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淮域淮北地区地下水调查大纲

淮域淮北地区地下水调查大纲

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大纲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淮委水利部淮委水政水资源处二OO七年元月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大纲一、概述1、调查缘由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频繁活动,水资源的补径排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对地下水的开采量显著增加,一些城市区地下水源地集中超采严重,开采方案与布局不合理,已引发了部分区域地面沉降和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等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进一步查明和掌握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摸清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是今后加强地下水资源实时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实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下一阶段制定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规划的需要。

因此,特提出开展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淮河流域其他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提供技术基础。

2、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全区总面积37421km2,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27个县(市郊区)。

3、调查评价年份本次调查年份主要为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6年,重点是2005年,反映近十年来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变化情况,包括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和超采区、地面沉降区的扩展趋势及分布范围。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基准年为2006年。

4、调查范围基本概况淮河流域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安徽省北部和淮河流域的中南部,位于东经114°55′~118°10′,北纬32°25′~34°35′,东接江苏,南临淮河,西与河南毗邻,北与山东接壤,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27个县(区),全区总面积37421km2,其中平原区面积36708 km2,山丘区面积713 km2,其中水面面积 792 km2。

浅析安徽芜湖市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浅析安徽芜湖市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浅析安徽芜湖市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作者:曾明秀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3期摘要:文章通过对安徽芜湖市地下水水质、分布特征及供排水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进行论证,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预测,为芜湖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芜湖市1.引言城市化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和规模受到地质环境条件和容量的制约。

地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资源中尤其是人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和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土地资源及地下空间资源,构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城市对水、土地和地下空间等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因此,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2.地下水资源特征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地下水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从以涵养、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标、以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为目标、以加强地下水管理为核心、以挖掘地下水潜力为目标、以探索科学利用上层承压水为中心等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战略分析是当前地下水科学开发利用中最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1地下水资源类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四种类型。

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承压水,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可达100m3/d~3000m3/d,是本区的主要供水目的层;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由于含水岩组岩溶发育程度不等,其富水性也不均一,单井涌水量一般介于10m3/d~1000m3/d 之间;基岩裂隙水由于含水岩组的岩性差異和裂隙发育程度不等,其富水性差异较大,且不宜集中供水,单井涌水量一般1.2水质根据本次取样成果及以往工作成果的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一般为无色、透明、无嗅、无味,仅在湖塘及生活污水无排泄管道的城镇居住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局部具有泥腥、铁锈味。

安徽水利调查报告

安徽水利调查报告

安徽水利调查报告安徽水利调查报告一、引言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省份。

水利是安徽省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安徽省的水利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安徽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安徽省水资源状况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省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其中包括淮河、长江、皖江等重要水系。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安徽省也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三、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安徽省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省在水库、堤防、灌溉、排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在河道治理和防洪工作方面,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

四、安徽省农业水利发展现状农业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水利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省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提高了灌溉效率,改善了农田排水条件。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灌溉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等。

同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安徽省农业水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

五、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水利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等。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保护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徽省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六、安徽省水利管理与发展问题水利管理是水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省在水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加强了水利规划和政策制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范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范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限采
区范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
•【字号】皖政办秘〔2015〕179号
•【施行日期】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范围
的通知
皖政办秘〔2015〕17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有关规定,我省组织编制了《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并由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2015年8月份联合印发。

现将《治理方案》划定的全省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范围予以公布。

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所在市、县人民政府要切实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要求,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治理方案》的组织实施。

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会同有关市、县人民政府,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附件:
1.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表
2.安徽省地下水限采区范围表。

芜湖市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对策

芜湖市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对策

芜湖市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对策芜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第六大城市。

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芜湖市的水资源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芜湖市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水质污染、水量紧张等问题。

加强对芜湖市水资源的监测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水质监测:芜湖市针对主要河流、湖泊和地下水源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水质情况。

目前,监测结果显示,芜湖市的水质主要问题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营养盐过多等。

2. 水量监测:芜湖市通过建立水文监测站点,监测长江和周边主要河流的水量情况。

但是由于监测设施不足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水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受到一定影响。

