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法理论探析
杨兆刚教授应用“透刺法”临证举隅
杨 兆 刚 教 授 应 用 “ 刺 法 " 临 证 举 隅 透
吕美 珍
( 山东 中 医药高 等专 科学校 针 灸推 拿教 研室 山东 莱 阳 2 5 0 ) 6 2 0
【 要】 笔者在 天津 中 医学院 第一 附 属医院 师向杨 兆刚教授 学 习期 间 , 睹 扬教 授 应 用 “ 刺法” 的灵活 性及 多样性 。兹粗 择数 例 摘 目 透
不 敢 刷 牙 、漱 g , l 纳差 、眠 差 , 黯 红 , 黄 腻 , 沉 弦 。 舌 苔 脉 诊断 : 医 : 痛 西医 : 中 面 三叉 神 经痛 ( Ⅱ支 ) 第 。 治疗 : 穴 : 阳透下 关 。配穴 : 会 、上星 、率 谷 、列缺 。太 主 太 百
2 “ 刺平 透 ” 法 斜 病案 : 患者 , ,O岁。主诉 : 脚拇趾麻 木 1 余 , 4 右 年 加重伴疼 痛 3 个月, 拇趾端 渍破半 月。病 史 : 年前 因受 寒 出现 右足前端 麻木 , 以 1 尤 足掌 及拇 趾 为甚 , 受凉 加重 , 经治疗 。至深秋 天 气变冷 后 , 痛 加 未 疼 重, 足背 及足尖发 凉 , 月前 因洗澡浸泡 时 间过长 , 半 出现趾端 溃破 , 在 “ 公安 医院”诊 为 “ 脉管 炎”建议 输液治疗 , , 病人未接 受 , 遂来求针 灸 治疗 。现 患者右 足端麻 木 , 趾端 破溃 , 色紫 黯 , 剧痛 , 活动 及站立 时稍 轻 , 间为重 , 以人眠 , 伐 难 纳可 ’ 便 调 , 紫黯 , l _ 舌 舌尖 红 , 白脉 弦 。 苔 诊断 : 中医 : 疽 。西 : 管 炎 。 坏 脉 治疗 : t穴 : | 爪冲透 涌 泉 。 配 穴 : 陵 泉 、足 三 里 、 丰隆 、三 阳 阴 交 、风 市 、 上星 、百 会 。手 法 : 冲 向 涌 泉 , 透至 皮 下 , 转 太 斜 捻
透穴疗法
应用举例《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关于透穴的运用实例如下:
印堂刺1分,左右透刺攒竹婴儿慢惊风
风池刺1.5寸,透风府穴痰饮所致的偏正头痛
合谷穴刺至劳宫偏正头痛
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口眼喎斜
头维沿皮透刺两额角眉棱骨痛及眩晕
瞳子髎透鱼腰两睛红肿疼痛羞明
阴陵泉透阳陵泉关节红肿疼痛
间使透支沟疟疾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手臂红肿连手腕疼痛
列缺透太渊寒痰咳嗽
透穴针刺手法
透穴刺法: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应用举例:
展开透穴刺法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三)向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一、应用举例:
透穴刺法透穴刺法是继《内经》以后,毫针应用的一种新的特殊刺法。透穴刺法是用卧针沿皮刺或直立深刺,让毫针从一穴刺入,使针尖到达另一穴的部位,达到一针二穴或一针多穴的目的。
少泽穴沿皮向后刺3分乳痈
至阳针刺沿皮下刺3分黄疸
风门沿皮向外刺伤风感冒
针复溜3分,沿皮向骨下刺1寸伤寒无汗
(一)透刺同一经脉穴位
如丝竹空透刺率谷、地仓透颊车、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等,可增强疏通本经经气的作用,提高对经脉疾病的治疗效果。
(二)向邻近经脉透刺
多为同一平面的横向透刺,如风池横透风府,曲差沿皮向外透头临泣,印堂透攒竹等,可增强疏通局部经气的作用,对改善局部症状效果明显。
言传身教2·透刺法
言传身教2·透刺法小章对于阳陵泉的敏感,令她很惊喜。
手指拨揉左腿的阳陵泉,受术者右腿阳陵泉的部位有明确的感觉。
我再次躺在按摩床上,小章按摩我的体会。
我告诉她,她在拨揉阳陵泉的时候,对侧的阴陵泉有明确的感觉,她在拨揉大椎穴位的时候,长强穴会有明确的感觉。
我告诉小章,当你指拨左侧的阳陵泉时,右侧的阳陵泉也被拨动了,这样就理解了“缪刺”的原理了。
现在,有深度的按摩专著基本没有,我们就借用针灸用语。
在针灸方法里,还有一种透刺法。
比如,内关透外关——小章接着说:我看过有人就是扎针把胳膊手腕穿透了。
我说:我在中医科学院有一个同学是一个蒙古大夫,他的针很长,最长的1尺2,他会从大椎进针平刺,针尖从命门出,我问他如果大椎透长强,个子很高针长够不到怎么办啊,他说可以分段,大椎进平刺,针尖先从命门出来,退针后,再从命门进针平刺,针尖从长强出头。
蒙古人剽悍,他们的针法也直接了当,大胆粗狂。
我说:其实,透刺,完全可以从另一个层面上来实现,主要还是观念问题。
有人就一边扎上一针,指尖相对,就是透刺了。
那小章你现在,用手指拨揉阳陵泉,对侧的阴陵泉有感觉,你拨揉大椎,长强就有感觉,那是不是阳陵透阴陵、大椎透长强的实质呢?呵呵,如果用针直接透的话,还不好操作呢。
我说:所谓的按摩的渗透力,就是用我们的手作用于人体的时候,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受术者的身体有所体会,有所被作用,有所感应而变化。
现在很多地方都喜欢大力按摩师,渗透力更需要的是用心专注。
我希望小章能够举一反三。
小章说:老师,你怎么不用力啊,你没劲儿啊。
我没搭理她。
小特特来了,咳嗽。
他今年8岁了,4岁的时候开始在我这里做按摩,发烧就找林娜阿姨,基本上一次按摩就退烧。
我把小章叫过来,按摩小特特的腿,我把手掌放在了小特特的大椎下面,劳宫对大椎。
