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交流(PPT)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篇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之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
他向我们介绍、描绘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图景:比如在《理想的学校》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十所最好的特色学校;在《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上海、南京等地有声有色的学生社会活动、体验教育基地;在《理想的校长》中干脆自己提出创建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建议是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
朱永新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
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
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
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
“只有双赢才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
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
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通过对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对于教育的本质、目标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新教育之梦》的读书心得总结。
首先,我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学生被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学校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数和排名,而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很少有机会发展。
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仅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使学生们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学生们被迫背诵大量的知识,却很少有机会实践和应用,导致教育成了一种机械的记忆和重复。
《新教育之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它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在《新教育之梦》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关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首先,他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激发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发言和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给他们。
其次,作者提到了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强调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不仅仅是考核学生的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作者还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需要对《新教育之梦》中所提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进一步思考和践行。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重要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其次,我们要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引导者和激发者。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1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想。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从师范院校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年轻老师,都满怀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对“教室”的定义,打造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完美教室”。
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体验成长的汗水与欢笑。
可是教育的现实很残酷,因此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就很悲壮。
坚守内心教育理想的老师们,要么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为理想卑贱地活着。
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数老师更会选择一种更适应现实的方式: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灵,放弃理想。
相信每个走进教师职业的人都曾拥有过教育的理想,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不成熟,在残酷的现实中,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成熟了。
成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然后我们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一直怀揣的梦想,难道就是人生的枷锁?放弃梦想,却又心有不甘。
谁能够告诉我们,这种悲壮的坚守,价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说,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
旅行让你以另外一种身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旅行,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
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
康德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福柯也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他们都认为学习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者的相遇和对话,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
按照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旅行。
旅行既要费钱,很多时候还很费力,但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旅行从来都是旅行者心甘情愿的选择。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精选8篇)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篇1《新教育之梦》是朱永新教授编著的,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这本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将这本书拜读完了。
梦开始的地方,是孕育希望的地方,也是奔向光明、理想的起始地点。
梦,之所以称之为梦,是她有绚烂诱人的前景,是那遥不可及的距离,是那心灵一隅中一直在不断呼唤你的声音。
只要心中有梦,理想也就插上了翅膀。
年幼时,爱对着蓝天诉说心中的梦想,诸如得到一块心爱的糖果,当上班里的小干部,评为一学期的“三好学生”……年少时,梦想依然纯真,诸如父母口中的考上大学,琼瑶笔下的浪漫爱情,城市那端的现代生活……后来,梦想一点一点地实现了,如今踏上工作岗位多年,年轻气盛也在慢慢地消磨退尽,自己,也终将成为芸芸众生里,那种及其注重现实,不赶浮想联翩的人了!终日里,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急急忙忙地在两点一线间来回奔波着,以为这就是——神圣的教师职业所该有的该做的。
清晰地记得作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
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
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
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教书会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习与生活接轨。
教师要创造什么?教师创造知识,教师创造人生。
知道自己的职业无尚崇高美好,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
更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瑰丽的梦,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
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
”我们竟和重重压力下的学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再来回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平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忘了要“梦想成真”首先必须要对梦进行投资,而再来对照自己所谓的付出。
新教育之梦读书的心得体会(共15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的心得体会(共15篇)篇1:《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觉得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理想中的教育。
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
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
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教育导航。
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
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给了我激励和希望。
从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
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
我的目标是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
其中又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2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新教育之梦》是新世纪教育家蔡康永的一本畅销书,书中通过作者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批判,提出了他对教育的新思考和新观点。
此书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了教育的目标、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一些个案和实例,让读者深入理解亲子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在阅读过程中,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以下是我对《新教育之梦》的读书心得总结。
首先,《新教育之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描述了自己童年的快乐和痛苦,以及对教育的渴望和追求。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培养人才、塑造个性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这一观点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完整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新教育之梦》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和成绩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过度强调竞争和分数,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反思和解决办法,如倡导个性化教育、改革考试评价体系、鼓励探索和创新等。
这些观点让我对现行教育体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认识到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三,《新教育之梦》通过一些个案和实例,让我了解了亲子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作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困惑,以及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通过这些实例,作者告诉读者,亲子教育应该注重专注和倾听,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对于学校教育,作者提出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倡多元发展和自主学习。