3. 地下水监测:芜湖市对地下水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农业用水方面,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较快,且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二、芜湖市水资源监测面临的挑战1. 监测手段不足:目前,芜湖市的水资源监测手段相对滞后,设备陈旧,监测网络不完善,且专业人才稀缺,导致了监测结果的失真和不及时。

2. 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芜湖市的水质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污染源众多,给水质监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水量紧缺: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相对紧张,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芜湖市的水量监测也面临很大挑战。

1. 加强水资源监测设施建设:芜湖市需要加大投入,改善水资源监测设施,提高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监测设备的先进性,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提高水质监测技术水平:芜湖市需要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水体污染源的监测和管控,提高水质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芜湖市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增加水资源的补给,以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

4. 充实监测人员队伍:芜湖市需要加大对水资源监测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充实监测人员队伍,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以确保水资源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表

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表
附件1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分布情况表
地市
县区/镇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
深层地下水超采区
超采区总面积(km2)
超采区
重叠
面积
(km2)
孔隙第二含水层组
岩溶水
孔隙第三含水层组
个数
一般超采区面积(km2)
严重超采区面积(km2)
个数
一般超采区面积(km2)
严重超采区面积(km2)
个数
一般超采区
面积(km2)
严重超采
6 "
33°
19'
35 "
10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地下水
限采区
34164123
主要分布在利辛县城水源地及近郊,涉及春店乡、双桥乡。
24.10
116°
14 '
2"
33°
9'
25"
116°
9'
35"
33°
9 '
5"
116°
11'
35"
33°
7'
53"
116°
11 '
24"
33°
10'
26"
附件2 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限采范围表(续2)
31"
13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地下水
限采区
34134371
萧县县城水源地,北至圣泉乡,南至丁里镇,西到杜楼,东到段园一带。
23.60
116°
58'
25"
34°
11'
50"
116°

应急水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急水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急水源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日益成为一项紧缺资源。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或者紧急灾难情况下,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寻找可行的应急水源,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应急水源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给出实用可行的建议。

二、可行性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应急水源的可行性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当前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找出研究的空白点。

2. 实地考察: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供水和排水设施等进行调查,了解可能存在的应急水源。

3. 统计分析:对考察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有关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4. 风险评估:对可能的应急水源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其在应急情况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三、文献综述优秀的应急水源应具有以下特点:充足的水量、良好的水质、便捷的获取途径、稳定的供应能力、低成本的建设和维护等。

国内外研究表明,应急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淡化和降雨收集等。

在应急情况下,这些水源可以通过净水处理设施或简易处理手段得到饮用水。

四、实地考察1.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地处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存在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受污染等问题。

考察了当地的地下水水质和水位情况,并发现水质较好的地表水资源。

2.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属于湿润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

考察了白云山地区的山泉水资源,并发现水质较好、水源充足。

3. 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市处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

考察了当地的河流水资源,发现水质较好但易受污染。

五、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通过对实地考察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资源有一定供应保障,但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受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 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水质易受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3. 山泉水资源稳定、水质较好,但地理位置偏远,供水管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潜山地质结构与地下水资源分布分析

潜山地质结构与地下水资源分布分析

潜山地质结构与地下水资源分布分析简介潜山市位于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本文将从地质结构和地下水资源两个方面探讨潜山市的地下水分布情况,以期为潜山市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质结构对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影响地质结构是影响地下水分布的重要因素。

潜山市地属华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水文地质带、裂隙地质带和溶蚀地貌等地质构造特征相对发育的地区。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潜山市地质构造主要由花岗岩、变质岩和富含石灰岩的沉积岩组成。

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和渗透性,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积聚。

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1. 地下水位潜山市地下水位较为丰富,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10-20米之间。

根据潜山市地下水观测站的数据,地下水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夏季多雨时期地下水位明显上升,而冬季旱季地下水位则下降较多。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需根据不同季节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规划与管理。

2. 地下水水质潜山市地下水水质总体上较好,以低钠、硬度低、矿化度较低的软水为主。

然而,也有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容易溶解的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的影响,水质中的钙、镁等有机盐含量较高。

此外,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硝酸盐含量较高。

因此,应加强地下水水质监测,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3. 地下水补给潜山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雨和地表径流。

潜山市地处中国南方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较高,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此外,潜山市地表径流较为集中,形成了多条河流和水系。

