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格进行确认; • (2)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控制,包括未经验收(复验)或
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 • 使用;(未经验收(复验)或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
投入使用,此句话一定要写上)
2) 设计文件编制 设计人员编制相应的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产品 使用说明书和产品技术条件等设计文件。
3) 校审 校、审人员按岗位责任制规定,对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进行校 审,并做好校审记录,把好质量关。
4)标准化审查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校核后应经标准化人员按《压力容器 设计标准化审查》要求进行审查。
• (3)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和分解,落实到各质量控 制系统及其相关的部门和责任人员,
• (4)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
• 制造单位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是质量方针和目标 的制定与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第一责任 人。他应在本单位的领导层中任命一名成员为质量保证工 程师(总质量师),并明确其对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 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AR1级制造单位的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一 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他级别的制造单位的质量保 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2、具有机械专业或其他理工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3、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还应经考核,取得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证书。 质量保证工程师不得兼任专业责任人员,主要的和有 相互制约作用的专业责任人员不应相互兼任。质保体系的 责任人员应与所在部门的行政职务尽量结合,以利于行使 职责。
规则中,明确地规定了:设计单位条件、设计单位资格许可程序以及设计管理与
监督等内容,是设计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健康运行的纲领性 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遵循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 可规则》,结合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以及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 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2 设计单位条件 2.1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1.1 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1.2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2.1.3 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设计、审批人员; 2.1.3 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及设计技术规定; 2.1.4 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至少有1套正是版 本);
应的要求。可见,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制造资格的取证工作,是执
行强制行政许可制度。
•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的基本要素
•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
体系基本要求》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了18项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
• (1)管理职责;(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3)文件和记录控制; (4)合同控制;(5)设计控制;(6)材料、零部件控制;(7)作 业(工艺)控制;(8)焊接控制;(9)热处理控制;(10)无损检 测控制;(11)理化检验控制;(12)检验与试验控制;(13)设备和检 验与试验装置控制;(14)不合格品(项)控制;(15)质量改进与 服务;(16)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17) 其他过程控制; (18)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1.6.1.3 无论是专业设计单位还是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业虽 然质量手册的形式不同,但内容必须符合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1.6.2 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 1.6.3 对于专业设计单位或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单位,程序 性文件(管理制度)都应包含下列内容:
2、材料、零部件控制
• 材料、零部件(包括配套设备,下同)控制的范围、程序、 内容如下:
• (1)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包括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 明确对分供方实施质量控制的方
• 式和内容,包括对分供方进行评价、选择、重新评价, 并编制分供方评价报告,建立合
• 格供方名录等,对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有行政许可规定 的分供方,应当对分供方许可资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制造、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国家
实行制造许可制度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在“锅炉压力
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中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建立与锅炉压力容器产品
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连续有效运转, TSG Z0004-2007《特
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也提出了相
2.1.5 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2.1.6 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 绘图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应到到100%,具有在 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
2.1.7 具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3 压力容器设计控制环节及其要点 3.1 设计输入 3.1.1 审查设计项目是否与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批准的项目 相符; 3.1.2 根据本单位产品开发计划或用户设计委托书及设计条 件图由有关部门下达设计任务书。新开发的产品任务书须经 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1.3 设计技术负责人接受任务书后,应对设计条件进行审 查。
3.2.2.2 重要产品方案设计须由本单位技术总负责人组织审查。 3.2.2.3 方案审查 方案设计审查应有"可行"、"局部修改"、"不可行"等结 论性意见。对于须修改的方案设计要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由原设计人员 负责修改完善。
3.2.3 施工图设计 1) 图样设计 方案设计审查通过后,由原设计人员进行施工图设计,且必须 采用计算机绘图。并打印出校审的白纸图。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 本要求
董好、姚蕾
•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1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的依据: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3 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
•
4 国家质检总局第22号令;
•
ຫໍສະໝຸດ Baidu
5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
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1.2 明确设计组织机构 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1.3 具备各级设计人员 有符合要求的各级设计人员: 1.3.1 设计单位技术总负责人; 1.3.2 设计审批(或审定)人员(设计单位设计技术负责人)应具有设计审批人 员资格证;
1.3.3 设计审核人员 应具有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
1.3.4 校核人员 1.3.5 设计人员 1.4 设计单位人员数量的要求 1.4.1 对设计A级、 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 不得少于10 名,其中,A级或C级压力容器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A4级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根据其实际工作量,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适当降低;
1.6.1.2 对于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业 可按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规定的格式编写《压力容器设计质
量保证手册》(分手册),但其中的质量方针、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等 不能与《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相矛盾。也可完全按照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将“设计控制”作为整个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一个控制要素以程序文件的 形式编写;
3.1.4 专业负责人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工程设计统一 规定,明确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非规定性的设计计算 方法、设计中使用的原始数据、材料选择的细则、零部件选 择的原则、图样中应该统一的表示方法和技术要求的统一规 定等等,经设计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3.2 设计过程 3.2.1 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条件的要求补充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3.2.2 方案设计 3.2.2.1 设计人员经调查研究,根据设计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其内容为设 计总图草图,主要材料品种及规格、主要结构的确定、强度计算,产品的制 造、检验、验收和试验要求等。
