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经典中宏教材之我见
由于个人兴趣,把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几种主要的中级宏观教材比较了一下,总结一点个人不成熟的学习建议。
本文主要比较的有:多恩布什(6版,人大);伯南克(6版,机械);布兰查德(3版,清华影印);易纲、X帆(人大);威廉森(2版,人大);巴罗(5版,人大);巴罗(现代观点,三联);曼昆(5版,人大);萨克斯(全球视角,三联)。
除后两本粗略翻过以外,其他的均读过。
首先说说自己对这几种教材的一般看法和分类。
类别自然是新凯恩斯与新古典两类,前者有多恩布什、伯南克、布兰查德、曼昆,后者有巴罗、威廉森。
萨克斯是个特例,最后再讲。
其次说说学习顺序以与对不同教材的评价。
个人觉得,我们国内的学生最好由新凯恩斯教材入手,一来与国内教材接轨密切,二来与现实结合紧密,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政策问题,可以获得学习乐趣,三来如果你不想继续深造,那么新凯恩斯框架在你参与实际工作时能派上用场。
接着,对于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坚决推荐必须读上一本新古典的教材。
至于为什么,我不再赘述,对现代经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下面,我就几种教材分别评述:
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教材中,多恩布什应该是比较老的,优点是它把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模型详细叙述了个遍,例如AD-AS模型的微观基础模型(这里的微观基础模型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微
观基础)它有全面详细的介绍,而布兰查德就没有。
缺点是全书体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细心整理。
曼昆的在体系方面就好了许多,而且也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唯一的缺点就是他脱离不了“原理式”的写作风格,因此数理深度稍有欠缺。
布兰查德与多恩布什刚好相反,体系十分严谨,结构十分清晰,论述也很有力,而且布兰查德是最不惮于在教材中运用数学的作者之一,因此他的书在数理模型方面远胜曼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
伯南克的书在以上三本教材风行以后被翻译过来,就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了。
本来我对他教材的货币理论方面还给予了希望,结果也是很平庸。
其实,他个人的一些主要货币理论,拿米什金(7版,人大)就可以做很好的补充学习。
在新古典主义的教材中,若以方法论来看,萨克斯的教材也可归入此类,但是他的本质思想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
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体系结构方面比较清晰,而且以新古典主义微观基础模型探讨了凯恩斯主义问题;但是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稍有过时。
毕竟宏观经济学是要回归现实的,他的理论数据太老,一些新的思想更新也稍显迟缓,因此,无论在哪类书中我个人都不推荐它。
巴罗的教材可以说开了真正意义上新古典主义教材的先河,第五版应该讲也是一个经典版本。
只可惜人大经济学译丛的名誉就被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给毁了!我想用“眼泪打湿书页”来
形容绝不为过,更可气的是,即便你眼泪打湿了书页,也还是搞不懂翻译者那晦涩的语言和错乱的字母、符号。
在我们当前学习经济学过程中,很多人在论坛上吆喝着:“要读英文原版”。
然而仔细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国内翻译的教材也还过得去,没有那样不堪入目,“不顾一切的读原版”只是某些爱炫耀的人自说自话罢了。
但是对于梁晶工作室主持翻译的巴罗第五版,则必须读英文原版!幸好,巴罗在2008年新出了《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书,三联引进翻译了。
虽然翻译者仍然是沈XX、陈XX但是内容流畅了太多。
结构体系在目录就能一览无余,内容也新;它的缺点是你读后能明白他想说什么,但是当你自己做起研究来,是否能顺利的从新古典主义出发来考虑问题,并建立模型就很可怀疑了。
而这一点威廉森的书恰恰做到了。
他的书不仅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而且全书使用的模型简洁漂亮,前后连续性强,是授人以渔一类的教材。
更好的是,他在书后列出了每章模型的数理附录,可以据此对基础数理经济学做一简要回顾,并明确它们在宏观中的作用。
其内容甚至涉与了一些简单的动态规划内容。
真的是可以作为进入高级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必备教材。
人大最近又出了该书的第三版,但是我翻看作者前言,个人觉得似乎与第二版基本无异。
最后要说一下令人哭笑不得的易纲、X帆合写的教材。
刚买的时候大概一翻,认为我们中国人也写出了自己的中宏教材,很是觉得扬眉吐气。
结果仔细读来,不禁又耷拉了脑袋——原来还
是老外治学严谨!这本教材标榜自己用新古典主义微观模型阐述新凯恩斯主义,很有点萨克斯第二的味道。
但是该书除了一点中国案例有些可读之处外,就没有任何优点了。
它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两位作者并没有在书中贯彻一致的使用哪种学派的模型,而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他到底想说什么。
