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校园规划
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图片
校园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
01
建立完善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支干道、步行道等,确保
交通流畅和安全。
停车设施
02
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需求,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方便教职工和
来访者停车。
交通管理
03
加强交通管理和疏导,确保校园内交通秩序良好。
02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绿化景观
01
02
03
绿化覆盖率
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营 造宜人的学习环境。
考虑周边是否有商业区、住宅区、公 共设施等,以便于学生和教职工的生 活和出行。
校园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
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科研区 等,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和布局。
建筑布局
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合理安排各类建筑的位置 和朝向,确保采光、通风和视线等条件良好。
绿化景观
注重校园绿化和景观设计,营造宜人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行政办公建筑
办公区域划分
根据学校行政部门的设置,合理划分办公区域 ,提高工作效率。
设施配备
提供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如计算机、打印机、 复印机等,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接待与会议
设置接待区和会议室,方便学校接待来访客人和举行各类会议。
04
校园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校园公共广场
广场功能
作为校园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学生交流、 休闲、娱乐的场所。
收藏各类书籍、期刊杂志等,提供丰富的学术资 源。
校园运动场
运动场功能
提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赛等场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动场设计
根据运动项目需求,设置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满足学 生的不同需求。
运动场管理
《深圳大学简介》课件
深圳大学配备音乐厅、剧院、艺术工作室等设施,鼓励学生参与艺术表演、创作和欣赏,培养其审美 情趣和创新思维。
05 深圳大学的社会评价与荣誉
深圳大学在国内外的排名和声誉
国内排名
深圳大学在国内大学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根据不同的排名机构,深圳大学通常位于国 内高校前50名之内。
国际排名
深圳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也有显著提升,根据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位列 第601-650位,较往年有所提升。
04 深圳大学校园环境与设施
深圳大学的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
校园规划
深圳大学采用开放式校园设计,注重 绿化和生态环境,拥有多个主题公园 和绿化带,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学习和 生活环境。
环境建设
深圳大学注重校园环境的细节打造, 从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到雕塑、小品 等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 息。
深圳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02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联合培养、推动跨文化交流
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
03
与世界各地众多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
了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
03 深圳大学师资力量与学生培养
深圳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特点
深圳大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等方式, 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
深圳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数字化资源,提供便捷的借阅和信息查询服务,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需求。
实验室
深圳大学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学科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深圳大学的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设施
体育设施
深圳大学拥有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等多样化的体育设施,提供全面的体育课程和训练服务,促进 学生的身心健康。
《原址扩建校园规划思考》
《原址扩建校园规划思考》深圳大学始建于xx年,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用地面积2.72平方公里,本文主要研究建校初期就开始建设的后海校区北区的校园规划。
一、深圳大学总体规划发展概况深圳大学建校初期,校园建设的规划理念和硬件建设都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但随着深圳特区的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办学用地和发展空间明显不足。
