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教学课件2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和生物保护技术解释每种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第二章:物理保护技术2.1 隔离保护讲解隔离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举例说明隔离保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2 屏障保护介绍屏障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展示屏障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三章:化学保护技术3.1 农药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农药的选择原则介绍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2 农药的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强调农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讲解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第四章:生物保护技术4.1 生物防治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和方法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讲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5.1 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技术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植物保护技术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实现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5.2 创新技术与植物保护介绍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第六章:植物病害识别与监测6.1 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介绍真菌、细菌、病毒等导致的植物病害特征强调田间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6.2 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讲解病害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展示监测工具和设备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害虫防治策略7.1 害虫的生命周期与防治时机分析害虫的生命周期强调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害虫防治的重要性7.2 常用害虫防治方法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八章:作物抗性育种与栽培管理8.1 作物抗性育种技术讲解作物抗性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示抗性育种的成功案例8.2 作物栽培管理的重要性强调合理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等对植物保护的影响介绍作物栽培管理中的新技术应用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法规9.1 植物保护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9.2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介绍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措施探讨国际合作在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10.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成功案例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总结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10.2 失败案例分析分析失败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十一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评估11.1 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分析不同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效益11.2 植物保护技术的风险评估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调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2.1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策略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针对不同农户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推广12.2 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成功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第十三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3.1 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13.2 植物保护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十四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14.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介绍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4.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方法与实践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15.2 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植物保护技术的概述、分类、物理保护技术、化学保护技术、生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同时也关乎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操作,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植物保护技术是指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害、虫害和杂草的侵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措施。
1.2 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十分重大。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植物保护技术的内容2.1 病害防治技术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进行研究,采取物理、生物、化学和遗传工程等多种手段,对病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2.2 虫害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生态学知识,采用化学、生物、物理和生态学等多种手段,对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2.3 杂草防治技术结合杂草的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和农艺等多种手段,对杂草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防治,保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4 生态控制技术通过优化农田生态环境,调节害虫和益虫的生境,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对病虫害的生态控制。
三、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操作3.1 农药的正确使用选择适当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控制用药量和频次,避免药害,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和质量。
3.2 生物防治的应用利用天敌、拮抗生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3 灌溉和施肥管理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和施肥技术,维护作物生长环境的平衡,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3.4 农业生态系统构建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间作种植等措施,构建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对病虫害的生态控制。
四、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和展望4.1 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农药残留、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盲目施肥灌溉等问题。
