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余荫山房游记
余荫山房的感悟和收获

游览余荫山房,我深感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主人的心境。
邬彬作为一位清代举人,他在取得功名后选择归隐,将心血投入到这座私家花园的建设中。
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让我深感敬佩。
在余荫山房中,我看到了四座主体建筑:卧瓢庐、临池别馆、深柳堂和玲珑水榭。
这四座建筑之间通过一座小虹桥相连,将花园分为东西两部分。
这种布局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漫步在余荫山房的园林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邬彬当年的心境。
他在这里寻诗觅句、泼墨挥毫,享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这种心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放慢脚步,欣赏身边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此外,余荫山房的建筑和园林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亭台楼阁、堂殿轩榭,还是桥廊堤栏、山山水水,都展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这种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游览余荫山房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园林风光,还感受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同时,我也对邬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深感敬佩。
这些感悟和收获将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游余荫山房有感范文

游余荫山房有感
游余荫山房有感范文
游余荫山房有感范文
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所建的私家花园,建于同治三年。
名园故主官拜刑部浙江司员外郎时,乞假归隐乡里,请名工巧匠兴建该园。
该园三亩之地,楼台堂馆、亭榭轩桥、假山莲池,一应俱全,非常之精巧、古雅,被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金榜题名”是每一位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前仆后继地去挤科举这座独木桥。
求取功名,追求利禄,是男儿就当有此拳拳之心。
邬彬及其两个儿子皆中举人,可谓非常地光宗耀祖。
“学而优则仕”,邬彬进京当了官,赢取了功名,却急流勇退了,他也许意识到功名之路的尽头是悬崖,摔下去将粉身碎骨。
功名背后的利禄太诱人,如若沉迷,将无法回头是岸。
也许邬彬存的'是报国治世之心,拳脚得不到施展,灰心之余,不如明智归隐。
淡泊不是每位读书人一开始就有的情怀,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甫……谁不心怀天下,一腔驰骋江山的情怀,在官场翻滚一番,屡遭打压,空叹报国无门,选择淡泊,实属无可奈何。
曾经追求过,当无愧于心。
漫步园中,感受名园故主的心情,想象故主的生活:在“临池别馆”寻诗觅句、泼墨挥豪;在廊桥上观鱼赏荷;在“玲珑水榭”吟风弄月;在园中听花开的声音……在这一方天地,何其舒适自在!就要如此快意人生,功名算什么?千秋之后,抵不过黄土三尺。
羡慕吗?130年后的广州城,寸土寸金,满眼都是石屎森林钢筋水泥,能在其中占有弹丸之地已属不易。
偶尔到此一游,享片刻闲暇时光,已是幸福之事。
余荫山房一日游

余荫山房一日游余荫山房一日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秋风习习,金秋十月,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上周末,我和同学们去了余荫山房游玩。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一座文化浓郁的古迹,更是一座美丽宜人的风景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早上七点钟出发,一路上风景优美,兴致勃勃。
到了余荫山房,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写着"余荫山房"四个大字,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进入园内,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景点,比如潇湘馆、梅花山房、溪畔馆、书院等等。
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潇湘馆。
这是一栋仿照明代建筑风格修建的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正厅和左右厢房,后部为卧室和书房。
潇湘馆内的陈设精美,壁画、书画、雕刻等各种艺术品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在梅花山房,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气息,这里收藏有许多明清时期的书籍和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文征明和唐寅的书法作品,雕龙画凤,气气盎然,让人流连忘返。
溪畔馆是一栋仿古建筑,主要用于展示园林石和盆景,让人领略到了中国造园的精髓。
在书院,我们遇见了一位老先生,他正在读书。
老先生告诉我们,书院是一个让人安心读书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安静和自由,这里有很多经典书籍可以供大家阅读,他们也可以在这里与其他书友交流心得。
除了以上景点,余荫山房还有很多小桥流水、古树参天、花香鸟鸣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一日游,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也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体验。
通过这次余荫山房一日游,我不仅学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魅力。
我深深地被这里留下的印象所打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这里,一起感受这份美好。
余荫山房

