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煤矿地质图

合集下载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ppt课件

煤矿常见地质构造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50
倾斜岩层: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的岩层(50﹤倾角﹤850)。 形成原因: A.原始沉积地形影响; B.地壳构造运动影响。
最新版整理ppt
51
谢谢大家! 祝大家愉快!
最新版整理ppt
52
• 1、破坏可采煤层,减少煤炭储量。 由于陷落柱本身及周围不能开采的煤层,使
煤炭储量减少。 • 2、影响正规开采
由于陷落柱破坏,无法布置正常回采工作面, 限制采掘机械的有效使用。
最新版整理ppt
38
• 3、影响采掘施工
由于存在陷落柱,必然增加巷道掘进率,增 加岩巷工作量,增加支护难度。
陷落柱还使开采条件复杂化,降低回采率, 特别是对机械化采煤不利。
最新版整理ppt
48
褶曲形态
最新版整理ppt
49
水平岩层
1.水平岩层:基本保持水平状态的沉积岩层(倾角﹤50 ) 。 2.水平岩层特征: A.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B.老岩层在下,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在上,分布在高处; C.岩层厚度是其顶、底面的标高差; D.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 1、陷落柱的形态特征:指的是陷落柱的三度空间 形状。主要包括:
• (1)平面形态:一般呈椭圆形,也可呈圆形、长 条形和不规则形等。
最新版整理ppt
31
陷落柱的特征
最新版整理ppt
32
陷落柱的特征
• 2、陷落柱的井下特征 • (a)柱面特征:柱面即陷落柱与周边正常
岩层的接触面。有三种:第一种,柱面多 呈直立的平面;第二种,锯齿状柱面;第 三种,滑坡状柱面。
最新版整理ppt
16
(一)掘进工作面通过正断层措施

煤矿地质图

煤矿地质图

第二节 地形图

二、等高线图上各种地形的表示方式
山岗和凹坑
山脊和山谷
第二节 地形图
山坡等高线及断面
鞍部地形等高线
地形剖面图
第二节 地形图Leabharlann 三、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
– 1)根据工程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位置线AB。 – 2)将AB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编号,注明各点标高。 – 3)在图的下方或另用一张纸绘地形剖面图。在这张纸 上先做一条水平直线,以地形等高线图上所做剖面位 置的最低标高为此水平线的标高,此处为10m。 – 4)根据等高线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做出平行于该直线 的水平线,并注明标高。 – 5)过等高线图上各交点,向剖面图上的水平线作垂直 引线,根据各点的标高在剖面图上确定各点的位置, 并编号1′、2′、3′……。 – 6)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这些实际位置点,即绘成地形剖 面图。
– 补充:褶曲构造(向斜和背斜)的三点判别法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煤层走向和倾角变化 盆地和穹隆构造
煤层褶曲 煤层倒转的等高线图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2.断层
– 在煤层等高线图上,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 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一般叫做断层交 线或交面线。因为断层有上下两盘,所以一条 断层有两条交面线,上盘交面线用符号—· —表 示,下盘交面线用符号——表示。断层使煤层 底板等高线失去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正断层 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 带,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重叠部分 为煤层上下两盘重复区,如图2-16。
第三节 煤层等高线图

一、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 层面上的等高线。把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 到水准面上,得到的图形就是煤层等高线图。 –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 层与底板的交面。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 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都 是煤矿常用图纸,尤其底板等高线图运用最为普遍。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 图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图2-19为某矿煤层 底板等高线图。 –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尺,根据生产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常用的比例尺是1∶5000、l∶2000、l∶1000。等高距的大小 取决于图纸的比例尺和煤层倾角,常用的等高距是100m,50m、 20m。

《煤矿地质图》课件

《煤矿地质图》课件
《煤矿地质图》PPT课件
欢迎来到《煤矿地质图》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煤矿地质图的定 义、作用以及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定义
煤矿地质图是一种通过各种地质数据和技巧绘制而成的图表,用于展示煤矿地质情况,如煤层分布、矿藏类型、 地质构造等。
作用
煤矿地质图是矿山开发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矿山工程师和地质学家了解煤矿的地质特征,评估矿藏潜力, 进行矿山规划和设计。
绘制规范
遵循地质图的绘制规范和标准, 确保图中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 性。
美观排版
合理安排图中元素的位置和比 例,使地质图美观且易于阅读。
解读方法
1 地层分析
通过分析煤层的厚度、倾角和质量,了解其储量和开采难度。
2 构造解剖
研究地质构造对煤矿分布和矿产形成的影响,为矿山开发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
分析地下水位和水质,确和分析各种地质数据,如岩层厚度、矿层 倾角、矿石质量等。
尺度和比例
合理选择尺度和比例,保证地质图的准确性和 可视化效果。
地质标记
使用符号和颜色标记不同的地质特征,使地质 图更加清晰易读。
图例说明
提供地质图的解读说明,使观看者能够更好地 理解图中的内容。
绘制技巧
精确测量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确保地质数据的准确性。
应用
1
矿藏评估
根据地质图的信息评估煤矿的储量和质量,制定开采方案。
2
矿山规划
利用地质图的信息规划矿山的布局和设施。
3
安全管理
通过地质图分析,预测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煤矿地质图》,我们了解了它的定义、作用、要素、绘制技巧、 解读方法以及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希望本课件对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有所 帮助!

