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普洱市位于北回归线上,热区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黄金地带。目前,普洱已成为国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本文从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咖啡历史和现状困难和问题思路和措施

普洱小粒咖啡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其咖啡豆风味独特、质量优异,综合质量超过全国和云南省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类小粒咖啡。近年来,普洱咖啡产量、产值连续增长,出口退税跃居全市加工出口产品首位,现已成为普洱市“农民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优势特色产业。

1、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普洱市栽培咖啡有上百年历史,由法国传教士引种至澜沧、江城、景东、景谷、孟连等地零星种植。1956年,普洱从海南调入小粒咖啡种225公斤,在江城、思茅等地试种。江城哈县在康平曼老街创建咖啡农场,种咖啡250亩,1961年收获咖啡豆1000公斤;景东、孟连两县亦有零星少量种植。由于缺乏技术指导,管理不善,病虫危害,产量少,加之销路不畅,咖啡生产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开发利用热区土地资源,咖啡生产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1987年,普洱市(思茅地区)与广东省东莞市进行经济协作,引进资金、技术发展咖啡生产。1988年,普洱市(行署)在江城召开咖啡会议,把咖啡列为重点发展的一种热带作物,成立咖啡办公室组织实施。1989年,全球咖啡巨头之一的雀巢咖啡公司进驻普洱试种咖啡,试种成功的咖啡内质成分咖啡因、维生素、氨基酸等含量均达到或超过雀巢总规定的标准。雀巢总部专家菲勒感叹道“这真是世界第一流的咖啡”。1990年,宁洱、江城,孟连、墨江、景东、澜沧、景谷、思茅8个县(区)推广种植咖啡27118亩,采摘面积648亩,产咖啡豆15.8吨。1998年,普洱市出台《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开展生物多样性生态咖啡园建设、水滴灌溉亩增产30%咖啡试验、有机咖啡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等,实现平均亩产商品咖啡米125公斤,最高亩产鲜果2638公斤/亩(商品米400公斤)。根据试验成果,于1999年6月制作了一万份“思茅小粒种咖啡高产优质栽培规程图”。1999年,成立了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主要负责全市咖啡栽培、加工新技术运用研究及新品种引试。12月下旬,普洱咖啡受到严重的低温霜冻,12万亩咖啡不同程度受灾。针对受害情况,普洱提出了一系列霜冻后的补救措施与防害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整理编写了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表齐全,既有科普性又有可操作性的《云南省思茅地区咖啡寒害与对策》。2000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16.58万亩,占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34.404万亩)的48.18%,采摘面积达6.57万亩,咖啡豆产量4603.3吨,占云南省产量(11149吨)的41.29%。2003年,率先在全国组建咖啡产业联合

会,以“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共同利益、发挥咖啡产业整体效益”为宗旨,坚持诚信自律,规范咖啡行业的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市场营销行为。2006年,普洱市根据GB/T1.1、GB/T1.2编制了中国咖啡的唯一综合标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54.1-10-2006,标准名称是《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小粒种咖啡思茅标准

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考评验收,并申报科技成果。2009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1.454万公顷(21.81万亩),占中国咖啡种植面2.94万公顷(44.16万亩)49.39%,占云南咖啡种植面积2.93万公顷(43.9万亩)49.66%;咖啡产量2.32万吨,占中国咖啡产量3.6万吨64.44%,占云南产量3.5万吨66.29%;平均亩产125公斤,产值44476.26万元,出口2.24万吨,出口额6290.91万美元,而且,2009年/2010年采收季节首次取得了美国纽约期货价中间值之上5美分/磅的价格优势。2010年,普洱市制定了《普洱市咖啡产业“十二五”规划》,并拟定到2015年,普洱咖啡种植面积达60.6万亩,产量7.3万吨,产值达30亿元。8月、9月,全球的另一家咖啡巨头——星巴克也踏入了普洱,与普洱市政府举行了推进咖啡产业发展洽谈会,并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

截止2010年6月底,全市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咖啡豆品牌8个:雀巢、桑莱特、北归、澜沧江、阿拉比卡、莱福山、曼老江(汉德)、塞纳,深加工产品品牌3个(曼崖、北归、首品),咖啡馆(室)31个,出口企业9个,咖啡产业从业人员10余万人,涉及农户2万余户。其中:桑莱特咖啡脱壳精选加工厂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咖啡初加工生产设备,年加工咖啡豆1.2万吨(每小时加工10吨),可以同时加工出8个级别的咖啡米,标准化的咖啡脱壳生产线一次完成脱壳、粒度分级、重力分级、抛光、色选、自动称量打包等流水作业,使咖啡一级品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中国咖啡初加工一次性与世界接轨。

2、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尽管普洱小粒种咖啡豆品质好、口感好,著名美籍华人梁厚甫先生曾撰文称:“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含油多,还带有果味,是创汇的宝贝。”但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品牌,也没有开辟出一块稳定的国内外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宣传不够,价格偏低。近年来,普洱种植的大部分咖啡豆仅靠收购咖啡原料的商贩出售,而且价格被大户控制,良好的品质获得国际市场偏低的销售价格,制约了咖啡的发展。

2.2管理体制不规范,市场服务不到位。在种植环节上,咖农千家万户,咖啡园高度分散,定植、修枝、施肥、灭虫存在不科学不规范问题。在销售环节上,未能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仅依赖本市的几家咖啡厂。囿于自身利益,现在不少咖啡厂家已蜕变成中间商,凭借手中资金雄厚这一优势,贱买贵卖,严重损害广大咖农的根本利益。

2.3咖啡产业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短、利润低。目前,全市现有的咖啡企业,基本上以收购原料为主,深加工困难,没有形成咖啡产业链,附加值偏低。

2.4缺乏咖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咖啡产业已发展了20多年,但至今仍无一个能带领全市咖啡行业共同应对国际咖啡市场变化的龙头企业和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共享品牌,不利于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不利于带动消费,产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2.5最早种植的咖啡树急需更新。咖啡树的生命周期是25年,但由于普洱独特纬度条件和土壤、气候等条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普洱的咖啡一般两年后就开始挂果,比其他地区要快两至三年,这也让普洱的咖啡的生命周期也从正常的25年缩减到了23年。2010年是普洱试种咖啡的第22个年头,新老交替的现实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最早种植咖啡的农户和企业面前。

3、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普洱是中国咖啡最大的种植基地,咖啡种植环境最好、咖啡品质最优、咖啡产量最大,咖啡产业最具发展前景。普洱市紧紧抓住桥头堡机遇,将以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决心来培植咖啡产业,用发展烤烟产业的机制来加快推进咖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1发展思路。以“抓好标准贯彻、抓好基地管理、抓好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开拓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管理,培育龙头,拓展市场,走精品咖啡之路,全力打造“中国咖啡之都”。

3.2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咖啡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产量7万吨,总产值达15亿元,把普洱建成全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3.3发展措施。

3.3.1加大领导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做好原有咖啡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咖啡产业发展,积极研究分析咖啡产业发展形势,制定出台鼓励产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优惠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咖啡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督促抓好咖啡产业发展。

3.3.2确立品牌意识,加强督促指导。组织有关人员对咖啡产业进行调研,对生产、流通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在生产过程,严格按照云南省《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确保普洱市咖啡整体质量;在监督管理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生产、流通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引导大家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流通,确保“思茅咖啡”的优良品质;在流通方面,要求各家出口公司严格按照云南省《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准》中咖啡豆的分级标准进行寄样、报价和出货,低于该标准的应注明是“级外豆”。对申报出口的咖啡,凡是符合云南省《思茅小粒种咖啡综合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