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专题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中国地理是指中国境内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包括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知识点:一、物理地理1.地形地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组成。
西部是高原和山脉,如青藏高原、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等;中部是盆地和丘陵,如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东部是平原,如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2.气候:中国气候呈多样性,有亚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原性气候等。
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3.水系:中国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众多的河流湖泊。
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4.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锌矿石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也很丰富;同时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二、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产业,西部地区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
3.城市发展:中国有许多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了大量人口和投资。
4.地理特色:中国有山水相依的特点,以山脉和河流为主要地理特色。
中国的山脉有祁连山、秦岭、长白山等;河流有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5.交通运输:中国交通发达,有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航空运输也非常便捷。
总结:以上是中国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物理地理方面的地形地势、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地理方面的人口分布、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地理和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地理资源,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亚欧两个大陆的国家。
中国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出发,对中国的地理区域特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和政治中心,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该地区地貌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呈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土地资源丰富,夏季大量降水,适合农业生产。
此地区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电力、交通运输等为主要产业,同时还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被广大人民视为“国家的腰带”。
二、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带,主要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
该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其中江南水乡是中国著名的赏景区。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汽车、信息技术、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中国的沿海经济优势区,主要包含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省份。
该地区气候温暖潮湿,热带作物生长旺盛,经济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为主导。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特区,具有重要地位,福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区。
此区域交通网络发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四、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的农业区和工业区,主要包含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份。
该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大,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要区域。
此区域以农业、煤炭、能源为主导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人气投资。
五、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气候寒冷,土地肥沃,人口较为稠密,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的地形36张PPT
秦岭,呈东西走向。 中国暖流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湿润 地区的界线、界线以北主要是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 交林,以南常绿阔叶林为主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河北 福建 湖北 山西
广东 湖北 四川 青海
山西 江西 重庆 陕西
湖南 河南 陕西 甘肃
2、四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
青藏高原 高原
云贵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青藏高原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我国最大,世界
昆仑山
最高的高原,平 均海拔4000米以 上,多平行、高 大山脉,但相对 高度较小,“远
横断山
看是山,近看是 川”。 多雪山、冰川,雪峰连绵;上面有我国数量最多
的淡水湖群。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沙漠广 布。
国境
大兴安岭
祁连山
长城
黄土高原
古长城
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黄土分布区;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祁连山东端
太行山
秦岭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 2000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 形典型,地表崎岖,峰 岭众多;有许多“坝 子”(小盆地)。
阿尔泰山 天山
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上,四 周高山环绕;典型的 内陆荒漠盆地;东部 多沼泽、盐湖。石油、 有色金属矿产等丰富, 有“聚宝盆”之称。
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
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
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北部有成
都平原;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天府
之国”。
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
05
中国的土壤和植被
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多样
中国拥有多种类型的土壤,包括黄土、 红壤、黑土、棕壤等,这些土壤的形 成与气候、地形、母质等多种因素有 关。
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质量与改良
不同地区的土壤质量存在差异,需要 进行相应的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 和生产能力。
中国的土壤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黄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 而红壤则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地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 区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独特的 黄土地貌。
山地
山地定义
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
中国山地
中国拥有众多的山脉和丘陵,如秦岭、大别山、武夷山等。这些山地 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秦岭
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它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山势陡 峭,植被茂密,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平原
平原定义
平原是指海拔较低、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也是中国的“北大仓”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数量与分布
中国拥有大量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布在全国各地, 覆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
中国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包括 限制开发、禁止捕猎和采伐等,以确保这些生态环境的完 整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与意义
