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终极版)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终极版)

一、名词解释1.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4.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是对青春期学生(10—20岁)进行以性教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8.学习指导: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9.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10.班级文化:即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

11.班级制度文化:是为了维持班级正常的秩序和发展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12.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13.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二、问答题1.简述班级构建的原则:(一)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一、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或班主任对一定规模的学生集体进行组织、
管理和教育指导的活动。

它旨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
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个
人发展、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学校的整体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

2.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
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班级管理策略
1. 设立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责和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循规章制度并自觉履行。

2. 班级活动组织: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会议、文艺演出等,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3. 建立班级文化:培养班级特色和班级精神,通过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等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4. 行为引导和奖惩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及时表扬和奖励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

5.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班级管理技巧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做好班级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向学生宣传和解释班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并自觉遵守。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协调者和领导者4.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力性影响力1.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2.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3.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二)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引导者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1.品格因素2.能力因素: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制力等3.知识因素4.情感因素(三)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1.组织教师集体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反映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了解2.组织和协调学生家长的力量3.组织班委会工作5.班级管理的功能(p13)一、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1、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二、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1、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2、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

3、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6.班级构建的原则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实务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2、教师影响学生的权力有()()()()()等五种不同形态。

3、班级文化由哪三个部分构成4、轻微偏差行为的处理原则有5、操行评定的原则二、简答题1.较重偏差行为的处理原则有哪些?2.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处理偶发事件的办法有哪些?4.班级形象的构成部分有哪些?5.当前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6.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教室座位的形态有哪几种?8.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三、材料题1.请阅读案例《我与班级共成长》,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2004年盛夏,我们走进了这所陌生校园的大门,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对任何事物都感到那样的新鲜,我们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携手走过了两个春秋。

欢乐和欣喜在这里被释放,寂寞与忧愁在这里被冻结。

在我来一中之前,我一直是一个学习好,很听话的乖乖女,不懂得班集体是一个什么概念,也不会自学,工作能力也很差。

但当我来到一中后,我和同学相处得很好,也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

由于我们的团结和努力,我们班多次获歌咏比赛一等奖,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原来,这就是班集体的力量。

上初二后,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杜郎口的学习模式,更加提倡我们进行小组学习、探究学习。

刚开始,我们感到很别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渐渐地,大家学会了,学会了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这时,我才发现,这样的学习效率比平常快好几倍呢!成绩也随之提高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开始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让我深有感触的,也是这两年来班级给我最多的是我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小时候,父母为了培养我的综合能力,让我学习钢琴、舞蹈,而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还很差。

来到一中后,老师毫不犹豫地把班长这个重任给了我,我有点犹豫,没有自信,老师却说:“放开干,老师看中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能做好领头雁。

”老师的信任,给了我莫大鼓励,我暗暗下决心:加油!是我的班集体,让我离成功更近,让我敢于抬起头,向着未来,勇敢向前。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结合教育实际,你认为当前班主任工作都存在哪些问题?1、有关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大都较重视相对集中的、阶段性的主题型活动,而对每天在班级中存在和必须做的事却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2、侧重抓思想品德教育和考勤工作。

其它工作重视不够,且工作能力也不尽人意。

3、缺乏科学管理观念。

4、缺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

5、缺乏知识更新的机会。

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有哪些?(一)班班主任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任的工作职责:1、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劳动。

