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进行剖析(4篇)

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进行剖析(4篇)

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进行剖析(4篇)篇一: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进行剖析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剖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绩观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绩观是指对政府工作效能的评价、认识和态度,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的工作动力、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因此,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的树立是一个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观念、制度建设、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政绩观往往过于注重表面的光鲜亮丽,忽视了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

正确的政绩观应该关注社会综合效益,注重解决长远问题,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的具体成果。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

政绩观的针对性和实际效应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体现。

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突出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政府工作的情况。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具备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最后,要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因此,应该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正确的政绩观,引导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形成全社会对于政府工作的共识。

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政府官员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问题导向。

政府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常常比较复杂和棘手,政府官员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努力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强问题预防和解决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长远考虑。

政府官员在工作中要树立全局观念,考虑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不能仅仅追求眼前的短期成果,而忽视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谋划。

再次,要注重服务民生。

政府的根本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主动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提高民生水平。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自2020年以来,我任职的部门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更好地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特进行政绩观自查自纠,及整改措施的总结与反思。

以下是我认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 工作目标不明确。

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工作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明确的情况。

这导致了工作混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工作流程不规范。

有时在处理工作时,缺乏统一的流程和标准,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项目实施不力。

3. 部门人员素质不高。

在部门中,存在一些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的现象。

这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缺乏创新意识。

在部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重复简单的工作,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5. 沟通不畅顺。

在工作中,存在相互沟通不畅顺,信息传递不及时的情况。

导致了工作中出现了不必要的误会和问题。

二、整改措施1. 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将会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明确每个人员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2. 规范工作流程。

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实施能力。

3.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对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4. 注重创新意识。

在工作中,鼓励部门人员勇于创新,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5. 加强沟通协调。

加强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协调,及时分享信息,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的隔阂和误会,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自我检讨在以上问题及整改措施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方面,我工作中有时会意气用事,缺乏充分的思考和沟通。

另一方面,有时也存在效率不高、处理问题方式不当的情况。

通过这次政绩观自查自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会更加努力地改进自己,提高工作水平。

四、总结政绩观自查自纠,是一种自我反思和审视,是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的重要手段。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着政府的形象和形势的稳定。

然而,在现实中,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政绩观不正确的现象,甚至存在一些偏差。

本文将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推动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存在的问题1.功利性政绩观: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功利性政绩观,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短期成绩,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这种功利性政绩观导致了政绩评价体系的扭曲,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效果。

2.重标新立: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重标新立”的现象,追求新的政绩目标,而忽视了原有的政绩,导致政绩目标的频繁变动和政绩积累的不足。

3.数量至上: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政绩观存在着数量至上的倾向,只追求数字化的政绩,而忽视政策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政绩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4.急功近利:一些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只追求急功近利,忽视政策的长期效果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政绩观存在严重的功利倾向。

二、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加强正确的政绩观的理论学习,深刻认识政绩概念和内涵,提高政绩观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严格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的政绩评价体系,强调政绩观的客观性和长期性,充分体现政策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强调数量的政绩观。

3.加强政绩验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绩的验收和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的政绩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推动政绩观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4.强化长期规划: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强化长期规划,坚持以民生为中心,深入开展全面发展规划,提高政绩观的长远性和科学性。

5.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对政绩观不正确的党员干部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维护党的形象和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结语正确的政绩观是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关乎着政府的形象和形势的稳定。

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政绩观不正确的现象。

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检视问题报告

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检视问题报告

标题: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检视问题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政绩观偏差问题进行深入检视,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人民。

一、问题背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政绩观偏差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政绩的片面追求、过分注重数量性指标、忽视长期发展、忽略社会影响等问题。

二、问题分析:片面追求数量性指标: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过分关注GDP、项目数量等表面指标,而忽略了经济结构优化、环保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

短期行为导向:一些领导干部倾向于追求短期内的政绩,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导致政绩表面光鲜,但问题暗藏。

强调政绩忽略社会影响:部分领导干部在推动工程项目等方面政绩显著,但对于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社会影响没有充分考虑。