这些河流在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的地区,往往会形成地下水补给的“强补给”带。

因此,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补给来源,科学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结论通过对潜山市地质结构和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潜山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华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位较为丰富,水质总体上较好,补给源主要来自降雨和地表径流。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合理规划利用地下水位的变化特点,加强对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充分利用地下水补给的自然特点。

阜阳市现状地下水水位水量适宜性分析

阜阳市现状地下水水位水量适宜性分析

阜阳市现状地下水水位水量适宜性分析殷玉忠;刘佩贵【摘要】为实现构建水位和水量双指标相结合的地下水水资源控制管理模式,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分析了阜阳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制定了研究区浅层下水水位水量适宜区间,并分析了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水量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确定为1.5~3.0m,枯水期或春季可适当调整,但建议最大埋深不宜大于3.8m,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可确定为1.0~3.0m,局部地区根据具体要求可做适当调整;现状条件下,阜阳市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基本位于制定的适宜水位埋深区间内,间接反映出,在现有开采井布局、作物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前提下,该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较适宜,同时间接验证了制定的地下水适宜水位埋深的合理性.【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7(027)004【总页数】5页(P289-293)【关键词】适宜水位区间;适宜开采量;浅层地下水;适宜性【作者】殷玉忠;刘佩贵【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安徽合肥 23000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40 引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定地下水的可开采量[1],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与之相近的安全开采量、可持续开采量等概念也逐渐被提出来,如王振龙等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地下水4个功能条件的地下水安全开采量概念[2]。

学者们对地下水水位也做了相关研究,如杨泽元等提出了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的概念[3],刘波等提出了地下水安全开采动态控制水位的概念[4]。

但是,地下水水位和开采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实际情况下,地下水水位或水位埋深直接综合反映了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变化情况,通过对其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快速、便捷的了解和掌握地下水的均衡状况。

但上述研究仅侧重于水量或水位一个方面,为此,叶勇等提出了以地下水控制性水位结合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双重管理地下水的手段[5],闫学军等提出了地下水水位—水量“二元”指标管理新模式[6]。

安徽省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武晓玲*,陈公名,李园园(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汲河发源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汲河是水害较多的河流,涝灾严重,因而沿岸建有堤防。

近年来,汲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水体不稳定、水质不合格等问题。

了解当前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从严防范水风险、加强流域共保联治等措施,着力解决流域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汲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协同的发展稳步推进意义重大。

关键词: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引言 汲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是淮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皖西大别山北麓,有西汲河和东汲河2大源流,西汲河为主源,2大源于固镇3叉汇合为汲河,北流至霍邱县孟集镇官庄入城东湖,自城东湖闸出湖后北流入淮河,全长167km,流域面积2231km2,其中城东湖蓄洪区面积378.1km2。

汲河流域范围涉及六安市的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金寨县,常住人口81.6万。

流域地形总体上南高北低,汲东干渠以南为低山区,汲东干渠以北至储渡口段为岗畈过渡地带,储渡口以下为低洼的圩区,大水时汲河下段和城东湖连成一片。

1951年以来,我国对汲河流域进行了多次治理,建设城东湖蓄洪工程及保庄圩,并对汲河干流及西汲河、东汲河、油坊河、二道河等主要支流部分河段的一系列中小河流进行了治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但由于汲河治理主要以县、区为单元实施局部河道整治,缺乏系统治理,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不断显现。

2020年7月,汲河流域发生强降雨,造成汲河圩堤漫溢,沿河多个乡镇被淹,经济损失巨大。

因此,为保障汲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指导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熟悉了解汲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十分必要。