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与科任教师沟通,做好本班的教育工作。

6、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评定工作。

7、与家长、社会沟通,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新课程实施中班主任应扮演的角色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哪些条件?(一)班主任扮演的角色:1、实施者2、指导者3、管理者4、协调者(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现角色转换应具备的条件:1、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②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观③树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2、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身份①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②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③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④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⑤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⑥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⑦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3、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身份①设计师②学习者③咨询者④组织者⑤研究者⑥外交家四、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素养?一个人的素养,包括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一)教育形象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要有不断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二)人格形象良好的师德修养五、班主任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1、形成正确的班主任角色意识2、自我更新的意识:我可以做得更好3、有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4、学会探究:认识自已的经验5、借助技术发展自己6、研究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7、营造发展的环境:教师不是蜡烛六、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应具备哪些理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唯物论2、唯物辩证法(二)班级社会体系的理论模式1、帕森斯的AGIL图式2、艾雪黎等人的班级教学理论模式3、盖哲尔与谢伦的班级社会行为理论模(三)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模式(四)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模式1、果断纪律理论2、尊严管理理论3、内在纪律理论式(五)可借鉴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1、“人才盘点”原则2、“邻桌原则”原则七、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应具备哪些理念?1、全面发展观2、学生主体观3、教育活动观4、系统整体观5、开拓创新观:内容上创新;形式上创新;方法上创新。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舆论是班级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风是班级的风气或作用它是一个班级具有特色的内容舆论是班风的基础正确的言论和意见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传承下来就是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班风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为什么学习班级管理:1.全面了解小学班级管理
2.形成初步的班级管理理念
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
一、名词解释
1、目标:在人们的行动之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的某种设想或预计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有预期性、指向性和主体性。
2、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3、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规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
2、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
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 从动态方面看,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在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3、组织规范的功能:协调、保护、塑造、警示等作用P98
4、当代人素养的四个学会:
(1)学会求知(2)学会理解(3)学会共处(4)学会发展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评价的促进作用(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知耻而后勇”,“再接再厉”)

班级管理复习内容

班级管理复习内容

1.《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2.班级管理定义:班主任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以班级为对象,以建设班级心理共同体为核心内容,以班级育人为目的的师生合作共同促进班级发展的组织行为。

它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价值领导、道德领导、组织领导和行为领导的过程。

3.班级管理的特点:1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2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3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4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

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

4.班级管理的模式:1.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

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

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班风。

2.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5.班主任的定义:受学校委派,主持一个“班”的整个工作,对一个“班”全面负责的教师。

6.班集体定义: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具备集体特征的教学班7.班集体特征:a 有集体成员认同的共同目标。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管理的涵义:是班级管理者对特定班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引导被管理者高效率地实现班级目标的活动。

2.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班级管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保证;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手段;班级管理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发展性、针对性、层次性、可评价性。

4.班级管理的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5.管理集体观的涵义、标准集体观的形成及培养。

涵义: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的“管理者”,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生,实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控制的管理主义的班级集体观。

形成:从本质上说,一是加强班级凝聚力,二是集体规范的建立并实现“同步化”的过程。

培养:在班级体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注意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归属感的形成,通过班级成员自然、积极的交往,内化集体规范,使班级成为一个自主性的组织,形成特定的优良班风,创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

6.自治集体观的涵义: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学生一定角色的作用,实现组我参与,形成自治意识,将集体规范加以内化或同一化,并创造新的集体规范的班级集体观。

7.自治集体的特征:具有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共同的社会性行为;有其自身的自治机构和自治能力;集体成员之间有以内在友情关系起支撑作用的健康舆论导向;整个集体形成自觉的纪律与责任感,有能长期持续的共同的自治意识;发展成为受更远、更高的社会目标支撑而开展行动的集体。

8.从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三个层面分析班级管理过程。

从理论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管理者确定教育管理指导思想,调整更新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

从设计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对班级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的过程。

从操作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班级管理方案具体实施和调控的过程。

9.合理组合原理的涵义:指对班级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取得管理的最大效益;10.开放闭合原理的涵义:一是指班级对外环境的适应,二是指班级内部的控制,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

《班级管理》期末复习1、最早设计班级组织的是17世纪的夸美纽斯2、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刺激的是19世纪初期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

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倡导的。

3、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活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始活跃起来。

这个活动有两个方向:一是编制上的改革方案,二是教学上的改革方案。

4、根据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改革班级编制的代表是哈利斯在圣路易创始的“圣路易编制法”。

5、从教学法角度改造传统的班级教学组织的代表是1898年创始的“巴达维亚法”。

6、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的著名的“曼海姆班级编制法”,打破了传统的单凭年龄作为分班编制唯一标准的思想束缚,视儿童能力来编制班级。

7、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创始的,因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市中学实施而得名。

它是以将学校还原为一个使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条件起实际作用的场所为宗旨的。

它以自由与合作为根本原理。

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按照自定步调(速度)学习一定的学科,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能兴趣盎然地持续学习。

