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运用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电化学方法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概述: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健康,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成为重要任务。
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快速、灵敏且可靠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析。
介绍: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是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定量分析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电化学电极表面引入重金属离子,然后测量电流、电压或电荷变化来推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常用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沉积/溶解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电极上沉积或溶解重金属离子,并测量电极上的电流或电荷变化,计算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常用的方法包括阳极溶出伏安法和阳极沉积伏安法。
2. 方波伏安法:这种方法是在电极上施加方波电位,通过测量电流峰值与重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3. 循环伏安法:该方法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周期性变化的电位,测量电流与电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多有关电极过程的信息。
4. 安培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变化,推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安培法通常用于生物传感器中,结合生物材料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优势:电化学方法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中具有以下优势:1. 灵敏度高:电化学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污染物。
2. 实时检测:电化学方法可以实时监测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提供即时结果,从而帮助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3. 简化样品前处理:相比其他分析方法,电化学方法对于样品制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减少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
4. 便携性:电化学仪器可以小型化,便于携带和现场使用,使得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更加便捷。
应用领域:电化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水产品检测: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鱼类、贝类等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帮助保障水产品的安全。
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食品供应链日益复杂的今天。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化学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检测和监测中。
本文将探讨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常见的几种分析方法和其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
一、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检测出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添加剂,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防腐剂等。
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两种主要方法。
其中,气相色谱法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而液相色谱法则常用于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的分析。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二、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
它在食品的物质鉴定、结构分析以及食品中重要成分的定量分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质谱分析法可以通过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电荷比,对食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离子等进行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
例如,通过质谱分析法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抗生素、禁用药物等有害物质,真实反映食品质量。
三、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使用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性质来鉴别和分析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方法。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是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食品样品的吸光度变化,可以精确测定食品中某些成分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可以对食品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
此外,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也被用于食品中污染物、添加剂等的检测与鉴别。
四、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通过电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测定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如铅、铜、镉等。
这些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通过电化学分析法对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能够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食品快速检测研究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食品快速检测研究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突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备受关注。
在食品生产与消费链中,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一、电化学方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学现象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测量食品中的电活性物质或有害物质的电流信号来实现对其的检测和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电化学纳米材料等技术逐渐成熟,为食品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目标分子与传感器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并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其在食品快速检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镉、铅等。
通过将食品样品溶解成溶液,并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对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测量,即可快速获得样品中污染物的含量。
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活性分子与传感器结合,利用其生物活性与目标分子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可以实现食品中有害物质快速检测的技术。
例如,利用葡萄糖氧化酶(GOx)在电极表面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可以通过检测电流信号来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葡萄糖含量。
四、电化学纳米材料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快速检测领域。
例如,利用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电极,可以通过测量电化学信号的变化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
此外,纳米材料还能够增大电极表面积,提高灵敏度,并且可以通过修饰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来实现多元分析。