1汲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1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评价1.1.1东湖闸/城东湖二水厂取水口断面水质达标评价根据水质分析,东湖闸断面近年来氨氮、总磷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波动较大,偶有超过或接近Ⅲ类水标准,断面水质不稳定。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取——以合肥市为例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取——以合肥市为例
2 . 5供 水 时间与 定额
供水 时间一般为3 ~ 6 个月 。 复杂多样 ,按作用 主体分 自然灾害 2 应急 水 源地选 取 原则 与人 为 破 坏 ;按 水 源 特 征分 水 量 短 2 . 1充 分 利 用城 市或 重 要 工业 已有 供水量一般 为5 0 升/ 人. 天 ( 基本生 缺 与水 质 污染 。一 般 自然 灾 害 导 致 水源 地 资源 潜力 活 :不 考 虑卫 生 、淋浴 等设 施使
关键词 :地 下水 ;应 急水源地 ;选取 ;合肥 市
中 图 分 类 号 :P 6 4 1 . 8 文 献 标 志码 :A
的应急供水态势相对缓和 ,能短期 以往城市 曾经使用地下水作为 近年来 ,随着全球 范围内的地 预警 ( 如干旱 、洪灾等) ;人为破 坏 供水 水 源 的 ,现 在 改为使 用 地表 震 、海 啸 、洪 水 、 台 风 、干 旱 、 导致 的应急供水态势则通 常较紧急 水 ,优 先 考 虑这 一 类水 源 地 ,在 满
靠 、经济合理 ,最大程度上满足城 地牺牲 当地水环境 ,以便在应急期 和 地 质 灾 害 点 (垂 直 距 离 大 于 0 0~1 0 0 0 m ),尽 可能 的选 择不 易 市居 民生存 、生活用水为主的一种 内获 得 更 多水 量 ,决 策 者需 根 据应 5 紧急供 水行 动 [ 2 】 。 急预 案 具体 分 析 。 当实施 应 急 供水 引起水质污染 ,便于保护的地段 。 地 下 水 或 地 表 应 急水 源 地 仅 在 常规 水 源 遭 遇 牺牲 了当地水环境或当地用水利益 对 于 已 污 染 地 段 ( 风 险 不能 满 足城 市用 水需 求 时开 后 ,需采取相应措施修 复水环境并 水 )应选 择 在上 游地 段 。 启 。导致常规水源不能供水的因素 补偿利益王少 龙

六安市地下水环境与污染和防治

六安市地下水环境与污染和防治

六安市地下水环境与水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报告一.序言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近年来地下水污染的咨询题在世界范围内日严重,差不多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环境咨询题。

地下水是安徽省要紧的生产生活水,近年来不断加剧的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了安徽省地下水污染的不断恶化。

要紧表现为地下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等常量组份的含量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当今人类面临着着严重的水资源咨询题。

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差不多成为了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要紧来源,世界范围内约有1/3的人口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

但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也在变着地下环境,并因此产生诸多咨询题,其中,水质污染是一个对比严重的咨询题。

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不当丽受污染,南予萁自净能力极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负面碍事,直截了当对人类造成危害。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咨询题受到了较大关注,我国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差不多开展起来,依据六安市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相关资料,本文重点针对六安市的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相关评价和研究。

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下水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带中所有含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均属之。

狭义的地下水仅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

因此人们的饮水等生活用水大量根基上来自于地下水,因此研究地下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国外对地下水水化学的研究差不多较为成熟。

日本、瑞典、美国、芬兰和翻拿大等国相继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Helgeson等阻3建立了水溶液中不可逆反的地球化学模型,这些模型是现代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根底;Osmon等口’在美国加利福尼距和佛罗里达碳酸岩盐分布区,开发了应用铀同位素对地下水进行研究的先例;Stumm等川出版了?水化学一天然水化学平衡理论?,较系统地提供了定量处理天然水环境中各种化学过程的方法;Frengstad等强3对挪威地下水的水化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下水中各元素浓度随pH值升高的缘故;Edmunds等嘲逶过主量元素方法对墨西哥市地下承沿承流路径的地球化学演化、氧化一复原过程等进行了研究。

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与应急供水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

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与应急供水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

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与应急供水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和应急供水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其安全和稳定性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城市地下水供水进行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建立应急供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是指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水化学、水文特征等条件,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全面评价和调查研究,以确定地下水水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供水安全保障情况。

通过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质状况和水量储量等情况,为城市地下水供水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在城市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中,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对地下水水文地质和水文特征的调查研究,可以确定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方式,以及地下水储集层位分布等情况,对于合理确定地下水水源地布局和开发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对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也是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地下水水源地受污染程度和水质稳定性情况,为地下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还需要对地下水水量储量进行评估。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和水文特征的研究,可以确定地下水水量储量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为城市地下水供水的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和应急供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对于保障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和建立应急供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才能有效保障城市地下水供水的安全稳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自然水资源,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地下水水源地受到的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也越来越大。

