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游戏书中的音乐语言解读
幼儿音乐教育的心得【5篇】
幼儿音乐教育的心得【5篇】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
下面谈谈我在音乐教学中,教授新教材的点滴体会。
一、分析教材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幼儿音乐教材,无论是歌曲、音乐欣赏,还是律动、舞蹈、音乐游戏,都蕴含着一定的教育因素。
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在设计活动时充分地发挥教材自身的教育作用。
1、引导幼儿产生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绪、情感共鸣,从情感教育入手,达到音乐教育目标。
音乐艺术有抒发、表达、激励人的情感的特点。
一首作品不仅能表达一定的内容、情感,还能表达其发展变化。
利用这一特点,我在设计组织音乐教育活动时,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引导幼儿对音乐作品产生相应情感共鸣,培养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如小班欣赏歌曲《小人书不要哭》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段用平缓、忧伤的旋律,叙述了小人书躺在桌上哭得很伤心;第二段情绪平和愉快,特别是最后一句,用了歌曲音域音和切分及X.X节奏,突出表现小人书高兴地哈哈大笑的愉快情绪,两种情绪在间奏中得到转换。
我抓住歌曲情绪的变化,力求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欣赏之前启发幼儿注意听听:小人书为什么哭?后来怎么又笑了?激发幼儿在欣赏中联想想象。
再次欣赏时,请幼儿结合个人体验讲讲,如果自己脸破了会觉得怎样。
然后让幼儿边欣赏边随小人书的哭笑做表演,让他们亲自体会一下小人书的情绪、情感变化,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2、利用教材中鲜明、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就要选择能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以达到教育目的。
《小人书不要哭》教育小朋友要爱护图书,这首歌采用拟人化手法,以小人书的哭和笑来表明小朋友行为的对与错。
当幼儿听完这首歌后,小人书为脸被撕破而哭和为小朋友把书补好而笑的生动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
幼儿园中班语言《捉迷藏》课件
下一步优化措施
加强阅读理解训练
针对部分幼儿理解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安排更多的阅读理解训练活动,如阅读绘本、讲故事等,提高幼儿 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强化口语表达训练
为了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安排更多的口语表达训练活动,如朗诵、演讲等。同时,教师还可 以鼓励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张、刺激和有趣。
绘画表达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 幼儿自由创作捉迷藏的场 景和角色,培养幼儿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设计思路
情景模拟
设置类似捉迷藏游戏的场景,让 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游戏的 乐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角色扮演
提供角色头饰或服装,让幼儿扮演 捉迷藏游戏中的不同角色,如寻找 者、躲藏者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和互动性。
增加互动环节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这些互 动环节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家长参与孩子阅读指导建议
共读故事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捉迷藏》故事,引导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鼓励孩子模仿 故事中的对话和句型。
延伸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并讨论与捉迷藏游戏相关的话题,如“你最喜欢藏在 哪里?”、“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找到别人?”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律动
结合捉迷藏游戏的特点,选择适合 的音乐和律动,让幼儿在音乐中感 受游戏的节奏和氛围。
实践活动举例
游戏体验
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
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学会合作
【全文解读】-大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及反思 第10课《学做解放军》(第七课时)教案
《学做解放军》活动目标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爱好。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看雨的愿望。
1、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想不想到外面去看看雨?(孩子们兴奋地拍手跳起来:想,想)2、师:我们要带些什么就不怕被雨淋湿了呢?幼:我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给我打了伞,我就没淋湿。
幼:也可以穿雨衣。
幼:老师,我穿了雨鞋,就不怕弄湿了脚。
3、帮助幼儿穿戴好各种雨具。
(幼儿拿出自已的雨具,穿戴好。
)4、启发幼儿帮助同伴。
师:李洋洋和杨怡坤这几个小朋友早上是坐车子来的,没带雨伞,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帮帮他们吗?幼:老师,我的雨衣很大,可以让李洋洋钻进来一起穿。
幼:我的伞也很大,让杨怡坤和我一起打吧!二、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看雨,听雨,装雨。
1、引导幼儿看雨。
(1) 师:小雨点真可爱,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找朋友。
它和谁做了好朋友呢?我们去找找吧!(2) 幼儿到户外,自由分散地到处观察,教师观察指导。
孩子们开心地三三两两地分散开来,有些小朋友蹲在花圃边看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在小草上、落在小花上,有些小朋友看着小雨点在小水洼里溅出一朵朵小水花,还有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伞外,用手去装雨滴------他们看得很认真,一发现小雨点和谁做了朋友就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告诉我。
2、引导幼儿听雨。
师:小雨点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它们还在说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呢?我们来听听幼:小雨点对小花说:你好呀,我们来做好朋友吧!幼:小雨点对小草说:你渴了吧,多喝点水吧!幼:小雨点对我的小伞说:滴嗒滴嗒,你好你好。
幼:小雨点还亲亲我的小手:我真喜欢你。
(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描述了很多小雨点与朋友的对话。
)3、把雨点带回家。
师:小雨点真可爱,我们想办法把小雨点带到我们的教室去好吗?孩子们活动起来,有的用小手、有的用小手帕、有的用小树叶、有的用小袋子装好了小雨点,回到活动室。
三、回活动室,集中交流总结。
1、师:小雨点找到了那么多的朋友,它们是谁呢?,!来源:屈,老,师教案它们在说什么呢?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自已看到的、听到的,丰富经验。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聆听音乐、实践音乐活动,探究、实践音乐要素的表现方式,初步分析音乐作品,从而体会作品所表达的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语言。
