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贬谪生涯中的乐观旷达心态成因分析
品苏轼作品学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摘要: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虽处逆境, 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本文试结合其作品来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对后人黄钟大吕般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作品; 洒脱;旷达; 教育意义“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林语堂《苏东坡传》一、苏轼的逆境人生三苏在宋英宗时名噪京师,神宗登位,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在王安石变法中,处于政治狭缝中的苏轼屡屡遭打击,但他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
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 “哀哉吴越人, 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禀, 饱不及黎元。
”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
“乌台诗案”使他受尽凌辱和折磨, 谪贬黄州。
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淡然处之。
《定风波》: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哲宗亲政, 被流放岭南, 3年后,再贬海南。
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 1年后就病逝了。
综观苏轼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问汝功业, 黄州, 惠州, 儋州。
”“不系之舟”是苏轼坎坷一生的最好象征。
在4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 苏轼有30 多年辗转漂泊于各个地方, 直到老死, 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
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政治操守, 独立不倚, 正直不屈。
二、苏轼在逆境中人生态度的形成苏轼思想通达, 兼收并蓄,把儒、佛、道思想融合在一起, 互相弥补, 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 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 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用儒家思想避免了佛道思想中虚无主义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使他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拯世济民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 他一直没有割裂“兼济”和“独善”的关系, 而是把两者统一起来, 所以, 他无须辞官、无须归隐同样能完善自我。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
论苏东坡的乐观豁达庄天宇上海建平中学高一(7)班摘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苏东坡政治生涯几经起落,多次受到不同政敌的排斥打击,一生坎坷不平,但在逆境中他没有悲观失望,面对种种迫害,既未逆来顺受,也未否定人生,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接受种种不幸,留给世人一个昂扬向上的伟大形象,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笔丰富遗产。
关键词:苏东坡;逆境人生;乐观;豁达最先知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他的词开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道出了骨肉离情和人生哲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描绘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3),洋溢青春乐观的精神;苏东坡的文学才气吸引了我对他的喜爱。
可是最近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后,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他曾经遭遇过很多的坎坷,经受过深重的磨难,而在逆境中苏东坡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很多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
由此我对苏东坡在喜欢之余多了一份敬仰,其逆境中奋斗的精神将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逆境人生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在青少年时期,就对现实人生充满美好的期望,有很高的政治抱负。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积极入世,嘉祐元年(1056),二十的苏东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梅尧臣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祐六年,苏东坡应中制科考,优人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当苏东坡出蜀进京时,学识修养已相当成熟,且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但苏东坡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与变法派和保守派都有矛盾,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
苏东坡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三次遭受贬谪,35 岁正当盛年,就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噩梦般的贬谪流放,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
[精品]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精品]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苏轼是一位有着“苏东坡,宋代两大词人”之称的南宋诗人、书法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书法及思想等体现了他特有的“旷达”精神。
旷达,蕴涵苏轼的博大胸怀及其超越常规的思想scope,它代表着一种独立的境界,
在不受任何种类束缚的情况下前行,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
苏轼具有旷达精神,他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心,不拘一格,为了进一步追求人生,在颠
沛流离、屡遭权势之侮抑时走遍大江南北。
此外,他在文章中也经常抒发出“旷达”精神,比如他的《赤壁赋》中有“廉言千古谁人传?一从赤壁到化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
”这种旷达的精神,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执着。
苏轼的旷达之路不仅体现在诗歌作品中,而且也渗入他的书法作品中。
他的《南乡子》、《兰亭序》等书法名家作品中表现出婉约抒情,隐晦内敛,充满民族特色的笔墨深情,以及“清雅豪放”的天然风格,展现极具人文气息的旷达精神。
此外,苏轼的思想也体现着“旷达”的精神。
他肩负着父辈的遗志,他历尽困苦回归
故乡,活出“游园惊梦”的人生,在时光的春潮中把友情的火焰传承了下去。
面对世俗的
束缚,他始终保持着“旷达”的思想视野,思想高瞻、道德高尚,其“旷达”受到了广大
群体的爱戴、赞许与推崇。
苏轼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人,他的旷达精神已然深入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底,他的
文诗书法和思想,都体现出其旷达的精神,更蕴含着深刻而又灵魂深处的情感。
他的作品
激发人们思考世界、肬自身以及内心的深处,推动着我们走向“旷达”之路,实现充实而