学校建校初期校园面积约66万平方米,设计学生规模4000人,到202x年,全日制在校生19434人,是建校设计规模的5倍,而校园面积只增加了40%。
学校在做“十一五规划”时,除了向政府申请新增校区,也重新对老校区进行规划。
根据深圳大学近三个五年规划,到2020年规划在校全日制学生45000-50000名,是202x年学生总数的2.5倍;“十一五”期间校园规划新增建筑面积约41.6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校园规划新增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校园规划新增建筑面积约71.29万平方米。
二、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北区校园建设规划的变化2.1规划更新中技术指标的变化。
在202x年第一次规划更新中,校园按容纳24000名本科生进行规划,规划用地面积10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现状50.29万平方米,规划后总建筑面积75.71万平方米,容积率0.69。
在202x年第二次规划更新中,后海校区按照容纳35000名全日制学生进行规划,规划用地面积114.22万平方米,现状保留计容面积55万平方米,新增计容面积26.94万平方米,规划后总建筑面积81.97万平方米,容积率0.72。
2.2规划更新中的侧重点。
在第一次规划更新中规划着力解决整理校园规划结构,整合绿地景观保护系统、改善交通系统、改造和新增部分教学、宿舍、行政用房。
在进行第二次规划更新时,学校由教育型大学提升为科研型大学,因此规划更新中着力解决新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产业转化平台、在有限的用地内平衡各种空间需求,集约节约使用用地。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校园是大学的核心,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品质,也体现了大学的整体形象。
为了打造一个实用、美观、宜居的大学校园,设计方案如下:一、校园布局1. 主校区与分校区的合理划分,确保教学、科研、生活等区域之间的互相衔接;2. 教学区域和科研区域的分离,同时考虑到师生的实际需求,设立夹在两者之间的交流区域;3. 各个区域间道路的设计,确保交通便利性和宣传活动的顺畅进行;4. 设立适当的绿化带,既净化空气,又为师生提供休闲的场所;5. 合理规划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区域。
二、教学区域1. 教学楼的设计要考虑到教室的布局、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设置;2. 教学楼之间的通道和庭院的设计,提供交流和休息的空间;3. 校园内的科技设施完善,如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4. 各个学院之间的距离适中,方便师生的交流和合作。
三、生活区域1. 学生宿舍的规划设计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如宿舍楼高度、楼间距等;2. 宿舍楼之间的绿地带和休闲区,提供学生放松和交流的空间;3. 餐饮服务区的规划,包括食堂、小吃店等,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4. 医疗保健中心的设置,满足师生的健康需求。
四、体育设施1. 设立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等完善的体育设施,方便师生进行体育健身活动;2. 划定专门的健身区域,提供健身器材和健身教练,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五、环境设施1. 设立充足的垃圾桶和垃圾回收站,保持校园整洁;2. 设立公共厕所,并保持清洁卫生;3. 在校园内设置信息发布栏和指示牌,提供通知和导航功能。
六、交通和安全1. 设立便捷的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师生的出行;2. 道路、人行道和轮椅通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性;3. 校园内的安保措施,包括监控系统、保卫队伍等,保障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七、绿化美化1. 种植适宜的花草树木,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舒适度;2. 设置休闲座椅和小品景观,提供学生休息的场所;3. 定期进行绿化养护,保证校园环境的良好状态。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ppt课件
最新课件
9
校园建筑文化
非“巴比伦城制式”的校园规划 极具时代感和人情味的校园环境
深圳大学校园建筑被誉为学院派跨世佳作,其建筑结构与布局表现了先锋性(新)和度创性(异)。
“异”指拜托了老旧大学的传统建筑套路,“新”则在于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超前意识。整个 校园规划充分考虑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努力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场”,寄予“天地人和”的理 想,从而使校园整体建构具有恒久的人文价值。
最新课件
15
灰空间与交往空间
地处亚热带,全年适合户外活动。 图书馆前设置平台和架空层供人停留远望 教学楼南侧设置宽阔架空层,作为休闲空间,海风吹拂,凉爽宜人
最新课件
16
空间的动与滞
动: 宿舍到教学楼上课 教学楼到图书馆看书
教学楼局部架空提供最 便捷路线
静: 中心广场中部
广场周边为动区,较少 必要流线穿过,自然形 城滞留空间
最新课件
10
教学区分析
外广场
内广场
最新课件
11
结合当地风向和阴影
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基线偏移 15°,利于穿堂风形 成。
最新课件
12
中心广场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展壁之势,面向大海 教学楼和办公楼屹立两翼,充分体现出学校崇尚科教、文化,不崇尚权势地位的观点
最新课件
13
最新课件
14
办公楼底层架空:便捷的人群流线和开阔的视野
最新课件
5
内部交通
最新课件
6
校内功能区
最新课件
7
食堂和运动区
最新课件
8
其他服务功能
广东知名大学校园规划及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
广东知名大学校园规划及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广东地区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其中的校园规划和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几所广东知名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以展现广东高校所具备的现代化和创新性。