五、电化学方法在食品快速检测研究中的挑战与前景虽然电化学方法在食品快速检测研究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例如,目前的电化学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环境,很难在食品生产现场进行实时检测。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120 I FOOD INDUSTRY I 理论THEORY作者简介:王丽影(1984-),女,蒙古族,黑龙江泰来人,硕士研究生,化学分析中级职称,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检测。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文 王丽影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重视,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中不断有加工过程的视频被媒体曝出,越来越多食品加工厂的环境问题让人质疑。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电化学分析法作为食品安全的高效率检测手段,对食品安全的防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电化学分析法的重要性在当前国家与社会都严格强调食品安全问题的前提下,食品安全的检测不容懈怠。
很多食品安全生产企业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检测行为及技术,面对高容量的食品检测,其手段与模式应进一步加强。
目前已知的食品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检测扫描法。
此种方法在当前的社会生产中已经被普遍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光学扫描法 、色谱分析法。
上述的检测方式属于最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食品是否安全,但是在效率方面没有得到充分提升。
针对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最适应发展需求的就是电化学分析法,此种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的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筛选功能,可以最大化保证利益的前提下,保证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食品安全检测时针对电化学分析法的具体应用体现(一)电位分析法在食品的安全检测中,电位分析法是一项运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电位分析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电极的点电位测方式,其主要针对的检测对象是金属元素。
比如,对铅含量的检测。
极谱分析法是由捷克的一位化学家提出,电解过程中会得到的电极-电流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判断溶液中的浓度含量。
此方式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很多豆类、茶叶、汽水中都利用了极谱分析的方式,确定了其中的Pb 含量,从而进一步确定食品的安全性。
电化学技术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及早发现和准确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于维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灵敏、无损的检测方法,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是利用电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电势等参数,来判断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电化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响应迅速、分析准确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一种常见的应用电化学技术进行食品检测的方法是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目标分析物的浓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它通常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量电极组成。
当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与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电极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或电势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可以得到有害物质的浓度信息。
除了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农药残留是目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往往需要复杂的实验条件和昂贵的仪器设备,而电化学技术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普通的仪器设备完成检测。
例如,一种基于电化学技术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对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并通过电化学图谱的分析得出农药的种类和浓度。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节省成本和资源。
此外,电化学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
重金属是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其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废弃电池进行检测,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费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利用电化学技术进行重金属检测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例如,一种基于电化学技术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来测量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电化学实验,可以得到准确的重金属含量。
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科学家们借助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快速高效的食品检测。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反应测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来获取目标物质的信息。
电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电位法主要研究表面过程和界面过程,电流法则关注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过程,电导法则衡量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2.1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化学变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通过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定反应,改变电荷或电流,并将这种变化转换为可测数量。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添加剂、农药残留物等。
例如,氧化还原电极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以评估其新鲜度和质量。
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分子与电极之间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化电信号的装置。
它可以利用生物分子的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与待测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对食品中的微量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检测。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地监测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2.3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中,通过对农药与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准确检测。
例如,循环伏安法可以通过监测电流-电压曲线的形状和特征峰值,来定量分析食品中农药残留物的种类和浓度。
第三章电化学分析方法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等优势。
相较于传统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对食品安全检测的快速和高效要求。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因此,对于食品的检测和监管变得极为重要。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检测成果。
一、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介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指利用电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测量和检测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势的变化来监测试样体系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从而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且体积小、成本低,运行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目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具体应用如下:1. 残留农药检测农药残留是受人关注的一个问题。
传统方法对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采用化学试剂,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则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农药进行检测。
其检测灵敏度高、可选择性强,且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农药残留。
所以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前景。