例如,在消费理论中假惺惺的用劳动闲暇替代来讲问题,而到了总需求波动时候就把这个理论抛在一边,转过来向凯恩斯模型求救。
而且,即便在一章之中,也充斥着前后断裂的、空洞无物的模型。
老外介绍模型是告诉你一般的问题可以用该框架分析,而易、X二人的模型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东西,至于它是怎么来的,做什么用的,则全然不管。
所以,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太喜欢做豆腐渣工程了,连写书都是这样!当然,必须说明由于易纲的工作原因,使得他这本书中的货币政策部分写的较有声色,但是如果看过他和吴有昌合写的《货币银行学》(1999年,XX人民)一书,就会知道,他《宏观》一书完全抄自他那本99年的教材。
而事实是,《货币银行学》一书写作远胜他的这部《宏观经济学》。
对于教材的看法就谈到这里,其中肯定夹杂了不少个人意见,但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希望各位辩证来看。
最后说一下我的推荐阅读顺序。
因为教材不仅流派不同,而且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不要小看中级教材,务必多看几本,打牢基础。
否则,高级宏观的学习不过是学了一
堆无用的数学模型,而学不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也少了经济学的历史感与直觉美。
个人推荐:首先读曼昆《宏观经济学》或者多恩布什(第6版中文,其中ch9-10;ch16-19不用读)(事实上曼昆更佳。
可惜我读的较早,对多恩布什用力很深,当然也颇受益),以得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
然后读布兰查德(第3版英文,其中ch3-5;ch10-13不用读),用以加深新凯恩斯主义数理基础以与政策问题分析。
最后读威廉森(第2版中文,建议通读),用做步入高级宏观的阶梯。
当然,这些教材对于开放宏观经济论述都略显单薄,因此,有余力者务必再读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6版中文,下册建议通读)。
当然还应读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7版中文,其中ch19-20;ch23-24不用读),因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货币政策。
而且,新古典与新凯恩斯两派的分歧最先也是由“货币是否中性”的论战开始的。
最后,还有一本非常经典的好书,就是斯诺登与霍华德.文合著的《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2008,XX人民,建议通读)。
其实这本书就是,许多人熟悉的商务在1994年出版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一书的现代翻版。
但是内容有太多更新,推荐必读。
读者不要以为,光是中级教材就要读这么多,何时可以进入
高级宏观的学习?我起初也是这样想,后来在自己学习、研究中才逐渐发现,中级教材给我们的思想与直觉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只要认真,这些中级教材的阅读时间并不会很长。
到了你把这些中级教材吃透的那时,高宏的模型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数学的X围,而真正变成了经世济民的"经济学"!
------------------------------------------------------- 先从曼昆开始吧,之后看布兰查德时不用看前五章(这五章讲的是IS-LM模型),也不用看他的“核心部分——长期”(10-13章),因为这部分的经济增长理论在威廉森的书里有更好阐述。
所以,这些书可以比较快的看完。
------------------------------------------------------- 微观方面,自己不很擅长,不敢说教材评介,只是说一下我自己学习顺序:
X里安(现代观点,6e);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二版)》;高山盛《数理经济学(第二版)》;杰里&瑞尼(2e),辅以X里安(高级教程第三版)。
MWG没有读过呵呵。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 天哪,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如果让我再从头开始学宏观,那么,在读博士之前,我会选择如
下教材(依次序)
1、曼昆《经济学原理》
2、Varian《中级微观经济学》
3、Williamson《宏观经济学》,外加四本参考书。
(1)Barro的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查漏补缺,补充Williamson 里面没有提到的内容,至于已经提到的内容,以威廉森为准,不看Barro的。
(2)Barro的《现代观点》,主要补充威廉森里面没有提到的两个知识点:如何以资产的角度来讨论货币;让资本由代表性消费者拥有,而非代表性厂商。
(3)Sachs的《全球视角》,只看第3部分:货币经济学
(4)米什金《货币经济学、银行和信用》,看其中的可贷资金理论、货币理论和IS-LM模型。
也就是说,应该以RBC为基本X式,而将IS-LM模型作为RBC的一个特例。
至于什么AD-AS,直接无视掉。
不过,上述路径没有涉与到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的学习路径需要三本书:曼昆《原理》、威廉森《宏观》以与Sachs《全球视角》。
总而言之,
绝大多数所有所谓中级宏观经济学,要么框架过时,要么深度不够,要么挂动态的羊头卖静态的狗肉。
在学习中级之前,只需要曼昆的原理的知识,以与Varian程度的微观经济学功底;然而,并不需要任何Mankiw《宏观经济学》程度的初级宏观作为基础。
威廉森才是一本真正的中宏,但是,内容太少,需要Barro的第五版作为一个全面的补充。