安徽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初步探讨

安徽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初步探讨

应 急供 水 是 指 城 市 在 遭 遇 供 水 风 险时 ,为 满 足 升/ 人 ,只考虑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或维持生存 , 天・ 用 户 对 水 量 、水 质 和水 压 的要 求 ,做 到具 备 尽 可 能 不 考 虑 卫 生 、淋 浴 等 设 施 的 使 用 ;而 后 者 供水 量 则
第2 卷第4 0 期
2 年 1 月 01 O 2
安 徽 地 质
Ge lg f n i o o y o A hu
、, . N O. பைடு நூலகம்1 20 4
De e e 0 0 c mb r 2 】
文章 编 号 :0 5 1 72 1 )4 2 9 1 0 -6 5 (0 00 -0 7 —4
下水应急水 源的研 究 ,查明我省地 下水应急水 源 ,联 合应 急地 表水 源地 ,科 学地 制定供水危机 应急预案 ,以便在 各种 突发 事件 引起 的供 水危机 时,保 障市民生活用水和饮 水安全 ,维护社会稳 定。
关键 词 :地 下 水 应 急 水 源地 ;供 水危 机 ; 1 个 主要 城 市 7 中 图分 类 号 :P 4 . 61 8 文献 标 志 码 :A
收 稿 日期 :0 0 0 —1 2 1— 6 0
作者简介 : 方星(15 一)男 , 9 6 , 安徽桩德 人 , 教授级高级 1程师 , 二 现主要从事水 、 、 环地 质管理工作。
20 8
安徽地 质
源 地 ,也 可 以是 同一 个 水 源 地 ,只是 在 人 为 的干 预
应 急供 水 水 源地 是 为应 急供 水 而 预备 的水 源 地 。按 照 水 资 源 类 型 可 分 为 地 表 水 应 急 水 源 地 和 地 下 水 应 急 水 源 地 ;按 照 应 急 状 态 可 分 为 突 发 型 应 急 供 水 和 一 般 应 急 供 水 。所 谓 突 发 性 应 急 供 水 ,主 要 是 指 如 恐 怖 袭 击 , 自然 灾 害 ( 枯 年 、连 续 干 旱 、 特 地 质 灾 害 等 )、水 污 染 等 非 常 规 事 件 导 致 的供 水 紧 张 情 况 下 的 供水 。 一 般 应 急供 水 ,主 要 是 指 由于 城

宁阳县城区地下水应急后备水源地研究

宁阳县城区地下水应急后备水源地研究

宁阳县城区地下水应急后备水源地研究江龙;范长杰;钱丽丽;刘兰秀;郭艳玲【摘要】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As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and back -up groundwater sour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ground -water reserves ,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mergency water supply when encounter severe drought year , persistent drought and sudden pollution incident , improv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 build a strategic system for water reserves and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ensure access to safe water supplies , the study makes a potential research on groundwater in Ningyang county .Accordingly, location and available supply of emergency groundwater source are figured out .【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应急;后备水源地;可供水量【作者】江龙;范长杰;钱丽丽;刘兰秀;郭艳玲【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水文局,山东烟台264001;山东省临沂市水文局,山东临沂276000;山东省泰安市水文局,山东泰安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山东临沂271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山东临沂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同于地表水的特点,例如多年水量丰枯调节能力、上覆松散地层天然渗滤保护作用,使地下水在水质和水量方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优越性。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图文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图文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图文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摘要在水利部《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报告》中,将我省合肥、蚌埠、淮南、淮北、阜阳、亳州等城市列为重点缺水城市。

供水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多样性需要,一旦发生干旱,合肥市城市供水保障难度更大。

预计到2021年末,合肥市城市年需水总量约5.7亿立方米,现有水源可供水量与规划需水量之间缺口在2亿立方米左右。

不仅如此,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和污染会导致合肥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随着六安市和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

纵观合肥市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环境质量恶化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水污染更为严重。

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合肥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巢湖和董铺水库,其中巢湖供水约占总量的2/3,董铺水库供水约占1/3。