2.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除了农药残留之外,食品中的重金属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若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需要通过实验室的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然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直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该技术可以在食品加工和储存期间对重金属进行实时的监测。
3. 微生物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也是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目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已经应用于对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通过对微生物的肽和DNA进行检测,该技术可以检测出微量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4. 食品质量检测引入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氨基酸、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等化学成分的含量。
由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响应快,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让加工单位更好的控制食品的品质。
三、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不断推广和完善,它的应用前景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食品安全检测电化学分析法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分析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当前,食品安全事故对国民身心健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
为实现我国食品生产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应重视预防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国民健康。
相关部门可利用电化学分析法,推进食品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从而在食品生产环节有效控制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
因此,本研究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
1电化学分析法相关概述电化学分析法,也称为电分析化学法,其实践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特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判断物质内部组分,以评估物质质量。
电化学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将溶液看作化学电池组分,并结合化学电池中电导、电流、电阻值、电压曲线等各项参数与被测物体的浓度关系,从而测定该物体成分。
随着电化学分析法使用价值的不断突出,其学科理论不断完善,并且在物理学、计算机、材料等学科集成中,形成完整性、系统性的理论机制,对研究物质内外部表象特征意义重大。
再者,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电化学技术原理,借助化学电池功能结构以及被测物质成分含量、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手段。
在实际运用中,可同时满足物体的定性、定量需求[1]。
2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检测现状2.1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食品结构、质量等级越发多样,其等级多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关,而国民食物要求尚处于不同层次。
在此背景下,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后,其生活质量、进食目标存在较大调整。
食物在现代经济中,不仅具备果腹功能,还要满足安全、品质需求。
但食品生产厂家综合实力参差不齐,导致食品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在食品监管部门职能发挥中,无法准确判断食品安全性能,最终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管理作为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在工作中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而当前在相关执法部门监管作业中,设备、人员、资金不足,无法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影响食品安全问题防控的有效性,留下食品安全隐患。
2.2食品安全检测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健康成为重点关注话题。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发展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发展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和离子运动的学科,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电化学催化、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合成等。
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对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由于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准确等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导率的不同特性,在电化学电极上测量电势变化,从而推导出被测物质的浓度或者描述其化学性质几何形状等参数。
电化学分析方法通常分为极谱分析、电位滴定法、交流伏安法、脉冲伏安法、阶跃伏安法等多个类别。
二、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环保、食品安全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1、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环保领域曾发生过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如“中电投重金属渗漏事件”和“共青团中央青信长江比赛染料事件”等。
而电化学分析方法则为此类事件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例如,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检测水中溶解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锑等,其检测结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并确保精度。
2、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同样,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各类食品中,不少存在着剧毒物质,如铅、汞、镉、铜等重金属以及杀虫剂、动物药物等。
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食品的中毒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障了人类健康。
3、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广泛使用了电化学分析方法。
例如,基于电化学分析可进行细胞识别和基因分析,用来鉴定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案等,特别是在癌症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非常深入的成果。
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人们在不断探索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更加方便操作的电化学传感器。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化学分析方法的自动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将有助于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干预。
食品安全监测中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安全监测中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安全监测则是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化学检测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电化学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和研究。
一、电化学检测方法的概述电化学检测方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流、电压或电导率等参数的变化来分析和检测样品中的成分或性质的方法。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优势,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非常适合于食品安全监测。
二、电化学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1. 残留农药的检测残留农药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传统的农药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操作和长时间的分析过程。
而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或电位的变化来快速检测食品样品中的残留农药含量,准确判定其是否合格。
