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

合集下载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讲解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讲解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中国锅炉网资讯栏目/news/5/§1概论一、简述在燃气轮机内做功后排出的燃气,仍具有比较高的温度,一般在540℃左右,利用这部分气体的热能,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

通常是利用此热量加热水,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可以用来推动蒸汽轮机一发电机,也可用于生产过程的加热或供生活取暖用。

对于稠油的油田可以用蒸汽直接注入油井中,以提高采油量。

根据不同的蒸汽用途,要求有相应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也就需要不同参数的产汽设备。

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热量来产汽的设备,称为“热回收蒸汽发生器”,表明回收了排气的热量,用英文字母HRSG来表示。

我国习惯上称为“余热锅炉,本文也采用“余热锅炉”的名称,并把燃气轮机的排气简称为“烟气”。

“余热锅炉”通常是没有燃烧器的,如果需要高压高温的蒸汽,可以在“余热锅炉”内装一个附加燃烧器。

通过燃料的燃烧使整个烟气温度升高,能够产生高参数的蒸汽。

例如某余热锅炉不装燃烧器时,入口烟气温度为500℃,装设附加燃烧器后,可使入口烟气温度达到756℃。

蒸汽的压力可以从4MPa升到10MPa,蒸汽的温度可以从450℃升到510℃,蒸汽可以供高温高压汽轮机用,从而增加了电功率输出。

目前我国油田进口的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有:4MPa配450℃及1.4MPa配195℃(饱和蒸汽)。

前者供给中压汽轮机来发电,后者可以供生产或供生活取暖用。

注:关于多种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方式,补燃问题。

二、余热锅炉的组成(一)蒸汽的生产过程图19-1是一台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汽的过程。

图19-1强制循环余热锅炉(注意蒸发器为顺流布置,即管束流向自下而上,以免上下弯头处积汽。

)从燃气轮机出口的烟气,经烟道到余热锅炉入口,烟气自下而上流动,流经过热器、两组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排入烟囱。

排烟温度约为150-180℃,烟气温度从540℃降到排烟温度,所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

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前景分析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前景分析前言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利用能源的高效率利用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能有效回收和利用燃气轮机余热能的设备,在减少能源浪费和减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1.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概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气轮机系统的废热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通过回收燃气轮机产生的废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燃气轮机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前景分析2.1 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高效能源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具有高效能源回收和环保的特点,能够满足市场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因此,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2.2 环保政策的支持各国政府对于环保政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能够减少能源浪费和减低环境污染的设备,符合环保政策的要求,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的发展。

2.3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效率和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技术创新的推动将进一步提升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市场竞争力。

3. 竞争与挑战3.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的不断扩大,各个厂商纷纷进入这个市场,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厂商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同时,价格战也可能会影响市场份额的分配。

3.2 技术难题仍需解决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技术还存在一些难题,例如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废热回收与燃气轮机系统的协调等。

这些技术难题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来解决。

结论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利用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的增长、环保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都将成为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要点

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要点

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要点摘要:燃气轮机发电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发电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余热锅炉的安装可以实现能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据此,本文立足于燃气轮机发电的原理及余热锅炉的作用,从安装过程控制及安装后的调试和验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要点。

关键词:燃气轮机发电;余热锅炉;安装要点燃气轮机发电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轮转机械,通过轮转机械带动发电机发电【1】。

燃气轮机发电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即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轮转机械,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轮转机械带动发电机发电。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常由燃气轮机、发电机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余热锅炉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利用余热,可以降低燃气轮机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此外,利用余热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此,本文深入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要点,以期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1安装过程控制1.1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余热锅炉安装的重要步骤。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物和安全隐患。

同时,还需要进行基础的测量和验收工作,确保基础大小和位置符合要求。

对于基础不够稳固的情况,还需进行加固处理。

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锅炉安装过程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稳定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为燃气轮机发电的余热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1.2锅炉本体安装在余热锅炉的安装过程中,锅炉本体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需要严格控制的过程。

首先,锅炉本体的安装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确保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要求。

同时,在安装前需要对锅炉本体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没有任何损坏和污垢。

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1.背景介绍燃机电厂是一种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废热会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热资源,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应运而生。

2.余热锅炉的原理余热锅炉是一种通过对燃机排出的烟气进行换热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它通过将这些废热转化为有用的热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进行优化改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原理和工作过程。

3.燃机电厂余热锅炉的优化改造技术3.1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烟气中含有大量热能,通过合理的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将这些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供应给其他设备或生产过程中使用。

目前,常用的余热回收技术包括热交换器、热管、热泵等。

3.2 锅炉热效率提升技术为了提高余热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例如,采用高效的燃烧器、改善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优化锅炉的结构设计等。

3.3 锅炉烟气排放净化技术燃机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优化改造时,我们需要引入烟气排放净化技术,如除尘器、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等,将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的应用案例4.1 电厂A的余热锅炉优化改造电厂A采用了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并通过改善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在烟气排放方面,引入了除尘器和脱硫装置,有效净化了烟气的污染物。

4.2 电厂B的余热锅炉优化改造电厂B采用了热泵技术进行余热回收,并通过优化锅炉的结构设计来提高热效率。

在烟气排放净化方面,引入了除尘器和脱硝装置,实现了烟气的净化处理。

5.优化改造技术的效益和前景展望通过燃机电厂余热锅炉优化改造技术,可以将废热资源转化为有用的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

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

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燃煤锅炉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

为应对这一情况,锅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应对新型电力形势的锅炉新技术。

1. 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实现锅炉燃烧过程中热能的高效利用,同时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这种技术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浓度,实现了对新型电力形势的适应。

2. 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采用低温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锅炉。

它利用石灰石等多种低质燃料,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燃烧和烟气脱硫,不仅能够减少燃料消耗,还能够有效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3. 超临界锅炉技术超临界锅炉技术是指锅炉工作在超临界状态下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提高水/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燃料在锅炉内的燃烧更为完全,并且能够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形成。