据统计,现在合肥市有50多万吨工业与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南淝河等河道,而最后到巢湖(离市区仅20多公里)。

关键词:合肥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前言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

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早缺水、水环境恶化,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问。

其中,干早缺水引起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阎。

因此,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 近些年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迅速成长为百万人口以上现代化大城市。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加强废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体系
在巢湖周边地区建设更多的废水处理厂,确保 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加大对废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废水处 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废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支持废水处理厂建设、生态农 业发展等项目。
加强政策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环保政策的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同 时,建立健全的环保法规体系,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巢湖各区域中,南淝河、派河、杭埠河等主要 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较为严重,存在较高的污
染负荷。
巢湖流域内工业结构偏重,部分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 为,导致工业废水对巢湖水体产生较大污染负荷。
巢湖水质总体稳定,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和工业污水 。
巢湖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 水体污染负荷贡献较大,是导致巢湖水污染的主 要原因之一。
研究不足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 等流入巢湖,导致水体中氮、磷等 营养盐超标。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巢湖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污染状况日益严 重。
季节性变化明显
不同季节水质变化较大,夏季水质相对较差,冬季相 对较好。
治理难度大
巢湖污染状况复杂,治理难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措 施进行治理。
巢湖水质长期处于Ⅳ类或 Ⅴ类,属于中度或重度污 染。
富营养化严重
巢湖富营养化指数较高, 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含 量超标。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谢广阔;陶庭叶;马敏;胡尚【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47)3【摘要】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通过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地下水时间序列,结合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雨数据对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在2011年和2014年前后发生较大变化,在2003—2011年的变化率为0.37 cm/a,2011—2014年的下降速率为-0.2 cm/a,2014—2016年的增长速率为1.9 cm/a;进一步与降雨数据关联,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空间上,安徽省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逐渐缓和的趋势,最大亏损出现在皖北地区,为-7.52 mm/a,在西南地区的最大盈余达到8.38 mm/a。

【总页数】7页(P367-372)【作者】谢广阔;陶庭叶;马敏;胡尚【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相关文献】1.利用GRACE卫星重力数据监测关中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2.基于GRACE卫星的黄河流域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3.利用GRACE卫星研究河南省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4.利用GRACE重力卫星监测祁连山水储量时空变化5.联合GRACE和GLDAS数据的河南省地下水储量反演与时空变化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2023年4月)

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2023年4月)

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2023年4月)一、监测情况2023年4月,全省16个地级城市共监测44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中地表水水源29个、地下水水源15个(亳州市本月启用了3个备用水源)。

(一)监测点位1.地表水水源:河流型水源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附近处设置监测断面;湖库型水源在每个水源取水口周边100米处设置1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河流及湖、库采样深度为水面下0.5米处。

2.地下水水源:具备采样条件的,在抽水井采样。

不具备采样条件的,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采样。

(二)监测项目1.地表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

2.地下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常规指标39项。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一)地表水水源地表水水源水质达标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口类标准;基本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补充项目、特定项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二)地下水水源地下水水源水质达标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口类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果(一)总体情况2023年4月,全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取水总量为14070.15万吨,达标水量13979.02万吨,达标率99.4%。

亳州市4个地下水源地受地质原因影响氟化物和钠出现超标,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0.55倍和1.155倍。