对于社会教育,作者认为社会应该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学生(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学生《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关于教育领域的重要著作,作者是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周国平。
通过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作为一名学生,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有了很多的思考和体会。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心得和总结。
首先,教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未来。
在《新教育之梦》中,周国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一切社会问题都归根到底是教育问题。
”从这个观点来看,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国际视野的公民,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育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周国平在书中提到了中国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应试教育、功利导向等。
他主张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教育从狭隘的成绩导向转变为全面发展的导向。
这意味着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
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
再次,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发展潜能。
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在个性化教育的推动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最后,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单纯地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周国平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只有通过实践和合作,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学习体验,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
总的来说,我在阅读《新教育之梦》时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5篇)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
(5篇)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读《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一)《新教育之梦》是一本以教育为主题的书籍,利用作者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当今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育理念。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一些思考。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现今的教育体制过于功利化,很大程度上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然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以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全面发展和应对各种挑战。
其次,书中提到了创新的教育方式和实践。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再次,书中还提出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最后,书中呼吁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但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新一代人才,教育需要不断更新与创新。
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以及改革教育制度和课程设置,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总之,读完《新教育之梦》,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潜力。
创新的教育方式和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总结(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总结《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关于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著作,作者王烁以自己多年从教的经验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新教育之梦》的读书心得体会总结。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应试的技巧,而现代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的培养。
这一点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启示。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常常只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现代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作者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
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应当是学生的家园。
学校应当营造积极、和谐、公正的教育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提醒我们要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乐趣。
再次,作者提出了教育的本质是爱与关怀。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行为,要以爱心和理解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因为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我常常感到自己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怀和理解。
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我常常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我需要更多地去关心和理解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怀和爱心。
最后,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认识到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数。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通过阅读《新教育之梦》,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新教育之梦》教育教学名著读书心得(精选3篇)
《新教育之梦》教育教学名著读书心得(精选3篇)《新教育之梦》教育教学名著读书心得篇1有机会翻开了那本蓝色封面的《新教育之梦》,思想如脱缰之马,让我在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穿梭往来。
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静的海面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而紧紧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
”该书从十个方面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
它有着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而字里行间无不浸润着作者对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满着对教育热爱的激情。
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教育书籍有了不同的认识!该书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
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的教育导航。
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篇中这样一段话: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
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给了我激励和希望。
从作者的自我简介中知道,特殊的时代给了作者特殊的经历,他能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位教育家,这是他撞击成功的结果。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怎样去撞击成功呢?我应该怎么提高挑战自己?我正在思考着。
这些都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它给了我启示,为我今后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标。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读《新教育之梦—我得教育理想》有感在暑假期间我读了朱永新先生得《新教育之梦——我得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就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得书籍、一直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被固定在一个思维模式里:“我只就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得老师,我得职责仅仅就是勤勤恳恳得备课,勤勤恳恳得上课,勤勤恳恳得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单调得工作。
书中,作者对理想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得阐述;同时对理想得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描述。
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理想”应该就是我们永恒得主题: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得投入与无私得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得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得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得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得源头活水就是崇高理想,也就是使理想变为美好得现实。
“教育得理想就是为了一切得人,教育得理想就是为了人得一切。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得激情把她得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她得眼中,教育就是一首命名为热爱与未来得诗,教育就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得梦想。
一番翻阅之后,她超凡脱俗得热情与诚恳得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她就是一位受人尊敬得教育家,在书中,她就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得教育理想,她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得教育蓝图。
朱永新先生得《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扎根教育得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得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得至爱、激情、理性与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得“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得教育主张、这样得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得理论阐述与学术语汇得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得共鸣,成为广受欢迎得教育学著作、所谓理想,就就是对未来事物得想像或希望、朱永新先生凭着对教育得至爱与理解,利用自己游学讲学、出访考察得机会,以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得多重身份与国际视野、专业眼光,向我们介绍、描绘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图景:比如在《理想得学校》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十所最好得特色学校;在《理想得劳动技术教育》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上海、南京等地有声有色得学生社会活动、体验教育基地;在《理想得校长》中干脆自己提出创建校园文化氛围得具体建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想之所以不就是空想或幻想,就在于它就是有根据得(扎根成功得教育实践),它就是合理得(符合教育发展要求)。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汇总(4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汇总《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教育著作,深入剖析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提供了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改革教育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书中观点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了现行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评价体系过于侧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丧失,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书中提出了新教育的概念和原则。