由来: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番禺南村,占地1598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三年,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荫园是番禹南村人邬彬兴建的,他在清同治六年考中举人,后来他的2个儿子也先后中举,一家出了三个举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要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建居室来显示家族的荣耀,所以邬彬在宗祠旁边的空地上兴建了余荫山房。意思是纪念和继承祖先的余荫,使后世子孙更加繁华富贵。
瑜园:
余荫山房的南部是相对独立的瑜园,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在1922年建造的,作为日常起居、读书的庭院。
瑜园与船厅为中心,也叫“小姐楼”,分上下两层。首层迂回曲折,内有百寿堂、罗汉堂百年浮雕、砖雕等民间艺术,百鸟笼与观鱼亭相映成趣,生机盎然。登上二楼,可以观赏到小姐的琴房、闺房、梳妆楼、焚香阁、书斋。
邬彬聘请了许多建园名师,话费近三万两白银,用了五年的时间才把余荫山房建成。今天我们参观的余荫山房是与瑜园和均安堂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建筑。
一门二门:
进入一门,往右穿过圆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寿”字砖雕,其次是夹墙中的一排柱子,据说当年在造园的时候,是先种下竹子再建墙与房的,这么说来,这排竹子几乎有140年的寿命了,现在看上去还是青翠嫩绿。“夹墙翠竹”是余荫山房的一大奇景。
小结:
余荫山房吸收了北方和苏州园林的特色,在只有几亩的土地上,巧妙布局,各种构园要素搭配合理,用藏而不漏,缩龙成寸的手法,造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境界,是岭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二门的对联是园主人邬燕天亲自题写的,“余地三弓红雨足,阴天一角绿云深”。弓是古代张梁地亩的单位,这里的三弓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占地很少。红色的木板,黑色的纂书,巧妙的将园名嵌入其中,正好描绘出这座名园的特色。
清代名园—余荫山房

清代名园—余荫山房
山房旧主邬彬与其两个儿子都是举人,阅历丰富,财力雄厚,筑园时充分调用中西材质,如西洋花纹地砖、意大利进口彩色玻璃,俱为时新花样。
而半透明的土产“玻璃”,则是将蚌壳的内侧磨成平滑均匀的薄片,与云母片拼嵌而成,富有岭南特色。
全园主体建筑“深柳堂”中,木刻精品荟萃,其中在紫檀木雕屏上,还留有著名宰相“刘罗锅”的书法真迹。
供宾友休憩的“卧瓢庐”为山房精华所在。
室内的大窗类似现在的百叶窗设计,可推拉闭合,能通风透气。
朝向庭院的满洲窗可让人一日看尽四时美景,堪称一绝:透过一层蓝色玻璃看园中,门栏窗棂好似披上薄薄一层冷霜,犹如冬日雪景;若将两扇叠在一起,通过两层蓝色玻璃看室外,满院枝叶顿时转为赭红,酷似秋日枫林;而推开窗户,南国春夏景致,扑面而至,迎窗开卷,字皆鲜碧。
园内另一大特色是“夹墙竹”,即在两堵墙壁之内栽数株粉竹,既能控制其长势,又能拂挡尘嚣。
更妙的是,由内院观之,修篁如在园外,由外围赏之,又分明是园中景物,亦内亦外,暗合“亦是亦非”的中国审美哲学,乃园林“借景”手法中的高明招数。
游余荫山房结尾句子

游余荫山房引言余荫山房位于中国某个山脉深处,地理位置幽静且景色优美。
这是一处游客经常光顾的胜地,以其清新的空气、悠闲的氛围和独特的建筑设计而闻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及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荫山房的历史1. 修建时间余荫山房是在明代建造的,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当时的皇帝为了避暑和寻找宁静,委托名建筑师设计了这个山房。
从那时起,余荫山房就成为皇家避暑胜地,随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2. 建筑风格余荫山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
建筑师采用了传统中国建筑的设计元素,如屋檐的特殊造型、红墙白瓦的配色以及精致的雕刻。
这些设计使得余荫山房充满了古典美和宫廷气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历史时期。
3. 文化传承余荫山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杂技和民间舞蹈。
此外,余荫山房还设有传统文化体验馆,供游客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制作技巧。
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游玩项目1. 自然散步余荫山房周边环境优美,有许多适合散步的小径。
游客可以沿着这些小径漫步,欣赏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在山间散步不仅有助于健康,还可以舒缓心情,释放压力。
2. 体验传统文化作为一处传统文化胜地,余荫山房提供了许多传统文化体验项目。
游客可以学习中国书法、绘画和茶道等传统艺术,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融合之美。
此外,还可以参加传统舞蹈和音乐演出,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品尝美食余荫山房附近有许多传统的餐馆和茶楼,供游客品尝美食。
这些餐馆特色菜品丰富多样,口味独特。
游客可以尝试传统的中国菜肴,如北京烤鸭、鲁菜和川菜等,满足味蕾的享受。
4. 住宿体验余荫山房还提供住宿服务,游客可以选择入住传统的客房或度假别墅。
这些别墅设计典雅,融合了现代化设施和传统家具,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宁静和安逸。
广州余荫山房有什么好玩的

