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课堂语言和行为暴力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言语上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侮辱、恐吓甚至谩骂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对教育的态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教师个人素质、工作压力、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浅析。
教师个人素质对于是否会产生语言暴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批评或指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教师由于性格原因比较暴躁,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一旦遇到学生不听话或者犯错就会情绪失控,使用暴力的言辞对学生进行指责。
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学生进行羞辱和批评,这种行为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工作压力是导致语言暴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教学任务繁重,学生教育和管理难度大。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往往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容易对学生发脾气,使用暴力的言辞对学生进行指责。
一些教师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疲力尽,对学生缺乏耐心和耐心,这时就容易发生语言暴力的现象。
教师在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也容易产生语言暴力。
现在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地位并不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因此一些教师可能因此感到沮丧和不满,从而对学生进行情绪宣泄。
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也使得一些学生在学校对教师的话语产生排斥,对教师的言语暴力比较敏感,这也会导致教师本能的采取暴力的言辞对学生进行指责。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教师个人素质、工作压力、教育体制以及对学生缺乏尊重等多个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学生要有耐心和关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语言暴力的发生,做一个合格的教育者。
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点滴思考
05
结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和应对教师语言暴力
结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教师语言暴力 重视教师
语言暴力的危害性和影响,提高防范意识
01
02
03
04
05
教师语言暴力会对学生 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学 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 力,甚至可能影响学生 的未来发展。因此,我 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师语 言暴力的危害性和影响 ,提高防范意识。
类型:口头、书面、身体语言暴力
口头语言暴力
书面语言暴力
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侮辱 、嘲讽、蔑视、恐吓等不文明口头语 言,导致学生遭受精神和心理伤害的 行为。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 题错误时,教师可能会说:“你真笨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这种言 语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对 学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教师形象受损
语言暴力会严重损害教师的形 象,使教师难以获得学生的尊
重和信任。
教育信誉受损
教师因语言暴力而丧失了教育的 公信力,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法律风险
教师语言暴力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使教师面临法律风险。
03
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和根 源
教师个人素质和修养问题
缺乏自我约束
部分教师可能缺乏良好的自我 约束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容易 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来对 待学生,从而引发语言暴力问
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问题
社会压力
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存在的压力可能使得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语言 暴力。例如,社会对“好学生”的过度期望和追求,可能导致教师在教育过 程中使用更为严厉的语言。
文化传统
分析当前教育体制下教师的语言暴力
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
(一)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当今社会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教师语言暴力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不愿与教师分享心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从而形成紧张和对立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语言暴力,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学生逐渐远离教师,甚至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对某一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同学对该生的看法和态度。如果教师对某一学生的态度不好,就容易造成学生同伴间感情的破裂,使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进而影响到班集体的氛围。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统计发现,51%的幼儿家长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幼儿造成心理伤害。调查显示,学生年龄越小“受害”越烈:16%的幼儿、9%的小学生、5%的初中生、2%的高中生表示经常受到教师的语言暴力。语言暴力现象在幼儿园中主要集中在大班阶段。“幼儿家长可以接受老师的语言暴力的比例之所以高,跟幼儿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比较依赖、在心理还没有形成较深的权利意识等有关。”
(六)生生关系的恶化 4
四、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 5
(一)心理压力过大 5
(二)教师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 5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5
(四)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6
(五)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6
(六)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6
浅析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危害及消除对策
浅析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危害及消除对策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逐渐意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教师在语言上的措辞较为偏激,并且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容易采用暴力的语言方式,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含义、危害及消除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含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时,使用的口头暴力或侮辱性言行,这种语言暴力包括辱骂、恐吓、威胁、贬低、挑衅等言语和行为,这些话语和行为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伤害。
当小学教师使用语言暴力时,学生心中的信任感将受到打击,对学生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敏感,他们对老师的言行举止有很强的感知能力。
