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

合集下载

中间件设计原则和方法

中间件设计原则和方法

中间件设计原则和方法中间件设计原则和方法概述中间件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用于在多层架构中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介绍中间件的设计原则和常用方法,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应用中间件模式。

设计原则中间件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中间件应专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遵循单一职责原则。

每个中间件模块应该有清晰的定义和功能,并且不涉及其他职责。

2. 开闭原则中间件应该是开放可扩展的,对修改关闭。

通过接口和抽象类对外提供统一的调用方式,以便后续增加新的中间件模块时无需修改现有代码。

3. 接口隔离原则中间件应该根据接口隔离原则,只提供必要的接口,避免接口膨胀和多余的方法。

这样可以确保中间件的高内聚性和低耦合性。

4. 依赖倒置原则中间件应该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实现。

通过依赖倒置原则,可以减少中间件与其它模块之间的耦合,提高代码的灵活性。

常用方法中间件设计有多种常见的方法,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1. 拦截过滤器模式拦截过滤器模式是一种常见的中间件设计方法,通过过滤器链来对请求进行处理。

每个过滤器负责处理某项功能,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过滤器进行处理,直到最后一个过滤器完成请求的处理。

2. 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中间件设计方法,通过代理对象来封装真实对象,并提供额外的功能。

代理对象可以在调用真实对象之前或之后进行一些预处理或后处理操作。

3.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中间件设计方法,通过装饰器对象来包装原始对象,并动态地添加新的功能。

装饰器模式可以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扩展其功能。

4. 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是一种常用的中间件设计方法,通过定义事件和通知机制来实现模块之间的解耦。

订阅者可以订阅感兴趣的事件,而发布者可以发布事件并通知所有订阅者。

5. 消息队列模式消息队列模式是一种常见的中间件设计方法,通过在系统中引入消息队列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异步通信。

模块可以将消息发送到队列中,并由消费者从队列中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

中间件设计方案

中间件设计方案

中间件设计方案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于具体业务逻辑实现的软件组件,用于连接和协调不同的系统或服务,并扩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中间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架构设计:中间件一般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多个服务器节点的集群,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架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负载均衡和容错机制等。

2. 数据传输:中间件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消息队列、远程调用和数据同步等。

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安全性:中间件需要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和访问机制,保护系统的敏感信息不被泄露和篡改。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安全策略,并采用相应的技术实现。

4. 性能优化:中间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常用的性能优化技术包括缓存、批处理和异步处理等。

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具体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性能优化策略,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调优。

5. 扩展性:中间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地增加新的业务模块或服务。

设计方案应采用松耦合的架构,提供插件机制或扩展接口,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6. 监控和调试:中间件需要提供监控和调试工具,方便系统管理员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调优。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如何采集和展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诊断功能。

综上所述,中间件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架构设计、数据传输、安全性、性能优化、扩展性以及监控和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扩展性和性能,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中间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

中间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

中间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中间件是一个处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层。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和功能,如消息传递、事务处理、分布式计算、安全性等。

通过将复杂的系统功能和业务逻辑放在中间件中处理,可以使得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模式则是一套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中的经验总结。

它们是针对软件开发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设计代码。

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同时也能够降低代码的复杂度。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设计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模式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设计和组织中间件的功能和服务。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中间件体系结构中使用的设计模式:1.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允许在不修改原有对象的情况下,动态地给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装饰器模式可以用于给中间件添加特定的功能,比如日志记录、性能监控等。

2.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用于建立一种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观察者模式可以用于实现消息传递机制,当一个消息发送时,所有订阅该消息的组件都可以收到通知。

3.工厂模式:工厂模式用于创建对象的过程,通过将对象的创建从具体的类中分离出来,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工厂模式可以用于动态地创建中间件对象,根据不同的配置和需求创建不同的中间件实例。

4.责任链模式:责任链模式用于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并且允许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该请求。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责任链模式可以用于处理请求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将请求传递给适合处理的中间件组件。

5.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

在中间件体系结构中,适配器模式可以用于适配不同的中间件协议或接口,使得不同的中间件组件能够协同工作。

总结起来,中间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的结合可以使得系统的各个组件能够高效地协同工作。

经典解决方案

经典解决方案

经典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领域,经典解决方案指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已经被广泛认可且被证明有效的方法。

这些方案已经在多个领域和行业上得到了验证,成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方法。

软件开发领域的经典解决方案在软件开发领域,经典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指在软件开发中,经常用到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能够解决常见的设计和编程问题,是软件工程中的经典解决方案。

设计模式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用于对象的创建,结构型模式用于对象的组合,行为型模式用于对象之间的交互。

中间件在软件开发中,中间件是一种可以处理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的软件。

中间件通常包括消息队列、Web服务、RPC、数据存储等组件,可以让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中间件解决了软件开发中常见的分布式系统和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

