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诊疗标准
2024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要点(第一部分)
![2024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要点(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5e9e1f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e.png)
2024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要点(第一部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指导糖尿病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之一。
2024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发布,主要内容涉及ADA当前所有的临床实践建议,旨在提供糖尿病管理的实践指导。
糖尿病诊断糖尿病诊断检测A根据A1C或血糖标准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FPG)值、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期间的2-h血糖(2-hPG)值(OGTT),或随机血糖值伴典型高血糖症状/危象标准。
AA在不存在明确高血糖症(例如高血糖危象)的情况下,诊断需要确认性检测。
A糖尿病分类A糖尿病通常被分为几个临床类别:E1 .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性B细胞破坏,通常导致绝对胰岛素缺乏,包括成年期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 .2型糖尿病(由于在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背景下,经常出现非自身免疫性进展性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3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特定类型的糖尿病,例如单基因糖尿病综合征(如新生儿糖尿病和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外分泌胰腺疾病(如囊性纤维化和胰腺炎)和药物或化学诱导的糖尿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HIV/AIDS或器官移植后)4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中期或晚期诊断的糖尿病,在妊娠前不是明确的糖尿病,或在正规妊娠期间法神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λ利用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A应使用经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的可追溯至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参考检测的方法进行A1C检测。
BA用于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诊治点(快速)A1C检测应限于FDA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1IA)批准的设备一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执行中度或更高复杂性检测的认证实验室。
BA重复血糖值之间显著不一致,应考虑任何一项检测出现问题或干扰的可能性增加。
BA在与A1C和血糖关系改变相关的疾病中,如一些血红蛋白变侬变异\妊娠(中晚期和产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H1V、血液透析、近期失血或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应使用血糖标准诊断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中医有办法
![代谢综合征,中医有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fbddf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2.png)
代谢综合征,中医有办法⼀、何谓代谢综合征?北京⼤学⾸钢医院中医科李步满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被称为死亡四重奏(中⼼性肥胖、⾼⽢油三酯⾎症、⾼⾎压和/或⾼⾎糖),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其共同病理⽣理基础的⼀组临床症候群,⼜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的重要郁预测因素。
⼆、MS 诊断标准什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MS诊断准:①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BMI)≥ 25.0(kg/m2);②⾼⾎糖:空腹⾎糖(FPG)≥6.1mmol/L,及(或)餐后⾎糖(2hPG) ≥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压:收缩压/舒张压≥ 140/90mmHg 及(或)已确认为⾼⾎压并治疗者;④⾎脂紊乱:⽢油三酯(TG)≥1.7mmol/L 及(或)⾼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0.9mmol>0.9mmol>(男)或<1.0mmol>1.0mmol>(⼥)。
具备以上4 项组成成分中的3 项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MS。
三、MS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哪些?主要有三个⽅⾯:(1)不健康的⽣活⽅式:包括过⾷肥⽢和久坐少动;(2)情志不调:包括性急易怒和愁闷不舒;(3)个⼈体质和遗传因素,以脾虚、肾虚、肝郁、湿热体质为显。
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肥胖”、“眩晕”、“消渴”、“湿阻”、“痰饮”等病症范畴。
中医对MS的主要致病因素有以下⼏个⽅⾯:①先天不⾜,脏腑柔弱;②嗜⾷肥⽢、厚味、酒酪,积热伤津;③情志久郁,化热伤阴;④房劳过度,肾精亏损;⑤久坐少动,脾虚湿蕴;⑥滥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
四、治疗MS中医有哪些办法?治疗MS应采⽤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案,具体治疗措施如下图:五、治疗MS,我们有哪些经验?我们临床总结发现,肥胖、⾎糖⾎脂尿酸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肝⽓疏泄不利,脾⽓运化不健,以致⽓液代谢失常,湿浊内⽣,随⽓⽽流⾏、停聚于清窍、脏腑、经络及⽪⾥膜外之间,久则⼊⾎伤络,百病由此⽽⽣。