当他们听到教师的侮辱性言语时,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产生自卑、抑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2.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在课堂上,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失去学习动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对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影响当教师使用不当的言辞与学生交流时,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将受到打击,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在教育教师的同时,必须强调师德和师风,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以触发学生内心积极因素为目标。
2.大力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重视教师关于语言力量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矛盾的技巧与方法,以便在课堂上运用更加恰当的词汇,更好的体现情感上的耐心与宽容,妥善处理学生问题,协调师生关系,从而达到预防教师暴力语言事件发生的效果。
3.学校应当明确学生权利和贡献学校应该完善各项制度和规范,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规则,防止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快速增长和蔓延。
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通过开展情感课程、提示班子职能、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完善制度等方式,加强维护教师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互动,并为学生尊严和权利的保护提供支持。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
浅析教师的语言暴力漳州立人学校八年级俞盛华老师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榜样,教师的一次邹眉、一个微笑、一句批评,都可能给学生造成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简单分析,进而探讨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对有相关问题的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师心理、语言暴力、教师自身提高正文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一个有着情绪不稳定、不能自制脾气、喜欢讽刺或者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者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发怒、情绪压抑、不耐烦、丧失幽默感、神经过敏等情况。
这不仅诱发教师的疲劳和多种身心疾病,还会通过语言、动作等转嫁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受害者。
与体罚相比,心罚更加严重。
随意对学生讽刺挖苦、谩骂歧视,不仅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还损坏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
教师语言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
教师更应该重视语言的教育性。
因为语言暴力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对其产生消极的暗示,继而对学生造成伤害,产生心理问题。
2006年《北京晨报》曾报道说:“在对北京近30所学校的315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三成学生受到过老师的语言暴力伤害。
”语言暴力是指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蔑视、恐吓等不文明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者伤害。
这次调查的语言暴力有:“滚”“蠢货”“神经病”“笨蛋”“白痴”“没出息”“就你给班级丢脸”“你不是读书的料”等。
自称最高学历是驾校毕业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鲁豫有约》中谈到,他的儿子郑亚旗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骂成“就你这样的,吃什么都接不上热的。
”郑渊洁索性不让儿子上幼儿园了,回到家自编学前教育教材教育儿子。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中,确实还存在教师语言暴力的现象。
浅谈教师的语言暴力
浅谈教师的语言暴力[摘要]什么是语言暴力?它有什么表现形式?为何讨论这个话题?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您也是一名教师,您曾经有过用语言伤害学生的行为吗?孩子们正在成长,正在尝试人生,他们不知道的可能比知道的多。
所以,请用成长的眼光来看您的学生吧,他们能有几多过失是不能宽容的?[关键词]语言暴力校园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教师语言暴力就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乃至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漫骂、贬损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精神上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
语言暴力不同于针对身体的暴力,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并不明显,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造成的后果会更严重,对学生的伤害持续时间更长。
例如,体罚属于针对身体的暴力,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伤痛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可能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丧失生活勇气、自伤自杀、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
依据在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北师大教育学院在全国12个城市,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在2005年7月12月,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中国儿童中心对北京近30所中小学校的315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研显示教师语言暴力在全国各中小学还比较严重。
其主要表现形式归纳为:挖苦式:“白吃了十几年饭。
”“你比猪还笨!”“你行吗”“吃人饭不干人事”,“别给脸不要脸”,“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你干嘛吃的呀”“整天跟白痴似的”“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吧”。
呵斥式:“滚出去!”“你没记性啊?”“你们是笨蛋” “你有没有脑子”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怎么办?”“就你给班级丢脸”“实验班就出这样的学生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教师语言暴力的的案例报告
近年来,教师语言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令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深感痛心和无奈,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讨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和原因,笔者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案例一:某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对一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辱骂,导致该生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分析: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应该以建设性为主,不能过度贬低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
此外,教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不以权势为谋求满足。
案例二:某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刻意的排挤和歧视,导致学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分析:教师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因自己的偏见和偏执对学生进行歧视和排挤。
如果教师自身存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案例三:某高中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对学生进行了人身攻击和谩骂,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严重的困扰。
分析: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以个人情绪和利益为出发点,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
如果教师与学生存在纠纷和矛盾,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处理和解决,而不是采取过激的手段。
综上所述,教师语言暴力事件的发生主要源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道德存在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读语言暴力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一篇关于语言暴力的文章,深感语言暴力的危害。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言行,以下是我对语言暴力的心得体会。