2、学会聆听,感性认识音乐作品的美的同时,学会用理性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使学生产生对传统音乐作品、古典音乐作品的兴趣,并开始尝试自主探究、分析音乐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对比、参与音乐活动(一起击打伴奏节奏型、课堂小游戏),展开音乐联想和想象,体会各音乐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2、通过联系相关文化、历史实际等,引导学生理解《轻骑兵序曲》中暗合的“马蹄声”节奏型。
三、知识与技能:1、认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织体、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要素,体会其表现方式(各自的或相互结合的)所表达出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2、认识欧洲“加洛普舞曲”风格,并理解其中暗合了马蹄声的节奏型。
3、初步尝试联系其他相关文化知识探究音乐风格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一、聆听音乐作品,认识音乐要素,感受《轻骑兵序曲》三个主题不同的音乐情绪并通过音乐要素的不同表现方式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情绪,理解其音乐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初步探究影响音乐风格的形成原因。
教学步骤: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的学习。
那么,这“聆听”是怎么听的呢?边看书边听音乐是聆听吗?边走路边听音乐是聆听吗?这就说明“聆听”是要静下心来专注、仔细地听。
(一)聆听主题,循序渐进结合不同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
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先来“聆听”一段旋律,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旋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慢速弹奏《轻骑兵序曲》的C主题。
生:悠扬、舒畅等。
教师加快速度弹奏同一旋律,请同学们继续聆听(课件2),说说看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感受到这样的变化呢?生回答:情绪更加热烈。
因为速度加快了。
师:同样的旋律,我加上点什么,你们再感受看看,这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加入柱式和弦伴奏。
音乐语言要素与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语言要素与基本表现手段一、音乐语言要素介绍(一)音乐语言: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自己表情达意的体系称之为音乐语言。
(二)音乐语言的要素: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音乐语言的要素是表达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的基本。
(三)各要素介绍:(1)【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2)【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3)【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4)【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5)【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6)【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7)【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8)【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9)【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10)【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小学音乐《快乐的doremi》说课稿-
小学音乐《快乐的do re mi》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do re mi》是一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基本乐理歌曲。
它以简单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向学生介绍了音乐中的基本音阶。
这首歌曲选取了生活中的六个基本音阶,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简单,适合小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小学生处于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此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音乐中的基本音阶,学会用正确的音高演唱《快乐的do re mi》。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舞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音乐中的基本音阶,学会用正确的音高演唱《快乐的do re mi》。
2.教学难点:音阶的唱名和音高关系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听、唱、奏、舞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
3.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
4.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运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基本音阶。
2.基本乐理教学:讲解音阶的构成,让学生认识音阶的唱名。
3.学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设备学唱《快乐的do re mi》,注意指导学生音高关系的把握。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接龙、音乐游戏等活动。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三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三篇一、《小星星》——培养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引言:音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又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次课程将通过孩子们熟悉的《小星星》这首歌曲,引导幼儿进行音乐鉴赏,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一、歌曲选择的依据与分析《小星星》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儿歌之一,简单易学,旋律明快。