小特特说另一只腿的这个地方有一丝丝的感觉,小特特说,大椎穴在发热,前面脖子下面的窝儿也热,是从大椎传过来的。
我对小特特说:我告诉你一个专业用语吧,这叫做,大椎透天突,你说的脖子前面的窝儿这个地方是天突穴。
透穴针法临证谈[欣赏]
透穴针法临证谈[欣赏]透穴针法临证谈透穴针法临证谈更新日期:2009-12-20 点击: 李开明关键词:急性腰扭伤;偏头痛;胃下垂并慢性肠炎;针灸疗法;透穴针法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
“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
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
另外,浮刺、输刺,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
笔者30年来,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验案举要1.1 急性腰扭伤王某,男,35岁,1995年4月28日诊。
患者诊前一日负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自服云南白药、三七片等,未效。
诊时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转侧及下蹲时痛甚。
查无脊柱侧弯,无腰脊神经根激惹体征,唯左侧腰肌压痛明显。
此系腰肌扭伤、脉络瘀阻,治宜行气活血、散瘀定痛。
施双内关透外关法:以1.5寸毫针从内关向外关透刺,施以捻转、提插泻法,务使针后酸麻感沿手厥阴经、手少阳经向胸胁部放射。
10分钟后痛减,半小时后痛止,施法1次而愈。
按: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别走少阳,其气通于阴维;外关为手少阳之络,别走手厥阴,其气通于阳维。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故内关透外关一针两穴,能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交通阴阳之气。
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脉络通,通则不痛。
两穴同用,辄获良效。
1.2 偏头痛李某,男,71岁,1997年9月5日诊。
素患右侧偏头痛,西医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每服正天丸等止痛剂可缓解片刻,得劳及郁怒则复发。
此次头痛发作3天,服药效差。
诊时右侧头部疼痛如裂,血脉怒张,以右侧太阳穴为甚,疼痛牵引同侧面颊及额角,伴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数。
针灸奇葩——透刺(39)
针灸奇葩——透刺(39)(A)一针通六脉,曲池透少海:患者屈肘作拱手状,由曲池向少海直刺。
临床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冷痹顽麻、月经不调、外感发热、牙痛、高血压、瘰疬、健忘、癫狂及一切皮肤病。
(B)一针贯四穴,曲池透臂臑:鼠疮即淋巴腺结核,项瘿即甲状腺肿,痄腮即腮腺炎。
三腺病都在上焦,脖项之间,凡上焦的病,都属肺与大肠经治疗范畴,用六寸金针由曲池入针,中间有肘體穴、五里至臂腸,一针贯四穴,预期效果好。
患者取坐位,将手搭在对侧的肩部,医生先指切患者曲池穴,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
医生取六寸金针,将针尖涂抹少许消毒石蜡油,一手将患者肘关节抬至与其肩平齐,另一手手持针柄,将针尖对准曲池穴,呈向心性45°角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体放平,向臂臑穴方向缓慢透刺,最后仅留针柄于皮外。
进针过程中部分患者有胀满、沉重感,进针完成后根据补泻不同施行相应的手法。
金针一般留针1小时,期间患者双手交叉于胸前,室内宜保持安静,勿交谈,仔细体会针感。
起针时宜慢,如有滞针先左右捻转松解后再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C)曲池透手三里(D)曲池透外关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
此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祛风,调和营血,消肿止痒,降逆活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高血糖,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
直刺1~1.5寸;透刺少海;艾条悬灸5~20分钟;艾炷灸5~7壮。
《灵枢·本输》: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
《针灸甲乙经·卷七》: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
《针灸甲乙经·卷八》: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下热。
《针灸甲乙经·卷二》:肩肘肿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
透刺法之直透深刺法,治疗常见高发病症,效果显著!