超临界锅炉技术具有高效性和低排放的特点,是适应新型电力形势的一种重要技术。

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燃气轮机和蒸汽锅炉相结合,实现对燃气和蒸汽的高效利用。

这种技术以燃气轮机为主,通过余热锅炉收集燃气轮机排放的废热,再次进行发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新型电力形势的要求。

5. 生物质锅炉技术生物质锅炉技术是利用农林废弃物、能源农作物和粉煤等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

生物质锅炉技术在新型电力形势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实现高效利用和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超临界锅炉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生物质锅炉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电力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趋势。

一、市场规模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被纳入重点发展项目。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燃气轮机装备总量已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4000小时左右,每年可以产生超过1000亿千瓦时的电能,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余热。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余热,将可以为我国节约大量的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二、市场需求与传统的火电厂相比,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排放少、热效率高等优势。

因此,在工业、热电联产等领域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目前全球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20%以上,随着我国能源和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其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三、市场竞争目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而且,在技术、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但是,由于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容量巨大,因此国内企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未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在燃气轮机的运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余热,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2. 环保要求:未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的发展必须与环保密切相关,这是政策要求,也是市场需求。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优化设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3. 国际化:未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的发展需要逐渐实现国际化。

国内企业需要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提高行业竞争力。

总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行业是我国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摘要:近年来,我国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技术日趋成熟,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和单机功率不断提高,这使得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相较于普通电厂,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探讨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的优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设计发电效率高以及环境污染小是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明显优势与特征。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投入中、小型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注意国产机组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这种机组的综合优势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直观体现,其中还包括余热锅炉。

现在我国科研人员不断提高对余热锅炉的重视程度,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促使其实现不断优化与完善与目标,进而促使余热锅炉的性质得以保障。

一、余热锅炉的特点余热锅炉与常规锅炉最大的差别在于余热锅炉缺少相应的燃烧装置,其载热介质以及来源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因而在材料以及受热面布置上与工业锅炉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别。

余热锅炉多作用于某一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的各个部位中,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因而对于余热锅炉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要求较高。

同时,工业废气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有些工业废气也具有一定的易爆性与腐蚀性,这对于余热锅炉的结构与材料具有特殊的要求,如余热锅炉需要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的特性。

同时,余热锅炉的入口处也会受到较强的冷热冲击性,因而对于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特点。

下面将会对余热锅炉的主要结构部件进行分析。

1、余热锅炉的过热器结构研究。

余热锅炉的过热器一般是由蛇形盘管、分配集箱集、流集箱以及其他组件等组成。

在余热锅炉中,过热器多布置在冷却室的顶棚,有时也会将过热器作为烟道个请或者侧墙。

根据过热蒸汽温度的高低不同,可以设置一级或二级过热器,同时根据过热器布置处的温度区间,可以分为辐射式过热器和对流式过热器。

一般来说,余热锅炉采用立式过热器,以应对烟气及烟尘条件恶劣的情况。

燃气轮机余热利用方式分析

燃气轮机余热利用方式分析

燃气轮机余热利用方式分析作为海上石油开发的关键性设备,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0)在海上石油、天然气等的开采、加工及运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受其工作环境和自身电力系统等的限制,燃气轮机大多没有相应的余热回收设备。

为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海上燃气轮机的余热回收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探讨余热利用的方法方式。

标签:燃气轮机余热利用海上石油平台回热器1 海上平台电力系统在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系统为整个海上石油开采系统提供能源和动力,保证了石油开采和运输的日常运营,是海上油气开采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①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的电力系统与陆地上相比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的发电机调压动作时间短、速度快、励磁能力和过载能力较强;此外,燃气轮机发电机还具有启动快、运行平稳、效率高等优点。

②海上电力平台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海上油气开采平台采集到的天然气作为燃气轮机的能源供给,既降低了燃气运输的风险,又节省了燃气运输费用。

③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大、体积小、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动快捷、排放气体污染小等特点。

因此,其在海洋采油生产设施上应用的优势不言而喻。

2 燃气轮机余热利用必要性目前,燃气轮机的单循环热效率为20%-42%,而小型、微型燃气轮机的热效率低于20%,既浪费了大量燃气热能,又造成了氮氧化物等的超标排放,对燃气轮机未来的应用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推动燃气轮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实现燃气轮机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是我国当前燃气轮机发展的必由之路。

3 燃气轮机余热利用的方式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回收方式一般分为2种:联合循环式和回热式。

3.1 联合循环式余热锅炉是一种典型的热交换器,主要用于燃气轮机排气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可有效提高热效率10%以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或热水可用于取暖、制冷、发电等;将蒸汽回注可以有效提高热效率,将热效率提高4%以上。

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策略

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策略

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策略概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是一种能够利用燃气轮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转化为热能供应给工业领域的锅炉设备。

它在能源回收、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2024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市场策略,分析市场前景并提出相关推广措施。

市场前景分析1. 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能够高效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提供稳定且可靠的热能来源,因此在工业领域的需求前景广阔。

2. 政策支持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回收设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能够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新型材料的应用、系统优化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发展,使得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需求。

推广策略1. 市场调研在制定推广策略之前,有必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潜在客户对于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需求及偏好。

通过调研结果确定目标市场和关键客户,为后续推广活动提供依据。

2. 品牌宣传打造知名品牌是推广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专业网站、参加行业展览、发布技术论文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权威性,促进市场推广和销售。

3. 客户培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是一种技术密集型设备,客户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开展客户培训是重要的推广手段。

组织培训班、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理解和掌握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使用和优势,增强购买意愿。

4. 建立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拓展市场的有效途径。

可以与燃气轮机制造商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工程公司合作,开展示范工程;与能源管理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5. 奖励措施为了促进市场需求,可以考虑给予奖励措施。

上锅H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方案

上锅H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方案

上锅H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方案一、方案背景燃机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需要将余热转化为热能。

上锅H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方案旨在利用高压燃机产生的余热,通过锅炉将其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过程。

二、技术方案1.燃机余热利用系统燃机余热利用系统由余热锅炉、余热循环系统、蒸汽发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余热锅炉负责将燃机释放的废热转化为热能,余热循环系统负责将余热传输至蒸汽发生器进行蒸汽发生,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2.H级燃机特点H级燃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燃机,具有以下特点:高热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低噪音等。