三、问题原因:干部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机制过于侧重数量性指标,缺乏对质量、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评估。

绩效考核压力:一些领导干部在绩效考核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导致追求政绩成为应对考核压力的手段。

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新时代发展观念的更新滞后,仍然停留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旧观念。

四、改进建议:建立科学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增加对质量、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科学评估。

注重长期规划:引导领导干部注重长期规划,将发展政绩与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避免过分追求短期政绩。

加强培训与理念宣传: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念培训,引导其更新观念,使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社会责任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政绩观偏差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深入检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政绩观偏差问题,我们旨在引导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人民,实现可持续、稳健、高质量的发展。

我们期待通过改进举措,推动领导干部更加注重质量、长期效益和社会影响,真正实现政绩观的健康发展。

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材料2

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材料2

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材料2一、践行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1. 政绩观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对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

他们在工作中过于追求表面的成绩和效果,忽视了工作的实质和长远影响。

这种政绩观导致了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现象,难以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 政绩观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领导干部在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他们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制定政策和工作计划,导致政策与实际工作脱节,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这种政绩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而且可能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害。

3. 政绩观考核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政绩观的考核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政绩观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难以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

另一方面,考核机制过于注重短期效果,忽视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这种考核机制容易导致领导干部只关注眼前的成绩,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4. 政绩观宣传和引导不足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政绩观宣传和引导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对于正确政绩观的理念和重要性宣传不够,导致领导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对于错误政绩观的批评和抵制不够,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受到错误政绩观的影响。

这种宣传和引导不足容易导致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偏差,难以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政绩观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教育,提高他们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同时,加强政绩观教育的宣传和引导,使领导干部更加重视政绩观的重要性。

2. 完善政绩观考核机制完善政绩观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应包括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方面,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政绩是政府施政的结果衡量指标之一,也是评价政府工作是否出色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政绩观的扭曲和偏差却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出现了片面追求政绩、只注重表面工程、重数量而轻质量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更影响到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因此,需要对政绩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问题和原因剖析1. 片面追求政绩的问题政绩观片面追求政绩,是当前政绩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些领导干部将政绩作为自己晋升晋级的标尺,追求政绩成为了他们的一种心理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只追求一时的成绩,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社会效益。

2. 只注重表面工程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政绩观的扭曲导致领导干部只注重表面工程,不注重项目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益。

他们关注的是项目的建设速度,而忽视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项目质量不达标,浪费资源,并可能给群众生活带来实际困扰。

3. 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问题政绩观的偏差还表现为只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

一些领导干部只关注项目的数量,追求项目的多而不顾项目的好。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项目质量低下,不满足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4. 过分宣传和强调政绩的问题一些政府官员追求政绩,往往会过分宣传和强调政绩,给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他们喜欢大肆张扬自己的成绩,而不顾及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利益。

这种宣传过度的做法容易引发舆论质疑和社会不满,造成政府形象的受损。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1. 政绩考核机制存在不足。

政绩考核制度对于数量和形式化指标的考核过重,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因素。

2. 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驱动。

一些领导干部过于注重个人利益的追求,以政绩作为晋升的敲门砖,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

3. 群众监督渠道不畅。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监督反馈机制不畅,导致政绩观扭曲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问题的背景政绩观是指在政治环境中对政府官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在当前社会中,政绩观已经成为衡量官员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政绩观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的实效和长期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 问题的深度分析政绩观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2.1 官员个人政绩追求的问题一些官员追求政绩往往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是为了公共利益。

他们把政绩观作为个人提升和升迁的重要途径,将精力都放在了实现表面上的政绩而忽视了真正为民服务的内在需求。

这种以政绩观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使得政府工作变得功利化,官员们更在意个人的政绩而不是民众的福祉。

2.2 政绩观导致政府工作短视问题政绩观使得政府的目光容易局限在短期内的政绩上,忽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官员追求政绩表现往往是急功近利,重视一时的成绩而忽略了社会的长远发展。