首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文章中,我了解到语言暴力不仅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
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避免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而是用鼓励、肯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
我相信,积极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其次,语言暴力会破坏师生关系。
在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些教师因为一时的冲动,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在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在课下,我与学生亲切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再次,语言暴力会阻碍学生的成长。
在文章中,我了解到语言暴力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收获。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最后,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时,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和包容。
在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些教师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这种行为不仅对学生造成伤害,也暴露出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成长。
总之,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学生成长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摘要】教师语言暴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侮辱、羞辱等言语来对待学生,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和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体制的压力、教师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教师个人经验和教育观念以及教师权力滥用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主要原因。
为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应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建立有效的教师心理辅导制度,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促进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维护学生的权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语言暴力、学生影响、教育体制、情绪管理、个人经验、教育观念、权力滥用、师资培训、心理辅导。
1. 引言1.1 教师语言暴力的定义教师语言暴力可以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使用的侮辱、恐吓、威胁等暴力性的言辞或语言行为。
这种暴力性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言语攻击,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的定义并不局限于物理上的暴力行为,而是包括言语上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语言暴力的定义也与权力关系息息相关,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拥有权力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语言暴力的定义需要更多地强调教师在言语交流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以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1.2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教师的语言暴力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阴影。
这种伤害往往会对学生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生自尊心受损,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教师语言暴力还会影响学生与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对教育和学校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语言暴力也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进一步加剧学校的矛盾和冲突。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过度抨击、辱骂、威胁、歧视等语言行为,导致学生心理受伤、自尊心受损、学习动力削弱的不良现象。
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师的个人因素教师的个人因素是导致语言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性格特点、个人经历等对其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采取冲动的言语行为,自以为是的教师可能轻视学生意见,固执己见的教师则难以听取学生意见。
其次,个人的困境和压力等因素也极易影响教师语言行为。
比如,个人生活中遭遇困扰、工作中遭受压力等,都会使教师容易产生愤怒和焦虑,进而采取不当的语言行为。
二、教育环境因素教育环境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对教师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过于严格,自由度较小,教师容易受到限制而采取激烈的语言行为。
另外,一些学校的校风校纪较为严格,学生自我约束的意识较强,教师容易用过激的语言来管理学生。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存在以成绩为导向、注重功利的教育模式,这也会促使教师采取语言暴力来追求学生的成绩。
三、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影响,教师语言暴力也逐渐在教育领域中流行开来。
一方面,社会上对功利性的学习和教育的过度追求,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紧绷,缺少真正的人文关怀和修养。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性别、身份、文化背景等差异的歧视和排斥,也会导致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采取歧视性行为,使得学生心理受伤。
此外,社会上对粗口、辱骂等恶言恶语的流行也影响到教育领域,使得教师容易受到影响,采取类似的恶言恶语。
教育制度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师评价指标过于功利化,经常将学生成绩作为估价的唯一标准,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采取类似“唯分数论”的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态度。
教师语言暴力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启迪智慧、塑造人格、引领成长。
然而,近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曾不自觉地使用了一些带有负面情绪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
这让我深感自责,也让我对教师语言暴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愿以这篇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以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避免语言暴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
一、认识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教师语言暴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使用侮辱、贬低、威胁、恐吓等负面情绪的语言,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伤害。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厌恶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二、反思自己的言行回顾过去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自己曾犯下以下错误:1.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经常使用带有指责、讽刺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是个废物”等,使学生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
2. 在与学生交流时,我有时会忽视学生的感受,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导致学生感到不被尊重。