【2017年整理】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2017年整理】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b6a3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4.png)
IDF的新定义诊断代谢综合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代谢综合征1、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不同种族腰围有各自的参考值);2、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二项:(1)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mg/dl(0.9mmol/l),女性<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3)血压升高: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5mm 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4)空腹血糖(FPG)升高:FPG≥100mg/dl(5.6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如果FPG≥100mg/dl(5.6mmol/l)强烈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并非必要。
CDS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2、高血糖FPG≥6.1mmol/L(110mg/dl)和(或)2hPG≥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SBP/DBP≥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 mmol/L(110mg/dl),和(或)空腹血HDL_C<0.9 mmol/L(35mg/dl)(男),<1.0 mmol/L(39mg/dl)(女)。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
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遗传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基因缺陷可发生在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的各个途径,获得性因素包括胰岛素受体抗体、某些升糖激素、胰岛淀粉样多肽、慢性高血糖、高血脂毒性、生活方式西方化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从普通意义上来说,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能死因子-α(TNF-α)、IL-6、血管紧张素、PAI-1等。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24b1209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6.png)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在美国,成年人患病率约为24%, 50岁以上患病率约为44%[1]。
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定义,我国目前约有6400万成人患有MS,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则将近7700万人[2]。
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认为MS的核心主要是胰岛素抵抗[3]( insulin resistance, IR),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血脂紊乱、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白尿以及多囊卵巢等症状。
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多属“湿阻”、“肥满”、“消渴”、“眩晕”等范畴,临床多能见到患者主诉眩晕、耳鸣、少寐多梦、急躁易怒、咽干口燥、头昏头痛、胸闷恶心、四肢倦怠等[4]。
本病病位为肝、脾、肾三脏,病理产物为气滞、痰浊、血瘀[5]。
1从脾胃论治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虚易致痰湿。
痰浊为人体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故代谢综合征其标在痰浊,其本在脾虚。
MS血脂紊乱期多以脾虚痰湿型为主,以后痰浊阻郁,郁久化热,热灼阴伤,阴虚燥热形成消渴。
如《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阴虚燥热或损及肝,致阳亢风动,挟痰上扰清窍,形成眩晕;或痰浊阻络而致气滞血行不畅,痰瘀互结,出现胸痹等血瘀症状。
另一面,脾虚痰湿困阻脾阳,日久损伤脾阳,导致痰湿无以温化,痰湿反而又伤阳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MS的难以控制。
显然脾虚痰湿始终贯穿于MS全过程。
对于脾胃、饮食与痰湿的关系,正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内湿,多因久病脾虚或饮食不节、贪食生冷、嗜饮酒类损伤脾气,以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气化不利。
”李东垣《脾胃论》谓:“油腻厚味,滋生痰涎”。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b1bc8e01e009581b6ad9ebe2.png)
感谢聆听
天天学营养
代谢综合征临床治疗原则
1. 有效减轻体重; 2. 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 3. 改善血脂紊乱; 4. 降低血压。
6
生活方式调整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二个要素:不多吃1口,不少走1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粘度 五六个月:每月减1-2公斤,五六个月见效 七八分饱:平衡膳食,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降低:男性< 40mg/ dl (0.9 mmol/ L),女 性< 50 mg/ dl (1.1 mmol/ L) 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③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 Hg 或舒张压≥85mm Hg ,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 此前已经诊断为高血压;
④空腹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100 mg/ dl ( 5. 6mmol/ L) ,或已被诊断为2 型糖 尿病,或已接受相关治疗。如果空腹血糖≥100mg/ dl (5. 6mmol/ L) ,则强烈 推荐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 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并非必要。
