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章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2、现代的土地资源评价
(1)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吸收前苏联的一 些研究成果,发展了土地类型学,从土地类型的 角度对我国各自然分区的内部特征进行剖析,并 且在1959年完成全国自然区划。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土地资源评价的含义
1
考虑土地用途及其对土地的要求(如:耕作, 畜牧,林业,城镇,交通旅游等);
2
对土地的各种性状进行基础调查,并按照所
考虑的土地用途的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土地评价 的实质
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 间的关系
土地质量(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等)和土地用途(包括各 种土地利用方式) 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 定区域内的适宜性程度,包括当前适宜 性和潜在适宜性、生态适宜性、经济适 宜性和社会适宜性。
要求
土地用途
土地性状
土地评价 只有针对特定的土地用途,土地适宜性才有意义。
(二)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型在可能获得 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行比较
产出
分析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投入
(三)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土地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价时必须兼顾生态 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土地评价必然涉 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只有利用这些学科知识进行综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
3、土地资源的限制性
又称土地资源的局限性,它是与适宜性相对而存在的,是限制土 地资源再生过程中发挥潜力的障碍因素。 由于土地资源中某种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缺乏,限制土地资源 的潜力或某种用途的正常发挥,或影响了某些用途的适宜程度。 限制因素有不易改变的,即稳定性限制因素(气候、地貌);也 有容易改变的(植被,水文),称不
(3)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土地分类与土地评价研究向前推进一 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1)土地评价研究;(2)土地资源调查研究;(3)土地资源生 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4)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研究; (5)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研 究;(7)土地规划研究;(8)土地资产评估研究;(9)新技术、 新方法的应用研究;(10)土地管理研究(特别是在土地产权 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资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继土地资源调查,解决了土地资源的类型数
量和分布之后,进而解决土地资源的质量问题。通 过土地资源评价,可确定土地资源的潜力水平、土 地资源的适宜性以及其所能承载人口的数量等。
第一章
内容提要
绪 论
•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
• 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5、是进行其它任何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6、是进行土地质量监控和土地退化评估的关键技术途径
(二)土地资源评价的任务
1、阐明土地利用的潜力。
2、阐明土地的适宜性。
3、阐明土地的利用效益。 4、阐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
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土地资源生 产力的高低,但这个生产力又多是通过资源 的适宜性和限制性间接表现出来的。
们需要程度的过程。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
目的---------为税收服务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
1、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2、为土地税收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客观评估土地在各种有偿使用或转让过程中的价格的重要依据 4、是科学评估土地经营效果的主要手段
二、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四)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进展
(Fra Baidu bibliotek)土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传统经典的评价方法
(1)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1961)
•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 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
•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及一般工作程序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动态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草场退化
沙漠化
森林砍伐
是对土地利用大类的生产潜力,划分主要依永
久性土地限制因素的强弱,且依据的是最小原理。 评价系统包括三个等级单位:潜力级,潜力亚 级和潜力单元。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传统经典的评价方法
(2)联合国土地评价纲要(1976)
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而建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体系。 评价系统有四个层次: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 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和土地适宜性单元。
3、评价标准: 对同一项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若标准不同, 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 4、评价方法: 依据来源可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系统结构中,调查与评 价者是主体,调查与评价是客体,目的是调查与评 价的出发点,标准和方法是调查与评价得以完成的 手段。
(一)要针对特定的用途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和分类
研究对象
研究目标
当前适宜 性评价
潜在适宜 性评价
土地自然适 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 潜力评价 评价目的
土地经济 评 价
评价结果的形式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评价 方法
土地评价
评价 对象
评价
单项评价
综合评价
目标
农业 用地 评价
林业 用地 评价
牧业 用地 评价
旅游 用地 评价
自然保 护区用 地评价
交通 用地 评价
1、土地适宜性评价 是指对特定土地用途的适宜类型和适宜程度、限 制类型和限制程度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可分为当前 适宜性评价和潜在适宜性评价。 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又称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生产能力评价、土地利
1、评价的主体 调查评价的执行者——负主要责任的组织和个人 组织:行政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学 会、个人 影响: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责任心、 工作态度
2、评价客体 客体——土地资源,对土地利用和管理产生重大影 响的特性 土地资源的属性:自然与社会经济 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偏重于自然属性 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偏重于社会经济属性调查
(二)国内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2、现代的土地资源评价