这导致政府工作往往是随波逐流的,缺乏明确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

2.3 政绩观带来的统计偏差问题政绩观的存在使得政府工作中的统计数据往往是为了追求政绩美化而进行的。

官员不惜用各种手段来使统计数据看起来更好,而不是真实地反映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程度。

这导致政府工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怀疑,也给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惑和误导。

3. 问题的广度分析政绩观问题的广度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对政府工作全面考量的不足政绩观往往只注重政府工作的表面成绩,而对于政府工作的全面考虑不足。

政府工作的任务是多元的,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和需求,但官员们往往只追求某一个领域的好成绩,忽略了整体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3.2 对民众需求的理解不足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为民众服务,但政绩观往往使得官员们对民众的真实需求了解不足。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政绩来衡量工作的优劣,而不是通过民众的满意度来评价自己的工作。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自查自纠问题及整改措施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者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个人攀比、追求短期效果和个人荣誉等问题,导致政绩观偏离公共利益和长远发展目标。

- 解决方法: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提高其
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指标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避免强调短期成果。

2. 统计方式问题:政府在统计工作成果时,可能存在夸大、扭曲和数据造假等问题,以达到提高政绩的目的。

- 解决方法:建立科学客观的统计方法和体系,加强内部审
核机制和外部评估,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减少出现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3. 激励机制问题:政绩观不正确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激励机制的缺失或失调,导致政府工作人员追求表面的工作成绩,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 解决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晋升、
荣誉等方面的激励,鼓励政府工作人员在关键领域和长远目标上取得实际成效。

同时,强化对政绩观不正确行为的问责机制,严肃追究责任。

4. 价值观问题:政绩观不正确,往往与价值观的偏差有关,即将自己的政绩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解决方法: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服务人民、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确保其在政绩观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总体而言,整改措施应该综合考虑从操作者、统计方式、激励机制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强化内外部监督和问责,确保政绩观符合公共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导读】政绩观作为一种评价政府官员绩效的标准,是推动政府和官员履职的重要动力之一。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政绩观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就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展开探讨。

一、政绩观存在的问题1. 过分注重数字化指标政绩观往往导致官员们过分注重数字化的指标,而忽视了绩效的全面性和长期性。

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会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政绩,而忽视了政策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稳定的绩效。

2. 官员“面子工程”现象为了迎合政绩观,一些官员可能会倾向于开展“面子工程”,只注重项目的规模和表面效果,而忽视了项目的实质性作用和长期影响。

3. 畸形竞争和现象政绩观下的官员往往会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所谓的政绩,包括虚报数据、瞒报问题、甚至涉及等现象。

二、整改措施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包括量化指标和质化指标,将政绩观与政策的长远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避免只看数字化指标而忽视了其他重要方面。

2. 鼓励实效工程政府应更加注重项目的实质性作用和长期影响,鼓励官员开展实效工程,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实际效益。

3. 强化监督和问责政府应建立起更严格的监督机制,对政绩观下的不正当行为进行严肃问责,打击虚假数据和行为,保持政绩观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结语政绩观在评价政府官员绩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实效工程以及强化监督和问责,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政绩观的作用,推动政府官员更好地履职尽责。

【总字数:约610】4. 强化官员培训和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官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绩观意识和绩效管理能力。

通过专业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政绩观的内涵和作用,以及如何平衡政绩观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5. 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可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官员正确对待政绩观。

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对那些在政绩观下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官员给予肯定和奖励,同时对那些仅追求表面政绩的官员进行严肃处理。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4年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4年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4年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主制度的稳定运行。

然而,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从政府部门、官员个体以及整个政治氛围等角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政府部门的问题1. 宏观政绩导向问题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存在以宏观经济指标为导向的政绩观念,仅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主要是GDP增长、税收增加等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社会民生的改善、环境保护等非经济指标。

这种导向使得政府在一些地方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资源和社会公平为代价。

整改措施:① 深化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政绩评价体系,使政府工作的成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指标。

②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对话,形成广泛的利益平衡机制,避免过分远离民意导致政绩滑坡。