此外,通过使用中间件,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架构模式架构模式是指在软件系统开发中,经常用到的模式化架构设计。

架构模式可以用来解决软件系统开发中的一些通用问题,例如可伸缩性、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

架构模式通常包括分层、微服务、事件驱动架构和领域驱动设计等。

IT运维领域的经典解决方案在IT运维领域,经典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自动化自动化是IT运维中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之一。

通过使用脚本或自动化工具,机器人可以自动执行任务,将人工操作降至最低。

自动化解决了许多时间被耗尽的管理任务,例如监控现有系统、自动修复软件问题等。

此外,通过自动化,运维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容器化容器化是指将应用程序和它们的依赖项打包成一个“容器”,这样它可以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中运行。

容器技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测试和部署软件,简化软件开发和运维。

容器化代表了未来的软件开发和交付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减少依赖性和不同运行环境之间的不一致性问题。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一、概述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的集成和通信。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是对中间件系统的全面描述,包括其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和设计细节。

二、中间件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分析中间件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消息传递、数据交换、分布式事务管理等。

2. 性能需求:确定中间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吞吐量、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

3. 可靠性需求:提出中间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如故障恢复、容错处理、负载均衡等。

4. 安全性需求:制定中间件系统的安全策略,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三、中间件系统设计1. 体系结构设计:设计中间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组件的职责和交互方式。

2. 通信协议设计:定义中间件系统内部组件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消息格式、传输协议等。

3. 数据结构设计:设计中间件系统所需的数据结构,如消息队列、事务日志等。

4. 算法设计:针对中间件系统的关键功能,设计相应的算法和实现逻辑。

四、中间件系统实现1. 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选择:根据中间件系统的需求和设计,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2. 模块划分和代码组织:将中间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合理组织代码结构。

3.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中间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 系统部署和配置:进行中间件系统的部署和配置,包括服务器环境搭建、参数配置等。

五、中间件性能测试与优化1. 性能测试:通过性能测试工具对中间件系统进行测试,获取各项性能指标的实际数据。

2. 性能分析:分析性能测试结果,找出瓶颈和潜在的性能问题。

3. 性能优化:针对性能瓶颈进行优化,提高中间件系统的整体性能。

六、安全策略实施与保障1. 安全策略部署: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部署相应的安全设备和措施。

2. 安全监控与审计:建立安全监控与审计机制,实时监测中间件系统的安全状况。

3. 安全漏洞修复:定期检查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确保中间件系统的安全性。

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和设计模式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和设计模式等

1.软件体系结构的性质、研究意义和目标是什么?性质:计算机体系结构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强调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研究系统构成的方法学;提倡多角度研究系统。

为什么研究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系统要满足一定的需求(功能和质量)。

随着软件系统的日益复杂,公众对软件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功能上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质量。

软件的质量受到软件体系结构的限制,或者说体系结构的选择受到要达到的质量特征的影响。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高层结构,高度抽象,超越算法和数据结构,试图在软件需求与软件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解决结构和需求向实现平坦过渡。

现在软件产生的问题:◎软件成本日益增长◎开发进度难以控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需求变化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层出不穷,令软件开发过程很难保证按预定的计划实现,给项目计划和论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软件质量差缺乏工程化思想的指导,程序员以自己的想法去代替用户对软件的需求,软件设计带有随意性,很多功能只是程序员的“一厢情愿”而已。

◎软件维护困难特别是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原来的开发人员可能因各种原因已经离开原来的开发组织,使得软件几乎不可维护2.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体系结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管道-过滤器风格:缺乏交互性,常用于通信领域和编译器事件驱动风格:易于完成并发多任务,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但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能力弱,很难共享数据。

分层风格:系统分成许多层,每层为上层服务,同时获取下层的服务。

典型应用是网络协议。

仓库风格:数据单元被共享。

常用于专家系统,如自然语言理解和模式识别。

3.3 客户/服务器风格C/S体系结构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

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转换层,也称为加强层,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不同类型网络或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和互联的一种网络层。

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和数据的传输。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网络环境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转换层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网关模式:网关模式是最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它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转换数据格式和协议来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网关模式通常包括硬件网关和软件网关两种形式。

硬件网关一般由专门的硬件设备实现,它具有高性能和稳定性,但成本较高。

软件网关则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特定的软件来实现,成本相对较低,但性能可能会受到限制。

2.中间件模式:中间件模式是一种将转换层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层实现的形式。

中间件模式通常基于消息队列和RPC(远程过程调用)等技术,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消息格式,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中间件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高,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需求。

但相应地,中间件模式的实现和配置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维护成本。

设计转换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数据格式转换:不同类型的网络通常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协议,转换层需要能够将这些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和适配。

该转换可以包括数据编码、解码、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等操作。

2.协议转换:不同类型的网络通常使用不同的协议进行通信,转换层需要能够将这些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和映射。

