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变热了》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变热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依据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和有关的内容标准,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善于观察和发现,自主建构科学概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要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2.教材分析

本课借助煮稀饭、烧水的生活经验,通过研究木屑在水中的游动过程,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学会初步建立对流的概念,并由水的对流推想到空气的对流,学会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学情分析

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热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

究。有了前一课《杯子变热了》中热传导的学习为基础,本课的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题,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一个提升。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经历搜集证据的过程;能够对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知道热在液体和空气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乐趣,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快乐。能利用掌握的关于对流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三、教与学策略分析

1.教法设计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遵循课标理念,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做游戏引

入课题,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关于对流现象的诸多科学知识。”

2.学法设计

学生亲身体验并搜集证据,自主探究“对流”现象;学会与同学

合作,共同设计探究实验,整个过程都要细心观察,善于动脑,总结发现。

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和课标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目标。

四、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1.教学环境安排

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

2.媒体设计

(1)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展示课件和教学过程,使用展台展示学生探究记录等。

(2)每个小组尽可能提供一台计算机(或笔记本),能够实现网络连接,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如果不能实现网络连接,教师可在计算机中多收集些资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3)多媒体网络课件。

3.实验设计

(1)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方案一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木屑(碎纸屑、粉笔末、茶叶等)

【实验步骤】

1. 在三脚架上垫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木屑的烧杯放在上面。

2. 然后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注意观察水中木屑的变化。

【实验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有的木屑循环运动,有的木屑一会上升一会下降。

【实验结论】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这就是对流。

【注意事项】

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要用手去碰触加热的烧杯,注意安全。

方案二

【实验材料】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步骤】

1. 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 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

【实验现象】

受热出的水上升,上升后又从容器另一端流回来,由于水中放入了高猛酸价,形成了一个红色的水的循环。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使用酒精灯,本实验不能进行太久,时间久了,对流会

使整个容器变为红色,现象就会不明显。

本实验还可以作为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2)探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实验材料】

卫生香(纸条),火柴

【实验步骤】

将卫生香或者纸条点燃,观察烟飘动的方向

【实验现象】

卫生香点燃后,烟柱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四处弥漫。

【实验结论】

热在空气中也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注意事项】

最好选用卫生香进行实验,纸条燃烧的太快,不易观察,也不安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观察两瓶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颜色不同)

另外,让学生摸一摸两个杯子的水温度如何。(一个热,一个凉)师:是的,一瓶加了红墨水,一瓶加了蓝墨水;并且一杯热,一杯凉。如果老师将这

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这一步师注意,要把热水放上,冷水放下。)

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师: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想不想看看?

师演示,生观察现象(没有现象发生)

师:有刚才大家猜测的现象吗?(生回答)

师:如果把它们倒过来,又会怎样呢?(边说边做)仔细看,(稍停)看到了什么现象?

(此时,热水在下,冷水在上。)

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红色的水上升,蓝色的水下降,逐渐变成紫色的了)

【将装有冷水(蓝色)和热水(红色)的两个瓶口相对,让学生猜想要发生的现象。

第一次是冷水在下方,没有任何现象发生,与想法违背,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

把装置倒过来,也就是热水在下方,则发生了对流的现象,依此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发

生的原因,继而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

二猜想假设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测。

(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