透刺法之直透深刺法,治疗常见高发病症,效果显著!透刺法是指将毫针刺入穴位后按一定方向透达另一穴(几穴)或部位的一种刺法。
透针刺法分为两种,即直透深刺,横透浅刺。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直透深刺法!用透针刺法治疗吐利、便秘、心胸疾患、腹痛、水肿、膝痛、痿、腰腿痛、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外感咳嗽、眩晕等,疗效甚佳。
【直透深刺法】直透深刺多用于四肢肌肉较丰满之位,如支沟透间使、内关透外关、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等。
1.支沟透间使主治吐利便秘本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
取支沟透间使是以阳经经透阴经经。
二均为五输中的经,有从阳引阴之意。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间使属手厥阴心包经,二经互为表里,透刺可疏调两经经气,使三焦气机升降和顺,则吐利便秘可愈。
2.内关透外关主治心胸疾患心胸疾病指心包、三焦经气失调所致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一些功能性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胃神经官能症、心神经官能症等。
外邪侵犯两经,加之情志郁而不达,经气失调,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胁肋疼痛等症。
内关透外关,以阴经透刺阳经,乃从阴引阳之意。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与阴维脉相通而主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与阳维脉相通而主表。
透刺二可协调表里经之经气,使郁气得疏,经气乃调。
3.阴陵泉透刺阳陵泉主治腹痛、水肿、膝痛如属气郁、食积、湿热、痰结等所致之腹痛(如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可采用五刺中的输法(强刺激)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化痰结。
如脾阳虚弱,虚寒内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可用徐疾补泻法温补脾阳,使脾运湿祛,而水肿自消。
如因风寒湿侵袭,或湿热流滞,或挫跌伤以致气血瘀滞,经脉不畅而痛者,透刺可愈。
阴陵泉为脾经合,阳陵泉为胆经合,又是筋之所会,透刺之可疏通经腑之气,使脾胃得运,腑气得通,气血流畅,其病乃瘥。
4.绝骨透刺三阴交主治痿躄痿躄主要是由于肝肾精气虚亏,筋脉失养所致,治以绝骨透刺三阴交,用补法可愈。
因绝骨属胆经之,又为髓之所会,髓为肾之所生,骨之所藏,补之可充髓壮骨。
针灸奇葩——透刺(1)
针灸奇葩——透刺(1)透穴针刺法是一针两穴或数穴的针刺方法。
这种针刺法的特点是刺激点少、透穴多、刺激深、刺激量大、反应效果明显。
透穴针刺法在我国古代针灸文献很少记载,是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
一、透穴针刺法的优点(1)透穴刺法一针多穴,减少了进针刺激点,减轻了患者的针刺痛苦,同时节省了医者的针刺时间。
(2)有些同经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经穴透刺,如百会透上星,加强了针刺作用,提高了针刺效果,缩短了行针治疗时间。
(3)不同的经穴一般都有不同的治疗作用,透穴针刺法一针透多穴,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
(4)透穴针刺法虽刺入点少,但可同时刺激多穴,刺激量大,穴位功效激发效果明显。
二、透穴针刺方法透穴针刺法可分为单向透刺法、向心样透刺法和放射状透刺法3种。
放射状透刺法是从一个穴位向周围或对侧穴位透刺的方法,如从颧髎穴分别向人中、地仓icon、颊车icon等穴透刺;向心样透刺法是由不同方向的数穴向同一穴位透刺的方法,如分别从攒竹、阳白向鱼腰穴透刺;单向透刺法是单方向从一个穴位向另一穴位透刺的方法,如外关icon透内关icon、百会透上星。
透穴针刺法的注意事项(1)针刺操作前应仔细检查针具是否完好无损,针尖有无弯钩,避免针身弯曲、折角导致滞针甚至断针。
(2)透刺时要徐徐进针,若针下感觉韧硬,可能是针尖触及筋骨或血管组织,要轻提针身改变针刺方向,避免刺破血管等重要组织。
(3)起针时要徐徐退针,切忌一拔即出,以免因滞针牵拉损伤血管等重要组织。
(4)在胸背部行透穴针刺法时,要准确掌握透刺针刺方向,以免刺伤脏器。
(5)选用透穴针刺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得当,操作治疗时患者不得变换姿势,以免造成弯针、滞针,甚至断针、刺伤脏器等不良情况。
(6)选用透穴针刺法时,选取针具长度要得当,透穴刺入后要留取至少针身的1/5于体外,以防断针应急处理。
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与问题探讨
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与问题探讨引言透穴刺法是中医学中特殊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透穴刺法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较为广泛的记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透穴刺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和合理性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透穴刺法的古代文献源流,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古代文献源流在古代中医文献中,透穴刺法的记载较多,特别是《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中。
比如,《内经》中就有“刺透皮肤,与其相关之处,能透气血而取病寒也。
”(《灵枢·经水》)的记载,这是对透穴刺法起源和疗效的初步描述。
而《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更是详细地论述了透穴刺法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疗效等。
这些文献的记载,为透穴刺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二、透穴刺法的应用问题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透穴刺法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问题。
首先,透穴刺法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虽然早期文献中提及了透穴刺法对气血运行的调节作用,但现代医学尚未找到确凿的科学解释和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