《矿图》教案

《矿图》教案

绪论一.矿图的种类矿图: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工作中所绘制的一系列图纸.统称为矿图.分类:矿井测量图.矿井地质图.其它矿图.1. 矿井测量图<1>煤矿必须的八大测量图:①井田区域地形图.②工业广场平面图.③采掘工程平面图. ④井底车场平面图.⑤水平主要通平面图.⑥井上,下对照图.⑦主要保护煤柱图.⑧井筒断面图.<2>反映的主要内容:①地物,地貌②巷通硐室③煤层产状,地质构造④采掘情况⑤井上,下对应关系.<3>资料:地面及井下实测资料.2. 矿井地质图:<1>地质图:①地形地质图②煤层底版等高线图③各种地质剖面图.④各种柱状图.⑤水文地质图.<2>反映内容:①煤层产状②地质构造③地形地质④水文地质⑤矿产质量分布.<3>资料:①勘探资料②生产资料.测量图与地质图的关系:测量图是基础,地质图进一步说明.3. 其他矿图:巷通布臵图、各种系统图、电气设备分布图、安监装备布臵图、避实线路图、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二.学习《矿图》意义.了解矿图绘制的基本原理,熟悉矿图的基本内容、掌握识读绘制矿图的基本技能、使用矿图的基本方法.开采设计、科学管理、指挥生产、生产计划.三.《矿图》课程的任务及共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掌握矿图的识读,绘制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第一章矿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基本规定一. 图纸幅面:煤矿图纸分幅一般为自由分幅,不统一编号. 在规定的图鉴中写出.图签格式.二. 比例1. 概念: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水平距离之比标为比例尺.比例尺=图上线段长度/实际相应水平距离注意:①分子、分母单位应一致②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2.种类<1> 数字比例尺.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比例式1:2000 分式1/2000比例尺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矿图常用比例尺:1:500 1:1000 1:2000 1:5000(2)图示比例尺用图表示的比例尺3.比例尺的用途(1)根据图上长度求实际相应的长度(2)根据实际长度求图上相应长度4.比例尺的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作用:(1)根据比例尺确定测距精度(2)根据精度要求绘图比例第二节点位的确定点位:平面位臵(x .y ),高程(H)一、点的平面位置某点在平面上的位臵,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煤矿地质图

煤矿地质图
断层线在地表的弯曲规律与单斜构造露头线 相同,不能代表断层面的走向。
从断层线两侧地层界限的分布情况也可以表 现出断层不同的形态。走向断层表现为断层 线两侧的岩层有重复和缺失现象;倾向或斜 交断层表现为断层两侧岩层有中断错开现象 。
四、井田地形地质图的识读
1.图名、图例、标题栏和比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地形特征、地貌概况、地物分布 4.地层或岩层分界线符号 5.煤系地层、煤层的分布 6.地质构造界限和符号
二、综合柱状图
根据井田范围内所有钻孔资料和实测剖面资料, 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按地层时代的先后顺序用各层 的平均厚度排列起来而编制成的柱状图件。它综合 反映了井田范围内煤系岩性特征及含煤特征。
综合柱状图图示内容主要有: 1.地层单位和代号; 2.各时代地层的最小厚度、最大厚度和平均厚度 ; 3.煤层、标志层、含水层、有益矿层的厚度和层 间距; 4.由底到顶按顺序排列的岩性柱状; 5.各时代各层位的岩石名称和岩性特征描述; 6.其他整饰和注记内容。 比例:一般选定1:200或1:500的比例。
二、煤层产状要素及其等高线的表示方法
1.煤层走向 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2.煤层倾向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水平方向。 3.煤层倾角 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三、煤层构造形态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煤层 (二)穹隆构造及盆地构造煤层 (三)褶曲构造煤层 (四)断层构造的煤层
第三节 垂直地质剖面图
一、概述 设想用一个垂直地表面的平面沿某个方向垂直向下将地 壳切开,按一定比例和规定的符号、线条将切开断面上的地 形线、地物线、地层分界线、煤层界线和地质构造等情况投 影到垂直切面图上而编绘成的地质图件,称为垂直地质剖面 图。 主要图示内容: (1)图名、图例、比例、剖面方向; (2)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 ; (3)剖面线切过的各类勘探工程、井巷工程、采空区和 小煤窑; (4)剖面线切过的地层分界线、煤层、标志层、含水层 分界线、地质构造、火成岩侵入体、陷落柱; (5)井田边界线、采空区边界线、保护煤柱界线等。