首先,广东工业大学校园规划拥有明确的理念和规划目标,旨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校园规划方案注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例如,行政办公区建筑造型采用弧形立面设计,以减少阳光直射和热岛效应,同时也更加美观。
其次,中山大学南校园新校区的校园规划和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人文建筑。
景观园艺设计理念师以“山水意境”为主题,以营造自然、和谐、生态、宜居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同时,南校区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为设计理念,建筑造型也极具现代感和创意性。
例如,设计师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采用如“书舟”一般的自然木质结构,以追求轻盈和生态的效果。
除此之外,广州美术学院作为一所以艺术为主的学院,自然更加重视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的创意性和视觉效果。
校园内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图书馆,全校人称“飞碟馆”,形状采用类似飞碟的盘旋式设计,外观非常现代化和时尚。
同时,学院的教学楼设计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尤以新理工学院教学楼为例,建筑主体采用流线型造型和切削利落的设计,突显现代化的气息。
最后,广州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案承袭了广东地区学院的特点,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了广东地区的特色。
例如广州大学本部校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一处古香古色的校园景观。
而近年来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学校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性,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以提高环保和资源利用率。
总之,广东地区的高校在校园规划和单体概念建筑设计方面,都注重现代化、时尚、生态和文化特色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建筑上的成就。
未来,在更加快速、绿色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下,广东的高校场所定能更加体现我们这一时期的现象和特色。
深圳大学校园地图
深圳大学校园地图图片来源:百度地图深圳大学西临南海大道辅路,北临深南南海立交桥,学校与荔香公园相邻。
学校大门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服务楼对面。
学校粤海校区和沧海校区两个校区相连,粤海校区主要有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汇文楼,文科楼,小球馆,高尔夫俱乐部,草坪科学研究院,元平体育馆,校友广场,花巷。
贮能材料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研究所,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深圳大学科技楼,深圳大学档案馆,深圳大学校医院急诊科,足球场,汇智楼,杜鹃山,朝夕楼,食堂,宽带服务大厅,图书馆等等。
沧海校区主要为深圳大学海滨住宅,深圳大学基础实验室,一期菜鸟驿站,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等等。
1.图书馆(教学区中心)深圳大学图书馆位于校园教学区中心,分南、北两馆。
北馆建于1983年9月,于1986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3,441平方米;南馆建筑面积为25,000平方米,于2009年5月启用。
多年来,本馆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宗旨,并以积极的态度服务社会,致力于改革、开放,努力把本馆建设成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学术活动中心、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和开放型的学术性图书馆。
多年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一支专业素质高且馆风优良的员工队伍,有一个拥有自主产权并拥有150多家用户的自动化系统。
本馆曾获全国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工作评估总分第一名及电脑应用单项第一、广东省高教先进集体和深圳市先进单位等多次奖励。
现为全国高校图书馆学会委员馆成员。
2.深圳大学四校区粤海校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沧海校区: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集约、混合、高效、可持续——深圳大学南校区实验与教学楼综合体设计
现 教 学空 间资 源 的循 环动 态利 用 .也 为学 生 增 说 .集 约 化 大学 校 园 建 筑设 计 即 是 为 了节 省
加 交 流 、提供 多 种活 动空 间创 造机 会 。
首 层 中 央景 观 学 生 步 行街 除 7 满 足地 块 供 了
览 馆 、 陈列 室 、 公 共教 室 、 报 告厅 、网 络 中
自身 的 实 验 与教 学 综 台 体 的交 通 功 能 外 .同 筑 综 台体 的 功 能 也 由此 分 成 上 下 两部 分 I 囤 时也 作 为 用 地东 西 两 侧 的 学生 生 活 区 与教 学 3).上 部分 为 办公 、 科研 的 静 区 .强调 其 独 立 性 和 互不 干 扰 ; 下部 分 为 教 学 、交 流 、 服
一 m —
… 一 …m _
集 约 、 混 合 、 高 效 、可 持 续
— —
深 圳 大 学 南 校 区实 验 与 教 学 楼 综 合 体 设 计
I t ns v 、 M i ed 、 Ef i e nd Sus ai bl n e ie x fci nt a t na e: Th e gn of L e D si abs and T each ng Com p ex i i l n t e ut am pusofShen en U nier iy h So h C zh v st
.