该转换可以包括协议解析、协议封装、协议转发和路由等操作。

3.安全性保障:转换层需要能够保障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安全传输。

这包括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

4.性能优化:转换层需要具备高性能和低延迟的特点,以确保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快速传输。

该优化可以包括数据压缩、并行处理、流控制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

总之,转换层的设计要考虑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换、协议映射、安全保障和性能优化等方面。

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

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

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在我们的现代化社会中,各种软件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软件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是构建优质软件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是指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用于描述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软件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应用架构、中间件和基础设施。

应用架构负责提供特定的业务功能,中间件作为应用架构的一个中间层,负责提供一些通用服务,如通信、安全性以及监控等,基础设施则是实际计算资源的部分,如云计算平台或数据中心。

软件架构的好处之一是它可以提供一种共同语言,以便所有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软件架构,开发人员可以了解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职责以及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协同工作。

另一个好处是软件架构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系统的可伸缩性。

这是因为架构设计者可以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并相应地设计系统。

例如,如果预计系统将需要在更多的服务器上运行,则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支持水平扩展的架构。

将来应用程序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大量更改,但是软件架构可以帮助确保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可以定义为已经被多次证明可以以可靠方式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案。

设计模式是一种精美的黄金系统,其中的每个模式都已经独立于任何语言或领域进行过解释和测试。

可以将设计模式看作是一种提供设计思路的方法集。

设计模式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创建型设计模式处理有关对象创建的问题,包括对象的实例化和构建。

结构设计模式有助于定义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同工作。

行为设计模式则处理与对象之间的通信以及对象的职责和交互有关的问题。

除了简单地将这些设计模式应用于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在开发团队中共享和传承这些设计模式。

当团队在开发新的部分时,已经存在的模式将为他们提供参考,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一致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如何设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中间件

如何设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中间件

如何设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中间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息中间件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通信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因为消息中间件能够帮助解决大数据处理、异构系统之间的通信、分布式事务处理等问题。

一个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中间件不仅能够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更能够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介绍如何设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消息中间件:技术选型、系统架构以及性能优化。

一、技术选型技术选型是设计消息中间件的第一步。

在进行技术选型时应该考虑到消息中间件的需求,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技术方案。

目前已知的消息中间件技术主要包括:ActiveMQ、RabbitMQ、Kafka 等。

新开发的消息中间件可以考虑使用RocksDB存储引擎,RocksDB运行效率更高,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此外,RocksDB使用简单的高速内存,比传统的LMDB、RocksDB性能更好。

在选择技术时,应该考虑消息读写的速度、消息中间件消息源的稳定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因素。

二、系统架构系统架构是设计消息中间件的核心。

设计者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建立高性能、高可靠的消息中间件系统架构的关键:1. 高可扩展性高可扩展性是消息中间件最为基础的部分。

一个高可扩展的消息中间件应该优先考虑消息路由的管理能力,路由管理性能瓶颈应尽量放到总服务层面上。

消息源的配置、备份等都是可扩展性的关键。

2. 消息分发机制消息发送与消费之间的分发机制决定了消息中间件的可靠性。

在设计中间件时,可以采用多个消费者模式,使得多个消费者并行处理消息。

这样可以避免消息阻塞或者消息丢失等问题。

3. 消息持久化机制消息持久化机制是消息可靠性的关键。

在消息中间件中,数据持久化包括操作日志、消息队列、索引数据等方面,需要考虑可靠的持久化方式。

常用的消息持久化方式包括文件系统、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

持久化的数据需要进行备份和合并,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中间件的工作原理中间件是一种软件基础架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企业信息系统的不同构件之间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以及软件服务,使复杂的企业信息系统能够顺利融合。

中间件由以下五个功能组成:1. 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是中间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通过抽象层实现了不同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转换,完成了数据存储和维护。

2.服务管理功能:服务管理功能是中间件最关键的功能之一,它能够实现企业构件之间的调用,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为企业构件提供可靠可管理的服务支撑。

3.授权管理功能:授权管理功能是中间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管理原则,设置企业构件的访问权限,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监控管理功能:监控管理功能是中间件最关键的功能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控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异常和故障,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缓冲管理功能:缓冲管理功能是中间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能够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缓存技术,减轻企业信息系统的压力,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

二.中间件的分类1.应用中间件:应用中间件是一种面向应用的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可靠、可扩展的跨平台架构,避免企业信息系统出现瓶颈。

应用中间件常见的有Web应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事务中间件等。

2.数据中间件:数据中间件是一种面向数据的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抽象层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互,完成数据的存取和维护等功能,常见的数据中间件有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等。

3.网络中间件:网络中间件是一种面向网络的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构建分布式系统,常见的网络中间件有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消息队列服务器等。

4.系统管理中间件:系统管理中间件是一种面向系统管理的中间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系统管理,完成服务器监控、用户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功能,通过系统管理中间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性能。