《植物保护》PPT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植 物保护挑战。
培养专业的植物保护 人才;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 与诊断
常见植物病虫害类型
病害类型
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 ,如锈病、霜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类型
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 器害虫等,如蚜虫、蚧壳虫、红 蜘蛛等。
病虫害识别方法与技巧
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昆 虫、线虫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方式。
病虫害的发生条件
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 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和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流行规律
病虫害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流行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初 侵染、再侵染、传播、越冬等过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 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植物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检疫程序
包括申报、受理、实施检疫、签证与 放行等步骤,确保对进出口的植物及 其产品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检查。
检疫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实验室检测、隔离试 种等多种方法,对植物及其产品中的 有害生物进行准确鉴定和风险评估。
05 农业生态系统中 的植物保护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意义所在
植物检疫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保 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国内法规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主要包括《植物检 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检疫 范围、对象、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
国际法规
国际植物检疫法规主要有《国际植物 保护公约》(IPPC)及其相关国际标 准,旨在促进各国在植物检疫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第一部分:植物保护技术概述植物保护技术指的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和其他有害因素侵害,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保护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保护农作物,减少损失,还能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部分:植物病害防治技术1. 病害防治概述病害是导致作物减产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有效防治病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防治的原则、方法和关键技术。
2. 病害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合理的田间管理(3)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3. 病害防治关键技术(1)早发现、早预警(2)合理使用农药(3)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第三部分:植物虫害防治技术1. 虫害防治概述虫害是导致作物减产和死亡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防治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虫害防治的原则、方法和关键技术。
2. 虫害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4)培育天敌3. 虫害防治关键技术(1)生态平衡理论在虫害防治中的应用(2)合理使用生物农药(3)物理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第四部分:绿色植物保护技术1. 绿色植物保护概念绿色植物保护是指以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为目的,采用安全、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
2. 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的特点(1)生物防治(2)生态平衡调控(3)微生物防治(4)植物提取物防治第五部分: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1. 安全、低毒、高效农药的研发和应用2. 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3. 植物保护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4. 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与实施结语:植物保护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保护作物,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还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能够深入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植物保护技术水平,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4版年度植物保护课件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和喷洒防治, 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但需注意药剂 的使用浓度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手段如热处理、辐射处理、超声波处理等 来防治植物病害。这些方法具有无污染、易操作等 优点,但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处理条件和处理效果。
10
03
2024/2/3
植物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4
植物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植物保护
古代人们通过种植抗病、抗虫品 种,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方法
进行植物保护。
2024/2/3
02
近代植物保护
03
现代植物保护
近代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农药开始广泛应用于植物保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虫害,具有快速、高 效等特点,但需注意药剂选择和使用方 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物理防治
采用人工捕捉、灯光诱杀等物理方法防 治虫害,适用于小面积或家庭园艺等场 合。
14
04
农田草害及其防治
2024/2/3
15
农田草害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
农田草害是指农田中杂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危害。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控 制杂草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目 的。
18
05
植物保护技术与措施
2024/2/3
19
农业防治技术与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 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
风险。
2024/2/3
实行轮作制度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土壤中 病原物的积累,降低病害的传播和 发生。
植物保护技术ppt课件
线状物. 脓状物.
------------
3.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非生物因素 ----------------和生物因素 ---------------
(二)植物病害的定义
作 业
举例说明病状及病征的类型
再见
吕艳华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保护技术
教师:吕艳华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 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 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 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植物病害.
