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一、教材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数学中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
•理解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
•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比例在实际问题中求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单回顾在学习小数时学到的一些知识,比如0.5(50%)、0.25(25%)等。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 详细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0分钟)通过多个样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分配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教师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比例分配问题,比如商品采购中的比例分配、成绩的比例计算等等。
3. 比例分配的求解方法(25分钟)在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基础上,教师将解释如何利用比例分配问题中的数值进行计算。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教师将行进步骤分开进行讲解:首先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之后成立方程,最后求解未知数。
例子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公司年终奖金分配、班级各项学习分配等。
4. 拓展练习(20分钟)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比例分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让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
5. 检查巩固(10分钟)教师进行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小学数学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节奏,以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合理的练习与检查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的定义: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例关系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实际问题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练习与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建立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新授: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进行课堂练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按比例分配的定义、步骤、以及至少一个实例的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旨在通过详细的教学设计和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比例分配的基本原理,即如何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将一个总量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到不同的部分。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男女比例是3:2,那么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置比例方程,并求解。
实际问题的应用: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检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8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探索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
我们将使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3.8章节。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根据比例来分配事物。
例如,如果一家工厂生产了100个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我们如何计算出每个部门应该分配到多少个产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学会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假设一家工厂生产了100个产品,需要按照3:2的比例分配到两个部门,我会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计算出每个部门应该分配到多少个产品。
2. 讲解: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释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问题和计算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同学们。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回家后练习。
例如,"一家工厂生产了200个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到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应该分配到多少个产品?"答案是:第一个部门分配到80个,第二个部门分配到60个,第三个部门分配到40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容易出错,这是我们在课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找出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请问汽车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问题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境,如:购物、生产、交通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给出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分配的含义与关键词。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常用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比例分配方法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
2.示范。
3.练习。
4.互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分配吗?2.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如:分数、倍数、百分数等。
3.与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比例分配的例子。
2. 介绍比例分配1.介绍比例分配的含义和基本概念,并且完整地讲解了比例分配的关键词和符号。
2.以比例分配电影票为例,向学生演示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 实例讲解老师可以选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1. 视频讲解找一段比例分配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并且理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文字讲解给学生讲题目的原题,或者设计自己的题目,一步一步地进行详细讲解。
4. 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并且加深印象。
练习题可以分为不同的难度,逐渐提高难度。
5. 总结老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带前导问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2.完整概括:总结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实际应用,并且为下节课预告。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评估:1.练习问答:抽取部分学生完成练习题,并且在班上评选出优秀学生。
2.课后问卷:出题理解、难度设置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生思路展示:选学生代表上课展示自己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评估。
八、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过程等,对下一次教学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比例,计算物品的分配数量。
2.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比例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作用。
2.帮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复习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如何按比例分配物品。
2.新知讲解
–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展示几道实际问题,例如:一家商店有500个苹果和300个梨要按照比例3:2进行分配,请问苹果和梨各分
配多少个?
–设计简单易懂的图表来表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介绍比例的概念及其在分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详细讲解如何计算分配数量。
3.练习与讨论
–告知学生上课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帮助其他同学完成练习。
–给学生多组类似问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出答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
–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单总结一遍,帮助学生最后确认所学内容。
–重点讲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四、教学评价
1.帮助学生掌握比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分配数量的方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
4.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课后作业
1.面对更多实际问题,在做题时考虑到比例的作用。
2.与家人或同学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教科书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00颗糖果,他想将这些糖果按比例分配给他的四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得相同比例的糖果。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糖果?”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教科书第107页至第109页的内容,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例如:“一家公司生产了1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4:3:2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请问每个部门能分到多少台产品?”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题。
例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他们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科目的考试。
如果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分别是80分、90分和85分,请问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分数分别是多少?”4. 解答:我邀请学生上台解答练习题,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同时,我也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公式,例如:“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总量× 比例 = 分配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家公司生产了2000台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部门。
3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3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关于“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教案,该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8页至第100页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分配礼物”为例,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好奇心。
2. 讲解概念:通过PPT展示按比例分配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置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按比例分配的定义、步骤、方法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一瓶饮料,甲、乙、丙三人要按2:3:5的比例分配,甲、乙、丙三人各分得多少?答案:甲分得40%,乙分得60%,丙分得80%。
2. 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15人,若男女生的比例按4:5分配,则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男生有24人,女生有30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资料、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运用。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按比例分配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思考题:布置一些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之小组合作环节的详细设计1. 小组划分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角色分配: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记录员一名,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2. 任务布置问题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班级活动经费、规划学校花园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如何列出算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关系?2.呈现(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是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包括课堂讲解、习题研究及课堂练习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和比例分配的概念,能够准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题。
