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

合集下载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豆粕产品,其在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作为饲料添加剂。

下面将介绍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

选择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进行清洗、浸泡和去皮处理。

然后将黄豆磨碎成豆浆,获得豆浆原料。

接下来,发酵处理。

将豆浆加热至85-9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
间进行杀菌。

然后将温度降至35-40摄氏度,接种发酵剂,如
乳酸菌、纤维素酶等,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时间一般为24-48
小时,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发酵完成后,进行后处理。

将发酵豆浆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液体部分和固体部分。

固体部分即为发酵豆粕,可以通过脱水、干燥等工艺进行后处理,获得干燥的发酵豆粕。

最后,发酵豆粕经过包装和贮存,可以投放市场销售,作为饲料添加剂。

发酵豆粕相对于传统豆粕,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激活酶类物质,提高蛋白质的可利用性。

同时,发酵还能增加豆粕中的微生物蛋白、维生素和酶类物质的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

总之,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通过优质原料的选择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发酵豆粕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哇塞,豆粕发酵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豆粕发酵其实并不复杂啦。

首先呢,你得准备好豆粕,干净的容器,还有发酵剂。

然后把豆粕放进容器里,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发酵剂,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这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啦,水不能加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做饭时水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口感一样。

接着把容器密封好,放在一个温度适宜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

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着,可别让它出啥岔子。

发酵的时间根据温度等因素会有所不同,一般得几天时间呢。

哎呀,是不是感觉挺简单的呀!
那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重要的呢!只要你按照要求来操作,一般不会有啥问题的啦。

就好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稳稳地走,就不会摔倒呀。

只要保证容器干净,发酵剂质量可靠,操作过程规范,就不用担心会有啥意外发生啦。

而且发酵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只要条件合适,它就会乖乖地按照你的期望进行发酵哦。

豆粕发酵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可以用来做饲料呀,这样能让动物们吃得更营养,长得更壮实。

就像给小朋友吃有营养的食物,能让他们茁壮成长一样。

它还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呢,让土地变得更肥沃,种出更好的庄稼。

这多棒呀!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经过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更高了,而且更容易被吸收利用。

这就好比把一个大苹果切成小块,吃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消化呀。

我就知道有个农场主,他用发酵后的豆粕来喂猪,结果那些猪呀,长得可快了,而且还很少生病呢!这效果,简直太棒啦!这就充分说明了豆粕发酵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杠杠的呀!
所以呀,豆粕发酵真的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呢,大家都可以试试哦!。