、
. _ -
. 一
0 2s ' Ac e ef 。 r c c
jM … £
…
u o ml — F
t*
l 9】
学校总体规划方案
学校总体规划方案引言概述:学校总体规划方案是为了有效管理和发展学校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方案涵盖了学校的建筑布局、教学设施、学科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规划,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校总体规划方案的内容。
一、建筑布局规划1.1 教学楼规划:根据学校规模和教学需求,合理规划教学楼的数量、布局和功能分区。
例如,将不同学科的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进行合理划分,以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1.2 学生宿舍规划:根据学生人数和住宿需求,规划学生宿舍的数量、楼层和房间布局。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需求,规划宿舍楼附近的公共设施,如洗衣房、自习室等。
1.3 公共空间规划:规划学校的公共空间,如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以满足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休息和娱乐需求。
同时,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和停车场,确保校园交通畅通。
二、教学设施规划2.1 实验室设施规划: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实验需求,规划各个学科的实验室,确保实验设施完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2.2 多媒体教室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此,规划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和位置,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3 图书馆规划:图书馆是学校的知识中心,规划图书馆的面积、书籍分类和阅览区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三、学科设置规划3.1 学科结构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学科设置,确保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例如,设置核心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2 专业设置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规划专业设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关注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和转换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3.3 师资队伍规划:规划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确保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与学科设置相匹配。
同时,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关于深圳大学西丽校区规划设计
关于深圳大学西丽校区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深圳大学西丽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与宝安区的交界处,总占地面积约1.44平方公里。
用地西侧为环境优美的西丽高尔夫球会,东侧为南方科技大学校址,北侧较远处为大磡村,西南侧毗邻南开金融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工程的规划宗旨及设计概念,分析了其建筑整体功能布局并对其建筑的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关键词:规划建筑设计功能布局一、工程概况深圳大学西丽校区选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大道北,南接学苑大道的二线道路南北两侧,规划控制面积1463132.14平方米,地块呈南北长条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短。
为了满足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在校全日制统招生发展总规模15371人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生活及配套服务的需要,建设配套齐全、设施一流、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留有长远发展空间的深圳大学西丽校区。
二、总体规划宗指及设计概念1规划设计宗旨(1)现代化、人本化21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塑造“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
以相对个体独立,细胞生长、整体联系体现校园网络布局作为高起点,以多视觉多样空间的艺术处理丰富校园严谨的学术氛围,形成大体集中,个体独立的布局模式,适应大学社会化的,开放化的要求。
(2)园林化、生态化以绿色校园,低碳校园为理念,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依托和保留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寓诗情于校园,寓画意于景观,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审美范畴的多样化景观空间,创造优美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
(3)地域性,文化艺术性规划中充分考虑华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保持基地原有的大部分自然地貌和地形,且体现岭南特色。
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传承校园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的人文情、育人功能。
(4)经济性、高效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注意土地利用率,满足各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和相互关系,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5)可持续发展性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做到近远期结合,考虑学校作为百年大计的动态发展过程,各功能区均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并可依照原有构图制约而保持整体统一。
深圳大学校园南区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图
大学校园规划100年_吴正旺
56ARCHITECTURAL THEORY书馆或教学大楼等为中轴线端点,两侧布置教学用房,形成合院,作为整个大学校园的中心,其形态规则对称,气势较为雄伟,如北京八大学院(图3)。
但这些大学校园风格雷同,功能也常常因为附和形式而有所欠缺。
十年浩劫,大学校园规划建设遭受重创,随后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大学校园恢复期,大学基本以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目的,大多属非研究性大学。
大学校园规划基本延续已有的思路,强调入口广场的气势,并常设立毛主席雕像形成视觉中心予以强调,注意入口与人流方向的一致;讲究功能分区,一般包括:教学、行政、体育、学生宿舍、后勤、教工住宅、科研和校办企业几个区。
这些明确的功能分区对以后的高校改革是有利的,如学生和教师住宅的社会化;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利之处,如各个院系联系不方便,不利于学科的交叉促进等。
部分大学校园十分注意利用地形,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校园规划就不强求轴线和对称(图4),按照功能分区把校园组织在体育运动区的周围。
许多大学校园在绿化上注意突出教学中心区,利用几个大体量的建筑围合成合院或广场,进行重点绿化,常常以大片草地为背景,辅以高大的树木和绿篱、雕塑等,形成开阔幽雅的校园形态,如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运用轴线来组织校园空间是这一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突出特点,一般以入口大门为开端—然后用合院围合形成校前区广场,一般用图书馆、行政办公楼、公共教学楼(多数高校还另有专业教学楼)来围合—之后多用图书馆或者是办公楼、教学楼形成校园中心—最后用大礼堂作为轴线的结束。