通过反复演唱,幼儿能够很快掌握曲调,并在歌曲中感受音乐的律动。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小星星》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2. 运用手指画出星星的轨迹,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3. 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唱出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节奏;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1. 温习:通过游戏的方式回顾并复习《小星星》这首歌曲,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2. 音乐鉴赏:播放《小星星》这首歌曲,引导幼儿听歌时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3.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运用彩纸、颜料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星星,通过手工制作锻炼手眼协调能力;4. 合唱演唱:指导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唱出《小星星》,并在演唱时配合动作,让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激发幼儿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这堂音乐课,幼儿们收获了唱歌、手工制作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也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小兔子乖乖》——培养幼儿舞蹈表演能力引言: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能够培养幼儿的行动能力和协调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本节课将通过幼儿最喜欢的儿歌《小兔子乖乖》来进行舞蹈表演,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和自信心。
一、歌曲选择的依据与分析《小兔子乖乖》是一首富有活力和童真的儿歌,适合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一单元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一单元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三上第一单元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音符的时值和音高。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符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种音符的认知、音符间的相对关系、简单的节奏练习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初步掌握了音符的基本知识,对简单的节奏练习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音符时值的认知仍存在模糊之处,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音乐游戏的兴趣较高,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音高。
2.培养学生对音符间相对关系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音符的时值和音高的区分。
2.音符间相对关系的理解。
3.节奏的准确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音符的时值和音高。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符的基本知识。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更好地理解音符间的相对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音符道具:准备各种音符的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
4.教学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音乐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音符,引导学生关注音符的时值和音高。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符的时值和音高,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加深对音符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游戏内容为“小音符找朋友”。
音乐游戏《火车开啦》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听唱法学唱歌曲,师弹琴,学生跟琴声轻声哼唱几遍。
(4)师用自然明朗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范唱歌曲。
(5)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一次。
(6)学生跟伴奏带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7)师提问:小火车司机唱这首歌应该带着怎么样的情绪来唱呢?生发言:自豪、高兴、快乐等。
(8)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这首歌曲,看看谁是能干的小司机!(9)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5、自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同学们唱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些乐器:响筒、碰铃等,现在分组请同学们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另一组演唱来伴奏。
将同学分为二组,一组演唱,别一组伴奏,然后互换,表演完学生自由评价。
6、活动结束: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歌曲《火车开啦》,生开火车进教室。
2、师生互唱问好歌!二、复习歌曲1、模仿火车的叫声“wu wu wu”,发声练习。
请同学跟着琴声,从1=C至1=A,提醒同学们注意气息的连贯性。
2、复习歌曲《火车开啦》:可为分组唱、个人唱、合唱。
三、模唱火车声音,三声部节奏练习。
1、师:老师现在用琴模仿火车的两种声音,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生回答。
师:原来WU是火车的汽笛声,KACHA是火车开动车轮发出的声音,HONGLONG是火车启动时的声音。
小朋友们也用你们的小嘴巴和身边的小物品或者乐器来模仿下火车的各种声音?你们也可以为这些声音加上一些小小的动作,比一比,谁模仿得最像?生自由模仿,师巡回辅导。
2、请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是模仿声音wu、honglong、kacha。
大家一起来试着模仿:(师出示课件),加上合适的动作wu:报纸卷成喇叭状,手拉汽笛的动作;hong:跺脚、拍凳子,单手握拳曲肘收至腰部;kacha:跺脚、拍凳子、揉搓报纸,双手握在胸前打转;师:好,我们刚才模仿了火车三种声音,现在我们按照这些声音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读一读地,看图片分三组依次读出:WU —WU —WU —WU —honglong honglong honglongkacha kacha kacha k acha四、音乐游戏《火车开啦》1、师:同学们表演得很不错,你们想坐小火车去哪里旅行呢?生发言,师:那让我们一。
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
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说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喜洋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族乐曲,旋律欢快活泼,富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生活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还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和谐的情感氛围,对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音乐欣赏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说目标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熟悉并哼唱《喜洋洋》的主旋律,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欢乐情绪。