发酵豆粕资料

发酵豆粕资料

发酵豆粕1、外观物性:外观呈淡黄色粉状,味微酸,具有饼粕发酵物之香味。

2、常规指标•粗蛋白Crude Protein≥50%•无氮抽出物 Non-nitrogen extrout≥25%•粗灰份Crude Ash ≤7%•粗纤维Crude Fiber≤5%•水分Moisture≤10%•粗脂肪Crude Fat≤3.0%3、消化率(DCP):≥95%4、乳酸含量:≥30mg/g PH:5.2±02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Asp 6.11 蛋氨酸Met 0.78 苏氨酸Thr 2.14 异亮氨酸IIe 2.42 丝氨酸Ser 2.61 亮氨酸 Leu 4.02 谷氨酸Glu 9.98 酪氨酸Tyr 1.91 脯氨酸Pro 2.58 苯丙氨酸Phe 2.70 甘氨酸Gly 2.36 赖氨酸Lys 3.28 缬氨酸Val 2.52 组氨酸His 1.40 丙氨酸Ala 2.51 精氨酸Arg 3.60 以上氨基酸总量:50.92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检验中心(沧州)氨基酸检验报告仪器型号:日立L-8800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审核:制表:检验日期:发酵豆粕营养指标主要营养指标粗蛋白≥45-60% 、粗脂肪≤3.0%、粗纤维≤5.0%、粗灰份≤7.0%、总钙 0.53%、总磷 8.50%、有效磷 7.40%、无氮浸出物≤28.0%、水份≤10%、乳酸≥3%、益生菌≥108cfu/g 、钾 22000mg/kg、镁5094.7mg/kg、铜16.2mg/kg 钠242.2mg/kg铁168.8mg/kg 锌213.4mg/kg 锰21.8mg/kg猪消化能(DE) 3985kcal/kg 猪代谢能(ME) 3600kcal/kg 猪净能(NE) 2305kcal/kg禽代谢能(ME) 2575kcal/kg 肉牛消化能3520kcal/kg 奶牛净能1090kcal/kg羊消化能3520kcal/kg 总能4350kcal/kg氨基酸分析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Asp 5.40%赖氨酸Lys 3.05% 蛋氨酸Met 0.65% 胱氨酸Cys 0.46% 苏氨酸Thr 2.05%亮氨酸Leu 3.78% 精氨酸Arg 3.50%甘氨酸Gly 2.14% 丝氨酸Ser 2.48%异亮氨酸Ile 2.21% 苯丙氨酸Phe 2.40%缬氨酸Val 2.35% 组氨酸Hi 1.25%谷氨酸Glu 9.80% 丙氨酸Ala 2.24% 脯氨酸Pro 2.08%色氨酸 Trp 0.56%酪氨酸 1.20%抗营养因子比较抗营养因子大豆蛋白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大豆蛋白发酵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10-60mg/g —大豆抗原100 —植酸 1.00% —大豆球蛋白4% ≤1.5 ppm脲酶活性0.35% —ß-大豆伴球蛋白 2% ≤1 ppm脂肪氧化酶活性100% —凝血素 3% ≤0.5 ppm致甲状腺肿素165.59ppm —寡糖 6% ≤1%与鱼粉的比较指标鱼粉发酵豆粕指标发酵豆粕氨基酸态氮量78%90% 贮存期短长灰份14%≤7.0%抗氧化剂有无生物胺有无化学污染可能无品质易变化稳定病原菌污染可能无。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其营养价值评定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1. 营养成分分析: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

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总和与粗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加蛋白原料的饲用价值。

2. 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豆粕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降低,从而提高豆粕的饲用效率。

例如,发酵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菌群数量:发酵豆粕中的生物菌群数量也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适量的有益菌群可以改善豆粕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以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4.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挥发性盐基氮是评价豆粕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酵豆粕中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可能会升高,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因此,在评定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总之,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评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从而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并重点讨论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是评价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检测:采用干燥法测定。

2. 粗蛋白含量检测:采用Kjeldahl法测定。

3. 粗脂肪含量检测:采用Soxhlet萃取法测定。

4. 粗纤维含量检测:采用Weende方法、AOAC方法或Van Soest方法测定。

5.粗灰分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炉燃烧法测定。

微生物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微生物检测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2.酵母和霉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3.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膜过滤法。

4.乳酸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重金属检测方法:1.铅和镉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液相色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铬、镍、锰和锌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黄曲霉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2.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3.病原体的检测:采用PCR法或快速培养法。

结论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确保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是指对发酵豆粕产品的质量和成分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规定。

发酵豆粕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行业。

制定发酵豆粕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首先,发酵豆粕标准应明确产品的基本性质,包括产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
方面的要求。

对于发酵豆粕的外观,一般要求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明显异味。

同时,发酵豆粕的成分也是制定标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明确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其次,发酵豆粕标准还应包括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定相应的微生物指标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卫生安全。

另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是制定标准的重要内容,这些物质对动物健康有潜在危害,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限制。

此外,发酵豆粕标准还应包括产品的包装和贮存要求。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食品
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减少外界污染。

贮存要求则包括产品的贮存环境、贮存期限等内容,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损害,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总的来说,发酵豆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健康发展。

