案】B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10. 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表达效果。
【答案】9. ①适逢佳节;②秋景凄凉;③仕途坎坷(或厌倦官场);④年华老去;⑤羁旅他乡(或内心孤寂)。
10. 以“寒鸦”照应“秋(或“九日”);寓情于景,描写了眼前的凄凉景象(或通过天际的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怀才不遇的惆怅,也流露出漂泊无依、思念家乡之情。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喜欢某些人是完全正常的。
不喜欢并不等于不能合作,但要强求彼此▲,亲密无间,这就是分裂,是对真实▲的阉割。
生活就是▲,就是鲜花和荆棘并存。
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是应对分裂的法宝之一。
A.相敬如宾一刀两断泥沙俱下B.情投意合一刀两断江河日下C.相敬如宾一厢情愿江河日下D.情投意合一厢情愿泥沙俱下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它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②如果它变成漂亮的小湖,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艰辛,但是它不愿意。
③它集于井底般的深谷中不见阳光,有人为它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④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⑤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⑥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③②④①⑥⑤B.③⑤⑥②①④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⑥④①②③3.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
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①《缫丝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煮海歌》B.①《缫丝行》②《采茶歌》③《煮海歌》④《渔家》C.①《煮海歌》②《渔家》③《采茶歌》④《缫丝行》D.①《煮海歌》②《采茶歌》③《渔家》④《缫丝行》4.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反虐待动物法一项是(3分)A.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B.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C.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D.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2020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20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1.D2.B3.A4.C5.B6.A7.(1)想成就非凡的大事,就不能轻易地动摇军心。
现在倘若发动大军,部下一定会(发生)骚乱,不如慢慢用钱来招募士兵。
(每句1分)(2)推举出孝子贞妇,免除他们家的徭役,渐渐地开始督促百姓养牛和马,直到鸡、狗、猪,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
((每句1分,“举”“复”“课”“逮”)8.为人孝顺、年少有为、有勇有谋、理政宽厚(为政有道)(每点1分)9.意象叠加;(1分)“风雨”“烟霞”写出友人故乡风雨调和,烟霞润泽;(2分)“鱼羹饭”“鹤氅衣”写出了对故乡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归乡(归隐)生活的渴望。
(2分) 10.首联描写送别时的情景:都门畅饮,孤帆远去;(1分)颔联抒发诗人由送别引发的人生感慨:人生易老,故乡难回;(2分)颈联想象送别后友人的归乡生活:鱼羹作饭,鹤氅逍遥;(2分)尾联抒发由送别友人产生的内心感触:渴望归乡,向往隐逸。
(1分)11.(1)渐车帷裳(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位卑则足羞(4)乘骐骥以驰骋兮(5)梦啼妆泪红阑干(6)百步九折萦岩峦(7)多于在庾之粟粒(8)相与枕藉乎舟中(每句1分)12.C(作者并非有意掩饰战争的残酷性,相反,以“担架员”的反映更加凸显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13.(1)第一次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和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
(2)第二次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团部时快乐的情绪。
(3)第三次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写出新媳妇和“我”万分痛惜的心情,为下文新媳妇缝破洞做铺垫。
(每点2分)14.(1)“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3)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
2020年无锡市广丰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无锡市广丰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
在中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邑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蒜《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与此相对,炽情态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昔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怀素在《自序帖》中也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这是一种酒神式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心态。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2020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王剑冰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
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林了周庄的岁月。
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
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
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辫,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
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
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
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
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
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
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
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
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
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
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
2020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喜欢书的人,起初是见到喜欢的书,总要想办法买下来。
①,还时常反复[来源:学.科.网Z.X.X.K]回味;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就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
在书店里买到一部新书,似乎说不上是“偶得”,②,这才可称“偶得”。
前者是花钱谁都买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者花钱很少,且平添一份喜出望外的乐趣,仿佛是阅世之一得。
私下想想,买书藏书,其实完全是为了自己开心。
18.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4分)六、(60分)[来源:学*科*网]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史记·张仪列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然之,立须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卞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xx届山东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解析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5题。
考点:常用字的字音常用规范汉字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注意积累多音字。
身无长(cháng)物2.从上文“世界至繁,天地至简”看,应该是强调“闲”;艳羡语意过重,应该用羡慕;奢想有贬义色彩,不合语境。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让错峰出游成为现实”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C“尴尬”、“旅游行为”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D 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4.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B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
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
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
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
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
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
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
福建省莆田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孟德在商州被捕, 如实招供, 受到宽大处理, 得以除兵籍, 往来诸山中。
D. 苏辙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原因在于他无所顾忌,而世之
君子却独缺这种浩然之气。
第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10. 文章写孟德“特立于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分)