代谢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订了全球代谢综合征共识定义。即诊断代 谢综合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中心性肥胖:中国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cm
(2)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意2项 :
①甘油三酯( TG) 水平升高:≥150 mg/ dl (1. 7mmol/ L) ,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减肥朋友们看过来---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减肥朋友们看过来---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f26aac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5.png)
减肥朋友们看过来---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一、关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中医病机——痰湿夹瘀,运化失司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型肥胖,伴有代谢的异常。
中医认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津液不归正化而凝聚为痰湿,痰湿大量积聚于皮下则表现为体型肥胖,皮肤松软。
痰湿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痰瘀交阻,进一步影响全身的气机气化,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代谢紊乱。
简单的说,痰湿夹瘀、运化失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三、主方——益气健运汤(减肥良方)(一)主方分析【药物组成】生黄芪,肉桂(后下),制苍术,冬瓜皮,干荷叶,茯苓,泽泻,生山楂,昆布,海藻,姜黄,生蒲黄(布包)。
【功效主治】益气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
益气健运汤适用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符合痰湿体质特征者。
症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困倦,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舌苔白腻,脉滑。
查有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皮下脂肪堆积等。
【组方思路】辨体论治是异病同治的要旨。
“异病同治”常常反映在体质的同一性上。
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与肥胖有关的“代谢综合征”,与痰湿体质有内在关联,成为发病的共同基础。
通过辨识体质类型可揭示多种疾病的发病倾向,并成为发病基础,而抓住体质特征则可执简驭繁。
针对痰湿体质源于气虚阳弱,进而气滞、血瘀兼夹为患的病机要点,治以益气健脾、温肾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立法。
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肉桂温肾助阳。
制苍术燥湿运脾,茯苓、泽泻、冬瓜皮、干荷叶渗湿泄浊;昆布、海藻化痰软坚;生山楂活血散瘀,合姜黄、生蒲黄活血祛瘀。
中国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中国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540e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5.png)
中国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指标有肥胖、血糖、血压、血脂异常,具备3项或更多项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
1、超重和(或)肥胖BMI≥25。
2、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mmol/L(110mg/dl)和(或)2hPG≥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和(或)空腹血HDL-C<0.9mmol/L(35mg/dl)(男),<1.0mmol/L(39mg/dl)(女)。
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可确诊为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定义诊疗和管理
![代谢综合征定义诊疗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56b3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6.png)
第31页
代谢综合征诊疗与治疗
代谢综合征: 符合3项或更多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
HDL-C<1.04mmol/L
血压>130/85mmHg
体育锻炼 + 饮食干预
减轻体重药品治疗:奥利斯特,利莫那班, albutramine? ?
代谢综合征定义诊疗和管理
第15页
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风险-1
LDL-C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独立风险原因, 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亲密。
LDL
穿入并停留在动脉内膜
氧化LDL
在巨噬细胞内集聚
形成泡沫细胞
促炎性介质调整
动脉粥样硬化损害
代谢综合征定义诊疗和管理
第16页
HDL-C抗氧化作用能够经过去除活性氧自由基, 反抗LDL-CMS或糖尿病患者中, 低HDL水平通常伴随sLDL和高TG, 增加了LDL-C氧化易感性长久升高FFAs(游离脂肪酸)会造成血管炎症和损伤。高TG和低HDL-C是内皮功效障碍原因
第23页
代谢综合征: 经典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 (ALP)
高甘油三酯低HDL-CLDL-C没有显著增高小而密LDL-C颗粒增加
小而密
LDL-C
TG
HDL-C
代谢综合征定义诊疗和管理
第24页
首要目标: 降低LDL-C(尽管MS诊疗标准中并不包含LDL-C, 但LDL-C需要被首先考虑降低)低危: LDL-C<160mg/dL(4.14mmol/L)中危: LDL-C<130mg/dL(3.37mmol/L)高危: LDL-C<100mg/dL(2.59mmol/L)极高危: LDL-C<80mg/dL(2.07mmol/L)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a15f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b.png)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疾病状态,通常与一系列危险因素相关,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水平和异常的血脂水平。