煤矿地质学作图与分析

煤矿地质学作图与分析

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地形地质图
倾斜岩层求地层产状与厚度 岩层地表露头宽度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图 ——步骤和方法与水平岩层相近 步骤和方法与水平岩层相近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注意事项: 编制倾斜岩层图切地质剖面注意事项: 应尽可能切过图面上的所有岩层和 垂直岩层走向——倾向剖面; 倾向剖面; 垂直岩层走向 倾向剖面 所选择的纵、横比例尺必须一致; 所选择的纵、横比例尺必须一致; 注意真倾角、视倾角的关系; 注意真倾角、视倾角的关系; A tgα=tgβ×cosω ×
色谱: 绿色 绿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紫色; 橙色 橙色; 灰色 灰色; 棕色 棕色; 灰绿色 灰绿色; 橄榄色 紫红色 橄榄色; 色谱:K绿色;J蓝色;T紫色;P橙色;C灰色;D棕色;S灰绿色;O橄榄色;-紫红色
(2)用图解法求石炭系 的产状和厚度 )用图解法求石炭系C的产状和厚度 3. 在图上自选垂直地层走向的图切地质剖面线 在图上自选垂直地层走向的图切地质剖面线A-A’,绘制 , 图切地质剖面图(尽可能切过区内所有地层) 图切地质剖面图(尽可能切过区内所有地层)
回顾
倾斜岩层出露线在地形图上的表现——V字形法则 V 倾斜岩层出露线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相同相同: ③相同相同: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 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也是相同的。 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也是相同的。
在河谷处,岩层界线的“ 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而在山脊处, 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 在河谷处,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指向河谷上游;而在山脊处,岩层 界线的“ 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界线的“V”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
回顾

2024版煤矿地质PPT课件

2024版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煤矿地质概述•煤层与煤质目录•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瓦斯地质•顶底板条件•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01煤矿地质概述煤矿地质定义与特点煤矿地质定义研究煤的形成、赋存状态、煤质变化及煤矿床与周围地质体之间关系的科学。

煤矿地质特点以沉积岩为主,构造复杂,含煤岩系及煤层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煤矿地质研究意义指导煤炭资源勘查预测煤炭资源量,评价煤炭资源勘查前景。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分析煤矿地质构造,预测地质灾害,提出防范措施。

促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煤质变化规律,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1 2 3通过采煤实践,逐渐积累煤矿地质知识。

古代煤矿地质知识积累随着地质学的发展,煤矿地质学逐渐形成独立学科。

近代煤矿地质学科形成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煤矿地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现代煤矿地质学科发展煤矿地质发展历程02煤层与煤质泥炭沼泽是形成煤层的主要环境,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并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泥炭,泥炭再经过成岩作用转变为煤。

煤层的形成煤层的分布受古地理、古气候和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

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煤层分布特点各异。

煤层的分布煤层在地下常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

其产状受地层产状控制,一般与围岩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煤层的赋存状态煤层形成与分布煤质评价与分类煤质评价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等指标,对煤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硫分等。

煤的分类按照煤的变质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

其中烟煤又可细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等。

煤质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煤矿的开采、运输和加工利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主要受古地理环境、沉积物供应、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各异。

煤层厚度变化类型根据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可分为稳定型、较稳定型、不稳定型和极不稳定型四种类型。

煤矿地质绘图解读

煤矿地质绘图解读
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 巷道迎头,两帮,顶棚;探巷
石门编录示意图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利用标志层对比
利用煤岩特征变化 确定断层
断层带附近的构造特征
牵引褶曲
小断层增多
断层面特征
断层带煤线
见煤点 见煤点 底板掘进段: AC; DE;
FB
顶板掘进段:
CD;
EF; 见断层点 见煤点
F
+100
见断层点
作图步骤: 1:作煤层和断层面等高线 2:连上、下盘断煤交线 3:推出下盘煤层等高线
17m
N
-150m 30° -200m 45° -150m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17m AC 50m 17m 0m AB
N
-150m -150m 30° -200m
五查:
查区内陷落往发育、分布的规律性; 查陷落柱周围煤、岩层中裂隙发育情况及充填物性质; 查煤层遭氧化的情况; 查陷落柱附近的水和瓦斯的变化; 查陷落柱周围的小断裂的发育情况。
五看:
看陷落柱与围岩的接触往面; 看陷落柱内充填物的性质和特征; 看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 看陷落柱与煤层底板的交面线。
-200m
-250m -250m -300m -300m -350m -350m
AC 50m 0m AB
较大断层
较小断层
瓦斯地质研究
包括:查明有突出危险区的地质情况,提供可能与突出有关的地质资料, 编制瓦斯地质测报图件。 具体工作内容有: • 矿区地质构造研究: 矿井构造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是引起煤
层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深入研究构造发育规律、空间组合特征,构造演 化机理及其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别近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各种断层封闭 特性 ;找出应力集中区作为测报工作的重点地区; • 对圈定出的可能储积瓦斯构造,进一步判明与矿井开拓工程的关系,并 标定出可能发生突出点的位置。 • 研究煤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煤体特征,确定变化带位置。 • 调查鉴定煤层的各分层煤岩和物理特征,确定煤结构的破坏类型,得出

