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733531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c.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伟人李时珍》中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篇文章制定的教学计划。
1. 文章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举行科举考试失败后,流落街头,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在一座古寺的门前宿夜的经历。
本文让学生了解了李时珍作为一个伟大的医学家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医药事业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残酷现实,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奋斗。
2. 知识要点1.历史:明代科举考试;2.人物:李时珍;3.词语:门前、宿夜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掌握中式长句和全文结构;2.掌握生字词:宿夜、无奈、心急如焚等;3.理解文章意义: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和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启发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和中式长句的组成方法,注重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文本中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强化学生的自身历史和文化认知;2.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的坚毅和坚持的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向上和自我奋斗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新课的教学工具,课前检查设备;2.备出教案、教学反思和备课记录等课前教学资料。
2.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借助PPT或黑板,引导学生体验李时珍在古寺门前的情景,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李时珍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过怎样的类似经历吗?(2)呈现新知识(30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解生字词,并提示学生理解中式长句的组成和意思,同时导出李时珍作为医学家的历史背景。
(3)展开思考(3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和讲解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科举考试?2.李时珍为什么会选择住宿在古寺门前?3.从李时珍的遭遇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在思考完成后,教师带领全班进行一次课堂互动,集中讨论问题的答案和相关感想。
(4)提高练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a27c64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e.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的内容。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2. 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3. 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的文本。
3. 生字词卡片。
4.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李时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单介绍李时珍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含义。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5. 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扮演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
(2)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进行拓展学习。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3)了解李时珍的其他事迹,下节课分享。
8. 板书设计: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对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诗歌有了深入的理解。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0e0c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4.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李时珍夜宿古寺篇一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第五单元所选的文章,或是劝人们勤奋学习,或是教育他人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的。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目标任务是整体把握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受李时珍的品格。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李时珍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合作探究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品尝中药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读通读正确课文。
本课的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认识,不要求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情感目标:感受李时珍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3、能力目标: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有两个重点:第一点,读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李时珍为写《本草》,甘愿吃苦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学习生字词语,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饥餐渴饮、断垣残壁、生嚼涎滑等词语。
(五)、教学准备教师研究教材,制定教学方法,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过程,我力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目标。
因为本课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教学中我将通过点拨、讲解等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针对课文第七小节(李时珍住古寺不觉得苦)和第十二小节(李时珍亲自品尝草药)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体会他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通过学生课后了解一些中药名称和药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db4a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2.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备《李时珍夜宿古寺》篇一前天去听了朱老师的一节课。
她上的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朱老师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来展开教学,一下子就抓住了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苦"字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较长,内容较分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达到了长文短上的目的。
课的一开始朱老师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重温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艰辛,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接着引读课题紧扣课题中的"古寺"质疑"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直奔文章重点段落。
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朱老师从环境描写,人物言语及动作这三方面着手展开,条理清晰,而且这三个方面也是写人的基本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发展。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很有特色,而且每个环节都能抓住重点词,从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逐步读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受李时珍的可贵精神。
还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有细腻的地方。
先是阅读环境的句段,感悟李时珍察访药材中生活的"苦",在这里重点指导朗读描写古寺的词和句,如"破败到处都是"等词语,体会环境的恶劣,朱老师以读为主,让学生得到朗读训练。
然后是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李时珍的"不怕苦甘于吃苦"并抓住"笑"字体会他的"苦中作乐".这段教学中朱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种扮演角色可以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d00e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a.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中夜宿古寺》是一篇介绍我国明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李时中的文章。
以下是该文章的内容: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时中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古寺投宿。
古寺破败不堪,只有一位老僧在打坐念经。
李时中向老僧询问了附近是否有治疗疟疾的药草,老僧告诉他附近的山上有一些草药可以治疗疟疾。
李时中十分感激老僧的帮助,于是便在古寺住下,准备第二天前往山上采药。
在古寺的夜晚,李时中听到了老僧讲述的故事,原来这个古寺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寺庙,但是因为战乱和疾病,寺庙里的和尚都离去了,只留下了一个老僧在守着寺庙。
李时中被老僧的坚持和毅力所感动,决定为寺庙修建新的庙宇,以便更多的人前来祈福和治疗疾病。
第二天早上,李时中告别了老僧,前往山上采药。
他不仅采到了治疗疟疾的药草,还找到了许多珍贵的草药和植物。
回到家乡后,李时中将采到的草药用于治疗疟疾和其他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他还将采药的经验和草药的知识整理成书,流传至今。
李时中在古寺
的经历不仅让他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更让他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536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d.png)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畏艰辛的精神,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感受李时珍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李时珍吗?谁知道他有哪些成就?(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夜宿古寺》。