2. 技能目标:通过节奏练习、肢体动作等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分享音乐带来的喜悦,并初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喜洋洋》的基本旋律,通过律动游戏进行音乐节奏训练;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歌曲中蕴含的快乐情感,并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协同表演。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组织幼儿参与音乐律动游戏等,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具体化、生动化。
2. 学法: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通过听赏、模仿、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共同完成歌曲表演。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喜洋洋》音乐音频、相关道具(如彩绸、手铃等)、多媒体设备等。
2. 知识准备:提前让幼儿接触一些简单的节奏型,了解基本的音乐元素。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喜洋洋》音乐,营造欢乐的氛围,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探索学习环节:教师分段解析歌曲,带领幼儿模仿学习旋律,通过拍手、踏步等方式掌握节奏。
3. 实践操作环节:组织幼儿进行音乐律动游戏,结合道具进行即兴表演,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4. 展示交流环节:邀请幼儿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通过集体评价和自我评价,深化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标题: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音符》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次音乐活动我选取的是《快乐的小音符》,这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内容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同时也能在游戏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住《快乐的小音符》的歌词,初步认识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2. 技能目标:通过歌唱和简单的动作表演,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验与同伴一起学习、游戏的乐趣。
三、说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掌握基本节奏,并能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以及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良好的配合意识。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上,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设音乐小剧场的情境,让幼儿在听、看、做、唱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知识技能。
学法上,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通过模仿、实践、探索等多种方式主动学习,提升音乐感知力和创新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小音符道具,简易打击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布置音乐小剧场,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 心理准备:提前告知幼儿活动主题,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以故事形式引出“小音符”角色,吸引幼儿注意力,导入歌曲主题。
2. 学习部分: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幼儿跟唱,分句解析歌词含义,配以相应的动作演示。
3. 实践部分: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使用打击乐器配合节奏,锻炼合作能力。
4. 反馈总结:展示各小组表演成果,引导幼儿互评互学,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
七、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可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渗透音乐教育,例如在自由玩耍时间播放此歌曲,鼓励幼儿自由创编新的动作;或者组织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音乐活动中来。
四季童趣教学反思
四季童趣教学反思《四季童趣》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它的旋律既优美又有跳跃感,很适合孩子们欢快活泼的性格。
在表现音乐作品时,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稳定,针对这一特点,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游戏“跑马灯”的教学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学习新歌做好准备。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内容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我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通过看动画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我精心制作了课件,以四季的变化为线索,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四季的美。
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孩子们被画面深深吸引,从而对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三、表演歌曲,展示个性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歌曲。
有的孩子表演春天的花朵,有的孩子表演夏天的蝴蝶,有的孩子表演秋天的果实,有的孩子表演冬天的雪人。
孩子们的表演充满童趣,充满生活的气息。
通过表演,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
四、不足与反思虽然这节课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在教唱的过程中,有些乐句孩子们掌握得还不够好;在表演环节,有些孩子的表演欲望不强,没有积极参与到表演中来。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散文教学的关键点四季之美》教学片段及反思标题:散文教学的关键点《四季之美》教学片段及反思【教学片段】在引导学生学习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四季之美》时,我采取了新的教学方法。
课堂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描绘四季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对四季的景色有了直观的感受。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5单元《三只小猪》|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区分全音符与二分音符的时长,以及它们在歌曲中的运用。