2.掌握实际问题的解法,能够运用比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实际问题的解析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方法。
2.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习题研究的学习过渡到练习环节。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①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引入本章的主题。
②演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家长发给孩子的零花钱按比例分配,如果孩子的零花钱总数为15元,其中压岁钱占总额的40%,生日礼物占总额的20%,糖果占总额的15%,书本费占总额的25%。
那么,压岁钱、生日礼物、糖果和书本费应分别分配多少元?2.学习过程①概念讲解:先让学生复习比例的概念,比例分配的概念是按比例的方式将某对象分给不同的个体或部分,如将100元分成4份,2份是小明的,1份是小李的,1份是小王的,这就是按比例分配。
②例题讲解: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习比例分配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计算的规律和基本技巧。
例如,如图所示,将金砖按数比为4:7:9分给三人,求每人得到的金砖数。
③习题研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研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
例如:甲、乙两人合伙做工,甲工作12天,乙工作15天,准备按实际工作日数分配薪酬,现在有7000元,按比例分配,求甲、乙两人的薪酬各为多少元。
④课堂练习: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题,约7-8道题就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计算速度,也可以验证学习成果。
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性质;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性质;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比例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熟练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4.1 课前思考1.四个相似的三角形,它们的周长比例是多少?2.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例是1:4,如果其中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6cm2,那么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4.2 导入新知识比例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请大家说出来。
4.3 新知识讲解1.什么是按比例分配?2.如何计算按比例分配后的数值?3.如何判断分配是否正确?4.4 例题讲解例:家里三个人拿着135元钱去买礼物,他们按照2:3:4的比例分配,问每个人分到多少钱?解:首先,我们将比例2:3:4相加得到2+3+4=9,所以他们分配的总分为135元,每个单位是15元。
按比例分配后,第一个人分到的钱是30元、第二个人分到的钱是45元、第三个人分到的钱是60元。
4.5 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共同探究以下问题:1.在一个集装箱内,A货物和B货物按照2:5的比例摆放,A货物的净重为360千克,问这个集装箱装了多少千克的货物?2.三个花园的面积比例是3:4:5,第一个花园的面积是100m2,那么第二、三个花园的面积分别是多少?4.6 课堂练习1.一个集装箱有240个商品,其中3种商品的比例分别是2:3:5,那么第一种商品有多少个?2.一个集装箱内有两种蔬菜,它们按照3:5的比例分配,其中第一种蔬菜24公斤,问这个集装箱里一共有多少公斤蔬菜?4.7 总结归纳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点?2.如何利用比例去解决实际问题?3.有哪些应用比例的实际问题?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各种练习。
2.思考并解决自己身边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2.准备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并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训练。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3.8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3.8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第八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是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比例关系; 2. 能够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比例和比例分配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比例关系;2.如何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比例和比例分配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课件;2.给学生准备素材:包括那些涉及到实际生活,需要比例计算的题目,让学生思考。
六、教学过程6.1 热身在开始正式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热身操活动,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6.2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例子,例如: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平均分配一些资源(如糖果、饮料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平均分配,引导学生认识比例。
6.3 授课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适当地解释比例的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图片、图表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4 实践练习老师给出几个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比例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6.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完成相关的作业,并留出一些时间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核对。
七、教学评估1.课堂中的个别差异在实际演练中是否被发现和解决;2.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测试、作业等方式进行量化评分。
八、教学总结每节课后都要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九、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和手段。
十、教学延伸可以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的比例关系和如何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
2.了解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两种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3.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性质。
2.提出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3.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出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概念。
B. 主体教学1.介绍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2.提供多组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3.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分配比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C.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其他需要运用比例的场景,让学生继续探索比例的应用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2.要整体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估。
3.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其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尺的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将比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素材、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含义及基本性质2. 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关于比例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比例问题。
2. 新课: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巩固知识。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应用2. 例题及解题过程3.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例的计算方法2. 提高题: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比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八、课后反思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含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清晰,作业布置合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练习机会。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应用、小结和作业布置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策略。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后,对于比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61页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按比例分配时间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11
(1)提问:3 : 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还可以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 : 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
(2)解答例11。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ⅰ3+2=5 30÷5×3 30÷5×2
方法ⅱ30×33+2 30×23+2
方法ⅲ30÷(1+32 )
方法ⅳ30÷(1+23 )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
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
(4)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
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
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
也可以让学生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11后的想一想。
出示想一想。
提问:1 : 2 : 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
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说解题过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归纳(讨论)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 : 31 : 24来分配。
3、练一练第3题。
指出:这里都是把300毫升按比例分配,解答时实际都是求300毫升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可以根据比直接得出橙汁和水各占饮料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很快算出橙汁和水各是多少毫升。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1、2、3题
五、总结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1~62页练习十第4~8题,思考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巩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熟练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不同实际问题的相应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说一说可以怎样进行思考。
二、应用练习
1、出示:体育室篮球和足球个数的比是2:7,一共有72个。
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交流:解答这题时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十第5题
学生直?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题,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所以这题是要把90按3:2分配得出两个锐角的度数。
)3、完成练习十第8题。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条件的:
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吨数的几分之几,石子用去黄沙吨数的几分之几?
4、练习十思考题
思考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和哪些条件有关?
如果底和高都一样,他们的面积怎样?
面积1 : 1,说明他们的面积相等,怎样分?
面积1 : 2,说明什么,怎样分?
8、全课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