2. 虚假宣传和弄虚作假问题为了追求政绩目标,一些政府部门存在虚假宣传和弄虚作假的现象,为了让政绩数据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人为操纵数据,掩盖问题和困难。

整改措施:① 强化约束机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对虚假宣传和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严惩。

② 注重舆论监督,加强对媒体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鼓励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让公众了解真相。

二、官员个体的问题1. 注重政绩而忽视服务意识一些官员在工作中过分注重自己的政绩,忽视了对民众的服务意识。

他们以达成政绩目标为己任,对民众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甚至将个人的政绩目标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

整改措施:① 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执政能力培训,使其真正成为公仆而非权力工作者。

② 建立有效的对官员工作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将公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官员注重服务。

2. 腐败问题腐败是官员的普遍问题,一些官员身陷腐败漩涡,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对于政府工作的推进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了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政绩观存在的问题1.功利性导向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和政府官员过于注重政绩,将功利性导向凌驾于公益性导向之上。

他们以追求眼前的政绩为目标,追求短期内的成绩,淡化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种功利性导向导致了政绩观的偏差,使得一些政府工作仅仅聚焦于表面的形式和数字,而忽视了实质性的改革和发展。

2.浮躁性问题一些政府工作存在着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性。

由于各种压力的存在,一些政府官员往往会追求速成和快成效,忽视了认真分析问题和深入调研的重要性。

这种浮躁性使得政府工作缺乏深度和耐心,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表面性解决,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这不仅会导致政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会浪费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

3.重量化指标问题有些政府官员和干部过度追求重量化指标,以数据为导向评价政绩。

他们认为只要数量达到了,就是政绩的体现,而对质量和效果则关注不够。

这种重量化指标的过度强调,会导致政府工作的偏离,只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性。

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达到指标而采取刻意夸大政绩的手段,导致政绩观的扭曲和失真。

4.短期主义问题一些政府工作存在着过于短期主义的问题,只追求眼前的成绩,而忽视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这种短期主义的追求,容易导致政府工作的短视性和片面性。

一些政府官员往往只关注他们任期内的成绩和荣誉,忽视了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责任和地位。

短期主义的问题不仅会导致政府工作的不可持续性,还会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整改措施1.深化绩效评估制度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

评估制度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注重对政策成效、社会影响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评估,而不是仅仅以数字和数量为评价标准。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政绩观是指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对自己所取得的政绩所持的态度和观念。

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不正确的政绩观,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从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展开讨论。

问题一:追求政绩成绩、忽视民生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追求政绩成绩、忽视民生问题的现象。

他们只关注于自己实现的政绩,而忽略了民生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政绩观是片面的,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也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平。

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府和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政绩观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完善考核制度,引导政绩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政绩观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政绩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对绩效考核制度的落实执行,确保政绩观被正确理解并得到落实。

问题二:以政绩考核为中心,忽视社会效益有些地方和部门将政绩考核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味追求政绩成绩。

这种做法容易出现以形式主义为主导的行政工作,忽视了社会效益。

整改措施:1.完善考核制度,重视社会效益。

加强对政绩考核制度的完善,将社会效益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政绩观朝着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

2.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们认识到政绩考核不是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社会效益才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

问题三:简单追求政绩增长,忽视政绩质量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简单追求政绩增长,忽视政绩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

只注重政绩的数量,而忽略了政绩的质量。

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政绩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政绩质量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政绩的真实质量,引导政绩观朝着注重政绩质量的方向发展。

2.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政绩质量。

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政绩质量,确保政绩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关于政绩观 检视问题 的报告(一)

关于政绩观 检视问题 的报告(一)

关于政绩观检视问题的报告一、问题背景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对自己在执政或治理过程中所取得成就的认知和评价。

政绩观问题不仅关乎领导人自身形象,更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治理效果。

在当前社会中,政绩观问题日益凸显,对政府机构和领导人的形象、政治生态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政绩观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检视迫在眉睫。