其次,在透穴刺法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穴位的选择和针刺的力度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透穴刺法在不少人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等,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透穴刺法的前景和发展尽管透穴刺法在现代医学中面临诸多问题,但它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应用。
一方面,透穴刺法具有独特的治疗方式,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如疼痛症状的缓解等。
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透穴刺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
例如,现代医学通过研究穴位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探索了透穴刺法对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有望进一步明确透穴刺法的机理和有效性。
结论透穴刺法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载。
然而,在现代医学中,透穴刺法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问题,包括机理不明确、操作不确定性和不良反应等。
长针多向透刺方向论析
长针多向透刺方向论析孟锋;吴中朝;张宁;王兵;王笑红;周宇【摘要】透刺针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疗效显著.透刺针法意味着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通透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使其同时产生针感,以有效提高针刺疗效.但自古至今,人们对于长针透刺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长针多向透刺及透刺方向的研究几近阙如.为加强长针透刺应用,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故就长针透刺方向问题进行论述,提出长针透刺方向“四变说”,决定透刺方向的“四因说”,以期有利于针灸临床正确应用长针透刺并提高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5【总页数】3页(P671-673)【关键词】长针;透刺;多向刺;针刺方向【作者】孟锋;吴中朝;张宁;王兵;王笑红;周宇【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千百年来,透刺因对很多疾病具有较好疗效而被作为一种特定针法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
透刺法有能加强表里经及邻近经脉的沟通、增强刺激量,使针感易于传导的特点[1]。
透穴针法弥补了传统一穴进针针刺刺激点少的不足,以不同的方向由本经透向他经,加强了刺激面、刺激量和针感效应,上下相通,迎随逆从,内外相应,数经相交,疏通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加速神经和经络功能的全面恢复[2]。
古代透刺针法主要是用毫针透刺,对于长针透刺,特别缺少长针多向透刺方向的研究。
为此,经对有关文献研究及长期长针透刺临床实践总结,本文特就长针透刺方向问题初作论述,并提出长针多向透刺方向有关“四变”“四因”说,以飨同道。
1.1 古代毫针透刺单向论透刺针法最早隐见于《黄帝内经》。
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
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作者:叶宇吴凯瑞徐芳园程红亮李洪涛戴帆张宜廷凌美娟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04期本文引用:叶宇,吴凯瑞,徐芳园,程红亮,李洪涛,戴帆,张宜廷,凌美娟. 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4(4): 606-611.〔摘要〕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天突有“清利咽喉第一穴”之称,芒针透刺可疗“深邪远痹”。
紧扣天突与中风后吞咽障碍之病因、病机、病位的相关性,探讨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及独特优势,以期为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应用奠定临床基础,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新思路。
〔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天突;芒针透刺;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4.04.012Theoretical ba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at Tiantu (CV22) in treating post-stroke dysphagiaYE Yu1, WU Kairui1, XU Fangyuan1, CHENG Hongliang2*, LI Hongtao3, DAIFan1,ZHANG Yiting1, LING Meijuan11. Graduate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Anhui 230038, China;2. Department of Cerebral Disease, the Secon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 230061,China; 3. Graduate Schoo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China〔Abstract〕 Dysphagia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stroke, with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choking when drinking, dysphagia, and dysarthria.