3. 在面对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时,我经常使用负面情绪的语言,如“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等,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
三、改进措施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避免语言暴力,我将在以下方面努力:1.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要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使用积极的语言,如鼓励、表扬、引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3. 加强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4. 在遇到学生犯错时,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讽刺。
5.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学生。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使用语言暴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关于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分析
关于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分析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但近些年来,一种语言现象却成为师生关系间的一道鸿沟,主要表现为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使用语言暴力。
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难免使用一些偏激的语言,这可能对学生造成某些潜在的伤害。
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预防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
标签:小学教师;学生;语言暴力一、小學教师语言暴力存在的现状1.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概念所谓教师语言暴力,就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使用具有明显辱骂、蔑视等性质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在尊严和心理健康上受到影响的行为。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认为教师的“语言暴力”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当前,一些教师用语不当,使学生受到伤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暴力。
2.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类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追求个性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语言暴力呈现多样化。
第一类,辱骂型。
例如:“你怎么笨得和猪一样”“你脑子里装的是糨糊吗?”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这些带有明显辱骂性质的语言,这些语言甚至成为某些教师的口头禅。
第二类,孤立型。
例如:“同学们,他这种行为给咱们班丢了多大的脸”“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等。
第三类,比较型。
例如:“你怎么不学学人家,你和他简直是云泥之别”“你连人家女生都不如”等。
第四类,预言型。
例如:“看到现在的你们,我都能想到以后你们在哪个垃圾桶里翻垃圾”等。
二、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教师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本身和教育想要实现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对教育来说,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独立生存、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但教师使用语言暴力会摧残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1.导致学生患心理疾病教师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致使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甚至有自暴自弃以及自杀倾向的报道层出不穷。
教师语言暴力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耕耘,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蜕变。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也曾遭遇过语言暴力的困扰。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对于教师语言暴力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句无意间的讽刺、挖苦,可能让学生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导致心理创伤。
我曾在课堂上批评一位学生,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过于尖锐,结果学生当堂泪流满面,让我深感愧疚。
从那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避免语言暴力。
其次,教师语言暴力会破坏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
然而,语言暴力往往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反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我曾经因为一次学生的错误,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结果学生们对我敬而远之,课堂气氛也变得压抑。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用关爱、理解和尊重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是用语言暴力来解决问题。
再次,教师语言暴力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语言暴力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接受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曾在一次考试后,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结果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有些学生开始逃课。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学生要注重方式方法,以理服人,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语言暴力会损害教师的形象。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然而,语言暴力会让教师形象大打折扣,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失望。
我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因为一位家长的误解,对他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结果让家长对学校失去了信心。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反思,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用文明、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语言暴力是一种严重的教育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形象都产生着不良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关注自己的言行,杜绝语言暴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或者教学过程中使用威胁、侮辱、歧视、损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语行为。
这类言语行为的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那么,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从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教师个体因素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可能本身就具有暴力倾向或者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当遇到学生不听话、顽劣、不服从管理时就容易失去耐心,而使用具有侮辱性的言语来对学生进行惩罚。
由于教师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重,长时间的工作疲劳和心理压力也会导致教师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绪宣泄,从而采取言语暴力行为。
教育制度的问题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
当前,教育体制以分数和考试成绩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严格排名和评价。
这种制度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常常使用语言暴力来鞭策学生,从而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出现。