遵循标准生产的产品不仅符合市场需求,还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赢得客户的信赖。

因此,制定和执行发酵豆粕标准对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发酵豆粕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

以下是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的详细介绍:1.蛋白质:发酵豆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和浓缩的蛋白,这些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如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这些小分子肽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等作用。

2.脂肪:发酵豆粕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抗血栓等生理功能。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磷脂,能够促进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

3.碳水化合物:发酵豆粕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如大豆低聚糖等,这些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发酵豆粕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钙、铁、锌等。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和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功能性成分: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功能性成分,如多糖、抗菌肽、大豆异黄酮等。

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发酵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与未发酵的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和更丰富的营养组成。

在动物饲养中,添加适量的发酵豆粕可以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发酵豆粕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型饲料原料。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发酵豆粕是一种用微生物菌种发酵过的豆粕产物。

由于发酵过程中豆粕中的蛋白质、纤维等成分有所改变,以及微生物的介入,因此其品质特征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评估和控制发酵豆粕的品质,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方法。

1.水分检测:水分是豆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有称重法、烘箱法、红外干燥法等,其中红外干燥法由于其快速、准确、无需前处理等优点,适用于发酵豆粕的水分检测。

2. 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豆粕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发酵豆粕的重要品质指标。

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有Kjeldahl法、紫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其中,Kjeldahl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蛋白质的检测。

3.纤维检测:纤维是发酵豆粕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对其品质和使用效果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纤维检测方法有酸性洗涤法、中和洗涤法、NDF 含量测定法等。

其中,酸性洗涤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纤维的检测。

5.氨基酸检测:氨基酸是豆粕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氨基酸的检测。

6.微生物检测:豆粕发酵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菌落计数法、PCR法、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微生物的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对发酵豆粕的水分、蛋白质、纤维、脂肪、氨基酸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其品质特征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使用目的,灵活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品质评估和控制,以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和引入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豆粕品质的检测水平和评估精度。

发酵豆粕的坏处,制作方法是什么

发酵豆粕的坏处,制作方法是什么

发酵豆粕的坏处,制作方法是什么豆粕是一种优秀的禽畜类饲料原料,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发酵去掉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发酵豆粕的坏处(缺点):制作发酵豆粕所使用的的发酵菌比较复杂,容易弄混;发酵豆粕相比较于豆粕的保存时间没有那么长。

一、发酵豆粕的坏处豆粕是一种优秀的禽畜类饲料原料,在做成饲料之前需要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操作去掉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大豆中的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1、发酵豆粕的坏处用发酵豆粕饲喂家畜一般没有坏处,因为它本身是一种优良的饲料原料,但是它具有一些缺点,比如经过发酵后其保存时间比不上普通的豆粕,同时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发酵豆粕所使用的发酵菌类比较多样化,因此容易弄混,除此之外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它的价格比较贵。

2、发酵豆粕的好处(1)更加容易被禽畜所吸收,能够有效刺激禽畜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的繁殖,增加禽畜的消化能力,提升饲料的利用率。

(2)能够抑制消化道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的繁殖,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3)发酵豆粕中包含有多种微生物酶类,可以促进禽畜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4)发酵豆粕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为禽畜的生长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

(5)去除掉了抗营养因子,能够提高大豆中的蛋白原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禽畜的生长。

(6)发酵过后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能够提升禽畜的食欲。

二、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是什么1、配方一:豆粕1000kg、芽孢菌+酵母菌混合菌种5-10kg、营养培养基20kg、水350-400kg。

2、配方二:豆粕1000kg、水剂复合菌种Ⅰ组30kg、水剂复合菌种Ⅰ组60kg、营养培养基40kg、水250-300kg。

3、制作过程:将豆粕与配置好的发酵液按照比例放至发酵箱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发酵过后,放至混合罐中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完毕后,将豆粕烘干粉碎,然后装袋打包。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的饲料原料,广泛用于畜禽饲养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发酵豆粕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发酵豆粕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发酵豆粕市场概述发酵豆粕是由黄豆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得到的一种高蛋白饲料原料。