三、质保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
•
文件和质量记录等。 1、质量保证手册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 准、颁布 2、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按规定程序修订质 量保证体系文件,必要时对质量保证手册进行再版。 3、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也认可) 4、 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 5、质量计划(过程控制表卡、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 质量计划内含- 针对某一类(台)设备、某一项工程落实 目标的一种总的筹划
5) 校审人员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和“设计质量评定卡”。 对于设计中由争议的问题,可提交上一级设计人员裁决。对 已决定的意见,各级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允许在校审记录 上说明个人意见。 6) 各级设计人员在“交审的白纸图”上签字齐全后,由设 计人根据该白纸图上标明的需修改处,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 后,方可打印出硫酸纸图,经各级设计人员复审并按规定签 署。 3.3 设计输出 3.3.1 按《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管理》的规定,将设计图样 (含交审的白图纸)和设计文件归档。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 代理人)批准,形成正式文件。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1)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范围、特 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
• (2)质量方针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其质 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本单位的质量方向和所 追求的目标;
1.4.2 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5名,其中, 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人; 1.4.3 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除满足A级、 C级或D级 设计单位的人员要求而外,专职分析设计人员一般不少与3名,专职 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1.5 各级设计人员的基本条件 详见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1、设计控制
“质量的第一步始于设计”。设计质量是压力容器制造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设计 质量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设计质量既直 接关系到产品生产全过程各质量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也 对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专业设计单位(或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 业) 1 压力容器设计系统的控制系统的建立 1.1 依据: 1.1.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1.2 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 1.1.3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四、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制造单位应对压力容器制造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 制,并应提供充分的见证资料,以保证压力容器 的安全质量符合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控制要素应满 足以下要求,但只有超高压容器(AR4级)或无 缝气瓶(DR1级)制造资格的单位可不将“焊接 质量控制”作为控制要素;对于仅制造不需进行 热处理的压力容器的单位,可不将“热处理质量 控制”作为控制要素;制造单位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适当增加控制要素。
1.1.4 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8条明确规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质、
设计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划分,应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
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1月8日颁布的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已替代了《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 管理与监督规则》更《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在这个管理
1.6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要求 1.6.1 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 1.6.1.1专业设计单位 可按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许可规则》规定的格式编写《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手册》,但其中的
质量方针、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等不能与《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相矛盾。也可将“设计控制”作为整个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一个控制要 素以程序文件的形式编写;
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 • 使用;(未经验收(复验)或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
投入使用,此句话一定要写上)
2) 设计文件编制 设计人员编制相应的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产品 使用说明书和产品技术条件等设计文件。
3) 校审 校、审人员按岗位责任制规定,对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进行校 审,并做好校审记录,把好质量关。
4)标准化审查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校核后应经标准化人员按《压力容器 设计标准化审查》要求进行审查。
• (3)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和分解,落实到各质量控 制系统及其相关的部门和责任人员,
• (4)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权限
• 制造单位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是质量方针和目标 的制定与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第一责任 人。他应在本单位的领导层中任命一名成员为质量保证工 程师(总质量师),并明确其对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 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AR1级制造单位的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一 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他级别的制造单位的质量保 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2、具有机械专业或其他理工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3、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还应经考核,取得锅炉压 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证书。 质量保证工程师不得兼任专业责任人员,主要的和有 相互制约作用的专业责任人员不应相互兼任。质保体系的 责任人员应与所在部门的行政职务尽量结合,以利于行使 职责。
规则中,明确地规定了:设计单位条件、设计单位资格许可程序以及设计管理与
监督等内容,是设计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健康运行的纲领性 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遵循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 可规则》,结合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以及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 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2 设计单位条件 2.1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1.1 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1.2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2.1.3 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设计、审批人员; 2.1.3 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及设计技术规定; 2.1.4 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至少有1套正是版 本);
应的要求。可见,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制造资格的取证工作,是执
行强制行政许可制度。
•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体系的基本要素
•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
体系基本要求》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了18项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
• (1)管理职责;(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3)文件和记录控制; (4)合同控制;(5)设计控制;(6)材料、零部件控制;(7)作 业(工艺)控制;(8)焊接控制;(9)热处理控制;(10)无损检 测控制;(11)理化检验控制;(12)检验与试验控制;(13)设备和检 验与试验装置控制;(14)不合格品(项)控制;(15)质量改进与 服务;(16)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17) 其他过程控制; (18)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
1.6.1.3 无论是专业设计单位还是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业虽 然质量手册的形式不同,但内容必须符合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1.6.2 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 1.6.3 对于专业设计单位或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单位,程序 性文件(管理制度)都应包含下列内容:
2、材料、零部件控制
• 材料、零部件(包括配套设备,下同)控制的范围、程序、 内容如下:
• (1)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包括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 明确对分供方实施质量控制的方
