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的原因︰板块移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組成:溫度很高,壓力與密度都很大。成分據科學家推測為以鐵、鎳為主,並含少量較輕元 素。外核的物質接近液體,內核的物質則為固態。
圖解結構
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的成因
斷層活動
從自然史的角度來看,地球是處於變動狀態的。地殼上許多大陸地塊的分散與聚合, 大陸內部蒼海桑田的變化,都是最好的說明。地殼變動的過程,一般是持續而緩慢的。只有 在特定的地點,因蓄積過量的熱能或應變能或其它外來的能量,才會發生突然的變動,例 如:火山爆發、地震....等,引起人類的注意。
簡介
我們看到的地球只是他的外表,究竟地球的內部情 況如何? 何謂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有什麼的破壞 ? 為什麼居住在不穩定的地區嗎? 看完這份報告就可以完全明白了!
地球的結構
地球是由一個物質分布不均勻的同心球層構成,它包括地 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17公里。上 層為花崗岩層,下層為玄武岩層。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 隨深度加深而增加。經檢測,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 于20多億年,而地球生成到現在大約已有46億年了,這說 明構成地殼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殼層,是地殼內部的物 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形成的。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 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板塊運動方向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 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 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 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要點
地球外至內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
第一層----地殼: .概念: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一層很薄的固體外殼。是三層之中最薄的一層。
.厚度: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公里。大陸部份平均厚度為33公里,海拔越高厚 度越大。海洋比陸地薄,為6公里。
.組成:地殼主要由岩石組成。密度最小,溫度最低。
第二層----地幔: .概念:位於莫霍界面和戈登堡界面之間。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發生地震的原因不外乎下列數種: 斷層錯動、 火山活動、 岩溶塌陷、 隕石撞擊、地函 物質相變化、地下核爆及其它人為因素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 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火山活動引致的地震一般規模較小,影響範圍有限。 岩溶塌陷一般限於卡斯特地形發育的石灰岩區,其引致的地震規模亦小。大的隕石撞擊可能會引起很大的 地震,地球上雖留有隕石撞擊的痕跡,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提歐隕石坑(直徑約一公里),但自有 近代地震儀的百年以來,尚未有這一類地震的記錄。發生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目前有一種說法,認 為是地函物質因結晶構造突然轉變發生體積變化而產生地震。地下核爆產生的能量甚大(相當於一個中高 規模的地震),故亦為地震的來源;那些已公布的核爆為地震學者研究地球結構及震波傳播的最佳資料。 此外,在建造大型水庫或在深井內灌水,施加外力或潤滑斷層面,都有誘發地震的記載。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 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 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 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 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 尤其是發生在陸地上的斷層錯動,更是造成災害性地震(disastrous earthquake)最主要的原因。當地殼受 力時,其較柔軟的部份,例如斷層帶及其鄰近之受擾動的地層,較容易發生變形。地殼不斷的受力後,當 斷層內部承受的剪應力超過斷層本身的剪力強度時,斷層即發生滑動。當滑動發生時,扭曲的地盤同時回 彈,並向四面八方傳遞彈性波。這種彈性波傳至吾人的腳底,我們感覺到的也就是地震。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 (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 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 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 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 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 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一般而言,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地震的規模越大,而振動的強度也越強。但是,振動的強度會隨斷 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沿斷層附近地帶通常也是地振動最激烈之處。
?? ??
為 什 麼 陸 地 會 飄 移
跟 板 塊 有 何 關 係
板塊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 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 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 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厚度:從5公里-70公里以下到2900公里。占地球總體積的82%。
.組成:主要物質成分為鐵鎂的硅酸鹽類。上地幔Baidu Nhomakorabea上部存在一軟流層,一般認為這裡可能是岩 漿的發源地之一。
第三層----地核: .概念:從戈登堡界面到地球核心,為地核層。又分內核與外核。
.厚度:地下2900公里-5000公里深處為外核,5000公里以下的為內核。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 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 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 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幔厚度約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欖石,下地幔是具 有一定塑性的固體物質。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千米,外 核是液態的,可流動﹔內核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 屬元素構成。中心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溫度最高可達 5000℃左右,壓力最大可達370萬個大氣壓。
地球還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這三個圈層之間沒有 明顯的界線,它們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在太陽和人類生 活的參與下,使整個地球生機盎然。
圖解結構
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的成因
斷層活動
從自然史的角度來看,地球是處於變動狀態的。地殼上許多大陸地塊的分散與聚合, 大陸內部蒼海桑田的變化,都是最好的說明。地殼變動的過程,一般是持續而緩慢的。只有 在特定的地點,因蓄積過量的熱能或應變能或其它外來的能量,才會發生突然的變動,例 如:火山爆發、地震....等,引起人類的注意。
簡介
我們看到的地球只是他的外表,究竟地球的內部情 況如何? 何謂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有什麼的破壞 ? 為什麼居住在不穩定的地區嗎? 看完這份報告就可以完全明白了!