11. 用斜线( /)为下面短文断句。 ( 5 分)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是我们熟悉的名画。 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 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 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 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 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 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 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 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 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梁思成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 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 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 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 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 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 间的综合的持续。
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
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
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 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 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 .足道哉! 注释 : ①神勇:禁军兵营名。②利:同“痢” 。 ③弭耳:犹贴耳。这 里是形容动物变得驯服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出.其妻
带领
B. 以其衣易.一
刀十饼
交换
C. 吾不复恤.矣
忧虑,担忧
D. 德具.道本末
全,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项是
()
A. 神勇之.退卒也
夫晋,何厌之.有
B. 逡巡弭耳而.去
吾尝跻而望矣
C. 以.其子与人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3 分。阅读下面一段父亲上班的时候,坐在面向花园的楼下回廊
里,放心地阅读。 ②家里的中国书好象就只有 《红楼梦》、《封
神演义》和一部《聊斋志异》 。③中午父亲回来吃饭,远远
就能望见,这时只要随手把书向卷起的帘子里一塞,就
__甲
__,不露.马脚,没有出过一次纰 .漏。④不过除了《聊斋》以
谅解 原谅
3. 填入文中甲处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平安无事
B. 安然无恙
C. 太平无事
D. 万无一失
4.下列关于书籍第一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封神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蕴含深刻的哲
理,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B. 诗人对咏写物像的外形特征作细致的描摹,用词精
当。如“峥嵘”写出了怪石的嶙
峋特立,“幽”写出了竹子的气韵。
C. 诗中描写的物象彼此间有着精妙的联系,如石与竹
之间着一“倚”字,不仅写出它
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
中原 荼苦 已极黔首 无依 思择令 主以 图乐
业明之 受病 已不可治 大河以 北定 属他人其
土地人 民不 患不得患 得而不 为我 有耳我虽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
12 .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 (8 分 )(任选四句) ①《 陋室铭》 中描写清 幽的自然 环境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岳阳楼记》 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
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③《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④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
名句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⑤《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
成绩本是考不取的, __丙__意外地沾了熟读《聊斋》的光, 国文试卷中有一段无头无尾、无标点象“天书”一样的古文, 给我读通、点断了。而当时唐文治先生正是交大有很高威望
的领导人,他主张语文一科不及格的不得录取;相反,其他 各科差一点却可以 __丁 __。
《黄裳自选集》
取材 于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和乙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
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 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 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 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 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 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 思想感情。
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 .其妻,以.其子与
人,而逃至华山下。 以其衣易.一刀十饼, 携以入山, 自念:“吾
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
三死者,吾不复恤 .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
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 ②、胀、懑,无所不至,
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
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牧童
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 D.本诗为“戏咏”, 作者是以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 幅画,然而全诗在构思上却
很有曲致,蕴含深意,语言清新明丽。 14 、这首诗前、后四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5 分 )
四、本大题共 4 小超,共 1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 — 18 题。
分)
17 .本文副标题“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中的“通 感”指的是什么?( 3 分)
D.《狂人日记》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的白话
小说。
5.将文段部分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3 分 )
A .②④⑤①③
B. ②④⑤③①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②④⑤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孟德者,神勇 ① 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
数矣,亦辄不死。 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 未至百步,
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 .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
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
③ 而.去,试
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 .候者所执,德自
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 “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德具.道本末, 乃使为.自告者, 置之秦州。 张公安道适知秦州,
⑨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 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 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
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 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5 .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两顼是(
)( )( 4 分)
A .只要是持续性的作品就一定存在着重复和变化。
句描述了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 ⑥《阿房宫赋》的结尾,作者以“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统治
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 华 为 哲 理 的 千 古 名 句 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⑧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 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 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 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 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 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 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是( ) (2 分 )
A.不露( l ò u)马脚 纰( pí)漏
想
B.不露( l ù)马脚
纰( pí)漏
想
C.不露( lòu)马脚
纰( pī)漏
猜
D .不露( lù)马脚
纰( pī)漏
猜
2.依次填入文中丙、 丁两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
A .但 C. 还
谅解 原谅
B. 还 D. 但
B .重复的乐句与乐段保持了乐曲的统一性。
C.所有的舞蹈都有重复的动作、音乐以突出效果、表
达感情。
D .《清明上河图》中的重复控制了欣赏者的感受方向。
E .音乐的变奏与伴奏在音乐中分别体现为重复与变化。
16 .第八段中提到“空间与时间, 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
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