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简介
丹霞山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杰出代表。1988年丹霞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后相继获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 级旅游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等殊荣。目前正在参加“中国丹霞地貌”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1989年丹霞山风景区管理局委托北京大学编制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0-2005)》。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2007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启动了丹霞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研究编制《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主席令第47号)、《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国务院令第474号)、《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
一、规划范围、期限
风景区总面积292 km2,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36′25″ -113°47′53″,北纬24°51′48″ -25°04′12″之间。景观环境保护带扩大到外围公路,北部、西部基本沿S246省道(新线,在建)和新韶仁公路(规划)为界,东北、东、东南基本沿106国道和323国道为界,面积为81 km2。整个风景区控制总面积为373km2。公路外侧视线可达的第一层山脊线范围作为外围环境背景控制地带。
规划期限:2007-2025年。近期:2007-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25年。
二、规划原则
总原则: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统筹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整体性原则、特色化原则
三、风景区性质
以世界罕见的壮年期峰林-峰丛式丹霞地貌为主体景观,兼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独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丹山-碧水-绿树-田园相辉映,宗教、史迹和乡土文化特色浓郁,适于发展观光、休闲、科教、考察、探险旅游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地。
四、规划目标
将丹霞山发展成为山水风光独特、自然环境优美、乡村田园气息浓郁、科学文化内涵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杰出的风景名胜区,争取在近期内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远期将丹霞山培育成集观光、科教、休闲、考察、探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知名的中国风景名山品牌。
五、规划分区与功能布局
1、风景区规划分区:两带、五区
两带——锦江观光带、浈江观光带
五区——丹霞山景区、巴寨景区、韶石山景区、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
2、风景区分区功能
1)丹霞山景区以观光游览为主,辅以科教旅游、宗教与历史文化旅游、乡村休闲。
2)韶石山景区以科教旅游为主,辅以考察探险、宗教与历史文化旅游。
3)巴寨景区以考察探险为主,辅以科教旅游、观光旅游。
4)飞花水景区以观光游览为主,辅以科教旅游、农耕生产。
5)仙人迹景区以科教旅游为主,辅以考察探险、康体娱乐。
6)锦江风光带以观光游览为主,辅以康体娱乐、农耕生产、乡村休闲。
7)浈江风光带以观光游览为主,辅以康体娱乐、农耕生产、乡村休闲。
3、外围景观环境保护带规划
东南部景观环境保护带规划该区开发以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和度假旅游为主的休闲服务小区,重点建设规划的南大门选址位于该区。
西部景观环境保护带西部边界基本沿韶-仁新公路为界。主要功能是开发休闲、度假、娱乐、会议项目。
北部景观环境保护带S246(新线)以南向着丹霞山一侧用地。严禁在该外围景观控制地带建设工矿企业项目,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项目。
六、容量及人口预测