广州余荫山房有什么好玩的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村,是清道光年间举人邬燕山为纪念其祖父邬余荫而建的私家花园,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这座看似普通民居大宅的余荫山房,里面好玩吗?这就让我们去探个究竟吧!【园林简介】:余荫山房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其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
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
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
有很多电视剧拍摄都在这里取的景呢!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名园(另三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
园中之砖雕、木雕、灰雕、石雕等四大雕刻作品丰富多彩,尽显名园古雅之风。
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顿使满园生辉。
余荫山房园地虽小,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2001年06月25日,余荫山房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主要景点】:·亭桥楼榭:余荫山房园地虽不足2000平方米,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八角形水池:东半部的中央为一八角形水池,池中有八角亭一座,名“玲珑水榭”,八面全是窗户,可以八面观景,是全园最佳观景处。
·瑜园:余荫山房南面还紧邻着一座稍小的瑜园。
瑜园是一住宅式庭院,建于1922年,是园主人的第四代孙邬仲瑜所造,底层有船厅,厅外有小型方池一个,第二层有玻璃厅,可俯视山房庭院景色,现已归属余荫山房。
两园并在一起,起到了辅弼作用。
·拱桥:园景可分为东、西两半部,以游廊式拱桥为界。
这座拱桥是桥、廊、亭“三合一”的杰作,表现了设计者的独到构思和造园者的高超技艺,这一美景称为“虹桥印月”。
在月朗风清之夜,月影、桥影、人影在荷花池中相映成趣,构成动人心弦的画卷。
600字以上的日记

【篇一】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户,带来一片光亮。
微风也透过了窗户,如温柔的手般轻轻的拂过我的面颊,淡淡的清凉,也叫醒了睡眼惺忪的我。
又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周末!晨光微露,太阳露出了笑颜,划破了天边的黑暗,用阳光给微世界带来一抹暖意,击碎了无尽的沉寂。
我戴着耳机,坐在窗台上,时间仿佛静止在这一刻。
对啊,在周末这样的日子里,清晨怎么会不美呢?我想,这一刻,我应该手捧着一本书,伴着身旁如画般的美景,在画中睡去,与这画融为一体,就此沉醉。
不过,时光匆匆,如空山沐浴了一场新雨之后,明亮的中午还是来了。
周末里,初秋的中午更不像夏日那样酷热难耐了,空气中夹杂了一阵清爽的秋风,这样的中午,正好适合睡个午觉。
不过躺在床上,明亮的阳光轻抚着我的脸,突然又不太想用睡觉浪费掉这个难得的休闲的中午,于是提笔,想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无比美妙的时光。
时光悄悄地随着笔尖掠过纸张的沙沙声流逝,纸缝中不知还存在多少时光的碎片。
所以,为了有个专属于我的周末的回忆,我要更加珍惜这周末剩余的时光。
下午还是来了,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走来了。
周末可是过一点少一点啊。
它既成为过去,我也要让它成为最美丽的过去。
秋日把我从畅想中拉了出来,我笑了笑,抱出了吉他。
我最喜欢旋律从指尖流出的感觉,随着手的移动,旋律也随之变化,那动听的琴声让我仿佛忘记了时间,就看着天色渐渐漆黑。
夜晚来临了,抱着一本书,随着故事的曲折起伏,我的心也随之起伏。
天色已晚,放下书本,关上灯,对自己说:晚安!这样的周末一天接一天地被时光翻过,但这正是最好的时光啊!【篇二】又是一个周末,我真是不知道我该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开心自然是因为我可以不用去学校,不用节节课四十分钟都瞪大双眼精神高度集中。
那也太累了吧。
反正我是坚持不下去。
所以每次都无比的盼望这来之不易的周末。
可以放松自我,又有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呢?反正我是一个俗人,我就是喜欢放假。
可那都是以前的我了。
现在的我对于放假可是又爱又恨啊。
为什么呢?因为在以前我放假的时候,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家放松自我,想干啥干啥。
番禺余荫山房历简介的作文