病状类型
.变色
褪 绿 黄 化
花 叶
红 叶
斑点
褐 斑
角 斑
紫 斑
溃 疡
腐烂
萎蔫
萎 蔫 青 枯
畸形
肿瘤
卷叶
病征类型
霉 状 物Leabharlann 粉 状 物颗粒状物
菌 核
线状物
脓状物
菌脓
植物病害的病原
(一) 非生物因素:植物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二) 生物因素(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病原生物 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练 习
(一) 填空 变色 斑点. 腐烂. 1.病状的类型有.. ----------------------- -----------------------
萎蔫
------------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解释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意义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贡献1.2 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介绍物理保护方法:例如屏障、温控等介绍化学保护方法:例如农药的使用和管理介绍生物保护方法:例如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第二章:病虫害识别与监测2.1 病虫害的识别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常见的植物病虫害提供图片和实物样本,帮助学生增强识别能力强调早期识别病虫害的重要性2.2 病虫害的监测教授学生如何监测农田中的病虫害介绍监测工具和技术,例如望远镜、诱捕器等强调持续监测病虫害的必要性第三章:病虫害预测与预报3.1 病虫害的预测教授学生如何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介绍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例如温度、湿度等因子强调预测病虫害的重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3.2 病虫害的预报教授学生如何编写病虫害预报报告介绍预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例如时间、地点、病虫害种类等强调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必要性,以便指导农业生产第四章:植物保护技术措施4.1 预防性措施教授学生如何采取预防性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介绍种植抗病品种、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等方法强调预防性措施的重要性,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4.2 应急措施教授学生如何采取应急措施来控制已经发生的病虫害介绍化学农药的使用、喷洒技术、施药器械等强调应急措施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以减少病虫害的扩散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评价与监管5.1 植物保护技术的评价教授学生如何评价植物保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介绍评价指标和方法,例如防治效果、残留量等强调评价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性5.2 植物保护技术的监管教授学生如何监管植物保护技术的使用和管理介绍监管政策和法规,例如农药登记、使用标准等强调监管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第六章:植物病原学6.1 病原体的类型与特点介绍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不同病原体对植物的危害方式和传播途径强调病原体的识别对于病害防治的重要性6.2 病原体的诊断与检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与检测介绍常用的诊断技术与方法,例如显微镜观察、分子检测等强调准确诊断病原体对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作用第七章: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7.1 病害的预测与预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病害的预测与预报介绍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例如气候、土壤等强调病害预测与预报对于病害防治的重要性7.2 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病害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分析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强调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第八章:昆虫学基础8.1 昆虫的形态与分类介绍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例如翅膀、触角等分析昆虫的分类体系,强调昆虫的识别与区分强调昆虫学基础知识对于虫害防治的重要性8.2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教授学生如何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发育周期、繁殖习性等分析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了解昆虫的危害方式强调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制定虫害防治策略的作用第九章:虫害的防治策略9.1 虫害的预测与监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虫害的预测与监测介绍虫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例如气候、作物等强调虫害预测与监测对于虫害防治的重要性9.2 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虫害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分析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强调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当前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强调科学研究在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介绍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生物农药、基因编辑等分析创新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评估1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植物保护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分析植物保护技术实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强调成本效益分析在决策中的重要性11.2 植物保护技术的经济影响评估介绍如何评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植物保护技术对产量、质量和市场的影响强调经济评估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环境考量12.1 植物保护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教授学生如何评估植物保护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化学农药使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威胁强调环境保护在植物保护技术选择中的重要性12.2 环境友好型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介绍环境友好型植物保护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等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强调实施环境友好型植物保护技术的必要性第十三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法规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分析政策对植物保护技术研发、使用和监管的影响强调政策在引导植物保护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3.2 植物保护技术的法规遵守教授学生如何遵守植物保护技术的法规要求分析法规在植物保护技术实施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法规遵守对于植物保护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十四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视角14.1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介绍国际上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植物保护技术的差异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植物保护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14.2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转移与合作讨论国际植物保护技术转移的机制和挑战分析国际合作项目在技术传播中的应用案例强调全球合作在应对植物保护问题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5.1 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挑战分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因素对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讨论新型病虫害出现和抗药性问题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影响强调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探索生物技术、数字农业等新兴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分析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的机遇强调创新和转型在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保护方法。
