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整理)十大儿童必打疫苗
十大儿童必打疫苗儿童免疫的10种疫苗1、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
2ml【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
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
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
【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
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剂量】0。
5ml【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
②无菌性化脓。
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
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接种告知单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接种告知单家长地址儿童出生_年_月一日
麻疹、风疹、腮腺炎都是儿童觉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未接种麻疹疫苗之前,麻疹发病率及病死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
风疹常见幼儿发病,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可能患有先天性异常。
流行性腮腺炎在我国流行广泛,腮腺炎病毒是后天获得性耳聋的重要病因之一,且此种耳聋往往是不可逆的。
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上述三种传染病,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儿童。
是国外成熟的疫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对于已接种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个体,再次接种可作为加强剂量。
注意事项:
1.禁忌症:妊娠期的妇女、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伴有发热的呼吸
道疾病、活动性结核病、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者禁用。
2.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输血的个体应推迟至少3个月接种该疫苗。
3.禁止静脉注射。
4.如果做结核菌素试脸,应在接种前或同时做。
5.接种本疫苗后一般无反应,有的接种部位有红、肿、疼、发热、寒战、头疼、出汗、
肌、关节痛,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
6.如遇一般反应、其他较严重的反应或看到告知单有不清的,请及时与接种医生联系,
以便正确处理。
7.来接种时请带好接种证及接种告知单,接种后请留观30分钟。
8.其它事项详见说明书。
接种时间为年—月—日,接种地址:O
接种单位:(盖章)
我已了解以上事项,我的孩子身体健康,符合接种条件,自愿接种。
签名:。
麻风腮疫苗必须打吗
麻风腮疫苗必须打吗麻风腮疫苗必须打吗麻风腮疫苗是必须打的。
因为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都是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很强,在学校这样的人群聚居地非常容易传播开来,一个孩子得了往往会传给很多一起上学的同学。
而且麻疹的并发症多且严重,是造成儿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资料显示,在不发达的国家,麻疹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3位,麻疹患儿可能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
即使痊愈,有的患儿也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耳聋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等后遗症。
另外,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在初起阶段和SARS非常相似,也有像高热、白血球突然大量减少等症状,有被当成疑似病例的可能性。
而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的孩子会产生抗体,可以减少进入发热门诊的概率,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所以专家建议家长和学校要在接种程序内给孩子们补种疫苗,减少在明年春季发生这些发热类疾病的机会。
麻风腮疫苗的作用“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麻风腮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三联疫苗。
这三种病都是传染性疾病,而且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不仅儿童容易传染,就是怀孕妇女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也可引起胎儿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使新生儿出现失明、先心病、智力发育障碍等先天畸形;或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后天性障碍;还可能引起早产、流产和胎死腹中等情形。
此外,有些成年人如果得了腮腺炎,可并发腮腺炎脑炎、心肌炎、睾丸炎、卵巢炎、肾炎、糖尿病及淋巴结炎等;还有人如果得了风疹,可引发肺炎、脑膜炎。
这样看来,联合疫苗的应用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麻风腮疫苗的适宜人群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接种:1、首先对1~14岁的儿童进行普种。
2、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进行接种。
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3、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女或新入学、入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
常见儿童疫苗的介绍和接种时间表
儿童疫苗的接种时间表
第三章
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卡介苗:预防 结核病
乙肝疫苗:预 防乙型肝炎
接种时间:出 生时、1月龄、
6月龄
注意事项:确 保疫苗质量、 正确接种、观
察不良反应
出生后1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1个月
接种剂次:第二针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注意事项:确保儿童在接种前处于健康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 生
接种时间:出生后第3、4、5 个月各接种一次,1岁半至2岁 加强一次
乙型肝炎疫苗
定义: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适用人群:适用于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 接种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一次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上臂三角肌处
流感疫苗
定义: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种类: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 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6岁至15岁 接种原因: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接种,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出生后9岁至15岁接种女性宫颈癌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9岁至15岁 疫苗类型:女性宫颈癌疫苗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 接种注意事项:需要在正规的医院,在专业的医生操作下进行,以保证疫苗的质量
