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届四川省双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9届四川省双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f1c2e30b4c2e3f562763c6.png)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
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
该变化说明A.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 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 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联系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
2.《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 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可知,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区域性的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故选C。
材料仅涉及“市”的划分,这不代表整个城市有明确的规划,排除A;仅从齐鲁封泥无从得知各地城市是否完全一致,排除B;区域化的管理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不是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如果是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多个不同的“市”了,排除D。
【点睛】“由此可知”提醒考生一定要尊重材料,切不可自己结合书本知识随意发挥想象。
3.宋代罗晔《醉非谈录》中曾提到“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
有专家认为1951年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下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6495b5524de518974b7d13.png)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含解析)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o满分140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
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一变化A.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B.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C.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D.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求,A符合题意;B说法不正确,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措施均着眼于维护自身的统治;C是近代西方思想;商周时期没有宗教神学,D不正确。
点睛: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为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王权通过借助神权来提高自身的权威,材料中的占卜即是表现之一。
2. 汉武帝元朔五年之前,凡是做宰相的都是侯爵。
之后武帝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任贤序位,量能以授官。
据此说明A. 汉代已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B. 异性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起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为相,说明其对宰相的政治素养的要求不高,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代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A不正确;材料所述选取的是有识之士,不是诸侯,B不正确;材料所述是皇帝旨在削弱相权的措施,不是对丞相的猜忌,D不正确。
点睛: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频繁更换宰相,启用身份地位较低的官员做宰相,实行内外朝制度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3. 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20卷)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强名校试题解析金卷:(第20卷)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cf894302768e9951e738f7.png)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24.“家”字的字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
“家”字字义的演变反映出()A.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B.道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C.宗法制度逐渐走向衰落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既是家族制度,又是政治制度,它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权力分配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①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要注意准确理解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一是“嫡”,二是“长子”;是否是“嫡”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嫡”子中的“长子”为大宗。
②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③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宗祠;④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
25.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
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
当时风气,故主有难或去世,故吏要尽力营救,甚至为之守丧三年。
被察举者承担的义务与故吏类似。
这主要体现了()A.察举制影响了人才选拔B.郡县制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汉代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影响人才的选拔,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郡县制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当时风气,故主有难或去世,故吏要尽力营救,甚至为之守丧三年。
被察举者承担的义务与故吏类似”反映了被察举制者讲感情,因私人原因影响行政效率,这说明早期官僚政治不成熟,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最高执政集团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名师点睛】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选官制度,它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9ec3a02af90242a995e51b.png)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可知,这类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作用,说明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故B正确;材料反映古希腊神话,无法体现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联系所学古代希腊人文经济的起源的知识分析解答。
2.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
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
这表明古代雅典A. 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B. 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 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D. 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答案】C【解析】根据“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C正确;A中“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B;在奴隶社会的雅典,社会阶级对立不可能消除,D表述过于绝对,错误。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8ea1781c758f5f71f67fe.png)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成功B.君主立宪制完善C.“日不落”帝国建立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很快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1851年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检验,英国展出的就是蒸汽机等产品,女王反复用一个词“兴奋”来表达就是对工业革命的成就的肯定,本题选D。
考点:走向世界诶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2.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马关条约》和反割台斗争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参考答案:D3.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这主要是说()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尝试C.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只在巴黎成熟D.巴黎公社的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实现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未达到顶峰,因此巴黎公社不具有必然性,工人运动的成功要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才具有可能性;巴黎公社是在普法战争失败下,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暴发的,因此具有偶然性;巴黎公社事实上并没有完整的工农联盟组织,其指导思想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因此具有自发性,因此选A。
四川省双流中学近年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四川省双流中学近年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766d4751e79b89680226da.png)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c54cf108a1284ac850434d.png)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A. 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B.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2.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
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
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
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A.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B. 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C. 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D. 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3.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考试成绩来录取应考者,而且还考察他们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被称为“公荐”和“通榜”。
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A.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B.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C. 体现了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D. 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4.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C. 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D. 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5.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大型军事工厂,同时规定其他省份调拨某军事局厂的产品,都需要支付全部或一部分工本费。
如丁宝桢的四川机器局就强化了调拨产品计价的趋势。
这种规定()A. 提升了四川在近代化中的地位B. 使近代军用工业走出了困境C. 强化了军工产品市场化的趋势D. 有利于缓解企业的经费压力6.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为解决这一窘境,上绅阶层作为历史上地方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利用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0fd14e14791711cc791770.png)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形成了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明起源于夏代立国前一千年的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式进入文明时代是在夏代;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文明起源进程肇始于龙山时期而完成于夏商周三代初期。