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第2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根底课教学进程:第5次课第2章第一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2章植物病害的根本知识第一节植物病害概述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到其他寄生物的侵染,植物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其使用价值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开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的两个衡量标准〔1〕病害必须有病理程序;〔2〕病害必须造成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病症病症: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包括病状与病征两个方面。
〔一〕病状类型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病状。
大致可分为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类。
1.变色指植物病部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它色素形成过多而表现不正常的颜色。
2.斑点指植物病部局部细胞和组织坏死;但不解体,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指植物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
4.萎蔫植物失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的现象。
5.畸形植物发病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或毒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
〔二〕病征类型指病部所长出的病原物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类:〔1〕霉状物;〔2〕粉状物;〔3〕颗粒状物;〔4〕线状物;〔5〕脓状物。
三、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是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传染性病害,也称侵染性病害。
植物保护技术PPT-02
综合防治
目前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喷药保护,尽
可能利用抗(耐)病品种的综合防治措施。
0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 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02
加强栽培管理
0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施 药,每隔10天一 次,连续3次。
20% 粉 锈 宁 乳 油 乳油、 65%代森 锌可湿性粉、 75 %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
小麦锈病
分布
症状识别
条锈成行叶锈乱,杆锈是个大红斑
三种锈病的共同点
受害的叶片或秆上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深褐 色的疱突起,这是病菌的夏孢子堆 表皮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状物质
01
02
03
后期病部黑色疱状小突起,是病菌的冬孢子堆
小麦锈病孢子堆(夏、冬)
叶锈 病
条锈 病 杆锈 病
发病规律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在我国平原麦区 和海拔较低的山区不能越夏 播种越早,发病越重。 当12月气温下降到1~2℃时,病菌进入越冬阶 段。
1
2
3
4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麦叶组织中越冬。
发病规律
小麦叶锈菌在我国冬麦区,一般于麦收后在 自生麦苗上越夏。 秋苗发病后,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麦组织 内越冬。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叶锈菌可不间 断为害。 小麦秆锈菌与条锈菌相反,其周年循环的关键 是越冬问题。 三种锈菌都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传播范围广, 流行速度快,为害严重。
植物保护技术ppt课件
抗性品种选育与推广
抗性品种选育
利用现代育种技术,选育具有抗病虫 性状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 能力。
抗性品种推广
通过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将 抗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普及到广大 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 量。
04
生物防治技术与应用
生物防治原理及优势
原理
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引入或培养天敌、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有益生物,控制有害 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关注社会影响,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认识 和意识。
方法论
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形成
综合防治体系。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案例一
某地果园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成功控 制害虫数量,提高了水果产量和质量 。
案例二
某农场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 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安全 性。
常见病虫害类型及特征
病害类型
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常 导致植物叶片黄化、枯萎、畸形等症 状。
虫害类型
主要有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它们 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物生长不良、 叶片卷曲、变色等现象。
诊断方法与技巧
80%
观察症状
根据植物受害部位的症状,如变 色、坏死、畸形等,进行初步判 断。
100%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识别病原
通过实验室检测或专业机构鉴定 ,确定病害的病原类型。
80%
调查分析
了解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传播 途径等,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 据。
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
症状相似
不同病虫害可能引起相似症状,容易造成混淆。
经验不足