(3)团队协作:通过音乐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举例:在音乐游戏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指定的任务。
2.教学难点
(1)音高把握: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音高概念,对音高的识别和把握有一定难度。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5单元《三只小猪》|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只小猪》为一年级上册音乐教科书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该主题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三只小猪》歌曲学唱;2.学习歌曲中的节奏与音高;3.认识并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4.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5.欣赏与《三只小猪》相关的音乐作品。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举例:在学唱歌曲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跑调现象,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2)节奏感培养: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一年级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存在困难。
举例:学生可能在复杂的节奏部分出现混乱,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
(3)音乐符号理解:音乐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但学生对符号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时间。
举例:学生可能对全音符、二分音符等符号的含义混淆,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
4.培养音乐文化理解与尊重,欣赏与《三只小猪》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背景,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三只小猪》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歌曲的旋律走向、音高、节奏及歌词内容,以便能够熟练演唱。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最终5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最终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2、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用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曲谱、钢琴。
活动过程:一、律动、练声。
律动:《我们大家做得好》、《学做解放军》练声:《小鸟醒来了》、《扮家家》二、导入活动。
1、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呢?2、如果好朋友搬不动椅子,如果好朋友不会扣纽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通过实际问题,让幼儿学会如何帮助好朋友。
)3、原来我们可以为好朋友,做这么多事呢!有一首歌说的就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歌曲的名字叫《好朋友》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清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
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唱了小朋友是这么互相帮助的?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旋律念歌词。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儿齐唱歌曲。
4、练习对唱。
五、复习《小手爬》。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符合《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足之处是幼儿在为音乐伴奏的时候,兴趣很高,对用力大小、感受音乐的轻重方面没能更好地进行对比,再进行巩固,让幼儿着重让幼儿感受一下,效果会更好。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705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鱼儿好朋友》及教学反思《小班音乐优秀教案《鱼儿好朋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课前教材分析: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如何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这是我们必须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能精神饱满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间奏处理。
2.通过图谱学习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设计第二段歌曲图谱。
3.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自制图片、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教师以疑问的方式范唱第一段,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么请你猜一猜歌中他们的妈妈会是谁呢?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快思.教案网出处!(1)教师出示大地、天空、五星红旗的图片,引导幼儿匹配第一段歌词。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段,请幼儿验证、欣赏。
(3)教师再次范唱第一段,提醒幼儿注意间奏部分。
(4)幼儿学唱3遍,并集体讨论统一间奏处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设计歌曲第二段的图谱并学唱。
(1)教师范唱第二段,请幼儿仔细倾听歌词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第二段歌词来设计学习图谱。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设计的图谱学唱第二段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3遍,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反思:《我的妈妈是中国》,这首歌曲在表现小爱的基础上,让幼儿体验到了大爱。
在引导幼儿学唱环节,我采用了比较常用的图谱教学法。
但在平常的图谱教学法中,又挖掘了更深层的价值——在第一段的学唱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我所提供的图谱进行改编设计第二段歌曲的图谱进行学唱。
其作用有:第一,授人以“渔”,这里是指教给幼儿一种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习得,受益终生;第二,在鼓励幼儿高计创编的同时,不是让幼儿毫无头绪地乱设计,面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范围,提供了一个支撑,在幼儿自主时也能注意教师引导,做到自主与引导相适宜。
音乐游戏理解规则互动教案
音乐游戏理解规则互动教案引言。
音乐游戏是一种结合音乐和游戏元素的娱乐活动,它不仅能够带来乐趣,还可以帮助玩家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和游戏规则的互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理解规则互动教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提高他们的游戏技能。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游戏规则互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游戏的规则介绍。