相比于传统豆粕,发酵豆粕具有更高的蛋白含量和更低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发酵豆粕广泛应用于家禽、水产、畜牛等饲养业,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3. 2024年发酵豆粕市场发展现状3.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发酵豆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发酵豆粕产量达到XX万吨,市场价值超过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发酵豆粕市场,占据了全球发酵豆粕市场的XX%份额。

3.2 市场竞争态势发酵豆粕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x公司、xx公司和xx公司。

这些厂商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份额。

此外,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也促使发酵豆粕市场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3 市场驱动因素发酵豆粕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动物福利的关注度提高,对高蛋白和健康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发酵豆粕作为一种环保的饲料原料备受青睐。

此外,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饲料行业的规范也推动了发酵豆粕市场的发展。

3.4 市场挑战与机遇虽然发酵豆粕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发酵豆粕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一些消费者对发酵豆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宣传和推广。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酵豆粕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 发酵豆粕市场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发酵豆粕生产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豆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由于其中包含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直接用作饲料容易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发酵豆粕的方法,通过发酵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质量和效果,制定相应的标准势在必行。

一、发酵豆粕的定义与分类发酵豆粕是指将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产物。

根据豆粕原料的不同,发酵豆粕可以分为大豆发酵豆粕和豌豆发酵豆粕。

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通过发酵处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有效分解和去除,同样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较多的益生菌和酵素,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

实验证明,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疾病抵抗力均有显著提高的效果。

三、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的豆粕作为发酵豆粕的原料。

2. 发酵剂选用:常用的发酵剂包括优质酵母、乳酸菌、酵母菌等。

根据豆粕的特性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发酵剂。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温度一般在35-40摄氏度之间,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同时,控制好氧化还是厌氧发酵,以获得最佳的发酵效果。

4. 发酵后处理:发酵豆粕需要进行干燥、粉碎等处理,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四、发酵豆粕的质量控制指标1.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发酵豆粕保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水分含量低于12%。

2. 总酸含量:表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的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5%。

3. 益生菌和酵素含量:通过发酵的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益生菌和酵素,含量越高,对动物的促进作用越大。

一般要求益生菌含量不低于10^7 cfu/g,酵素活性不低于1500 U/g。

4. 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普通豆粕,并且氨基酸组成也更加完善。

五、发酵豆粕的应用发酵豆粕可以作为畜禽的高质量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其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好的特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的品质,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

发酵批量大小对发酵豆粕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如果采用小批量生产,接种批量等于发酵批量,等于翻动 批量,等于干燥批量。同批次物料生产周期基本相同,则 可以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但这种生产方式会影响产量,生产企业要投入大量的生产 设备和生产用场地。
2019/4/7
25
发酵容器质地对发酵豆粕质量的影响
发酵豆粕的研究基本是在实验里用玻璃瓶小批量(50— 500g)进行,发酵温度靠恒温箱提供,发酵过程中的容器、 物料和环境温度一一致,不会产生水蒸气将信将疑现象, 不会积温,对发酵物的水分均匀度没有影响。 一般生产企业的发酵容器为直接建在地面上的水泥地面或 地池。一年四季温差较大而无法控制。物料的体积大,体 系温度呈一定的梯度,即中心高(55-60℃)四周和表面低, 接近环境温度。导致发酵不均匀。
2019/4/7
0
豆粕的使用ຫໍສະໝຸດ 我国养殖业消费豆粕的比重: 猪料用豆粕比例约29%,肉禽料约30%,蛋禽料约22%,合计52%。 豆粕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较平衡,成为植物蛋白的首选原料。 其货源保障也优于其他饼粕。
2019/4/7
1
大豆的抗营养因子
球蛋白 抗原 外源 植酸 凝集素 异黄酮 致甲状腺 肿素 皂角 皂甙 大豆 抗原 胰蛋白酶 抑制因子 脂肪 氧化酶 脲酶 固醇
2019/4/7
9
豆粕发酵技术
发酵方式:固态;复合;联合;混菌;多菌 发酵菌种:霉菌;酵母;细菌 发酵目的: (1)营养目的:降解蛋白质,增加有益AA和肽类物质;平衡AA; 减少抗营养因子;提高原料利用率 (2)安全目的:饲料用抗生素替代技术的物质基础
(3)安全+营养目的:多功能添加剂——益生菌/复合酶/抗氧化 成分/酵母培养物/发酵混合物/未知生长因子