(二)地表水水源29个地表水源地全部达标。

(三)地下水水源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4个水源地超标,超标项目为氟化物和钠。

2023年4月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备注: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O 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刘猛;王振龙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 一、自然环境概况rn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处安徽省北部,东北与江苏省、山东省接壤,西北与河南省毗邻,南临淮河,包括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亳州6个市.全区总面积约3.7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约占98%,山丘区面积约占2%.除东北部散有低山丘陵外,其余地势均平坦开阔,并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坡降
1:8000.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86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38mm,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1.2.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刘猛;王振龙
【作者单位】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233000;安徽
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与管理初议 [J], 李瑞;刘猛;陈小凤
2.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浅析 [J], 刘猛;王振龙;章启兵
3.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参数给水度分析 [J], 张涛;郑贵鹏;章启兵
4.安徽省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滕晓明;徐得潜
5.安徽省淮北地区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 [J], 袁红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 多年平均值
项目二 2007 年平均值
地下水天然 补给资源量
216. 25
水资源开发 利用总量
237. 19
地表水 天然径流量
地下水与 地表水转化量
654. 39
112. 66
地表水开采
开采量
占总量比 开采程度
216. 92
91. 45%
82. 87%
天然水 资源总量
757. 98
开采量 20. 27
项目
城市
合肥 芜湖 淮南 蚌埠 安庆 马鞍山 淮北 阜阳 铜陵 六安 宿州 滁州 亳州 巢湖 宣城 黄山 池州
市区面积 / km 2
839 720 1 691 601 821 340 754 1 844 350 3 583 2 868 1 404 2 226 2 031 2 621 2 342 2 432
收稿日期: 2010 07 22 改回日期: 2010 09 19
50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 年
1. 2 地下水赋存条件 全省水文地质分区按地貌 构造可以分 为淮北
平原、江淮波状平原、皖西山地、沿江丘陵平原和皖 南山地 5 个一级水文地质区( 图 1) 。各分区的地下 水赋存条件简述如下:
图 1 安徽省水文地质分区图 Fig . 1 A nhui P rov ince s hydrog eolog ic divisio n ma p
尽管安徽省城市供水中对地下水进行了不同程 度的开采利用, 但是利用地下水作为应急供水水源 地, 尚未系统建成。为了查明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 开发利用现状和城市供水现状, 分析建立地下水应 急供水水源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近期, 我省开展了 全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初步调查工作, 应 急水源地( 水源点) 勘查、评价、设计、施工等一系列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正在筹划之中。
淮北平原( 包括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 和蚌埠市淮河以北及淮南市淮河以北) 和沿江丘陵 平原( 包括滁州市、巢湖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州 市、铜陵市、池州市和安庆市) 水文地质区, 发育有面 积广、厚度大的松散岩层, 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 易 形成松散岩类孔隙水; 同时部分地区还发育有碳酸 盐岩, 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 易形成裂隙岩溶水。江 淮波状平原( 包括蚌埠市淮河以南、淮南市淮 河以 南、合肥市和六安市) 和皖西、皖南山地( 包括 黄山 市) 水文地质区, 多发育为较致密、坚硬的碎屑岩、变 质岩和岩浆岩, 不利于地下水的贮存, 但由于风化和 构造裂隙的存在, 在某些裂隙发育地段和侵入岩的 接触部位, 能够形成裂隙水。另外, 部分地区还发育 有碳酸盐岩和松散岩类, 虽然分布面积和厚度有限, 但有特殊地段如断裂带、河谷地带所形成的地下水。
1 地下水资源与赋存条件分析
1. 1 地下水资源量与开采程度 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 安徽省 2007 年
水资源公报!和 安徽省 2007 年地下水环境监测报 告!中天然水资源相关数据( 表 1) 表明, 安徽省地下 水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表 1 安徽省天然水资源开 发利用数据一览表
T able 1 Natura l w ater r eso ur ces develo pment and utilizatio n data in A nhui pro vince
地下水开采量 / 104 m 3 ) a- 1
204. 48 200. 00 2 789. 58 942. 29 400. 00
17. 87 12 062. 00 11 252. 90
469. 56 228. 98 27 553. 48 592. 46 9 187. 57 200. 00 267. 33 150. 23