2. 音乐理解训练。
3. 游戏规则互动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规则介绍。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音乐游戏的规则,包括游戏的基本玩法、得分规则、胜利条件等。
通过简单明了的讲解,让学生对游戏的规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音乐理解训练。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音乐理解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分辨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 游戏规则互动训练。
在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游戏规则互动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规则,并且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游戏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游戏规则和音乐理解能力。
2. 互动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游戏规则互动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比如播放音乐、展示游戏画面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游戏规则和音乐内容。
五、教学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一些测验或者小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看看他们对音乐游戏的规则和音乐理解能力有没有提高。
结语。
通过理解规则互动教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游戏规则互动能力。
希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音乐游戏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学到知识。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炒豆豆》2(1)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炒豆豆》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游戏教材第四章《动感豆豆》,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儿歌《炒豆豆》,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感知节奏、韵律,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炒豆豆》的歌词、旋律,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游戏体验节奏、韵律,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韵律的感知与表现。
2. 教学重点:儿歌《炒豆豆》的歌词、旋律学习,音乐游戏的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豆豆道具、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手铃、彩色豆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小厨师,一起参与炒豆豆的游戏。
2. 例题讲解:a. 教师示范演唱儿歌《炒豆豆》。
b.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歌词、旋律的准确性。
c. 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感知节奏、韵律。
3. 随堂练习:a.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儿歌。
b. 分组进行音乐游戏,互相配合,体验节奏、韵律。
六、板书设计1. 儿歌《炒豆豆》歌词及旋律。
2. 音乐游戏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共同演唱儿歌《炒豆豆》,并用豆豆道具进行音乐游戏。
2. 答案:歌词、旋律正确,音乐游戏体验成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学习其他儿歌,提高音乐素养。
b. 尝试创编简单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c.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音乐游戏的实践情景引入。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展示。
5.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儿歌《炒豆豆》的歌词、旋律学习以及音乐游戏的体验。
难点在于节奏、韵律的感知与表现。
幼儿园音律乐章:雪绒花音乐欣赏教案
幼儿园音律乐章:雪绒花音乐欣赏教案一、前言幼儿园音律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律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音律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欣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雪绒花音乐作为经典的儿童音乐之一,其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学的节奏深受幼儿喜爱。
本文将以“雪绒花音乐欣赏教案”为主题,探讨在幼儿园音律教育中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雪绒花音乐欣赏教学,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雪绒花音乐欣赏教案1. 背景介绍:雪绒花音乐是一首具有浓厚童趣和活泼旋律的儿童音乐,由俄罗斯作曲家科尔内利·彼得罗维奇·朗格雷所作。
这首音乐简洁明快,旋律清新优美,非常适合用于幼儿园的音律教学。
2. 教学目标:通过雪绒花音乐的欣赏教学,帮助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节奏感,启发幼儿的音乐想象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3. 教学内容:推荐使用简单易懂的乐器,如手摇铃、木鱼等,结合音乐欣赏,进行乐器示范演奏。
让幼儿在欣赏音乐的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 教学活动:可通过故事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和情感表达,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5. 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对雪绒花音乐的欣赏教学进行总结回顾,让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音乐启蒙知识的积累,为以后更深入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雪绒花音乐欣赏教案的设计,不仅注重音乐的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培养幼儿园儿童的音乐表达能力的说课稿
培养幼儿园儿童的音乐表达能力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堂关于培养幼儿园儿童音乐表达能力的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以儿歌为载体,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一、热身(5分钟)通过活动和游戏来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我们将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跳跃等,来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动感。