发酵豆粕的使用方法

发酵豆粕的使用方法

发酵豆粕的使用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常见的动物饲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酵豆粕的使用方法。

一、发酵豆粕的制作1.准备原料:将豆粕放入发酵容器中,将其湿度控制在50%左右,加入适量的菌种,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2.控制温度:发酵过程需要保持温度在30~40摄氏度,可以通过配备发酵仓或使用发酵棚来控制温度。

3.排风除臭:发酵过程会释放出一些气味,需要通过排风装置将异味排除,以减少环境污染。

4.搅拌翻堆:每天需要将发酵物料进行搅拌翻堆,以保持均匀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的进行。

5.发酵时间:一般发酵时间为7~10天,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6.干燥处理:发酵后的豆粕需要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降低到10%以下,以便储存和使用。

二、适用范围发酵豆粕可以作为家禽、家畜、水产养殖等多种动物的饲料。

具体可适用的动物有猪、鸡、鸭、鹅、鱼等。

三、使用方法1.配合饲料:将适量的发酵豆粕与其他饲料进行混合使用,按照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适当的比例调配。

2.饲喂方法:将混合好的饲料按照每日需要的量分次投喂给动物,保证其正常的饮食摄入。

3.注意事项:发酵豆粕虽然营养丰富,但过量喂养可能会导致动物消化不良,因此要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饲喂。

四、使用效果1.促进生长:发酵豆粕中的活性物质可以刺激动物的食欲,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2.增加产量: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的豆粕,使用后可以提高动物的产量和品质。

3.改善养殖环境:发酵豆粕饲喂后,动物粪便的臭味会减少,有利于改善养殖环境和降低环境污染。

总结:通过合理的发酵豆粕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进而改善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在使用发酵豆粕时,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比和饲喂,注意动物的饮食调节和饲喂量的控制,以确保动物的健康生长。

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

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

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原料,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下面是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1.选择材料:需要准备的原料包括豆粕、水、发酵菌种。

豆粕是指由大豆压榨或提取大豆油后的副产品,是豆类蛋白饲料中一种。

2.清洗处理:先用清水将豆粕进行反复清洗,去除表面的沙土和杂质。

然后将清洗好的豆粕晾晒或烘干,以充分减少水分含量。

3.豆粕的配比:将干豆粕和适量的水放入发酵桶中,一般采用豆粕与水的比例为1:1.5、如果需要增加营养成分,还可以适量添加其他辅料,比如鱼粉、蛋粉等。

4.加入发酵菌种:酵母菌或乳酸菌是常用的豆粕发酵菌种,具有较强的酵母发酵、好气味和抗菌作用。

将发酵菌种加入到发酵桶中,按照菌种说明进行适量添加。

5.搅拌均匀:使用专用的搅拌机或人工进行搅拌,将豆粕、水和发酵菌种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的目的是使豆粕与水、菌种充分接触,促进发酵的进行。

6.发酵过程:酵母和乳酸菌会通过代谢作用,将豆粕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多肽等有机营养物质,并释放出盐酸,进而调节菌液的pH值。

将混合好的豆粕、水和发酵菌种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一般发酵温度为25-30摄氏度,发酵时间在24-48小时。