番禺余荫山房历简介的作文篇一探秘番禺余荫山番禺余荫山房啊,那可是个很有趣的地方。
这地儿就在番禺,想去的话也不难找。
我第一次去余荫山房的时候,天气还有点热辣辣的。
刚到门口,就瞧见那门庭看着挺有老派的感觉。
那墙不是那种崭新得发亮的,而是带着点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个上了年纪却依旧很有韵味的老者。
走进去之后呢,里面真是别有洞天。
园子不大,但布局超精致。
就像一个精心雕琢的小世界,每一处角落都像是藏着故事。
比如说那个回廊吧,走在回廊里的时候,能看到旁边的花花草草。
那花草不像在大公园里长得那么随心所欲,而是规规矩矩又不失活泼的,应该是被精心打理过的。
我瞧见一朵小花,花瓣上还带着清晨残留的小水滴呢,在太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像是偷偷藏了小星星在身上。
还有啊,园子里的建筑那可都是古色古香的。
屋顶的瓦整整齐齐,我当时还在想这瓦摆放得这么密,下雨天的时候肯定不会漏雨啦。
窗棂上雕刻的花纹超复杂,我就凑近了去看,想知道到底刻的啥。
看了半天才看出有花卉的模样,还有些小小的鸟儿图案。
这得费多少功夫才能刻出来啊。
就感觉古人真的特讲究,做个窗户都这么有艺术感。
这园子当中呢,还有小池塘。
池塘的水不算很清澈但也不浑浊,水里有几条小鱼在慢悠悠地游着。
我在池塘边站了好一会儿,看着那些小鱼你追我赶的,感觉它们应该也挺快乐,这小池塘就是它们的小天地咯。
余荫山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历史文化盒子,把以前的建筑、园林风格啥的都好好地保留着,走进里面就让人有一种穿越到过去的感觉。
篇二番禺余荫山房里的慢时光余荫山房啊,去一次就忘不了。
那里的一切都是慢悠悠的。
再说说我那次在余荫山房的经历。
我在园子里瞎逛的时候,发现有个小亭子。
这亭子呢不怎么起眼,但坐进去之后感觉还挺舒服。
周围的树木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的,只透进来几缕光线。
我就坐在那小亭子里,感觉像是被这园子的安静包裹着。
不远处能听到几声鸟鸣,那些鸟儿应该也是把这园子当成自己家了。
我还看到有一只小麻雀落在地上啄着什么东西,估计是找虫子吃呢。
广东四大名园-番禺“余荫山房”

广东四大名园-番禺“余荫山房”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造园技法上它藏而不露、以小见大。
园林虽然仅有三亩之地,但楼台堂馆、亭榭桥轩、假山莲池样样俱全,因而与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同时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过北门的牌坊,可见三座建筑一字排开,它们分别是“漾春轩”、“潜居邬公祠”和“善言邬公祠”。
小广场的对面是灵龟池余荫山房的原主人为清朝举人邬彬,这座“潜居邬公祠”是为纪念他的祖父邬鸣谦而建造的。
穿过“潜居邬公祠”,来到余荫山房的文昌苑景区,只见水池对面有一座醒目的文昌阁。
文昌阁的对面是一组假山,上面开满了艳丽的三角梅。
假山上瀑布流水潺潺水边还有闲趣亭、甜品店和茶庄,这一区域目前为旅游配套设施所在地。
洗手间巧妙地隐藏在假山内这是建筑旁边的青云巷来到第二列建筑“善言邬公祠”的正门,这是园主为纪念他的父亲而建的一座三进祠堂。
“善言”是园主父亲邬拜飏的谥号。
建筑群有门厅、享堂(即拜堂)和寝堂(即祖先安息的地方)。
天井内种植着四棵果树,分别为两株杨桃和两株龙眼,寓意着子孙满堂、官运亨通。
里面还陈列着一副清咸丰皇帝的圣旨刻匾,诰封园主本人为通奉大夫,其祖母、母亲和妻子为夫人。
门上的木雕精美华丽继续往前游览来到“卧瓢庐”,这里是专为宾客休息而设的。
屋后方竟然有一排西式百叶窗,它通过摆动窗上的叶片,可以调整室内的光线。
正南面有一排蓝白相间的玻璃窗,这便是著名的“四季窗”。
岭南地区一年到头四季如春,缺乏变化,但透过单面蓝紫色的玻璃往外看,外面的景物像撒了一层薄薄的霜,宛如白雪皑皑的冬季,而透过两面重叠的蓝紫色玻璃再看,屋外的绿叶变成了红色,仿佛来到深秋季节。
这组玻璃窗多少可以让岭南人感受一下北方四季分明的景色。
室外可见“余荫山房”的标志性景观- 浣红跨绿廊桥。
这座廊桥仅有20米长,却巧妙地将桥、廊、亭、栏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将园区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面红雨,东片绿云。
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观后感

