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概述] 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到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

最高,约占90%-96%。

一.腰椎间盘突出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

2.外力的作用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有:

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②腰部外伤;③姿势不当;④腹压增高⑤受寒。

二. 临床分型

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表层完整,髓核因压

力而向椎管局限性膨出。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仅有后纵

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

3.脱出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

或完全游离。

三.临床表现

㈠疼痛:早期或较轻时为剧烈疼痛,或痛觉过敏;较重时为麻木。疼痛原因主要是椎间盘突出的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直接对神经根的压迫及受压神经根的缺血。

1.腰痛,最早出现的症状,由于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传导,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

2.下肢疼痛,根据椎间盘突出的间隙而定。

⑴L2—3,L3—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疼痛。股前区及小腿的前内侧疼痛。

⑵ L4—5,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股后外侧及小腿的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㈡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障碍,会阴区麻木。

㈢临床体征腰部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前屈受限。压痛及骶脊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正常神经根有约4MM的滑动。患者直腿抬高60°以内,如果出现坐骨神经痛或放射痛即为阳性。再降低高度放射痛消失,背伸踝关节出现坐骨神经痛,即加强试验阳性。

神经系统表现为感觉减退、肌力下降、键反射减弱或消失。

⑴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一手握患者踝关节上方,一手置于患者大腿前方保持膝关节伸直,然后将下肢徐徐抬高。一般直腿抬高45度受限并出现下肢放射痛即阳性,但应于健腿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试验阳性率可达87%,但该试验阴性不能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的存在。

⑵直腿抬高加强试验(Bragard征)在直腿抬高试验到阳性的高度,将下肢稍降低使疼痛消失,再将踝关节用力背曲,如又引起放射性下肢痛即为阳性。

⑶屈髋伸膝试验(征)患者仰卧,曲髋屈膝90度,徐徐将膝伸直,如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⑷仰卧挺腹试验患者仰卧,双上肢置于身旁,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做抬臀挺腹动作使臀部和腰背部离开床面,出现下肢放射痛即为阳性。若疼痛不明显,可在此动作下瞩患者咳嗽,如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亦为阳性。

㈣特殊检查X线平片、 X 线造影、 CT和MRI出现异常改变。

四.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

2.牵引疗法牵引疗法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常用疗法之一。

3.腰围和支持带主要目的是制动,可使受损的腰椎间盘获得局部充分休息,为患者机体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4.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方法简便,舒适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作为腰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法之一。

5.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等。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不需特殊设备。易于掌握等优点。

6.封闭疗法封闭疗法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由于它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所以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较好的一种非手术疗法。

7.物理治疗包括磁疗、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通过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作为腰突症的配合治疗。

四.手术治疗

[术前护理]

㈠评估要点

⒈患者的心理活动及自理能力及安全(防跌倒、坠床、压疮)。

⒉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女性者要注意是否在月经期。

⒊各项术前检查结果。

⒋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㈡心理护理因腰腿痛症状反复发作,病程长。患者易出现焦虑、痛苦、烦躁、怨恨及迫切的心理反应,渴望通过手术尽快解决病痛,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又表现出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导致瘫痪或疾病复发。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患者详细说明和示范,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㈢术前检查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全身疾病,如有异常给予相应的治疗,使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㈣体位准备术前3~5天,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大小便,防止术后卧床期间因体位改变而发生尿潴留或便秘。

㈤皮肤准备术前3天嘱患者洗澡清洁全身,活动不便的病人认真擦洗手术部位,术前1天备皮、消毒,注意勿损伤皮肤。

[术后护理]

㈠评估要点

1.手术经过、手术名称、术中失血、输血、输液情况。

2.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尿量等情况。

3.患者疼痛的评分,患者的心理状况。

⒋体温动态的评估、伤口周围敷料有无渗出。

⒌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及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情况。

⒍评估患者双下肢运动。

㈡生命体征观察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体温,心电监护仪12 h连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60min记录1次。全麻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1-2L/min。同时记录尿量。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㈢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渐加剧,表现呻吟、出汗、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此时要针对患者手术的情况做出相应解释、劝慰,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伤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必要时给予镇痛剂,以解除痛苦,保持睡眠充足,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镇痛药物最好在麻醉作用已过且患者能自解小便的情况下使用,两次镇痛剂使用间隔时间≥6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