7.发酵后处理:可以通过观察发酵后的颜色和气味来判断发酵是否完成。

发酵后的豆粕颜色呈现深褐色,散发出酸味和麦芽香味。

发酵好的豆粕可以用水冲洗或晾晒,以进一步减少水分含量。

8.干燥贮存:将发酵后的豆粕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

可以采用日晒、风干或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

干燥后的豆粕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发霉。

以上就是发酵豆粕的制作方法。

发酵豆粕通过菌种的作用,可以提高豆粕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同时还能改善其气味和口感,使得动物更易接受。

发酵豆粕可以用于饲料的制作,提高动物的饲料效益和健康状况。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工艺的优化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工艺的优化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工艺的优化一、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是啥呢?咱先得搞清楚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是怎么一回事。

豆粕呀,那可是个好东西,富含好多营养成分呢。

但是直接用的话,有些营养物质不好吸收,就像藏在宝库里,但是门不好开一样。

这时候呢,就想到了发酵这个妙招。

通过微生物(菌)和酶一起作用,就像是一群小工匠(菌)拿着特殊的工具(酶),对豆粕进行改造。

这些小工匠和工具可厉害了,它们能把豆粕里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这样一来,营养就更容易被吸收啦,就像把宝库的大门给打开了,里面的宝贝都能轻松拿出来啦。

二、为啥要优化这个工艺呢?三、那怎么优化这个工艺呢?1. 菌的选择很重要哦。

不同的菌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有些菌可能干活更麻利,分解能力更强。

我们要挑选那些最适合发酵豆粕的菌。

比如说,有些菌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特别强,那就像是专门开锁的高手,能把豆粕里的蛋白质分解得妥妥当当。

而且呀,这些菌之间还得能和谐相处,就像一个团队一样,如果大家老是吵架,肯定干不好活啦。

所以要找到那些相互配合默契的菌组合。

2. 酶的种类和用量也得好好琢磨。

酶就像那些特殊的工具,不同的工具干不同的活。

有些酶是用来分解蛋白质的,有些是分解碳水化合物的。

我们要根据豆粕的成分,确定好需要哪些酶,每种酶用多少量。

如果酶用多了,可能就像用力过猛,把东西都破坏了;如果用少了呢,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像挠痒痒没挠到点子上。

3. 发酵的条件也得讲究。

温度、湿度、pH值这些条件就像菌和酶工作的环境。

如果温度太高或者太低,菌和酶可能就会偷懒,不想干活了。

湿度也很重要,太干了菌和酶会口渴,太湿了又像在水里泡着,也不舒服。

pH值也是一样的道理,要给菌和酶创造一个它们最喜欢的酸碱环境,这样它们才能干劲十足地工作,把豆粕发酵得棒棒哒。

四、优化工艺后的好处。

一旦这个工艺优化成功了,那可不得了。

首先呢,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会大大提高。

那些原本不容易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都变得容易吸收了,这对于动物来说,就像吃了超级食物一样,会长得更健康、更强壮。

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的区别

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的区别

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的区别
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膨化大豆的区别,发酵豆粕的优势有哪些?
发酵豆粕的优势
1、具有独特的发酵芳香味,诱食性极佳,改善饲料风味,增加动物食欲,长期使用养成嗜好,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降低料耗;
2、提供天然的酸化剂-乳酸、醋酸,不必另行添加饲料酸化剂,降低饲料成本;
3、无抗原和抗营养因子,解决动物的营养性腹泻;
4、调理和激活细胞和机体的整体活性,促进动物肠道绒毛的发育,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
5、高含量生物活性小肽蛋白,可以通过肠道粘膜直接吸收,转运速度快、吸收速率快、不易饱和;不存在与氨基酸吸收竞争,还能促进游离氨基酸的转运;小肽吸收耗能低,节省能量,提高蛋白利用率;
6、补充大量活性益生菌,增强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
7、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或替代部分抗
生素,具有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双重作用。

