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十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摘要:据中国媒体报道,2013年号称世上最难就业年,699万大学生离开校园加入就业大军。加上前几年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严峻。2014年,727万毕业生涌入市场,正所谓“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本文就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问题,从近十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求职意向,任职情况以及国家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国家调控政策等方面研究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起薪的影响,并预测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就业指导。

关键词:经济发展大学生外生变量产业结构调整就业趋势经济危机预期

近十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经济可谓跌宕起伏,而各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也就必然受到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正如俗话说的“水涨船高”,经济急速发展对劳动人口的需求缺口就大,就业形势就会相对好,高校毕业生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而经济危机时期,就业环境不佳,就业形势也就变得严峻。但是总体来讲,无论经济如何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都是逐年上升的。

(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由于国内消费不足,消费投资疲软,急需外生变量推动居民减少储蓄存款而增加消费,国家接受提议实施高校扩招,增加居民教育投资,而后这一政策如脱缰野马难以说停就停,其结果影响深远,造成高校生人数众多,连年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与此同时,由于本科生往往只懂理论,不懂得使用的操作技术,无法适应企业工厂需要。而本该去念技术学校的学生都挤入大学,工厂用工出现急剧短缺情况。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特别是文科类毕业生薪酬一年比一年低,近年也就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工资比不上建筑工人的现象。(2)

2005年是国家本科扩张政策实施后的第二年,相比2003年的百分之七十的就业率,2005年就业率上升为百分之七十四。同期上升四点五个百分比。2006年持续多年的难就业寒流并没有回暖的迹象。据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虽然经济形势就好,同期职位比去年多,但依旧存在供需不一致的情况。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到达495万,比去年增加82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9%。2008年高校毕业生到达559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当年最明显的问题,号称“就业寒冬”。2009年经济在国家四万亿救市的缓解下,稍有好转。2009年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的85.6%整整上升了一个百分点,经济回暖也让企业增加了信心,进一步增加用工需求,提供更多的岗位。而大学生也在对未来抱有较好预期的同时,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目前市场提供的就业条件和环境。2010年依旧每年大约七十万的速度增长,达到630万,受经济危机影响,严峻经济形势下,2010年就业率很不被看好,但是在政府相关就业措施和经济环境的有利转变下,就业情况还是差强人意的。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号称达到峰值。但是紧接着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就又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680万,数字人就递增,但相对来数速度减缓了三分之二。2013年的经济状况并不比2008年好,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依旧继续,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而中国经济又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王玉学说:“2013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要达到往年95%的就业率,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而当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00万,到一个新高峰。2014年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到727万。仅仅广东省一处就达到了42.7万的巨大数字。教育部表示2014年毕业生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必须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而显而易见,2015年毕业生人口依旧就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逐渐递减地向上攀升。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2005年国务院发张研究中心的报告表示,起楼市有小幅度降温,国家政策引导经济向稳中向好发展。《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示,中国经济在几年内年将保持增速平稳增长。2007年增长率甚至达到了22.90%,随着投资的大幅度增加,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快速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由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1.5%提高到12.8%左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年均3%的水平,国内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2007年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出潜在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总体价格水平不会大幅度回升,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2008年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经历的一个大的转折点,从世界角度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华尔街大批金融人才失业。而中国分别经历了大雪灾,大地震以及奥运会的“冻结因素”,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蹭地陷入了经济严冬。2009年在各国努力下,全球经济出现降温,通胀压力较2008年减弱,国内宏观调控明确“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作出重大调整,给社会强烈的政策预期引导,相对而言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005年--2014年GDP数据

年份

GDP(亿)

增长率

人均GDP

可支配收入(元)

2005

184937

15.70%

14185

10493

2006

216314

17%

16500 11759 2007 265810 22.90% 20169 13786 2008 314045 18.10% 23708 15781 2009 340903 8.60% 25604 17175 2010 410202 20.30%

29748 19109 2011 472882 15.30% 35083 21810 2012 519322 9.80% 38354 24565 2013 588845 9.50% 41805 26955 2014 419908 7.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