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说了这么久的模拟通信,当人们在学习一个事物的时候,特别是一个理论概念的时候,要是总说细节不说全局,会让人产生迷茫之感,学习通信系统来说也是一样,刚才说了那么多,给人的感觉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概览庐山真面目,不如登顶而望之,正所谓高屋建瓴,就是这个道理。学习模拟通信的时候,先来看看它的整体框架,如图2.15所示,再来学习其内部结构。
由图2.15可以看到,信源的输入经过调制后,通过信道的传输、解调后到达信宿。调制的概念就是将信号从低频“搬运”到高频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传输的方便,更详尽地解释在下文给出,这里先看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
图2.15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信源的输入是声音信号的话,而在模拟通信系统中走的是电信号,声音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似乎没有在这个框图中体现啊。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只能说:
问得好!
为什么说问得好呢,因为如何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问题,也是当年贝尔等人冥思苦想的问题。因为这个信号转换的问题是电话发明的核心问题,只有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才能在电路上传播。
贝尔最初想出来的办法是电磁开关的一开一关产生
脉冲信号来实现通信,但是这种方法最终证明是不现实
的,为什么不现实呢?因为声音的频率最大可达3400Hz ,
换句话说就是每秒钟电磁开关开合3400次(先不考虑采
样的精确性),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数据无论如何也不
是电磁开关能达到的。
直到1875年夏季的某天,贝尔正为电话的电流转换
问题而苦恼的时候,鬼使神差地,
他把金属片连接在电磁
图2.16 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第1章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
·3
·
开关上,这次居然有了电流,声音信号成功地转化为电信号。如图2.16展示了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博物馆世界上的第一部电话。
后来经过分析发现,原来是由于声音的震动引发了金属片的震动,金属片的震动使得与之相连的电磁开关的线圈产生了电流。
两年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碳粒的转换器,话说19世纪的发明要是没有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参与才怪了。
有了声音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器,模拟信号的传输才得以进行,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到了信号的接收端,怎么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呢?
这个简单,在电话的听筒部分加一个放大器即可,也就是传说中的电喇叭,这样电信号就能转换成声音信号了。
有了电信号与声音信号的相互转换的加入,下面就该完善一下上面的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了,如图2.1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