它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不同的组织和医学协会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诊断标准,但最常用的标准是由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提出的,包括以下因素:
1.腰围:亚太地区的标准是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
80厘米。
其他地区的标准略有不同。
2.高血压:收缩压(收缩期血压)高于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舒
张期血压)高于85毫米汞柱,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3.高血糖:空腹血糖水平高于100毫克/分升(5.6毫摩尔/升),
或者已经诊断为糖尿病。
4.血脂异常:包括高三酰甘油水平(大于150毫克/分升或1.7毫
摩尔/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男性小于40
毫克/分升,女性小于50毫克/分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水平。
根据这些标准,如果患者符合以上任意三个或更多因素,就可以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因地区和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当遵循相应的当地或组织的标准。
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管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_仝小林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_仝小林](https://img.taocdn.com/s3/m/1f9dab47f01dc281e53af05f.png)
中医园地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仝小林 段 军(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北京 100029)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 S)是近年医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西医的认识与研究是从1988年Reaven 提出X综合征以后开始的,中医对该综合征的研究稍晚一些。
本文旨在引起中医同道对该病的重视,进而加快中医研究的步伐。
1 基本概念MS是指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相关的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代谢以及生理紊乱,包括了中心性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等。
也称多代谢综合征、IR综合征或X综合征等。
2 诊断标准MS的诊断现多依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组2001年公布的成人治疗指南之三[1]:①空腹血糖≥6.1 mmol/L;②血压≥130/85mmHg(17.3/11.3kPa);③甘油三酯≥1.65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⑤腹型肥胖,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
具有上述条件中3点者即可诊断。
3 流行现状从目前的资料看,M S有很高的发病率。
美国的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资料显示,在≥20岁的美国成人中,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的M S的发病率分别为23.8%、21.6%和31.9%[2],而在45岁~74岁的美国印第安人中的发病率则为55.2%,几乎是上述人群同龄人的2倍[3];贾伟平等[4]报告了上海40岁~49岁人群随机抽样的771例男性和1189例女性M S的流行情况,若以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兼具者为全M S,结果以体重分层,正常、超重及肥胖组的全M S患病率分别为8.0%, 21.6%及29.6%。
4 西医对M S的认识关于M S的发病,现代医学认为,I R/高胰岛素血症起收稿日期:2002-05-30 修回日期:2002-08-06着重要作用,是贯穿I R综合征的多种代谢疾病的主线,是这些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代谢综合征的确诊标准
![代谢综合征的确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d20b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4.png)
代谢综合征的确诊标准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的临床症候群。
目前,不同的医学组织和专业团体可能会使用略有不同的标准来确诊代谢综合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代谢综合征确诊标准: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标准:IDF的代谢综合征确诊标准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个体需符合其中至少三项:1.腰围:男性≥94厘米,女性≥80厘米(亚太地区的具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2.三酰甘油水平:≥1.7mmol/L 或服用降脂药物。
3.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男性<1.03mmol/L,女性<1.29mmol/L 或正在接受治疗。
4.血压:≥130/85mmHg 或正在接受治疗。
5.空腹血糖:≥5.6mmol/L 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标准:AHA/NHLBI的代谢综合征确诊标准要求个体符合以下任意三项:1.腰围: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
2.三酰甘油水平:≥1.7mmol/L。
3.HDL胆固醇水平:男性<1.03mmol/L,女性<1.29mmol/L。
4.血压:≥130/85mmHg 或正在接受治疗。
5.空腹血糖:≥5.6mmol/L。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WHO的代谢综合征确诊标准要求个体符合以下任意两项:1.腰围:亚太地区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其他地区男性≥94厘米,女性≥80厘米。
2.空腹血糖:≥6.1mmol/L 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3.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治疗。