2. 重金属离子的检测重金属离子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长期摄入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位和电导率等参数的变化,快速检测食品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过量使用或不合规使用会对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电化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电位、电导率和电流的变化,快速检测食品样品中的添加剂含量,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三、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的进展和挑战1. 新型电极材料的研发电极是电化学检测的关键部分,不同的电极材料对检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电极材料,如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等,以提高电化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2. 检测灵敏度的提高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其应用范围和精确度的关键。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提高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如优化检测条件、改进电极结构等,以满足对食品安全监测的更高要求。
3. 多项指标的综合检测食品安全涉及多个指标和因素,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等。
试论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试论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物质分析的一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
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保健食品中的成分含量、污染物、添加剂等信息,帮助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下面将从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成分检测、污染物检测、添加剂检测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保健食品通常含有多种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脂肪酸等。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利用不同的电化学技术,如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安培法等,来测定保健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性质。
可以利用安培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的含量。
这些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为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保障保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类产品,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或者出于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可能会在产品中添加或残留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金属电极、玻碳电极等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测定保健食品中的污染物含量。
电化学分析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色谱-电化学检测法、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等,对保健食品中的复杂污染物进行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为了改善产品的口感、延长保质期或者美化产品外观,一些保健食品可能会添加一些色素、增稠剂、防腐剂等添加剂。
而某些添加剂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使用过量或者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对添加剂的电化学行为和特性进行研究,快速、准确地检测保健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和含量。
利用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添加剂的在线监测和追踪,为保健食品生产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试论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试论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信号来分析物质成分的方法。
它具有快速、灵敏、简便、低成本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试论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保健食品是一种辅助健康的食品,其成分种类众多,且往往涉及到微量成分的检测,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在传统的检测方法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试剂和时间,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差。
而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在电极上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来快速、准确地得到物质成分的信息,因此在保健食品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中可以用于维生素的检测。
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流或电压信号来定量测定维生素的含量。
利用循环伏安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而且只需要很少的试剂和样品,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中还可以用于氨基酸的检测。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而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保健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
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可以对保健食品中的氨基酸进行快速检测,而且对于微量氨基酸的检测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保健食品中微量成分的含量,还可以节约试剂和样品,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在今后的保健食品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中,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一、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1. 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目前较为常见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分离和定性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HPLC)等。
这些技术能够对食品中微量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快速、敏感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的化学成分。
其中,红外光谱技术(IR)、质谱技术(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等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光谱分析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物、残留农药等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3. 电化学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物质的电荷传递和转化过程,通过测量电化学信号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有电化学发光(ECL)技术、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质等方面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优势。
二、1. 检测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当前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食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2. 鉴别食品真伪食品伪劣问题屡禁不止,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食品的成分和特征,判断其真实性。
例如,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鉴别食品中的防腐剂、添加剂等是否超标或假冒,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检测食品中的油脂食品中的油脂成分是影响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
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油脂进行定量和质量分析,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评估食品营养价值食品的营养价值是人们选择食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运用
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运用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获得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信息的分析方法,下面是一篇关于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运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了解,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作为人们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食品质量与安全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效能,不断丰富食品检测方法,改进测试手段,逐步提高检测水平,为人们吃上安全的放心食品提供保障。