缺乏诊断经验和专业知识,难以准确判断。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防治目标、防治方法、防治时机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概述的图文并茂的课件视频:植物保护技术实例的视频资料1.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化学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化学防治技术的选择原则:防治目标、农药种类、使用时机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方法:喷雾、灌溉、种子处理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化学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2.4 教学资源课件:化学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农药、喷雾器等实验材料2.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化学防治技术概念和选择原则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2 教学内容生物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天敌、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生物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引入天敌、接种病原微生物、植物免疫诱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3.4 教学资源课件:生物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3.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生物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掌握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实施方法4.2 教学内容物理防治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温湿度控制、隔离、光照控制物理防治技术的实施方法: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光照控制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防治技术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物理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示4.4 教学资源课件:物理防治技术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温湿度控制器、隔离网等实验材料4.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物理防治技术概念和种类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五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定义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交替使用、组合使用、轮换使用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原则:安全、高效、经济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原则5.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实例的案例分析5.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运用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六章: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6.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方法:田间调查、病原检测、害虫识别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技术: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模型建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病虫害监测的概念和作用实验法:进行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实际操作演示6.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测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实验材料:田间调查工具、病原检测设备等实验材料6.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病虫害监测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理解程度第七章: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7.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效果评价、安全性评价、环境评价植物保护产品的选择原则:防治效果、安全性、环保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方法和选择原则7.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产品评价与选择的案例分析7.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产品评价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田间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策略:目标人群确定、推广渠道选择、效果评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方法和策略8.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实例的案例分析8.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9.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政策协调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意义:资源共享、技术进步、全球农业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方法和意义9.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案例分析:提供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实例的案例分析9.5 教学评价提问:评估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国际合作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掌握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环境变化、病虫害抗药性、资源限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生物技术创新、环保型产品研发、智能化技术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创新点:新材料研发、新靶标发现、新技术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点10.4 教学资源课件:植物保护技术未来发展的图文并茂的课件-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将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1.引言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门关注农作物和植物健康的学科,旨在预防、监测和控制病虫害等植物疾病,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课件将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植物保护技术原理2.1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病原体或害虫的存在等因素。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源、昆虫、土壤等途径进行传播。
2.2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种植结构调整,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综合防治: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施策,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绿色环保:倡导使用环境友好、无公害的植物保护技术,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3.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3.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控制病虫害:引入具有捕食或寄生作用的昆虫或微生物,例如天牛类、蜘蛛、细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利用生物源性农药,例如生物杀虫剂、生物除草剂等,替代化学农药,实现绿色环保的植物保护。
3.2物理防治使用物理方法消灭病虫害:如利用高温、低温、光线、电磁波等物理因素来杀死病原体或害虫,例如热水处理、紫外线照射等。
隔离和隔绝病源: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隔离网等措施,防止病原体或害虫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3.3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需注意合理使用,遵循使用说明,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4.1精准防治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精确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发展智能化的植物保护装备,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防治效率和精度。