在这种制度下,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往往会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使用言语暴力来对学生进行管理。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家庭教育的改变,一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严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家庭中可能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教育和惩罚,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情感较为脆弱。
而一些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心特点,因此一些教师在进行言语沟通时并未很好地照顾到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教师语言暴力的出现。
教师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和教育培训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
好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
目前一些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和教育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学生问题,从而在与学生交流时容易情绪失控,使用语言暴力对学生进行惩罚。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使用侮辱性、嘲讽性、批评性的语言,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行为。
教师语言暴力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浅析。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可能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观念有关。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其个人的素质和教育观念对其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缺乏耐心和耐心,对学生的言行不能够包容和理解,因此在和学生交流时容易使用批评性、嘲讽性的语言,并且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一些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怀疑,认为学生不努力不用心,从而在和学生交流时使用侮辱性的语言来敦促学生学习。
这些都可能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出现。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可能与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状态有关。
当前,我国的教师工作压力较大,教育教学环境也相对复杂。
一些教师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可能会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失控的情况,这时教师可能在和学生交流时出现失态行为,使用暴力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训斥。
教师个人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也可能会反映到教学中,导致教师在一些情绪的驱使下使用不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攻击和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也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
学生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一些家长可能会采用暴力性的语言对待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校中也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暴力的对待,从而加剧了教师语言暴力的出现。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对学生的尊重和认识,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积极调整教育教学观念,注重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点滴思考
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点滴思考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侮辱、嘲讽、恐吓等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辞和行为。
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厌恶、自卑、焦虑等问题。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用语言进行教育引导时难免会有失言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但长期以来,教育领域普遍对教师语言暴力轻视甚至忽视。
本文拟对教师语言暴力进行一点点的思考,以期引起更多人对此议题的重视。
首先,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引导者和靠山,他们的话语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教师使用带有侮辱性、嘲讽性的语言去贬低学生,轻视学生的感受,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师语言暴力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厌恶情绪。
当教师不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教学引导时,学生会对学习感到抵触甚至排斥。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将受到抑制,学习效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再次,教师语言暴力容易导致学生之间产生互相攀比、相互攻击的恶性竞争。
当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成绩、长相、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指责、诋毁,学生之间就会产生攀比之心,互相攻击,这将加剧学生之间的矛盾,干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最后,教师语言暴力可能使学生树立错误的价值观。
教师对学生使用侮辱性、恐吓性的语言,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念。
学生将容易认为强者有理,以暴制暴是可以接受的,这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教育部门可建立健全学校教师言行规范,对教师使用语言进行规范和限制。
对于教师使用侮辱、恐吓的语言,可以进行严肃处理,给予相应的惩罚,以示警示。
其次,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应对能力。
通过引导教师正确使用语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家校合作也是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重要途径。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侮辱、威胁、打击辱骂等侵犯学生尊严的言语行为。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
教师们通常需要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无法应对教学压力而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压抑情绪。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养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应该是一个具备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的人,但实际中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求缺乏理解和包容,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冲动,进而使用侮辱、威胁等暴力语言对待学生。
教师对于教育权力的滥用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
教师作为教育者,拥有对学生的教育权力,但一些教师由于个人权利观念的扭曲,将权力滥用为专横跋扈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打击和辱骂。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侵害了学生的尊严,也无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权威与尊重的观念存在扭曲,教师地位被高度崇拜,学生的地位则相对较低。
这种教育氛围下,教师可能会滋生出傲慢自大和不尊重学生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
教师教育培训的不足也是导致教师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