二、存在的问题1. 以结果为导向在政绩观的影响下,一些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更关注政绩成果的呈现,而忽视了过程的规范和民生的需求。

以结果为导向的政绩观导致了一些政策和决策的盲目性,甚至出现了为了追求政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2. 缺乏长远规划部分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过于追求眼前的政绩成果,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民生改善。

缺乏长远规划的政绩观容易导致政策短视、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的积累。

3. 操纵舆论为了营造良好的政绩形象,一些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倾向于操纵舆论,掩盖问题和负面影响,甚至对批评声音采取打压和封锁的方式,导致信息不畅和舆论失衡。

4. 忽视民意政绩观问题还表现在一些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忽视民意,不顾民生疾苦,将政绩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政策与民意脱节,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积聚。

三、解决思路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和长远发展,避免片面追求政绩成果而忽视规范和公平。

2. 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政府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培训,加强其责任意识和长远规划的能力,引导其正确处理政绩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3. 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政府应积极推动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保障舆论自由的同时,对政府官员或政治领导人的政绩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防止政绩观的歪曲和操纵。

4. 强化民意参与政府应加强对民意的关注和回应,建立多种渠道的民意反馈机制,倾听民声,解决民生问题,使政绩观与民意相统一。

四、总结政绩观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政府形象、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问题。

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导言:在现代社会,政绩成为政治官员评判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政绩观出现偏差,影响了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问题分析1.政绩浮夸导致虚假宣传在政绩观偏差的环境下,政治官员为了迎合上级评估标准,常常夸大其成绩,甚至故意虚构。

这样的虚假宣传削弱了政绩观的可信度,影响社会对政治官员的评价准确性。

2.政绩评估过于注重短期效益政绩观的偏离还表现在政绩评估上。

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这种偏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盲目追求表面功夫政绩观的扭曲还表现在政治官员盲目追求表面功夫。

他们通常着眼于表象问题,如修建豪华建筑、举办盛大活动等,并且以此为依据展示政绩,忽视了实质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福祉。

4.忽视民众的需求和参与政绩观的错位还体现在忽视民众的需求和参与。

政治官员往往只关注领导的要求和政府的目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和参与意愿。

这不仅削弱了政绩的真实性,也影响了政治官员的公信力。

二、整改措施1.建立科学、客观的政绩评估机制为了解决政绩观的问题,应该建立科学、客观的政绩评估机制。

政绩评估应当以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核心,全面考量政府部门和官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贡献,以数据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虚假夸大。

2.加强政绩宣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政绩宣传应该以真实和准确为基础,避免虚假宣传。

政治官员应当客观陈述自己的成绩,并主动公开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公众进行评估和监督。

媒体要加强对政绩宣传的核实和监督,防止政绩观的偏离。

3.注重问题导向,推动务实政绩政治官员应该注重问题导向,抓住民生关切和社会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实现真正的务实政绩。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当今社会,政绩观是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和衡量,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政府官员存在着错误的政绩观念,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就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存在的问题1. 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一些政府官员的工作中,存在着一种偏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他们追求结果,只注重工作的成果,而忽视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样容易导致政府官员为了达成目标不择手段,忽视规则和程序,造成不良后果。

2. 过分追求政绩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择手段,甚至走火入魔。

他们会主动选择“拍脑袋决策”,只追求可以取得直接成果的项目,而忽略了长远发展。

3. 差异化政绩观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政绩的评价标准不同,造成了政绩观的差异化。

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偏差行为,可能会为了政绩而推卸责任,甚至打压他人。

4. 没有人文关怀在政绩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些官员为了突出政绩,以点状的成绩为荣,而不顾人情味。

这种情况下,官员对人的尊重和人性关怀就会被淡化,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5. 过分强调“政绩为上”一些政府官员因过分追求政绩而放弃了原则和底线,导致滥用权力,违法乱纪。

这种情况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也伤害了人民的利益。

二、整改措施1. 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全面而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明确政绩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使其客观、公正的反映政府工作的真实情况。

