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散文二篇》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散文二篇》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散文二篇》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散文二篇》导学案第十六课《散文二篇》共有两篇散文:《既生瑜,何生亮》和《我们在大山里》。

散文是一种反映生活、描写人物、抒发情感等的文学体裁,常常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具体的细节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本节课通过阅读散文,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一、导读教学1. 教学目标a.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b. 学习欣赏散文c. 通过阅读散文,感受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d.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2. 教学重难点散文的特点、鉴赏方法和体验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独立阅读散文《既生瑜,何生亮》和《我们在大山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 散文是以什么为背景的?通过哪些具体的细节和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2. 散文《既生瑜,何生亮》中的瑜和亮之间有何不同?这与作者的思想有何关系?3. 散文《我们在大山里》中的大山有哪些特点?作者对大山的态度是怎样的?4. 阅读完散文后,你对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何感受?5. 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你有何启发?三、合作探究1.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答案,教师组织学生就散文的特点、鉴赏方法进行讨论。

2. 教师对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散文的技巧和方法。

四、拓展延伸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发现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拓展延伸:1. 给学生布置欣赏其他优秀散文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对散文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散文材料,让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和思考。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了欣赏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散文,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从中得到了启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二篇》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二篇》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二篇》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通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以结构图的形式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3.通过品味语言,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课文,边读边做一些圈画,初步了解两篇散文的观点。

2.回顾本单元已学散文《背影》《白杨礼赞》,思考本课散文与《背影》《白杨礼赞》的不同。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初识议论性散文阅读两篇散文,思考这两篇文章与本单元已学过的《背影》《白杨礼赞》有什么不同,初步认识议论性散文。

学习任务二:走进议论性散文1.初读文章,把握观点阅读课文,结合标题,抓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绘制结构图,理清思路再次阅读两篇文章,参考教材第 84 页的阅读提示,分别绘制两篇文章的结构图。

3.比较阅读,归纳特点(1)比较本课两篇议论性散文与已学的其他类型的散文,发现议论性散文的议论文属性。

(2)比较《纪念白求恩》与《永久的生命》,发现议论性散文的散文属性。

4.含英咀华,理解意蕴阅读两篇文章,圈点批注你认为最精彩的语言。

【学习资源】1.冰心《谈生命》2.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3.勃兰克斯《人生》【作业设计】请以“愿我能这样的活着”为开头,写一段话送给自己。

提示:1.运用本课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冰心的《谈生命》,以获得更多的启发。

2.文段要有明确的观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如何才能实现个人生命的永久价值等角度进行思考。

3.综合运用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语言富有文采和感染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散文二篇第一课时-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散文二篇第一课时-学生版

“学展练”魅力课堂语文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日期:编制:审核:编号:15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重点)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难点)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课题:《散文二篇》课时: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书海拾贝:【练的环节】一、基础题1.读准字音臼齿() 茸毛() 蔓延()凋谢() 洗涤()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二、发展题1、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三、提高题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

四、主旨归纳知识链接: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著有《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略有改动。

这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文体知识: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散文二篇》教案(精选3篇)

《散文二篇》教案(精选3篇)

《散文二篇》教案(精选3篇)《二篇》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两片树叶的外形以及散文的情节进行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图片三幅,图一画有两片树叶的树苗若干棵;图二表现两片树叶象眼睛的背景;图三是表现两片树叶象耳朵的背景。

2、教师准备一些树林中的动植物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图一,激发幼儿想象。

出示图一,问:图画上有什么?(小树苗)小树苗有几片树叶?(两片)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老师这里有一篇散文,我们来听听散文里说这两片树叶象什么,好吗?2、教师朗诵散文片断,引发幼儿想象。

①教师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眼睛。

(出示图二)提问:散文里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眼睛)小树的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一一贴入背景图)是啊,小树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看到了很多美丽的东西,它心里怎么样?它觉得它看到的这个世界怎么样?②教师继续朗诵: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的两只耳朵。

(出示图三)提问:散文里还说两片树叶象什么?(象小树的耳朵)小树的耳朵静静地听呀听呀,它听到了什么?(幼儿想象讲述后,教师把准备好的图片贴入背景图)③小树苗越看越高兴,越听越高兴,小树苗一高兴就蹦了起来,发生什么事了?(幼儿想象后)教师讲述:哈,小树苗一蹦,就长高啦!3、学习朗诵散文。

教师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问:散文里讲了些什么?讨论后,教师放慢速度,以等待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4、幼儿讨论:学完这篇散文,你又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体验春天的美好。

5、延伸活动:画小树苗。

上面画上两片叶子,画好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树叶象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心里怎样想,你的小树苗长大了没有。