新教育主张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新教育也强调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然后,书中介绍了新教育的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
通过具体的学校和课堂实践,展示了新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推广。
这些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新教育的可行性和成果,激发了我们对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动力。
接着,书中提供了一些新教育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例如,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了项目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些方法和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能力。
最后,书中提出了新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认为,新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教育家和政府共同努力。
未来,教育需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新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通过阅读《新教育之梦》,我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新教育的潜力。
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改革和创新的精神。
我相信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动新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因此,我将会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积极尝试新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学生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汇总(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汇总《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书籍,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下面将就几个我觉得特别重要的观点进行总结。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注重的是教师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成为被动接受者,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思考和应用能力。
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作者还提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传统观念中,学校教育被视为教育的唯一形式,而社会教育则被认为是课余活动的补充。
然而,在现实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教育改革的范畴中。
只有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够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另外,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取得高分、进入名校和找到好工作。
然而,这种目标导向的教育往往让学生背负过重的压力,丧失了学习的乐趣。
相反,我们应该将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品德的培养。
只有通过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够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此外,作者还谈到了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现在的教育需要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也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这本书对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PPT
心得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小学品德课程 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其全新的标准,崭新的教 材和生活化的视野,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 的重要载体。 作为小学品德课教师,只有不 断努力,不断改变,不断感悟,积极践行, 本着“回归儿童,以学论教、自主发展”课 程理念,通过改变自己的课堂行为,充分发 挥品德课特有的综合素质教育功能,才能圆 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与新课程的共同成 长。
想 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的 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 师
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通过读书学习我对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心得体会
要有理想信念
做
好
要有道德情操
作为官员,朱永新牢记执政为民理念。担任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期间,被
誉为中国学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市长第一人,在全国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敢说敢言,以数百个提案议 案关注教育民生,并结集出版《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 民主政治进程》等著作。其中根据其教育提案与建议选编的《给中国教育的100个 建议》获评为“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华 十大财智人物”、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 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假期里,细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本书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及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
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
读过之后,让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不禁掩卷深思,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将教育的本质诠释的淋漓尽致,教育的未来、教育的理想进行了美好的憧憬。
朱永新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
这本书的引言中用了英国盲人教育大臣戴维的故事---他不断追寻理想,最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读着朱老师清新的文章,激起了我对未来的向往:和同学们谈天说地,聊他们的未来与梦想,望着那张张可爱的面庞;向往着美好的教育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教育蓝图……学校不再是学生的牢狱,而是他们快乐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
教师不再是重复的机械教学,而是充满爱与理想,追求卓越与创造,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开启诗意田园之门。
《新教育之梦》一书并不像很多的教育类书籍一样泛泛而谈,大道理一堆,而是从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入手,进行分析、阐述。
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智慧,充盈着诗意,澎湃着理想。
朱永新老师从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到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娓娓而谈,让人感觉犹如与智者交流,又如与长辈沟通。
朱永新教授以独特的眼光从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谛,并运用通俗的手法表达出来,在客观地分析了现行教育的现实和困惑之后,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
《新教育之梦》心得体会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
在《新教育之梦》中,朱永新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又深刻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力量。
书中强调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衡量和塑造他们,而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追求成绩和效率,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总是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
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却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朱永新教授还提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
这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仅仅拥有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教育。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大学范文(3篇)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大学范文《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新教育之梦是一本富有启发和思考的教育类图书,该书以丰富的案例和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和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心得总结。
首先,该书深入探究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他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这个观点让我深思,因为在现今的教育系统中,往往过分重视应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其次,该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例如,作者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校创设创新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启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另外,该书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例如,书中提到了一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中学,通过开设创新课程和组织创新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个案例让我看到了创新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也让我对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我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该书深入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新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大学范文(二)《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由林凤翔编著的教育著作。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
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
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
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
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
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