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诊疗常规
冠心病诊疗流程与随访
冠心病诊疗流程与随访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的诊疗流程包括初步评估、详细评估、治疗和随访。
初步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身体检查和相关检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冠心病的可能性。
病史询问包括了解患者的症状、家族史、危险因素等。
身体检查主要是观察心率、血压、心律,听取心音等。
相关检验一般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心肌酶谱和冠状动脉造影等。
详细评估是指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进一步综合分析患者的诊断,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常用的检查包括运动试验、心脏超声、核素心肌显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检查能够评估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心功能状态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治疗阶段是根据详细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提高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的通畅度,增加心肌血供。
随访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评估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以及提供持续的医疗指导和支持。
随访一般包括定期的复查和症状询问。
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液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疾病进展情况。
症状询问主要是了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如胸闷、胸痛、气急等。
此外,随访还包括生活方式指导、药物治疗调整等。
生活方式指导主要包括合理的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调整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适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保持药物疗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之,冠心病的诊疗流程包括初步评估、详细评估、治疗和随访。
通过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和随访,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做好日常护理和心理疏导等,以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冠心病诊疗方案
冠心病诊疗方案冠心病诊疗方案1、概述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2、诊断2.1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疾病史等因素的调查,以及诱发心绞痛的相关因素的询问。
2.2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心律等的测量,心肺听诊,心脏杂音检查等。
2.3 心电图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诊断心脏节律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2.4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血脂水平等的检测,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和血脂代谢情况。
2.5 心脏影像学检查包括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等的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血管状况。
3、非药物治疗3.1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等,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3.2 心理支持与康复提供心理咨询和相关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3.3 心脏起搏器植入对于心律失常明显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4、药物治疗4.1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4.2 拓展冠状动脉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
4.3 β受体阻断剂用于减轻心脏负荷,控制心率和血压。
4.4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耗氧需求。
4.5 氨基酸酶抑制剂用于降低心肌需氧,减轻心绞痛症状。
4.6 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介入治疗和手术5.1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简称CABG手术,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患者。
5.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PCI治疗,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
6、附件6.1 冠心病诊断报告样本6.2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示例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冠心病: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
7.2 心绞痛: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
7.3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最新进展。
一、冠心病诊断1、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或饮食后加重。
2、体征: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体征。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音减弱、心脏杂音等异常体征。
3、辅助检查: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二、冠心病治疗1、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血栓形成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某些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血管到心脏,以改善心肌供血。
4、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降低冠心病进展的风险。
5、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三、最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如抗血小板新药、新型介入技术等。
这些新进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
冠心病诊疗指南
冠心病诊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医学界发布了一份冠心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针对该指南进行讨论和解读,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
一、诊断标准冠心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心脏造影等多种检查方法。
根据冠心病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症状,还要结合心电图和心脏造影等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
1. 症状评估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
根据症状的特点和发作频率对胸痛进行评估,可以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可能性。