政府官员的工作成果不应该仅仅看成绩,更应该关注过程和影响。

2. 增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政府应该加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政府官员的职责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政绩,更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强调官员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

3. 推进政绩公开透明政府应该进一步推进政绩的公开和透明化,将政绩评价结果及时、公开的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监督政府工作。

政绩观方面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政绩观方面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分析政绩观是指政府官员在任职过程中,过于关注或追求表面的政绩成果,忽视了问题解决的实质和长期效果。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政绩观问题普遍存在,对于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问题一:短期行动,忽视长远发展•官员追求政绩成果,倾向于采取一些短期行动,忽视了问题的根本解决和长远发展。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需要时间和持久的努力,仅凭一时的决策和临时措施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整改措施:•强调长远规划: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长期的工作规划和目标,不仅关注短期政绩,更要考虑长远发展。

•注重问题挖掘:政府官员应提倡在解决问题时,注重挖掘问题根源,寻找持久解决方案,而非局限于表面问题。

问题二: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政绩观导致政府官员更注重表面形式的突出,而忽视了问题解决的实质。

•一些政绩标志性工程的兴建往往只关注外在效果,却忽略了对民众实际需求的满足。

整改措施:•问题导向:政府官员应将关注点从形式转移到问题解决的实质上,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真正为民众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案。

•民众参与: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加强民众的参与,了解民众需求和意见,从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更加贴近实际和人民群众。

问题三:短视的指标评估•政府官员普遍使用一些短期或局部的指标来评估政绩,如经济增长速度、投资规模等,忽视了全面的社会效益评估。

•过于强调某些指标,会导致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被忽略,造成资源和发展的不合理分配。

整改措施:•多维度评估:政府官员需要采用更加全面和多维度的指标来评估政绩,关注社会效益和民生改善,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

•考虑长期影响:政府在制定发展目标和计划时,要深思熟虑其对长期发展的影响,并进行风险评估,避免短视片面的决策。

问题四:激励机制不合理•由于政绩观的存在,一些政府的激励机制更多地关注表面和短期成效,导致官员追逐政绩并陷入功利主义的境地,无法真正为民众服务。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第一篇: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三严三实”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面是关于部队官兵不严不实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在“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

等待领导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

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

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

有时由于工作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办法解决问题,工作漂浮,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2、在“严以修身”方面,本人兴趣不够广泛,没能带领官兵树立高尚的情操,养成高昂的战斗作风,安于现状。

同时服务意识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在为民服务方面,经常因为其他工作的原因没有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

整改措施: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提高自己的眼界,增强全局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常怀感恩之心,主动工作,干事创业。

2、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队官兵提升修养,培养严谨的作风和优良的战斗精神,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的意识,及时为群众解决困难。

第二篇: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政绩是指一个领导干部或领导班子以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其管理范围内,通过有效的组织领导活动,带领人民群众推动一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的业绩。

它是领导干部追求的执政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其内涵看,政绩是领导干部个体努力与广大群众集体劳动成果的合体,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合体,是领导权力与领导活动的合体。

客观上讲,实现发展,体现执政价值,获得执政利益是追求政绩最核心的驱动力。

因此,政绩本身与价值、利益、发展紧密联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利益观、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查摆问题与不足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查摆问题与不足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查摆问题与不足
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方面,我们应该认真查摆以下问题和不足:
1. 过分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有时候政绩观过于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工作质量和效果。

这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只追求表面的政绩,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和社会效益。

2. 短期利益看重:一些领导干部倾向于追求短期政绩,为了迅速取得成绩而采取一些不负责任或不法的手段。

这种行为不仅有损政府形象,也会对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缺乏全面考虑:有时候政绩观存在片面性,只注重某个领域或某个指标的表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

这样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问题,造成长远发展不平衡。

4. 不善于接受批评和反思:一些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质疑和批评不够宽容,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

这样容易导致政绩观的扭曲和僵化,无法及时纠正问题。

5. 不重视民生需求:政绩观需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民生问题和改善群众生活的需求。