有意义的人生。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苏轼是宋朝的一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被后人传诵和赏析,尤其是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更是流传于世,可以说是一位综合型的文坛巨匠。
同样他面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是他的性格特色、生命智慧。
虽然遭受数次贬黜,但还是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地方上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在今天,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感动。
一、苏轼的生平遭遇苏轼是1037 年出生在眉州眉山,在他21 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及第,对于苏轼来说,儒学思想占据主体地位,同样对于他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他又酷爱庄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受到了佛教思想以及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积极入世等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对于他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的形成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思想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由于人生阅历的增长,他的思想境界也在逐渐提升。
到中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几乎参透人生哲理的高度。
虽然他的仕途不顺并且连遭贬黜一生坎坷,但是他的思想却让他在贬黜的途中并不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同样在他的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平淡自然和朴实无华的人生情趣是他面对这次次贬黜的底气。
生命中遇到了无数的坎坷,但是他总能在贬黜的路途中发现美好,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21 岁就已经进士及第。
但是由于后来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意见不合遭受调任杭州,之后又先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虽然是一路坎坷,但是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为百姓做实事的担当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喜爱。
后来,又遇“乌台诗案”惨遭贬黜。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贬黜中度过。
虽然在神宗驾崩之后被中召还朝,但是后来由于对于新兴势力的不满以及观念的不同,又受到朝廷中的相关势力的弹劾以及诬告,最终又再次遭受贬黜。
在黄州,他与民同乐,饮酒作诗;在惠州,他享受生活,修苏堤解决百姓疾苦;甚至尽管在蛮夷之地的儋州,他还是记得自己的信仰,修学堂,交百姓各种生活的技能。
苏轼的旷达精神
他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政治生涯后,就努力让自我的 心灵归于自由,归于宁静。正是出于对人生苦难的超越、 对人生自由的向往,苏轼才从内心深处唱出了“小舟从此 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浩歌;才面对人世间 一切苦难表现出处变不惊、泰然平和的超人心境。
苏轼旷达的原因: 1.苏轼所受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生活 的执着乐观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从上述话语中,可知苏轼旷达精神的最高层次是超越现 实的解脱,并且追求生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旷达精神作 用于的结果,是旷达的精髓。
西方哲人海得格尔曾说“心境愈自由,愈能得到美的 享受”。苏轼发现了现实人生的缺憾后便力图去找寻属于 自己的人生自由。苏轼深知人生自由的获得,需轼很有生活、情趣盎然,潇洒旷 达的性情水到渠成。
苏轼一生辗转南北,仕途颇为不顺,“三入承明,四至九 卿”(《行香子?寓意》),他的一生不断在各地为官,足迹远至 今天的海南岛。但是,他都能以旷达之心随遇而安,找到生活的 乐趣,并且把这些乐趣融入他的诗、词、文中。“粗缯大布裹 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七尺顽躯走世尘, 十围便腹贮天真”(《宝山昼睡》) 他也不像屈原、杜甫那样执著地忧国忧民,他要表现他的 潇洒旷达。很自然,在人生道路遭遇挫折的时候,他就会把相当 多的兴趣转移到日常生活品味上.
他给苏辙的信中说:“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此 外万端皆不足以介怀。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 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中廓然无一物。皆吾作 乐事也。” 《与弟子由书》他追求的是超功利、超世俗的人生境界。 第一层面就是对世俗人生的解脱,从名利、穷达、哀乐等 等中摆脱出来。第二层面就是达到自由的境界。不论何时 何地,都能够找到生命的可喜之处,在朴素无华之中得到 精神的愉悦,这就是旷达的境界。
浅论苏轼词中的旷达人生态度
目录引言 (3)一、“坡仙”苏轼 (3)二、苏轼词的多样性 (3)(一)苏轼的豪放词 (4)(二)苏轼的清旷词 (5)(三)苏轼的婉约词 (7)三、苏轼的人生态度 (8)(一)苏轼的豪气 (8)(二)苏轼的旷达 (9)(三)苏轼的悲壮 (9)四、结论 (9)参考文献 (11)浅论苏轼词中的旷达人生态度摘要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他创作的作品,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仕途经历等有着非常深远的联系。
本文以苏轼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轼的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主题展开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旷达人生态度,并且也能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他的作品所展现的积极乐观的心理以及坦然面对得失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苏轼作品;人生态度引言文人的作品风格是他们思想、性格、气质、禀赋、才华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且风格也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的文人,就会有不同的风格。
即使是同一个人,风格也会改变,所以,往往一个作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苏轼诗歌的内容融合了他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包含了广泛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知识。
因此形象、鲜明、生动苏轼的作品风格可分为三种,婉约、豪放、豁达。
豪放词属于他人生其中一个阶段的文学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无不关系。
一、“坡仙”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作家,苏轼一直被世人推崇为“坡仙”。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有爱心最有魅力的文学作家,同时又是遭受磨难最重的文人之一。
他一生坎坷被贬四次,身历八州,一个人的痛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命运似乎是不公平的。
但在北宋数千代之后,我们觉得轼的命运是公平的。
因为正是这些苦难使苏东坡留下很多千古名作,以及“坡仙”的称号。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人物不仅仅是他的身份地位,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有这样的疑问,‘他是一个诗人、作家,写文章,还是一个政治家,有道德的心的人民?一个老是卷入党派斗争的人,还是那个打通了儒释道的哲学家?他是月下行吟的诗人吗?”而宋代文士戴复古在《赤壁》中直呼苏轼“长江酩明月更忆老坡仙”,为“坡仙”的称号。