2.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李时珍的哪些事情?他具有哪些品质?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李时珍这个人物的了解,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讨论: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他是如何克服的?4.精讲课文(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李时珍的品质,如:不畏艰辛、严谨治学、热爱科学等。
5.课堂小结(2)回顾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李时珍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精讲课文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李时珍的品质,感受到了他编写《本草纲目》的不易。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生字词学习: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比如,“宿”这个字,它是什么意思?生:住宿。
师:对,那在课文中,“夜宿”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晚上住宿。
师:很好。
还有“编纂”,谁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编写。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77ed19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知道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时珍执着追求、勇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体会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寺庙、草药等。
2. 感悟李时珍执着追求、勇于实践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李时珍夜宿古寺》。
2. 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相关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古代寺庙和草药知识。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李时珍执着追求、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时珍的贡献和精神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延伸学习。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李时珍精神的感悟。
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李时珍的小故事,进一步体会他的精神品质。
八、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发言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 (共1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0a848949649b6648d747ed.png)
小资料
很多植物的外形非常相似,为了辨明这 些药物的药性,李时珍常常用亲口品尝的方 法来鉴别,这时,他尝到的有可能是甜的、 酸的,也有可能是苦的、涩的,有时甚至是 有生命危险的。记得有一次,李时珍看到古 书上记载曼佗罗有麻醉作用,能使人精神恍 惚,严重者可失去知觉。为了验证曼佗罗的 麻醉作用,他亲自吞服了这种药,结果很快 出现了这类症状,他昏睡了好长时间才醒过 来。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断垣残壁 大好月色 若有所悟
晓行夜宿 长年累月 寻访所得 万民得福
修好《本草纲目》
“嗯,长年累月地奔 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 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 订好《本草纲目》,万民 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 的。”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把能够体现李时珍生活之苦的语 句划出来,也可以简单写写自己 的体会。
跋山涉水 东奔西走 粗茶淡饭 饥餐渴饮
栉风沐雨 翻山越岭 风餐露宿 晓行夜宿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 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 的。”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 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 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 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生嚼无涎……”
搜集有关中药或中 成药的知识,了解它 们的药效。
小资料
《本草纲目》这部巨 著记载了1892种药物, 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 加的药物。书中记录清 晰、内容完备,其中附 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余 幅。《本草纲目》被翻 译成拉丁、法、日、朝、 德、英、俄等十几种语 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 被称作是“东方医学巨 典” 。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 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 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 目》,万民得福 ,吃点苦也是 值得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1
![小学四年级语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1](https://img.taocdn.com/s3/m/f53beeec0912a21615792934.png)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阅读配套阅读。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解暑消热”等词语,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
交流
2、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请你按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
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课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解暑消热”等词语,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吃苦耐劳的品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生互相讨论给课文分段,理清故事发展的四个过程。
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解暑消热
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读词语
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
齐读词语。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fd4463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b.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篇一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二、质疑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六、朗读课文七、生字教学八、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实案篇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略)(一)激趣引入,读题质疑。
(二)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三)读通读顺课文。
(四)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理清文章脉络。
(五)认真书写生字,学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温故引新。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f28fb69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寺庙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奋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古寺庙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图片、生字词、古寺庙图片等。
2. 资料:关于李时珍的简介、古寺庙的文化内涵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李时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关于李时珍的知识。
(2)简要介绍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讲解古寺庙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和感受。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协助孩子查阅资料,了解古寺庙的保护意义。
2. 拓展作业:(1)让孩子尝试绘画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2)鼓励孩子写一篇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想象作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d0630f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4.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同时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生词、短语有一定的理解和使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自主探究历史文化,学习其中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预习环节(5分钟)通过让学生阅读李时珍夜宿古寺,让学生在家庭中已经预先对文本有所了解。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速度,通过引导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
2.语文课堂环节(40分钟)(1)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李时珍这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
(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梳理文本中的内容,探究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
并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重点,如何理解李时珍的坚韧、乐观,以及他的医学成就。
(3)交流互动(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课后作业(10分钟)通过书写日记、模拟李时珍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活动等方式,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中的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难点,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2.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定期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分和集体点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兴趣较强,同时也对于李时珍在医学上的成就进行了探究和学习。