如果看不懂威廉森,Barro的现代观点是一本不错的衔接初级和中级的教材,而Mishkin教材中用可贷资金理论重新演绎的IS-LM模型(在威廉森中是用引入黏性工资的RBC模型引出),可作为IS-LM模型的补充知识——这个模型只在初级宏观、货币政策和新凯恩斯经济学中有用,在新古典那里IS-LM已经被扔入了历史的故纸堆。
另有一点不敢苟同。
Blanchard、多恩布什这类的教材(我认为很糟糕),我觉得是完完全全的传统凯恩斯经济学,或者说新古典综合,而不能算是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除了假设和假设的有关思想,完完全全的只会出现在“超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
也就是说,先把RBC或DSGE搞透了,才有资格去说新凯恩斯。
真正的新凯恩斯主义者写的教材,绝对不会存在偏见。
比如,Mankiw的原理和宏观经济学,语调都很公允。
宏观经济学家都是工具理性主义,
至于“选择什么假设更符合现实”这个问题,对新凯恩斯主义者来说,答案跟新古典主义者别无二致,那就是:一句话,理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相信的。
模型的准确性(与经验数据的匹配程度)才是第一性的问题。
强调假设符合现实,那完完全全的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做法。
方法论的差异,不妨上溯到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以与萨缪尔森的质疑。
我的感觉还是如此。
第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级宏观的教学都很薄弱。
中宏在国内被广泛认为是Mankiw的宏观经济学难度,在国外也不过是Blanchard难度。
鉴于此,学习时能先打好中宏的底子最好,不能的话,先弄高级,以后在教学中开课时,边给学生上边学习。
我觉得热衷于高宏的人,基本都在科研、教学这个圈子吧?IS-LM可以称为政策派的方法,但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凯恩斯,都是走学院派的路子,所以先高再中再初这样学,也是可行的。
其原因是,越是思想,越难把握,越是技术,越容易速成(特指DSGE的建模、校准和模拟这类的传统技术,其后的新进展没那么简单)。
不做研究,说实话,曼昆的原理都会看不懂。
第二,本人已经接手一段时间的中宏课程,现在的感觉是,Williamson教材(国内目前第三版,国外已出第四版)的框架是最好的。
但是,
(1)其中的技术和内容缺陷,需要用Barro第五版来补充(2)其中有些地方太难,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需要用Barro 的现代观点来补充。
而且,很多地方过于强调供求分析,而忽略无套利分析,这需要用Barro的第五版和现代观点来补。
(3)其中的货币供给部分根本没讲,需要用Mankiw(原理)、Mishkin和Sachs来补。
(4)其中的货币需求理论,追求的是易于处理的CIA模型,首先是没讲根据货币本质建模的方法,如Baumol-Tobin和弗里德曼,这需要用Mishkin来补;而又没有讲更易于处理的MIU模型(在货币政策和新凯恩斯经济中很有用),这需要用Walsh来补。
(5)其中的开放经济部分,过于曲高和寡,对前期课程形成了极强的路径依赖。
最容易契合Williamson开放经济部分教材的是:Mankiw的经济学原理,再加上Sachs教材中有关国际贸易的几个小节。
以上几条中提到的几本教材,就是本人推荐的中级宏观教材了(不过其中包括了一本入门级的曼昆经济学原理,以与一本高级程度的Walsh)。
本人的学习路径中,没用到Blanchard,外加那本书翻译得太糟糕,所以不了解。
不过,我的感觉是,这本书,以与多恩布什的教材,其框架比Mankiw的宏观经济学还要传统。
我的想法是新古典(Williamson和Barro)的教材,以与新凯恩斯主义者的教材(Mankiw),反而比传统凯恩斯主义者的教材更不带偏见——他们都将对方作为自己的一个特例而已。
若不打算做研究,或者并非经济学院的学生,这时学习中级宏观实际上无须走上述学院派的道路。
这里有个很好的推荐,iTunes U和verycd上有徐现祥老师的“中宏”授课视频,大家可以下来看看。
但是,若是想做研究,或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就完全无需学习这个意义上的“中宏”。
对Sachs的教材,我的感觉与lz一模一样,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只有两个缺点:一,太老了,迄今怕是已经有近20年没更新了吧;二,框架上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一看强调的似乎有点新古典新凯恩斯,但实际上还是传统凯恩斯。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这本书的翻译也比较糟糕:一些术语太过
中国化(如:货币供应、国库券,而且一些句子根本不通,还有很多句子根本就是理解错了。
Barro的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的比人大的好得多(虽然开篇就是一个错别字——wage写成了wge)。
不过,平心而论,人大的教材要看翻译者,目前见到的最负责任的翻译者是郭老师了,他的Williamson翻译得非常精良。
Mishkin,不知道怎么的还不出第九版。
另外这本书的中文版的译名非常低俗,取这个名字的人一来不尊重原作者,二来不尊重所有的学生和研究者,为了取悦某些喜欢金融学习爱好者,硬生生的为书名加了个金融二字进去。
翻译得尚可,比郭老师的差一些,比Sachs的和Barro第五版好。
Barro《现代观点》,这本书简化得过头了些,巴教授能借鉴下威教授的框架就好了,结果他借鉴了曼教授的,如此这般,就弄得这本现代观点难度远远低于他的第五版。
好在,“言必趋同”的Barro式教材风格在这本书中好转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