所谓“合作”,换言之,指的是团体生活的相互作用。

8、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改善传统教授法几乎不顾及每个儿童本身特点的弊端,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步调学习;针对传统方法中各科的课程时刻表不分优劣生一律平等的弊端,依据每个儿童学习各学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

9、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24年以后实施的。

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

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

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10、班级团体的特性(1).班级团体是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社会制度编制的,其目标、内容的架构是由外部演绎决定的。

(2).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

(3).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以儿童的好恶为准。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考试形式:主观题、客观题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管理的模式、突发问题的处理,尤其需要掌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班级概述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研究、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级的历史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XXX(1519)。

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XXX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研究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1、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造就目标和教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详细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优秀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初建期: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把你的核心和动力。

形成期:核心初步形成阶段班级凝聚力开始呈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

形成期是班主任造就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集体自立活动阶段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自立的开展集体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优秀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4、造就正确舆论和优秀班风的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主任率先垂范(2)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3)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班级日志、班级网络主页、班会等形式,开展问题讨论,宣导主流价值观念,使正确的集体舆论得以张扬巩固。

班级管理考试复习材料

班级管理考试复习材料

班级管理考试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小学班级管理:P14是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对象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2.(小学)班级:P5是小学的基层教育组织。

它大致由6岁至12岁的少年儿童、同一年龄段上数十位学生固定地组成,班额一般认为45人为宜。

班级是儿童学习和生活共同体,儿童的生活场所。

3.(小学)班主任:P5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他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4.管理:P9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班级管理:P10班主任对班级所实施的管理,是对班级组织的领导工作。

他在班级组织中发挥管理的作用,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6.正式组织:P38—39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有共同的学习任务,有管理的体系,有成人的领导,有相对独立性。

7 .非正式群体:P49它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

8.目标:P75是有个体、群体或组织对所从事的某一活动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

9.(小学)班级管理目标:P75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教育活动目标,从本班实际出发确定的班级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

10.学校教育目标:P76是针对特定学校的整体,提出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11.组织目标:P95是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班级组织成员的共同期望和要示。

12.班级组织规范:P97是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13.班级制度:P98(以个班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班级规章制度。

)指以文字形式表达的行为规范,用以指导、约束班级成员的言行,协调、维系班级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讲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制度的产生1、班级与班级产生2、个别教学(资本主义社会之前)3、班级授课制(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班主任及其沿革⏹班级的产生和管理,原本是服务和满足教学需要而非教育的需要⏹“班级授课制”不等于“班主任”有关国家对“班主任”的称呼不同——造成班主任设置与否及称呼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二是班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不同。

二、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从文件、论著对班主任的称呼和表述来看: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效果看:从班主任选用条件及享受的待遇来看:三、班主任工作的性质班主任工作的社会性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班主任工作的整合性班主任工作的独立自主性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四、班主任的职责与内容我国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1.着眼于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的角度,将班主任工作任务划分为德育内容、智育内容、体育内容、美育内容、劳动技术内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2.着眼于班主任工作本身,可以把班主任工作内容划分为:了解和研究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指导;组织培养班集体;偶发事件的处理;协调与任课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个别教育;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及做好对全班学生的评价等等;3.从微观的班级日常工作来看,班主任工作可分为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指导班委会好团队工作;填写并检查班级日记;监督、组织卫生清扫、课间操及各种劳动;配合科任老师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督促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学校领导汇报班级工作情况等等。

五、我国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1、班主任理论的借鉴期(1952-1978)主要是翻译、借鉴和移植前苏联班主任理论2、班主任理论的独创期(1978—至今)六、我国班主任理论研究成果1、理论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代表人物是鲁洁、班华等,代表性成果以“21世纪班主任文库”中的系列著作最为典型2、原生态记实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典型代表有任小艾、魏书生、丁榕、李镇西等,成果多以工作日记、手记、杂感、案例等形式呈现3、实务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班主任工作的常规管理研究,代表著作有张万祥编写的《破解班主任工作难题》,田恒平总编的“教师百事通丛书”等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欧阳炳焕编写的《班主任的锦囊妙计》,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七、班主任工作的未来走向1、班主任工作的社会地位走向班主任工作将更加受重视;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2002年全国第11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提出来的。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班级决策:广义:国家的法律及其制定、政府的规定及其制定、组织的决策,等等。