4.2生物技术应用利用基因工程和遗传育种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抗病虫性的新品种,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选拔考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1 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贡献1.2 植物保护技术的分类介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基本概念分析各种植物保护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二章:化学防治技术2.1 农药的基本知识介绍农药的分类、作用机理和应用方法强调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2.2 农药的正确使用讲解农药的选择、配制、施用和监测方法分析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三章:生物防治技术3.1 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介绍生物防治的分类、原理和优势强调生物防治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3.2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讲解微生物防治、昆虫防治和植物防治等具体方法分析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及效果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4.1 物理防治的基本原理介绍物理防治的方法和技术,如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等强调物理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4.2 物理防治设备的选用与维护讲解常见物理防治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分析物理防治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关键点第五章:综合防治技术5.1 综合防治技术的基本理念介绍综合防治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实施原则强调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5.2 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具体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及其效果讲解综合防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第六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与管理6.1 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环境解析国家关于植物保护技术的政策法规讨论政策对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影响6.2 植物保护技术的管理与监督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管理的基本流程强调植物保护技术使用的监管措施和责任第七章: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7.1 植物保护技术研发的重要性阐述植物保护技术研发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强调创新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7.2 现代科技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介绍基因编辑、无人机监测等现代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探讨未来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八章:植物保护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8.1 成功案例分享分析具体植物保护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8.2 失败案例分析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的失败案例及原因提出避免类似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第九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教育与培训9.1 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植物保护技术教育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植物保护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9.2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方法与内容介绍植物保护技术培训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分析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第十章: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展望10.1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植物保护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植物保护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10.2 植物保护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植物保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植物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分类:理解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二)
植物保护技术课件(二)植物保护技术课件教学内容•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和措施•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教学准备•PowerPoint软件或其他演示工具•讲解稿或笔记•小黑板或白板•图例、图表或模型等辅助教具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熟悉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特征和危害•掌握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强调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性设计说明•本课件主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图例和图表等辅助教具来直观、生动地介绍植物保护的相关内容。
•每个章节通过简洁明了的标题进行分隔,便于学生跟随和理解。
•在介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时,结合实际案例,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应用能力。
•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1.导入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概述植物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2.讲解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介绍常见的植物病害和虫害的特征、传播途径和危害等信息,利用图表和图例进行直观展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3.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方法和措施–分别介绍植物保护技术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和措施,强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强调植物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通过教学引导和案例讲解,重点强调植物保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总结和讨论–对整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植物保护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效果,总结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反馈。
•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评估和反思,寻找改进的空间。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应的解答或帮助,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注意:文章内不可出现html字符,也不可出现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植物保护》PPT课件(2024)
深耕细作
深耕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 ,减少害虫数量;细作可以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植株的抗病 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和灌 溉,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12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 生蜂、捕食螨等,控制
害虫数量。
2024/1/30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等,防