同时,在交流互动的环节中,有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5797e9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7.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使学生了解李时珍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他为了修订本草而不畏艰辛的事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李时珍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学习李时珍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文本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李时珍为例,让学生了解他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李时珍夜宿古寺》。
2. 相关资料: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古寺的图片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寺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李时珍的印象,以及他从哪些事情中体现出勤奋刻苦的精神。
4. 文本解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经历,以及他所面临的困难。
5. 情感共鸣: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以及自己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发扬李时珍的精神。
七、课堂练习:(1)李时珍为什么选择夜宿古寺?(2)在古寺中,李时珍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3)从李时珍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品质?2. 写一篇关于李时珍的小短文,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修订本草的经历等方面进行描述。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8c2094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4.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1.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体会李时珍的勤奋和敬业精神。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李时珍为医学事业付出的辛勤努力,培养勤奋敬业的品质。
3.2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时珍的勤奋精神。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2.教学难点:2.1体会李时珍在古寺中的孤独与坚定。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对李时珍产生敬1.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李时珍吗?谁知道他的事迹?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讲解课文3.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4.2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在古寺中夜宿?他在古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心得体会。
7.作业布置7.1学生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李时珍的勤奋精神,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以及对李时珍的认识程度。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0e778e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故事,了解古代寺庙的建筑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古代寺庙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描述古寺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古寺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奋好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故事,了解古代寺庙的建筑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古代寺庙建筑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古代寺庙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生字词。
(2)查阅关于古寺庙的资料,了解古寺庙的建筑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古代寺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古寺庙的知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述古寺的句子,并进行讲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分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古代寺庙为什么会有夜晚住宿的功能?”(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古寺庙”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课文讲解、生字词学习、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和古代寺庙的建筑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4e9a9686dd3383c4ba4cd22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临()隐约()焦急()皎洁()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一(片)树叶一()小鱼一()明珠一()火焰一()银镜一()神笔一()山水画一()树3、选词填空忽然果然A、刚才天空还是湛蓝的,( )一阵大风,天上顿时乌云密布。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https://img.taocdn.com/s3/m/a1f257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b.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思维,让学生感受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想象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3)深入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李时珍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场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背景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3. 想象与表达(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更多关于李时珍的资料,了解他的贡献和成就。
五、作业布置1. 正确书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并复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情景。
3. 收集更多关于李时珍的资料,了解他的贡献和成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四年级语文课堂讲解:探索《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课堂讲解:探索《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f523ed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8.png)
《四年级语文课堂讲解:探索《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的人物形象及其为编写《本草纲目》所付出的艰辛。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内涵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内容,分析李时珍的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李时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是谁吗?他有什么成就?(二)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
2.分析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夜宿古寺”、“坚韧不拔”、“对症下药”等。
3.提问:同学们,故事中李时珍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三)分析人物形象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李时珍的人物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拓展延伸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是如何编写《本草纲目》的吗?2.学生分享查阅资料,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李时珍的读后感。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著名医学家及其成就。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李时珍的人物形象及其为编写《本草纲目》所付出的艰辛。
2.通过分析李时珍的人物品质,培养了学生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李时珍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李时珍的品质和精神。
3.学生对中医药学产生了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
4.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从哪里体会到“吃得苦”?你能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2、“啃干粮”为什么能说明吃得苦?“啃”是什么意思?(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李时珍啃的是什么?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干粮:预先做好的食物,如:炒米、炒面、馒头、烙饼等。装在袋子里,时间长了,又干、又硬。)
3、他们生活是多么的苦啊!除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想一想,还有哪些词可以描述他们吃的苦的呢?(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尘仆仆东奔西走)
虽然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来得不容易,字字来自于李时珍认真严谨、不畏艰险的科学研究态度。
5、像这样的文字,在李时珍的笔记本上,随处可见,(“忍冬花初开、两三天……”;“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6、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二、悟中心
△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
(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
4、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5、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
①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
(时间顺序: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3、对,正因此他心里装着万民的健康、万民的幸福,所以——谁来说一说?