自解放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大学校园基本走的是建筑低密度布置的道路,建筑形式从民族式向简约的装饰风格演变再转向现代主义风格,同时新的大学校园开始较多地出现一次性投资建成的趋势,如深圳大学、汕头大学9)等。
这些一次性建成的校园更为理性,建筑单体和总平面结合也更加紧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发展加快,许多大学都面临用地紧张的局面,为了兴建更多的建筑以适应师生数量的增加,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开始出现尝试建筑高密度布置和建设高层建筑的倾向。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_周年
NO. 214 世界建筑导报3511月25日,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四秩芳华,筑梦未来”主题院庆在校友广场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仲德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鹏举、华侨大学原副校长刘塨、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高伟俊、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等出席大会。
出席院庆大会的还有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合作单位、新闻媒体的领导、嘉宾,建规学院老教师代表,海内外校友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代表等,共200余人。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发来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共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
上午8点30分,院庆大会正式开始,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做开场白,隆重介绍与会的嘉宾,并代表建规学院的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在领导致辞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发表致辞。
今年是深圳大学建校40周年,深圳大学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和质量内涵的全面提升,成为一所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40年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建筑院校,形成了以孟建民院士、郭仁忠院士、魏子卿院士,以及范悦、刘珩、何昉、王瑞胜等全职特聘教授领衔的师资团队,构建了城市空间信息协同的“3+1”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办学实力持续提升。
目前,学院拥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Celebrates its 40th Anniversary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喜迎建院40周年文字整理: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40周年院庆筹备组Text arrangement: Preparatory Group for the 4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t Shenzhen University有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各类科研平台10余个。
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范文
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范文引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教育功能,更成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
因此,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某高校校园为例,探讨城乡规划校园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校园定位某高校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园的规划应该体现出科教结合、人文关怀、环境生态等特点。
同时,该校园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附近,可依托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加强生态元素的融入。
因此,本方案将着重强调校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校园布局大致分区根据学校规模和功能需求,将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公共区和保留区四个主要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是学校的核心区域,将集中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设施。
该区域应该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生活区生活区是学生们日常休息、居住和娱乐的区域,包括学生宿舍、餐厅、运动场、图书馆等。
该区域应该舒适宜人,便于学生的集中学习和社交。
公共区公共区作为所有人共享的开放区域,将设有校友馆、博物馆、艺术中心、会议中心、运动场等。
该区域的设计可以注重创新与艺术融合,并提供丰富的社交和文化活动机会。
保留区保留区是用于保护和开展生态教育的区域,包括湖泊、湿地、森林等。
校园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保留自然景观并开设相应的生态学习课程。
道路与交通校园道路应该合理规划,方便师生的出行。
主要道路应宽敞平坦,设置专门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同时,校车和公共交通的设施也需要充分考虑,将车辆流量和行人流量进行合理分流,确保交通有序。
校园景观设计绿化景观校园应注重绿化,将树木和花草融入校园的每个角落。
特别是在主要道路和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如樱花、银杏等,以增加校园的美观度和自然氛围。
景观小品通过设置一些艺术品或雕塑,增加校园的文化气息。
这些景观小品可以与校园建筑相融合,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文化背景选择相应的设计。
水景设计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可以增加整体氛围,例如在保留区域设置人工湖泊和小溪,丰富校园生态。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
充分剥用一河 岸的河道景观 捍,构成校园由南向北渗透的景观术轴 水体,通过对 水进行 自然的目收利用 培养水生动 植物促 e 校园水 境的可持续利月 目时对排洪泄涝起一定作用。 仁者乐 . 智者乐 水 差f i 校目自 然生态和 ^ 要素的 融台。
} 享服务核 北渗透 北渗透 基地内存在着承载着深圳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保护 : 道.分别向南北 侧展开 主要的教 E 文 岛概念的强化 学 化 史文化的尊重 也是 深圳大学独特 的控目文化特征主 一 文物保护 体的末, 、北布置国书 、会堂,学术变流中 馆 L 操场等学 ,生活必备的服务 施,形成共享服务核
() 1 为T创造新 的 教育 环境.向社会展 新 环境以及比邻的学术性大学开放,形成接目与
的 生 态 对 话 . 按 目 与 _ 邻 的 大 学 问 的 学 术 对 匕
() 2校目的城市肌理 目边界效应的美幕实聊
性渐变过渡 2优化教育模式, 淮台型教育模式:传统意 上的教学建筑 交i 放式的开放混台的教学模式 此方案 的多层袭教学空间.即 式空间、非正式空 间 空问的异质性,突显各个层攻空问的特征,如 较强的开放性.通过三粪空间的交R渗透 壁 型的学 ,营造高质,高效的新型工作环境 3多元立体的校园空间体系 ( )规划设计沿校园 “ 型规划结构主 1 r 样化、多元化的校同生活。 ( )建立平台连廊 幕统,强化空间的多层 2 目时x方便便捷, 应深圳南方炎热气候特征
“
.