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ine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reating the disease, while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at Tiantu (CV22) acupoi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in treating it. Tiantu (CV22) is known as "the first acupoint for clearing the throat", and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at this acupoint can treat "chronic sinew and bone impediment". Focusing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iantu (CV22) and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location of post-stroke dysphagia,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unique advantages of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at Tiantu (CV22) acupoint in treating the disease, aiming to lay a cli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at Tiantu (CV22) acupoint in treating post-stroke dysphagia and to provide new clinical idea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Keywords〕 post-stroke dysphagia; Tiantu (CV22); elongated needle penetration; theoretical basis; clinical application吞咽障礙作为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因吞咽皮质中枢、皮质下行纤维、延髓吞咽中枢及锥体外系等损伤,舌骨-喉复合体运动效应异常,无法将食物或液体由口腔送至胃内,导致摄食及营养吸收困难。
东贵荣东氏头穴透刺及阴阳调衡透刺法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的立论依据
❖ 调衡阴阳是中风病的治疗大法 ❖ 中风病的发生,无论是病因病机还是临床表现,无论是在
本还是在标,都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密不可分,应该以调 衡阴阳为其治疗大法。 ❖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本质就是要辨病位、明病性,激发经气 ,通过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来调和阴阳 , 从而达到“ 平 秘阴阳 , 精神乃治 ” 。 ❖ 《灵枢 · 根结》云 : “ 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 调 阴与阳 , 精气乃和 , 合形与气 , 使神内藏 。 ”
中风病的关键问题
❖生存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中风后并发症和神经 功能残障是中风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
针灸治疗中风病
现代神经医学
中风病的诊断
西药
有效率
手术
急危重症
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不可替代 神经早期康复
针刺治疗中风病
❖ 古典针灸文献中即有脑出血的记载,近代中医学已能明确 区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
❖ 认为针刺是一种外来刺激,加重病人的精神紧张,出血灶 不稳定,容易引发再出血或加重脑水肿,提出脑出血不适 合针刺尤其在头部针刺治疗,使脑出血的针刺治疗一直局 限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失去最佳康复的治疗时机,疗效 受到明显的影响 。为了建立头穴针刺治疗脑出血临床方 法,自年在诊断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头穴针刺治疗急性脑出 血的系统研究。
❖ 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我国每年死亡率万,存活者中约%致 残,约的患者严重残疾而影响生活自理。
中风病概述
我国每年治疗中风费用在亿元以上,直接和间接损失近亿 元人民币。
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经解决了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急 救,死亡率显著下降,同时致残率明显升高。
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当今医学领域急需解决的 重大攻关课题,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针知识】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
【针知识】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认为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免伤卫气、增强针感的功用。
临床实践中,可透之穴较多,大体分为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四类。
临床实践证明,透穴刺法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此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治疗病种亦在逐步扩大。
透穴刺法即'一针两穴'的透刺针法,也就是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
此法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
笔者在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期间,应用此法,每获良效。
透穴刺法的渊源透穴刺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此为后世'透穴刺法'奠定了基础。
至元代《玉龙歌》中首倡此法,并为此法立名,亦论述了临床的应用。
如'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等。
金元时期针灸名家窦默善用此法。
明代吴昆在《针方六集》中亦较多地记载了透刺法。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此法又有所发挥,如'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等;并提出多向透刺法,'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