中间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回复

中间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回复

中间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回复中间件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一、中间件的定义中间件(Middleware)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用于传递和处理数据的软件组件。

它位于系统的核心层和应用层之间,充当了数据传递的桥梁和处理的工具。

中间件可以是软件包、库或应用,用于提供特定的功能和服务,以支持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中间件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从技术角度来看,中间件是一种基于网络架构的软件组件,用于实现不同应用、服务和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

它可以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代理,处理请求、响应和数据的传输,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异步和并发处理。

从功能角度来看,中间件是一种提供通用服务和功能的软件组件,用于解决应用程序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

例如,数据库连接池、缓存支持、消息队列、日志记录、安全认证、性能优化等都可以通过中间件来实现。

从架构角度来看,中间件是一种分层、模块化和可插拔的设计模式,用于构建复杂的软件系统。

通过将功能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中间件能够简化开发流程、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综上所述,中间件是一种用于传递和处理数据的软件组件,通过提供通用的功能和服务,实现不同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二、中间件的作用中间件在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间件的几个主要作用:1. 提供通信和协调:中间件作为系统的桥梁,负责处理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传递和通信。

它们能够处理请求、响应和数据的传输,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协调和通信。

2. 实现功能和服务:中间件提供通用的功能和服务,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常见问题和需求。

例如,数据库中间件可以提供连接池和查询优化,缓存中间件可以提供数据缓存和提升访问速度,安全认证中间件可以提供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等。

3. 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中间件通过提供分布式、异步和并发处理的能力,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例如,消息队列中间件可以将请求和处理解耦,实现异步处理和削峰填谷,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可扩展性。

中间件_4

中间件_4
25
aMaze -> AddRoom(r1); aMaze -> AddRoom(r2); r1 -> SetSide(North, MakeWall()); r1 -> SetSide(East, theDoor); r1 -> SetSide(South, MakeWall()); r1 -> SetSide(West, MakeWall()); r2 -> SetSide(North, MakeWall()); r2 -> SetSide(East, MakeWall()); r2 -> SetSide(South, MakeWall()); r2 -> SetSide(West, theDoor); return aMaze; }
{ return new Door (r1, r2); } };
24
每一个工厂方法 工厂方法返回一个给定类型的迷宫构 工厂方法 构 缺省实现,返回最简单的 件。MazeGame提供了缺省实现 缺省实现 迷宫、房间、墙壁和门 重写CreateMaze: CreateMaze: Maze* MazeGame :: CreateMaze () { Maze* aMaze = MakeMaze(); Room* r1 = MakeRoom(1); Room* r2 = MakeRoom(2); Door* theDoor = MakeDoor(r1, r2);
38
解决方法: (4) 对于每一个抽象窗口组件类, WidgetFactory接口都有一个返回 返回抽象窗口组件对 返回 象的操作 操作。 操作 Window* CreateWindow(); ScrollBar* CreateScrollBar();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1. 引言中间件是一种常用的软件架构,用于连接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组件,提供消息传递、数据转换、性能监控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设计的中间件的功能、架构以及实现细节。

2. 功能概述我们的中间件旨在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和数据转换问题。

具体功能如下:- 提供消息队列功能,实现系统间的异步通信;- 支持多种消息协议,如AMQP、MQTT等;- 实现消息的数据转换和格式化;- 提供性能监控和错误日志功能。

3. 架构设计我们的中间件采用了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 消息队列:负责接收、存储和分发消息;- 消息协议模块:负责解析不同协议的消息,并进行格式转换;- 数据转换模块:负责对消息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 性能监控模块:实时监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记录日志。

4.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中间件的核心组件,负责接收和分发消息。

我们采用了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队列,具有以下特点:- 高可靠性:通过数据备份和冗余设计,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 高性能:采用多线程和异步处理机制,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消息持久化:支持将消息存储到数据库或文件系统,防止消息丢失。

5. 消息协议模块消息协议模块负责解析不同协议的消息,并进行格式转换。

我们设计了可插拔的协议适配器,支持多种消息协议,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API接口,使用户可以自定义协议适配器。

6. 数据转换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负责对消息进行数据处理和转换。

我们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如XML、JSON等,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函数,使用户能够灵活地进行数据转换。

7. 性能监控模块性能监控模块实时监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记录日志。

我们提供了可视化的监控界面,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系统的吞吐量、延迟等性能指标,并通过日志记录功能,帮助用户追踪和定位问题。

8. 实现细节我们的中间件采用Java语言实现,使用了开源框架和工具,如Spring、RabbitMQ等。

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物联网是一种将实体和虚拟事物进行联接和互动的网络化体系结构,其本质是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等手段,将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起来。

而中间件作为物联网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起到连接物联网应用层和底层设备层的桥梁作用,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基础技术。

本文将探讨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一、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1. 物联网系统的特点物联网系统具有多样性、分布式、异构性、协作性等特点,因此其中间件架构设计需要能够满足这些特点。

