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民族大学
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
学号:
姓名:
工作单位:
研究主题试论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实践地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实习时间指导教师李俊清
正文主体(正文主体包括调查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和体会。
5号仿宋体,2000字左右,不够可加页)
一、调查内容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批颇具规模的民族医药代表企业发展壮大,民族医药企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也逐渐加快。
截至2009年底,已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共有民族药医院191所,床位8694张,另外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大多建有民族医药科室。
尽管如此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中任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是笔者想要讨论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首先,笔者根据此次的研究问题制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访谈提纲。
其次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或者面谈,访问时间品均为40分钟。
在与每位访谈对象进行初步的交谈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提纲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同时也有灵活的根据被访者的需要转换问题,并进相关记录。
随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反复的整理和分析,结合前认得出的研究结论形成了此次的研究报告。
三、民族医药传承、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民族药企业的出现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期。
当时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它的前身是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合并而成的拉萨藏医院)因门诊量增大,国内外对藏药的需求明显增加,藏医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
1964年,为了满足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院扩建藏药厂,同时派专人到北京同仁堂学习先进的制药技术。
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的通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蒙药厂。
1996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时,由江苏省投资近7000万元在拉萨援建了现代化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今西藏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传统藏药进入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鼓舞下,一批民营的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如奇正藏药创办于1993年,金诃藏药创办于1996年。
至目前为止,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类民族药,2003年销售约50亿元。
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178种,其中制剂865种,药材313种。
具体情况是:《中国药典》1995、2000年版共公布民族药药材5种,制剂33种。
1995年9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藏药部颁标准,其中藏药材136种,制剂200种。
1998年10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维吾尔药部颁标准,其中维药材115种,制剂87种。
1998年11月1日,卫生部公布了蒙药部颁标准,其中蒙药材57种,制剂177种。
这一点,有人理解为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只有藏药、蒙药、维药三种。
其实,到2002年12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专家评审将435个民族药地方标准转为国家标准(减去与以往标准重复的实为405种)。
于此,民族药的国家标准共计1178种,即药材313种,制剂865种。
其中,藏成药318种,蒙成药177种,维成药96种,傣成药37种,苗成药154种,彝成药81种,壮成药1种,景颇族成药1种。
在这些民族药成药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经方药,以藏药为代表,大部分有文献根据,如《四部医典》或《晶珠本草》所载,像《仁青常觉》、《仁青芒觉》、《二十五味珊瑚丸》等等。
第二类是验方药,出自民间的经验方,以苗药为代表。
第三类是时方药,系当代药学工作者把民族药按药效学、药理学组合而成,取名也常冠以现代西药药名。
可见,民族药的范围正在随着发掘、整理工作的进展而逐步扩大,也随着科研、开发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药的发展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
民族药企业大都是新兴企业、小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西部企业。
一是资金少,起点低,基本建设和GMP改造动用了大量资金,当前的开发能力有限。
二是药品销售主渠道不畅,进入医院还比较困难。
2000年版《医保目录》进入民族药47个。
2004年版《医保目录》扩容以后,中成药品种增加98%,西药品种增加42%,民族药品种一个也没有增加,仍保持原来的47种。
三是民族药的宣传工作非常薄弱,许多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群众不了解,术语看不懂,说明书无特色,大部分中医和西医对民族医药学习掌握不够。
四是药材资源制约,部分药材比较紧缺,需要大力保护,把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是对濒危品种,更要大力养殖种植,建立基地。
民族药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兴医药产业群体,在理论指导、处方组合、新药开发、生产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特点,在西部大开发中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它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
四、几点建议
1.对民族医药学教育的问题需要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优惠。
由于民族医药主要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历史传统和诊疗方法,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应制定一些特殊的规定来发展民族医药,例如给
予政策上的倾斜。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才需求出发,从民族医药学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民族医药发展起来,丰满起来。
现在,各类政策对现有民族医药教育的支持还不够,民族医药学有自身的特点,有与现代教育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民族医药学教育的问题需要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优惠。
2.改革民族医药教育机构的建设,提倡办学规模效益现有的民族医学院存在办学规模小、档次低、资金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
要在现有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各民族医学院校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创办一所集各家所长的中国民族医药大学,根据不同的民族医药设立不同的院系,如可设蒙医药系、维医药系、藏医药系、苗医药系等,同时开设一些民族语言、计算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公共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节省校园建设及购买设备重复的资金,使学校的软、硬件设备都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那些缺乏发展民族医药教育条件的民族开展民族医药教育。
4。
加强专业教育,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学生专业思想是否稳固,关系到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要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首先要稳定教师的职业思想,提高教师待遇,防止师资流失,同时应多开展一些有关民族医药学史教育的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讲座、知识竞赛等,并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民族医介绍其成长经历、临床经验及从医心得体会等,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认识民族医药的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医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本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