游人容量:日控制容量8.34万人次;年控制容量3044万人次。总人口容量:18.44万人。
近期末(2015年)风景区平均保有人口规模为2.03万人;中期末(2020年)平均人口规模为2.45万人;远期末(2025年)平均保有人口规模为2.89万人。
七、分级保护与核心景区规划
1、分级保护规划
特级保护区:金龟岩地质地貌与自然生态核心保护区、大石山地质地貌核心保护区和大湖坑自然生态核心保护区。该区严格禁止与资源环境保护无关的各种项目建设。
一级保护区:核心区之外的典型丹霞地貌分布区。该区严格限制在区内设立大型服务设施和总体规划规定外的景区公路。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的外围。该区可根据乡村发展和旅游活动的需要开筑景区公路、机耕路和马路,以及结合游览需要建设游船码头、公厕等小型游览设施。
三级保护区:指风景区范围内,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该区可在规划许可范围内建设必要的旅游服务点。
2、核心景区规划
核心景区范围包括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大部分范围,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应根据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的相应保护措施实施严格保护;应该尽快在实地明确核心景区界线,划界立桩;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八、景观系统和风景游赏规划
1、丹霞山景区:以典型而奇特的丹霞地貌风光为景观特色;以丹霞地貌、宗教名胜等自然
和人文景观为主要游赏内容。游赏项目以登山攀岩、揽胜、寻幽访古、科教、宗教礼仪为主。
2、韶石山景区:以古石窟寺遗迹和众多古山寨为景观特色;人文景观是其游赏一大亮点。游赏项目以访古揽胜、寻幽寄情、摄影写生、观测研究为主。
3、巴寨景区:以大体量丹霞山块为景观特色;本区为针对自助游和探险游游客的徒步探险区。游赏项目以登山攀岩、探胜探险、森林浴、摄影鉴赏、、野餐露营、考察研究为主。
4、飞花水景区:以飞花溪峡谷、飞花瀑布和梁状丹霞地貌山块为景观特色;本区以大型丹霞地貌和峡谷、瀑布观光,乡村休闲旅游为主。规划对原有村落和田园进行保留,并适量发展农业优势的旅游观光业。游赏项目以登山观光、劳作体验、民俗活动、摄影、避暑度假为主。
5、仙人迹景区:以梁状丹霞地貌和大面积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景观特色;本区适宜发展丹霞地貌观光和原始山野探险考察活动。游赏项目以探胜探险、摄影鉴赏、考察研究为主。
6、锦江观光带:以山水田园风光组合曲流峡谷为主体;本区重点开发沿江旅游带,并实行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游赏项目以水上观光、漂流、摄影鉴赏、水上表演为主。
7、浈江观光带:以低丘平原为景观特色;本区开发为城郊型休闲游赏区,结合康体、休闲、娱乐功能开展森林游憩、乡村风情、休闲度假、水上观光、游船、摄影、拓展运动等活动。
九、游览设施规划
规划将游览设施分为四级:即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服务村、服务点。
1、服务基地:是辐射范围较大,跨景区提供服务的综合性基地,各种服务配套齐全,具有综合服务功能。
北大门基地——丹霞山对外的主要出入口,起着树立丹霞山对外形象的作用。在目前丹霞山外山门服务区的基础上发展。
南大门基地——基于韶赣高速将来开通后游客的需要、风景区的发展以及韶关市区的需要这三方面的要求,选址水口为南门服务基地,在功能定位上与北山门互为补充。
2、服务中心:对进入风景区的游客提供综合服务,同时吸纳辐射范围内需要迁出的农民,形成服务社区。规划设夏富、湾头、古溪三个服务中心和周田旅游镇。其中夏富是风景区内部最高级别的服务单元,古溪、湾头和周田旅游镇位于风景区范围以外。
3、旅游服务村:相当于景区级的服务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规划新建芙芷坝、白莲、暖坑、水江、罗江、黄竹、长坝、较坑、龙坑9个服务村。
4、旅游服务点:是主要景点附近的小型服务单元。规划瑶塘、中旅、白水坑、车头、岭背、牛鼻、麻坑、陈屋、扁寨、白泥芬、上洞、矮寨、飞花水、乱石滩、九年坑等15个旅游服务点。
十、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1)风景区车行道系统:风景区内部车行道路系统划分为风景区主通道、风景区次级路、内部乡村道(兼旅游车道)。
(1)主通道:在风景区内沿锦江河谷建设自北向南的人字型道路轴线。
主通道一:仁化群乐—车湾—夏富—瑶山—芙芷坝—水口;
主通道二:芙芷坝—黄竹—湾头—五里亭
(2)次级路:在原有的村道(机耕路)基础上改建,分布在外围的丘陵区和农耕区。
(3)乡村道路兼旅游道:在旅游区内执行一定的旅游道职能的乡村道。
2)风景区步行道路系统:分为观光步道系统、科考步道系统、旅游马路系统。
观光步道系统——主要修建在特级保护区以外的风景质量高、景观集中地带,面向大众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