中间件需要考虑到物联网系统中的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等各种异构系统的集成与互操作,实现各个应用层之间的协作与数据交互。

同时,中间件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和高扩展性,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2. 中间件架构设计面向物联网的中间件架构设计需要采用分布式、服务化的架构风格,并具备以下特点:多协议支持:中间件需要支持不同的应用协议、通信协议和自定义协议,以实现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

异构系统集成:中间件需要支持多种异构系统和设备的集成,对全新的应用场景、设备类型和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大规模扩展:中间件需要支持高并发、弹性伸缩、动态负载均衡等特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高可用性:中间件需要支持分布式部署、冗余备份、故障自动切换等功能,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3. 业界主流中间件架构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物联网中间件架构包括IBM物联网中间件、华为IoT中间件、阿里云物联网中间件和百度物联网平台等。

这些产品都采用了类似的中间件架构,均具备多协议支持、异构系统集成、大规模扩展和高可用性等特点。

二、物联网中间件实现1. 消息传递机制物联网中间件实现中,消息传递机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基于消息传递机制,可以实现物联网系统中各个设备和应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

其中,消息传递机制包括点对点通信和发布/订阅模式通信两种方式:点对点通信是指设备之间通过中间件直接通讯;发布/订阅模式通信是指设备向中间件发送消息,中间件再将消息分发给订阅者。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

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是一种在软件系统设计中用于描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的模式。

它提供了一种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助于将系统分解为模块化的组件,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信和功能划分。

体系结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因为这些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复杂的模块和组件,需要合理地划分和组织这些组件,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式。

1. 分层体系结构模式(Layered Architecture Pattern)分层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多个逻辑层次的模式。

每一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每一层次只依赖于更底层的层次,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模块组织。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式(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Pattern)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模式。

客户端负责向用户提供界面和交互功能,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并提供数据和服务。

这种模式有助于系统的分布式和并发处理。

3. 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模式(Pipes and Filters Architecture Pattern)管道-过滤器体系结构模式是将系统划分为一系列处理步骤的组件,每个组件都自己完成特定的任务,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流连接起来。

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数据处理的可重用性和模块化。

4. 黑板体系结构模式(Blackboard Architecture Pattern)黑板体系结构模式是一种关于知识共享的体系结构模式。

系统中的不同组件可以通过一个共享的黑板(数据存储区)来协同工作,它们可以读取和写入黑板上的数据,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协同解决问题。

5. 点对点体系结构模式(Peer-to-Peer Architecture Pattern)点对点体系结构模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体系结构模式,其中系统的每个组件都可以充当对等方(peer),具有相似的功能和能力。

架构、框架、模式、构件、组件、中间件之间区别

架构、框架、模式、构件、组件、中间件之间区别

1.什么是架构?架构、框架、模式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也是一种组合关系。

架构一般针对一个行业或一类应用,是技术和应用完美的结合。

框架因为比较小,很多表现为中间件,框架一般是从技术角度解决同类问题,例如J 道数据增删改查框架就解决了所有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增删改查的功能开发,框架是从技术的横切面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模式则更小了,越小越灵活,可重用的范围更广。

一个框架可能使用了多个模式,而一个架构有可能应用了多个框架,这样一个大型系统的设计基本从主骨干到骨架基本能够被设计者考虑设计到,也可以想见,一个系统被细化成了很多工作量,例如一个部分细化到工厂模式,那么就可以要求程序员实现工厂模式的代码即可。

由此,控制了大型软件质量,也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使得项目变得易于管理和协同,由此可见,一个大型项目的架构设计非常重要。

2.什么是框架?框架即framework,是某种应用的半成品,一组组件,供你选用完成你自己的系统。

简单说就是使用别人搭好的舞台,你来做表演。

而且,框架一般是成熟的,不断升级的软件。

3.什么是模式?模式即pattern,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

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

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

4.什么是构件?构件(component)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份,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

它可以是被封装的对象类、类树、一些功能模块、软件框架(framwork)、软件构架(或体系结构Architectural)、文档、分析件、设计模式(Pattern)等。

构件分为构件类和构件实例,通过给出构件类的参数,生成实例,通过实例的组装和控制来构造相应的应用软件,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者的开发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

中间件设计说明书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目的与意义3.适用范围二、中间件设计原则1.高可用性2.高性能3.可扩展性4.安全性5.易用性三、中间件功能模块1.数据处理模块2.消息队列模块3.服务治理模块4.监控与告警模块5.日志管理模块四、中间件技术架构1.系统分层架构2.技术选型与组件五、数据处理模块设计1.数据采集2.数据处理3.数据存储4.数据查询六、消息队列模块设计1.消息队列实现2.消息路由策略3.消息消费者与生产者4.消息持久化与可靠性七、服务治理模块设计1.服务注册与发现2.服务路由与负载均衡3.服务熔断与降级4.服务监控与告警八、监控与告警模块设计1.监控指标体系2.告警策略与通知方式3.监控数据存储与查询九、日志管理模块设计1.日志采集2.日志处理3.日志存储4.日志查询与分析十、部署与运维1.部署环境与条件2.运维流程与工具3.备份与恢复策略4.安全防护措施十一、结论1.设计总结2.后期优化方向正文:【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级应用日益复杂,分布式系统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中间件作为一种支持分布式系统开发、运行、管理的软件,逐渐成为企业IT 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中间件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企业级应用在可用性、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需求。