同时,还应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胸痛的疾病进行鉴别。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
在冠心病诊疗中,心电图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3. 心脏造影心脏造影是一种进一步明确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心脏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冠脉狭窄的情况,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位置,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冠心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和搭桥手术治疗,既要缓解症状,又要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1. 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药物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冠心病诊疗指南,相关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 介入手术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主要是通过冠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技术,改善冠脉狭窄情况,恢复心血管的通畅性。
3. 搭桥手术治疗搭桥手术是一种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
通过取自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修复或分流冠脉狭窄部位,以改善心血管供血,缓解患者的症状。
三、生活方式干预冠心病的治疗不仅要依靠药物和手术治疗,还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诊疗指南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活方式干预。
冠心病诊疗常规
冠心病诊疗常规
一、心绞痛:
发作时可见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及收缩期增厚率下降。
二、心肌梗死:
1. 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区心肌回声减低,阶段性运动异常,可变现为运动减弱、运动消失、矛盾运动。
非缺血区可有代偿性活动增强。
2. 陈旧性心肌梗死:阶段性室壁变薄、回声增强、运动异常。
3. 心肌梗死并发症:
(1)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变薄区域连续性中断,心包腔积液。
(2)室壁瘤:心室壁局限性变薄、膨出、矛盾运动,其内可见有附壁血栓。
(3)左室附壁血栓:心腔内异常回声光团,多附着于左室心尖部。
(4)室间隔穿孔:肌部间隔回声中断,周围心肌活动异常,可伴有室壁瘤形成。
CDFI室水平左右分流。
(5)乳头肌功能不全:左室扩大、功能下降,乳头肌回声增强,运动减小或丧失,严重者可有乳头肌断裂。
CDFI二尖瓣反流。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怎样的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怎样的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对于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一个系统的流程。
常规的诊断顺序对于准确识别冠心病的症状、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1、了解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病史,包括疼痛的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的放射部位等。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以获取全面的疾病信息。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检查心脏的听诊和视诊情况。
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
3、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4、心电图(ECG):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的异常节律和电信号,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梗死。
5、超声心动图(Echo):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它利用高频声波来生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像。
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情况,医生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特定类型的心肌病。
6、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它通过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口,注射造影剂并拍摄X光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情况。
7、心肌核素显像(MPI):心肌核素显像是另一种无创性检查,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来评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梗死。
在完成上述诊断步骤后,医生将综合分析所有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医生还会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借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工具来评估病情。
冠心病诊疗常规()
胸痹(心绞痛)诊疗常规(2012优化)【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以胸部闷痛为主症,多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休息或用药后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二)、西医诊断:1、临床表现(1)、症状: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饱餐或受凉诱发。
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至小指与无名指,重者可有濒死感,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出汗,疼痛持续1~5min,偶可持续10~15min,休息及用硝酸脂制剂后可缓解。
不典型表现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伴消化道症状,或仅感胸闷不适。
(2)、体征: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心尖部可有收缩期杂音。
部分患者可有第四心音。
可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逆分裂、疼痛缓解后消失。
2、辅助检查(1)、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压低0.1mV,或抬高0.2mV(V1~V4, 抬高 0.4mV)。
T 波低平或倒置。
半数病人可出现心率失常(如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心绞痛时心电图改变多短暂,需发作时描记或进行监护才能发现。
心电图无改变者则需作心脏负荷试验或其它检查以协助诊断。
(2)、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3)、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可发现胸痛时有缺血表现。
(4)、可到外院行冠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3、分型(1)、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是指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一个月以上;(2)、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包括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
冠心病诊疗方案