• 式和内容,包括对分供方进行评价、选择、重新评价, 并编制分供方评价报告,建立合
• 格供方名录等,对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有行政许可规定 的分供方,应当对分供方许可资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制造、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国家
实行制造许可制度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在“锅炉压力
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中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建立与锅炉压力容器产品
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连续有效运转, TSG Z0004-2007《特
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也提出了相
2.1.5 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2.1.6 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 绘图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应到到100%,具有在 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
2.1.7 具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3 压力容器设计控制环节及其要点 3.1 设计输入 3.1.1 审查设计项目是否与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批准的项目 相符; 3.1.2 根据本单位产品开发计划或用户设计委托书及设计条 件图由有关部门下达设计任务书。新开发的产品任务书须经 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1.3 设计技术负责人接受任务书后,应对设计条件进行审 查。
3.2.2.2 重要产品方案设计须由本单位技术总负责人组织审查。 3.2.2.3 方案审查 方案设计审查应有"可行"、"局部修改"、"不可行"等结 论性意见。对于须修改的方案设计要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由原设计人员 负责修改完善。
3.2.3 施工图设计 1) 图样设计 方案设计审查通过后,由原设计人员进行施工图设计,且必须 采用计算机绘图。并打印出校审的白纸图。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 本要求
董好、姚蕾
•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1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的依据: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3 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
•
4 国家质检总局第22号令;
•
ຫໍສະໝຸດ Baidu
5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
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1.2 明确设计组织机构 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场所 1.3 具备各级设计人员 有符合要求的各级设计人员: 1.3.1 设计单位技术总负责人; 1.3.2 设计审批(或审定)人员(设计单位设计技术负责人)应具有设计审批人 员资格证;
1.3.3 设计审核人员 应具有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
1.3.4 校核人员 1.3.5 设计人员 1.4 设计单位人员数量的要求 1.4.1 对设计A级、 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 不得少于10 名,其中,A级或C级压力容器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A4级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根据其实际工作量,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适当降低;
1.6.1.2 对于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业 可按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规定的格式编写《压力容器设计质
量保证手册》(分手册),但其中的质量方针、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等 不能与《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相矛盾。也可完全按照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将“设计控制”作为整个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一个控制要素以程序文件的 形式编写;
3.1.4 专业负责人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工程设计统一 规定,明确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非规定性的设计计算 方法、设计中使用的原始数据、材料选择的细则、零部件选 择的原则、图样中应该统一的表示方法和技术要求的统一规 定等等,经设计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3.2 设计过程 3.2.1 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条件的要求补充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3.2.2 方案设计 3.2.2.1 设计人员经调查研究,根据设计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其内容为设 计总图草图,主要材料品种及规格、主要结构的确定、强度计算,产品的制 造、检验、验收和试验要求等。
三、质保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工艺)
•
文件和质量记录等。 1、质量保证手册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批 准、颁布 2、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按规定程序修订质 量保证体系文件,必要时对质量保证手册进行再版。 3、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也认可) 4、 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 5、质量计划(过程控制表卡、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 质量计划内含- 针对某一类(台)设备、某一项工程落实 目标的一种总的筹划
5) 校审人员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和“设计质量评定卡”。 对于设计中由争议的问题,可提交上一级设计人员裁决。对 已决定的意见,各级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允许在校审记录 上说明个人意见。 6) 各级设计人员在“交审的白纸图”上签字齐全后,由设 计人根据该白纸图上标明的需修改处,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 后,方可打印出硫酸纸图,经各级设计人员复审并按规定签 署。 3.3 设计输出 3.3.1 按《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管理》的规定,将设计图样 (含交审的白图纸)和设计文件归档。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 代理人)批准,形成正式文件。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 (1)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范围、特 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
• (2)质量方针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其质 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本单位的质量方向和所 追求的目标;
1.4.2 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5名,其中, 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人; 1.4.3 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除满足A级、 C级或D级 设计单位的人员要求而外,专职分析设计人员一般不少与3名,专职 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1.5 各级设计人员的基本条件 详见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1、设计控制
“质量的第一步始于设计”。设计质量是压力容器制造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设计 质量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设计质量既直 接关系到产品生产全过程各质量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也 对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专业设计单位(或既有压力容器设计又有制造的企 业) 1 压力容器设计系统的控制系统的建立 1.1 依据: 1.1.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1.2 国质检锅[2003]194号文件; 1.1.3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四、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 制造单位应对压力容器制造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 制,并应提供充分的见证资料,以保证压力容器 的安全质量符合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控制要素应满 足以下要求,但只有超高压容器(AR4级)或无 缝气瓶(DR1级)制造资格的单位可不将“焊接 质量控制”作为控制要素;对于仅制造不需进行 热处理的压力容器的单位,可不将“热处理质量 控制”作为控制要素;制造单位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适当增加控制要素。
1.1.4 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28条明确规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质、
设计类别和品种范围的划分,应符合《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
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1月8日颁布的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已替代了《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 管理与监督规则》更《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在这个管理
1.6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要求 1.6.1 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 1.6.1.1专业设计单位 可按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许可规则》规定的格式编写《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手册》,但其中的
质量方针、管理体系、管理职能等不能与《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相矛盾。也可将“设计控制”作为整个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一个控制要 素以程序文件的形式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