其高热效率使得余热的回收率大大提高,为余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余热锅炉设计余热锅炉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充分考虑余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为了提高热效率,余热锅炉应采用高效换热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吸收余热。

同时,锅炉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

4.蒸汽发生器设计蒸汽发生器负责将余热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其设计需根据需要确定蒸汽的参数和产量。

采用高效换热器件和蒸汽循环系统,确保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5.余热利用方式余热可以通过蒸汽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过程进行利用。

蒸汽发电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通过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供热是指利用余热提供供热服务,如加热水、供暖等。

其他工业过程包括余热转换为冷气、制冷等。

6.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负责监控和控制整个燃机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行。

其设计应包括监测设备、控制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三、技术优势1.高能效:利用燃机产生的余热,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

2.环保:通过有效利用余热,降低了燃机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经济效益:通过余热发电、供热或其他工业过程的利用,能够节约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技术探讨

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技术探讨

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技术探讨9HA级燃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燃气轮机之一,其最大功率可达到517兆瓦。

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烟余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是当前燃气轮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余热锅炉是一种有效利用燃气轮机排烟余热的设备,通过对该设备的技术探讨,可以更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对于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设计和选型要求,我们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余热产生的温度和排烟流量。

9HA级燃机的排烟温度通常在400℃左右,流量较大,适合采用有机工质(例如湿式传热介质)的余热锅炉设计,以确保其具有更高的热回收效率。

其次,对于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传热器设计,应该采用高效的换热器。

目前常用的换热器包括烟气余热锅炉、传感器回收系统等。

对于烟气余热锅炉,可采用螺旋烟道余热锅炉、烟道余热锅炉等,通过烟气与燃气轮机中的热传导介质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燃效率,还可以考虑采用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通过在9HA级燃机排烟系统中设置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将低温余热用于其他能源系统,例如空调制冷、暖通系统等,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在余热锅炉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对废水的处理。

对于废水的处理,可以通过采用常规的污水处理设备,如曝气池、沉淀池等,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回收性。

此外,在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运行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建设。

通过合理设置传感器、检测装置等,对燃气轮机排烟余热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对于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维护和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通过对9HA级燃机余热锅炉技术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燃气轮机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9HA级燃机余热锅炉的效率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燃气轮机组余热锅炉技术

燃气轮机组余热锅炉技术

广东省珠江9F级LNG联合循环电厂机组检修培训专用系列教材联合循环电站余热锅炉技术珠江电厂珠江9F级LNG联合循环电厂前言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一种以气体或油作为工质、内燃、连续回转的叶轮式热能动力设备。

循环工质的排气温度高达450~600℃,大型机组排气量高达100~600kg/s,因而有大量的热能排入大气。

余热锅炉联合循环能有效地将燃气轮机布雷顿循环和蒸汽轮机朗肯循环结合在一起,按照能级大小依次利用,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机组效率。

本教材在参考国内外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珠江LNG发电有限公司电站系统及设备实际,加上作者本人多年电厂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而编写的。

该书从燃气轮机的排气特性出发,讲述了余热锅炉的热经济性及热平衡,详细介绍了余热锅炉的结构、控制、运行与维护、主要事故及处理,供电厂运行与检修人员培训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由于编写过程中现场资料不足,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张,书中必然存在遗漏和错误,恳请同行及专家批评指正。

