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

◇作者:邓艳红

【内容摘要】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统治势力的代表。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周朴园诚然不是善性的人格化身,然而鄙弃式的大批判又是否完全合理呢?因此本文从文化背景来解读周朴园,重点分析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从他对鲁侍萍那种复杂的矛盾的感情中,展现了人性矛盾,即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这是造成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人的阶级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阶级的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加固的。

【关键词】:悲剧痛苦怀念爱情与阶级人性复归

都说爱情是美好的,爱情可以战胜一切。但在《雷雨》中却讲述了一个关于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悲剧故事。周朴园,一个在《雷雨》中给人印象颇深的人,一个罪恶深重的人,一个被金钱、权利占据躯壳的人。他直接或间接的制造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就连自己的一生也是一场闹剧。30多年前,周朴园是个英俊潇洒、才华出众的阔少爷,而鲁侍萍是他家的一个侍女。凭着他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人品、才学,用当时的伦理道德世俗理念来看,他与待女侍萍根本不可能发生婚恋之事。可正是这位阔少爷,在“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的侍萍面前,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与侍萍摆在了脱离阶级地位差别的同等位置上,周朴园感到鲁侍萍很懂事,能听懂他讲的话,服侍很周到,便从心底爱上了侍萍。侍萍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风度翩翩的少爷,以至于忘记了他是主,而自己是仆,或许她想到过,也对未来彷徨过,可她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和周朴园在一起。好一个才子佳人的美好搭配!周朴园的父母无可奈何,默认了他们的关系。两人相亲相爱,并生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周萍,一个是鲁大海。本来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情啊,他们彼此相爱,甚至使封建家长也不得不妥协。可是后来,周朴园却始乱终弃,为了和一个富家千金小姐结婚,狠心抛弃了侍萍,侍萍在刚为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儿子的第三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①。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

活了三十年。就是那个曾经爱过他的男人,毁掉了侍萍美好的青春年华,带给侍萍的是三十多年的痛苦生活和对自己亲生骨肉的日夜思念。这类故事在旧戏《孔雀东南飞》等中也有,与巴金《家》中的高觉慧和鸣凤的爱情受挫也相类。男女相恋,门第悬殊,父母坚拒,恶人作祟云云。酿成悲剧,其主人公往往是人们同情和赞扬的对象。但生活或艺术真实也会推出另一类主人公,周朴园即是其一。他没有像焦仲卿随刘兰芝殉情,也没有如高觉慧愤然出走。他活着,也没有离家,于是周家天下从此多事。好端端的一场爱情,从此演变成一场悲剧,并且还悄悄地蔓延开去……,真是让人为之惋惜!

一切如周朴园所愿,赶走侍萍后,他娶到了那位有门第的小姐。他后来成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社会上一般人的尊敬,是个非常“体面”的人物,有名誉,有地位,有金钱。按理说他应该因知足而快乐地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那些年的生活中他一直是非常孤独的,并且他一直苦苦地怀念着他的侍萍,三十年来一直没忘记她。他保留了侍萍的习惯、家具,在看到屋子的窗户被人打开时,他对儿子周萍说了这样一番话:“这间屋子的家具多半是你生母喜欢的东西。我从南边移到北边,搬了多少次家,总是不肯丢下的。这屋子摆的样子,我愿意总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这叫我的眼看着舒服一点。你的生母总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的。”②每年四月十八日,他都不忘记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是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待。认出侍萍后,他对侍萍的一段告白完全不是虚假的:“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③对这些,似乎都证明他三十年来一直记着她,而且还是朝夕怀念着她的。三十年,这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足以让他忘掉一个人。他在这三十年中,娶了富家小姐,成为上流人物,何其风光潇洒,鲁侍萍应该早被他遗忘了,然而他却无时无刻不记得他的侍萍,侍萍用一针一线绣成的“梅花”和“萍”字④,无不包含着对周朴园的一片痴情,同时也可想见周朴园当年对侍萍的感情。试想,如果周朴园是一个“始乱之,终弃之”的浪荡公子,恋上侍萍只是为了一时的取乐,那么那“两件旧绸衬衣”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被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周朴园之所以如此珍惜,是因为这两件绸衬衣非同寻常,凝聚着他与侍萍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也印记着他与侍萍度过的那段最具纪念意义的快乐时光,可见那时他们是倾心相爱的。正如曹禺先生所说的:“一个人对初恋总是

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虽然他后来又娶了繁漪,但是他并不爱她,总是禁锢着她,他娶繁漪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这桩婚姻背后的金钱利益。在作品的第一幕中,他一出场见久别两年的妻子,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接着命令蘩漪:“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两句话就表明他对妻子的生硬,冷漠态度。他只知道蘩漪是他的妻子——他的一种附属物;他的责任就是把她藏起来,同保存其它财物一样。四凤说过:“我怕老爷念经吃素,不喜欢我们伺候他,听说老爷一向是讨厌女人家的。”⑤周朴园不是一个花心之人,相反,因为他的传统反让他更加专一地记着侍萍,他为了其理想而不得不“自愿”地放弃爱情,把那份爱那份痛深深地埋在心中,把自己化作一块石头,把尘世间所有的珍贵的东西都通通震落,在漫长的时间中忍受着比死还痛苦千万倍的痛苦。作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家庭统治者,他和家人之间没有一点亲人的感情,只有威权和命令,这样的家长谁愿意跟他接近呢?他是空虚的,孤独的,用那样的方式去怀念侍萍完全是为了在空虚的生活中泊靠一丝精深寄托,看着以前的东西,怎能不睹物思人?这三十年,周朴园就是在这种痛苦的回忆中度过的。

再回过头去看三十年前,周朴园既然敢于同侍萍相爱,为什么最后却“忽然不要她了”⑥呢?这就要从周朴园的阶级本质来说了,任何一个阶级,在阶级社会里,他们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须服从本阶级的利益,离开了现实的利害关系来奢谈感情,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即使是侍萍自己也清楚地知道:他们其实是完完全全两样的。周朴园的内心是真心爱着侍萍,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苦衷:社会舆论、整个统治阶级势力以及封建社会思想的压迫与侵蚀,他的家庭,这一切都使他恐慌,使他矛盾,因此正如鲁大海揭露周萍所说的“你(周萍)就可以一面表示你真心的爱她,做出什么事都可以,一面你还得想着你的家庭,你的父亲,他们要叫你丢掉她,你就能丢掉她,再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来配你,对不对?”⑦周萍与四凤的悲剧,其实就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悲剧,鲁大海的这一席话,并没有说周萍是否是屈从于阶级与家庭的压力,是否是真正的要抛弃四凤而只是揭示了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因此,周朴园“忽然不要”侍萍,不管他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自愿,因为周朴园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的,而他同侍萍相爱却是后来的事,他们曾经相爱正同他们后来分手一样是真实的,

周朴园的怀念,到底代表着什么?如果将其与政治联系起来,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劣根性与虚伪性,那又未免太牵强附会了些,我觉得,曹禺想表现的,只是一种人性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