高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中国区域地理1、我国甘蔗分布的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福建省四川省2 、我国主要商品粮分布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平原3、我国主要棉基地:南疆绿洲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江苏沿海平原4 、近些年来,太湖平原逐渐失去起职能的原因:(1)经济发达,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占用了大量耕地(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3)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5 、我国四个主要地区的种植制度:东北平原:一年一熟西北地区:一年一熟黄淮海平原: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6 、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7 、我国的牧区分布地区:西北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注意我国的四大牧区)8 、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煤炭工业: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省区石油、天然气工业: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四川天然气基地和新疆石油基地以、及近海大陆架海田电力工业:火电、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水电、南方地区钢铁工业:辽宁鞍山上海宝山石油化学工业:黑龙江大庆、吉林、辽宁辽阳、北京、山东和西北兰州9、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0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陆(包括河运和海运)、航空、管道11 、熟练掌握我国的铁路网,并能在题目中熟练运用(运煤的主要铁路干线:大秦铁路、神骅铁路、焦日铁路)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doc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其区域地理特征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区域地理进行总结,涵盖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一、引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热带气候,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山地,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有东部的丘陵和平原。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寒带到亚热带,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
河流水系: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四、经济发展概况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在加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一体化: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面积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特色。
以下是中国区域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北方平原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种植。
华北地区还拥有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和天津,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和山海关。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濒临朝鲜半岛、俄罗斯和蒙古国。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而闻名,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东北地区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长白山和鸭绿江。
3.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五个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最发达和最繁荣的区域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港口。
华东地区还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苏州的古典园林和杭州的西湖。
4.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省。
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渔业区域之一。
华南地区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度假胜地,如海南岛和厦门。
5.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
这个地区地理多样,包括高山、深谷、丘陵和高原。
西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
这个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成都的大熊猫繁育中心和丽江的古城。
6.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五个省份。
这个地区气候干燥,地势高原和草原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区域之一。
西北地区还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兵马俑和莫高窟。
7.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台湾岛地势崎岖,拥有许多高山和悬崖峭壁,还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
台湾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旅游业。
以上是中国区域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XXX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域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天然特性是洪涝,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域的空中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XXX天然气经由过程管道送到长江中卑鄙地域。
第3讲中国区域地理
第37讲中国区域地理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2017·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2)该区域()A.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3)芒种至小暑期间()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思维探究][答案](1)B(2)A(3)C考向1北方地区(2019·四川成都摸底)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每秒流量达到2 440立方米,形成壮美瀑布群。
由于恰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
下图是区域水系分布图和壶口瀑布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丰富B.季节性积雪融水多C.上游冰凌消融D.高山冰雪融水猛增答案 C解析当地降水补给主要是在夏季,故A项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多的地区主要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故B项错误;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气温回升,黄河的上游部分河段形成的冰凌会融化,导致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故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黄河的补给方式主要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故D项错误。
(2)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B解析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降水多,对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冲刷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
考向2南方地区(2019·河南郑州一模)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
【中考地理】考前背诵知识手册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与重点突破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分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主导因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Ⅲ秦岭—淮河气温和降水气候Ⅲ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夏季风降水线Ⅲ 昆仑山脉—祁连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势青藏地区—横断山脉知识点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1.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民居特点墙体厚、坡度小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1.大兴安岭: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
2.青藏地区边缘线:接近3000m等高线,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一、二级阶梯界限一致。
3.确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理位置吗?不是。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
该线南北两侧气候(气温和降水)不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差异显著。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中国的区域地理与地方特色
中国的区域地理与地方特色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化地理特征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区域地理和地方特色。
本文将从中国的区域分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介绍中国的地理特色。