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人民的实际需求,只关注自己的政绩,从而导致政绩观偏离正确轨道。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绩观念和质量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数量指标,还要考虑质量、效果和长远影响。


外,领导干部应该善于听取不同声音,勇于接受批评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民生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政绩观。

个人政绩观方面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个人政绩观方面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个人政绩观方面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个人政绩观是指个人对于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成就的认知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政绩观直接影响着他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许多人的政绩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功利主义、唯分数论、浮躁虚荣等不良倾向,这不仅会对个人造成困扰,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许多人的政绩观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他们追求的是眼前的利益和成就,将成功与奖金、升职挂钩,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略了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这种功利主义的政绩观不仅容易导致个人心态紧张和贪婪,还可能导致团队合作的矛盾和冲突,使整个社会变得功利化和利己主义化。

其次,许多人的政绩观存在唯分数论倾向。

他们过分追求数字化的成绩和评价,只看重形式上的数量和指标,忽略了实质上的品质和价值。

这种唯分数论的政绩观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和目标,追求表面的成绩而忽视内在的修养和提升,导致个人浮华虚妄和虚伪空洞。

最后,许多人的政绩观存在浮躁虚荣倾向。

他们只追求表面上的光鲜和艳丽,追求名利和虚荣,忽略了内心的平和和深厚。

这种浮躁虚荣的政绩观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和价值观,迷信权势和权威,变得自私自利和轻浮肤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我们要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

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坚持真善美的原则,追求担当与奉献,摒弃功利主义和唯分数论的偏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

其次,我们要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提升。

要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品德,注重内心的净化和升华,追求心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正直、宽容、谦虚、坚韧的性格品质,树立诚信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努力的人生信条。

再次,我们要重视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

要尊重集体荣誉和团队利益,倡导合作共赢和互助互利,摒弃利己主义和竞争对抗,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关心社会大局和群众利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社会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中共丽水市委政策研究室2004年9月13日[领导干部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张成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组织、自己的“试金石”。

就欠发达地区而言,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政绩观,为谁树立政绩,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对我们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打造“平安丽水”、加快把丽水培育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最近,我带领有关人员到基层,就我市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有关政绩观问题进行了调研。

在与县(市、区)、乡镇、部门干部的接触、交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我们丽水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总体而言,在全市整个干部队伍中,绝大部分人的政绩观是正确的。

广大干部从欠发达的实情出发,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理清工作思路,发扬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丽水市委根据省委“八·八战略”和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少数领导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政绩观。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一)急功近利。

少数领导干部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赶快出政绩、抓紧出政绩,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想争取在自己的任期内,急着做出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魄力,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对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重摘果、轻栽树”,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

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时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

(二)标新立异。

一些领导执政一方,为了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千方百计出奇出新,喜欢做“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或仅仅局限于“一幢楼、一条路、一座桥”,对那些虽不“轰轰烈烈”、“显山露水”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杂事、繁事、难事却不感兴趣。

极少数乡镇领导干部一到任,就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

我市有一个偏远乡镇,1992年刚撤扩并,就超越实力,大肆举债搞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征用土地、造中心街等,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到目前,镇领导已换了三、四任,但该镇还欠债务二、三百万元。

(三)唯书唯上。

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群众的关系,做工作、想问题不唯实,只唯书、只唯上,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满意”。

他们看个别领导爱好、摸个别领导思想、迎合个别领导思路,看个别领导脸色行事,搞个人投机主义,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而是为了个人升迁。

对这些人来说,“政绩”说到底就是作为个人晋升路上的铺路石,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

这种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求虚名,不务实效,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数据注“水”,劳民伤财,搞短期行为。

最典型的就是少数乡镇企业的数据,只见产值不见税收。

(四)偏重经济。

片面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成“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维系在GDP上,围绕GDP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共健康的损害、对公共财产的掠夺等。

从GDP数字上看是增长了,但却支付了昂贵的生态成本、健康成本和人文成本。

同时,由于片面追求GDP,也会严重扭曲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诸如卫生、教育、就业、环保、安全、信访、社会治安、稳定等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却无法顾及,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五)华而不实。