一些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技巧的培训,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和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产生了可能使用语言暴力的行为。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养、教师对教育权力的滥用、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以及教师教育培训的不足等因素。
要解决教师语言暴力问题,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平等和包容的教育环境。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教师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指导过程中使用侮辱、恐吓、威胁等语言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当的行为,给学生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语言暴力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那么,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浅析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之一是教师自身的情绪控制不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因为学生的不听话、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等问题而产生情绪波动,从而导致语言暴力的产生。
一些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时,由于自身情绪控制不当,便会采取咄咄逼人的语言方式,将自己的不满情绪通过语言暴力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最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尊严。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还与教师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关。
一些教师可能在专业素养上存在缺失,不懂得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方式,因此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便会采取言辞激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使用侮辱、威胁等语言暴力的手段。
对于这类教师,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育理论,以及适当地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能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采取语言暴力的方式来应对问题。
学校管理的不完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在面对学生问题时,选择采取过激的语言暴力。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来改善教师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专业的指导,从而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
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还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被视为不可置疑的权威,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命令。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会借助自己的权威性地位,采取语言暴力的方式来约束学生,以达到教学管理的目的。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对于减少教师语言暴力至关重要。
试论教师课堂语言和行为暴力
试论教师课堂语言和行为暴力[摘要] 通过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使用语言和行为暴力情况普遍,在对教师失范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暴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在人格品性诸方面的发展。
关注学生人格养成,应从教师职业道德谈起。
[关键词] 语言暴力; 人格养成;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光荣人民教师其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学生认知智慧发展,而且对学生情感人格素质的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人格与品德的形成,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任何言行所传达的信息他们都会无选择性的吸收。
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可忽视。
但在调查中发现,学校中大量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以恐吓者、鞭笞者、审问官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要求民主的心理感受。
一、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问题严重1.教师语言失范。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形式,所以,当教师面对学生讲话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适当得体,在对犯错误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更应注意语言语调的运用。
首先应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
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纠正学生错误时,往往对学生口不择言、随意辱骂。
语言及语气中时常带有讽刺挖苦嘲笑之意。
某次听课中教师提问,一个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用异常惊讶的语气说:”“哎呀,你终于举手了,我简直可以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形容你,你这手举得都不是通过我的鼓励举起来的,简直是我严刑逼供逼出来的。
”课堂中,能经常听见教师用否定学生人生性质的语言来批评学生,例如“猪心、笨蛋、废物、垃圾”等。
某次大扫除教师冲着班里学生喊:“懒蛋们快去给我下去打扫卫生!”2.教师行为失范。
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时经常是随心所欲,甚至不顾忌自己的教师形象,更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后果将会对学生产生多么大的伤害。
对屡犯错误的同学直接上手上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学生上课走神、回答问题错误、没写作业、迟到等问题出现的时候、教师经常惯用的手段则是用手指使劲戳学生的头、用手使劲拍学生的头部、扇巴掌、用脚踹、用物体打击学生的身体、拉扯学生的衣服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信息技术学科参评论文
试论教师课堂语言和行为暴力
古固寨镇古北街学校张萍
[摘要] 通过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使用语言和行为暴力情况普遍,在对教师失范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暴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在人格品性诸方面的发展。
关注学生人格养成,应从教师职业道德谈起。
[关键词] 语言暴力; 人格养成;教师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光荣人民教师其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学生认知智慧发展,而且对学生情感人格素质的形成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人格与品德的形成,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任何言行所传达的信息他们都会无选择性的吸收。
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可忽视。
但在调查中发现,学校中大量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往往以恐吓者、鞭笞者、审问官的身份出现,忽视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要求民主的心理感受。
一、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问题严重
1.教师语言失范。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形式,所以,当教师面对学生讲话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适当得体,在对犯错误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更应注意语言语调的运用。
首先应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
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纠正学生错误时,往往对学生口不择言、随意辱骂。
语言及语气中时常带有讽刺挖苦嘲笑之意。
某次听课中教师提问,一个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用异常惊讶的语气说:”“哎呀,你终于举手了,我简直可以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形容你,你这手举得都不是通过我的鼓励举起来的,简直是我严刑逼供逼出来的。
”课堂中,能经常听见教师用否定学生人生性质的语言来批评学生,例如“猪心、笨蛋、废物、垃圾”等。