冠心病诊疗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其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诊断和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冠心病的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咳嗽等,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可能性。
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常用的一项检查。
它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检测出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3.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坏死标志物和脂肪代谢指标,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疾病风险。
4.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了解冠状动脉是否受限。
5. 冠脉造影:这是一种介入治疗的同时也是一种诊断手段,通过注入造影剂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和堵塞。
二、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冠心病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介入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医生会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胸痛、降低血脂和血压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他汀类药物等。
2. 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的摄入。
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和游泳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3. 介入治疗:当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法缓解症状或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时,医生可能会推荐介入治疗手段,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
三、冠心病的预防措施除了治疗方案,预防也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烟草控制:尽量不吸烟,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2.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冠心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纤维、蔬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主要疾病诊疗规范
主要疾病诊疗规范疾病的诊疗规范是医学界广泛认可的一种指导医生进行患者诊疗的标准化文件。
它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疾病的诊疗规范,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一、冠心病诊疗规范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冠心病的诊疗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听诊和心电图检查等。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3. 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有疑似冠心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冠脉狭窄或闭塞。
4. 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要定期进行血脂、血压等检测,并按照规范进行选择和应用药物。
5. 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包括支架植入等。
二、糖尿病诊疗规范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诊疗规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诊断标准:根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诊断,包括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前期等类型。
2.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医生需要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4. 并发症管理: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需要及早预防和干预。
三、高血压病诊疗规范高血压病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病的诊疗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血压:医生需要通过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2. 诊断标准:根据多次血压测量结果,对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进行判断。
3.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4. 药物治疗:根据血压水平和合并症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心脏血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24年版的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冠心病可分为无症状、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为不同阶段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无症状阶段是指患者没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但仍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此时可通过常规体检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等)发现心脏病变。
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首要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同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
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在体力或情绪激动等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
诊断稳定性心绞痛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治疗方面,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心肌梗死。
对于高危患者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包括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包括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等。
治疗方面,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肝素等进行急性期管理,同时尽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以恢复血流通畅。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等。
此外,心脏康复程序也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和教育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综上所述,2024年版的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针对不同阶段的冠心病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手段,达到减轻症状、防止心脏事件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冠心病诊疗常规