动物用量:乳猪10%-25%;中大猪5%-8%;种蛋禽10%-20%;淡水鱼5%-15%;仔猪5%-15%;哺乳母猪5%-10%;肉小禽5%-10%;鳜鳖海水鱼10%-20%;怀孕母猪5%-8%;牛羊5%-15%;虾蟹鳗10%-25%。

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你选择了吗?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

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植物蛋白源同微生态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是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原料化的一个体现。

作为重要蛋白源之一,发酵豆粕在养殖中具有利于消化、预防乳猪营养性腹泻、适口性好、稳定性好、酶和维生素补充剂等优势。

目前发酵豆粕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国内众多厂商潜心研究豆粕发酵工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全能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便是一家致力于研究生产发酵豆粕的公司一、发酵豆粕的价值研究1、为什么使用发酵豆粕∙1、全球动物蛋白资源减少,迫于资源减少!∙2、饲料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迫于成本压力!∙3、满足饲料蛋白营养需要,满足营养需求!∙4、生物发酵技术日益进步,提升应用价值!2、发酵豆粕应该用在何处1、发酵豆粕应该用在幼小动物饲料中。

适合的应用对象包括小猪、水产(鱼、虾、贝类)、雏鸡、雏鸭、犊牛、特种动物中的兔子、貂等。

2、对于不同的动物,其饲料对于发酵豆粕的要求是不同的。

3、在小猪料中应该如何使用发酵豆粕∙1、全能生物科技提供:在教槽料中发酵豆粕最佳配方添加量是15%,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适口性将鱼粉、血浆蛋白基本不用,乳清粉可以减半使用(2%左右即可),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小猪料,即乳猪采食及生长性能同样较好且成本可以降低很多(至少↓5%)。

∙2、全能生物科技提供:在保育料中发酵豆粕最佳配方添加量是10%,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不用添加鱼粉,小猪生长性能依然很好。

二、发酵豆粕的营养研究1、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应用价值发酵豆粕饲料作为继配合饲料、膨化饲料之后新的工业饲料将得到推广应用,它可避免配合饲料污染、残留和膨化饲料高耗能以及高温、高压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损害等问题,以品质良好、营养价值高和价格低廉赢得人们的青睐。

[详细]2、发酵豆粕代替普通豆粕对仔猪的影响25%发酵豆粕在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的日粮使用,均显着地提高日增重,断奶后显着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提高了生产性能。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发酵豆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豆粕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

其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压榨和干燥等工艺步骤。

首先将豆类原料进行清洗、脱皮、破碎,然后添加适量水和酵素发酵,控制好温度、酶活性和发酵时间,使豆粕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得以有效分解和转化。

最后通过压榨和干燥工艺,制得成品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指标1.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豆粕的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

2.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及比例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产品变质,影响保存期限和稳定性。

4.纤维素含量:纤维素是发酵豆粕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益处。

5.微生物含量: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规定标准,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6.异物含量:产品中应无异物杂质,确保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方法1.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产品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产品样品的外观、颗粒大小等特征,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微生物检测: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4.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样品的特征频率,了解其大分子结构和成分。

5.密度测定:利用密度计检测产品的密度值,判断产品的致密程度和结晶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的意义通过对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同时,合理的质量鉴定方法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准的质量。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标准来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发酵豆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发酵豆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发酵豆粕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1. 什么是发酵豆粕?好吧,咱们先来聊聊发酵豆粕。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它就是把豆粕经过一番发酵处理,变得更加“温柔可人”。

想象一下,豆粕就像个小刚子,平时干巴巴的,营养也不太容易吸收。

经过发酵,就像换了身新衣服,变得柔软多汁,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鸡娃们消化吸收,简直就像是给它们开了个“增值套餐”!1.1 发酵的好处发酵豆粕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