【中间件设计原则】本中间件设计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高可用性:系统应具备故障容错能力,确保在面临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时仍能正常运行。

2.高性能: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能够应对高并发的业务场景。

3.可扩展性:系统应支持横向扩展,可根据业务规模和需求进行容量规划。

4.安全性: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5.易用性:系统应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和API,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和监控。

【中间件功能模块】本中间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功能模块:1.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查询。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中间件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中间件的概述中间件是指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一层软件,主要负责处理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协调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

中间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消息队列、Web服务器、数据库等。

二、中间件的工作原理1. 中间件作为桥梁中间件作为桥梁连接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它可以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请求进行转换和协调,并将其发送到相应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处理。

同时,它还可以将来自操作系统的响应信息返回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2. 中间件提供服务中间件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例如数据存储、消息传递、事务处理等。

通过这些服务,中间件可以帮助应用程序轻松地完成复杂任务。

3. 中间件实现解耦中间件可以实现解耦,即将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降到最低。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中间件实现负载均衡在高并发情况下,单个服务器可能会出现瓶颈。

通过使用中间件实现负载均衡,可以将请求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中间件的分类1. 消息队列中间件消息队列中间件主要用于异步通信,即发送方将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接收方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

常见的消息队列中间件有ActiveMQ、RabbitMQ等。

2. Web服务器中间件Web服务器中间件主要用于处理Web请求,例如HTTP请求。

它可以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发送到相应的Web应用程序上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常见的Web服务器中间件有Apache、Nginx等。

3. 数据库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主要用于管理数据库连接池、负载均衡等任务。

它可以帮助应用程序更好地管理数据库资源,并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

常见的数据库中间件有Mybatis、Hibernate等。

4. 服务总线中间件服务总线中间件主要用于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它可以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请求进行协调和转换,以实现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设计模式之“中间件模式”

设计模式之“中间件模式”

设计模式之“中间件模式”实际场景在⽇常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在编写业务代码时候,⽆法避免有些业务逻辑复杂⽽导致业务代码写得⼜长⼜乱。

有些逻辑像⼀个过程,在不同的节点需要做不同的操作。

⽐如,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据提交这样⼀个场景。

我们的⽬的是数据提交,但是在提交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验证,验证正确之后,对数据发送进⾏上报,上报之后才是我们的⽬标操作提交数据。

提交数据之后我们还需要跳转到提交成功的页⾯。

这时候我们⼀般的做法会是这样:if(//验证数据){ //上报数据操作 //提交数据操作 //跳转成功页⾯}这时候我们会将整个流程的代码糅合在⼀起,如果代码简单⼀点还好,但是如果每⼀个步骤都有⼤量的逻辑操作,估计会让⼈抓狂。

解决⽅案对于这⼀类的流程事件,我们可以采⽤分解这些事件,当需要⽤到这些事件操作时,我们将操作插⼊到核⼼事件完成所需要的不同步骤中。

我们通过下⾯的⽅式来实现提交的功能:Function.prototype.before = function(fn){var self = this;return function(){var res = fn.call(this);if(res){self.call(this,arguments);}}};Function.prototype.after = function(fn){var self = this;return function(){self.call(this,arguments);fn.call(this);}};function report(){console.log('上报数据');return true;}function validate(){console.log('验证数据');if( + new Date()%2 == 0){return true;}else{return false;}}function submit(){console.log('提交数据');}function goback(){console.log('返回⾸页');}submit.before(report).before(validate).after(goback)();通过上⾯的代码,我们将各个阶段的业务给分解开来,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我们只要关注各个阶段的代码实现,最后将各个阶段通过管道式的⽅式拼装起来。

golang gin 项目设计模式

golang gin 项目设计模式

golang gin 项目设计模式Go语言是一种由Google开发的开源编程语言,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高效的性能和优秀的并发能力。

而Gin是一个基于Go语言的Web框架,它简单易用,性能优秀,适用于构建RESTful API等Web应用。

在Gin项目的设计中,设计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在Gin项目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希望能够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一些参考。

1. MVC设计模式MVC(Model-View-Controller)是一种经典的架构设计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在Gin项目中,可以将路由和请求处理作为控制器层,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取操作作为模型层,而视图层则可以是前端页面或者API响应的数据格式。