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

当巷道遇断层时,寻找断失煤层;
圈定煤层的可采边界等。
第三节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一、煤厚变化对矿井生产的影响
煤厚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影响采掘部署;影响计划生产;增加掘进巷道的数量;回采率降低。。。
简单处理:
特征 1、煤层分岔后在井田范围内稳定 2、厚煤层在一个或二个方向呈多次分岔 3、一个煤层在不同地点向一个方向分岔
• 掘进形成的集中压力增加了突出的危险性; • 受构造控制,往往突出成带状分布;
• 突出发生在瓦斯风氧化带以下的一定深度。
➢ 瓦斯突出的防止
• 研究地质规律与瓦斯的关系——瓦斯地质研究,从而预测预防瓦斯的突出

• 开解放层——先开采无突出危险或突出危险性较小的煤层,造成裂隙增加瓦
斯通气性,降低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和压力;
• 运输大巷的布置:遇大断层,可改向,但过断层后应尽快进入原设计层位。
• 开采块段的划分:应尽可能将较大断层留在采面之间的煤柱中,如走向断层划 入阶段煤柱,倾向断层作为采区边界;
2、巷道掘进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生产对巷道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 平巷过断层:可采用斜穿煤层顶、底板或顺断层面掘进;
➢断层预测
• 利用剖面图推测深部构造 • 利用水平切面图推断深部构造的延伸和影响范围 • 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推断断层在同一煤层内的延展,预测对深部煤层的影响 • 利用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推断下一煤层的断层出露位置
• 巷道遇断层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 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
❖ 产状变化:在塌陷过程中,因牵引作用使周围的煤、岩层向陷落柱中 心方向倾斜;倾角在3°-6°之间,个别达10°,影响范围一般在15-20m

煤矿地质及矿图

煤矿地质及矿图

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煤层的结构和厚度
结构-- 简单结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 厚度-- 薄 煤 层 —— 最低可采厚度<1.3m;
中厚煤层 —— 煤层厚度为1.3-3.5m; 厚 煤 层 —— 煤层厚度为>3.5m以上; 特厚煤层—— 煤层厚度8m以上。
煤层的产状要素:
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按煤层倾角划分:
煤矿地质与矿图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壳及其运动 第二节 煤的形成、用途与分类 第三节 煤层的赋存特征 第四节 煤田地质勘探及储量 第五节 煤矿地质图
第一节 地壳及其运动
地壳 地幔 外核 内核
36km 2900km 2200km 1270km
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岩浆岩: 花岗岩、玄武岩、闪长岩等
等高线是连续闭合曲线。 稠密表示陡坡,稀疏表示缓坡。
地形图
等高线表示地形 山地:等高线标高值 外小内大。 盆地:等高线标高值 外大内小。
闭合曲线
地形图
山脊:等高线凸出方向是坡度降低方向。 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是坡度升高方向。 等高线图形状基本相同。
地形图
鞍状地形:等高线两个山头和两个山谷组成。
2
4402300
19649870
3
4402300
19648930
4
4403440
19648930
5
4403440
19648080
6
4402930
19648080
7
4402930
19647080
8
4403900
19647050
南阳破煤矿3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地形图
等高线:高程相同的若干点连接而成的曲线。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章总则第1条煤矿地质测量图(以下简称矿图)是煤矿的重要技术基础资料,是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加强矿图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矿图标准化,更好地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及煤矿地质、测量的各种现行规程和各矿务局(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各矿务局(矿)绘制矿图的技术依据。

第3条绘图工作的主要任务1. 汇集各种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编绘成各类矿图,为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安全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图纸资料。

2. 将生产、建设的进度和变化情况,及时填绘在图上,反映生产建设的真实面貌。

3. 学习和研究绘图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绘图技术,以满足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4条绘图工作必须在各级总工程师和地测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

各级领导应重视绘图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齐(足)绘图人员,设置通风、采光良好的绘图室,以保证绘图质量和绘图员的身体健康。

第5条绘图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绘图员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按规范作业。

第三章矿图的种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条各煤矿(工程处)在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填绘。

第7条矿图根据其成图的工艺不同,分为原图、底图和蓝图(。

复印图)1. 原图:指利用直接或间接获取的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直接展绘(或加绘)在规定的纸基上,符合规定要求的图纸。