对于蛋鸡来说,这可真是个福音!肠道健康,蛋鸡吃得开心,产蛋的效率自然也会提高,毕竟“肚子舒服,工作才欢快”嘛。

而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益微生物,能够和肠道里的坏菌作斗争,形成一个和谐的小生态,简直就是肠道里的“和平使者”。

1.2 营养成分的提升提到营养,咱们不得不说,发酵豆粕中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那些小家伙们特别需要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发酵之后,氨基酸更容易被吸收,就像是给它们的“工作服”做了升级。

更重要的是,这种营养提升也能直接影响蛋鸡的蛋品质,想想那些个鲜黄的蛋黄,简直让人流口水啊!蛋鸡吃得好,咱们的蛋自然也就更好。

2. 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具体应用当然,咱们不光说好听的,发酵豆粕到底怎么用,才是真正的问题。

其实,这种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还挺简单的,可以直接混入饲料中,鸡娃们根本不会挑嘴,真是一群“吃货”!2.1 饲料配比的诀窍不过,配比可是个大学问!通常来说,发酵豆粕的比例大概在10%到20%之间。

太多的话,鸡娃们可能会消化不良,毕竟“好东西也要适量”,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在配比的时候,最好还是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来调整,做到“量体裁衣”。

2.2 注意事项说到这里,还得提醒各位养殖朋友们,虽然发酵豆粕好处多多,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哦!要确保发酵过程干净无菌,不然可是会引来病菌的“入侵者”。

要是让鸡娃们得了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搞好卫生,做好质量控制,才能让发酵豆粕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豆粕
中国农业大学 张江
6.1什么是发酵豆粕?
• 以豆粕为主要原料,固态发酵的方法最大 限度地消除大豆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低 蛋白质的分子量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蛋白 源,并可产生大量益生菌、寡肽、谷氨酸、 乳酸、维生素等物质。具有提高适口性、 消化吸收率,促生长减少拉稀的功效。
6.2大豆抗营养因子主要有哪些?
• • • • • • 1.蛋白酶抑制剂 2.抗原蛋白 3.尿酶: 将有机氮转化为氨 4.凝集素:损坏小肠壁刷状缘黏膜结构 5.低聚糖:水苏糖 棉籽糖 6.皂甙:动物红血球破裂,具有溶血作用
6.3发酵豆粕需要哪些菌?
• 好氧菌:米曲霉 黑曲霉 酵母菌 芽孢菌 • 厌氧菌:乳杆菌 粪肠球菌
厌氧菌 好氧菌 菌数
时间
6.4发酵流程是什么?
酵母菌 乳酸菌 芽孢菌 发酵液混合 水,红糖
液态发酵
豆粕
干燥
混合后,密封, 固态发酵3-5天
6.5发酵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
• 1.发酵豆粕发黑,颜色深:发酵温度太高 发酵菌代谢产热 C6H12O6 → 2C3H6O3 +2ATP C6H12O6 → CO2+CH3COOH + ATP C6H12O6→C2H5OH+H2O+CO2+2ATP C6H12O6 → CO2+H2O +38ATP
• 4.产生大量不正常的霉变 1. 发酵密封不严格,有漏气。 2. 好氧菌接种太少,不能很快消耗里面的 氧气。
5.4 市场上有哪些发酵豆粕?
• 1.小作坊式的居多 产品不同批次质量不同,难于保证稳定。 2. 希杰(韩国) 3. 德宝 采用糖缓释技术,稳定性好。 4. 金泰得
谢 谢!
• 糖分每增加5%,温度升高40度 • 解决方法: 1.降低糖份 2.降低发酵堆料高 度 3.降低水分,减速发酵速度 3. 严格密 封
中心温度最高,梯度降低
2.发酵豆粕发臭 接菌太少,污染杂菌。 正常的味道为:酒精+酸味=酸香味 加大接种量,防止污染。 3. 发酵豆粕有醋味: 异型乳酸发酵菌太多,产生大量乙酸。 适当的减少异型乳酸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