冠心病诊疗规范(修改)厦门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包括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
我科多收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临床病情急重,死亡率较高。
本科就此疾病制定诊疗常规。
一、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症状: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大量吸烟、受寒、饱食时突然发生位于胸骨体上端或中端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或放射到上肢(左侧多见)、肩、背、颈、咽、下颌。
疼痛有的经休息或去除诱因或含服抗心绞痛药物后能迅速缓解,有的则持续不能缓解,胸痛剧烈伴汗出肢冷、唇甲紫绀等表现。
体征可无阳性体征,或可见心率加快和血压轻度升高,心尖双重搏动,第四心音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心尖区收缩区杂音。
检查:1、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和T波的降低或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则为ST段抬高。
心肌梗死见异常Q波及ST-T的动态变化。
部分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2、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脂、血糖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或/及室壁活动异常。
4、冠状动脉造影(我院正在筹建中),能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表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二)中医辨证分型1、心气亏虚主症:胸闷隐痛,气短,动则喘息,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虚细缓或结代。
2、心气亏虚痰瘀痹阻主症:胸痛胸闷,部位固定,气短,动则喘息,倦怠乏力,面色晦,舌暗红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苔薄,脉弦细或结代。
3、气阴两虚主症:胸闷痛时作,心悸气短、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面红等;舌红,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4、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主症:心胸疼痛较剧,痛有定处,伴有胸闷,心悸气短、心烦不寐,纳少倦怠,日久不愈。
舌暗红、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5、痰浊壅盛瘀血内阻主症: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体胖多痰,身体困重;舌淡红,苔浊腻或滑,脉滑。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及早诊断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冠心病,以下是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诊断1. 病史询问:首先,医生应向患者了解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疼痛的性质、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吸烟史、饮食习惯等。
2. 体格检查:医生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听取心脏杂音等。
3.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常见方法之一。
正常心电图不排除冠心病的存在,但对于出现ST段抬高、ST段压低、T 波倒置等异常改变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冠心病。
4.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脂、血糖以及心肌酶谱等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风险。
5.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射血分数等指标,有助于确定冠心病的程度及影响。
6. 放射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确诊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
其他放射学检查,如CTA、MRI等也可辅助诊断。
二、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 血运重建:对于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血运重建手术是必要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常见的血运重建手术方法。
3. 心脏康复: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心脏康复非常重要。
心脏康复包括合理的饮食管理、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及心理支持等,有助于恢复心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风险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以减轻心血管病发作和并发症的风险。
5. 长期监测: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长期监测,包括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心功能等指标,以及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等。
冠心病诊疗方案
冠心病诊疗方案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血管壁长期受损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导致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的诊疗方案,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首先,冠心病的诊断是关键的一步。
临床上,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
病史询问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诱因及疾病持续时间等。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听诊、观察呼吸、触诊等,可观察到心悸、心音减弱、颈静脉充盈度异常等体征。
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放射学检查等。
心电图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能够观察到心肌缺血相应的改变,如ST-T改变和Q波。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冠心病相关的异常。
放射学检查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显像,能够直接观察血管病变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通过药物控制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涉及到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减少心肌缺血,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轻度狭窄的患者,药物治疗通常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而对于症状明显或严重狭窄的患者,介入治疗通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是通过搭桥手术,即冠-静脉路,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问题。
这种手术需要进行心肺转流,手术风险较大。
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是通过导管技术将支架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扩张血管,从而恢复冠脉血流通畅。
这种手术风险较小,适合病情不是太重的患者。