长年累月地奔波,是值得的。
三、识《本草》
1、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他创造了新的《本草纲目》——(介绍《本草纲目》)
2、然而,课文的结尾这一段通过"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等有代表性的词语描写了寺外的环境,这与寺内师徒紧张忙碌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深化了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回味空间。
3、补充:李时珍不仅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直到全身麻痹,失去痛觉。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Fra bibliotek病人再冒一回险。
4、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心系百姓,爱民如子。为了万民得福,甘愿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字。引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3、白天,他们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走的都是虎狼出没的——山林。几个月来,几千里路,为了察访药材,他必须走!让我们把这种行路奔波的辛苦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住得苦
1、那是怎样的一座古寺呢?找到体现他们“住得苦”的语句了吗?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3、揭题,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理解题目:
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
4、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吧。要求:自由大声读书,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读顺句子。
改进意见
板书
设计
走得苦好几个月
住得苦破败古寺认真严谨
吃得苦饥餐渴饮万民得福
编得苦端详嚼嚼
课后
反思
2、当你跟随李时珍走进去,看到这一幕,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古寺怎样?追问: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教师相机评价)
3、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可李时珍面对这样荒凉破败甚至危险的古寺没有一丝犹豫。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4、文中体现他们“吃得苦”的句子是哪一句?
1、同学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而面对这一切,李时珍还是笑着对徒弟说,齐读——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点击:值得)
2、为什么他认为吃点苦是值得的呢?(修订《本草》,万民得福!)为什么这样说呢?(李时珍发现就的药书上有不少的缺点,许多有用的药没有记载,有些药只记了名字,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如果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所以说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
A.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说明研究药草很认真,你还关注到标点符号来吗?其实也说明什么?
B.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这一嚼可能会怎样?这和我们平时普通的嚼一样吗?嚼的是什么?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什么?(只有亲自品尝才能准确分辨药性,才能防止用药失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我们可以把这种作风称为(板书:严谨认真)
6、听着同学们真情的描述,老师不免要问,是什么力量和信念支撑着李时珍能吃这么多苦呢?
(出示齐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种精神真令人——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他的不怕吃苦,而且以苦为乐。(齐读)
8、回整课文,再次感情朗读课文1-7自然段,感受李时珍所受的苦。
第二课时
一、品味修订之苦
1、课文第三大段,主要写的是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白天的寻访收获,在这部分内容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幕情景?(李时珍为了区别“鸡肠草”与“鹅肠草”亲自品尝草药)
2、(出示这段话)这个细节又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四年级年级语文学科上册教案
主备人:
教学内容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大意,复述课文。3、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大意,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这样的生活,是一天、两天吗?是一个月、两个月吗?(长年累月)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到现在快50岁了,真的是长年累月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些词,边读还要边想象,就能读出词中蕴含的画面,体会到他们承受的那一番辛苦!)
出示一起读
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
长年累月的——翻山越岭
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
(1)19年史学家砸缸《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手术
(3)江苏宜兴《奔马》画家
(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一《本草》
2、出示李时珍画像,对李时珍你了解他多少?能用一两句话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简介李时珍)
2、再次浏览课文,李时珍师徒俩到底吃了哪些苦呢?(板书:走得苦、住得苦、吃得苦)
四、品味苦
(一)走得苦
1、在课文1-7自然段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在各方面吃了许多苦?直线画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体现他们走得苦的语句?
2、你是从哪里体会出走得苦的?(走了好几个月了——时间长;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路程长,几千里路)点拨:全靠两条腿走呀!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
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
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
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
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
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
5、在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李时珍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出现了——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
②利用时间变化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然后进行交流,在书上写下来。
三,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李时珍察访药材中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在叙述时,主要是抓住师徒俩的什么贯穿全文的?(语言)那么文中最能打动我们的是哪一句话呢?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一些难读的词,然后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说说你已经懂得词的意思,不懂的词语有哪些?
如:呃逆、察访、涎滑、断壁残垣等
3、再读课文,组织交流。
想想刚才提的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
△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