4.三酰甘油水平:≥1.7mmol/L。
5.HDL胆固醇水平: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随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修改。
确切的诊断标准应由医疗专业人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6a06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7.png)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作为专业的医学团体,一直致力于推动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的完善和规范化。
近期,CDS发布了代谢综合征的新的诊断标准,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早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CDS认为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以中心性肥胖为主要表现,伴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的一种综合征。
诊断代谢综合征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体重、腹围和其他相关指标。
CDS建议诊断代谢综合征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腹型肥胖:亚洲人群的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腹围≥90厘米,女性腹围≥80厘米。
2. 伴随2项或以上的代谢异常:包括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 和/或舒张压≥85mmHg)、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或已经诊断为糖尿病)、高甘油三酯(≥1.7mmol/L)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04mmol/L,女性<1.29mmol/L)。
3. 除排除其他疾病: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引起上述代谢异常的疾病,如甲亢、库欣综合征等。
值得注意的是,CDS建议对于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即使没有其他代谢异常,但符合腹型肥胖的标准,也应该考虑进一步筛查代谢综合征。
因为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代表着患者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以上的基本诊断标准外,CDS还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建议。
CDS强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定期服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至关重要。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b1c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c.png)
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1. 临床症状: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2. 体征:尿糖阳性,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二、证候诊断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和病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 气虚血瘀型: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胸闷胸痛,舌淡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2. 阴虚燥热型: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3. 湿热内蕴型:口渴多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 阴阳两虚型:口渴多饮,夜尿频繁,畏寒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舌淡脉弱。
三、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方剂;阴虚燥热型可用养阴清热方剂;湿热内蕴型可用清热利湿方剂;阴阳两虚型可用滋阴补肾方剂。
2. 针灸治疗: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如气虚血瘀型可选用气海、足三里等穴位;阴虚燥热型可选用太溪、照海等穴位;湿热内蕴型可选用曲池、丰隆等穴位;阴阳两虚型可选用关元、肾俞等穴位。
3. 饮食调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同时要保持饮食规律和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4. 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应适中,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运动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
5. 心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同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四、注意事项1.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进展。
2. 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代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
![代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e14030419e8b8f67d1cb987.png)
白金标准- II
血管调节异常(血压升高除外) 炎症状态 高凝状态 激素
内皮细胞功能测定 微量白蛋白尿
高敏C反应蛋白 炎症因子(如TNF-α,IL-6)升高 血浆脂联素减低
纤溶因子(PAI-1等) 促凝因子(纤维蛋白原等)
垂体-肾上腺轴
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 治疗目标是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治疗措施包括
代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
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征定义的沿革