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手术后还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支架通畅且没有再狭窄。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外,冠心病的诊疗方案还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心理康复。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
冠心病的诊疗标准
冠心病的诊疗标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诊疗标准。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诊疗标准以及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一、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 症状诊断: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憋气、心悸等,这些症状通常在体力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述来判断是否符合冠心病的症状。
2. 体征诊断:冠心病的体征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时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脏病理学检查中发现的冠状动脉狭窄等。
通过相关体征的观察和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
3. 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常常与冠心病的存在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其他如心肌酶谱、血脂等指标也可以提供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二、冠心病的治疗标准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避免心肌缺血发作。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严重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通过这些介入治疗,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
3. 心脏搭桥手术: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用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替代冠状动脉病变段,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三、诊疗标准的意义冠心病的诊疗标准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医学界对冠心病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和思考。
这些标准所依据和代表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是对冠心病的深入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总结。
诊疗标准的制定过程需要大量的研究数据作为支撑,这些数据来自于临床试验、病例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冠心病诊疗规范
冠心病诊疗规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冠心病的诊疗规范是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指导。
首先,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
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而体格检查中常见的征象有心律不齐、心音增强等。
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病变的程度和部位。
其次,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是常见的治疗措施。
对于中度和重度冠心病患者,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减少心肌缺血和缓解症状。
愈发严重的情况下,手术干预是常见的选择,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术、冠脉旁路移植术等。
冠心病的诊疗规范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冠心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心脏检查,特别是对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加强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冠心病,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其次是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等。
同时,也需要遵守规范的药物使用原则,避免滥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手术干预也需要遵守相应的指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另外,长期管理和康复护理也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危险因素,确保病情稳定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也是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扰,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诊疗规范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冠心病诊疗流程与随访
冠心病诊疗流程与随访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正确的诊疗流程和随访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诊疗流程和随访措施。
冠心病的诊疗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有关冠心病症状的详细病史,包括疼痛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加重因素等。
同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听诊心脏杂音等。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工具,能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医生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并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等异常情况。
4.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然后通过X光摄影来观察冠状动脉的通畅情况和病变程度。
5.心脏核医学检查:心脏核医学检查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可以评估心肌的血量和代谢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等情况。
6.血液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查,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1.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抗血小板药、抗心绞痛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等,以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减轻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
2.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3.手术治疗:对于冠心病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可以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即将患者的其他血管和人工导管直接连接到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冠心病的随访是患者康复和预防二次发作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复查: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冠心病诊断治疗临床路径