使用MVC设计模式可以使代码结构清晰,方便开发者维护和扩展。

对于复杂的应用而言,MVC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划分代码功能,提高协作效率。

2.中间件模式中间件模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为应用程序添加新的功能。

在Gin项目中,中间件可以用来实现身份验证、日志记录、错误处理等功能。

Gin框架本身内置了很多中间件,比如日志中间件、恢复中间件、静态文件中间件等。

同时,Gin也支持定制化中间件,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写自定义的中间件,将其插入到请求处理流程中。

3.单例模式在Gin项目中,有一些对象只需要实例化一次,比如数据库连接池、日志记录器等。

对于这些对象,可以使用单例模式来保证在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单例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资源,提高性能。

在Gin项目中,如果某个对象的创建和销毁代价很高,或者频繁创建会导致资源浪费,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单例模式。

4.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不暴露创建逻辑的情况下,实例化不同类型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接口
• 描述
– 允许组件导出多个接口,当开发人员扩展或修 改组件的功能时,此模式能够防止接口的膨胀 和客户机代码的破坏
事务处理模式
• ACID事务处理模式 • 复合事务处理模式 • 两阶段提交模式 • 审计跟踪模式
ACID事务处理模式
• 描述
– 确保事务处理不会出现非预期的或不一致的结 果,这可以通过确保事务处理拥有ACID属性 来实现。
保护代理模式
• 描述
– 恶意的对象可能想干扰其他对象的完整性,他 们使用反射或其他方法来访问不该它们访问的 方法或变量。基于安全考虑,应该避免这种情 况的发生,可以要求其他对象通过代理访问敏 感对象,以限制对敏感对象的访问。保护代理 模式实现了一些措施,以确保其他对象不能访 问没有授权的敏感对象的特性
• 益处
– 容器能够达到一个高数量用户要求的可伸缩性 ,而bean开发者的负担达到极小
资源共享
• 描述
– 容器能够高效地重用资源,如数据库的连接, 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 益处
– Bean开发者不必开发复杂的共享逻辑
数据存取
• 描述
– 对于由容器管理持久性的实体bean,容器生成 数据存取逻辑
• 益处
中间件软件体系结构
• 中间件体系结构的发展
– 集中式大型机模式 – 文件共享模式 – 客户/服务器模式 – 传统的三层结构模式 – 早期的基于Web模式 – J2EE模式 – .NET模式
中间件软件体系结构
• J2EE/.NET体系结构介绍
J2EE平台的演进
Servlets 2.1 1998年11月
– 原子性 Atomicity – 一致性 Consistency – 独立性 Isolated – 持久性 Durable
复合事务处理模式
• 描述
– 人们通常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设计和实现正确的 事务处理,与复杂的事务处理相比,简单的事 务处理易于实现,而且也容易保证正确性。通 过较为简单的ACID事务处理可以设计和实现 复杂的事务处理
服务访问与配置模式
• 包装器外观(Wrapper Façade) • 组件配置器(Component Configurator) • 截取器(Interceptor) • 扩展接口(Extension Interface)
包装器外观
• 描述
– 包装器外观设计模式把现有的非面向对象的 API所提供的函数和数据封装在更加简洁、健 壮的、可移植的、可维护的和内聚的面向对象 的类接口中
• 益处
– Bean开发者不必实现书务处理在一个分布式 系统中的复杂管理
安全
• 描述
– 容器在委派一个客户调用之前检查客户是否授 权来调用一个业务方法
• 益处
– 安全策略不必硬编码到企业bean中。它们能 够由部署者和系统管理员来设置以满足企业的 需要
状态管理
• 描述
– 容器在需要释放资源时可以去活一个企业 bean对象。以后,当这个对象被一个客户调 用时,容器激活这个对象
J2EE 1.4 规范
246 pages
J2EE 1.4 技术
• Servlets 2.4 • JSP 2.0 • EJB 2.1 • JMS 1.1 • JTA 1.0.1B • JTS 1.0
• JCA 1.5 • JAXR 1.0 • JAX-RPC 1.1 • SAAJ 1.2 • JACC 1.0 • JavaMail 1.2
• 益处
– 因为群集对于bean开发者是透明的,因此所 有的ejb应用能够运行在一个群集系统上
企业设计模式
– 服务访问与配置模式[10分钟] – 事务处理模式[10分钟] – 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式[10分钟] – 分布式计算模式[10分钟] – 并发模式[10分钟] – 时间模式[10分钟] – 数据库模式[10分钟]
冗余独立对象模式
• 描述
– 需求确保对象的可用性,即使它或者它的运行 平台出故障时也应如此。可以提供冗余对象来 完成,这种冗余对象不依赖于任何单个公共资 源
提示修复模式
• 描述