L 磁 幽 _
●——■—一
●●
一 量
一
_
.
■_ ■ ■-
一
一
t- tr '  ̄
- =
、—●—●●■ 一
主 . 芋
J :
新校区规划方案
新校区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决定重新规划新校区建设。
目标新校区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模块化、智能化、环保节能的低碳校园,在保证基础设施和教学空间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校园管理效率,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舒适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方案总体布局新校区总体布局采用环形道路设计,中心为教学综合楼。
校区规划总面积为1000亩,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公共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是整个校区规划的核心,包括教学综合楼、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建筑。
教学综合楼将是一个十层高的建筑,可容纳5000人,其余建筑主要分布在教学综合楼周边。
教学区的绿化和园林景观也将得到注重,以提升教学环境的品质。
生活区生活区包括学生公寓、食堂、娱乐场所等建筑。
学生公寓将分为男女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分为若干栋建筑,每栋建筑可容纳1000人。
食堂将采用现代化厨房设备和餐饮服务管理,可提供各式各样的菜品和饮品。
娱乐场所包括电影院、体育馆、健身房等。
公共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包括行政办公楼、医疗保健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等建筑。
行政办公楼将为师生提供各种行政服务和学术交流场所。
医疗保健中心将提供医疗服务、健康体检、预防保健等服务。
交通运输中心将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停车管理和物流服务。
环保节能措施新校区的建设将采用环保、节能的理念。
建筑设计将采用现代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地源热泵、智能照明控制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
绿化和水资源利用将采用科学化的管理,以提高校园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结论新校区规划方案是针对学校未来发展而制定的,它将为未来提供更好的教学、学习、生活和服务环境,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
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了环保、节能的理念,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
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六月三日至六月五日,夏啸飞、刘怡、朱华、陈扬赴深圳大学城考察,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公室主任任老师和北大深圳研究院信息工程学院王新安副院长从他们的方面将深圳大学城总体概况和教育发展状况作了介绍:深圳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3.8万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校区。
首期规划建设的西校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基建总投资规划为15.4亿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
现已完成26.4万平米38栋楼宇建设,其中政府财政投入6.3亿元,国土资金投入2.25亿元,合计政府投入8.5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亿元,用于学生公寓建设。
西校区现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三所大学现已招生办学,东校区为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现正在土建过程中,具体模式为政府拨土地,南开自己建设。
深圳大学城前身为虚拟大学城,主要进行网络远程教学,后来发展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大学城西校区内所有硬件设施均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后勤也包给政府。
三个大学内有各自独立的宿舍、食堂、运动场。
大学城现有学生1500人左右,预计全部饱和可达8000人,目前正在建设公共设施体育馆----大运会标准,图书馆----深圳第二。
两个场馆均向社会开放。
大学城已建和在建70余个研究中心和若干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
北大现有13座建筑,总面积19万多平米,建筑面积9万多平米,现有常驻学生700-800人。
实验室16个,研究中心6个。
这些机构,一部分是在合作协议中注明的,还有一些是北大老师自愿搬迁的关于校企合作方面北大表示,深圳市政府没有给予任何优惠政策,大部分都是学校自己联系的。
北大有部分老师早期已与深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建立联系相对简单。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师资,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北大本部教师,一部分是海内外招聘,还有一部分是本地招聘。
管理深圳大学城的单位早期为大学城建设办公室,现为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相对应的后勤公司来统一管理后勤事务,但是由于早期包揽的工作太多,导致人手不够,难以管理,而且,深圳市政府对大学城的投入力度已大为降低,因此现在后勤公司运转困难。
2024年人文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2024年人文校园建设规划方案____年人文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追求和需求的提升,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人文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我校制定了以下的人文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二、总体目标本次人文校园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我校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打造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厚、人文关怀温暖的校园。
三、核心任务1. 强化人文课程设置在人文校园建设中,核心任务之一是强化人文课程设置。
通过加强课程开发,完善课程体系,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和人文素养。
学校将组织相关的学术研讨、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文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2. 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将积极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竞赛等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注重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是人文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校将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支持,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美术展览等,提供广阔的艺术舞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组织相关的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需求。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人文关怀机制,设立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发展规划和指导;加强导师制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关注学生的成长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