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
试论苏轼的旷达词风--------冯波摘要:本文从苏轼的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特征方面试论了苏轼旷达词风形成的原因。
苏轼在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他的心情变的旷达,而这种精神的形成与他旷达词风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
苏轼在对主客,物我,得失,顺逆等关系,惯于适应机遇,竭尽全力,以我役物,不以物役我,淡漠得失。
在逆境中,豁达开朗,坦然自若,彰显其文化性格。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旷达人生哲学绪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大多是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踏入社会生活的。
然而,当我们具体去审视一个个思想文化巨人时,却发现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几乎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对立状态。
就连“怀瑾握玉﹑独善其身”的退身之策也在强大的社会异己力量的冲击下而变地荆棘丛生。
从虽死犹荣的屈原到放荡不羁的阮籍,从超然物外的陶渊明到行藏在我的白居易,在他们身上都显示了不同人格特征,耿怀而又世故,狂放而由拘谨,进取而又淡泊,重生而又轻死,既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既为君报国又为己保全性格……而苏轼则可以说是这些封建文人的一个典型代表。
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东坡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故为当世学人所崇尚;北宋之后,苏词对南北两方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北方,《东坡乐府》盛行于中州,著名词人蔡松年、吴激、元好问《中州集》所搜集的词作,几乎都以苏词为依归;在南宋,叶梦得、陈与义、张孝祥、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词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直至元与南宋灭亡,苏词一直滋养和影响着后世的词人,熏陶着之后的历代文人,也是我所崇敬的文人精神偶像。
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
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作者:茹剑飞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苏轼对词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开拓,更在于“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理趣情怀。
一、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苏轼词作中的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这些:1.以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表现自我人生态度的通脱豁达苏轼常常在词中对自己的人生做着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而思考的最终落脚点却总是通脱豁达,是旷达对待人生波动与挫折,是力求自我超脱,而不是因人生不如意而轻率否定人生,自暴自弃,游戏人生。
苏词中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其对“人生如梦”的感叹。
但这“人生如梦”的“梦”,一方面固然是作者在感叹人生有限、生命短暂、命途虚幻易变,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借“梦”表现自己对世俗人生的深层次的哲理思考,是借“梦”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旷达通脱态度。
如《永遇乐·明月如霜》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的“梦”,就是词人着意要表达的一种人生领悟,一种旷达情怀: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己睡中梦里,而自己却能逃脱世事纷扰,以旷达情怀看世事,看出世人人生之梦未醒,实是因为对人世欢怨之情未断,这样,就使得对情、事的感叹超越了自我,挣脱了由“乌台诗案”等政治波折带来的感情镣铐,通过深入思考人生哲理而使精神获得了解放,借景抒怀而有了超类脱俗的旷达情怀,放弃了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
又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长恨此身非我有”,表达了对自己踏入社会、步入官场之后再也难以自我把握的人生命运的深层次哲理思考。
而一句“倚杖听江声”,是对自己处世态度的鲜活写照,如图画一般勾勒出作者的形象:通过深层次思索,从宁静、旷阔、静美的大自然中领悟到世俗的忧愁与烦恼、人生的得失、荣辱都应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对待之,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脱离世俗转入到了对精神自由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在痛苦的逆境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是用旷达不羁的情怀来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真情。
浅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1) (1)1
浅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1272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坛集诗、词、散文之大成者,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贬官,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贬谪黄州,是他人生第一祸事,也是他经历的第一次大挫折。
从此,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轼在黄州,内心处于矛盾之中,但他仍持乐观的心态,把儒佛道思想融合一起,透彻地观察社会与人生,内心的进与退,入与出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黄州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使苏轼的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
从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面对仕途不顺,政治失意,他的内心变化是复杂的,虽有过失意苦闷,寂寞孤独,但他仍然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豪放的风格。
关键词苏轼黄州心灵历程淡泊旷达豪放雄心壮志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的政治灾难而被贬黄州,经此一难,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的思想不再是单纯的儒家经世济民、积极用世,佛家的空幻和道家的清净无为也进入了他的心灵,这三种思想融合在一起丰富了他的视野。
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并且用文字来寄托贬谪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从而迎来了他创作的辉煌时期。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灵历程。
一、初到黄州,失意苦闷“乌台诗案”后,苏轼这位忠君爱国、济世为民的文人被贬到了黄州这荒野蛮夷的地方。
在这个“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的蛮荒之地,他的官职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
这个职位非常低微,并没有实权,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对于有“致君尧舜”之志向,有“此事何难”之信心,有“上殿云霄生羽翼”之政治热情的苏轼来说,是多么大的精神打击啊!政治上的失意,仕途的不顺,使得他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可以想像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无助和痛苦!此时的苏轼经此灾难之后,已然心灰意冷,心情非常郁闷,这种孤寂和痛苦触动了这位诗人的心灵。