出生后2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一针
出生后2个月接种DPT疫苗第 一针
3个月接种DPT第二针
4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5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出生后3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二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3个月 接种疫苗:DPT疫苗 接种剂次:第二针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
出生后4个月接种DPT疫苗第三针
接种时间:出生后第4个月 接种疫苗:DPT疫苗 接种剂次:第三针 接种注意事项: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接种,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整理)麻腮风三联疫苗
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定义麻腮风三联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的作用麻腮风三联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接种一般建议18月龄。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方法按瓶签(或盒签)标示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定全溶解摇均后使用。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的剂量0.5ml不宜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情况打预防针虽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也并非人人适宜。
有以下情况的孩子就不宜打预防针:一、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发热的孩子,如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二、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度过检疫期的孩子,若这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三、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打预防针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有癫痫和惊厥史的孩子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易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预防针。
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也不宜用骨髓灰质炎活疫苗。
四、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孩子的康复。
必须指出的是,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的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总之,当孩子患有上述疾病或生理变化时是不宜打预防针的。
但是,这是相对而言的。
特殊的情况下,请医生决定是否应打预防针。
注意:未满1周岁的儿童严禁打此疫苗。
有可能会发烧,麻疹,甚至会神经性耳聋。
哪类人群不能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1、对新霉素、鸡蛋和本疫苗任何组分以及其他疫苗过敏者;2、心、肺、肝、肾等的严重器质性疾患、恶性肿瘤以及其他严重慢性病患者;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4、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病活动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预防接种的护理PPT课件
03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减少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2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提高疫苗的覆盖率,降低疾病发生率
04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降低疫苗生产成本,提高疫苗的可及性
2
联合预防接种的护理要点
接种前准备
确认接种对象是否适合接种
01
确认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02
准备接种所需的器材和消毒用品
03
告知接种对象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提供详细的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说明
提供接种后观察和咨询服务
提高接种效果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提高疫苗的覆盖率,降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发病率。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减轻家长的负担。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提高疫苗的可及性。
降低接种风险
01
联合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次数,降低接种风险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联合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联合预防接种的护理要点
联合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联合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
1
联合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三种疾病
风疹: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导致胎儿畸形
麻疹:传染性强,可导致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可导致耳聋、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联合预防接种:可同时预防三种疾病,提高免疫效果,减少接种次数
03
评估接种效果的方法:抗体检测、临床观察等
04
评估接种效果的标准:抗体水平、保护率等
05
4
联合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
宣传普及接种知识
麻腮风三联疫苗适合哪些人
麻腮风三联疫苗适合哪些人
麻腮风三联疫苗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
免疫前血清抗体阴性的接种者,全程接种后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8.0%。
那么麻腮风三联疫苗适合哪些人呢?
1、麻腮风三联疫苗适合年龄8个月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医学上称为卡他症状。
而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群体暴发或流行,其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此,儿童和青少年为该疫苗的重点人群。
2、麻腮风三联疫苗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
为了控制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在本市人群,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传播和流行,我市现已将麻腮风三联疫苗正式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并免费为所有在本市居住生活的适龄儿童接种,包括户籍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出生到8足月:接种第一针免费麻疹疫苗