冠心病临床诊疗常规一、入院常规检查A、化验1、五分类血常规组合2、尿常规3、大便常规+OB4、血离子5、生化全项6、凝血两项7、乙肝五项8、抗一HCV9、TPHA,抗一HIV10、动脉血气分析+代谢(非吸氧状态),非吸氧动脉POz低于70π≡Hg者,复查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血气。
11、BNP12、心梗两项(TNEMYO)13、肺功能(1秒率低于70%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B、检查1、心电图(ECG):入院当天18导心电图,以后酌情。
2、心脏三位相3、超声心动图(UCG)4、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5、腹部彩超C、特殊检查1、即往明确脑卒中病史者,需要获取半年以内的颅脑CT资料2、糖尿病患者需要检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入院常规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3、高血压患者至少每日一次血压结果。
4、肾功能不全者行内生肌酊清除率测定为围术期用药调整提供依据。
二、入院常规治疗A、硝酸酯类药物1、首选长效口服制剂2、必要时联合应用短效口服制剂或静脉制剂(条件医嘱:SBP<90π≡Hg,停用一次并通知医生)B、B一受体阻滞剂(条件医嘱:HRV60次/分,SBPV90mmHg停服一次并通知医生)1、首选入院前原制剂,原剂量2、入院前未服用者,根据心率、心功能等情况酌情使用C、抗凝药物1、停用全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2、需要抗凝者首选低分子肝素3、需要抗凝的情况:⑴支架植入术后服用抗凝药物者⑵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者⑶重要冠脉血管近段狭窄>90%者D、吸氧治疗E、通便F、禁烟G、未开通梗塞相关血管的急性心肌梗塞1周以内患者,限制活动,卧床休息。
H、控制高血压:一般情况140∕90mπιHg以下I、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1、首选原治疗方案2、血糖控制标准:空腹V8mmol∕L,餐后2小时VIOnimo1/L3、原方案不满意者,调整胰岛素治疗J、利尿治疗1、适用人群:⑴临床心功能评价II级(NYHA)以下⑵EFV35%⑶有明确水肿的患者2原则:利尿,补钾同时进行,同时监测尿量,必要时监测出入量K、降脂治疗1、治疗标准:低密度脂蛋白(LDL-C)<100(2.6)mg∕dl(mmol∕L)总胆固醇(CHO)≤200mg∕dl(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⅛40mg∕dl(1.lmmol/L)甘油三脂(TG)≤150mg∕dl(1.7mmol∕L)2、药物选择:降低胆固醇:首选他汀类药物升高HDL-C:首选烟酸,然后还是贝特类、他汀类降低TG:首选贝特类药物L、术前胸痛发作的处理流程1 .静卧、吸氧2 .症状判断3 .生命体征(HR、BP)测量4 .硝酸甘油0.5mg∕次含服,每3-5分钟重复一次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5 .超过患者常用剂量症状仍不能缓解,急查标准导联心电图,静脉应用硝酸甘油,同时含服消心痛5mg∕次,进行持续心电和无创血压检测6 .SBP>90mmH g,硝酸甘油加量或/和重复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7 .胸痛30分钟不缓解,给予吗啡5Tomg皮下注射,抽血检测心肌酶,重复标准导联心电图8 .治疗和监测期间出现血压下降趋势,或心律失常,或经上述积极处理胸痛仍不减轻,或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情况,开放第二条静脉通路,通知患者主管医生9 .病重通知10 .没有冠脉造影的患者准备急诊造影11 .已具备造影结果的患者,根据病情变化,做好急诊手术或应用IABP的准备三、手术医嘱A、平诊手术1 .定于(时间)在全麻(体外循环方式)下行冠脉搭桥手术2 .备皮3 .配悬红4个单位,血浆800ml(备用);血小板1个治疗量(手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停用不足5天者)(必用)4 .抽血样5 .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具体详见科室文件。
冠心病诊治要点
冠心病诊治要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医学界对冠心病的诊治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的指南和规范。
本文将从冠心病的基本概念、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病理过程。
其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憋闷感、呼吸困难等。
诊断冠心病的首要手段是心电图(ECG),具有简便、无创等特点。
但心电图结果仅供参考,不是诊断冠心病的最终依据。
冠心病的确诊需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在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X射线摄影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阻塞以及血流情况,从而确定冠心病的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
除了冠状动脉造影外,还可以通过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手段来辅助冠心病的诊断。
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观察心肌血流情况,帮助确定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心脏壁运动异常等指征。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扩血管、降脂等药物,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缺血症状。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狭窄的冠状动脉部位植入支架,恢复冠状动脉的正常血流。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常见的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患者应该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冠心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力,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体育锻炼、心理疏导等。
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提高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外科手术围术期诊疗常规一、术前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凝血四项、血型+抗筛、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心肌酶+TNI2.特殊检查(1) 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
(2)心电图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3)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
心脏彩超显示心血管结构改变和瓣膜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心脏收缩及室壁运动情况。
冠心病人术前常规做双侧颈动脉、双肾动脉及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4)肺功能检查(5)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及其性质、程度、受累部位、有无室壁瘤等。
(6)核医学检查可定量测定心脏功能和瓣膜返流程度,评估心肌缺血、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肌存活情况。
二、术前治疗(一)一般治疗1、休息2、控制心率、血压、血糖、血脂等3、应用扩张冠脉药物冠心病人可常规口服益姆多,合贝爽,万爽力等改善心肌血供药物,心绞痛发作者可予以硝酸甘油、合贝爽、异舒吉单独或联合泵入4、抗凝治疗常规停用阿司匹林及波立维3-5天,改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于左主干病变及频发心绞痛,可不停阿司匹林,必要时欣维宁泵入(二)特殊情况处理1、心功能不全:常规强心、利尿、扩管、营养心肌2、急性冠脉综合征:ST段抬高型 2周后手术非ST段抬高型数天后可手术如果血压循环不稳定,频繁心绞痛,可予以IABP辅助,急诊手术三、手术要点1.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1)血管桥的准备:a)常规切开取大隐静脉仰卧位,膝下垫枕,大腿外旋,从大腿内侧肌间沟或内踝关节前一指做皮肤切口,找到大隐静脉后,进入血管鞘,锐性和钝性解剖大隐静脉,延血管走行间断做皮肤切口,游离并切断血管分支,操作过程要轻柔,注意保留一定长度的血管残端,防止造成官腔狭窄。
