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水和水溶液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ed5e669eae009591bec8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C.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D.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3.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ρ水>ρ煤油),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4.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 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 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 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 甲浮力最小B. 丁浮力最大C. 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 甲乙浮力一定相等6.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对热气球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及类似如图所示的图片。
以下是他对热气球运动所做的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火焰大小,改变热气球的体积来调节热气球飞行的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B. 通过改变人在吊篮中站立的位置,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C. 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改变热气球内的空气密度来调节热气球的飞行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D. 通过调节火焰喷射的方向,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7.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A. h甲=h乙=h丙B. h甲=h乙>h丙C. h甲>h乙=h丙 D. h甲>h乙>h丙8.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 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C. 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D. 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 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 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15f82f121dd36a22d8236.png)
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单元练习题1. 水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叙述有误的是( ) A.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总体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B.从时间分布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C.我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的水库等蓄水工程,其目的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更加突出2.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3.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植物油 C.牛奶D.食盐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剂一定是水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无色6.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8. 某同学欲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B.用500 mL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C.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2.5 gD.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9. 有100 g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10. 配制生理盐水时,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出②用量筒量取水时,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③溶解过程中未用玻璃棒搅拌④盛装生理盐水的试剂管用水润洗后未干燥A.仅①④ B.仅②③ C.仅①②④ D.仅①③④11.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蒸馏水时,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B.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蒸发结晶时,不需要用到玻璃棒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13.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12f7fbcd126fff7050bfe.png)
一、选择题
1-5、DBCBA 6-10、BBCCC 11-15、CBBAC
二、填空题
16、普通可乐普通可乐
17、氢气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复燃,则是氧气
18、32偏高
19、(1)甲>乙>丙(2)加水(3)乙>甲>丙
20、1.2X103上疏下密
3、实验题
21、变小G-F F浮=G排1.2排开液体
A.随手关闭水龙头B.往河流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7.形状不同的甲,乙,丙3个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的深度,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则一定可以判定()
A.他们的质量相等B.他们的体积相等
C.他们的密度相等D.他们的重力相等
8.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7、如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气体,B中产生是气体,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18.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kg,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置的溶液浓度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kg/m3;此“土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填“均匀”、“上疏下密”或“上密下疏”)。
三、实验题
21、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2.把小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利用F浮=算出石块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石块所排开的液体;
22、(1)7.5 42.5(2)向左盘加氯化钠(3)BD(4)ABC(5)20
四、计算题
23、(1)6N(2)0.75X103kg/m3(3)2N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章节测试、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f320bd15abe23492f4d36.png)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章节测试、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①海上油轮的原油泄漏;②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④使用无磷洗衣粉;⑤工业污水任意排放。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2.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3.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蒸发B.沉淀C.过滤D.蒸馏4.我国的国酒是茅台酒,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下列有关茅台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茅台酒是溶液。
溶剂是水B.茅台酒的香、醇,是其物理性质C.茅台酒是溶液,溶质主要是酒精D.茅台的是无色透明的,说明茅台酒是纯净物5.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下表是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情况:根据上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B.酒精C.汽油D.苯6.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7.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恒温蒸发溶剂B.降低溶液的温度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8.20℃时,向100g未知浓度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后,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变为105g 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11.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12.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均为不饱和溶液C.溶质质量相同D.溶剂质量相同13.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 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14.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15.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3e61f25c52cc58ad6be51.png)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
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
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
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2.如图,一条小溪中有一个小球随着溪流漂流而下,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B. F2C. F3D. F4第2题图第3题图3.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A. ①②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5.小明将一只橘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橘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橘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橘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A. 橘子剥皮后密度变小B. 橘子皮的密度比橘子果肉的密度小C. 橘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D. 橘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6.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A. 溶质种类B. 溶剂种类C. 溶液温度D. 颗粒粗细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eed5e669eae009591bec8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C.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D.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3.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ρ水>ρ煤油),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4.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A.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 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 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 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A. 甲浮力最小B. 丁浮力最大C. 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 甲乙浮力一定相等6.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对热气球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及类似如图所示的图片。
以下是他对热气球运动所做的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火焰大小,改变热气球的体积来调节热气球飞行的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B. 通过改变人在吊篮中站立的位置,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C. 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改变热气球内的空气密度来调节热气球的飞行高度,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D. 通过调节火焰喷射的方向,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7.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A. h甲=h乙=h丙B. h甲=h乙>h丙C. h甲>h乙=h丙 D. h甲>h乙>h丙8.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 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C. 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D. 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a115df783e0912a3162a46.png)