一、中国的区域分布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的东部,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中国西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青藏高原等不同的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情。
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这个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干旱,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富集区。
这里有许多煤矿、铁矿和油田,也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西南山地,地势较为复杂,有许多山脉、河流和湖泊。
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发展,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如九寨沟、峨眉山等。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是以戈壁草原和沙漠为主的干旱地带,气候干燥,土地贫瘠。
然而,这里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铜矿等。
东南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形复杂,拥有许多港口和岛屿。
这个地区的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和渔业资源丰富。
同时,它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都位于这个地区。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这个地区被誉为亚洲的屋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也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特色的国家。
在中国境内可以找到广袤的高山、深邃的河流、宽广的湖泊和广阔的平原。
中国拥有许多高山,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拥有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这些高山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保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水源。
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和文明。
【中考地理】专题练习专题24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专题24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识图填空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1)四大区域名称:①为,①为,①为,①为。
(2)A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3)B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4)C线是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三、解题技巧:1、从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
知识点速记一、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2、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3、我国地势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逐级。
4、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牧耕,稻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密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4)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北方房屋大多坐朝,墙体;东北房屋两层窗户,屋内有,用于取暖保暖;南方房屋,比较注重和。
二、四大地理分区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月①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带与带的分界线;(3)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5)农业与农业的分界线;(6)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7)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1)高原和平原的大致分界线;(2)与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业和的大致分界线;(4)和的大致分界线;(5)地势第、级阶梯的分界线;(6)和地区的大致分界线;(7)气候和气候的大致分界线;(8)业和业的大致分界线;(9)区和区的大致分界线。
区域地理中国自然地理
西部边远地区
总结词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生态脆弱
详细描述
西部边远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这里拥有我国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 源资源,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历史原因,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西部大开发战略和
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主要水系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流入太 平洋。
湖泊
中国湖泊众多,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淡水湖和青海 湖等咸水湖。
地下水
01
地下水类型
包资源
中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南方地区较为丰富,北方地区相对
较少。
03
地下水利用
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等方面。同时,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会导致地面沉降、水位下降等
问题,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04
土壤和植被
土壤类型和分布
土壤类型
黄土、黑土、红壤、砂壤等。
分布情况
黄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红壤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区,砂壤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地区。
植被类型和特点
植被类型
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
特点
中国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热带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都有分布,其中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 东南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荒漠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湿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 部地区。
自然保护区
01
02
03
数量
中国有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数量超过一千个。
保护对象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 象包括野生动植物、湿地 、森林、沙漠等多种生态 系统。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中,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3、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崔,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晚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愿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4、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疙瘩高愿外,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愿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1.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南部高原地区、西北干旱地区、东北平原地区等。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2.经济区位:中国的经济区位可以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区等。
沿海地区因为靠近海洋,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而沿边地区则紧邻其他国家,具有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3.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
4.气候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多样,可以分为东亚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气候区、西南季风气候区等。
东亚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的特点,而西北干旱气候区则干旱少雨。
5.山脉地形:中国的山脉众多,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有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的地理特点增添了诸多风景。
6.水系分布:中国的水系分布广泛,主要有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7.地势特点:中国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平原地区较多,西部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西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险峻,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平坦,适宜农业经济的发展。