2. 底图(二底图):指用人工或光学复照等方法,直接利用原图描绘或翻印的透明图纸。

它的作用是用来蓝晒或复印。

3. 蓝图(复印图):指利用底图翻晒(印)的图纸。

第8条矿图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基本矿图、专用矿图和日常用图。

1. 基本矿图:指反映煤矿基本采掘情况、井(坑)上下重要自然要素、生产设施的位置及其相互几何关系,用以指挥生产(建设)活动所必须的图纸。

煤矿地质图

煤矿地质图
的地质资料; (3)生产阶段积累的大量实际资料。
(一)根据勘查工程所获取的资料绘制剖面图
1.确定剖面线位置和方向 2.收集、整理、核实剖面线上的勘查工程资料 3.绘制水平标高线和剖面切过的经纬坐标线(基线) 4.绘制地形坐标线 5.添绘勘查工程获取的地质资料 6.连接地质界限 7.图面整饰
(二)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绘制剖面图
二、垂直地质剖面图的识读
1.图名、比例、图例、剖面方向; 2.剖面切过的坐标线和坐标值、水平标高线和高程值; 3.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 4.剖面切过的勘查工程、井巷工程、小窑、采空区等范围
及剖面上井田的范围; 5.剖面切割的地层界线、构造线。 三、垂直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资料来源一般有以下三条途径: (1)井田勘查各阶段,各类勘查工程获取的地质资料; (2)建设过程中补充勘查工程和主要石门等巷道中编录
1.煤岩层产状的表现 2.穹隆和盆地构造的表现 3.褶曲构造的表现 4.断层构造的表现
二、水平地质切面图的识读
1.看图名、图例和比例 2.看水平内的主要巷道 3.看煤岩层界线分析地质构造形态
第五节 钻孔柱状图、综合柱状图、煤
岩对比图
一、钻孔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是根据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煤岩芯地质 编录资料和电法测井解释资料,按岩层新老关系的排列,用将 煤岩层恢复到水平状态后的厚度而绘制的图件。
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分层单位称为地
层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地层单位划分为界、
系、统三级。主要是依据地壳运动和生物
演化史的大阶段,将整个地层由老至新分
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
生界五个大的单位。每个界可划分为次一
级单位——系,系可划分为若干个更次一级
的08.0单1.2020位——统。见表4-1。

煤矿地质构造详解

煤矿地质构造详解

煤矿地质构造详解地层1. 地层概念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地层是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

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2. 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所组成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固体结合体。

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与油气田关系密切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而沉积岩中又以砂岩、石灰岩、泥岩为主。

在特殊的条件下,岩浆岩(如花岗岩)和变质岩也可以形成油气的储集层。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3. 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为一种高温、高压状态富含挥发性成分的粘稠状硅酸盐熔融物质。

当岩浆向地壳薄弱地带(发生破裂或失去平衡)活动时其温度、压力会逐渐下降,挥发性物质不断析出,岩浆自身逐渐分化,经过冷凝和结晶便形成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岩浆由地壳深处向浅处活动的过程称侵入作用,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岩浆沿裂隙溢出地表或喷向天空的活动过程叫岩浆喷发或火山活动,这一阶段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或火山岩。

△火山及其构造示意图△岩浆岩4. 变质岩由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称作变质岩。

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大理岩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变质而成;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类变质而成;板岩、千枚岩等是由粘土质、粉砂质原岩变质而成。

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无论是岩石的变形还是物质成分的重新组合,都有是在固态情况下进行的,这与岩浆作用是不同的。

△变质岩5. 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煤矿地质学》课件

《煤矿地质学》课件
Leabharlann ● 06第六章 煤矿环境保护
煤矿环境问题分 析
煤矿开采和生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水资源污染、 土壤退化、大气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的 整体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01 环境影响评价
评估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02 矿山生态恢复
恢复煤矿开采后的生态环境
03 环保税收政策
对煤矿企业实行环境税收政策
煤矿掘进机是用于在井下或露 天进行煤炭掘进作业的机械设 备 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等特点
煤矿输送带
煤矿输送带是将采煤机采到的 煤炭运输到地面或其他区域的 重要设备 可实现自动化运输,提高生产 效率
煤矿提升设备
煤矿提升设备主要用于将煤炭 等物料从井下提升至地面或不 同层级 需具备稳定、可靠的提升能力
煤矿安全生产
03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 防护意识
总结
煤矿开采工程是煤矿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合理采用不同的 开采方法和设备,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是确保煤矿生产 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矿山管理者和矿工们要时刻牢记安 全第一,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和 谐的工作环境。
远古植物残体逐渐压实、变质
02 地质作用影响
地质过程加速植物残体转化成煤
03 煤的形成
需要时间积累和地质作用的影响
● 03
第3章 煤矿勘探技术
煤矿勘察的方法
地质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钻探
煤矿勘察的方法
煤矿勘察是为了获取煤矿的地质信息,主要通过地质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等方法进行。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矿工了 解地下煤矿蕴藏的煤炭资源和地质构造。
● 04

矿井地质4A_柱状与剖面ppt课件

矿井地质4A_柱状与剖面ppt课件

• 2. 编制要点: • 〔1〕系统搜集资料; • 〔2〕确定对比层段,普通对比含煤段地层及含标志
层的层段; • 〔3〕分析和确定标志层; • 〔4〕选择对比基准线〔程度线〕,普通以煤系中部
最稳定的可采煤层或标志层为基准,以其层顶或底界 为基准线;
• 〔5〕沿煤层走向或倾向或勘探线,由浅到深,从左 到右,将各部位的钻孔〔或石门〕柱状进展等间距陈 列;
• 图中标明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岩性 组合、矿层分布、接触关系等。――是矿区必备 的综合性图件之一。
• 矿井地层综合柱状图,是矿区范围内堆积岩层的 总结资料,对了解矿区堆积开展史、煤系及其上 覆、下伏各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堆积相组合, 了解煤系的含煤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是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 的总结资料,主要反映含煤岩系中各岩层的层位、 岩石类型及厚度,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构 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及煤层间距,以及含水层、 标志层等情况,是反映矿区煤系地层堆积特征的 综合图件。
矿井地质剖面图
〔二〕编制剖面图时的构造分析与推断
矿井地质剖面图
• 充沛利用地流露头、钻孔合巷道编录资料,并要联络 临近剖面,留意平面上的构造展布规律合特点,进展 构造分析。特别是进展断层的推断时,可从以下7个 方面来思索:
• 1. 掌握堆积层序进展煤层对比
• 根据综合柱状图了解研讨区的堆积开展史,了解堆积 顺序、煤岩层的层位、特征,特别是要经过对比找出 标志层,利用标志层对钻孔、巷道揭露的煤层进展定 名和标绘。
断层时地层缺失。在巷道中表现也是如此。
矿井地质剖面图
矿井地质剖面图
矿井地质剖面图
• 4. 根据层间距的变化 • 当一个矿区或井田内地层产状根本稳定的条件下,层