狭义:对多种方案的选择。

3.班级活动: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根据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以及班级学生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策划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的各种旨在促进班级体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4.民主氛围:(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健全班级规范(3)实施“无痕”教育5.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彼此的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6.教师社会权力:即是强制权、酬赏权、参照权、法职权、专家权。

7.班级信息管理:是班级或班级成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操行评语、板报、学生档案、班级总结等。

8.班级计划:定义班级组织的目标,制定措施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9.班级例会: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的全班学生大会。

有两种形式,民主生活会和班务会。

10.班级管理的个体目标:是班集体成员个人对从事的某一活动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

二、简答。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根据学校一定目的的要求,由教师带领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和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组织活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2.班级突发事件。

(1)安全隐患型的突发事件(2)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3)非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4)课外活动型的突发事件(5)治安事件、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型的突发事件(6)学生心理偏差型的突发事件3.座位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1)不搞人情座位(2)不搞歧视座位4.教师班级管理职责(1)管理班级,指导班级工作(2)教育影响学生,为学生服务(3)沟通家长,协调科任教师关系(4)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5.班级环境管理(1)制度环境管理①正式制度环境管理②非正式制度环境管理(2)物质环境管理①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教育性、主体性、阶段性、艺术性、实用性。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组建阶段(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3、集体的自主活动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班集体的建设策略(步骤办法):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行为。

矫正: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4、进行心理辅导课外活动的意义:(1)将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向实际,从学校带入社会,加深、扩充和巩固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是教师因材施教,青少年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活动的主要类型:1、学科活动2、科技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节假日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8、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3、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4、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组织形式:1、群体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班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群体关系、学习和生活习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学生档案、进行个别教育工作(先进生工作、中等生工作、后进生工作)、组织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劳动;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处理班级日常工作;抓好学生的入学工作和毕业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级管理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期末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艺术》期末复习资料一.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记住4个阶段,展开内容理解即可)(1)组建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核心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

多数学生能互相严格要求。

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初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4)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 -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最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和班风。

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阶段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4.夸美纽斯首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二. 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课堂管理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课堂系统是由有内在联系的特定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构成因素具有物质的,又有有社会心理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

只有当这些因素协调一致时,课堂的整体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课堂管理必须立足于课堂的整体,着眼于课堂整体的持久发展。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doc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doc

试卷代号:1374班级管理一、简答题1 •简述优秀班集体的特征。

答:优秀班集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⑴奋斗目标明确;⑵领导核心坚强;⑶人际关系和谐;⑷价值导向正确;(5)组织纪律严明;⑹个性发展充分。

2. 简述班主任的职责。

答: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⑴做好班级徳育工作;⑵ 指导班级口常管理;⑶教育影响学生;(4) 协调任课教师关系;(5) 沟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 简述班主任的能力素养。

答:班主任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⑴敏锐的观察力;⑵清晰的记忆力;(3)咼超的语言表达能力;⑷较强的应变能力;(5)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论述题4. 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进行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答:(1)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可从以下儿方面入手:①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②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③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⑵在论述过程屮,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5. 结合实际,说明班主任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答:(1)简述第一印象可能产生心理效应的基本原理;学牛可能根据第一印象将班主任分为“优秀”“一般” “较差”等不同等级,进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2) 说明班主任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3) 在论述过程屮,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三、案例分析题(1)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 要结合实际,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 字数不少于200字。

6. 班主任评语的教育力【案例简介】他人的评价、期待、支持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则小故事。

美国的一名普通教师海伦•姆拉斯拉在当班主任吋,要学生五相找优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观察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以表扬为基调的评语从來不知道別人会认为我这么好“,学生非常激动。

若干年后,他的一名学生因公务而牺牲了。

人们在他的贴身口袋里找到了一张纸条,是当年海伦•姆拉斯拉写给他的评语。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