附:两片树叶小树苗种上没几天,就长出了两片树叶。

瞧!这两片新叶子,多象是小树上的两只眼睛。

两只眼睛好奇地看呀看呀,啊,世界多美丽!瞧!这两片新叶子,又象是小树上的两只耳朵。

15 散文两篇 导学案 学生用

15 散文两篇 导学案 学生用

第15课《散文两篇》导学案学生版班级:八年级11班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扫清字词——给划线字词注音。

洗涤.( ) 牛犊()茸.毛( ) 凋.谢( ) 遏.制( ) 濒临()臼齿.( ) 蔓.延() 俯瞰.( ) 孤寂.()战栗.()星辰()兴味()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贵族世家,其祖父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

他2岁丧母,4岁失去双亲,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于1925年以前,他就预料到中国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预料到中国会发生的抗日战争,预料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命运主宰者的诞生!罗素晚年最关心的问题是核武器和世界人类的前途,他积极奔走各国,积极召开和平会议,反对越南侵略战争,还曾因这些而锒铛入狱。

即使如此,他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操劳着,从未有任何怨言。

三、文体知识(结合课本82页阅读提示圈画):哲理散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通过对形象性、哲理性的事物的描述,抒发作者思想和人生哲理。

四、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完成填空。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按照“()”结构,阐述了作者的():对爱情的执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永久的生命》:本文以()为主要表达方式,列举了()和()两个生命个体现象,抒发了作者()五、再读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永久的生命》在书上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批注各段段意。

六、精读《我为什么而活着》,研讨交流填空:1、第一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地表明了()。

“苦海”“绝望”是因为()2、罗素追求爱情是因为哪几方面原因?(在书上圈画)3.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书上圈画)4、作者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明明是痛苦辛苦的,为什么还说值得?(批注在最后一段)5、作者是怎样安排三种人生追求的叙述的?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字词进入新课二、再读文本,理性写作思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文是一篇译作,语言简明,内容晓畅,属自读课文。

因此,教学此文重在培养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定位于现代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中紧扣全文的中心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从“爱”、“知识”、“同情”三个梯度来了解罗素,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生命的层层深入的思考。

并在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生活实践展开更广阔的的生命意义的探索。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整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多种方式去阅读,在读中感悟作品内涵。

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对人生价值观进行探究,提高学生思考和写作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

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又能做些什么呢?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又将做些什么呢?“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拷问过无数智者心灵的命题。

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罗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出示问题组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顺序是怎样的?3、这几种追求按照一种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方法:划出关键句,圈点勾画,批注。

第16课 《散文二篇》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 《散文二篇》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散文二篇》预习导学案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品味课文的语言,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重点)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点)3.感悟作者的生活态度,明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难点)一、知作者、明背景(一)《永久的生命》1.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号菊潭,主要笔名有青蔓、严森、司徒丹等。

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略有改动。

这是严文井在早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当时作者“到了三十岁的边头”,是作者对生命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1.作者介绍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无神论者,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2.写作背景《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视为罗素生活的宣言书。

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斗士。

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正义,并为此而多方奔走。

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真实地展现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

名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15散文二篇导学案

15散文二篇导学案

初二年级语文科自学探究学案班级:姓名:主备:审核:初二语文小组时间:年11 月10 日
学习内容:第15课散文二篇
学习目标: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重难点:朗读、批注、共鸣、争鸣多种方式相结合,辩证地理解作品内涵及作者感情。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
(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受益终生哦!)
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二)自学检测
1、通读《永久的生命》,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2、自由朗读《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说作者为什么活着。

(三)自学小结: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1、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3、作者为什么追求知识?
三、展示反馈
1、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1、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2、你想过自己为什么活着吗?请写几条自己活着的理由或者自己的追求目标。

教学个案(收获)
教学反思(疑惑)。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散文二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散文二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散文二篇》年级八年级使用时间探究案学法指导课题15.《散文二篇》课时 2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并勾画出你不太理解的语句。

多媒体展示2 .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示X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交流点拨】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再读课文深层探究1.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交流点拨】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交流点拨】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交流点拨】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交流点拨】(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

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组谈论师生共同思考编制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重点难点重点: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预习案学法指导知识3.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某某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某某省立高中,次年到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 请将作者资料作为文学常识积累下来。

15.《散文两篇》导学案含答案

15.《散文两篇》导学案含答案

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主备: 审核: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日期第15课《散文两篇》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一.课前预习:1.作家及作品简介: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母抚养成人。

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课前自主探究与学习2.给加点字注音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孤寂.()战栗.()俯瞰.()《永久的生命》课文学习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谈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4.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写出自然段如何划分。

并在文中标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15 散文二篇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生命,总是令人深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理解:结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易节的变化有生灭的现象,但它总能长出草,新生的草芽总能破土而出,说明生命的现象一直存在。

(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理解:结合后文形象的比喻可知,生命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一根草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只虫子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个人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他们作为个体都会出生与死去。