清代医家周树冬著《金针梅花诗钞》中更详细地论述了此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指出'不但双穴可以前后互通,而且两经亦可彼此连贯矣';'不论为直贯或斜串,于针尖抵达次一孔穴时,均不宜将针透出皮外'。
由此可见,透穴刺法的理论在逐步完善。
透穴刺法的功用⏩协调阴阳,疏通经络透穴刺法可以直接沟通表里阴阳二经经气,并能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能促使阴阳经气通接。
对病程日久,症情顽固之疾,采用阴阳经透刺法,以达'阴阳相求';若久病伤阴者,可从阳经腧穴透刺阴经腧穴,即可'从阳引阴';若病在阳的患者,可从阴经腧穴透刺阳经腧穴,又可'从阴引阳'。
(84)透穴刺法浅议
(84)透穴刺法浅议透穴刺法又称为透刺法、透针法、透穴疗法,是针刺入某一穴位后,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和不同的针刺深度,以同一根针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
透穴刺法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透穴刺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各种针法,其中“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与后世的直针透刺、斜针透刺近似。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近代的横针透刺类似。
“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及“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现在的多向透刺法相近。
正式定名“透针”的是金代的窦默,他曾著《针经指南》,内有透针的提法,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救卒死尸厥方,爪切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
此为针刺人中透龈交治疗卒中症的急救针法。
又如元·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次明确提出了透穴刺法,并为之立名,其中所记载的玉龙歌曰:“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希”。
这是针刺丝竹空透率谷治疗偏头痛的针法。
同时《玉龙歌》中还记载了口眼歪斜和鹤膝风的透穴针法。
曰:“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明朝吴昆在《针灸六集》中也有不少透穴针法治疗疾病的记载。
这都说明透穴针法在临床上确有卓越的疗效。
1 透穴刺法的作用透穴刺法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腧穴主治功能为基础,治疗疾病以辨证施治为准则的针刺疗法。
这种针法充分发挥了两穴双重主治作用的叠加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并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佳的特点。
1.1 协调阴阳,疏通经络透穴刺法可以直接沟通表里阴阳二经经气,并能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每一透穴犹如各经又增添一个“经穴”,能促使阴阳经气接通,以发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之作用。
透刺劳宫涌泉临床体会
特殊,主要因水气停滞中焦,如水液停滞上泛于口,则可见水滑苔,水气虽停,而未泛上,则未必可见明显征兆,治疗以白术、茯苓、生姜化饮。
⑥脾阳不振证:以四肢乏力、身倦怠,或见大便不成形、纳差,治疗宜以干姜、白术、半夏为主药,干姜温脾、白术健脾,半夏益胃以健脾温阳。
对于心悸患者,如心阴不足者宜用龙眼肉、大枣(炒黄)、丹参补益心阴,心火旺盛、心烦易怒则加用丹参、竹叶。
3 病案举例王某,女,51岁,2020年4月初诊。
常年纳后觉剑突下痞闷不舒,时觉胀气,偶有反酸烧心,冷食后明显加重,前1个月因饮食不节出现明显胃胀、反酸、纳差,每晚睡前胸前区发热、胸口微汗出,心烦燥悸动,无大小便不适,无明显畏寒,较难入眠梦多易醒。
舌淡红苔白腻,右关脉明显郁滞微弦,左关脉涩,左寸脉微沉少力。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段压低,考虑心肌缺血。
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上热下寒证。
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药用姜半夏15g,黄连6g,干姜8g,龙眼肉20g,丹参10g,枳壳10g,竹茹6g,黄芩10g。
5剂,水煎服,日1剂。
于上午9~11点与下午3~7点间服用。
复诊症状大减近愈,即与上方复予5剂善后。
按:本病看似为心病,实际为中焦有寒邪,胃经郁堵,胃气化热生火,此火热为邪热,不能生正气化中焦寒邪,反而灼伤心阴,继而心血心阴不足故心阳无所附作悸。
方中半夏、枳壳降胃气通利腑道,黄连、竹茹去上焦浮热,黄芩清三焦郁热,干姜温中去寒,龙眼肉养心阴心血,丹参活血化瘀兼养心阴。
[参考文献][1] 吴德跃,林辉,周玖瑶.中医药抗心肌缺血治疗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4,46(1):187-190.[2] 鞠俊莲,鞠宝兆.《内经》有关心悸的理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69-70.[3] 于薇,张艳.论从脾论治心悸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210-211.[4] 李家立,康楠,李良军,等.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光明中医,2020,35(19):2961-2967.[5 ]李广.半夏泻心汤合方应用经验[J].河南中医,2020,40(8):1163-1166.[收稿日期]2020-12-29临证心得我科谢继光老师是广元市名中医,针灸临床经验丰富[1],常按照辨证施治的法则在劳宫、涌泉的周围灵活选穴,向劳宫、涌泉穴进行透刺治疗抑郁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突发性耳聋、胃肠神经官能症、手足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疗效较好。
针灸奇葩--透刺(43,44,45)
针灸奇葩--透刺(43,44,45)针灸奇葩——透刺(43)(A)公孙透京骨:患者盘坐,足心相对,由公孙向京骨垂直透刺。
临床用于治疗腹痛、腹泻、颜面浮肿、呕吐、头痛项强、目赤白翳、足趾足背麻木等症。
(B)公孙透涌泉:患者足底平放或盘坐足心相对,由公孙以45°角向涌泉透刺。