二、歌曲欣赏(10分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星星》,这首经典的儿歌是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绝佳选择。
在欣赏歌曲之前,我会先跟幼儿们共同创设一个星空的场景,引导他们想象自己置身于星空之中。
然后我们会聆听这首歌曲并观看相关的图片,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出歌曲中的重要元素,如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的意义。
三、歌曲学唱(20分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全方位地引导幼儿学唱《小星星》。
首先,通过分解旋律和节奏,慢慢教导幼儿唱准每个音符。
我们可以采取逐句教唱的方式,并加入口型动作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够跟上。
四、歌曲表演(15分钟)在歌曲学唱完成后,我们将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
表演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小组演唱、合唱或独唱等。
通过表演,幼儿将有机会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五、创作活动(20分钟)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将为幼儿提供一定的音乐素材,并引导他们创作自己的小曲子或编舞蹈。
这个环节可以让幼儿们在音乐的氛围中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通过幼儿的分享,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我们旨在培养幼儿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指南》音乐领域
增添更适宜的挑战 : 1. 歌唱、打击乐、道具等; 2. 创造性表演; 3. 空间与队形变化等; 4. 人际合作。
.
有效的音乐教学,应该是能激发 起幼儿的好胜心 、好奇心和满足幼 儿审美愉悦的游戏活动。
.
.
人际支持(特别是情感上的相互满足)
自我调控(自由选择、自我管理、自主掌控、 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感)
.
音乐游戏的游戏性
音乐游戏的特性:游戏性、音乐性、 动作性 游戏性的结构:情境性、挑战性、 互动性和 创新性
.
情境性(对应-审美感动的生活经验激起): 对情境意义的理解与表达反应(生活经验建立联系的冲动) 对情境意义所引发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反应
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结构与实施·表现与创造
【表现与创造】教学建议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 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 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
人格品质的养成
情境里人格品质的养成: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勇于探索,在
适当挑战中追求自我超越,并能够积极 面对困难,接纳自己,学习用合适的方 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音乐游戏中的人格品质养成: 互动性(支持与分担): 合作性(组织与服从) 分享性(娱人娱己与共鸣)
.
• 小宝贝 ,我用彩虹和你约定: 风雨过后 ,阳光会微笑 。 平安的长大 ,迎接希望的未来, 就像红橙黄绿蓝靛 紫
教教 学学 目建 标议
.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结构与实施·感受与欣赏
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音乐游戏书中的音乐语言解读文/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系艺术教研室主任王丹图/魔笛多媒体开发中心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几个层次: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内在的情感培养以及审美理解力的提高。
而音乐能够通过审美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反思,转化为自觉意识领域中的理性层次,来指导现实意识,完成自我,焕发生命。
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儿童得首先直接感知“音乐语言”,要达到敏锐,就需要多熟悉多接触;在熟悉“音乐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接下来,充分地理解“音乐语言”,使之得以内化,并与内在的情感经验相融和;最终升华“音乐语言”,审美理解力能够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指导现实意识。
我们可以发现,审美能力阶梯性地提升的过程中,“音乐语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过,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通常是以人群中包含多少文盲的数目来衡量的,当然这不是惟一的尺度,一个会读写的人仍然可能是无知的。
但是一个不具有教育基础的人、一个根本不会读写的人,甚至意味着难以走上通向教育的道路,音乐也是一样。
所以说,能够真正引领儿童进入音乐的大门的是“音乐语言”。
对于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化语言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的铺垫,日后这种抽象的音乐符号系统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门不熟悉的外语。
所以,为消除对乐谱——音乐符号化语言的神秘感,教育者让孩子先接触音乐的形象化语言,然后有准备地来掌握音乐符号化语言。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幼儿三岁以后即进入“影像表征”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能够透过心理象征来表示未在眼前出现的事物。
音乐活动中幼儿会将手鼓想象成月亮的象征、将呼啦圈来玩动作模仿游戏。
由于图画和影像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儿童音乐游戏书来作为媒介让儿童熟悉理解音乐语言。
以下借助《快乐音符儿童潜能开发课程》的《幼儿用书》部分案例,来解读儿童游戏书中的音乐语言。
◎音乐的节奏节奏在音乐中是最活跃的元素,因而也是最明显,它与终因与、呼吸节奏和节拍,表现出或紧张或松弛地交替运动;节奏也是音乐中最原始和最基本的要素,它能使人歇斯底里,也能使人甜美入睡。
音乐中,节奏是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感觉。
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感情和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
应鼓励幼儿从实际的音乐中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
如,小班《小马》中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ta ta ”的单音节象声词等,然后逐渐增加“titi ta”。
幼儿能够独立、稳定地表现节拍之后,就逐渐地会发现图画中有的小马蹄里画一个圆点,表示音乐中有的拍里有一个声音;图画中有的小马蹄里画两个圆点,表示有的拍里有两个声音。
单一图形对应单一的象声词,比歌词更容易使幼儿感觉这个节奏变化的现象。
(详见图1:小班幼儿用书《小马》)另外,感知节奏与节拍,在稳定拍的基础上进行说歌谣练习。
教师边有规律地做声势,边借助儿童游戏书中的图片朗诵歌谣。
然后儿童边朗诵歌谣边拍腿、拍手,做稳定的律动,或是根据图画中歌谣的内容设计游戏动作。
如,中班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大一点的雨点表示3/4拍的强拍,小一点的雨点表示弱拍。
