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
课中
课后
课前
1. 明确学习目标,并共享给每个学生。以一个主题(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为佳,以便为不 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留出探索空间。明确学习目标的目的在于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即能用所 学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准备不同层次的前置学习资源,包括基础介绍、探讨性问题、学习指引、练习项目; 教师对学习资源给予一定学习引导,尽可能收集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反馈, 确定课堂互动将主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学习引导包括:针对学习材料,提出总结性,或探讨 性问题;设计针对学习材料的测评题目等。 根据收集到的学生认知反馈,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课堂内的学习任务。有趣、效果好的学习 任务是依据学生发现的逻辑将知识打散而设计出来的。一个个真实的学习任务使知识由点及 面地串联到一起,真正成为学生的习得。
翻转课堂的核心问题
1. 学生主动学习(engagement)
学生要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总结出相关知识结构, 而不是被动接受问题和解决方案。
知识表述过程
≠ 学习发现过程
≠
翻转课堂的核心问题
2. 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feedback)
优化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缩短习得反馈周期,实现泛在式教学: • • • • 探讨问题更深入; 1-1解决问题; 分层教学; 搭设新场景应用解决问题。
北京十九中翻转课堂的 理念和应用
提纲
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在十九中的应用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 最近发展区理论
核心问题
学生主动学习 师生有效互动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
T
S
T
• 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 •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发展区理论
2. 3.
4.
课前
课中
5.根据学生认知方式 (视觉、听觉、触觉) 和学习能力的不同需要,设计准备适合 不同小组学习者的学习任务。 6. 课堂差异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不同理解水平和认知方式,分小 组教学。教师为各小组提供不同学习任务,以便在同一个课堂时段,各组学生 能够明确自己要做的学习任务(练习、讨论、协作任务),教师则可以走动 观察,为需要的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分组协作、分层练习、集中总 结。 比如A问题是全班同学都关心的,教师可与全班讲解互动,再针对性地与小组一 解惑B问题的深入探究,此时小组二或许在做B问题的应用练习,小组三或许在 做B问题在新场景的应用。或全班分组完成解决A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的学习探究。
课后
7. 课堂学习时段虽然结束了,但学生间及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是不中断 的。学生可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课下通讯媒 介的便利交流以及参加人数的众多,使得泛在式学习成为可能。
课后
谢谢!
Biblioteka Baidu学生(S)
T:老师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 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 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 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