于是,他以诙谐自嘲的口气写下了《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苏轼贬谪生涯中的乐观旷达心态成因分析
赤 壁 山 游 览 ,写 下 了 《 赤壁 赋》 和 念奴娇 ・ 赤 壁 怀 古》 等千 古 名 作。 《 念奴娇 ・ 赤 壁 怀古 》 中 这样 写道 : “ 大 江 东 去 ,浪 淘 尽 ,千 古 风 流 人 物 。 故 垒西 边 ,人 道 是 : 三 国 周 郎 赤 壁 。 乱 石 穿 空 , 惊 涛
一
害 ,善 良 的 他 同 情 百 姓 ,两 次 上 书反 对 新 法 。但 王 安 石 是 当权 者 ,
当权 派 捏 造 借 口 ,将 他 陷 于 纠 纷 之 中 。苏 轼 成 为 党 派 之 争 的 牺 牲 品 ,最 终 只 能 到 杭 州 上 任 。年 轻 气 盛 的苏 轼 对 御 史 的 弹 劾 不 屑 于 理会 ,连 修 表 自辩 也 不 愿 意 ,直 接 到杭 州 上 任 。 在 赴 任 杭 州 途 中 ,苏 轼 写 下 了 ( ( 游金 山寺》,通 过 写 自己 的所
见 到 了 王 安 石 的 新 法 对 百 姓 的 迫
时 多 少 豪 杰 。遥 想 公 瑾 当年 ,
在黄州居 住 了四年多后 ,司 马 光 重 新 被 启 用 为 相 ,苏 轼 也 因 此 提 升 ,复 为 朝 奉 郎 知 登 州 ( 今 山 东蓬 莱 ) 。几个 月后 官 居 翰 林 学 士知 制诰 ( 为 皇 帝 起 草 诏 书 的秘 书 ,三 品) ,知 礼 部 贡举 。 “ 翰 林 学 士 知 制 诰 ”永 远 是 名 气 最 高 的 学 者 担 任 ,往 往 是 担 任 宰 相 的前 步 ,苏 轼 这 时 已接 近 顶 点 。 此 时 的 苏 轼 可 谓 是 春 风 得 意 ,眼 看 有 望 实 现 自 己 的 政 治 理 想 ,可 当 他 看 到 新 兴 势 力 拼 命 压 制 王 安 石 集 团 的人 物 ,将 新 法 全 部 废 除 后 , 他 认 为 新 兴 势 力 与所 谓 的 “ 王党 ” 不 过 是 一 丘 之 貉 ,终 究 会 有 损 于
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风格的成因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风格的成因王泽蕙 温岭市第二中学摘 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坛领袖,在诗词、绘画和书法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苏轼虽一生坎坷,宦海沉浮,历经多次升职被贬,但却一直宠辱不惊,人生坦然。
种种原因,使得苏轼的诗词中满是旷达的人生写照,也开创了豪放派的新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围绕苏轼诗词中旷达风格的成因展开描述,从不同角度说明其诗词旷达风格的形成乃情理之中。
关键词:苏轼;诗词;旷达风格;成因[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107-01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生于眉州眉山(现今四川眉山),字子瞻,又字和仲,世人尊称其为苏东坡,同时位于“唐宋八大家”和“宋四家”之列。
他的诗词成功引领了北宋文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
他一生积极致力于出世,希望能够为国为民多做事,虽然他的一生为官清廉,为国贡献智慧,兴修水利,传承文化,培育人才,但却屡屡不顺,被贬数次,经受牢狱之苦,最终客死他乡。
回顾他的一生是悲情的,然而,我们却未能看到悲情的苏轼,他一直旷达超然,乐观豁达,随遇而安,或许正是他的生平,人物性格形成了他诗词的旷达豪放之风。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他旷达豪放诗词风格的成因。
一、家庭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从小就根深蒂固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表现在对未来生活事件的指导之中。
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然,这不仅适用于当今时代,在古人时代也同样有效。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他的父亲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写作,语言犀利,针砭时弊,信奉道教,喜结交道士,他的母亲程夫人,出生于名门世家,饱读诗书,通情达理,曾为年幼的苏轼讲解古代志士的英雄事迹,以此鼓励苏轼刻苦读书,求学奋进,对于苏轼的成就功不可没。
苏轼的旷达人生给我的启发
苏轼的旷达人生给我的启发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卓越的品行而闻名于世。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豪情壮志和高尚情操,展现出了旷达人生的风貌。
他的旷达人生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苏轼的旷达人生告诉我,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
苏轼一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流放,但他从不气馁,总是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坦然。
他在临别的时候写下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表达了自己豪情万丈的心情。
这种积极的态度使他面对困苦时不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不屈不挠的决心。
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会想到苏轼的旷达,勇敢面对困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苏轼的旷达人生告诉我,要以真诚的心态对待人生。
苏轼一直以来都坚持真实和坦率的态度,不隐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在面对权贵时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坚持原则。
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也都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
苏轼的真诚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无论是与他人相处还是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都应该保持真实和坦率。
只有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才能建立起真正深厚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此外,苏轼的旷达人生还告诉我,要保持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苏轼是一位热爱自然和艺术的人,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眼光创作了许多优美的作品。
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他的诗词和文章也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性。
苏轼的这种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让我懂得了欣赏和传递美的重要性。
在我生活中,我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美丽的事物,用自己的言辞去传递美的力量。
最后,苏轼的旷达人生告诉我,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苏轼在文学和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开放和不拘一格的风貌,他不仅吸收了唐代的优秀文学成果,还从民间歌谣和流行音乐中寻找灵感。
他的心胸广阔,不拘泥于传统和常规。
他对不同意见和观点也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苏轼的开放和包容给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具有广阔心胸的人,不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见解,要尊重他人的观点,接纳不同的声音。
苏轼《定风波》旷达词境之成因略谈
着
有的
情 了丰富的
和 限的
当其 之时
不经意
自然
生一
得
竹杖 芒鞋
出了 人
和
之 就将 人的生活 状 现了出来
一
现了 人很
生活 态
(
"者。
一
实写
之景状
说 心中
限事
风
的景
着意
之
之的
云:
海 生 着于心得 !