目前,仪器分析方法已经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方法,如,光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1].电化学分析法是建立在化学电池的一些电学性质(如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进行测定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按照实验过程中测定的电学参数不同,可将电化学分析法区分为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等。
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比较,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在食品质量检测中广泛应用[2,3].本文根据电化学分析方法类型,对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等几种方法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
一、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获得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信息的分析方法,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不需要指示剂,也不受溶液浑浊和颜色的影响,可以准确判断终点,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较为普遍。
比如,采用电位滴定法可以测定食品中调味品之一的 NaCl 含量。
通常采用银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原电池,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Cl-离子至终点电位。
陈泽林等[4]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酱油、午餐肉和香肠三种食品中 NaCl 含量。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 安全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邹振宇 杨皓 汪恩婷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大国,对食物的需求量大。
因此,我国也更加重视食物质量,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者需认真负责,保证食品的安全健康。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学物质残留的检测。
基于此,本文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电化学传感器法4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为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运用现状分析当前社会,人们生活富足,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健康问题也愈加关注,近年来,随着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的食品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这要求国家要高度重视食品健康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应逐步提升检测水平,从而为人类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等。
其中电化学分析法是测定化学电池的电学性质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关联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按照电学参数的不同,可将电化学分析法分为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法。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等诸多特点。
本文以电化学法为例,阐述了其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这一方式来实现,同时在确定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成直接电位法与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大,不需要借助其他指示剂,也不受溶液浑浊程度或颜色等因素的影响。
电位滴定法大多用于酱油、午餐肉以及香肠等食品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为了避免盐桥中饱和氯化钾溶液影响氯离子的测定结果,可将参比电极改为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确保食品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电化学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准确、灵敏和快速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原理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基于电流和电位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流或电位变化,来获取样品中所含物质的信息。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阻抗法等。
电位法是利用电极与被测物质之间的电位差来测量其浓度或活性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位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的含量。
电流法是基于电极电流和被测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变化,可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者对食品中某些特定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阻抗法是通过测量电极与被测物质之间的电阻来分析样品中所含物质的浓度或者活性。
它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优点。
二、1. 检测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隐患。
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
例如,通过测量电位的变化,可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农药残留物,并定量分析其浓度。
2. 检测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物。
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可以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兽药残留,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3. 检测重金属:重金属污染是食品安全中的一大威胁。
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通过测量电阻、电位或电流的变化,可以确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 检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物质。
然而,过量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确保其安全使用。
三、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优势1. 准确性高: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快速、准确地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手段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残留的农药、食品添加剂以及重金属等,来保证食品的安全。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电化学分析法的学科特点,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保证饮食安全。
标签:电化学分析法;食品安全;监测近年来,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制作、销售问题食品。
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故敲响了人们的警钟,如何选购更安全、更让人放心的绿色健康食品呢?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食品监察的力度,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检测的质量,让消费者能够放心选购心仪的食品。
在这些食品进入市场之前,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就对这些食品中的物质进行了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不尽人如意,那么这些食品是不可能被允许进入市场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的。
电化学分析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消费者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这一方法又分为多个种类,如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发明和使用都是为了在检测食品是能够提高检测质量,将有害物质对消毒费者的危害降到最小。
本文结合了一些实例以及做出的相关研究,对这些方法进行以下探讨。
1 电位分析法就目前而言,电位分析法在检测食品安全时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溶液中电位的测量来分析溶液中的相关物质,包括其浓度特点、具体的物质信息以及有害成分。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而且效果很好,不会轻易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也十分准确。
例如,在检测食物时,如腌制食品、烧烤和新鲜的水果蔬菜时,电位分析法会分析出,各项元素的电位都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就会发现,腌制食品中的氯化钠含量比新鲜的水果蔬菜要更高。