这种学术分歧是因为A. 学者个人学术水平的差异B. 学者对传世文献的理解不一C. 学者所见考古资料的差异D. 学者对文明标准的看法不一【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中反映的学术分歧主要是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时间问题上的分歧,这种分歧不是因为学者学术水平的差异、对传世文献的理解差异和对考古资料的差异,而是对文明的看法标准不统一导致的。
按照不同的标准界定文明出现的时间,自然导致中国文明起源时间的差别,学者对“文明”的标准越高,文明起源的时间就相应的推后,故排除A、B、C项,故选D 项。
2.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人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
这一良好的吏治,缘于秦国A. 遵循古礼B. 推行德政C. 体制创新D. 人才荟萃【答案】C【解析】【详解】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 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点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cefe05453610661fd9f41d.png)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这实际上就是A.俸禄制的雏形 B.租调制的雏形 C.均田制的雏形 D.迁都洛阳的先声2.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
”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 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4.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C .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D .“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5.根据图1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 .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 .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 .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 .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6.图2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
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
该变化说明( ) A.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 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 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2. 《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 ) 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 B. .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 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 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 3. 宋代罗晔《醉翁谈录》中曾提到“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
有专家认为1951年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右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
这表明宋代( ) A. 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B. 家庭和谐成为流行观念 C. 理学观念世俗化大众化 D. 夫荣妻贵观念根深蒂固 4.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
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5. 1898年初,清政府以田赋、盐税为担保发行昭信股票,颁布章程规定,以二十年为偿还期,准其自由流通,到期还本付息。
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成官府强令捐输,受到各界抵制。
8月,朝廷下旨停办。
这说明( )A. 清政府借发行股票掠夺百姓财富B. 清朝官员和百姓都反对发行股票C. 清政府用财政手段应对经济困难D. 昭信股票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6. 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
英国这一举措( ) A. 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 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C. 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D. 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7. 如表是石家庄市各类商业机构1949年全年购、销商品比例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的石家庄工商业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调整莫定了良好基础 已开始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C. 推动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顺利发展 D. 将市民经济生活纳人计划经济体制8.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
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
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这一事件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C. 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D. 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9. 如图为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里克利主持重建的雅典卫城及其周边主要建筑物的布局示意图。
据此可知( )A. 伯里克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控制B. 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C. 神权的膨胀抑制了人文精神的发展D. 雅典重视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10.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
可见,这一节日( ) A. 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B. 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D. 完成了保隆妇女村器的楠奈11. 分析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冷战思维影响了美国外交 B. 美国排斥法国分享中美建交成果 C. 中法建交加强了多极化趋势 D. 中法建交严重威胁到美国亚太利益12. 美国好莱坞梦工厂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B.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C. 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D. 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明( 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
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
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
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从实用的价值立场出发,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
他们大力宣传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批判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
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为视点分析社会、历史和学术问题。
--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考》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明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
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
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象、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材料如表所示是晚清时期的中资银行(部分)据中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中国近代金融史》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资银行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资银行发展的影响。
16.材料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英国政府再也不能利用中国来扼制俄国在东北亚的扩张了,因此英国转而加强对日本的支持。
俄国策划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日俄矛盾迅速激化。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俄国极力主张各国尽快撤兵,而自己却企图永远霸占中国东北,并进一步控制新疆、蒙古,拒不撤兵。
之后,英日之间走上了订立同盟之路。
经反复磋商,1902年1月,英日在伦敦签署了《英日同盟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两国相互承认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权益,若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利益在中朝受到侵犯或与第三者发生战争时,另一国严守中立。
如有第四国或更多国家帮助交战对方作战时,缔约国一方应出兵援助。
在此情况下,俄国为摆脱外交困境,与法国在1902年3月发表联合声明,“如其他列强的侵略行为或中国国内再度发生动乱,并对俄法两国政府的利益构成威胁时,将就保卫此等利益的手段进行磋商。
”-摘编自马建标《“英日同盟”的阴影与一战时期的中国外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条约》签署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日同盟条约)的实质及影响。
17.材料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
张仲景在叙述其从医的原因时指出:“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桓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帷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扰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英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辫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
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
如孙思邀、钱乙、庞安时、朱肱、成无己、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著名医学家,几乎无不尊崇。
日本医学家则尊之为先师。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从医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由以村社为单位计算土地,人口到出现户籍制度,实际上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淡化,排除A;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实际上说明小农经济建立之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特点,故B正确;专制皇权的建立是在秦朝,排除C;在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遏制土地兼并的主张,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建立。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小农经济建立后对政治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形成,推动了户籍制度的发展。
2.【答案】C【解析】A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项“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排除B。
依据材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可知C正确。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汉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答案】B【解析】“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右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表明宋代家庭和谐成为流行观念,故B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右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D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项“普及”说法片面,排除。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