忌用镊子或血管钳夹持血管以免损伤内膜。
静脉取下后,需逐一检查血管壁,夹闭小血管分支,然后用生理盐水(肝素12500IU加罂粟碱注射液60mg配入400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b)腔镜辅助下取大隐静脉仰卧位,膝下垫枕,大腿外旋,股骨内侧髁下两指做纵切口2cm,显露大隐静脉,钝性分离大隐静脉周围组织,应用血管获取专用系统和电视内镜可视系统,采用锥形剥脱器(Tip头)延大隐静脉上表面和下表面逐渐向前推进,分离大隐静脉及周围软组织,形成隧道,继续用Tip头推开静脉周围脂肪形成窗口,换双极电凝刀,借助C环显露大隐静脉分支,电凝分支并剪断,游离完毕后,在大腿根部对应处作1cm切口,离断后取下大隐静脉。
小腿血管获取方法类似大腿,区别在于先延大隐静脉下表面向前推进分离大隐静脉,然后分离上表面。
c)乳内动脉分离:乳内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下壁,走行于胸骨侧缘外侧约1-2cm处,全长约20cm,左侧稍长于右侧,走行至第6肋软骨处分叉肋间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
常规正中劈胸骨开胸,乳内牵开器牵开胸骨;钝性分离胸膜壁层,显露乳内动脉,用电刀在乳内动脉两侧1.0-1.5cm处切开胸膜壁层,带蒂游离乳内动脉,一般从第一肋间开始向下游离,肋间小分支用电刀止血或钛夹夹闭,上端游离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下端至剑突水平。
肝素化后结扎切断远端,修剪完毕后包裹于罂粟碱纱布备用。
d)桡动脉分离2)体外循环建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转流、降温、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肌保护液。
3)CABG基本技术:转流前结合冠脉造影结果确定靶血管位置,设计搭桥方式及顺序。
心脏停跳后,于狭窄远端纵向切开靶血管,修剪桥血管远端,于吻合口“脚跟侧”切开适当大小以与靶血管切口匹配,以8/0或7/0Prolene线连续缝合将桥血管端侧吻合至靶血管,注意针距、边距均匀,吻合口尖端可用“三针法”,打结前灌注盐水或停跳液排气,并检查吻合口有无漏血及是否通畅。
注意桥管长度适当,序贯吻合应注意桥管走行,避免成角。
乳内动脉吻合口两侧注意固定减张。
升温排气后开放升主动脉,侧壁钳钳夹升主动脉壁,以直径4.0或4.5mm打孔器于主动脉根部打孔,桥血管近端以6/0Prolene线连续吻合至主动脉开孔。
完成吻合后以动脉夹夹闭桥血管远端,开放侧壁钳,以6/0针扎桥血管近端排气,充分排气后开放动脉夹恢复冠脉血流。
停机、中和、测定桥管流量(流量<15ml/min应重视),拔管,确切止血后关胸。
2.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1)桥血管的获取同体外循环搭桥手术2)非体外循环CABG基本技术:术前结合冠脉造影结果确定靶血管位置,设计搭桥方式及顺序。
肝素化,常规正中劈胸骨开胸,悬吊心包,主动脉壁缝荷包线备用,1%利多卡因心表喷淋,于心脏后壁心包处悬吊2/0缝线,套长橡皮管备用,以温热湿纱垫填塞,收紧后壁心包缝线,小心抬起心脏,协助显露冠脉,根据术前冠脉造影结果选择靶血管,心脏固定器局部固定,解剖分离吻合处,于吻合口近段用钝头针缝置橡皮阻断带,阻断靶血管近端,于狭窄远端迅速切开靶血管至适当大小,放置分流器后,松解阻断带,恢复冠脉血流。
冠脉吻合及流量检测同体外循环搭桥。
所有桥管吻合完毕后2/3量鱼精蛋白中和,止血,关胸。
3.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1)术前准备:仰卧位,左侧肢体垫高15度,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贴体外除颤极板。
2)切口选择:根据不同的拉钩器械选用不同切口:菲林拉钩选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侧切口约5-6cm;圣骑士拉钩选用第五肋间靠胸骨左缘外侧约6-8cm。
3)乳内动脉获取:借助特制器械,头灯直视下游离乳内动脉,保留伴行静脉、筋膜和临近组织形成带蒂血管桥,必要时可在胸壁打孔,胸腔镜辅助下操作。
乳内动脉游离上至左锁骨下动脉起源处,避免损伤无名静脉,下至第六肋。
全量肝素化后离断乳内动脉,远端结扎,近端修剪备用。
4)冠脉吻合:于前降支附近切开悬吊心包,显露左前降支,固定器局部固定,乳内动脉端侧吻合至靶血管,操作要点同常规搭桥手术。
中和,止血,摆放胸管,关胸。
4.冠脉杂交常规1)适用于冠脉多支病变,前降支以乳内动脉搭桥,其它冠脉分支病变可植入1-2枚冠脉支架,尤其适合于高龄或伴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
2)在杂交手术间,先行小切口乳内动脉搭桥,程序同前,中和肝素后,确切止血,放置引流管,关胸。
3)经胃管给予拜阿司匹林0.2g(2片)和倍林达180mg(2片)4)半小时后,由介入医生植入冠脉支架5)术后抗凝:见抗凝常规5.心梗后并发症处理1) 室间隔穿孔:心衰不能药物控制者,需在IABP辅助下急诊手术。
手术最终目的是消除左向右分流,和梗死心肌区的矛盾运动。
根据室间隔穿孔部位选择不同切口部位,术中尽量切除室壁和室间隔梗死区至有活力的心肌组织,以防术后延迟性室间隔和室壁破裂。
2)左室室壁瘤:手术最好在心肌梗死1月后进行。
对于直径<3.0cm室壁瘤可选择直接缝合并用垫片加固;对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形成的室壁瘤,可采用补片修复法或左室成形术。
3)缺血性二尖瓣返流:见瓣膜病常规6. 其他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应用指征a、多巴胺用量20μg/kg/min,或并用两种升压药,且血压有下降趋势。
b、心排血指数2.0L/min/m2。
c、平均动脉压50mmHg。
d、左房压20mmHg。
O。
e、CVP15cmH2f、尿量0.5ml/kg/h。
g、末梢循环差,手足凉。
h、精神萎靡,组织供氧不足,动脉或静脉血氧饱和度低。
禁忌症绝对禁忌症:较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脑出血。
相对禁忌症:不可逆的脑损伤,慢性心脏病晚期,畸形矫正不满意,有转移的肿瘤,外周动脉病变。
IABP抗凝问题:见抗凝常规辅助有效的指标a、升压药药用量逐渐减少。
b、心排血量增加。
c、血压逐渐回升。
d、心率、心律恢复正常。
e、尿量增加。
f、末梢循环改善,手脚变暖。
如应用IABP后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进一步查找原因。
停用指标a、多巴胺用量5μg/kg/min,且依赖性小,减药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b、心排血指数2.0L/min/m2。
c、平均动脉压80mmHg。
d、尿量1ml/kg/h。
e、手足暖,末梢循环好,意识清醒,回答正确。
f、已撤除呼吸机且血气正常。
g、减少反搏频率或反搏幅度时,上述指标稳定。
撤除方法用注射器吸空气囊内的气体,把气囊拔至套管(不拔出),一手压迫股动脉穿刺点,一手拔除套管与气囊,喷出少量血液,冲出存在的栓子,局部压迫30分钟,加压包扎24小时。
二、术后第一天常规1、早晨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电解质。
2、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晨静推地塞米松一次,10mg。
3、气管插管未拔除者复查血气分析2-4次/d,同时给予肺部理疗,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痰液干燥者静脉给予化痰药物,局部湿化气道。
4、不能转出监护室的拔管患者,给予鼻导管给氧,继续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及引流量,尿量,血气分析等。
同时给予雾化和肺部理疗,一天3-4次。
5、静脉应用速尿Q6-8h,成人每次10-20mg,注意防止低血钾的发生。
6、氧分压低于60mmHg的患者或听诊呼吸音异常的患者复查床边胸片。
7、抗凝原则上尽早抗凝,术后8小时若无明显外科出血即可开始,6250U肝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配成50ml静脉泵入,根据ACT调整速度,维持ACT在160-200s,24h后通过胃管鼻饲或拔管后口服阿司匹林0.2mg+波立维75mg,每天一次,重叠一天后停用肝素。
8、加用扩冠药物,合贝爽+依姆多三、术后第二天常规1、纵隔及心包引流管每小时引流量少(<1ml/kg),如同时有胸管者根据具体情况同时拔除或分次拔除。
2、病情平稳者,复查血气分析一次,拔除有创动脉测压及尿管,转出监护室。
3、不能转出监护室的患者继续监测各项生命指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处理。
4、气管插管未拔除者首先要注意复查血气分析,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其次预计短期内不能拔除者上胃管,如肠鸣音恢复,可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开始鼻饲流质,量由少到多。
成人一般200-300ml/次,一天4-6次。
5、静脉应用速尿2-3次/d.,注意防止低血钾的发生。
6、口服阿司匹林和波立维,注意胃部并发症。
年龄大或有胃病史的患者要合用抑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