地 现了出来
与
处 的自 可 心
然
有不
但可
即便一生遭际满布
容待
之危不惧,处变不惊,故曰“不
晴了,回顾来程。遭受风吹雨打的人要释
008 I!"争鸣 I
苏轼《定风波》旷达词境之成因略谈
◎王晓文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在湖州任
上,因“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三年二月,谪居黄
州;黄州之第三年春上“三月七日”,“因往相田”,
道中遇雨,触景生情,寄情于景,创作了贬谪黄州
又一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呈现了旷
达(叶嘉莹先生赞之曰“超旷”)的艺术境界,被广
道”,叫旦为人坦,
,
于
于进 故
打
贬谪 但
。杭州 州、徐州、湖州,溜
州之旅,心
,修桥;“乌台诗
案”,“魂飞汤火命 鸡”,险 测,几被处死,又
谪海南;悲 旷达,
9世,消沉豪迈,
艰难 ,玉汝于成,在《与杨元素》中苏轼
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 随;所随
同,其随一也;在新、旧党之间,处于独立
态,绝 苟且附和之声,旷达而严正;尤 谪居
地将其坚定、沉着意志品质和乐观、旷达人文情怀
苏东坡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豁达?
苏东坡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豁达?作为文坛顶流,苏东坡不仅诗词、文章全都一等一的好。
还被后世认为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要说他是古代抗挫折能力最强的人,估计没有人不服。
苏东坡一生被贬三次,却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心态那是出了名的好。
但其实,被贬黄州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都是不开心、不甘心的,一开始,他几乎闭门谢客,甚至终日昏睡。
但是,老苏家人心宽的基因影响着他,不知不觉给苏东坡低迷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我们来看看苏东坡有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首先他的爷爷苏序,就是个活宝。
他一点都不鸡娃。
二儿子当时考上了进士,轰动一时,但是老爷子丝毫没有要拉个横幅、摆个酒席,庆祝一下的意思。
照旧每日骑着他的小毛驴,悠哉悠哉在村里晃荡。
小儿子苏洵,也就是苏轼他爹,整天吊儿郎当,游山玩水,结交各路侠客。
老爷子也心大,从来都没骂过他。
他了解小儿子只是不爱死读书,读死书。
结交朋友也是一种学问嘛!知子莫若父。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说的就是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自学成才。
后来,苏洵虽然屡试不第,但是他心态好呀,不管考不考得中,都潜心修炼自己。
最终大器晚成,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没有发现,从爷爷苏序,到父亲苏洵,再到苏东坡,这老苏家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心态好!豁达、通透,性格有弹性。
有爷爷和父亲早早打了样在那里,所以,苏轼早就潜移默化学到了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领。
被贬到黄州后,其实已经走到了人生低谷,但那首旷达闻名的《定风波》,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顺境有顺境的活法,逆境也有逆境的过法。
被贬到黄州,他凭借一个治瘟疫的方子,救人无数。
被贬到惠州,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把满腹苦水,唱成了赞歌。
被贬到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他又搞起了教育。
在他来之前,儋州仅出过一位进士。
但他走之后,那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苏轼人生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分析
苏轼人生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分析
苏轼是中国唐宋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官吏,他彰显出一种超越时代及象征
朝代和民族特点的超凡思想和世界观。
他的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无论他 id对生活未来的判断,还是他对诗歌散文的细腻描述,都体现出他的乐观主义
态度和乐观活力。
首先,苏轼是一位坚定的乐观主义者,他在《听蜀曲歌行》一文中曾说:“人
生在乎有志,死亦无悔焉。
”这句诗反映出苏轼最持久的人生态度——乐观主义,这也是他追求一份理想、自信、勇敢和豪迈的精神的体现。
同时,他还在文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若君自古稀,不肯做尔王”,暗示着他注重担当并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仰望美好的未来,给世人以勇气、希望。
另外,对于苏轼而言,珍惜条趣与轮回一样重要。
他在《逢游客》一文中抒发
了对自然优越景物的遐想:“茫茫荒台芜箕斗,凉风冷月碧江头。
东西南北苍生稀,枫树叶满归未休”,意此意此写出诗人物怪异的心理和自然的繁华独秀,追寻生命一瞬间璀璨芬芳,弘扬珍惜生活宝贵瞬间的理念。
最后,苏轼凝练的文字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充满理性和信心,以及对人生的乐观
态度:《出塞》中的“晓战天台馀烟尘,回首故乡无人问。
折戟归来无功名”,意识流鲜明地抒发出苏轼对生命充满热忱和果断的乐观宿命论。
不入流的心态可以给他勇气,让苏轼凡事无望,但苏轼仍然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勇于挑战的各个方面,以乐观的眼光远眺未来。
总而言之,苏轼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活力弥漫,洞若观火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
他勇于迎接挑战,无论是朝代与民族的发展,还是个人追求和把握辉煌时刻,都在他象征着天真与美好的作品中得到高度把握。
概括苏轼谪居儋耳时的生活态度
概括苏轼谪居儋耳时的生活态度
苏轼在遭遇宗室驱逐后,主动选择了谪居儋耳。
他以此表达了自己行政不在,尊重宗室,但又不忍宰割自己,且凭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的决心和信念。
他从未想过把这段谪居时期当成一种受苦折磨,而是将它视作拥有新生活,活出自我特质的机会。
他依托于帝王无奈,在淳朴谦卑之中,打破自身的束缚,把谪居的空间放大,拒绝受到任何责任的束缚,施展他多样的才能,尝试不同的思想,并在此之中登达智慧的巅峰。
他在谪居中并不消极悲观,而是极力追求自己的新生活,让自己在不受外物束缚的情况下,活出自己的无拘无束,一以贯之的生活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态度我们再看一看普通人身份的苏东坡。
苏东坡作为文学家、艺术家,他固然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表现,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但是也许对我们启发意义更大的是作为一名普通人的苏东坡,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苏轼的人生态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答案:豁达。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豁达。
他寄情山水,力求超越,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我封闭起来,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我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不一样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诗、词、赋方面都到达了很高造诣,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为读者所热爱和推崇,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苏轼才华盖世,堪称文艺上的天才加全才。
然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表此刻其显著的文学成就方面,更重要的是,表此刻他的人格魅力方面,即处变不惊,进退自如,遭遇困难挫折仍能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一向为后世文人所敬仰,至今也影响着无数中国知识分子。
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一个政绩显著的政客。
然而,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苏轼因为乌台写诗一案从四十四岁开始被贬谪黄州,之后又贬至惠州和儋州,前后在贬六年,晚年才遇赦免北归。