1.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雏形。

2.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预期性,指向性,主体性,社会性,层次性,可行性,集体性。

3.班级管理的任务:1,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组织建设2,组织好班级教师集体和班级家长集体班级日常管理3,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活动管理4,做好班级常规工作。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4.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5.班级管理的原则:①方向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②全面管理原则【指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③自主参与原则【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主导作用。

】④教管结合原则【指把班集体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管理的工作,辩证的统一起来】⑤全员激励原则【指激励全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⑥平行管理原则【指管理者计通过对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6.班级的日常管理内容:①班级制度环境管理a考勤制度,b课堂学习秩序,c考试管理。

②班级布置环境管理a教室布置【教育性实用性个体性艺术性主体性针对性】b教室布置内容与操作听c班级座位编排【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互补性原则智力能力环境性别互补】【灵活性原则】7.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8.班级组织建设:①班级组织建设的意义; A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效能,B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C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D有利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A组织目标B组织规范C组织机构③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A松散的班集体过程B形成稳定班级组织阶段C班级组织发展的高级阶段——班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班级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策略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快乐、自信、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3. 班级凝聚力目标: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友爱、团结和互助,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4. 班级管理能力目标:提高教师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有序进行,并灵活应对各种管理问题。

二、班级管理的任务班级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班级章程、班级会议制度、班委会及学习小组等班级管理组织,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责任。

2.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3. 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5. 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的策略班级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2. 注重班级活动的设计:安排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个性化管理: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班级管理复习题

班级管理复习题

班级管理复习题班级管理复习题在一个学校里,班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那么,你对班级管理有多了解呢?接下来,让我们来进行一些班级管理的复习题。

问题一:什么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过程。

它包括班级规则的制定、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等方面。

问题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问题三:如何制定班级规则?制定班级规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

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班级规则,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其次,规则应该明确、具体,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后,规则的执行应该有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确保规则的有效实施。

问题四:如何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班级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例如,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增加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开展班级主题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问题五:如何组织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组织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形式。

同时,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应该明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活动的安全和秩序,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问题六:如何处理班级纠纷?班级纠纷是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处理班级纠纷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诉求,了解问题的原因和背景。

其次,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调解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和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学习班级管理:1、全面了解小学班级管理 2、形成初步的班级管理理念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

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

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

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帮助。

4、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5、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小学班级组织的领导。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组织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设计、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组织内的一切活动,以实现预定的班级组织目标。

二、简答题1、班级管理的过程(后面要扩展)(1)要素管理者:班主任管理对象:全体班级成员、空间时间、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所利用的物质资源和设施管理手段: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各种措施(2)环节设计:结合管理实践的具体实施:付诸实践情况进行创造型设计评价:知道自己的管理活动究竟获得了什么结果2、班级管理的主要课题(1)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2)班级管理的对象(3)班级管理目标与任务(4)班级组织建设(5)班级日常管理(6)班级活动管理(7)班级教育力量管理(8)班级管理者的管理(9)班级管理研究3、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a.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b.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c.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d.在写作中学习三、讨论题结合优秀小学班主任自述故事《让我再来一次》,回忆童年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并讨论小学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的意义:学生在班级中学习和生活,他们的行动必须遵循班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受班级纪律的约束。

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班级的活动和心理气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他们是通过在班级中的学校生活来学习将来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做事”的。

因此,班级生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未来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对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学生正处在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他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自己:一是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内化;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做出判断。

而班级为这两种认识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学生对教师或班级的积极情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基础。

班级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教师的可亲。

同时,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情绪平和、心情愉快。

在好的心境下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联想丰富,从而能更好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同学之间也能互相探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不仅受制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而且受到班级环境和气氛的影响。

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名词解释1、社会性:人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2、制度规范: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机构,清楚的组织规范。

3、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二、简答题1、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小学班级是小学的基层组织,它依据学校制度的规定建立起来,它是正式组织。

作为学校组织的组成部分,它服从于学校组织的目标与规范,它的活动要为实现学校规定的任务服务。

学校是以教育与教学为中心任务建立的,班级则是直接开展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单位。

