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09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黄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和底蕴深厚的文化名镇,更是闻名遐迩的红色重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黄桥人的奋发进取下,黄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科学、跨越、和谐发展,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黄桥镇历史沿革情况
黄桥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古称永丰里。宋真宗朝,黄桥已成大集,经济繁荣,宗教文化发达,公元1026年建福慧寺(东寺庙)、1041年建定慧寺(西寺庙)。元末明初,改永丰镇为黄桥镇,设巡检司。明代黄桥文风昌盛,单何氏一门就出了“四名进士、十名举人、八十三名秀才”。近代黄桥已成巨镇,名人辈出,出现了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喜剧大师丁西林、书画家韩秋岩、中科院院士王德宝、中将朱履先等。
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63次会议通过,设立黄桥县,后因故未予实施。1993年,黄桥镇辖6个村、8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左右。1994年4月,三里乡并入黄桥镇,辖33个村、8个居委会,辖区40平方公里、人口7.2
万人左右。2000年3月,横巷乡17个村并入黄桥镇,辖50个村、9个居委会,辖区7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9.8万人。2010年4月,原溪桥、刘陈、黄桥合并为新黄桥镇,辖55个村、12个居委会,辖区175.95平方公里、人口19.16万人。
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黄桥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五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翻两番,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国税开票销售翻两番。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现价产值、财政收入分别为48.5亿元、111.8亿元、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27.1%、15.5%。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牛仔布名镇”、“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等12个国字号荣誉称号。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泰兴市乡镇目标管理考核第一名,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泰州市高效农业“十佳乡镇”第一名。总结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五个新”:
1、发展地位迈上新台阶。2009年,泰兴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把黄桥作为泰兴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副中心”重点打造,并升格黄桥工业园区为市直管园区。同年,泰州市委、市政府把黄桥作为区域发展的“小城市”重点建设。2010年,省委、省政府把黄桥列为“强镇扩权”试点镇,今年2月9日批复实施方案,黄桥由正科级建制升格为副县处级建制。
2、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牢固确立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齐转、互动并进”,以黄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着力推进产业集中集聚,为小城市建设增强支撑动力。三年来,园区核心区域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获“中国新型绿色纤维材料产业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等称号。引进有效投入3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累计进园企业达135家。2011年,我镇实现全部工业现价产值111.8亿元,跃登百亿元台阶;工业国税开票销售39亿元、工商税收收入2.65亿元,三年翻了一番。
3、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一是科学定位小城市发展方向。从内涵和功能上,定位为泰兴市的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副中心”,成为“工贸强镇”、“文化名镇”、“旅游重
镇”;从建设的形态上,突破集镇的范畴,定位为承接泰兴主城区、连接黄桥老区的小城市;从发展目标上,定位为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苏中新城”;从空间规模上,到2030年,黄桥小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黄桥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规模达500亿元;二是科学规划小城市发展格局。先后编制完善了《黄桥镇总体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区和西北新区修建性详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古巷道改造修建性详规》、《东岳路开发建设规划》、《城区节点规划》、《主要景点建设规划》、《三个街区控详规划》等11个方面的规划,启动了10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形成了“一城四翼十点”三级空间发展格局。目前,《黄桥镇总体规划》已获省批复,《历史文化街区(东片)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西片)保护规划》已通过省专家组评审;三是强势推进小城市发展战略。3年来,累计投入50亿元,实施“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配套、大安置”工程,形成了“四横五纵”的城市主干道骨架网络,城区面积由7.1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人口由8万人增加到10万人。3年来,动迁近3000户80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动迁2168户55万平方米;开发商住精品小区15个62万平
方米;新建改造路道21条36公里、桥梁15座、绿化20万平方米;大型超市、规模商场、批发市场、市民休闲广场、后街背巷改造、安全饮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城市功能性设施先后实施,大大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充分放大“古”、“红”特色,把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同步发展,塑造城市个性品牌。3年来,累计投入2亿多元,进行旅游规划编制、东西两片古街区改造、10个景点修复、红色文化主题街区、配套工程等。大力发展以提琴文化为特色的工业旅游和以果园葡萄基地、小南湖生态基地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大格局。成功创建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来黄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为城市化的发展集聚了人气、繁荣了经济。
4、农村发展迈出新步伐。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一区三基地”的格局,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祁巷生态观光农业基地、果园葡萄产业基地、南殷韭菜种植基地,全镇高效规模农业面积达5.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63元,比2008年净增2771元。现代农业园区初具规模,规划面积2.8万亩,已建成面积2.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06万亩,形成了“三区两园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上
市公司超大集团投资的农业科技园建成运营,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3家,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6个。南殷村创建为国家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全镇省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村5个,省级生态村4个、泰州级生态村35个,泰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9个,泰兴市村庄绿化示范村36个,省级文明村1个、泰州级文明村4个。
5、改善民生取得新进步。3年来,政府实施为民实事工程50多件;解决镇属3292名老职工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均实现了“应保尽保”;有力有序有效把控“标会”处置工作,保障发展稳定环境;成功举办了纪念新四军黄桥战役胜利70周年北京座谈会、泰兴纪念大会、央视激情广场、第三届黄桥烧饼节等系列活动,拍摄的《决战黄桥》数字电影纪录片成为国家建党90周年重大题材景片;成功举办黄桥首届春晚、二届春晚,举办首届全民运动会、首届提琴文化旅游节等等,黄桥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空前放大和提升。
三、“十二五”及今年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十二五”,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共创”的奋斗目标,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