第 1 页 共 15 页B. F 1= F 2>F 3C. F 1>F 2= F 3D. F 1> F 2>F 34.长江上,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一半货物后,该艘轮船( )A.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小B. 会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变大C. 会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变大D. 会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5.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 4 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浮力最小B. 丁浮力最大C. 丙丁浮力一定相等D. 甲乙浮力一定相等6.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对热气球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网上收集了许多关于热气球的 知识及类似如图所示的图片。
以下是他对热气球运动所做的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火焰大小, 改变热气球的体积来调节热气球飞行的高度, 进而选择 需要的风向B. 通过改变人在吊篮中站立的位置,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C. 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改变热气球内的空气密度来调节热气球的飞行高度, 进而选择需要的风向7.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 、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 、B 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测试卷.选择题1.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乙电极连接了电源的正极) 有关现象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 乙试管中收集到可燃的气体C.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 2∶1D.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2∶ 13.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 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1、F 2、 F 3,则以下正确的是( ),反应一段时间后,对( ρ水 >ρ煤油),如图所示,若A. F 1=F 2=F 3 )A. h 甲=h 乙=h 丙B. h 甲=h 乙>h 丙C. h 甲>h乙=h丙 D. h 甲>h 乙>h 丙8. 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 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 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 b 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C. 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D. d 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d5ed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a.png)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共 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2分)1.2018年12月20日,云和县紧水滩引调水工程开工。
该工程把紧水滩水库的水由引水隧道引到云和县城。
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A.蒸发蒸腾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2.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1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饮用水越纯越好B.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广,只占地球表面的1%C.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可消除污染D.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4.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视作()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纯净物5.说“农夫山泉”是种溶液,它的理由是()A.它是纯净水B.它无色透明C.它含有多种矿物质和水,且稳定、均一D.它含有很多水6.将质量为100 g的物体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测得溢出90g液体,则()A.物块会漂浮在液面上B.物块会悬浮在酒精中C.物块会沉入杯底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7.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科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他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A.5000N B.500N C.50N D.5N8.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A.配制蔗糖溶液B.过滤泥水C.获取氯化钠晶体D.配制10%的食盐水9.如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主要作用是()A.过滤B.沉淀C.吸附D.消毒10.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10℃时,65.5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将温度升高到40℃,得到70g氯化钾饱和溶液C.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充分溶解,形成氯化钾饱和溶液D.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1.实验室要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200g,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托盘天平C.漏斗D.玻璃棒12.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单元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3aac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e.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我国为了解决华北、西北的缺水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蒸发【答案】B【解析】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我国的南水北调改变的主要是地标径流的环节。
故答案为:B2.小科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杯的底部留有砂糖固体【答案】D【解析】若杯底留有未溶解的砂糖固体,则能判断砂糖水为饱和溶液,而溶液的颜色、味道及溶解得快慢不能判断溶液的饱和;故选D。
3.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
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B.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D.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答案】A【解析】A. 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A正确;B. 水会不断地循环,但是淡水资源有限,所以需提倡节约用水,B错误;C.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C错误;D. 水循环中,水在固、液、汽两态之间相互转化,D错误;故答案为:A.4.水的污染主要来自()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③水生动物的繁殖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①错误;②工业上废气、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②正确;③水生动物的繁殖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④正确;⑤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⑤正确。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单元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单元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97a5c427d3240c8547ef8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单元测试1、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A.沉在水槽的底部B.悬浮在原位置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2、t℃时,将一定量的某物质的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再降温到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掉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的晶体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关系为( )A.c=a+bB.c=a+2bC.c=2b-aD.c=2a+b3、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πR2ρghB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ρghC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D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4、下列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A.人体B.水母C.黄瓜D.风干的种子5、如图,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当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A、体积B、质量C、密度D、重力6、.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1 g/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 mL溶液,用每次20 mL蒸馏水冲洗了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A. B. C. D.无法确定7、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的容器中是同一个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图中现象可以判断()A.密度计在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密度计在丙烧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D.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大8、将200 克含水量为99 %的食盐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 % ,应蒸发掉水()A .1 克B .9 克C .90 克D .100 克9、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e0665a1c7aa00b52acbf9.png)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物质:①鸡汤②矿泉水③酒精④生理盐水⑤面汤,不属于溶液的是()A. ②④B. 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⑤2.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有蓝色晶体析出B. 溶液变为无色C. 溶液变为绿色D. 有白色晶体析出3.海水淡化可采用分离技术。
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氯化钠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B. 溶剂质量减少C. 溶液质量不变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 溶解法B. 过滤法C. 结晶法D. 蒸馏法5.2018 年7 月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各督查组到衢州各地督查“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指出要以最有力的举措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让衢州大地天更蓝、ft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环境更优美。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D. 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6.有一艘轮船从海洋驶向长江时,船身下降一点,靠岸后有一批游客登上轮船,船身又下降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轮船所受浮力始终不变B. 轮船所受浮力一直增大C. 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变小D. 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增大7.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 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8.地球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
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eca08c2af90242a995e581.png)
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A. 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B. 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C. 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D. 取少量溶液加热至50℃无固体析出2.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A. 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B. 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C. 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D. 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3.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A. 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B. 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C. 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D. 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水在自然中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B. 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 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D. 水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上都有重要的作用5.影响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外界条件是()A. 加入水的多少B. 加入溶质的多少C. 是否进行振荡和搅拌D. 温度的高低6.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 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 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7.水球运动员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处的过程中,水球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A. 逐渐增大B. 先增大,后不变C. 始终不变D. 逐渐减小8.由于人类将使用含磷洗涤剂后的污水排入湖泊中,使得湖泊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耗氧量大大增加,湖水受到严重污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305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c.png)