编者2007年1月8日于广州第2页目录第1章概述 (8)第1节余热锅炉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中的地位和作用 (11)第2节余热锅炉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12)第3节余热锅炉设备概况 (14)第4节余热锅炉主要特性参数 (14)4.1 余热锅炉-汽轮机的蒸汽参数 (15)4.2 余热锅炉的热端温差、接点温差和接近点温差 (16)4.3 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 (18)4.4 烟气侧压损系数的优化 (19)4.5 余热锅炉技术规范 (19)4.6 珠江LNG发电有限公司余热锅炉特性参数 (22)第5节余热锅炉的分类及型号 (23)5.1 按余热锅炉烟气侧热源分类 (23)5.2 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的压力等级分类 (23)5.3 按受热面布置方式分类 (24)5.4 按工质在蒸发受热面中的流动特点分类 (25)第6节余热锅炉的发展概况 (27)6.1 余热锅炉的发展进程 (27)6.2 余热锅炉的发展动向 (28)第2章燃气轮机组余热经济性评价 (31)第1节燃气轮机排气特性 (31)第2节燃气轮机排气焓的计算 (32)2.1 焓的定义 (32)2.2 烟气焓 (33)第3节燃气轮机的可用能 (34)3.1 佣的概念 (34)3.2 佣的推导 (35)3.3 佣的应用 (36)第4节余热回收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39)4.1 效益与费用 (40)4.2 分项估价 (41)4.3 综合分析 (42)4.4 确定最佳方案的方法 (45)第3章余热锅炉热平衡 (50)第1节余热锅炉热平衡方程 (50)1.1 余热锅炉热平衡方程 (50)1.2 余热锅炉热平衡图 (51)第2节输入锅炉的热量 (52)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珠江9F 级LNG 联合循环电厂第4页2.1 燃气轮机排烟中的显热GT B (52)2.2 其它外来热源带入系统的热量B (52)第3节 余热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 (53)3.1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53)3.2 锅炉效率 (53)第4节 余热锅炉的热损失 (56)4.1 排烟热损失 (56)4.2 散热损失 (58)第5节 余热锅炉的热偏差 (59)5.1 热偏差产生的原因 (60)5.2 减轻热偏差的措施 (62)第4章 余热锅炉的结构 (65)第1节 蒸发设备及水循环 (65)1.1 蒸发设备 (66)1.2 水循环 (81)第2节 蒸汽净化 (83)2.1 锅炉用水指标 (84)2.2 蒸汽的污染 (85)2.3 提高蒸汽品质的途径 (89)2.4 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轮机水汽标准及其除盐水处理系统 (99)第3节 过热器及再热器 (105)3.1 过热器 (105)3.2 再热器 (112)3.3 过热器、再热器系统 (113)第4节 调温设备 (114)第5节 省煤器 (117)5.1 省煤器的作用 (117)5.2 省煤器的种类和结构 (117)5.3 省煤器的布置 (119)5.4 省煤器的固定方式 (120)5.5 省煤器出水管与汽包的连接 (121)5.6 珠江LNG 发电有限公司余热锅炉省煤器结构 (121)第6节 余热锅炉构架及炉墙 (122)6.1 锅炉构架 (122)6.2 炉墙 (126)第7节 锅炉范围内的管道 (128)第8节 余热锅炉辅助设备 (129)8.1 高、中压给水泵 (129)8.2 再循环泵 (129)8.3 连排、定排扩容器 (130)8.4 加药系统 (131)8.5 启动锅炉 (131)第9节 典型余热锅炉简介 (135)第5章余热锅炉的控制系统 (142)第1节余热锅炉的主要保护 (142)第2节余热锅炉的汽压控制与调节 (142)2.1 汽压波动的影响 (142)2.2 影响汽压变化速度的因素 (143)2.3 影响汽压变化的因素 (144)2.4 汽压的控制和调节 (145)2.5 变压运行 (146)第3节余热锅炉的汽温控制与调节 (147)3.1 汽温控制的意义 (147)3.2 蒸汽温度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148)3.3 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 (151)3.4 过热汽温的调节 (153)3.5 再热汽温的调节 (155)3.6 对主蒸汽温度的监视和调节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57)3.7 过热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示例 (158)3.8 省煤器出口温度调节系统 (159)第4节保护及联锁校验 (160)4.1 停汽轮机保护校验 (160)4.2 泵的联锁校验 (161)第5节余热锅炉的水位控制与调节 (162)5.1 保持汽包正常水位的意义 (162)5.2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 (162)5.3 汽包水位的监视和调节 (164)5.4 汽包水位控制示例 (165)第6节余热锅炉的负荷协调控制 (169)6.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特点 (169)6.2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主要系统 (170)6.3 汽轮发电机组负荷的调节 (172)6.4 单元机组无功负荷和电压的调节 (183)6.5 自动发电控制 (187)第7节机组控制逻辑 (190)7.1 启动顺序流程图 (190)7.2 停机顺序流程图 (191)7.3 余热锅炉冷态启动逻辑 (192)7.4 余热锅炉温态启动逻辑 (192)7.5 余热锅炉停炉逻辑 (193)第6章余热锅炉的运行和维护 (194)第1节余热锅炉的启动 (194)1.1 单元机组启动方式与分类 (194)1.2 余热锅炉的启动 (196)1.3 余热锅炉启动示例 (198)1.4 余热锅炉快速启动的探讨 (203)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珠江9F级LNG联合循环电厂第2节锅炉启动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209)2.1 热膨胀监护 (209)2.2 升压过程中汽包的安全监护 (210)2.3 启动过程中过热器的监护 (212)2.4 启动过程中的再热器监护 (213)2.5 启动过程省煤器的保护 (214)2.6 启动中汽包水位的监护 (215)2.7 启动过程的蒸汽品质监护 (215)第3节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与调整 (216)3.1 余热锅炉参数 (216)3.2 余热锅炉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219)3.3 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 (222)3.4 新安装及检修后的验收和试验 (228)3.5 锅炉检修后检查验收 (232)3.6 锅炉保护及其校验 (233)3.7 安全阀校验 (234)3.8 水压试验 (236)3.9 余热锅炉辅助设备的运行 (239)第4节余热锅炉的停运与保养 (241)4.1 余热锅炉的停运 (241)4.2 单元机组的滑参数停运 (243)4.3 余热锅炉停备用时的保养方法 (244)第5节余热锅炉的积灰与清洗 (248)5.1 余热锅炉的积灰形成的机理 (248)5.2 积灰对余热锅炉安全性的影响 (248)5.3 积灰对余热锅炉经济性的影响 (249)5.4 积灰的防止及对策 (250)5.5 余热锅炉积灰的清洗 (252)5.6 除灰装置和吹灰器 (253)5.7 系统冲洗、化学清洗、烘炉、煮炉及吹管 (255)5.8 结论 (255)第6节余热锅炉的高温腐蚀 (255)6.1 腐蚀形成的机理 (255)6.2 锅炉受热面水、汽侧的高温腐蚀 (256)6.3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高温腐蚀 (258)6.4 水冷壁管的高温腐蚀 (260)6.5 腐蚀的防止 (260)第7章余热锅炉主要事故及处理 (262)第1节水位事故 (263)1.1 锅炉满水 (263)1.2 锅炉缺水 (265)1.3 汽水共腾 (267)1.4 炉汽包水位保护 (267)第2节受热面损坏事故 (269)第6页2.1 爆管的现象 (269)2.2 爆管的原因分析 (269)2.3 爆管事故的处理 (271)2.4 锅炉受热面水管损坏事故预防 (271)2.5 各部分受热面损坏 (271)第3节负荷剧减 (276)3.1 负荷剧减的现象 (276)3.2 发生负荷剧减事故的原因 (276)3.3 负荷剧减的处理方法 (276)第4节厂用电中断 (276)4.1 厂用电事故处理原则 (277)4.2 低压厂用母线失电 (277)4.3 厂用电全部中断 (278)4.4 热控电源中断 (278)4.5 余热锅炉典型事故处理 (279)附录 (283)附录1燃料燃烧产物的理论露点 (283)附录2回收排烟余热与节约燃料费用关系 (284)附录3预热空气温度与回收热量 (285)附录4烟道气的导热系数 (285)参考文献 (286)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珠江9F级LNG联合循环电厂第1章概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发电技术,它己成为发达国家新建热力发电厂的首选系统。

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技术原理的若干思考

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技术原理的若干思考

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技术原理的若干思考压气站主要用于输气管道加压,以保持其正常输送功能。

而目前其运营成本就占用管道运营成本的大部分,而大部分是用于电能与热能消耗。

在压气站实施余热利用方案是提高输气管道运营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在原有的余热利用方案上的一种改良技术,不仅具有节能减排的基本功效,还节省了经济成本。