– 当冗余对象集中又一个对象失效时,在整个冗 余对象集变为不可用之前必然会发生一次更小 的失效,为了使灾难性失效发生的可能性减到 最小,应该尽快地修复失效的对象
Web 容器
EJB
EJB
EJB 容器
数据库
J2EE提供的服务
• 容器为部署在其中的企业bean提供下列服务
– 分布式对象协议 – 线程管理与同步 – 进程管理 – 事务处理 – 安全 – 状态管理 – 资源共享 – 数据存取 – 系统管理支持 – 失败恢复 – 高可用性 – 集群 – 负荷分担 – 生命周期管理 – 事件服务 –…
发布-订阅模式
• 描述
– 有时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对象及时传递消息,要 将消息传递给订阅该消息的接收者对象,可分 别把各个消息传递给各个接收者。为了确保传 送可靠,可在传送失败时重发直到成功为止
重发模式
• 描述
– 需要确保对象可靠地将消息发送给远程对象。 如果不成功,再来一次,当对象发送失败后, 可以再试一次,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 益处
– Bean开发者只写本地JAVA代码,不必实现分 布式编程
线程管理与同步
• 描述
– 当需要服务于多个客户请求时,容器启动和停 止线程。容器同步这些线程以避免对一个企业 bean实例的并发方法激活
• 益处
– Bean开发者不必实现复杂的多线程程序。 Bean开发者编码这些也不方法好像企业bean 实例只被一个用户使用
source: /j2ee/1.4/download-dr.html
web services支持
• SOAP • SOAP with Attachments • WSDL • UDDI • SOAP transport
– HTTP – HTTPS
• WS-I Basic Profile 1.0
• JMX 1.2
• J2EE Management API 1.0
• J2EE Deployment API 1.1
J2EE 1.4 与 Web Services
“The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version 1.4 is the most complete Web services platform ever.”
– Bean开发者不必将失败恢复或重启逻辑编码 到应用中
高可用性
• 描述
– 容器可以提供成熟的高可用性策略对客户屏蔽 各种服务器错误
• 益处
– 因为高可用性支持对于bean开发者是透明的 ,因此任何ejb应用能够制成高可用的,只要 将它们部署在一个实现了高可用性支持的容器 中
群集
• 描述
– 一个高端容器可以分布在一个群集服务的多个 节点上
– 在部署时调整一个企业bean以便和现有的数 据库一起工作
系统管理支持
• 描述
– 容器提供了系统管理工具来管理已经部署好的 应用
• 益处
– 企业bean在运行时可管理。bean开发者不必 开发管理支持作为应用的一部分
失败恢复
• 描述
– 容器能够提供一个重启一个失败的事务处理或 应用的原子性
• 益处
中间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模式专家 J2EE专家
罗勇文
luoyw@
开场白
• 自我介绍
议题
• 中间件软件体系结构[70分钟] – J2EE/.NET体系结构介绍 – J2EE/.NET实例分析
• 休息10分钟 • 企业设计模式[90分钟]
– 服务访问与配置模式 – 事务处理模式 – 分布式体系结构模式 – 分布式计算模式 – 并发模式 – 时间模式 – 数据库模式 • 讨论[10分钟]
进程管理
• 描述
– 容器可以使用与目标服务器最理想的(或者由 系统管理员设定的)那样多的操作系统进程
• 益处
– Bean开发者不必关心如何管理操作系统进程
事务处理
• 描述
– 基于部署描述符的指令,容器也许:将一个方 法调用包装在一个事务处理中,从一个客户移 入事务处理,容器将这个事务处理扩散到资源 管理器和这个企业bean所点调用的其他企业 bean。容器还执行事务处理提交协议
对象标志符模式
• 描述
– 对于在多个对象中出现的对象需要唯一的标识 ,将一个全局惟一的标志符分配给该对象,这 样它在程序或数据库间共享时可以由惟一的身 份
注册模式
• 描述
– 对象需要与其他对象联系,但是如果只知道其 他对象的名字或其提供的服务名,如何与它联 系呢?可以提供一种服务来获取对象、服务或 作用,并返回远程代理,远程代理封装了如何 与命名对象联系的内容
进程对等模式
• 描述
– 为保持进程或软件组件的高可用性,用户希望 在其失效后能够自动重启。将高可用性的软件 组件成对组织,这样当一个失效后,另一个可 以重启它
分布式计算模式
• 对象标志符模式 • 注册模式 • 保护代理模式 • 发布-订阅模式 • 重发模式 • 邮箱模式 • 重量级/轻量级模式 • HeartBeat模式 • 链接多路复用模式
组件配置器
• 描述
– 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必修改、重新编印、静态地 重新链接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运行时链接和 解链它的组件实现。组件配置器进一步支持在 不必关闭和重启运行的进程的情况下,把组件 重新配置到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
截取器
• 描述
– 允许透明地把服务加到框架中,并且某些事件 发生时能自动地触发服务
J2EE 1.2 1999年12月
J2EE 1.4 2003年11月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EJB 1.0 1998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