(2)第二阶段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吸收了欧、美、 澳等国的思想,完成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 1:100万土地类型图等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城市 土地、林地、天然草地等的评价分析,土地综合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形成。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土地评价作为一个学科形成有两个标志: (1)首先,美国19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土地潜力
评价,经过20年的时间,于1961年发布了土地潜力分类
系统,并被许多国家采用。 (2)其次,联合国粮农组织为统一世界各地的评价方法, 于1976年正式出版了《土地评价纲要》,形成了比较完 整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
1、土地资源的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即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资源的基 本特征,也是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般来说,土地资源生产力可分为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 产力。 二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距离,土地资源评价时应把两者 结合起来研究。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
2、土地资源的适宜性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1、古代的土地资源评价
距今约2500年前的《周礼》,是我国最早的具有土 地思想萌芽的著作,该著作把全国土地划分为山林、 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
2000年前的《管子· 地贡篇》把全国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 种,确定了土地等级系统,对土地进行了简要评价。 《禹贡》根据土地自然肥力的差别将九州土地分为上、中、 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共九级,并按土地等级 规定田赋标准。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
(六)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
土地评价时要在几种土地用途之间进行比较,
分析几种用途的优劣,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方式。
(一)土地系统理论
(二)土地资源空间分异理论
(三)土地区位理论
(四)土地生产力理论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六)土地国情和国策理论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动态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传统经典的评价方法
(3)前苏联土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为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制定。
评价体系分为四级:土地类、土地级、亚级和 地种。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传统经典的评价方法
(4)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系统
按气候、水热条件和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限制性
合分析才能系统全面地进行土地评价。
(四)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进行土地评价时要考虑各种土地因素,以及当 地土地条件有关的因素。 土地评价要因地制宜,充分分析当地的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使土地评价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实
用性。
(五)适宜性是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的
只有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性,才能说明这种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是前苏联土地类型学或景观 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景观思想 指导下,前苏联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土地问题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土地分类、 分级、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2、20世纪90 年代以来的新进展
(二)国内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2、现代的土地资源评价
(3)第三阶段
80年代中期至今,土地研究结合国土整治与 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利用 规划、开发区建设、土地使用制度研究、城市规 划等实际工作进行。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二)国内土地资源评价发展历程 2、现代的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就是指土地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对发展某项生产 或作为某种用途所提供的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这既与土地利用方 式有关,又直接决定于生物的特点、更替及产量等。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一般可以分为多宜性、双宜性、单宜性和暂不 适宜等几种,且多是针对农林牧利用而言。 一般来说,土地质量越好,其适宜面就越宽,而质量越差,则适 宜面就越窄。
进行分级。 五级分类系统: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 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传统经典的评价方法
(5)农业生态带方法(agro-ecological zoning,AEZ) FAO为获取农业发展规划所需资料,在进行土 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的过程中创立的。 AEZ是土地评价中的里程碑,主要定量化方法 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中。
资源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以
及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一个土地资源评价系统,
并将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表示在专题地图上。
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壤评价的区别 土地评价与土壤评价不是同一个概念。土壤评 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差异进行 的土壤等级的评定,土壤肥力的高低,仅仅是土壤 因素的综合评定。而构成土地特征的各要素,包括 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 因素和社会属性都是土地资源评价的因素之一。由 此可见,在内涵及应用范围方面,土地评价要比土 壤评价广泛得多。同时土壤是土地的重要部分,土 壤评价是土地评价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们 又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用可能性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条件下,
对土地生产力水平的综合鉴定。
3、土地经济评价 是指在自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并用可比的经济效益指标,如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投 资回报率、级差收入等,表示其评价结果的过程。 4、土地质量评价 是根据土地特性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
质量、评定土地质量等级,并描述出土地质量满足人
水土流失
正应为这些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式,使得土地利用规
划越来越受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对
土地利用作出合理的决定,以便从土地的利用中获得最
大的利益,同时又能为将来保护好这些土地服务。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土地资源评价就是针对特定的利用目的,运
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资源以及与土地利
用有关的经济社会条件进行综合考察,阐明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