而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政治家,应对不幸的贬谪遭遇,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呢?我们看看苏轼的作品:苏轼在被贬到黄州之后的第三年,写了一首词叫做《定风波》,词的资料是这样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本来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宋神宗元丰七年三月七日,苏轼和朋友一齐去相田看地,途中遭遇大雨而雨具又不在身上,朋友们都被大雨淋得狼狈不堪,然而,东坡却跟大家感受不一样,自得地在雨中吟着诗歌哼着小调漫步前行。
我析苏轼旷达人生观
绪论宋代文人有强烈地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会出现领导风气地文坛盟主.苏轼在诗词文赋、文学理论、琴棋书画均超越常人,并都有极高深地造诣,有“宋代文学第一人”地头衔.故苏轼也就成为了宋代文学成就最高地代表,引领宋代文学风骨,是宋代文学一面屹立不倒地旗帜.苏轼岁中进士,以儒家经世济民为政治思想,以儒学为根本而浸染释、道地思想是他人生观地哲学基础,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但由于苏轼注重政策地实际效果,秉持“渐变”地思想,他既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革,但又表现出一定地保守性,结果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地政治才干.但是从“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苏轼一生旷达为怀地品性.宦海沉浮,苏轼虽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是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地信念和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苏轼是一个随缘自适、安和处世、放达乐观地人,而且善戏谑,喜幽默,这就构成了他“坡仙”地形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每每读到他地这首悼亡词《江城子》,我总会被感动,然后在心里想象苏轼写这首悼亡词地悲痛.两人一生一死,时隔十年,无法相见,思念或许已经变得茫然了吧.不让自己去想念,却发现早已难以忘怀.岁月地流逝,生活地变迁,非但没有冲淡他对妻子地深情一片,反而随着时间地沉淀,他地思念之情愈深、愈浓.不愿去思量,也不敢去思量,思念却一直盘旋地自己地心头,解不开,也拂不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如果分开地距离是看得见地,纵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终会有再见面地一天;而现今,摆在面前地是生死地距离,是看不见地,无法逾越地,也是没有办法期待地距离.死者对世间地冷暖已经茫然无知了,但是活着地人呢,两鬓霜白,只能孤独地守在坟前,诉说无人倾听地肠衷.那些缠绕在风中地,是满满地没法解开地思念与深情.苏轼与亡妻不可逾跨地生死距离,透着他与妻子再也不能相逢地浓浓地悲凉与遗憾.古代文人,为妻子写悼亡词地人是极少地,这首悼亡词,写出了十年来苏轼对亡妻地悲切思念,同时也吟唱了对亡妻至死不渝地深情.让我们看到了苏轼这样一个至情至深地男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首悼亡词,主要抒发地是苏轼十年来对亡妻地思念之情,同时也掺杂了苏轼自己因仕途多艰带来地人生忧伤.回首看,原来和妻子在一起地美好日子历历在目,现今妻子早已离去,留下自己无处诉肠衷.但即便如此,苏轼选择地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借助诗、词、散文等方式来抒发自己地纠结和苦闷,进行自我疏导,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旷达地心态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地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正是因为这样,他富于创新,提倡艺术风格地多样化和生动性.他地散文既有孟子和战国纵横家地雄放气势,也有庄子地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地行文风格.他秉性正直、为人坦率,对社会现实地看法和对人生地思考都可以在他地诗中体现出来.特别是他地说理诗,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而是通过生动、鲜明地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地.例如他地《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读书破万卷,对诗歌艺术技巧地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地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地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他在创作中注重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做到刚柔相济,呈现出“清雄”之风.自然苏轼地词和他地诗一样,表现出充沛地激情,丰富地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地语言风格.他追求壮美地风格和阔大地意境,他主张作词应抒发自我地真实性情和独特地人生感受.他有时把自然山水地关照与对历史、人生地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地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地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时又钟情于和谐宁静地自然山水,借以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代表作是《西江月》.眼光独到,关注以前地词人从未关注地领域——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地乡村.苏轼地文学作品,虽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样特立独行地文人,毕然会成为一个朝代地旗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创作地转折点,苏轼以儒家忠义思想自励,胸存浩然正气,但此时,已经渗入大量地佛道两家思想地影响,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地精神解脱,始终保持旷达、乐观、向上、任性逍遥和随缘自适.现存地东坡词,约有四分之一写于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地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地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地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地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地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地玉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地政治思想,苏轼岁中进士,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想要在政途上大有一番作为,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并且勇于进言,非常注重政策地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元丰三年,御史官员从他地诗文中搜索材料,说他讥讽皇帝,诋毁朝廷,而把他逮捕,制造了一起“文字狱”,史称“乌台诗案”,次年被贬谪,安置黄州.此后,苏轼又几经沉浮,先后被贬于定州、知州、惠州、直至儋州.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两座.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离京城最远地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地生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地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合时宜”地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地重要主题.在他任地方官地时候,深入了解民情,常把耳闻目见地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写北方遭受蝗旱之灾地农民,南方水灾侵袭下地百姓,还有在沉重地赋税艰苦生活地农民.