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观后感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观后感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这次的参观令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深刻领悟到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廉洁的深层内涵。
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秉承了廉洁做人、廉洁治家、廉洁用权、廉洁从政的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讲座、互动活动等形式,向我们传达了敬老爱亲、诚实守信、尊师重道、勤奋上进等传统美德。
这些家风家训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家风家训的传承和熏陶,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做一个知行合一、品行高尚的人。
廉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之一,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
在基地的展览中,我了解到廉洁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清白无私,更体现在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勤政为民等伟大品质。
廉洁的精神内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在为人处世中要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做任何贪污腐败的事情,更要时刻警醒自己,守住廉洁底线。
此外,廉洁文化基地还倡导着崇尚实践、勤奋向上的精神。
通过参观展览,我了解到许多历史名人都是通过勤奋努力、实践探索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无论是在文学、科学还是政治领域,都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勤劳和实践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够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的参观让我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一个家庭的美德、家风和教育方式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廉洁正直、有道德修养的家庭,必然会培养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子女。
而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奉献。
只有每个人都树立廉洁的态度和行为观念,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繁荣稳定,国家才能更加富强昌盛。
在余荫山房家风家训廉洁文化基地的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廉洁的重要性。
我会将这些宝贵的思想和理念牢记于心,将其具体落到实处,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做到廉洁自律。
余荫山房作文

余荫山房作文余荫山房,远离城市的喧嚣,漫步于幽径,呼吸着带有花香和泥土气息的空气。
漫步、欣赏、闲谈……走到小屋门前时停住了脚步。
阳光透过层层树叶的缝隙洒在古朴的书桌上,落在泛黄的纸页间,映出的阳光像极了雨水破开青石,冲向地面激起的点点涟漪。
这时候正好传来“吱呀”一声。
推开虚掩的木质大门,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老旧的红木桌椅,古老的黑白电视机,老式留声机……一切都让你觉得那么熟悉。
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坐在自家院子里,看太爷爷下棋,与太奶奶唠嗑。
偶尔还会跑去书架上翻几本小人书来解闷。
他是我的老师,虽然他已年逾七旬。
我从不曾见过如此严厉的老师,也没有任何学生敢违反校规。
对待同学们,他不仅要求严格,而且很有耐心。
就算犯错误了,也只是轻轻地拍一下他那瘦弱的肩膀,并给予鼓励,绝不苛责;但是若是犯下滔天大罪,无论怎样祈求宽恕都无济于事。
平日里对待学习更加认真负责,每次考试之后总会为我们细致讲评题目,从不马虎懈怠。
我十分感谢他对我的教诲,使我顺利地通过了重重关卡,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课堂结束后,他常会拉着我的手询问许多有关作文方面的问题。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能力,他特别嘱咐我一定要认真阅读名著,体验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情节。
可是说归说,做却没有那么简单,每当写完了题材新颖、内容充实的作文,其中却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便是语言贫乏匮乏。
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耐心地指导帮助,告诉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现在再读他所写的作文,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欠缺的东西竟是如此之多!一个人在寂静中品读,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世界,眼睛里除了那张泛黄的照片外什么也装不进去。
脑海中浮现出的全部都是他的身影:他站在窗边,用深邃的眸子凝望着窗外,思绪飘飞,嘴角微扬,露出淡淡的笑容;他拿着粉笔,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学生的作业,直至满意为止;他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却依然坚持批改作业,辅导孩子功课……想必他早已将自己融入了这座古宅吧?因为这里承载着他毕生的梦想啊!。
参观余荫山房

参观余荫山房
听老师说过,广东有四大园林: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和广州余荫山房。
我曾去过东莞的可园,那里古香古色的美景,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放假的前一天,老师发给我一张余荫山房的入场券,我高兴的差点蹦了起来!
暑假的一天,我高兴地来到余荫山房,印入眼帘的简介牌,让我得知,原来余荫山房的故主名叫邬彬,他为纪念先祖福荫取“余荫”二字做园名。
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用“山房”朴素之名,以示谦逊。
余荫山房非常美丽,步移景异。
越过文昌阁,是一潭碧绿的湖水,微波荡漾,似清澈,又浑浑浊浊,好似一块半剔透的美玉。
再远些望去,湖面西北侧是一座花草点缀的假山。
我沿着石梯一步步好奇地攀登上去,呀!山顶竟是个美丽的花园!潺潺流水环绕着脚下的石桩,曲曲折折的小路如迷宫,虽然不大,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我又兴致勃勃站到最高处,远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瀑布,湖面,风景秀丽的庭院,尽收眼里,令人心旷神怡。
我来到著名的玲珑水榭。
这里是圆主人诗钟文酒、吟风弄月之处。
水榭呈八角形,四周环水,八面全是明亮的细密花格长窗。
从四面八方各可看到不同的风景,让人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
瞧!这里房子的百叶窗,制作精致巧妙,百叶窗上有一条实木条,控制百叶窗露出的空隙,每片窗片都微斜,里面看的到外面,外面很难看到里面,可以完全闭合。
既能遮阳、防水,又能透气、还不档视线,充分显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很有岭南古建筑特色。
余荫山房处处有美景,景景各不同。
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真不愧是广东四大园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余荫山房观后感