2024年第一章综合测试卷水和水的溶液班级得分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随手关闭水龙头B. 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C. 庆祝国庆每天洗车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氮B. 牛奶C. 生理盐水D. 可乐3.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B. 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或气体C.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相同D.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4.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1B.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D.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5. 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B. 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C.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6. 下列生活用品使用时的功能和滤纸的功能最不相同的是 ( )7.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A. 温度均相同B. 水的质量一定要相同C. 均要达到饱和状态D. 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8.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往浑浊的水中加入活性炭,待杂质沉淀后,可以得到饮用水B. 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饱和,另一瓶不饱和,可以用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的方法区分C. 要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可以多加蔗糖D. 要提高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9. 如图,甲、乙、丙分别是形状不同的铝块、铁块、铜块浸没在水里,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 )A. 体积相同B. 质量相同C. 密度相同D. 重力相同10. 一个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露出水面之前的过程中,气泡内气体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密度B. 受到水的压强C. 质量D. 受到水的浮力11. 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个(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②测出木块的体积;③测出木块的密度;④测出酒精的密度;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12. 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细线后放入已装有部分水的容器中,并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刚开始细线松驰如图甲所示,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加水如图乙所示,已知 t₁时细线刚好拉直,t₂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9272f360cba1aa911dae6.png)
第1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满分120分一、单选(本部分共有25道题,共100分)1. (4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A. 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B. 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溶液的溶解度增大2. (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3. (4分)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B.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D. 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4. (4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5. (4分)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C. 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6. (4分)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7. (4分)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A. 甲B. 甲和乙C. 乙和丁D. 丙和丁8. (4分)把重5N体积为0.6立方分米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漂浮,浮力为6NB. 物体悬浮,浮力为5NC. 物体漂浮,浮力为5ND. 物体沉底,浮力为6N9. (4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
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D.蒸发蒸腾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
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10.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
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B.11.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 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12.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装满水,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都不接触,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A.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13.某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14.茗茗在家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蔗糖没有溶解,然后她又用火将其加热至50℃,发现蔗糖全部溶解了,判断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蔗糖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15.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A.a B.b C.c D.Ab16.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17.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经过m1如下变化:m1溶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m2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m3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m2和m3溶液浓度可能相等D.将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18.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A.仍然悬浮B.下沉C.上浮D.都有可能19.将质量为90g的物体放入盛有200ml的酒精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3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A.物体沉在量筒底部B.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0.一物体从空中掉下来落入水中,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水的阻力),那么把该物体慢慢地没入水中时,它一定是()A.沉到容器底部B.漂浮在水面上C.悬浮在水中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可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1)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CD试管之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电源中正极的一端是22.溶液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有重要作用.(1)将一匙蔗糖放入足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2)人们将买回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用科学原理解释浸泡的目的是_____23.某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3苹果放人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4.在水下施工时,需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钢绳吊一边长为2m的正方体构件缓缓进入水中,构件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随着h的增加,钢绳的拉力F和(填构件所受的浮力F浮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图乙中反映F浮随h的变化图线是,1或2),则构件完全浸入水中时的浮力为N。
(g=10N/kg)2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1)在______℃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将t3℃时A物质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3)若A中有少量B时,采取______的结晶方式提纯A.(4)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用A、B、C表示).26.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
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27.小明同学去义乌江边游玩,装了一瓶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2)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 __.28.把一粒缺角的氯化钠晶体,放入它的饱和溶液中保持温度不变并在密闭条件下,经过一段很长时间,晶体的缺角会自动补上(成为完整的立方体).这时溶液的浓度______,晶体的质量______.29.如图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静止后,此时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V1-V2=2dm3,ρ=3×103 kg/m3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5分)30.利用图中的器材(水任意取),研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1)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2)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___ __;(3)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4)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____ __;(5)比较小塑料瓶所受___ ___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31.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
A.研钵B.量筒C.烧杯D.试管(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3)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
(4)如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写出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写一条)。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32.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 __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 _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
33.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一支密度计.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1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h的表达式.b.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如图2).c.把密度计放入纯水中,验证刻度线A的位置是否准确.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设纯水密度为ρ,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玻璃管底面直径为d.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h=____________.(2)若纯水密度已知,请你写出b步骤中所需用的测量仪器及对应测量的物理量.(3)步骤c中,若水面在刻度线A以上,请你简要写出一种校准的方法.(4)若把校准后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0.8×103kg /m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四.解答题(共35分)34.(6分)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其中的理由.35.(8分)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