从这个角度看,腌制食品没有新鲜的水果蔬菜那么健康,安全系数也比较低。
2 伏安分析法伏安分析法通常用來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分析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具有许多优势,如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各个环节,包括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等。
首先,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重金属的检测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环节,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选择性的电极和合适的检测方法,如溶解度法、恒流法等,对重金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电化学分析法可以利用化学电池或电化学传感器对农药和兽药进行检测,达到快速、稳定和无污染的目的。
其次,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对食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标记物、电极材料以及检测方法,如阻抗法、恒电位法等,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培养方法,电化学分析法无需耗时的培养步骤,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即时检测。
此外,电化学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
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甜剂等。
电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极和检测方法,如电化学法、亚电化学法等,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与传统的色谱法和质谱法相比,电化学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
总之,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许多优势,并且可以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微生物检测、添加剂检测等领域。
相关研究显示,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化学分析法将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加科学、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化学分析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安全监测成为当前社会普及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化学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中。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化学分析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一、概述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物质进行研究并进行实验以发现其物理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元素成分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化学分析主要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掌握其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等方面的信息,以判断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营养成分的检测化学分析主要用于营养成分检测。
营养成分是衡量食品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例如,蛋白质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素,如果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则会影响健康;而脂肪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的疾病。
因此,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对确认食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糖类、氨基酸等相关成分;而气相色谱则被广泛应用于油脂、脂肪酸等的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不仅可靠准确,而且时间短、操作简单,可以及时为食品生产和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检测数据。
三、添加剂的检测除了营养成分检测外,化学分析在食品安全监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添加剂检测。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增加色香味、改进口感、保持营养价值等目的而在食品生产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尽管大多数添加剂对人体安全,但是有些添加剂可能会潜在地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风险。
化学分析方法对于快速、准确地分析食品中的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盐、苯氧基甲酸酯等禁用的食品添加剂,夹气色谱可用来检测食品老化剂、树脂等添加剂及其代谢物。
四、有害物质的检测在食品安全监测中,有害物质的检测也是极其重要的。
有害物质可以包括农药、重金属、微生物、致癌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运用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的运用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获得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信息的分析方法,下面是一篇关于食品安全检测中电化学分析法运用探究的,欢迎阅读了解,希望对你的有帮助。
随着 ___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作为人们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食品质量与安全成为广大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食品质量和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效能,不断丰富食品检测方法,改进测试手段,逐步提高检测水平,为人们吃上安全的放心食品提供保障。
目前,仪器分析方法已经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方法,如,光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1].电化学分析法是建立在化学电池的一些电学性质(如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进行测定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按照实验过程中测定的电学参数不同,可将电化学分析法区分为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和极谱法等。
与其它仪器分析方法比较,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已经在食品质量检测中广泛应用[2,3].本文根据电化学分析方法类型,对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等几种方法在食品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
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获得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信息的分析方法,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不需要指示剂,也不受溶液浑浊和颜色 ___,可以准确判断终点,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较为普遍。
比如,采用电位滴定法可以测定食品中调味品之一的 NaCl 含量。
通常采用银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原电池,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Cl-离子至终点电位。
陈泽林等[4]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酱油、午餐肉和香肠三种食品中 NaCl 含量。
为了克服盐桥中饱和氯化钾溶液对 Cl-离子测定结果 ___,他们将参比电极改为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滴定终点确定采用二次微商法,使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和合理,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8.54%~101.06%.郑自强等[5]和喻利娟等[6]的研究也表明,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罐头、水、酱油等食品中 NaCl 含量,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方法简便易行,尤其适用于有色浑浊食品中 NaCl 含量的测定。
乳制品是人体摄取蛋白质的之一,其营养价值以蛋白质含量高低作为主要指标,因此,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备受关注。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虽然具有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但容易受到三聚氰胺、尿素等一些非蛋白氮干扰,且操作过程复杂,产生的 SO2等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为了解决凯氏定氮法存在的上述问题,人们研究了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秦立虎等[7]和唐伟英等[8]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具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呈现酸碱两性的特点,在碱性条件下使其与甲醛溶液反应,用次甲基取代氨基上的两个氢原子,氨基失去碱性,释放出呈酸性的羧基,改变溶液的电化学特性。