18-24月龄时:可选择复种一针免费的麻疹疫苗,也可选择接种一针自费的麻腮风三联疫苗。
3、麻腮风三联疫苗适合在备孕前接种
如果妇女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其可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一、病毒和疾病简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风疹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及并发症。
由于以上三种疾病均具有高度传染性及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对这三种疾病的预防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而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可以一针预防三种疾病,减少了注射针次,减轻了儿童的痛苦和家长的负担,可使总体副反应下降,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预防三种疾病的首选疫苗。
二、疫苗1.使用对象鉴于15月龄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麻疹和风疹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M-M-RⅡ疫苗对12个月龄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的青春期妇女和成年妇女进行接种。
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接种:⑴首先对1~14岁的儿童进行普种。
⑵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进行接种。
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⑶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女或新入学、入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
2.使用方法适用于健康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主动免疫。
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每次均接种0.5时,内含不少于美国麻疹病毒参考值的1000 CCID50、腮腺炎病毒参考值的20000CCID50和风疹病毒参考值的100OCCID50。
使用前用稀释液稀释,并充分摇匀后,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绝不能静脉注射。
3.免疫效果M-M-RⅡ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在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的RA27/3风疹病毒株,在接种后即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并且显示能诱导包括抗0和抗I沉淀状抗体在内的、较广泛循环抗体,比其他风疹疫苗的病毒株更接近自然感染。
临床曾对279名11月龄至7周岁的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均为阴性的儿童接种单剂M-M-RⅡ疫苗后,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为99%。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说明书
5
MMR-HK/CN-20082473
6.大多数易感者在接种后 7~28 天内会从鼻或咽喉分泌出少量的风疹减毒活病毒。尚 无确切证据表明一般接触会使这种风疹减毒活病毒通过接种者传播给易感人群。然而, 有文献报道,风疹疫苗病毒是可以通过哺乳传播给婴儿(详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 药】)。
* Merck & Co. Inc.注册商标
1
MMR-HK/CN-20082473
【规格】 0.5 ml/瓶。每注射剂量为 0.5ml,内含不少于 1000 CCID5O(50%细胞感染剂量)的 麻疹病毒,20000 CCID5O的腮腺炎病毒及 1000 CCID5O的风疹病毒。 【免疫程序和剂量】 本品接种单一剂量 0.5ml,皮下注射(推荐上臂外侧部)。 对儿童推荐的接种程序:12 月龄或以上首次接种者,应在 4~6 岁再次接种。再次接种 可使首次接种未产生免疫应答的儿童产生血清阳转。 配制指导: 配制本疫苗必须使用所附的专用稀释液(不含可灭活疫苗的防腐剂或其它抗病毒 物质)溶解,加入稀释液后摇动至完全混匀后使用。 本品每次注射和/或配制疫苗时,应采用无防腐剂、杀菌剂和去污剂的无菌注射 器,因为这些物质可灭活本品所含的活病毒疫苗。 当溶液和容器符合条件时,还应在使用前对所注射的疫苗进行目测观察,如果含 有可见的颗粒和发生变色,或本冻干疫苗不能溶解,则弃之不用。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下列不良反应在每个身体系统分类中按照严重程度降序列出,而不考虑其与 疫苗相关性的程度。它们来自下列情况的报告:临床试验期间、上市后疫苗使用、或含 有麻疹、腮腺炎或风疹的单价或二价疫苗的应用。 全身 脂膜炎;非典型麻疹;发热;晕厥;头痛;头晕;不适;易激惹。 心血管系统 脉管炎。 消化系统 胰腺炎;腹泻;呕吐;腮腺炎;恶心。 内分泌系统 糖尿病。 血液和淋巴系统 血小板减少(参见【注意事项】);紫癜;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
预防校园传染病_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文/张小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鲁 燕 王洪星通讯作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预防校园传染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容易传播,会给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较大影响。
常见的校园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传染病的特点、传播方式、临床表现、疫苗接种、预防措施及治疗建议。
病毒特点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流感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的的不同特性,可将其分类为甲、乙、丙、丁4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引起大规模流行。
麻疹:麻疹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在体外生存力较弱,一般在空气中只存活2小时。
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 病毒,可在体外长时间生存,人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该病毒对紫外线、高温、酒精等敏感。
风疹:风疹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
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传播方式流感:流感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其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可全年发病。
麻疹: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发病前1~2周内和出疹后5日内,患者都可从唾液腺、鼻咽部排出病毒。
水痘:水痘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水疱液、口腔分泌物、血液等在疱疹结痂之前都是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传播。
其流行多见于冬春季。
风疹:风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尘土、气溶胶等。
其全年均可发生,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病。
临床表现流感: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2周,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咳嗽、流涕、喉咙痛等,青春护航青春期健康08严重时可出现肺炎、心脏疾病等并发症。
