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纤.(xiān)巧闽.(mǐn)山圭臬
..(guī niè)濒.临(bīn)
B.宠.(chǒng)幸细腻.(nì)开辟.(pì)阜.盛(fù)
C.嗾.(sǒu)使萌蘖
..(méng niè)白痴.(chī)敕.(chì)造
D.轨.(gueǐ)道惫懒
.. (cǔn dù)
..(ài mèi)忖度
..(bèi lǎn)暧昧
2.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趋之若鹜自取灭亡以逸代劳
B.犹豫不绝出尽风头载歌载舞一帆风顺
C.奇幻迷离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举世瞩目
D.拨地而起响彻云宵心安理得怯弱不胜
3.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真正参透
..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

参透:看透;透彻领会。

B.恶.了高太尉。

恶:讨厌。

C.其中有些人不谙
..英语。

不谙:不熟悉。

D.这支小部队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
....了。

强弩之末:比喻很强的力量已经微弱。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抗震救灾的危难之际,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也会心甘情愿
....地奔赴前线。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曾经为他跑前跑后的小菊仙不但没有身陷图圄,反而行动自
由,逍遥法外
....。

C.会场上,小刘玲拿着一本《读者》一边看,一边心不在焉
....地听讲。

D.刘老冠夫妇俩非常疼爱孩子,孩子们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
....,非常幸福。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使河南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了。

B.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

C.虽然没有获得金牌,但是他顽强拼搏,带伤参战,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D.这场比赛是八一队和广东队争夺冠亚军,肯定十分精彩。

6. 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A.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排比)B.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设问)
C.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反问引用)
D.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比喻)
7. 下列作品、所处时代、作者、文体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合欢树》——当代——史铁生——小说
B.《南州六月荔枝丹》——当代——贾祖璋——议论文
C.《边城》——现代——沈从文——小说
D.《士兵突击》——当代——兰晓龙——话剧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8分)
8.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是一篇抒情性散文。

()
9. 当代作家王蒙的《善良》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以及
对善良的坚定信念。

()
10. 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倡导“三到”读书法,即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
口到。

()
11.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
12. 《科学是美丽的》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先提出观点,再阐述理由,最后强化结论。

()
13. 《飞向太空的航程》标题一语双关,一是实指“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二是喻指中国航天梦的探索过程。

()
14. 启事的种类很多,寻物启事属于告知类启事,遗失启事属于寻找类启事。

()
15. 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其中,小说的第一要素是塑造人物
形象。

()
三、阅读理解(共38分)
(一)阅读下边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16—21小题。

(14分)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

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了一回,还不舍得,依
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16. “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作者为什么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3分)。

17.当邻人们劝我看合欢树时,“我心里一阵抖”。

如何理解作者的“抖”?(3分)。

18.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句中的“别处”是指
(2分)
19.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了一回,还不舍得,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它,不敢再大意。


依次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叹息扔掉长出高兴侍弄
B. 叹息倒掉长出兴奋摆弄
C. 生气倒掉抽出激动侍弄
D. 生气扔掉抽出高兴侍弄
20. 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的,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爱。

B. 合欢树从弱小到花叶繁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C. 合欢树象征着母子情。

D. 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

21. 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2分)
(二)阅读下边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22—26小题。

(11分)
①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②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22.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段选文的内容。

(2分)
(1)
(2)
23.(1)下列不属于选文①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1分)
A. 举例说明
B. 定义说明
C. 比喻说明
D. 分类说明
(2)下列不属于选文②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1分)
A. 数据说明
B. 举例说明
C. 分类说明
D. 引用说明
24. 选文中有两处使用了“通常”一词,其意思和作用是否一样?请做简要说明。

(2
分)
25. 数字说明有确数和约数两种,选文中的数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选用这一种?(2
分)
26. 选文②中先总体介绍荔枝的通常形状,再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作具体介绍,然后
介绍旧记载中荔枝的特殊形状,这种说明顺序是由到,叫做顺序。

(3分)
(三)阅读下边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27—32小题。

(13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心较比干多一窍,。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2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
(1)蹙.()(2)靥.()
28.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每空1分,共2分)
(1)罥烟眉:
(2)杜撰:
29. 依据课文,在文段中划横线处填写句子。

(2分)
30. 作者描写林黛玉时,对其服饰只字未提,对此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宝玉眼中的黛玉,在宝玉眼中衣服裙裾是不屑之物,故视而不见。

B. 宝玉很马虎,一般不注意细节。

C. 黛玉的服饰平常,不值得一提。

D. 黛玉风尘未洗,写服饰会使其形象暗淡无光。

31. 前文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为什么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时,她却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3分)
32. 本段文字出自课文。

(1分)作者是。

(1分)
四、作文(40分)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1、D 2. C 3、B 4、D 5、C(A滥用介词缺主语,可去掉“为了”或
去掉动词“使”。

B滥用副词“不”,多一层否定,意思说反了。

可去掉“不”。

D①不合逻辑,只争冠军②误把可能语气表达为肯定语气,可改“肯定”为“可能”) 6、B 7.C
二、8. × 9、√ 10、× 11.∨ 12. ∨ 13、∨ 14. × 15、×
三、(一)16. 因为那个小院儿里有太多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有快乐,有抗争,有温暖,有忧伤。

作者不愿意去小院儿,实际上是在刻意保留一种想象中的完美和幸福,“享受着”内心深处那个隐秘的世界,不愿触及那种永存的痛。

17. “抖”把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得细腻而传神。

怕忆起母亲,怕难以承受悲伤,内心有着永存的痛。

18. 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19. A 20. D
21. 追忆合欢树的由来和母亲对合欢树的悉心照料。

(二)22.(1)介绍荔枝的果形(2)介绍荔枝的大小 23.(1)D (2)C 24.是。

“通常”的意思是“一般;平常”,在句中都起着限定范围的作用。

25.约数。


为荔枝的大小不等,总不能将天下的荔枝一一称重,因此只能说个约数。

26.一般特殊逻辑
(三)27. (1) cù (2) yè 28. (1)形容眉毛像一抹轻烟。

(2)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29.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病如西子胜三分 30. A 31. 因为她从贾母的话语中洞察出贾母的态度——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宝玉问时,就伶俐地做了调整。

这一细节写出了黛玉的机警乖巧,聪明细心,充分表现了黛玉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

32.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四、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