《煤矿地质》PPT课件

《煤矿地质》PPT课件
• 7.在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层时,往往出现滴水、淋 水甚至涌水现象
• 二、断层的观测 • 1.断层位置的确定:方法是从已知测点或其它已知点用皮尺
测量至断层的距离。
• 2.断层面特征的观察; • 3.断层两盘伴生、派生地质现象的观察; • 4.断层性质和断层力学性质的鉴定; • 5.断层产状和断煤交线的测量; • 6.断距的测量; • 7.断层的描述; • 三、断失翼煤层的寻找 • 概念: • 方法 1.煤、岩层层位对比法;根据巷道已揭露的断层另一盘的煤、
煤矿地质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二系 • 地质测量教研室
• 李垚 金登刚 柴永兴
2021/8/17
1
第一章 煤层厚度变化
• 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 1. 影响采掘部署 • 2. 影响计划生产 • 3. 掘进率增高 • 4. 回采率降低
2021/8/17
2
第一节 煤层的观测
• 一、煤层观测的内容 • 1. 煤层结构 • 2. 煤层厚度 • 3. 煤层顶底板 • 4. 煤层煤质 • 5. 煤层含水性 • 6. 煤层产状
岩20层21/层8/17位,结合断层的产状,来判断断层的性质和落差。21
2.根据伴生、派生的小型构造及断层面上特 征;小型构造有:
• ﹙1﹚牵引褶曲; • ﹝2﹞羽状断裂; • 根据牵引褶曲、羽状断裂寻找断失翼煤
层的方法,与地质力学型构造判断主干裂的 运动方的方法相同。
• (3﹞平行小断层; • ﹝4﹞根据断层带和断层面特征; • 3.根据规律推; • 4.作图分析; • 5.生产勘探方法;
2021/8/17
22
2021/8/17
23
第三节 构造预测
• 构造预测有两方面内容:

煤矿地质学4地质构造-1单斜构造

煤矿地质学4地质构造-1单斜构造

一点D,过D作DF⊥DB,D→F为岩层的倾向,在DB上截取一段DG,
并使其等于D、F两点的高程差,连接GF,∠DFG既为岩层倾角。 求倾角也可以用公式:
α=arctg(高差/平距)
上例中,高差=10m,平距可按比例量取。
单斜岩层的露头线是岩层面与地面的交线,露 头线上的各点既在岩层面上,又在地面上。 在地形地质图上,找到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 的交点,这些点便是岩层面上的已知标高点, 只要有三个不同高程的点,便可用上述三点 法求解岩层产状。在可能的条件下,直接寻 找露头线与同一地形等高线的两个交点,连 接这两个交点,既为岩层走向线。
• 单斜构造在图上一般反映为一组直线,当煤层走向与倾角 不变,等高线大致平行而均匀,如果倾角有变化则等高线 疏密不均,且等高线越密煤层倾角越大。
二 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 1、文字记述岩层产状方法 • (1)象限角法:以地理子午线(经线)为基准线,走向线、
倾向线与它所夹的角,即为走向或倾向的象限角。如岩层

• (2)方位角法:以地理正北(N)为起点(0°),顺时针 旋转到岩层的走向线、倾向线的角度,即为走向和倾向的 方位角。 N120°∠32° SE 120°∠32°
走向范围0-360° 倾向范围0-180° 倾角0-90°
•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真、视倾角的换算问题。 ①斜交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制图时真倾角换算成视 倾角。②煤矿生产中,如遇到煤层倾角较大的矿井, 为满足运输要求,有时需要延煤层视倾斜线掘进上、 下山,以减小巷道坡度。这种情况下,只要实测出 煤层产状,巷道坡度,即可计算出符合设计要求的 巷道方向与煤层倾向间的夹角,从而选择确定巷道 掘进方向。 • 煤层倾角对采煤方法选择影响极大。一般来说倾角 越大,开采越困难。 • 小于5度 水平煤层 • 5-25度 缓倾斜煤层 • 25-45度 倾斜煤层 • 大于45度 一 致,岩层倾角大 于地面坡角时, 穿越沟谷的地质 界线“V”字形尖 端指向沟谷下游, 即岩层的倾向; 山脊处的地质界 线“V”字形尖端 指向山脊上坡, 即岩层倾向相反 的方向。岩层倾 角越陡,“V”字 形越开阔,倾角 近于90度时,地 质界线近于直线, 即“倾大弯反”。