• 1988年Reaven:
– X综合征(脂质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 –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 1997年Zimmet等主张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
WHO工作定义(1999)
• 基本要求
– 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异常(IGT或IFG)或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利用率
遗传因素
代谢综合症发病机制
肥胖 全身性 中心性
组织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
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脑血管,周围血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因素
何谓胰岛素抵抗?
• 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正常反应的失调
– 肌肉及脂肪的葡萄糖利用减少 – 肝脏的葡萄糖异生增加 – 自脂肪细胞中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增加
– 舒张血管功能受损 – 交感活性增加 – 慢性全身性炎症
低于下位1/4位点)
• 还需包括以下2个及2个以上表现
– 高血压(≥140/90mmHg) – 高甘油三脂(≥1.7 mmol/L)和/或 低HDL-C(男性<
0.9mmol/L;女性 <1.0mmol/L) – 中心性肥胖(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和/或BMI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05624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f.png)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 和舌脉特点,确定患者的证候类型,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要点三
综合分析诊断
将西医诊断结果和中医证候诊断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 结合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方案与实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中药汤
剂、中成药、西药等。
非药物治疗
增加运动量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车等。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长期坚持
治疗代谢综合征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保持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04
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
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思路与方法
要点一
西医诊断标准
要点二
中医证候诊断
采用国际通用的西医诊断标准,如世 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等。
脾胃湿热型
肝肾阴虚型
以祛痰化浊为治疗原则,方用二 陈汤加减。
以疏肝解郁为治疗原则,方用柴 胡疏肝散加减。
以清利湿热为治疗原则,方用三 仁汤加减。
以滋养肝肾为治疗原则,方用六 味地黄丸加减。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饮食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增 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
展望: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未多中心的临床 研究,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 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
探索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代 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为临 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中药现代化研究
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 出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药制 剂,为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提 供新的药物选择。
何谓代谢综合征
![何谓代谢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2954a880b9f3f90f76c61bac.png)
何谓代谢综合征?作者:舒文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09年第11期代谢综合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多种代谢异常情况同时存在的现象,包括: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给出的我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为: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以上者可诊断代谢综合征:1.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及已经确诊糖尿病者;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140/90mmHg者,及已经确诊高血压并治疗的患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 1.70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现状不容忽视由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等组成的代谢综合征,已经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增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且经常“狼狈为奸”。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城市20岁以上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即每6~7个人中就有一个。
