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家投稿:普通人如何读历史

2014-02-26 进步主义

普通人如何读历史&读书没有多重要

学者治史,能被称为“信史”算是极高的评价。历史的第一要义是如实记录,尽管对何为“如实”,有着各种结构和建构,但“实”的追求没变。因此,考据、史料、舆图、训诂、版本等就比较复杂。普通人读历史则相对超脱,并没有强烈的还原历史的冲动,读了不少书,大概能“有所知、有所兴、有所悟、有所鉴”。

首先是有所知。从断代、典故、大事、人物开始,更深一些的有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等等,是基础知识。要全面了解,经纬纵横,要下童子功。要知其大概则不难。我们自小一直有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读书重温一下即可。

中国通史有很多版本,不知你喜欢哪一个,这几个公认比较好:吕思勉、蔡美彪、钱穆。这些书都不容易读,考虑到权威性和可读性,还有些选择:北京大学四卷本《中华文明史》,对应的还有一个《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除去晚清一辑之外,质量都比较高。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讲座》系列、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普及读本》系列。每个系列,大概有十本左右的书,读起来很快。

在基本了解通史之后,就可以选一些方向深入了解。学问总是相互关联的,会加强通史的印象,丰富其面貌。我提倡用梁启超的带读法,从一点发散开,类似思维导图。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讲崇祯亡国,作者认为有小冰川时代引起的大饥荒的原因,但是主要是思宗用人不专,“崇祯五十相”;刚愎自用,不愿和谈等原因。于是就会去了解,饥荒程度如何?于是去读《甲申三百年祭》,里面讲到山西巡抚李凤翔《备陈大饥疏》。又找来《中国财政史》,了解明代的财政制度。从中发现盐政和“开中制”很重要,就回去读相关的论著——

佐伯富的《清代盐政研究》,又想到刘晏的盐政改革、陶澍的两江盐政。上溯到汉代《盐铁论》,这是桑弘羊和儒生的辩论,顺带就把和《史记·平准书》读了。桑弘羊不是被称为俗吏吗?阎步克先生有《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专门讲了刀笔吏和士人的分途……如此触类旁通,无穷尽也。日复一日,相互印证转引,不仅越织越密,而且能有很多新的见识。

必须要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史籍吗?正史总难免涂抹,质量不一,并不一定都可以采信。在“纪、表、志、传”四部分中,我们普通读者主要是读的传记部分。历史是中国的宗教,正史就是文化元典:天道中庸、克己复礼、家国天下、忠爱仁恕全在史中。中国人自古就有在自己生命中树立高远意义的强烈愿望。经由史家的春秋笔法,古人留下万千剪影,是中国人精神气质和生命追求的最佳标本,徜徉其中,处处可以体悟为人处世的道和术。如果最后,能得到一个“知命”的自得,算是最高境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想“有所兴,有所悟”读“二十四史”的传记部分,是读任何其他文献都无法替代的。

首推《史记》《汉书》,然后是《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明史》。

《史记》自然是经典,是我的历史入门书,班固说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这反而是我们所看重的,兼收并蓄,纵论横评,应该通读。梁启超推荐有十篇名篇,我喜欢《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孙子白起列传》《刺客列传》。

《汉书》尤善!笔力顿挫,婉转文雅,有以汉书佐酒之说。《窦婴灌夫田蚡传》讲窦婴灌夫的生死之交和性格悲剧,《霍光传》《王莽传》等,都可以常读常新。

宋史芜杂,但其时名臣群出,有很多政论。太祖本纪、寇准、范仲淹、范纯仁、韩琦、文彦博、岳飞、辛弃疾、陆秀夫、文天祥等名臣传记值得反复读。《明史》严谨,于谦、徐达、三杨、徐阶、张居正、熊廷弼、孙承宗传等都很有意思。

传记记事比较分散,如果要详细了解某一事件,可以找来纪事本末。包括《通鉴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和《宋史纪事本末》。

小时候读《汉书》窦婴和灌夫的故事,二人乃是知己,后来灌夫因为窦婴之事获罪,窦婴听说皇帝有心要杀灌夫则绝食欲死,又听说皇帝本无意其必死,则复食。刚开始乃是钦佩朋友间生死相许的壮心豪情。后来每每遇到不顺心事就翻出来读一读,赖以恢弘。如今有些许阅历,再读此篇,却感到成就旷古友谊的不是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而是二者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对友谊、对人生的理解,又多了一些感触。

人世起伏聚散,常不可知,孤独感是常伴左右的,读到这些书,或以恢弘志气,或以携心入寂,或以抚熨忧惧,总有所悟。三

读史要想有所鉴,最好能找到一些主线,除了史料外,也借助一些研究成果,多对比,多思索,容易深入。

一、政治传统和政治经验。这方面最丰富:清代名臣阮元有观点认为,读史要留意“二通”,也就是《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前者是通史,后者是制度史。制度设计是人对历史的主动把握,而历史事实总是会告诉你实际的历史进程究竟是怎样的。二者对照,既不容易沉溺进“精彩故事”而过多着眼于历史的偶然,也更容易发现制度运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总体得失。

这方面的书,我推荐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宋论》中很多观点,烛火幽光,长夜独明,我甚至和《联邦党人文集》等对照来读,很多观点能够呼应。还有普遍推荐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近年还有一本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两本书的观点截然相反,前者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描绘是持比较赞赏态度的,而后者则集中讲了中国皇权和西方法制政治之间的差距,可以对照来读。比较持中和综合的著作是吴宗国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这本书,不偏不倚,论证严密,可以常读常新。

中国古代政治有很多原则和传统,还有很多见解和对政策得失的分析,都反应在历代政治家的奏议中。这些奏议不仅有见底,也是古文名篇。我读书有见到喜欢的观点,都会去找相应的奏议来读。

这样的见识,放在今天也不过时。陆贽的奏议,历来都很受重视,《古文观止》里苏轼有一篇文章《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介绍了陆贽奏议的重要意义。此外还有范仲淹、李鸿章、潘季驯等人的奏议,都值得一读。

二、注意观念史的变迁,叙事史和观念史总是交错的,读史能借助观念史,会对历史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比如,为什么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大一统始终是不变的追求?大一统的观念是何时形成的?为什么儒家文化可以成为正统?是偶然的吗?庞朴在《中国文化十一讲》里面讲到儒家核心观念,实际对商周思想遗产有很多继承,再条分缕析先秦各家的思想如何围绕辩驳儒家思想展开,可以熟知天、命、仁义、大一统这些观念的由来,对先秦历史的理解,立即就上了一个层次。如果要更系统的了解,梁启超有《先秦政治思想史》。借助观念史,你还可以了解到,唐代能成为开放融合的朝代,与执政者的民族构成和阶级构成有关;魏蜀吴晋的兴衰和他们如何处理士族门阀紧密联系,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和田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