更可贵地是,苏轼对社会地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地弊政、陋习进行批判,体现出更深沉地批判意识.然而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地才干,然而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江神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就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地豪情壮志.伴随着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挫辱地他,虽然看清了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地阴暗和险恶,也感受到了人生地无奈,但是这并没有磨灭他满腔地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地赤诚.只要有机会、有条件,苏轼总不会放弃为国效忠、为民效力地信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地一生,从政约年,基本上是在新旧党争地漩涡中坎凛起伏地度过.但是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于其身地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地人生态度对待接踵而至地不幸,把儒家固穷地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地超然态度,以及禅宗地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地观念结合起来,做到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苏轼始终保持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地精神,这使得他在逆境中依旧能保持浓郁地生活情趣和旺盛地创作活力.经过人生地起起伏伏,苏轼深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梦,但他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生活阅历极为丰富地他,对人生地思考也是深刻地,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地信念和超然自适地人生态度,这就使苏轼对荣辱沉浮持有冷静、旷达地态度.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这是苏轼站立地人生姿态,也成为了后代文人景仰地范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写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天空下着绵绵细雨,东坡先生独自走在林间小道里,任凭雨点飘落在他身上,边走边低声浅唱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姓名:郭婷学号:20030214366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老师:张振龙职称:教授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
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 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 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ptimistic life.Key word: Su Shi; Broad-minded; Optimistic; Life manner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
但是历经宦海风波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论苏轼旷达的个性
论苏轼旷达的个性摘要:关于论述苏轼的文章可谓天下人所热衷,我认为苏轼之所以被后人铭记并被推崇,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其多方面:文采、刚正不阿、体恤民情、艺术成就等等,我认为其中被人们所最为敬仰的是他的旷达个性,那种在经历着人生千磨百难、九死一生中,没有被磨难和厄运所压倒、吞噬;而是在人生的逆境之中,随缘自适、任性逍遥,谈笑于生死之间的旷达情怀。
中心词:苏轼执著人生、又善处人生,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保持着一种旷达的个性。
坎坷不平的一生:苏轼出生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具有远大的志向和过人的见识,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颇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六年(1061)进行殿试,即仁宗皇上为主考官,亲自面试,发现苏轼是个奇才,龙颜大悦,并对曹皇后说:我为儿孙找到了一位好宰相,就是这句话,被宦官听见,告知当朝王珪副宰相,从此为苏轼埋下了一生的祸根;尽管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也是政敌,但他们佩服其苏轼的文采,不至于赶尽杀绝,可王珪及其后来的死党就不同了,非把他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可;仁宗皇帝,本想拟苏轼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无奈大臣的反对;只好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不久便调往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任职,苏轼正式踏上了荣辱不定、政治风波叠起的坎坷仕途。
熈宁初年,他调回汴京任职,因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多有不同,请起外调,被派任杭州通判,三年后改任密州知州,接着移置徐州和湖州;在外任职期间,他也改不了心直口快,敢于坦诚相言的习性,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讽刺,遭新党中的小人(王珪)陷害,引发了“乌台诗案”。
并连带一批人,苏轼打入大牢,险些定为死刑,幸亏曹皇后和高皇后从中说情,免除一死,坐了四个月的监狱后,于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被释放了出来,连削两个官职,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元丰三年初,他带着家人到达黄州贬所,在城东的山城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黄州住了四年半后,改贬汝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贬谪生涯中的乐观旷达心态成因分析作者:张海娇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2期内容摘要:苏轼,北宋一代文豪,怀有一颗积极入市的报国之心,踏入官场,几经沉浮,领悟人生,成就了贬谪生涯中的乐观旷达。
关键词:苏轼环境影响屡遭贬谪乐观旷达一.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苏轼出生于一个极具文学氛围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苏洵,字明允,因屡试落地,愤而烧毁自己的文章,后又努力攻读,成为著名的古文家;苏轼的母亲也是一位很有政治见解的妇女。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苏轼,幼年时不仅受到深厚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接受了正统的儒家经世济时的政治思想的教育。
二.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怀着报国之志离蜀赴京,找寻出路。
可当苏轼真正走进朝堂时,正是北宋危机四伏时期。
苏轼在途中见到了王安石的新法对百姓的迫害,善良的他同情百姓,两次上书反对新法。
但王安石是当权者,当权派捏造借口,将他陷于纠纷之中。
苏轼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最终只能到杭州上任。
年轻气盛的苏轼对御史的弹劾不屑于理会,连修表自辩也不愿意,直接到杭州上任。
在赴任杭州途中,苏轼写下了《游金山寺》,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除了有对家乡的怀恋,还有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和辞官归隐的决心,它是诗人抑郁不得志的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继杭州之后,苏轼又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等地,虽然官卑职小,但他深得民心。
这样的生活大致持续了十年,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真可谓是死里逃生。