总人口 / 万人
198. 39 105. 28 165. 88
92. 11 74. 10 62. 43 107. 53 197. 86 43. 91 182. 76 178. 49 52. 74 151. 51 87. 36 84. 62 43. 19 65. 00
多年平均地下水 天然补给量
/ 108 m3 ) a- 1 0. 827 6 1. 359 8 3. 528 3 0. 760 0 1. 734 2 0. 271 3 1. 526 3 3. 112 5 0. 698 5 4. 833 8 4. 755 5 1. 693 7 3. 390 4 2. 746 1 4. 137 9 3. 360 7 5. 150 9
95. 10
地下水供水量 占总供水量比例
/% 0. 83 0. 79 2. 33 6. 56 0. 61 0. 03 86. 93 91. 50 2. 54 0. 26 67. 74 6. 72 88. 24 0. 61 1. 27 2. 53 1. 14
地下水 开采程度
/% 3. 16 1. 91 10. 05 17. 58 2. 97 1. 27 101. 34 44. 99 15. 60 0. 75 76. 58 6. 63 34. 64 1. 14 1. 02 1. 47 0. 37
地下水资源量与分布、地下水赋存条件、重要城市地 下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对 全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现状、地下水 应急供水水源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安徽 省应急供水水源地开发程序和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 地保护措施, 为今后安徽省开展重要城市地下水应 急水源地调查评价和建设提供依据。
地下水 可开采资源量 / 108 m3 ) a- 1
0. 647 1 1. 044 6 2. 775 7 0. 536 0 1. 347 5 0. 140 7 1. 190 2 2. 501 2 0. 301 0 3. 053 0 3. 598 0 0. 893 6 2. 652 3 1. 755 0 2. 620 9 1. 022 0 2. 570 3
安徽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现状研究
宋仁亮, 王少龙, 方星, 毛建国( 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蚌埠 233000)
摘要: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 进行了全省 17 个重要城 市 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 文地质条件、了解 地下水资源的分 布 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 提出了 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 及保护措 施; 初步选 择出远景 地下水应 急水源地 37 个, 评价总应急供水量 116. 7~ 145. 2 104 m3 / d, 可供 2 224~ 2 884 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 5 685~ 7 060 万人维持生活使用, 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 2) 从地质环境因素考虑, 水源地尽可能远离 生活: 同基本生活, 不同的是居民多到指定的供水点
垂直距离不 大于 50 km 。同 时要远离 原有取水 点
供水 时 间 不 少 于 180 d。 供 水 量 一 般 为 50
或排水点, 水源 地地 下水位 埋藏 深度 一般 不大 于 l/ 人 ) d( 基本生活: 不考虑卫生、淋浴等设施使用,
40 m。
输水管网限时限量) , 最少不低于 20 l/ 人 ) d( 维持
注: 表中地下水开采程度大于百分之百说明该地区地下水出现超采现象
主要选择在距城市中心垂直距离不大于 10 km, 中 层位尽可能与市区主要供水层位不同, 或远离主要
型水源地主要选择在距城市中 心垂直距离不 大于 供水开采区。
30 km , 大型、特大型水源地主要选择在距城市中心 4. 1. 4 供水时间与定额
2 重要城市城市供水和地下水开采现 状
安徽省重要城市主要是 17 个省辖市, 市区总面 积 27 467 km2, 总人口 1 893. 16 万人。
城市供水以淮河为界南北差异较大, 淮河以北
以地下水为主, 地表水为辅, 其中淮北市、宿州市地 下水开采程度较高, 分别为 103. 98% 和 76. 58% , 另 外, 阜阳 市 建成 区深 层 地下 开 采程 度 也较 高, 为 44 99% ; 淮河以南以地表水为主, 地下水为辅, 其中 池州、六 安 市地 下水 开 采程 度 相对 较 低, 分 别为 0 37% 和 0. 75% ( 表 2) 。
地表水 可利用量
地下水 可采资源量
261. 76 地下水开采
占总量比
开采程度
135. 21
可采地下水 资源剩余量
8. 55%
14. 99%
114. 94
注: ∀ 表中数据单位为 108 m 3/ a; # 天然水资源总量= (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 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量) + 地表水天然径流量; ∃ 地下水可采 资源量=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 62. 52% , 地表水可利用量= 地表水天然径流量 40% ; %地表水开采程度 = 地表水开 采量 & 地表水 可 利用量; ∋ 地下水开采程度= 地下水开采量 & 地下水可采资源量
第21卷 第 4 期 201 0年12月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Journal of Geo log ical Hazards and Env ir onment P reserv ation
文章编号: 1006- 4362( 2010) 04- 0049- 05
Vo l. 21, No. 4 December 2010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 目前全省城市供水, 除淮 北平原外, 多为地表水。建国以来全省曾发生过多 次由于连续干旱以及水质污染造成的突发性区域和 城市缺水事件, 一些城市甚至长期经受着供水不足 的困扰。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环境条件的不断改 变, 地表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 迫切要求加快对全省 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调查研究工作。本文对全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