《煤矿地质安全》PPT课件

《煤矿地质安全》PPT课件

(三)煤矿井下防治水 3、井下排水 《煤矿安全规程》第280条 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 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 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 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可按 下式计算: V=2(Q+3000) 式中 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 Q--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3。 但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量不得小于4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相差特大的矿井,对排水能 力、水仓容量应编制专门设计。 水仓进口处应设置箅子。对水砂充填、水力采煤和其他涌 水中带有大量杂质的矿井,还应设置沉淀池。水仓的空仓 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三)煤矿井下防治水 4、井下探放水 (1)探水的目的 探水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用超前勘探方法(钻探、 物探),查明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侧帮和前方 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 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的防治 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 (2)探放水的原则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公司探防水原则在地质条件 不清的情况下,“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第二节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一、煤层厚度变化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影响采掘部署、影响计划 生产、掘进率增高、回采率低。 2、煤层厚度变化的处理: ( 1 )掘进中的处理方法:煤层分叉根据具体情况 巷道沿上分层顶板或下分层底板掘进、煤层变薄 或尖灭时巷道破顶或破底施工。 ( 2 )采煤工作中的处理方法:采煤工作面遇到煤 层变薄或无煤区时,可采取直接推过或绕过的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煤层构造形态在煤层底 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煤层构造形态:单斜构造、 褶曲构造、断层构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 映煤层在空间的构造形 态的图件。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单斜构造煤层 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层称为 单斜构造煤层。 单斜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1)煤层底板平整,走向稳定、倾角均匀,煤层底 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平行直线。 (2)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 一组曲线;倾角发生变化时,煤层底板等高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相等,平距大,倾角小;平距小,倾 角大。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单斜构造露头线曲向与 地形等高线有明显的规 律性—“V”字形尖端 指向一致或相反。褶曲
构造露头线曲向与地形
等高线无明显规律,如 图4-36。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三)断层构造在地 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当地势平坦时,断层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当地形高地起伏 变化较大时,断层线 发生弯曲,其弯曲规 律与单斜构造岩层的 露头线弯曲规律基本 相同,不能代表断层 面的走向。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图示的主要内容: 标题栏、坐标网及图例 主要地物 井田范围内的各种边界线 穿过该煤层的全部勘查工程 地质构造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 资源/储量计算要素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用途。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1:10000或1:5000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落差 在同一条断层的不同地段,断层落差不一样。就是 同一个地段,沿不同方向所作的断层铅直剖面上, 所反映的断层落差值也有区别。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断层面产状要素 相同标高两交点的连 线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线,走向线的方位角 为断层面的走向。 垂直于断层面走向线 并指向断层面向下倾 斜的方向的方位角即 为断层面的倾向。 ∠FNK为断层面的倾角。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断层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表现 将断层的上盘煤层底板、下盘煤层底板和断层面三 个面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就是 有断层构造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断层性质 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移的断层。 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移的断层。 正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 层底板等高线中断缺失,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区。 逆断层在底板等高线图中,表现为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煤 层底板等高线中断重叠,重叠部分为上、下盘煤层重复区。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2)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时,且岩层倾角大 于地面坡角时,则在山谷处表现为尖端指向下坡的 “V”字形,在山脊处形成尖端指向上坡的“V” 字形。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3)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且岩层倾角小于 地面坡角时,则露头线所表现的“V”字形与地形 的关系,与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的情况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它的“V”字形脚地形等高线狭窄。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褶曲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弯曲、疏密不同,反 映着褶曲构造的不同特征。等高线疏密反映煤层倾 角变化。如轴线两翼对应的等高线平距相等,说明 两翼倾角相等,构造对称;轴线两翼对应的等高线 平距不相等,说明两翼倾角不相等,构造不对称。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四)断层构造的煤层 煤层受力发生断裂和相对位移后所形成的构造形态称为断层。 1.断层要素 (1)断层面。煤层发生相对位移时的断裂面。 (2)上盘、下盘。若断层面是倾斜的,则位于断层面上方的煤 层称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方的煤层称为下盘。 (3)断煤交线。断层面与煤层底板界面的交线。 (4)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的相对位移量称为断距。 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法向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水平距离。 铅直断距(落差):断层两盘同一岩层面相对位移的铅直距离。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1.图名、比例、图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井田边界线、煤层露头线、风氧化带边界线、煤层尖灭线以及 最低可采边界线 4.井田内主要地物 5.勘查工程位置 6.识读构造要素,分析煤层构造形态 1)选点测算:选择代表性的点量算煤层产状要素。 2)单线追索:初步掌握褶曲、断层部位。 3)块段分析:以断煤交线为界将井田划分成若干块段,在块段 内识读、分析煤层产状变化及构造形态。 7.总体概括