余荫山房观后感引言余荫山房是一座位于山水之间的独特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座结合了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筑,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在此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和对余荫山房的评价。
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余荫山房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庭院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庭院中的石板跳步、假山水池、曲折回廊等元素让整个建筑充满了古典的气息。
但与此同时,余荫山房又引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将玻璃和钢结构巧妙地融入传统建筑之中。
这种合理的结合使得建筑更加具有现代感,给人一种舒适和自然的感觉。
环境与景观余荫山房坐落在山水之间,环境优美,周围被绿树环绕。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护和融合自然景观,使得整个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在庭院中,我看到了许多树木、花草和石头的精心布置,形成了自然韵味十足的景观。
此外,由于建筑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使内部景色与外部环境相互融合,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功能与舒适度除了美丽的建筑和景观,余荫山房还具备很高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建筑内部设有客房、餐厅、会议室等功能区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房间宽敞明亮,并且布置简洁而舒适,为来访者提供了良好的居住体验。
在整个建筑中,我感受到了宁静与安逸,这让我彻底放松下来,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
艺术与文化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余荫山房还承载着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在庭院的角落,有雕塑、壁画和摆件,展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和精致工艺。
此外,建筑内还设有一个小型画廊,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余,还可以品味艺术的魅力。
这种将艺术融入建筑和环境中的设计理念,使得余荫山房更具有人文和情感的内涵。
总结余荫山房是一座结合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艺术的独特建筑。
它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带来了舒适、宁静和享受。
无论是美丽的庭院景观,还是温馨的客房设施,都展现了余荫山房的高品质和独特魅力。
参观余荫山房的体会感受

参观余荫山房的体会感受
参观余荫山房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余荫山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园林景区,位于北京市郊,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园林建筑,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例如,我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建筑的遗址,如正阳门、大观园、西花厅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在余荫山房,我还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如颐和园、圆明园等著名园林的复制品,这些景点不仅外观相似,同时也保留了它们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
此外,在余荫山房,我还了解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这些知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观余荫山房还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景点和知识不仅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这一文化遗产。
总之,参观余荫山房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我相信,这些体验将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47期](余荫山房)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https://img.taocdn.com/s3/m/222601e2102de2bd96058824.png)
[第47期](余荫山房)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记者手记名园的归宿身在广东,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广东“四大名园”,但他们却说得出北京有颐和园,苏州有拙政园,也知道《红楼梦》里有大观园。
但番禺余荫山房“缩龙成寸”,东莞可园催生岭南画派,顺德清晖园至今名列“佛山八景”,佛山梁园以奇石巧布著称,为什么四大名园“名堂”甚多,名气却不大呢?专家表示,四大名园规模偏小,交通不够便利,所属机构不统一(除余荫山房属旅游局管之外,其他3个都属当地文化局管辖),没有集中宣传效应等,导致了它们不能芳名远播。
目前“四大名园”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它们成为岭南园林的名片,成为岭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名片?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说直白一点,就是如何兼顾保护和发展。
相对而言,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最幸运的,因为它是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完整、现状与原貌最符合的一个园林。
在开发工程建设上,专门成立了余荫山房保护开发工程筹建领导组,早在去年就开始了首期改造工程。
但站在施工现场,我却忧心忡忡:因为我看到了一幢幢似曾相识的亭台楼阁,虽然也是雕梁画栋,但与近旁的余荫山房相比,距离却似乎很遥远。
余荫山房的精雕细琢,还有那种随处散发的书香之气,又岂是现代建筑所能模仿得来的?这些后来的建筑也许是因为时间的短暂、因为文化的缺失,只能变得形象苍白,成为一个失去了精神依附的“空壳”。
也有人说,余荫山房现在需要的是人气,这些扩建工程将把餐饮、购物、娱乐功能都考虑进去,不仅是对原有景点很好的补充,还能容纳更多的人流,毕竟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园子的名气更大,来看的人更多嘛。
这样一想,就好受一点了。
大事记□1649年5月,清封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为定南、靖南、平南王,分驻广西、广东,前此,吴三桂已被封为平西王。
7月,明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公。
11月,明鲁王派遣使者向日本乞师。
□1650年11月,清军破桂林,永历帝走南宁,明督师瞿似耜、张同敞被俘,不屈,死。
11月,清摄政王多尔衮死。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
关于广东四大名园的小学生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大舅、大舅妈等人来到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北大街的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建成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距今己有130多年历史。
她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余荫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缩龙成寸”。
园内的建筑布局十分精巧,藏而不露,区区弹丸之地己经把中国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堂、轩、回廊、花窗、石山碧水全部都包含在里而。
而且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曲径幽深。
二是“书香文雅”。
余荫山房从入门开始,每处景物的设计都匠心独运,寓意深长,简直是一步一景,景景相扣,景色无限,而且居室不离文化,满园的诗句佳作文彩缤纷,书香浓郁。
因此,余荫山房是岭南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精品,是因地制宜、巧妙设计的园林建筑杰作。
山房故主部杉,字燕天,是清朝举人,官至刑部主事,任七品员外郎。
更难得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因此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
后来,园主看破世情,便告老归田,隐居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
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作为园名,同时祈求子孙后代能永泽先祖的福荫。
余荫山房
不称“园”而叫“山房”,一来是余荫山房地处偏僻(这也恰恰使它成为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一个),二来是此园是园主隐居的地方,取个较为朴素的名字以示清高。
我为大家作余荫山房的简介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亲自来看一看。
【精品】暑假游玩日记三篇