少数干部不注重“做事”,而善于“作秀”,刻意在“唱功”上做文章,信奉“不怕没做到,就怕想不到”,“不怕干不好,就怕讲不好”,“想到、说到等于做到”。

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追求轰动效应等等,不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谋利益。

有极少数领导干部随心所欲,自搞一套,“新官不理旧事”,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规划,后天一个举措,搞得下面无所适从,“每任领导都修路,修的都是断头路”。

(六)“无为”而治。

极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怨天尤人,束手无策,只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摆样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

上述种种错误的政绩观,虽然只存在于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但它背离党的宗旨,违背客观规律,伤害群众感情,危害很大:一是损害形象。

众多的“政绩工程”都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最终群众遭了殃。

因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造成浪费。

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尽各种资源,掏空地方财政,甚至透支财政,多数项目回报率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回报,从而使地方人、财、物大量浪费。

三是贻误事业。

在错误政绩观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或缺位,或错位,或越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调控不力,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贻误发展良机。

四是败坏风气。

错误政绩观直接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为官一任、危害一方”,挫伤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脚踏实地创造政绩干部的积极性,一些原本好的干部也加入了造假、吹嘘、邀功者的队伍,形成恶性循环,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败坏整个社会风气。

二、不正确政绩观的成因分析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在对待政绩上的种种错误观念,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私心”作怪,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而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

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认识有偏差。

对政绩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错误政绩观。

如有的干部认为只有“轰轰烈烈”创一番伟业才是“政绩”,而视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庸;有的认为上级领导满意即为政绩;有的干部甚至把“政绩”看成是个人的政治资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缺乏深入改造,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追逐功名权位等等。

(二)机制有缺陷。

一是现有的考核评价政绩的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主要体现在:过分突出对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使政绩考核变成了“GDP考核”、“增长幅度考核”。

定指标、压指标,变相鼓励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

“定量”“定性”考核不够,看重干部“干了什么事”、“干得怎么样,但对这事该不该干、方向对不对没有深入考核等等。

对政绩的评价不全面、客观、公正,看重外在标志的“显绩”,轻视内在不易量化的“隐绩”;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影响和后续效益等,因此,导致极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从个人的得失出发,作表面文章,搞“泡沫政绩”、“数字政绩”、“虚假政绩”,欺上瞒下,骗取组织信任,谋得升迁。

对政绩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个模式考全部”,没有区别“远近高低各不同”。

而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基础条件不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显然失去公正。

二是决策机制不健全。

决策的提出、论证、决断、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决策失误的责任难以追究,没有象建筑工程质量那样实行终身追究制等等,为少数领导干部主观决策、追求个人政绩开了方便之门。

三是用人机制有缺陷。

主要指乡镇一级领导干部任期过短,调动频繁。

所谓“熟悉选举第一年,真正做事第二年,筹备离任第三年”、“一年看、二年干、三年换一换”。

由于任期短,少数领导干部只愿干“短、平、快”政绩,干“显绩”。

(三)作风有问题。

有的干部心浮气躁,干了一、二年就想“换”、就想“变”,不到二、三年就想提拔转岗,不然就是领导不信任、“工作”没有干到点子上。

极少数干部私心严重,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而是弄虚作假、作风飘浮,把心思放在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上,“做给领导看,不为群众干”、“不怕群众说不行,就怕领导来批评”,追求虚假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个人谋官升迁营造“垫脚石”,为谋取私利“铺路”,使得报喜得“喜”,吹牛得“牛”,“数字出官”。

三、基层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便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

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

1、抓教育。

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切实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的问题,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

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

要使广大基层干部明白,我们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上,体现在对急、难、险、重问题的处置上,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干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每件事情的严格要求、破解难题、操作到位上,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上,体现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创一方文明”上。

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

要立党为公,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政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满足个人私欲。

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负责。

二要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

既要扎实工作,积极创造业绩,又要保持良好心态,反对浮夸吹嘘。

三要处理好“奖杯”与“口碑”的关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