生长。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 农药,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
。
2024/1/30
31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保护策略
营造混交林
通过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多样性,增强林木的抗逆性和抵御病 虫害的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鸟类等自然敌害控制有害生物,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
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枝、间伐,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提高 林木生长势和抵抗力。
植物检疫的意义
2024/1/30
03
04
05
防止危险性病、虫、杂 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 、林业生产安全;
促进农产品贸易,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 护生物多样性。
17
植物检疫的程序与方法
申报与受理
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构申报,提交相关单证和资料;
2024/1/30
检验与鉴定
植物检疫机构对申报的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验,包括现场检 验、实验室检验等;
品质变劣
影响植物产品的口感、色泽和 营养价值。
生态失衡
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其他生物 的连锁反应。
2024/1/30
10
03
植物病虫害防治技
术
《植物保护》PPT课件
要有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和极微量的生
理活性物质。
•2021/3/4
•5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其中细胞膜、细 胞质和细胞核总称为原生质体。
细胞质 细胞核 核仁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2021/3/4
•6
(一)细胞壁
1.细胞壁的结构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细 胞壁结构大体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 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 等4种,约占全重的90%;其次有少量硫、磷、 钠、钙、钾、氯、镁、铁等,约占全重的9%;
此外还有极微量的元素,如钡、硅、矾、锰、 钴、铜、锌、钼等。
➢ 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
类。无机物主要是水,此外还有CO2和O2等气 体、无机盐以及许多离子态的元素。有机物主
第1章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第三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四节 植物的生殖器官
•2021/3/4
返回主页面 •1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的概念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五、植物细胞的繁殖
•2021/3/4
2.细胞壁的功能 ➢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 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 械损伤等。 ➢支持和巩固细胞的形状; ➢参与植物组织的吸收、运 输和分泌等方面的生理活 动。 ➢在细胞生长调控、细胞识 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中也有 一定作用。
•7
(二)细胞膜(质膜)
1.组成与结构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 还有少量的糖类以及微量的核酸、金属离子和水。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植物保护技术》教案2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授课对象:高中生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农作物病害、虫害、杂草防治的方法和技术。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植物保护技术概述1.课程介绍(5分钟)介绍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
2.植物保护技术的概念与意义(15分钟)分析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讲解植物保护技术对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3.植物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20分钟)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虫害、杂草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讲解植物免疫系统及其应对病虫害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课时:农作物病害的防治1.常见农作物病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介绍主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2.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栽培措施等。
3.病害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农作物病害,让学生分组进行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第三课时:农作物虫害的防治1.常见农作物虫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农作物虫害,介绍主要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2.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栽培措施等。
3.虫害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农作物虫害,让学生分组进行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第四课时:杂草的防治1.常见杂草及其危害(15分钟)分析常见的杂草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2.杂草防治技术(20分钟)介绍常用的杂草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文化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3.杂草防治案例研讨(25分钟)选取一种常见的杂草,让学生分组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防治措施的讨论。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学课件2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除寄生于活
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 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 生物.
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的有机体
上获得营养物质。
2、致病性(pathogenicity) 又称致病力,指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侵染危害
苹果树腐烂病
苹 果 树 腐 烂 病
小麦条锈病
小 麦 条 锈 病
韭菜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作物减产:平均10-15%,严重时绝产; 品质下降:纤维、油料和糖料作物,除
了减产,纤维低劣、含油率和含糖量下 降,品质低,降低商品价值。 引起人畜中毒:赤霉病-赤霉烯酮,头昏、 恶心、呕吐、抽风,严重者死亡;甘薯 黑疤病-黑斑酮甘薯引起牲畜中毒;
状和病征。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 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斑点、炭疽、疮痂、溃疡、腐烂、腐朽、萎蔫、立枯、猝倒、枯焦、 花叶、条纹、畸形、瘿瘤、丛生等。
病征:是生长在植物生病部位表面的病原 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真 菌、细菌。
粉、霉、黑点、菌核、溢脓等。
畸形:多种促进性和拟制性的病变都可能导致 各种畸形病状,大多表现为散发性。
叶片
果实
瘤: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形畸形结构。 瘿:内部包孕着大量的病原物叫瘿。 癌:某些细菌引起的植物根部肿瘤,具残余疏导
组织。
丛生:枝叶密集 发生,形如扫 帚状。
病征类型
1、粉: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锈
白锈
单元二
植物病理基础
植物病理基础
植物病害概述 植物病原生物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植物病害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真菌界分门、亚门检索表(Ainsworth et al,1971,1973)