国外报告的一项针对35~70岁人群的调查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未来7年中,每8个人就会有1人因代谢综合征死亡,其中因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数量是正常血糖者的4.5倍;代谢综合征患者死于中风、患心脏衰竭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肥胖是源头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源头,心血管病是代谢综合征的后果。
据我国公布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
中国人群肥胖的特点是腹型肥胖,或者称为中心型肥胖。
在代谢综合征患病人群中,腹型肥胖是最常见的组成成分。
肥胖直接带来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据研究表明,当体重指数超过30kg/m2时,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提高10倍。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是长达数年且悄无声息的过程,犹如海里的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体 征 : . 多见腹 型肥胖 、 体重超 重 、 血压偏 高等 。
4 理化检查 : 照 国际糖 尿病 联盟 (D )0 5年 . 参 I F 20 MS诊断标 准 ( 附录 A) 见 。
五 、 理原则 ( 附录 B 处 见 )
1基础 干预 .
() 1 控制饮 食 : 控制 饮食 是 控 制 MS的基 础 和一 线治疗 。合理饮 食方 案 包 括合 理摄 入糖 类 、 肪 、 脂 蛋
健运 , 痰湿脂 膏 积 聚。 以形 体 发 胖超 乎 常人 , 伴 困 并 倦乏力等 为主要表现 的形 体疾病 。结合 糖尿病 患者 , 主要表现为 在糖 耐量 异 常或 高血 糖基 础上 的腹 型肥 胖 , 合并 脂 代 谢 紊 乱 、 或 高血 压 等。 [ 照 Z Y / 参 Y XH
世 西医 合杂志2l年第6 界中 结 o1 卷第2 w r J r fn . ! ! ! 期 。do n t! r 1 u a Ie ! !
・
!! ! !
!! . !! ! : :
:
:
标 准 ・规 范 ・指 南 ・
糖 尿 病 合 并 代 谢 综 合 征 中 医诊 疗 标 准
构成为本标 准的条文 。本标准 出版时 , 示版本 均 为 所
腹满 、 多食 , 易疲 劳 , 口渴 喜 饮 、 胁 闷胀 、 短 , 或 胸 气 头
晕 目眩 、 头痛 、 躁易怒 等 。 烦
有效 。所有标 准都会被修 订 , 使用本标 准 的各方 应探
讨使用下 列 标 准 最 新 版 本 的 可 能性 。G / 6 5 . B T 17 1 1 19 — 9 7中 医 临 床 诊 疗 术 语—— 疾 病 部 分 ; B T G / 17 12 19 65 .— 9 7中 医 临 床 诊 疗 术 语—— 证 候 部 分 ; G / 6 5 . 一 l9 B T 17 13 97中医 临床 诊疗 术语—— 治法 部 分 ;Y X / 3 1 _ 2 0 Z Y H T . 3 _ 07糖 尿病 中 医 防治 指 南—— 代谢综 合 征 ; Y X / 5 - 2 0 Z Y H T 9 0 8中医 内科 常 见 病 诊
本部分规定 了中 医临床 糖尿 病 合并 代谢 综 合 征
的诊 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本部分适用 于各级 医疗 及科研机构 中 , 从事 中医
糖尿病诊疗 及科研工作 的执业 医师使 用 。
二、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 含 的条文 , 过在本标 准 中引用 而 通
四、 诊断标 准 : 1病 史 : . 有糖尿病 病史 。 2症 状 : . 部分患者 可无 临床 症状 , 或见形 体肥 胖 、
三、 术语 、 定义 和缩略语 1 术语和定义 . 下 列术语 、 义适用 于本 标准 。 定 () 1 代谢综 合 征 ( t oi sn r e : 一类 以 me b l y do ) 是 a c m
白质 、 膳食纤 维 、 维生 素 和微 量元 素 及养 成 良好 的饮
食习惯 , 以达到控制血 糖 、 降低 血脂 和血压 、 维持标 准
1— 20 3 0 7糖尿病 中医防治指南— — 代谢综合 征 ] ( ) 胖 (b sy : 2肥 oei ) 因嗜食 肥 甘 , 静少 动 , t 喜 脾失
少脂肪组织 , 改善脂 类和糖类 代谢 , 持能 量平衡 等 , 维
从而有效地 防治 MS 减少 心血管损 害 。MS的运 动治 , 疗原则 为适量运 动。适量运 动包括 四方 面 : 当的运 适 动方 式 ; 当的运动 强度 ; 当的运动 时 问 ; 当的运 适 适 适 动 目标 。MS的运 动治疗建议 少量多 次 、 规律 运动 、 持
中华 中医药 学会糖尿病 分会
【 摘要1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 中医诊疗标准是在 中华 中医药学会 2 0 0 7年发布 的
《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 的基础上 , 研究 、 整合 、 优化 以往 中医糖尿 病标准方 面的研究成 果 , 合临床实 结 际, 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 认可的诊疗标准。该文明确 了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 征与肥胖 的相 关性 , 对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理化检查 、 处理原则 、 辨证施治 、 西医治疗等分别进行 阐述 , 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发挥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代谢 综合征时 的特色与优势 , 规范糖尿病合并代谢综 合征的诊疗行为 , 促进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 中医药临床疗效 的进一步提升 。
之 以恒 。推荐 的 运 动 方式 包 括 : 快走 、 太极 拳 、 段 八
: : !
墨 堕 笙 垄 !年 卷 期 wrJr1 l gtT i 1d 。 。。。 2 l 。6 。 堕 鱼 查 1 塑6 第2 。1 uaftrc I Mdi 0 ,1,. hon 。n al 1 W L i ee 1v.N 2
【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 ; 肥胖 ; 中医 ; 诊疗标准
一、范 围 NhomakorabeaT 9 0 8中医 内科 常见 病 诊 疗 指 南—— 西 医疾 病 5—2 0 部分 肥胖 ] 2 .缩 略语 : 列缩 略语适 用 于本 标 准 。M 一 代 下 S
谢综合征 ; MI B 一体 质指数 ; WHR 腰臀 比。 一
() 2 合理运 动 ( 见附 录 C) 增 强 运动 和锻 炼 能减 :
高血糖 、 肥胖 、 血脂 异 常 和高血 压 等集 簇 存 在 为标 志
的临床综合 征 。可 参 考 中医 “ 胖 ” 脾 瘅 …‘ 满 ” 肥 “ 腹
“ 胸痹 ” 眩晕 ” “ 等病证 进行 治疗 。[ 照 Z Y H T . 参 Y X /3
体重 的 目的 。食 疗讲 究 营 养均 衡 、 细搭 配 、 粗 荤素搭 配 、 时定量 。根据 “ 味” 食 物分 为 寒 凉 、 热 、 定 五 , 温 平 性三 类 , MS的不 同 时期 , 根 据 患者 的体 质及 临 在 可 床症 状选用不 同的食 材 ; 另要注 意因时施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