【精品】暑假游玩日记三篇【精品】暑假游玩日记三篇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
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暑假游玩日记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假游玩日记篇16月17日星期日天气:阵雨星期六,我们全家人一起乘车去“黄花河”游玩.他位于褒河水库北岸,是一处新开发的景点.到了那里,刚下车便感觉到一股凉风向我吹来,所有的闷热都被一扫而光.刚走到门前你便可以看见一根柱子似的金银斗瀑布,高约十米,宽约一米。
水流从那吓人的石头上飞下,好像千万支利剑向潭内齐射。
顺着仿古栈道向上走,还可以看见几个小瀑布,瀑布下面的深潭里,潭水清澈见底冰凉刺骨,顺着“黄花河”满河奇形怪状的巨石奔流而下,潭中还有一些小螃蟹、小蝌蚪。
山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野果树。
再往上走,你可以看见一块大石头上刻有:“听涛”两个字,站在那里静听可以听见瀑布的涛声。
那声音似乎在说:“瀑布来了!瀑布来了!”在另一块巨石上刻着晋朝文学家陶渊明的诗《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前面便是‘情人桥’――一座由八根钢丝绳组成的铁索桥。
过了桥顺着栈道走200多米就到了人工栈道的终点“三合接待站”。
这里没有城市的炎热、喧哗。
只有习习微风和流水声。
暑假游玩日记篇22xxx年7月25日星期三天气:晴今天一早,我和妈妈去番禺的余荫山房和宝墨园。
我们坐了40分钟的车就到了。
导游叔叔告诉我们,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它最大的特色是小巧玲珑。
这个园林的主人邬彬是清朝举人,在京城做官,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非常了不起!他还设计了一扇窗户,从不同颜色的玻璃朝外面看,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古代人真聪明啊!这里还养着一只雄孔雀,我清了清嗓子,朝它吹口哨,它叫的声音非常严厉,把我吓了一大跳!可它就是不肯开屏,妈妈说是因为我没有穿鲜艳的裙子!接着,我们去参观宝墨园。
它是为纪念包公修建的,非常雄伟辉煌,有亭、台、楼、阁,有各种各样的桥,还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荷花,很象北京的颐和园。
【400字日记】余荫山房400字