临床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头痛目眩、腹痛腹泻、小便不利、喉痹、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公孙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别走阳明。
位于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直刺0.6~1.2寸。
可灸。
《甲乙经》:“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己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冲脉公孙穴主治歌》:“九种心疼病不宁,结胸翻胃食难停,酒食积聚肠鸣见,水食气疾膈脐疼,腹痛胁胀胸膈满,疟疾肠风大便红,胎衣不下血迷心,急刺公孙穴自灵。
”〖注〗九种心疼者∶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注、曰去来痛。
结胸者,胸满硬痛也。
翻胃者,朝食暮吐,食难停留也。
伤酒,伤食,积滞,肠胃雷鸣,水食,气疾,膈间脐腹疼痛,两胁作胀,胸膈满闷,疟疾肠风,大便下血,以及妇人胞衣不下,瘀血上攻迷心,皆宜刺此公孙穴,则立应也。
【小贴士】针灸公孙穴对月经稀少,月经后期效果特别好哦针灸奇葩——透刺(44,)(A)太白透涌泉、束骨:由太白穴向涌泉穴、束骨穴直刺。
临床用于治疗癫狂、头痛、目眩、项强、耳聋、腰背痛、腹胀、烦满、身热等症。
(B)陷谷透涌泉:患者足底平放,由陷谷穴向涌泉穴垂直透刺,酸胀感可放射至整个足背,但注意此处易出血。
临床用于治疗肠鸣腹痛、面目浮肿、小便不利、惊痫、足背肿痛等症。
(C)冲阳透涌泉:患者足底平放,由冲阳穴以15°角向涌泉穴透刺,应注意避开足背动脉。
夏治平老师运用透刺法治验
夏治平老师运用透刺法治验沈爱明;花佳佳【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144-1146)【关键词】透针;针刺疗法;配穴法;名医经验【作者】沈爱明;花佳佳【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通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 226000;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通 2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夏治平,1932年生,江苏海安人,江苏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名誉校长,原全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南通市针灸学会理事长。
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后回海安工作至今。
主编和参编中医著作19部,其中有6部为国家或部级出版物。
主编的《实用针灸推拿治疗学》获华东地区二等奖;副主编的《中国经络文献通鉴》获国家图书奖。
笔者自 1999年始,有幸侍诊于夏老左右,得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使学业精进,受用终生。
今攫取其针法中的透刺法,整理后与同道分享。
用0.35 mm×75~100 mm毫针从合谷向后溪透刺,施以捻转泻法,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
夏老常用该法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病)、中风后遗症之手部活动不利、咽喉肿痛、颈项强痛等疾患。
陈希等[1]研究发现,针从合谷至后溪之间的组织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拇收肌、第1骨间背侧肌、小指对掌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展肌,抵达后溪穴皮下组织(见图 1)。
与透刺针走行的局部区域有密切关系的是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和尺神经深支。
正中神经返支较小,约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发出,勾绕拇短屈肌内侧缘向近侧走行,支配拇短屈肌、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
指掌侧总神经由正中神经返支和尺神经浅支发出。
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 1~4指相对缘。
透刺法治疗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
透刺法治疗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孙存海;李政【摘要】从透刺疗法的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入手,阐述该法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认为透刺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偏头痛、肩周炎、脑卒中后足内翻等疾病方面疗效确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search progress of penetration needling method in modern times was illustrated from related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we thought that the method 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migraine, peri-arthritis humeroscapularis; strephenopodia caused by cerebral apoplexy and other disease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associated study.【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3(026)004【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透刺;常见疾病;临床应用【作者】孙存海;李政【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针灸科,新疆昌吉83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透穴刺法,又名透针法、透刺法,是从某一穴位刺入,针锋沿着一定方向,经过体内某些组织,推至另一穴位之下,从而使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针刺疗效。
它在一些病症,如面瘫、头痛、肩痛等治疗上,确为一针一穴刺法所不及。