儿童可以边点雨点边有节奏地读歌词,这样,手里点的是节拍,而口中读的是节奏,从而来分离节奏,在比较中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另外,通过贴图游戏让儿童找出强拍的雨点,在视觉与听觉、说与唱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儿童会更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语言,并能敏锐地感知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详见图2:中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幼儿用书)总之要通过多感官参与带给儿童生动有趣的节奏经验,使他们在理解音乐节奏语言时,能够身体、心灵与情感合而为一,在收放自如中领悟到节奏的真正涵义。
◎音乐的旋律旋律是由音的连续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一连串的音,有组织的在时间里进行,旋律是最明显的音乐要素之一。
而同也是通过歌唱或是演奏来体会旋律的流畅、优美或是上行、下行,各种不同的音高,调试的变化等等。
如果把听到的声音借由图画去呈现线条的起伏,如此一来就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了,这样儿童所学习到的旋律将更为深刻,所以教师应该借助这些音乐图画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增进他们对旋律的敏锐感觉。
如小小班幼儿用书中的《小雨点旅行记》,让幼儿看图画讲故事(故事见附),跟随音乐将小雨点用线连起来。
在听到很轻盈很舒缓的旋律时,幼儿会不自觉地用较慢的速度来描画旋律线,小手中的彩色笔也会随旋律的高低起伏而上下移动,根据这个时期幼儿的影像表征的特点,他们会将音乐、小雨滴的形象与彩色笔描画出的线条三者联通起来,从而更充分地体验那流淌着的高低抑扬的旋律。
(详见图3:小小班幼儿用书《小雨点旅行记》)借由这些活动,儿童更容易用歌声将内心的旋律唱出来,先不论音准,单是这种经验就可以让儿童积累实实在在的形象的旋律感受,可以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旋律。
◎音乐的结构音乐中的结构就是曲式,它是表示音乐中存在的各种结构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交互作用。
因此音乐形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根据合理的逻辑排列,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激发人的情绪。
作曲家创作时首先会确定自己会写一首交响曲还是一首歌曲,用哪一种曲式,也就是音乐的结构。
也就是说,所谓的理解音乐的关键就是在于对曲式的理解力。
我们要以形象的、游戏的多种方式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结构语言,要引导儿童认识音乐的结构与组成方式,知道每一个乐句出现的次序,乐句重复、对比、以及各种曲式变化、如:AA、AB、ABA、ABACADA 的回旋曲式……等,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也许有的教师认为太难,事实上,当我们在教导孩子的过程只要遵循着形象——半形象——抽象符号的认识的规律,那么就是可行的。
如有许多音乐和歌曲会用到重复,我们可以让儿童去寻找,哪里是重复的等等。
比如,大班幼儿用书中《回旋的游戏》,让小朋友们听音乐看图谱,想想在这个游戏里,音符宝宝最爱吃的晚餐是什么?将小音符贴在上面。
也就是说,《回旋的游戏》用的是ABACADA的曲式进行创作的,希望幼儿来选择层数最多的那个巨大三明治,来对应相应的音乐结构。
这里,ABA的曲式可以解释为单层汉堡,A是面包、B是蔬菜和肉饼;AB是比萨,A是上面的比萨馅,B是下面的比萨面饼;ABACADA的回旋曲式就是那个巨大三明治,A是面包,B和C、D是沙拉、起司和肉饼。
在安排游戏时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幼儿扮演“沙拉”、“起司”和“肉饼”,并作即兴的创作,这样做出来的“汉堡”不但是特大号,而且是五花八门,很有趣味。
音乐结构的感知是我们教学中比较薄弱的方面,教师往往认为结构问题比较复杂,幼儿难以理解。
音乐是一系列构成因素的运动,它的整体结构只能在时间的过程中陆续地生成、完成。
而它还具有在每一个组成部分生成的同时又消逝了的特点。
人们在欣赏、理解音乐时,需要通过记忆、思维把连续出现的瞬间结合为统一的印象。
结构是使各种音乐要素组织起来的手段,感知音乐结构的能力对于全面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音乐教育应从小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分句、分段,音乐的开始、结束,以及音乐中的相同、不同、变化等的意识和敏锐的感觉,这与即兴能力的提高也有直接的联系。
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句地朗读、歌唱,结合律动、游戏等活动,逐渐地使幼儿感知音乐的基本结构。
如课程中的《小雨点旅行记》中,通过贴图游戏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分句;《小马》通过律动感知作品的开始和结束以及间奏等等;经过培养,中班大班幼儿可以自己创编ABA以及回旋曲式结构的作品。
◎音乐的表情表情是音乐中所要传达的喜怒爱乐,作曲家常常用表情术语来表示,以注解或诠释作品中的想法或意念。
比如,摇篮曲是柔美的、安静的,进行曲是有力的,民歌是悠扬田园风格的。
这些都是音乐的表情语言。
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做些脸部的表情,比如说高兴,大家互相欣赏彼此高兴时的表情;还可以做生气,然后讨论一下还有什么表情是日常生活中的?什么情况下会有这些表情?譬如:很伤心、很兴奋、很紧张、很累、很幸福……大家来尝试做各种表情,幼儿可以彼此分享生活经验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就是要他们体验活泼的或是笨重的,紧张的或是神秘的,雄壮的或是温柔的,透过音乐图画他们会被带入音乐的场景中,真正融入音乐。
如:中班的《小蜜蜂》中有活泼的采蜜的小蜜蜂、还有很辛劳的运输的小蜜蜂、也有很开心的造花房的小蜜蜂;小班中选用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有威风的狮子大王、自由自在的遨游的水族馆里的鱼儿还有吵个不休的公鸡和母鸡;再如大班《静夜思》中,用蓝色色调体现音乐的表情是略带忧伤的,用一个诗人的背影体现那种思乡的情绪。
让孩子用各种方法去领悟音乐中表情语言中所蕴含的乐思,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替换角色去体验不同的感觉,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音乐让他们拥有一颗感动的心,让他们对事对人对物拥有理解多个侧面的能力;更让他们有容乃大,不仅懂得欣赏音乐,也懂得欣赏他人、欣赏世界、欣赏人生。
◎音乐的色彩音乐的色彩就是音色。
音色是音乐中最有启发性的元素,它表示基音和泛音同时发生、存在,而且是融合在一起的,构成了不同的波形。
音乐中的音色就像是图画中的颜色,我们通常会用明亮、阴暗、圆滑、灿烂、低沉、清脆和细腻、粗犷等形容词来形容音色。
每一个音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是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是各具特色;婴儿就是通过音色辨认妈妈是否在叫他;各种乐器合奏产生的一种色彩丰富的效果,对我们来说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经常用猜猜我是谁来玩游戏,这里可以是不同的小朋友的音色,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鸟鸣声的音色。
此外还可以用各种乐器作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
如,大班的《儿童的游戏》音乐中,有锣、有镲,在幼儿用书中就呈现了大狗和小狗,来表示不同的节奏与音色,书中让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和音色的不同点击书中的图谱感知节奏。
其中,大狗奏出来的音色要粗重一点,而小狗奏出来的音色要轻柔一点。
接下来还可以让幼儿说出真正的乐器的材料和名称,让他们在音感的敏锐、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都经历更进一步的挑战,在学习乐趣和自我肯定的表现中获得满足感。
总之,用儿童游戏书的方式,让儿童能够轻易地由音乐的形象语言感知过渡到正式的音乐符号认知。
并且,儿童在经历过创造自己的音乐符号之后会获得处理正式的音乐抽象符号语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