某次大扫除教师冲着班里学生喊:“懒蛋们快去给我下去打扫卫生!”
2.教师行为失范。
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时经常是随心所欲,甚至不顾忌自己的教师形象,更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后果将会对学生产生多么大的伤害。
对屡犯错误的同学直接上手上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学生上课走神、回答问题错误、没写作业、迟到等问题出现的时候、教师经常惯用的手段则是用手指使劲戳学生的头、用手使劲拍学生的头部、扇巴掌、用脚踹、用物体打击学生的身体、拉扯学生的衣服等等。
学生犯错,教师很少用具有教导性意义的语言对其进行教育,往往是劈头盖脸的辱骂甚至拳脚并用。
教师任意发火、发脾气的行为非常普遍,而且在何时何地都如此“教育”学生。
二、教师语言和行为暴力影响下的学生发展
教育的神圣性就在于教育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持续性。
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结。
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影响不仅只体现在知识的增长上,而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学生人格的塑成,尤其是那些经常受教师“特殊照顾”的差等生。
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他们大部分都有着相同的命运即进入职业高中。
他们大部分也都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学校的部分后进生的了解,发现以下不良心理现状及人格表征:1.自卑。
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现象,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
这是由于教师经常非教育性的惩罚手段所致。
教育中运用惩罚方式的一个理论依据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它与人的本性并存,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自我中心。
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社会行为,不遵守纪律约束,不听从他人劝告,都是自我膨胀的表现。
扼制其过分膨胀,矫正其
非社会行为,惩罚教育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但中国的教育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
学生接受谦虚谨慎、知耻礼让的文化熏陶,在个性发展中,其自我的发展状态常常是“不及”良好而不是“过”于良好,更谈不上过分膨胀。
学生怎么能经得起如此狂风暴雨?教师们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行,过分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发展需求。
2.自尊心差。
大部分教师批评此类学生的常用语是“不要脸、厚脸皮”。
这些学生往往会重复犯错,无论教师、家长如何“教育”,他们仍然会我行我素。
造成此类学生的原因是当这些学生在初犯错误或之后的重复犯错时,教师往往只使用单纯的批评或惩罚,而这种批评惩罚不是责怪就是尖酸刻薄的侮辱,甚至不惜拳脚相加或者变相体罚。
在长时间的磨炼下,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还会留有多少呢?难怪教师们会埋怨如今的学生越来越“不怕老师”。
而这些教师们为什么不反问一下自己,这些学生的“厚脸功”是如何练成的呢?当教师们刚认识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也不过7、8岁,那时他们的内心还很稚嫩。
如果不是教师经常“暴风雨”式的“洗礼”,孩子们内心的承受能力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进步”呢。
这就好比10年前我们感冒了,只需打20万单位的青霉素,病痛就能轻松祛除。
但现今,再先进的抗生素药物都很难使经常依赖抗生素的人们的疾病快速愈合。
身体都能产生抗药性,更何况学生呢?面对教师们无止尽的“鞭笞与怒吼”,学生们只会微笑着对自己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教师良好职业道德成就学生健康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教师自身的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成长将具有潜移默化、持续性的影响作用。
年龄越小的学生,向师性就越强,因而受教师的传教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教师不仅用言传教育着孩子,更会以“身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其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教师对教育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带着这种理解进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并呈现出特殊的教育实践面貌。
比如,一个教师如果认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谋求好的职业与高额工资,那么这样的教师只会实施灌输性教学,只会注重学生的卷面分数。
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塑造学生“人生”的使者,那么教师就会把儿童积极生活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看的更重要。
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应具备以下内容: 尊重。
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
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实而有效的教育。
部分教师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师生关系不协调。
教师对学生不尊敬、不理解,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学生在他个性成长的过程中,自我肯定及对自己判断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这时候他心理最需要的是鼓励与尊重,最讨厌的是干涉与责罚。
如果学生个性强烈,那他遇到干涉与责罚就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形成师生不愉快的关系。
随着这种敌对情绪的持续,该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会背道而驰,最终导致“坏学生”的产生。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为尊重个体生命的自主选择、兴趣爱好、情感愿望、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
借助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概括为:一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纠正其错误应照顾学生的面子,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允许学生保持自己的尊严。
三是不公开在课堂里,或者私下在同事面前损害学生的名誉;四是对学生表示信任,乐意与学生交朋友,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五是允许学生保守自己的“小秘密”。
期望。
期望对生命成长而言是一种能量,是对生命信任的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可以成为学生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动力。
以往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学生不信任,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塑造”、“被改造”的对象,由此所引发的教师的某些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近年来,教育界开展的师生关系主客体问题的探讨,牵扯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对人的认识问题。
将人置于生命的视野下,我们就会对学生充满期望,相信学生,就会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时空。
具体而言,对学生的信任表现为:相信学生有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愿望,有自主学习、自主选择的能力,有愿意改正错误的心向与能力等。
教师之所以应该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职能要求教师
们不仅要关心儿童的现实人生,更要关心儿童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不仅要关心儿童的认知素质的发展,也要关心儿童的情感性素质的发育与成长。
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有能力将教育的艺术性、科学性与伦理性融为一体,并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的知识、信念、人格、自由精神和创造时间奉献给学生,以期待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成长提供帮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是以自己整个的人作为教育的资源来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李爱秋.谈学生个性培养与教育中惩罚方式[J].教育探索. 2006(6)
[2]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 1999.
[3]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商务印书馆,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