1 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技术原理1.1 压气站的余热利用方案原始的余热利用方案按照应用途径主要分为热、电与机械三类。

而这三类方案在未经技术改良前,往往只能作为新思路,尚须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方可实现利用。

其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回收、燃气轮机回热循环、蒸汽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燃气轮机进气制冷等技术,是当前技术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余热利用方案。

而不同的压气站在选择余热利用方案时,应结合其现有条件、机组性能以及运行模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正确抉择。

一般而言所选方案确保产热过量或不足以及压气站机组正常启停机不会对余热利用设备造成影响,在设备失效时不影响压气站的正常运行和功率输出。

考虑到现场的运行维护,所选余热利用方案以流程简单、运行维护相对容易,进而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最为宜。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项目成本、运行维护费用等经济因素,对方案进行比选,确保方案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

当然还有环保利用问题也应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的范畴内。

1.2 有机朗肯技术原理所谓有机朗肯技术,也即是一种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回收烟气中的热量,产生的电能供其他用户使用的技术,故也称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将低品位热量转化为高品位电能,较大地提高燃驱机组的效率;更解决了其他余热利用方案无法解决的排气污染和能量大量耗费等问题。

该技术在国外早有先例,而在国内仍未得到应用,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该技术所产生的电能不适用于常规电网,仅供输气站自用,使得电能无法得到充分使用;另一方面该技术增设了汽轮发电机,价格较为昂贵。

浅谈燃机余热锅炉的工艺情况及水位控制

浅谈燃机余热锅炉的工艺情况及水位控制
炉汽包水位控制算 法。 关键词 :余 热锅炉 汽包 水位控 制


引言
燃气一 蒸汽联合循环发 电系统是 由燃气轮 机 发 电系 统 和锅 炉 蒸 汽轮 机 发 电系 统所 组 成 。燃气轮机 发 电系统 是燃气在燃气 涡轮机 中经绝热膨胀 作功 的过程 ,这种热 力循环又 称布雷顿循 环,它是 由压气机将 空气加压进 入燃 烧室 ,燃料 燃烧后燃 气在透平 中膨胀作 功,燃机将 高温高压燃气 的能量 ( 通常参数 约0 . 5 ~1 MP a 1 0 0 0  ̄1 3 0 0 ℃) 转 换成机械 能; 锅炉 一 蒸汽 轮机 发 电是利 用高 中压过 热蒸 汽 ( 通常参数为 3 . 8 2 ~1 6 . 7 MP a ,4 5 0  ̄5 5 0 ℃) 在汽轮机 中作功转 换成机械 能,完成 朗肯循 环过程;在烟气温度降至 5 0 0 ℃左右时排放, 人们充分 利用这两 种热力循环 的特点 ,把 它 们结合在一起,组成 “ 联合循环 ” ,使其具有 较 高 的吸 热平 均 温度 和 较 低 的放 热平 均 温 度 ,为提高 电站 热效率 开辟 了一条新 途径 , 这 是人类发 电事业上继 发明蒸汽轮机 发 电后 技术上 的又一突破 。
包进 行汽水分 离,分离 后饱和水 回下降管 , 低 压蒸汽 由低 压汽包上 部引 出、经减压后进 入 除氧器 用于 除氧 。 本 文主要 介绍一种 双压无补 燃型 自然循 环余热锅 炉。 自 然循 环余热锅 炉多为 卧式布 置 ,它取 消了强制循 环泵 ,既节省能源 ,又 减少装置 的维修保养 ; 由垂 直布置的错 列螺 旋鳍片管 和上下两集 箱组成 管屏 ,各级 受热 面管屏 尺寸基本相 似 ,该 结构简单 ,适 应能 力强 ,安装维护方 便 ;锅 炉内部换热 元件主 要采用 高频 电阻焊螺旋翅 片管 ,这样 大大扩 展 了换热面积 ,使锅炉体 积小 、重量 轻 ,烟 气压降 小,能彻底疏排水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技术介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技术介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技术介绍摘要:随着武钢“十一五”计划的全面完成,青山本部的1800万吨产能的形成,整个煤气的发生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随着近年来能源的日趋紧张,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的发电技术突飞猛进,常规的燃煤气锅炉和蒸汽发电技术由于其效率较低、污染物排放等原因,已经逐渐被高效率、低污染、启停快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即CCPP)所替代,并随着不同煤气热值的燃机技术的开发,逐渐在钢铁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关键字:燃气轮; 发电机; CCPP工艺PP原理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就是利用燃气轮机做功后的高温排气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再送到汽轮机中做功,把燃气循环和蒸汽循环联合在一起的循环,是由燃气轮机发电和蒸汽轮机发电叠加组合起来的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在常规蒸汽发电中,锅炉产生蒸汽用来发电是利用蒸汽朗肯热力循环来作功,作功发电是利用蒸汽的状态变化来完成的。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1200~1600℃)只用于加热蒸汽(蒸汽一般加热到450~560℃),然后由蒸汽驱动汽轮机来发电。

此时,高温烟气的作功能力(温度差和压力能)(即燃气布雷登热力循环的作功能力)被浪费掉了。

在CCPP装置中,有燃气-蒸汽两个热力循环,即:燃气布雷登热力循环和蒸汽朗肯热力循环。

1~2为空气在压气机中的压缩过程;2~3为空气和燃料在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工质吸热);3~4s为燃气在燃气透平中的膨胀做功过程;4s~1为燃气轮机排气放热过程。

a~b为给水在给水泵中压缩过程b~d为给水在锅炉中蒸发、过热过程(工质吸热);d~e为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过程;e~a为蒸汽在凝气凝结放热过程。