2、小学班级组织的特征:①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认同是基础性工作)②有共同的学习任务③有正式组织的管理体系(班主任、班委会、制度和纪律)④由成人领导⑤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物理、制度和精神层面即班风)3、少先队组织的特征: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4、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次要简答)联系:都是少年儿童的正式组织,两者都有明晰的组织结构与规章制度,有明确的目标与边界,两者的成员、教育者、教育对象相同。

区别:它们分属相对独立的不同系统,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少先队是共产主义教育的预备队,两者在组织目标、领导和制度、工作重点、工作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5、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选择)一致型、偏移型、冲突型6、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选择)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和人际吸引型7、如何认识网络与班级管理的关系:(1)网络是小学生的第三世界。

网络构成小学生相对“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第三重世界。

有“私密空间”、“去个性化”特征。

他扩展了小学生交往的范围,满足了小学生平等的需求,同时还搭建了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2)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①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

②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教育价值为导向)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

(建立班级网页)8、儿童权利的内容:儿童权利的核心是:“儿童优先”。

①生存权②发展权③受保护权④参与权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一、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性:人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是小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的地方。

班级促进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帮助儿童继续学习和巩固儿童入学前所获得的社会规范(家庭规范),同时还帮助儿童学习和实践新的规范(制度规范)。

二、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生活通过促进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同学、老师是“镜子”),兴趣发展(“概括化”过程)和交往发展(“互动性重要他人”及同辈群体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谈谈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讨论根据括号中的进行拓展)积极影响(正向作用):1、能够提供小学生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为小学生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成长空间;2、常常是小学生获得一些课程以外知识的重要来源;(“生活世界”的知识)3、能够满足对小学生社会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平等交往、道德感、美感)4、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影响。

(为儿童提供支持性和保护性环境,促使儿童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负向作用)也很明显。

四、讨论调查题1、阅读小学班级生活案例《我的班级》,讨论班级、小学生的生活、与小学生的发展的关系;2、调查小学中班主任利用网络开展班级管理的情况。

填空: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立法《日内瓦儿童宣言》是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的权利正式承认。

《儿童权利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国际组织的形式对儿童的权利加以肯定。

《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肯定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部以儿童为主体、促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

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一、名词解释1、目标:在人们的行动之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的某种设想或预计要得到的结果。

目标有预期性、指向性和主体性。

2、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组织为实现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从本班级实际出发确定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或预期要得到的结果。

3、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规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

二、简答题1、班级管理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①要以正确的班级管理思想为指导(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素质教育,以人为本)②要有明确、具体和可行的目标③要符合班级实际情况④要严谨、完整⑤要有创意2、班级管理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的作用有哪些?导向作用、聚合作用、激励作用3、班级管理评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1)评价的诊断作用(诊断性评价)(2)评价的反馈作用(3)评价的促进作用(对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对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知耻而后勇”,“再接再厉”)。

4、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班级实际情况依据。

①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②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发展情况为依据(要考虑儿童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班级环境)5、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有哪些?①发展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层次性原则(总目标、子目标、远景目标、中景目标、近景目标)6、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三、论述题1、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依据。

一、管理思想依据: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它规定了管理活动的方向,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

常见的管理思想有两种:一是以组织的存在为出发点。

二是以组织中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组织中人的发展。

正确的管理思想: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

二、班级实际情况依据(1)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2)以特定班级的小学生发展情况为依据(要考虑儿童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班级环境)2、班级管理目标设定的原则。

①发展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层次性原则(总目标、子目标、远景目标、中景目标、近景目标)四、讨论题1、结合《昆虫迷产生的效应》或《以人为本的马艳》案例,讨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2、认真观看《魏书生班级管理民主化》视频,讨论魏书生是如何践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指导思想的。

填空:总结: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灵魂,是贯穿班级管理全过程的“红线”,在班级管理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班级管理者都要牢牢把握班级管理目标这个中心。

第四章小学班级组织建设一、名词解释1、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指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组织规范:指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3、班集体: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二、简答题1、班级组织建设的性质: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任务。

组织有两层意思:一是静态的组织结构,二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要把一个随机组合的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组织,需要在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组织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建设。

2、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范和组织机构三个方面;从动态方面看,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在进而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