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氨基酸中的羧基,从而测定出蛋白质含量。
通过掺伪试验研究,唐伟英等发现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牛乳中蛋白质含量能够消除三聚氰胺、尿素的干扰,实验结果准确度高,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高效的特点,适用于牛乳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
但是,铵盐氮对电位滴定法的测定结果有影响,测试前要检验牛乳中是否存在铵盐氮,若有应除去后再进行测定。
除此之外,电位滴定法在测定食品中总糖含量[9,10]、酸价和过氧化值[11,12]以及钙含量[13]等方面也有较多应用。
伏安分析法是根据被测物质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随电位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工作电极材料通常为金、银、铂等金属或玻璃碳、石墨等碳材料。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伏安分析法,在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方面应用较多,其工作电极通常选用修饰电极,以增强对待测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
汤龙等[14]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在三电极电解池中测试了白酒中 Pb 和 Mn 的含量,工作电极为镀汞膜的玻碳电极,以标准曲线法定量,Pb 和 Mn 的检出限分别为 1.0×10-3μg/mL 和 2.0×10-2μg/mL,此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耗样少、成本低。
王晓娟等[15]以镀铋膜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食品中的 Pb、Cd 和Zn.他们发现,铋膜工作电极对 Pb、Cd 和 Zn 溶出的电化学响应明显 ,Pb2+、Cd2+和Zn2+的检出限分别为 8.0 ×10-4μg/mL、6.5×10-4μg/mL和 5.8×10-4μg/mL.采用铋膜电极测定 Pb、Cd 和 Zn 含量,解决了汞膜电极毒性大问题,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无污染,是食品中重金属检测的新方法。
王磊等[16]以壳聚糖 -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市售萝卜、番茄、浓缩枣汁、浓缩地瓜汁、浓缩草莓汁等样品中 Pb 和 Cu含量,检出限分别为 1.5×10-3、1.2×10-3μg/mL,该法仪器简单、毒性小、环保,可实现 Pb 和 Cu 的连续快速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
李静等[17]采用微波消解 -Nafion 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海带样品中的Pb2+,Nafion对电极起到增敏作用,微波消解的作用是排除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对测定 Pb2+的干扰,方法 Pb2+检出限为 4.0×10-5μg/mL,这种修饰电极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可以成为海带样品中 Pb2+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微分脉冲伏安法是目前溶出伏安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方法之一,可以检测出 10-6mol/L 金属离子。
操作方式为在线性电位扫描时迭加上 2~100mV 的脉冲电压,其持续时间为4~80ms,目的是减弱电容电流和其他噪音电流的'干扰,提高测定灵敏度并降低检测限。
张文玲等[18]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市售方便面、薯片、麻花和油条等几种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丙烯酰胺的最低检测限达到 1.0×10-8mol/L,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该方法具有快捷、简单、灵敏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快速测定。
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也可以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19]和 Cr 含量[20].1922 年,捷克化学家 J.海洛夫斯基建立了极谱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极化电极的电流 - 电位(或电位 - 时间) 曲线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浓度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分为控制电位极谱法和控制电流极谱法两大类。
控制电位极谱法包括直流极谱法、交流极谱法、单扫描极谱法、方波极谱法及脉冲极谱法等;控制电流极谱法有示波极谱法。
单扫描极谱法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危害较大,人体中铅的主要是各种食物,单扫描极谱法在测定食品中铅含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王百文等[21]采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了粮食、豆类、茶叶、肉类、食盐、白糖、酒类、汽水和纯净水等诸多食品中 Pb 含量,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
蔡卓等[22]选择了一种单扫描极谱法实验条件,测定出瓜子中铅的含量为 1.032mg/kg,虽然在国标0.5~2mg/kg 范围内,但属于 Pb 含量偏高食品。
采用相同的方法,李文最等[23]和宗水珍等[24]分别测定了自来水和皮蛋中的微量铅。
单扫描极谱法具有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检出限低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金属 Pb 元素含量的快速测定。
xx 年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对快速检测牛乳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愿望更加强烈,激发了研究人员对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已有的色谱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均存在测定成本高、仪器操作繁琐等问题,不适合三聚氰胺的快速测定。
xx 年,韦彬菡等[25]发现在碱性溶液中三聚氰胺在滴汞电极上能够产生特征还原峰,根据此现象,他们建立了利用单扫描极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比其它方法快捷、简便、成本低,适用于三聚氰胺含量的快速测定。
周智明等[26]利用在 KOH-Na2SO3缓冲溶液中三聚氰胺有一灵敏氧化峰的事实,以单扫描极谱法测定了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方法灵敏,重现性好,检测限达到 0.1mg/L,操作简单快速,全程不超过 20min.电化学传感器法由一个或多个能产生于被测组分某种化学性质相关电信号的敏感元件所构成的传感器,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位型传感器、电流型传感器和电导型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功耗低、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经在食品检测领域得到应用。
赵畅等[27]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三聚氰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测定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检出限达到 1.0×10-8mol/L,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成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
最近几年,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比如,石墨烯 / 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石墨烯 / 聚合物复合材料、石墨烯 / 无机 / 有机复合材料等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中双酚A、H2O2、三聚氰胺、苏丹红 I 和黄曲霉毒素 B1等的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8].此外,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中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等含量测定方面也有较多应用[29,30].食品质量与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成分快速检测备受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电化学分析法以其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自动化、操作容易、快捷等优势,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除了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极谱分析法等经典电分析法外,电化学传感器法将会起到更重要作用。
[1]秦复霞。
探讨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xx,(14):222-223.[2]俞继梅。
电化学分析法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xx,(4):116-118.[3]邓丰。
电化学分析法在保健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xx,42(14):119-121.[4]陈泽林,林维鹏,莫桂英。
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氯化钠[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1(4):33-36.[5]郑自强,陈满红。
电位法测定罐头食品中的氯化钠[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7,3(2):53-57.[6]喻利娟,史玉坤,金明。
指定终点电位法快速测定卫生样品中氯化物[J].中国公共卫生,1998,14(7):434.[7]秦立虎,寇云娟,任江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