但是,老的个体生命逝去,总有新的生命诞生,因此从整个宏观的生命历程来看,生命是向前奔流不息的,是永久的。

(3)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学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学案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学案课题:散文二篇(第1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研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

目标达成:1.学习《永久的生命》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用心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教学过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写意(xiè) 松懈(xiè)遵循(xún) 点缀(zhuì)兴味(xìng) 洗涤(dí)卑微(bēi) 土壤(rǎng)牛犊(dú) 茸毛(róng)繁殖(zhí) 蔓延(màn)凋谢(diāo)2.解释下面的词语。

洗涤: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井然有致:形容非常有条理。

【创境激趣】在忙碌、悠闲、快乐、忧愁中,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我们一天一天老去。

有没有谁思考过:你为什而活着?你想怎样活着?(学生短暂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要生活得写意》,一起去领略蒙田的智慧!【自学导航】1、作者链接(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蒙田意大利之旅》《热爱生命》等。

(2)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

著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还有《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小溪流的歌》《“下次开船”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风雨回眸》等。

《严文井散文选》曾获全国首届散文、杂文(集)荣誉奖,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获1953年全国儿童文学奖。

第16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

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

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了解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他创作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

2.文体知识哲理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

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哲理散文不是让读者去获得理性的概念,而是让读者感知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天地。

写作时,要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理、形于一炉。

3.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兴.味()洗涤.()牛犊.()茸.毛()蔓.延()凋.谢()繁殖.()臼.齿()混.为一谈()遏.制()飓.风()肆.意()濒.临()俯瞰.()深渊.()星辰.()()呼号()震颤号颤()号角()颤栗(2)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磨牙的通称。

()②地位低下。

()③疲乏;困倦。

()④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展。

()⑤(草木花叶)脱落。

()⑥制止;控制()⑦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散文二篇》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散文二篇素养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文章阐述的道理。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层层递进的写法,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

3.领悟作者的思想境界,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提升思想境界,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情境预设同学们,每当读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名言的时候,都会启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生命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生命?带着种种疑问,让我们共同学习《散文二篇》,共同探究生命的真谛。

【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罗素(1872—1970),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获1950年。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臼.齿()兴.味()洗涤.()卑.微()牛犊.()茸.毛()繁殖.()凋.谢()遏.制()濒.临()星辰.()俯瞰..()()震颤.()拓展:“兴”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颤”的另一个字音读“”,可以组词为“”。

3.解释下列词语。

(1)兴味:(2)不朽:(3)遏制:(4)肆意:(5)濒临:(6)俯瞰:(7)深不可测:(8)无能为力:拓展:“遏制”与“遏止”是一对近义词。

二者都有“”的意思。

“遏制”多指。

侧重控制。

“遏止”指,用强力使停止。

侧重使停止。

4.填空。

文一标题“永久的生命”中的“永久”即,从时间角度点出了生命的特点;文二标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既点明了文章要论说的话题,又留下,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答案】1.严文锦英诺贝尔文学奖2.jiùxìng díbēi dúróng zhídiāoèbīn chén fǔkàn chàn xīng兴起zhàn寒颤3.(1)兴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15、《散文两篇》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段——自学质疑(第2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作者简介: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XXX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首创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

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

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文本链接《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安排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3、自学教材(3分钟)(自学指点:标清段落,用红笔标诞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俯瞰.()飓.()风遏.()制颤.()抖神秘.()濒.()临秘.()鲁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4、理解内容(9分钟)(自学指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点,完成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任务一、
1.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2.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任务二、读课文2、3、4段,探讨以下问题。
1.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2.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四、配餐练习,思维拓展(另页附上)
第二课时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 )è制( )jù风( )bīn 临俯kàn( )呼háo( )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遏制:
飓风:
濒临:
俯瞰:
深不可测:
自主评价:
1.遏制(è) 飓风(jù) 濒临(bīn)俯瞰(kàn) 呼号(háo)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冲荡;清洗。又用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任务一、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任务二、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任务三、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任务四、如何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1、《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2、.写作特色:(1)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全文条理清晰,章法井然。(2)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3)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
()jiù齿()róng毛()màn延()diāo谢洗()dí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臼齿:
茸毛:
蔓延:
凋谢:
洗涤:
自主评价:
1、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凋谢(diāo)洗涤(dí)
2.臼齿: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四、配餐练习,思维拓展(另页附上)
3.作者同情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任务三、爱情,知识,同情心这三种追求,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著最痛苦的?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任务四、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能否交换顺序?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鸽子,为和平为生;湖水,为万物而生;鲜花,为大地而生;树木,为地球而生。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生命的枯荣全看你怎么去栽培,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当然人生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罗素追求爱情,知识,同情心,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只要你的追求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是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就好!
15、散文二篇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学习重难点】目标1、目标2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永久的生命》
编写: 曾小梅 审核:余纯丹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