地球的結構
地球是由一個物質分布不均勻的同心球層構成,它包括地 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17公里。上 層為花崗岩層,下層為玄武岩層。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 隨深度加深而增加。經檢測,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 于20多億年,而地球生成到現在大約已有46億年了,這說 明構成地殼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殼層,是地殼內部的物 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形成的。
地球表面主要劃分成7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 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及南極板塊。
板塊運動方向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 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 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 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要點
地球外至內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
第一層----地殼: .概念: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一層很薄的固體外殼。是三層之中最薄的一層。
.厚度: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公里。大陸部份平均厚度為33公里,海拔越高厚 度越大。海洋比陸地薄,為6公里。
.組成:地殼主要由岩石組成。密度最小,溫度最低。
第二層----地幔: .概念:位於莫霍界面和戈登堡界面之間。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發生地震的原因不外乎下列數種: 斷層錯動、 火山活動、 岩溶塌陷、 隕石撞擊、地函 物質相變化、地下核爆及其它人為因素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 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火山活動引致的地震一般規模較小,影響範圍有限。 岩溶塌陷一般限於卡斯特地形發育的石灰岩區,其引致的地震規模亦小。大的隕石撞擊可能會引起很大的 地震,地球上雖留有隕石撞擊的痕跡,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提歐隕石坑(直徑約一公里),但自有 近代地震儀的百年以來,尚未有這一類地震的記錄。發生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目前有一種說法,認 為是地函物質因結晶構造突然轉變發生體積變化而產生地震。地下核爆產生的能量甚大(相當於一個中高 規模的地震),故亦為地震的來源;那些已公布的核爆為地震學者研究地球結構及震波傳播的最佳資料。 此外,在建造大型水庫或在深井內灌水,施加外力或潤滑斷層面,都有誘發地震的記載。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 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 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由震源 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 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 尤其是發生在陸地上的斷層錯動,更是造成災害性地震(disastrous earthquake)最主要的原因。當地殼受 力時,其較柔軟的部份,例如斷層帶及其鄰近之受擾動的地層,較容易發生變形。地殼不斷的受力後,當 斷層內部承受的剪應力超過斷層本身的剪力強度時,斷層即發生滑動。當滑動發生時,扭曲的地盤同時回 彈,並向四面八方傳遞彈性波。這種彈性波傳至吾人的腳底,我們感覺到的也就是地震。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 (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 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 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 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 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 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一般而言,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地震的規模越大,而振動的強度也越強。但是,振動的強度會隨斷 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沿斷層附近地帶通常也是地振動最激烈之處。
?? ??
為 什 麼 陸 地 會 飄 移
跟 板 塊 有 何 關 係
板塊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 質又可以將地球分成岩石圈和軟流圈。岩石圈是指地球最外部冷而硬的 物質: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則是由熱度較高的可塑體物質所組成。「板 塊」指的就是岩石圈,它包含了地殼和一部分的地函。
.厚度:從5公里-70公里以下到2900公里。占地球總體積的82%。
.組成:主要物質成分為鐵鎂的硅酸鹽類。上地幔Baidu Nhomakorabea上部存在一軟流層,一般認為這裡可能是岩 漿的發源地之一。
第三層----地核: .概念:從戈登堡界面到地球核心,為地核層。又分內核與外核。
.厚度:地下2900公里-5000公里深處為外核,5000公里以下的為內核。
地球的地殼有許多裂縫。這些裂縫位在深海的海床上,從裂縫裡不斷的 流出熾熱的岩漿。岩漿冷卻後,就會凝固成新的地殼。
因為新的地殼不斷的產生,就會把原有的地殼向外推擠,於是地殼上的陸地與海 洋會跟著底下的地殼一塊塊地移動。移動時,地殼與地殼下方的地函上層會跟著 一起動,所以我們便把地殼連著底下一起動的一部分地函,稱作是一個板塊。
地幔厚度約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欖石,下地幔是具 有一定塑性的固體物質。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千米,外 核是液態的,可流動﹔內核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 屬元素構成。中心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溫度最高可達 5000℃左右,壓力最大可達370萬個大氣壓。
地球還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這三個圈層之間沒有 明顯的界線,它們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在太陽和人類生 活的參與下,使整個地球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