2.CCPP主要工艺介绍2.1燃气轮发电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其核心设备是燃气轮发电机,自从1939年瑞士BBC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4MW的工业性燃气轮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大力研究和发展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优化设计研究PPT课件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优化设计研究PPT课件
优化目标
以热效率、热负荷和安全可靠性 为优化目标,通过调整余热锅炉 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实现余 热锅炉性能的提升。
余热锅炉传热过程模拟与优化
传热过程模拟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余热锅炉的传 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传热效果和温 度分布,找出传热过程的瓶颈和优化 点。
优化措施
根据模拟结果,优化余热锅炉的传热 元件布置、材料选择和操作条件,提 高传热效率,降低热量损失。
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意义
余热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优化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余热
的利用率,为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研究目的与任务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 设计,提高余热的利用率和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消 耗成本,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1. 分析燃气轮机余热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3. 提出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方案。
研究任务
2. 研究现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设计方案和存在的问 题。
4. 对优化后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
02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概述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是一种高效回收燃 气轮机排放余热的设备,通过回收燃 气轮机的高温废工作原理基于热 力学原理,通过高效的换热器将燃气 轮机的余热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力 系统产生蒸汽或热水。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用途不同,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可分为工业用和民用两类。工业用余热锅炉主 要用于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如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民用余热 锅炉主要用于回收燃气轮机排放的余热,如发电厂、集中供热等领域。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高效、低污染发电技术,它己成为发达国家新建热力发电厂的首选系统。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不断改进,联合循环发电不仅在效率上超过蒸汽发电效率(后者<=42%),而且在众多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它己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具有发电效率高,调峰能力强,单位功率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占地面积小,污染程度低的新一代发电设备。

1.1原理及应用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和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所组成。

众所周知,锅炉一蒸汽轮机发电是利用高中压过热蒸汽(通常参数为3.82~16.7MPa, 450~550℃)在汽轮机中作功转换成机械能,完成朗肯循环过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是燃气在燃气涡轮机中经绝热膨胀作功的过程,这种热力循环又称布雷顿循环,它是由压气机将空气加压进入燃烧室,燃料燃烧后燃气在透平中膨胀作功,燃机将高温高压燃气的能量(通常参数约0.5~1Mpa 1000~1300℃)转换成机械能。

在烟气温度降至500℃左右时排放,人们充分利用这两种热力循环的特点,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联合循环”,使其具有较高的吸热平均温度和较低的放热平均温度,为提高电站热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是人类发电事业上继发明蒸汽轮机发电后技术上的又一突破。

目前燃气轮机发电在世界上已广为应用,其发电容量占世界总发电容量的11%。

近些年来,世界上发达国家常规联合循环发电得到快速发展;每年新增的联合循环机组总装机容量约占火电总新增容量的的40%~50%。

据报道,1981~1990年,世界各燃机制造公司共售出1661台燃机,总容量为54900MW,其中用于联合循环的占37.9%,1992年,这个比例上升为44.7%。

美国在1992~1996年中,新增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38.5%是采用燃机联合循环的。

当今世界上单台燃机最大功率己达250MM,联合循环总功率达350MW。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余热锅炉系统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中国锅炉网资讯栏目§1概论一、简述在燃气轮机内做功后排出的燃气,仍具有比较高的温度,一般在540℃左右,利用这部分气体的热能,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

通常是利用此热量加热水,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可以用来推动蒸汽轮机一发电机,也可用于生产过程的加热或供生活取暖用。

对于稠油的油田可以用蒸汽直接注入油井中,以提高采油量。

根据不同的蒸汽用途,要求有相应的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也就需要不同参数的产汽设备。

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热量来产汽的设备,称为“热回收蒸汽发生器”,表明回收了排气的热量,用英文字母HRSG来表示。

我国习惯上称为“余热锅炉,本文也采用“余热锅炉”的名称,并把燃气轮机的排气简称为“烟气”。

“余热锅炉”通常是没有燃烧器的,如果需要高压高温的蒸汽,可以在“余热锅炉”内装一个附加燃烧器。

通过燃料的燃烧使整个烟气温度升高,能够产生高参数的蒸汽。

例如某余热锅炉不装燃烧器时,入口烟气温度为500℃,装设附加燃烧器后,可使入口烟气温度达到756℃。

蒸汽的压力可以从4MPa升到10MPa,蒸汽的温度可以从450℃升到510℃,蒸汽可以供高温高压汽轮机用,从而增加了电功率输出。

目前我国油田进口的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有:4MPa配450℃及1.4MPa配195℃(饱和蒸汽)。

前者供给中压汽轮机来发电,后者可以供生产或供生活取暖用。

注:关于多种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利用燃气轮机排气的方式,补燃问题。

二、余热锅炉的组成(一)蒸汽的生产过程图19-1是一台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汽的过程。

图19-1强制循环余热锅炉(注意蒸发器为顺流布置,即管束流向自下而上,以免上下弯头处积汽。

)从燃气轮机出口的烟气,经烟道到余热锅炉入口,烟气自下而上流动,流经过热器、两组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排入烟囱。

排烟温度约为150-180℃,烟气温度从540℃降到排烟温度,所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研究703所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优化设计研究703所

汽包用于蒸汽的生成和储存, 下降管则起到连接汽包和受热 面的作用。
烟囱用于排放燃气轮机产生的 废气。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性能指标
换热效率
衡量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回收余热效率的指标,换热效 率越高,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蒸汽产量
锅炉产生的蒸汽量,是衡量锅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污染物排放
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需符合环 保标准。
结论与展望
05
研究结论
01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 少环境污染。
02
优化设计考虑了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先进 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确保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优化设计主要从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入手,提高了余热锅炉的换 热效率、耐腐蚀性能和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04
优化设计还考虑了余热锅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实际工程 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究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研究新型的换热器结构,提高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降低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探索更加耐腐蚀、寿命更长的材料,提高余热锅炉的可靠性和寿命。
深入研究余热锅炉的运行规律,建立更加准确的数学模型,为优化设 计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数值求解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数学模 型,得到锅炉内部流场、温度场 等参数的分布情况。
结果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余热锅炉的 性能参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优 化潜力。
实验验证优化设计方法
实验装置搭建
根据余热锅炉的实际运行条件,搭建实验装置, 模拟实际工况。
实验操作与数据采集
进行实验操作,采集余热锅炉的性能参数,如 蒸汽产量、热效率等。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2004年5月目录1、概述2、国内外燃机余热锅炉现状3、不同类型燃机余热锅炉的比较4、重要热工特性的确定5、重要结构特性的确定6、燃机余热锅炉热平衡方程7、螺旋翅片管的设计8、受热面管组的设计9、典型燃机余热锅炉规范10、本公司燃机余热锅炉特点11、锅炉的重量构成与价格构成12、主要的设计标准13、提供审查的主要设计文件1. 概述1.1 联合循环分为两大类a.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以蒸汽作功为主的联合循环。