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 Live本品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和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分别接种鸡胚细胞、风疹病毒减毒株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按比例混合配制,加适宜稳定剂冻干后制成。
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1 基本要求生产、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规定。
2 制造2.1 生产用细胞2.1.1 麻疹疫苗生产用细胞生产用细胞为原代鸡胚细胞,并应符合“麻疹减毒活疫苗”中2.1项的规定。
2.1.2 腮腺炎疫苗生产用细胞生产用细胞为原代鸡胚细胞,并应符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中2.1项的规定。
2.1.3 风疹疫苗生产用细胞生产用细胞为人二倍体细胞2BS株、MRC-5株或经批准的其他人二倍体细胞株,并应符合“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2.1项的规定。
2.2 毒种2.2.1 麻疹疫苗毒种生产用毒种为麻疹病毒沪-191株或经批准的其他麻疹病毒减毒株。
应符合“麻疹减毒活疫苗”中2.2项的规定。
2.2.2 腮腺炎疫苗毒种株或经批准的其他腮腺炎病毒减毒株。
应符合“腮腺生产用毒种为腮腺炎病毒S79炎减毒活疫苗”中2.2项的规定。
2.2.3 风疹疫苗毒种生产用毒种为风疹病毒BRD II减毒株或经批准的其他适应人二倍体细胞的风疹病毒减毒株。
应符合“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2.2项的规定。
2.3 单价原液2.3.1 麻疹病毒原液制备按“麻疹减毒活疫苗”中2.3项进行。
2.3.2麻疹病毒原液检定按3.1.1项进行。
2.3.3腮腺炎病毒原液制备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中2.3项进行。
2.3.4腮腺炎病毒原液检定按3.1.2项进行。
2.3.5 风疹病毒原液制备按“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中2.3项的规定。
2.3.6 风疹病毒原液检定按3.1.3项进行。
2.4 半成品 2.4.1配制各项检定合格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单价原液根据病毒滴度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其中麻疹和风疹病毒滴度比例应为按1:1, 腮腺炎病毒滴度至少是麻疹或风疹病毒滴度的5倍。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告知书-替代麻风
【注意事项】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接种本疫苗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接种告知书(受种者留存)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麻疹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皮疹,婴幼儿感染后的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风疹临床表现为低热、皮疹、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痛等,孕妇感染风疹易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
接种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8月龄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易感人群。
【接种程序】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
【常见不良反应】(1)个别人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可出现局部疼痛,一般2~3天内自行消失。(2)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出现一过性轻度发热,一般持续1~2天,不需特殊处理。对中度发热或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治疗;(3)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4)少数儿童可出现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一般在一周内自行缓解,必要时对症处理。
–––––––––––––––––––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免费接种服务单(接种单位留存)
以下内容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填写:
儿童编码:□□□□□□□□□□□□□□□□□□
儿童姓名:;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
详细住址:.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疫苗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經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染。
初期病徵包括疲倦、發燒、咳嗽、眼結膜炎和口腔內出現白點。
數天後,面部出現紅斑,逐漸蔓延全身。
麻疹可引起的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支氣管炎及腦炎等,嚴重的可以致命。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又稱「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病毒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病徵包括發燒、一側或兩側腮腺腫痛。
病童可能會產生腦膜炎或聽覺受損。
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容易有睪丸炎或卵巢炎等併發症,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德國麻疹德國麻疹,又稱「風疹」,是由德國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病毒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一般病徵溫和,包括發燒、頭痛、紅疹、耳後和頸部的淋巴腺腫脹。
有時可能毫無症狀,染上了也不自覺。
併發症包括關節炎、血小板減少和腦炎等。
婦女如在懷孕期間染上德國麻疹,她們誕下的嬰兒可能會有先天性缺陷,例如失聰、失明、心臟缺陷及智力遲鈍等。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疫苗甲. 需要接受注射的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以上三種傳染病,所有小童應接受注射。
處於生育年齡而從沒有接受過疫苗注射的婦女,亦應該接受注射,以減低懷孕時胎兒受德國麻疹感染的可能性,保障下一代的健康。
乙. 注射的時間小童應該接種兩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
第一劑應在小童滿一歲時接種。
第二劑應在小一時接種。
衞生署注射隊每年會到各小學替小一學童接種。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可與其他活性疫苗一起接種,或相隔四星期接種。
丙. 不宜接受注射的人士1.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後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2.對明膠(gelatin)或新霉素(neomycin)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3.有以下情況的人:•患有癌病•長期服用類固醇•患有免疫系統疾病4.懷孕的婦女*5.最近十一個月內曾接受輸血或其他血液產品或免疫球蛋白6.在過去四星期內曾接種活菌疫苗(live vaccine)*婦女在注射疫苗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所以要採取妥善的避孕措施。
医院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规程