经过此劫,他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任职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此时的苏轼已经心灰意冷,不再对朝廷抱有过多的期望。
任职黄州,曾在闲暇时间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样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完全篇,可以看出苏轼无比羡慕周瑜,自己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面对北宋国力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的现实,他希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但朝廷萎靡慵懦。
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自己被贬黄州的困难处境,同自己心中振兴王朝的雄心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径庭。
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
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让词人感情跌宕起伏,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引起读者思考。
全篇虽在写诗人劝告客人,其实是苏轼自己心里的斗争过程,遭贬客居异乡,无所作为,这与作者当初积极入仕,渴望报国截然相反。
内心的复杂斗争无法直抒,借由客人的问话自己的开导来表现自己心情。
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多后,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也因此提升,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几个月后官居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翰林学士知制诰”永远是名气最高的学者担任,往往是担任宰相的前一步,苏轼这时已接近顶点。
此时的苏轼可谓是春风得意,眼看有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当他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将新法全部废除后,他认为新兴势力与所谓的“王党”不过是一丘之貉,终究会有损于百姓,有损于朝廷,因此,他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只能再次请求外调。
再次来到杭州的苏轼生活惬意,往往能够自得其乐,甚至将自己比为唐代的白居易。
谁知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苏轼也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谪居惠州,他写下了《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追述汉唐贡献荔枝之害,以“惊尘溅血”博取“宫中美人一破颜”,写出了当权者的残忍,让百姓痛恨至极,苏轼谪居惠州,情系民众。
他不仅为汉唐贡荔之祸所叹,更为当朝大臣“争新买宠出新意”所愤。
他毫不犹豫地批评当朝重臣进贡茶叶和牡丹之事,对遭受祸害的百姓有着深深的同情,在为百姓呐喊。
这首诗令佞臣们如坐针毡,不寒而栗。
在他们一怒之下,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此处已是中国的“天涯海角”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那时的海南,贫困不堪,苏轼在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
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被贬黄州……再次被贬,苏轼已成了饱经忧患的迟暮之人。
三.流放生涯中的乐观旷达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
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恶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身害。
用此数困于数。
然终不以恨。
”以逐客的身份来到黄州这个荒凉偏僻之地的苏轼没有一丝的抱怨,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
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
甚至他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
他那首《西斋》诗和陶诗相比,简直可以乱真。
不但可以看到真正的宁静满足,还有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以及对大自然本身的声音色彩显示出静谧的喜悦。
在密州时,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官场上历经磨难的苏轼自己也不知道“此生飘荡何时歇”,他也想乘风归去,不问世事,然而对于人间的热爱,使他不能独善其身,纵然人间有那么多缺憾,亦无须伤感,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大自然的规律,既然认识到“此事古难全”,所以更“不应有恨”,又何必对月伤怀呢?诗人由超尘思想转化成了热爱人间,并许下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用豁达的态度转化了苦闷。
其实面对苦难,苏轼并非麻木不仁,对自身遭遇的各种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面对各种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除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涵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正是如此,逆境中的苏轼才有如此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动力。
作者辨证的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困厄运、中解脱出来。
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跳出自己的处境,从高处远观时,就会发现:逆境可以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人更加坚强。
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
正因为对生活的热爱,苏轼总是充满信心和希望,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
苏轼以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超越了苦难。
正因为在他的眼中,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历经沧桑的苏轼终于要告别这段艰苦的日子了,这是他离开海南时的心情:“参横斗转欲三更,若雨终风也解晴。
去散风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当年名满京师、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是满头白发。
回首来时路,多少风雨,多少坎坷,但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果不是被流放到这罕无人至的蛮荒之地,我又怎能看到如此雄伟壮丽的景色呢?这份气度,这份胸襟,让苏轼在最危险、最艰难、最应该悲观的日子里还能笑得出来。
这种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态度也让苏轼笑道了最后。
“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对自己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
在东坡老人坎坷动荡的一生中,不管外面风雨如何,心中早已是波澜不惊,真正做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放达。
千百年来,苏轼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苏轼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坦荡、豁达超脱、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
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因为他早已开始享受这种生活了。
屡遭迫害让苏轼有了深刻的人生思考,这也使他对沉浮荣辱有冷静、旷达的态度,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想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有体现。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