●以增压锅炉、蒸汽轮机为主,燃气轮机作为废气透平使用,不对外作功或提供一定的剩余功。

b.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以燃气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为其主机,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作功约占燃气轮机的50%。

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与常规火电机组比较●循环效率高●可靠性好●重量尺寸小●启动速度快●耗水量少●建设周期短●投资费用省●环保指标优异由于上述优点,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取代常规火电机组之势。

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均已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确立为电工工业发展方向。

日本更宣布新建电厂必须采用联合循环。

据报导,1998年世界新建电站中,联合循环与常规火电总功率之比为1:1,2000年则达到3.7:1。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

1.3 燃机余热锅炉是联合循环电站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联合循环电站中,其地位仅次于燃机轮机,高于蒸汽轮机。

1.4 余热锅炉与废热锅炉的区别●燃机余热锅炉不称为废热锅炉。

●余热锅炉属烟道式锅炉范畴,划归锅炉专业,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一般是水管锅炉。

●废热锅炉划归压力容器专业,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计,一般是管壳式锅炉,结构上与压力容器中的管壳式换热器相类似。

1.5 燃机余热锅炉并不神奇,与同参数、同容量燃油锅炉相比,设计难点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a. 工作温度在450~600℃之间,属中低温换热设备;b. 工作压力一般在9.81Mpa以下,国内全部采用中压参数,且多为3.82Mpa,属次高压锅炉或压锅炉;c. 烟温和汽压不高,水循环条件较好;d. 工作温度不高,对金属材料要求相对较低,不必采用贵重金属材料;e. 烟气中空气含量大,比普通燃油锅炉洁净,受热面较易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技术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一种高效、低污染发电技术,它己成为发达国家新建热力发电厂的首选系统。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不断改进,联合循环发电不仅在效率上超过蒸汽发电效率(后者<=42%),而且在众多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它己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具有发电效率高,调峰能力强,单位功率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占地面积小,污染程度低的新一代发电设备。

1.1原理及应用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由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和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所组成。

众所周知,锅炉一蒸汽轮机发电是利用高中压过热蒸汽(通常参数为3.82~16.7MPa, 450~550℃)在汽轮机中作功转换成机械能,完成朗肯循环过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是燃气在燃气涡轮机中经绝热膨胀作功的过程,这种热力循环又称布雷顿循环,它是由压气机将空气加压进入燃烧室,燃料燃烧后燃气在透平中膨胀作功,燃机将高温高压燃气的能量(通常参数约0.5~1Mpa 1000~1300℃)转换成机械能。

在烟气温度降至500℃左右时排放,人们充分利用这两种热力循环的特点,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联合循环”,使其具有较高的吸热平均温度和较低的放热平均温度,为提高电站热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是人类发电事业上继发明蒸汽轮机发电后技术上的又一突破。

目前燃气轮机发电在世界上已广为应用,其发电容量占世界总发电容量的11%。

近些年来,世界上发达国家常规联合循环发电得到快速发展;每年新增的联合循环机组总装机容量约占火电总新增容量的的40%~50%。

据报道,1981~1990年,世界各燃机制造公司共售出1661台燃机,总容量为54900MW,其中用于联合循环的占37.9%,1992年,这个比例上升为44.7%。

美国在1992~1996年中,新增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38.5%是采用燃机联合循环的。

当今世界上单台燃机最大功率己达250MM,联合循环总功率达350MW。

能生产300MW等级联合循环厂家有GE、SIEMENS、ABB和ALSTOM等著名公司,联合循环电站效率高达58%以上。

现在燃气轮机正向着大功率、高燃烧温度发展。

联合循环采用三压再热循环机组,具有更高的机组效率和可*性。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已经成为世界上火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就己开始关注这项技术的发展,由于工业技术、经济能力及能源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高难度的大型设备在我国一直停留在研究状态。

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供应的需要。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我国己开始投入使用并获得快速发展。

我国己陆续引进了几十套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联合循环系统,到1998年6月,20MW以上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及联合循环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68.9MW,占国内火电机组总容量的3.5%。

为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建立了良好的条件。

1.2杭州锅炉厂开发燃机余热锅炉概况1.2.1基础工作杭州锅炉厂长期致力于燃机余热锅炉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早在七十年代中,就被原机械工业部定点作为我国余热锅炉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

并于1977年批准成立杭州余热锅炉研究所。

七十年代后期,我厂成功研制了燃机余热锅炉的高效换热元件及其关键非标绕制设备;八十年代初建成大型传热风洞试验台,进行了国产螺旋鳍片管的热力和阻力特性研究,获得了可普遍应用的热力和阻力计算准则方程式及其它研究结果,并通过了专家鉴定,为燃机余热锅炉产品开发创造了条件。

1.2.2产品开发概况发展我国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开发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机组一直是国内动力行业梦寐以求的愿望,杭州锅炉厂在立足自我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国外著名公司的技术交往,分别与美国GE、法国ALST0M、英国R.R、荷兰NEM、比利时CMI、日本MHI等著名公司开展考察、交流、监造等活动。

八十年代中期,我厂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与英国约翰·布朗(J.B)公司、荷兰斯坦特·法索(S.F.L.)公司建立了电力伙伴集团,合作为辽河、胜利、中原等油田及重庆江北电厂制造燃气轮机余热锅炉。

通过消化、吸收、创新,杭州锅炉厂具备了独立设计制造多种各类新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能力。

迄今为止。

我厂自行开发的燃机余热锅炉己有13台(套),其中7台(套)己投入商业运行,包括配FT8双联轻型燃机的三压余热锅炉和配PG6551B型(Ms6000系列)的燃重油燃机立式余热锅炉。