XXXX医院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规程【预防疾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接种麻腮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接种麻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风疹;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种类】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包括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接种对象】主要为≥8月龄儿童。
【免疫程序】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MR)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1)接种对象及剂次:8月龄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3)接种剂量:0.5ml。
2.其他事项(1)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MR。
(2)如果接种时选择用MMR,可视为完成MR接种。
(3)MR可与其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不同部位接种。
(4)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MR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天。
(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R,接种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6)当针对麻疹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内的6~7月龄儿童接种1剂MR,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3.补种原则(1)扩免前出生的≤14岁儿童,如果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使用MR或MMR补齐。
(2)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未完成上述接种剂次者,使用MR或MMR补齐。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麻腮风疫苗预防接种知识
传染病防控及安全知识讲座一、麻腮风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麻疹(Measles)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疲倦、咳嗽、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可并发肺炎、脑炎、中耳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青少年为主要感染对象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侵犯卵巢、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可并发脑炎等。
风疹(Rubella) 是由风疹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成人也可发病。
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接种效果免疫前血清抗体阴性的接种者,全程接种后麻疹抗体阳转率为98.0%,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转率为96.1%,风疹抗体阳转率为99.3%。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的保健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提醒春季减肥的人群注意流感哦!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儿童常见疫苗及其接种时间
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或用冷 敷缓解局部反应,大部分症状会 在1-2天内消失。
3 紧急情况
如果出现严重反应如高烧、过 敏症状等,应立即就医诊治。
4 预防建议
了解疫苗可能引起的反应,有助 于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应对措 施。
意外事故
Allergic Reactions
某些儿童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出 现皮疹、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就 医处理。
风疹
风疹是一种会引起红色皮疹和关节疼痛的 病毒性疾病。它对孕妇尤其危险,可能导致 先天性畸形。
水痘疫苗
水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可导致皮疹、发烧等症状。水痘疫 苗能有效预防此疾病,通常在1岁左右和4-6岁进行接种。疫苗可有 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概率和症状严重程度。 水痘疫苗是一种活病毒疫苗,接种后可引发轻微症状,但远比实际感 染轻微。同时疫苗也能预防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
2-3岁
5
剂次
主要接种5个剂次
8
疫苗
包括8种常见疫苗
24M
时间
在 24 个月龄之前
2-3岁是儿童的关键接种期。这一时期主要接种5次疫苗,涵盖8种常见疾病,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流感 等。所有这些疫苗接种应在24个月龄之前完成。这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3-4岁
5
项目
在3-4岁这个年龄段,儿童需要接种5种主要疫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炎B的基本疫苗。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 肝疫苗,这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风险。随后按时完成全程接种,可有 效预防儿童感染乙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疫苗
预防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种严重的 传染病,保护儿童远离瘫痪的威胁。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疫苗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經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染。
初期病徵包括疲倦、發燒、咳嗽、眼結膜炎和口腔內出現白點。
數天後,面部出現紅斑,逐漸蔓延全身。
麻疹可引起的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支氣管炎及腦炎等,嚴重的可以致命。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又稱「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病毒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病徵包括發燒、一側或兩側腮腺腫痛。
病童可能會產生腦膜炎或聽覺受損。
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容易有睪丸炎或卵巢炎等併發症,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德國麻疹德國麻疹,又稱「風疹」,是由德國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病毒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一般病徵溫和,包括發燒、頭痛、紅疹、耳後和頸部的淋巴腺腫脹。
有時可能毫無症狀,染上了也不自覺。
併發症包括關節炎、血小板減少和腦炎等。
婦女如在懷孕期間染上德國麻疹,她們誕下的嬰兒可能會有先天性缺陷,例如失聰、失明、心臟缺陷及智力遲鈍等。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疫苗甲. 需要接受注射的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MMR)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以上三種傳染病,所有小童應接受注射。