二、煤层产状要素及其等高线的 表示方法 煤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 产出状态称为煤层的产状。 煤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 向和倾角。 1.煤层走向:煤层底板等高线的 方向。 2.煤层的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 上投影的方向。 3.煤层的倾角:倾斜线与水平面 所夹的锐角。煤层的倾角永 远大于伪倾角。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划分资源/储量估算块段
(1)煤层埋藏条件
(2)煤层厚度 (3)地质构造
(4)地质可靠程度
(5)保安煤柱 3.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1)煤层面积的确定 2)煤层厚度的确定 3)煤的视密度的确定 4.按块段估算资源/储量
5.估算全矿井煤炭资源/储量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四、井田地形地质图的识读 1.图名、图例、标题栏和比例 2.坐标线、坐标值和指北方向 3.地形特征、地貌概况、地物分布 4.地层或岩层分界线符号 5.煤系地层、煤层的分布 6.地质构造界线和符号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一、概述 煤层底板等高线:不 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 层底板界面的交线。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将各条煤层底板等高 线,用标高投影的方 法,投影到同一水平 面上,按照一定比例 和规定的线条、符号 绘制而成的图纸。
(三)用于矿井设计 1.沿煤层开掘水平巷道的设计 沿煤层底板等高线开掘的巷道即为沿煤层开掘的水 平巷道。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沿煤层平巷通过褶曲的设计 (1)平巷从煤层底板通过。 (2)平巷从煤层顶板通过。 (3)平巷先穿煤层顶板,遇煤层又穿底板到达煤层,再沿煤层 底板等高线掘进。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五、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一)用于了解煤层产状要素及地质构造 (二)用于估算井田的煤炭资源/储量 1.确定资源/储量估算边界 (1)自然边界:由于自然因素使煤层缺失或中断的边界线,包 括煤层露头线、煤层尖灭线、冲蚀区边界、火成岩侵入边界、 断层线、河流等。 (2)工业边界:根据工业指标的要求和开采技术条件确定的能 被利用和开采的可采煤层边界线。如井田边界线、煤层最低 可采厚度边界线、煤层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 (3)暂定边界:在工业边界内,根据资源/储量估算简单方便 需要人为确定的边界线,如某一高程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边 界,或以某勘探线为边界等。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ຫໍສະໝຸດ 图2.褶曲构造煤层底板等高线的表现 水平褶曲:枢纽为水平的褶曲。 倾伏褶曲:枢纽为倾斜的褶曲。 (1)水平褶曲的煤层,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大致平行的直 线。这一组等高线中间标高值小,向两侧增大的为水平向斜; 反之为水平背斜。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倾伏褶曲的煤层,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一组不 封闭的连续曲线,各等高线转折点的连线为褶曲轴 线。当转折端指向标高值减小的方向时为倾伏背斜, 反之为倾伏向斜。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等高距大小,取决于图纸的 比例和煤层倾角的大小,一般采用50m、20m、 10m、5m、2m、1m的等高距。大比例、平缓的 煤层,等高距小;反之等高距大。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二)穹窿构造及盆地构造煤层 穹窿构造的煤层中间凸起,四周变低,盆地构造的 煤层中间凹下,四周抬高,其底板等高线表现为封 闭曲线。由中央向四周等高线标高值逐渐降低的为 穹窿构造,逐渐增高的为盆地构造。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四、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识读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性质 (1)单值性。即任何一条铅垂线与煤层底板界面相交,一般只 有一个交点。
(2)等值性。即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一点处的标高相等。
(3)可量测性。在图上任一处,均可量测求出煤层产状要素。 (4)连续圆滑性。连续稳定的煤层其等高线为一组圆滑或封闭 的曲线,一般曲率最大点与背斜轴、向斜轴正交。 (5)可中断性。煤层底板等高线会出现中断、分岔、相交。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褶曲构造煤层 连续弯曲的煤层称为褶皱构造煤层。褶皱构造中的 每一个弯曲部分称为褶曲构造,其中向上弯曲的部 分称为背斜构造,向下弯曲的部分称为向斜构造。
第二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褶曲构造要素 (1)核部和翼部。褶曲构造的内核部分称为核部;核部两侧的 煤层称为翼部。 (2)轴面和轴线。平分褶曲构造的假象平面称为轴面;轴面和 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轴线。 (3)枢纽。轴面与煤层层面的交线称为枢纽。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3.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地形坡度 和岩层倾角。由于井田范围内三者都有变化,所以 在地形地质图上,同一岩层的露头线宽度常表现为 宽窄不同的现象。 (二)褶皱构造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在地形比较平坦的情况下,水平褶曲的露头线表现 为一组平行或近平行的地质分界线,倾伏褶曲露头 线表现为一组呈“之”字形的弯曲曲线。 以岩层新老关系识别背向斜,自褶曲核部向两翼, 岩层由老到新顺序为背斜,而由新到老为向斜。
第一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一、概述 井田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根据各种勘查 手段和勘查工程所获取的地质资料,经过调查分析、 研究后编制而成的图件。主要反映井田范围内地形、 地物、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标志层、岩浆岩、 其他有益矿产的分布以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情况等。 一般地形地质图的比例为1:10000或1:5000, 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小型井田可采用1:2000。 二、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地层一般是指地壳历史时期形成的成层岩石。 地层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分层单位称为地层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