透刺之法源远流长,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恢刺者,直刺傍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及“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等的记载可作为后世直针透刺、横针透刺、一针多向透刺等刺法的源头,金代窦默最早将其定义为“透针”针法,著《针经指南》,内有透针的提法,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救卒死尸厥方,爪切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
针灸奇葩——透刺(50)
针灸奇葩——透刺(50)
针灸奇葩——透刺(50)
(A)三阴交透复溜:正坐垂足或仰卧伸腿,由三阴交向太溪穴透刺。
临床用于治疗五淋、盗汗、月经不调、痢疾、腹痛、产后尿闭、牙痛、喉痹、遗尿、带下等症。
(B)三阴交透悬钟或悬钟透三阴交:酸胀感可放射到足趾。
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肠鸣溏泻、月经不调、足痿痹痛、坐骨神经痛、落枕等症。
《玉龙歌》中载“取悬钟、三阴交对刺治疗寒湿脚气”;《针灸大成》中也提及“足踝以上病, 灸三阴交、绝骨”。
此外《席弘赋》中还应用悬钟、三阴交对刺治疗脚痛膝肿等。
针刺悬钟透三阴交可通过经络的作用调节肝、脾、肾的功能,运行气血,营养筋膜,又可从阳引阴, 从阴引阳, 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注意找准穴位,针刺时注意避开胫骨和腓骨即可,如针刺到肌腱造成患者下肢屈膝收缩,一定嘱其别紧张放松,把下肢复原归位,避免滞针,断针等突发情况。
玄黄砭石按摩点穴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刺法 是针 灸临床 常用 刺法之 一 , 研 究发 现 : 主 文献资料 , 从理论 角度 对透刺法 作一 探讨 。 要典 籍 中涉 及 透刺 法 的腧 穴 多达 5 7对l l 1 。 现代 文献 1 透 刺法 的命名 及概念
8 】 付平 , 贾建 平 , 徐敏 , 等. 电针 足 三 里 穴后 脑 功能 磁 共 振 成 以负激 活 为主 ,特 别是 在 丘脑 边 缘 系统 及颞 额 叶 , 【
激 活 区 域 的差 异 一 定 程 度 上 提 示 针 与 灸 在治 疗 上
像显 示 不 同脑 区的激 活 变化.中 国临床 康复 , 2 0 0 5, 9
l i mb i c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a n t i e o r r e l a t e d n e t wo r ks o f t he
与 以往 实验 结 果 相 符 , 针 刺 足 三里 激 活 额 叶 . 颞 叶
及 边 缘 系统 为其 运 用 于 镇 痛 、 神经免疫 、 失 眠 等 相
应 和 提 高治 疗 效 果 的 重要 手段 。透 刺 法 的 名称 很 多 , 而 只有 “ 透刺 法” 这 一 名称 能更 全 面 准 确地 反 映临 床 实际 。透 刺 法 中
蕴舍 了直 达 病 所 、 拓展 腧 穴作 用 、 调 节刺 激 量 等 刺 法 学 思 想 。依 据 透 刺 时针 刺 角度 、 所 选 穴位 、 涉及 的 经 脉 以及 采 用 针 具 等 的不 同 , 透 刺 法 有 多 种 分类 方 法 。
b r a i n . Au t o n Ne u r o s c i , 2 0 1 0, O c t 2 8; 1 5 7( 1 — 2 ) : 8 1 .E p u b
关 疾病 的 治疗 提供 一 定 的理论 支 持 。麦 粒 灸 、 针 刺 2 01 0 M a y 21 相 同 穴位 对 比显 示 : 激 活 区域 有 较 大 的差 异 . 灸 以 【 7 ] 方 继 良.电针 不 同 穴 位 调 制 相 对 特 异 性 脑 功 能 网 络 的 兴奋 额 叶 为主 ,而 针刺 激 活 区域 较灸 显 得 广泛 , 但 f MR I 研 究: 【 学 位 论 文】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科 学 院 , 2 0 1 0
( 1 6) : 9 2
既密 不可 分 , 又各 有侧 重 。
4 参 考 文 献
【 1 1 侯金 文. 针 刺 镇 痛 的 脑 功 能 MR I 研 究. 中华 放 射 学 杂 志 .
2 0 0 2, 3 6 ( 3 ) : 2 0 9
[ 9 】 尹岭. 针刺足 三里穴 P E T和 f MR I 脑 功 能 成 像 的 初 步 探 讨. 中 国康 复理 论 与 实践 , 2 0 0 2 , 8 ( 9 ) : 5 2 3
4 ] 鲁 明 源. 《 内经》 重 阳思 想 对 抑 郁 症 治 疗 的 启 示 . 江苏中医 了可视性 实 验依 据 。颞 叶是 精 神 智能 相 关脑 区 , 与 『 药 , 2 0 1 l , 4 3 ( 3 ) : l O 睡 眠密切相 关 。这可 以用来 解释针 刺足 三里 穴具有
记载 中涉及使 用 十 四经 穴或 经外奇 穴透 刺 的频次更 从 现 有文 献 记载 来看 .透 刺法 的名 称很 多 , 常
高达 7 8 1 次, 治疗 病症 达 4 5个闭 , 如将耳 穴 、 阿是穴 、 用 的如 透 穴 法 、 透穴刺法 、 透 针法 、 穴位透刺法 、 经 头穴线 等统计 在 内 , 透刺法 的应用 就更加 广泛 。 同时 穴 透 刺法 等 。综 合 分析 这些 名 称 , 无 外 乎 3个 核 心 也发 现 . 尽管 目前 对透刺 法 的研究 较多 , 但多 侧重 于 要 素 : 穴位 、 针具 和 刺法 , 而每 个名 称 的关 注 点 又有 临床疗 效 观察 , 而 缺乏 系统性 的理 论探讨 . 致 使理论 所 侧重 。笔者 认 为只有 “ 透刺 法 ” 这一名 称能 更全 面 滞后 于实践 . 比较 突 出的问题 如名 称多 而杂 . 概 念界 准 确地 反映 临床实 际 , 理 由如下 : 定不确 切 , 分 类方 法单一 等等 , 不利 于对 透刺法 有全 1 . 1 关 于 以穴位 或 经 穴为 主 的名 称 此类 名 称 的 面认识 及进 一步研 究 。笔者 拟结合 临床 体会 及相关 叫法最 多 , 其 最 主要 的 问题 就 是容 易使 人 误 以为这
改善 精神状 态 和睡 眠的临 床治疗 作用 。
本 次 实 验 中针 刺 足 三 里 穴 引起 的 大 脑 激 活 区
【 5 】 徐 亚静 . 脑 功 能成 像 研 究 表 明 : 针 灸 可 诱发 大脑 特 定 区域 表现 活跃 . 中 国 医 药报 . 2 0 0 8 — 1 1 - 2 5 ( B 0 6 ) [ 6 】 H u i K K, Ma r i n a 0,L i u J ,e t a 1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鸶 i
透 刺 法 理 论 探 析
孟 立 强 王 卫 强 。 程 艳 婷
( 1 . 山西 中医学 院针 灸推 拿 学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2 . 山西省针 灸研 究所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
摘
要
透 刺 法 是 将 一 定 针 具 刺入 穴位 后 按 一 定 方 向透 达 另一 穴 ( 或几穴) 或 另一 部 位 的 一 种 刺 法 . 是 影 响针 刺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