如果计入与国外合作生产的己达24台(套),它们分别安装在广东的广州、深圳,江苏的无锡、苏州、常州,浙江的金华、瑞安、余姚、镇海,广西的柳州及天津等地。

与荷兰NEM公司合作生产的配PG9171E型燃重油立式余热锅炉也己于1998年投入联合循环试运行。

近十年来,杭州锅炉厂燃机余热锅炉技术开发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1990年,为广东汕头燃机电厂修复了法国斯坦因(stein)公司36MW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并更换了大部分受压元件。

1991年,为深圳金岗电厂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台23MW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开创我国独立设计制造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业绩,该锅炉一次投运获得成功,为用户创造了极好的经济效益。

1993年深圳金岗电厂向深圳市和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建设国产50MW联合循环发电工程,并获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

我厂承担了其中配36MW燃机余热锅炉的研制工作。

该锅炉与国产pG6531B型燃气轮机相匹配,利用燃机排出的543℃烟气热能,产生压力为3.82Mpa、温度为450℃的过热蒸汽用于发电,锅炉蒸发量达65t/h。

这也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单台容量最大的燃机余热锅炉。

该锅炉于1995年1月投入运行,同年3月经浙江省机械工业锅炉产品热工测试中心测试。

结果表明设备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从1995年1月到1996年6月的一年半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余热锅炉累计工作近5000小时,发电5700万kW,启停363次,所带最大负荷15.2MW。

锅炉的主要技术性能和安全可*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组的发电成功,实现了联合循环高效发电设备的国产化目标。

1996年7月。

国家经贸委、机械部、电力部在深圳召开了国产首台36MW燃机余热锅炉产品鉴定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1994年,我厂为无锡爱依斯一凯瑞克电厂设计制造了配美国TPM公司的FT8双联燃机的三压余热锅炉,它由中压和低压及除氧三部分组成。

该锅炉的试制成功,在技术上实现了从单压到三压的飞跃,并进入燃机余热利用的国际先进行列。

与此同时,我厂先后为余姚、苏州等地电厂设计制造了36MW的双压燃机余热锅炉。

1996年。

我厂与荷兰NEM公司合作。

为镇海燃机电厂300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制造了余热锅炉,该锅炉单件管箱最大重量达190吨,它的制造成功,为我厂研制开发更大容量的燃机余热锅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96年,杭州锅炉厂在成功开发配燃天然气、轻柴油燃机的单压、双压、三压自然循环(卧式)余热锅炉后,为适应配各类燃重油燃机的需求,研制和开发了强制循环(立式)燃机余热锅炉,强制循环燃机余热锅炉的开发又为我厂燃机余热锅炉家族增添了一个新系列。

1.2.3产品特点我厂对产品的系列化和扩大燃机燃料的适用范围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开发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锅炉压力等级完成了从单压余热锅炉向双压、三压发展,锅炉自带除氧蒸发器。

实现锅炉压力的多级化,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锅炉水循环方式在自然循环卧式锅炉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强制循环立式燃机余热锅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3)燃料适用范围燃机的燃料随着其来源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

本厂己开发了适应燃轻油、天然气、重油、原油等燃料的燃机余热锅炉,以适应形势和满足用户的需求;(4)燃机容量适应范围从最初研制的8t/h,2.75Mpa余热锅炉,到配MS5000, MS6000系列及WH251B11型燃机的中压、次高压余热锅炉,并于1996年与荷兰NEM合作生产了MS9000型燃机余热锅炉。

杭州锅炉厂生产的燃机余热锅炉主要特点:(1)采用优化系列设计。

标准单元模块结构,布置合理,性能先进,以实现高效节能;(2)锅炉能适应不同燃料的燃机,能满足不同余热利用需求,在配不同燃料燃机的锅炉运行实践中,均达到了安全可*,操作方便;(3)锅炉能够适应燃机频繁启停要求。

调峰能力强,启动快捷:(4)锅炉受热面采用本厂制造的高效换热元件一螺旋鳍片管,适应小温差、大流量、低[阻力的传热方式。

实践证明,本厂生产的该高效传热元件己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可替代进口。

(5)锅炉采用良好绝热保温结构,设置多层护板,严密性强,外形美观。

(6)锅炉组装出厂,安装方便,周期短。

杭州锅炉厂现己具备设计制造各种压力等级、不同容量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能力,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有经验的能够设计制造各类燃机余热锅炉及成套供应厂家。

本厂供货范围:从燃机出口到主烟囱为止,包括烟道系统,管路系统和各受压部件,辅机配件等。

杭州锅炉厂生产的36MW燃机余热锅炉产品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国家科委列入1997年国家级火炬推广项目,并获得了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燃机正向着大容量,高效率方向发展,这将对余热锅炉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任重而道远。

我们将继续走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道路,发展大容章,高参数,配各类燃机的余热锅炉,继续拓宽国产化的道路,适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乃至更复杂的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形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炉型2.1自然循环余热锅炉本厂生产的自然循环型燃机余热锅炉整体布置及各部件关键结构参照1987年通过合作生产方式引进的英国John Brown Engineer荷兰Standard Faselentjes同类产品(该公司引进美国Vogt公司技术)模式。

锅炉结构合理。

能适应燃机负荷变化,运行操作方便,维修方便,性能稳定,适宜与燃用天然气、轻柴油燃机相配套,满足快速后停的要求,可确保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长期安全、可*、高效、经济运行。

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多为卧式布置。

锅炉烟气流程为:烟气从燃气轮机排出,经进口烟道或转弯烟道进入三通烟道,当机组单循环时,烟气经上部调节门由旁通烟囱排空;当需要联合循环时,烟气从三通烟道经调节门和过渡烟道进入锅炉本体,依次水平横向冲刷两级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和低压蒸发器,最后经出口烟道及主烟囱排空。

烟气流向和流量由与三通相联的调节门控制,过程可在主控室遥控,也可在调节门就地手动调节。

锅炉汽水流程为:给水由高压省煤器人口集箱进入省煤器管屏加热后流入高压锅筒个通过锅筒下部的集中下降管进入高压蒸发器管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