8.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东部地区水力资源较为充沛。
9.人文景观:中国的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包括长城、故宫、颐和园、兵马俑等。
这些景点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
10.经济特点:中国各地的经济特点也有很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和出口为主导,而西部地区则以资源开发为主导。
这种差异造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总之,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多样。
以上只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知识点,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值得深入研究。
最新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幻灯片
5.青藏地区 • 地理位置和范围。 •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 能源和矿产资源。 • 主要城市。 6.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 地理位置和范围。 • 经济发展的特点。 •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低温易导致农作物减 产和受冻害 华北地区:①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 季7、8月),易形成旱灾; ②冬季寒潮易造成低温霜 冻和沙尘危害 华北平原——春旱、夏涝、土地盐碱化、中低产田 黄土高原——干旱、水土流失、霜冻(低温冻害)
北方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
• 气候原因: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 降水集中在7、8两月,且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 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苦于干旱。
泛发育
2、气候、水文特征
•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年降 水量800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分和热量 条件十分优越。
• 主要为长江、珠江流域,河流水量丰沛、支流众多、 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山区水力丰富,平原水运发达
3、植被、土壤特点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 土壤类型: • 地带性土壤——红壤,分布在丘陵低山,酸性土壤,有
图3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4是 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2 读图3、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6分) 0 0 4 春 季 高 考 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4分)
黄土高原
(2)指出导致图3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 因素(5分)
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 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20专题中国区域地理
讲授章节专题:中国区域地理课堂类型新授授课班级
班级应到人数缺勤人数
班级应到人数缺勤人数
授课人负责人备课组长
教学目的要求近几年有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
与生态环境问题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结合考查,如黄河的水土流失治理与华北地区的主要铁路线、重要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对我国经纬网的判读训练,不仅能界定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还要能够
判断局部地区的位置
教具准备中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教学方法讲解、资料分析法、导学法
教学时数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二、新世纪四大工程
1;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计划兴建的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
这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区域地理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人文地理
农业
01
农业类型与分布
中国农业类型多样,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每种农业类型都
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畜牧
业则多分布在草原和荒漠地区。
02
农业发展条件
中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优越,包括适宜的气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等。然而,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也存在差
中国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大 江大河的冲击平原、青藏高原 的隆起以及各种复杂的地质构 造。这些地貌特征对中国的气 候、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中国有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 山、昆仑山、秦岭等。这些山 脉不仅构成了地理上的天然屏 障,还对气流和水系产生了重 要影响。
由于地质活动的频繁,中国的 地貌演化速度较快,这导致了 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THANKS
资源浪费
部分地区和行业存在资源 浪费现象,如过度开采、 低效利用等。
可持续利用
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发展模式,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的循 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污染
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空气、 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
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草地、 湿地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交通方式
中国交通方式多样,包括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每 种交通方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为人们的出行 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
交通布局
中国交通布局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干、水 运和航空为辅助的交通网络。同时,城市交通也在不断发 展,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交通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三区域地理综合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一、高考展望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以中国重点工程和时政热点的区域地图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1.以某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背景,分析其成因的分布规律,评价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区域特点和差异的比较。
3.区域内资源的配置,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知识总结(一)区域认定,落实分布——充分利用地图,活化地图是突破区域地理的关键和基础1.依据经纬线认定(1)四至点最北端:53°N;最南端:4°N;最东端:135°E;最西端:73°E。
(2)北回归线、30°N、40°N穿过的地区;90°E、100°E、110°E、120°E穿过的地区3.按气候区分三大块4.省区轮廓5.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区(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变化)盆地、河谷、山脉等6.剖面图的认定7.熟练掌握以下基本地图(1)中国地形图(三大阶梯、16条主要山脉、主要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地形剖面图(30°N、36°N、89°E)(2)中国气候类型图(温度带、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各类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3)中国水文图(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水系图)(4)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5)中国的人口(6)中国的交通(铁路、主要河港、主要海港)(7)中国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8)中国的工业(四大工业区)(9)商业中心的分布(10)中国分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11)中国政区图(二)比较差异,把握特征分区地理是在中国地理总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的区域地理,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块进行阐述的同时,又将台湾、香港与澳门单—列阐述、从总体上看,四大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很大。
这些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又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人文综合体。
每个区域,都涉及到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物、人口、民族、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名胜古迹等该地区较为独特的地理特征,每个区域特征的形成,尽管是各种地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其中必定有一主导因素。