2. 具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2. 不具游动孢子………………………………………………………………………………………………3 3. 具有性阶段…………………………………………………………………………………………………….4 3. 缺乏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4. 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4. 无接合孢子…………………………………………………………………………………………………5 5. 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5. 有性生殖形成担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 有明显的边缘,形状、大小、颜色各异。
大斑
小斑
紫斑 轮斑
角斑
炭疽:
斑中有 轮状排 列的小 黑点, 黑点为 病原菌 的分生 孢子盘。
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 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
柑橘疮痂病
梨黑星病
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 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
苹果树腐烂病
苹 果 树 腐 烂 病
小麦条锈病
小 麦 条 锈 病
韭菜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作物减产:平均10-15%,严重时绝产; 品质下降:纤维、油料和糖料作物,除
了减产,纤维低劣、含油率和含糖量下 降,品质低,降低商品价值。 引起人畜中毒:赤霉病-赤霉烯酮,头昏、 恶心、呕吐、抽风,严重者死亡;甘薯 黑疤病-黑斑酮甘薯引起牲畜中毒;
腐烂: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
软腐
干腐
白腐
腐朽:木质部的分解变质。
萎蔫:植物局部或全部 由于水分丧失膨压使叶 萎垂的现象。
病理性萎蔫:输水组 织受破坏,不可恢复。
枯萎、黄萎、青枯。
生理性萎蔫: 可以恢 复。
立枯和猝倒:幼苗阶段,茎基部受破坏,植株
表现萎蔫以致死亡。立而不倒称立枯;迅速倒 伏称猝倒。
白粉
黑粉
2、霉:由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
霜霉
绵霉
青霉
绿霉
3、黑点:真菌的繁殖器官。
4、菌核:真菌菌丝交结形成的结构。大小、 形态各异。
5、马蹄状、 木耳状物: 高等担子 菌的繁殖 器官,发 生于树木 的枝干上。
6、缢脓:细 菌性植物病 害在病部表 面缢出含菌 体的液滴。
症状 内部症状 外部症状 病状 病征
❖ 在R.H.Whittaker(1969)的原核生物( Monera )、原生生物 (Protista)、 动物( Animalia )、植物( Plantae )、真菌( Fungi ) 生物五界系统中,真菌独立为真菌界(Fungi)。
(1) 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 在Cavaliver—Smith(1981—1988)的原核生物(Monera)、 原生 动物( Protozoa )、胆藻( Biliphyta )、眼虫动物
生物因素:由各种病原生物寄生和 致病的结果。病原生物大多数是肉 眼难于看见的微生物,其中包括: 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植原 体、类立克次体、线虫、螺原体、 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藻类 。
侵染性病害的构成因素 病害三角(自然生态体系)
病害四角(农业生态体系)
植物病害的分类
有无生物因素: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病原种类: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 寄主:粮食作物病害、园艺作物病害、林木病害等。 发病部位:根部病害、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枝干病
植物病原生物
真菌(菌物) 原核生物 病毒 线虫 寄生性植物
真菌与真菌病害
1. 真菌的主要特征
❖ 真核生物 ❖ 营养体多为分枝的丝状体,营养方式为吸收 ❖ 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少数种类是纤维素
2、 真 菌 的 分 类 进 展
(1)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 在Carl von Linnaeus(1753)的动物(Animalia)和植物(Plantae) 生物两界系统中, 真菌归于植物界的真菌门(Eumycophyta)。
畸形:多种促进性和拟制性的病变都可能导致 各种畸形病状,大多表现为散发性。
叶片
果实
瘤:局部细胞增生,形成不定形畸形结构。 瘿:内部包孕着大量的病原物叫瘿。 癌:某些细菌引起的植物根部肿瘤,具残余疏导
组织。
丛生:枝叶密集 发生,形如扫 帚状。
病征类型
1、粉:某些真菌孢子在病部表现的特征。
锈
白锈
枯焦:芽、叶、花、穗等器官,局部或全部地 变色枯死。为斑点、条斑等的发展或联合造 成地整体枯死。表现迅速枯焦病状的病害称 为疫病或瘟病。
花叶:叶片色泽浓淡不均,深绿与浅绿相间夹 杂。由病毒引起的病状。
黄化:叶片部分或全部均匀褪绿、变黄,或呈其 它颜色。
条纹:嫩茎、果实 和叶片上表现出 褪绿,间杂其他 颜色或枯死的条 斑。真菌、细菌, 病毒。
植物使之发病的能力。 对寄主体内养分和水分的大量掠夺和消耗;可
以分泌各种酶或毒素、有机酸和激素等,直接间 接破坏植物细胞和组织使它们增殖或膨大, 或拟制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
寄生性和致病性是病原物统一的特性, 但是两者的发展方向并不一致。专性寄生菌 不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崩解性的坏死病变, 如锈菌,初期病变不明显。兼性腐生菌仍未 脱离腐生菌以死物为营养来源的习性,它的 寄生过程是先以体外毒素和水解酶杀死及分 解植物组织,再进而获得营养物质。以致病 性为寄生性的先导。兼性寄生菌的致病性和 寄生性的关系因病原菌不同而差异很大。
• 当一学名为无效名称而被另一命名人作为有效名称发表时,两命名人 之 间以“ex”连接。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主要代表菌
1. 鞭毛菌亚门
一、概论 特点:具有游动孢子。 多水生,少数两栖或陆生;腐生、寄生、专 性寄生。
状和病征。
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 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斑点、炭疽、疮痂、溃疡、腐烂、腐朽、萎蔫、立枯、猝倒、枯焦、 花叶、条纹、畸形、瘿瘤、丛生等。
病征:是生长在植物生病部位表面的病原 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都有病征表现。真 菌、细菌。
粉、霉、黑点、菌核、溢脓等。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以寄生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但也有一定的
腐生存活能力。如黑粉菌。 兼性腐生菌(facultative saprophyte)
通常以腐生方式在自然界生活,但是在某些 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寄生生活。如灰霉菌、 青霉菌等。
按营养方式分为三类:
活体营养型(biotroph):只能从活的植
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的寄生物。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除寄生于活
的植物组织上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 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营养物质的寄 生物.
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的有机体
上获得营养物质。
2、致病性(pathogenicity) 又称致病力,指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侵染危害
❖ 属名的首字பைடு நூலகம்大写,种名则一律小写。 ❖ 拉丁学名要求斜体。
• 命名人的姓名写在种名之后,如学名已改动,原命名人置于括号中 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oon)Fries]
• 如果命名人是俩人,则用“et”或“&”连接。 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 Arx et Olivier]
病毒学
遗传学
育种学
线虫学
分子生物学 土壤学
植物学
肥料学
昆虫学
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植物活体在生长或贮藏过程中由于所处的
环境条件的恶劣、或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扰, 致使植物活体受到损害,包括正常的新陈代 谢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遗传功能 发生改变,最后导致植物产品的品质降低或 数量的减少等。
依据G.C.Ainsworth 的《真菌辞典》第六版(1971)和《真菌进 展论文集》(1973)建立真菌分类。
1. 营养体是无细胞壁的变形体或原生质团,营养方式主要是吞食……….…….….黏菌门(Myxomycota) 1 .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缺乏,营养阶段为典型的丝状体..………………….……真菌门(Eumycota) 2
限制作物种植:东北、华北因红麻炭疽病停 种;北美因板栗疫病毁灭;
增加生产投入:因防治病害投入人力、物力 和各种设备增加开支、降低经济效益;
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农药。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 1945-1946:爱尔兰大饥荒
饿死25万人,150万逃荒到 北美洲
葡萄霜霉病
1880:法国波尔多 地区爆发葡萄霜霉 病, 酿酒业濒临 破产。
二、寄生性和致病性
1、寄生性:
是病原物克服寄主的组织屏障和生物抵 抗,而获取 营养以生活的能力。
根据寄生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