【400字日记】余荫山房400字
今天我有幸去了广州四大名园之一,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并称四大名园的余荫山房。
这座花园的前主人吴斌(音)将“玉音”作为花园的名字,以纪念永泽的祖先福音。
因为这个花园位于偏远的山丘下,所以它用“山屋”这个简单的名字来表示谦逊。
余荫山房中,有两处给我印象极深的极美之景。
穿过文昌亭,有一个深绿色的湖,小波微微摆动。
它看起来清澈而泥泞。
它真的像一块半透明的翡翠。
再往远处看,湖的西北侧是一座点缀着花草的假山。
找个石梯啊!假山的顶部实际上是一个花园!潺潺流水环绕着你脚下的石堆。
它像迷宫一样曲折。
虽然它很小,但它有着不同的魅力。
俯瞰瀑布、湖泊和院子里的人,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霸气。
第二处景就是著名的玲珑水榭。
这里是圆主人诗钟文酒、吟风弄月之处。
水榭呈八角形,四周环水,八面全是明亮的细密花格长窗。
从东面、东南面、南面、西南面、西面、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各可看到不同的风景,煞是奇丽。
除了美丽的风景,我还收获了很多东西。
我看到了古老的窗户和百叶窗。
百叶窗上有一块实木,用来控制百叶窗暴露的间隙。
每扇窗户都略微倾斜。
你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
很难从外面看到里面。
它可以完全关闭。
百叶窗精巧精致,恰到好处。
这是一个工匠设计的。
大饱眼福后,我们还吃了一碗正宗的沙湾姜撞奶。
午时,烈日直射,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余荫山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禺余荫山房游记
一早听说广东四大名园,曰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
四大名园都离惠州不远,而余荫山房其是我最向往的一处景点。
每常思慕江南园林秀丽风流,其实何必舍近求远,家门口的风光,不也是一个赛一个吗?心一动,身已远,我们立刻动身,前往余荫山房一探名园风采。
车驶入南村镇,余荫山房就隐在小镇一角的僻静处。
下了车转入一条幽静的临河路,行不多时,便见一个静静的不张扬的门,余荫山房到了。
门口没有络绎的游客,没有车水马龙,一切那么安详,这就是余荫山房,一座隐于红尘的精致园林。
我进了门洞,原来里面另有一扇巍峨的大门,粤人不欲张扬的性格就此显现。
余荫山房相传是清朝同治年间番禺举子邬彬所建,邬彬虽中过乡试第一,奈何只做过刑部小小的七品员外郎,因此不久之后索性归隐故里,从而给后世留下了一座美伦美奂的岭南园林。
余荫山房里有邬彬亲撰的两副对联,将他的隐居的情怀挑明得清清楚楚。
前廊柱联为:“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度秋花几度,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雨同来今雨同来”。
“玲珑水榭”的柱联为:“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
我逶迤入得堂来,且行且叹息,这般逍遥享受,岂是一般凡人可以随手俯得的?整座园子并不大,但胜在“精巧”二字,造园者深谙园林布置格局,整座园子除了房舍,花园分为东西两部分。
我最爱西面的“临池别馆”,一方小巧的池塘,莲叶田田,静静开满了一池红莲。
凭栏而坐,风送清香,此时只觉天地之大,便只容纳在此一池一亭一栏干足矣。
我留连小桥之上,久久不愿离去。
下得桥来,顺着曲径来到东边的“玲珑水榭”,池塘的水蜿蜒过来,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细流,环绕着一座八角玲珑亭台,三两好友进亭临窗而坐,赋诗把酒、吟风弄月,真个“丹桂迎旭日,杨柳楼台青。
腊梅花盛开,石林咫尺形。
虹桥清晖映,卧瓢听琴声。
果坛兰幽径,孔雀尽开屏。
”一年四季的美景集于一园一楼台,令人一声长叹。
出得亭来,对面便又是“浣红跨绿”的拱桥,通向正中的“深柳堂”。
深柳堂是园中主题建筑,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著名的木雕珍品,珍藏着当时名人诗画书法。
看罢深柳堂,我心头忽然浮现的是大观园中的怡红院,如此怡红快绿,镂金画彩,不是富贵闲人的居所又是什么?而如此可人可意的精致园林,我想就是宝二爷来入住也不算得委屈了吧?
顺着石子路的甬道,我在绿荫下徘徊又徘徊,日已正午,而园中却满目清凉,一种旖旎慵懒的情绪始终环绕着我,令我久久不愿离去。
园里绿树成荫,青翠的腊梅,郁馥的金桂,苍郁的榕树,亭亭的白兰,无声地演绎着一种俗世隐逸生活的宁谧。
而园角一隅却有一个刺绣展览,作者是本地绣品名家陈少芳。
我观摩着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刺绣,赞叹的却非描龙绣凤精湛技艺,那慧质兰心的女子,一双灵巧的手,潜心钻研,绣出了一片广袤的天空。
想到来时的路边曾看到绣厂,不由得对绣架旁静心绣花的姑娘萌生深深的敬意。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我恋恋不舍地归去,却留下了一个波暖尘香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