如青藏高原主要因海拔高,气候寒冷;而西北地区主要是因为离海洋远、地形闭塞造成的干旱环境。
所以抓住主导因素和主要线索去学习区域地理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
另外分析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及限制因素,进而分析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通常讲的区域国土整治开发研究。
这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从不回避的重点。
国情是制定国策的基础,有关规定是实施国策的保证。
进行国土整治开发与政治,要以科学的观点和对国情的理解去认定、判断、评价和反思,这样回答有关问题才能把握方向。
1.综合分析、比较差异、概括特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有效方法(1)抓住山脉,掌握地形,深入了解地形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地形是重要的地理要素,它以地表的高低与形态特征影响着其它要素。
①抓住山脉的分布,学习我国地形的特点与分布A山脉构成我国阶梯界线。
B由山脉构成边界的各地形单元。
②结合地形的特征与分布分析我国地形对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影响A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的湿润空气进入;阶梯分布又使降水较集中于迎风(夏季风)的阶梯地段。
如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第二阶梯的边缘山脉等;第一阶梯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高寒的高原气候;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而阶梯分布又有利于丰富水力资源的形成与集中;B我国山脉的分布对气候及河流的影响。
东—西走向山脉对季风的运行(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起到了较大的阻挡作用。
尤其是对冬季风的影响更为明显,致使各季风向南运行速度减缓,势力减弱,且使南北的影响差异加大。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致与我国海岸线平行;对海洋吹来的湿润空气有抬升作用,故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如台湾山脉的东侧、长白山地,武夷山地等。
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利于河流在总的地势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去。
同时这些山脉成为我国主要河流之间的分水岭。
如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
(2)抓成因、识气候,以气候为主线贯穿中国地理复习气候是受多种要素影响的地理要素,同时它又是地理环境中最积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其它要素,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①从成因入手,学习我国气候的特点(高中地理第二章)A季风的形成及运行规律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B季风的形成、性质及活动规律C季风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东部季风区雨季出现的日期及其长短;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我国主要天气现象(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伏旱、黄河中下游的春旱等)出现的地区与时期;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我国冬季气温低的特点;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寒潮出现的时期及影响范围;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决定了我国季风气候的总特征。
②结合我国气候的特点学习其它地理要素的特点A从季风区的分布、季风的运行规律及干湿区的分布,学习河流水文特征B季风区分布影响着内外流区域的分布C由冬、夏季风的运行规律推导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D由干湿区、温度带、地形分析外流区域河流的差异③结合气侯状况,学习我国植被、土壤的特点土壤是植被、气候、岩石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而植被又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的特点。
如中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植物为森林草原类型,草树茂密,气温又低,分解较缓,保持大量腐殖质,因而形成黑土。
气候较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因钙质易于保持,而形成钙质土。
而在亚热带与热带湿润地区,大量可溶盐分被淋走,积留下不溶于水的铝、铁氧化物,因而形成红壤。
在干旱区则因植物无法生长,土壤中基本上没有有机物质,因而形成荒漠土。
南方水稻产区为水稻土。
④从气候的特点分析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流水切割微弱,接近冬季风源地,因而以风成地形为主;季风区内的黄土高原因多暴雨,土质松软,切割作用强,多成沟壑纵横之态;而西南地区,高温降水多,切割作用强,形成山地性高原,在石灰岩地区则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形。
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而多冰川地形。
而东部地区湿润多雨,在地壳下陷处,因流水泥沙的沉积,冲积而成广阔平原;在地壳隆起的地区,裸露的岩石则在流水切割下多形成低山、丘陵。
⑤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分布,分析我国农业的分布A温度带决定耕作制及作物的分布。
B干湿地区决定农牧业的分布(3)熟练掌握以下中国区域差异分界线①秦岭—淮河。
②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年降水量:800mm 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⑤地形三大阶梯界线。
⑥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⑦中国人口界线。
⑧黄河、长江沿线。
⑨京哈—京广铁路线,陇海—兰新铁路线3.树立四个观点(1)区域差异观点。
(2)因地制宜观点。
(3)人地协调观点。
(4)可持续发展观点三、重点难点知识分析1、我国的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能影响气流的运行、水流的方向及水流的落差,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水能资源的储量。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级阶梯状分布。
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许多大河在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阶梯时,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形指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不同地形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和半干旱的平原、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和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才能发展种植业。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类地形齐全,为我们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12%,因而耕地资源不足。
但山区的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2、我国的资源与工业部门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工业的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各地的资源类型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
如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因此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煤、石油、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又临近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因此,既有钢铁、石化、制碱、煤炭工业,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
南方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是有色金属,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自上游至下游分别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所以本区钢铁工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建成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等大型钢铁企业。
本区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二滩等建有大型水电站。
3、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品四、例题解析例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
回答1—3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解析】1.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而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表现为过度樵采、放牧、农垦等。
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3.“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一方面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满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1.B 2.D 3.B例2.读图1,回答4—5题。
4. 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A. ①B.②C.③D.④5.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解析】4.棉纺织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丰富的棉花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消费市场。
分析图1可以发现①处的人口密度最大、棉花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