處於生育年齡而從沒有接受過疫苗注射的婦女,亦應該接受注射,以減低懷孕時胎兒受德國麻疹感染的可能性,保障下一代的健康。
乙. 注射的時間小童應該接種兩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
第一劑應在小童滿一歲時接種。
第二劑應在小一時接種。
衞生署注射隊每年會到各小學替小一學童接種。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可與其他活性疫苗一起接種,或相隔四星期接種。
丙. 不宜接受注射的人士1.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後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2.對明膠(gelatin)或新霉素(neomycin)曾有嚴重的過敏反應3.有以下情況的人:患有癌病長期服用類固醇患有免疫系統疾病4.懷孕的婦女*5.最近十一個月內曾接受輸血或其他血液產品或免疫球蛋白6.在過去四星期內曾接種活菌疫苗(live vaccine)*婦女在注射疫苗後三個月內不宜懷孕,所以要採取妥善的避孕措施。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首先是对1到1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接种,疫苗接种之后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个首先要咨询医生才不会在出现状况的时候手忙脚乱,接种的人群从儿童到妇女具体有需要要咨询医生,接种之后的妇女要在3个月内避免怀孕,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因为这是一种活体疫苗难免出现抗体,有过敏史的人在接种的时候要咨询医生。
用途
鉴于15月龄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麻疹和风疹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
M-M-RⅡ疫苗对12个月龄或以上的人群,以及未妊娠的青春期妇女和成年妇女进行接种。
根据中国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情况,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接种:
⑴首先对1~14岁的儿童进行普种。
⑵在普种的基础上,每年对12~18月龄的儿童进行接种。
对已在8月龄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此次接种可对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种儿童起到补种的作用。
⑶有条件的地区,可对育龄期妇女或新入学、入
伍的大学生和战士接种。
⑴接种反应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
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
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
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
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如上所述希望给予大家参考帮助,现代医学出现了一些疫苗可以呢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但是这种疫苗又是活性抗体难免有些人不能接种或者是出现抗体,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需要在接种的时候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否有过敏史或者本身有疾病,说清楚这些医生才能更好的做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预防的疾病】
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接种麻腮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接种麻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和风疹;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
【种类】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包括麻疹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麻腮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疫苗)等。
【接种对象】
主要为≥8月龄儿童。
【免疫程序】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MR)
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8月龄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3)接种剂量:0.5ml。
2.其他事项
(1)满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MR。
(2)如果接种时选择用MMR,可视为完成MR接种。
(3)MR可与其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不同部位接种。
(4)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MR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天。
(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R,接种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6)当针对麻疹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可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考虑对疫情波及范围内的6~7月龄儿童接种1剂MR,但不计入常规免疫剂次。
3.补种原则
(1)扩免前出生的≤14岁儿童,如果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使用MR或MMR补齐。
(2)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未完成上述接种剂次者,使用MR或MMR补齐。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
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18月龄接种1剂。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
(3)接种剂量:0.5ml。
2.其他事项
(1)满18月龄儿童应尽早接种MMR疫苗。
(2)MMR疫苗可与其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不同部位接种,特别是免疫月龄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3)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MMR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28天。
(4)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MR,接种M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3.补种原则
(1)参照MR的补种原则。
(2)如果需补种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间隔≥28天。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之前,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儿童身体健康状况。
若有感冒、发热等症状,请咨询预防接种医生,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接种;
(2)接种疫苗后,须在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
若儿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
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若儿童此前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则应间隔≥3个月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