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保护环境(同步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保护环境(同步阅读)

7.两篇短文中,两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分别说道:“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 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 、美丽而脆弱的星球。”请你为保护地球提几条合理的建议,并设计一 两条关于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建议:(1)主动捡拾果皮纸屑,营造清洁的社区环境;(2)积极参加环保志 愿者活动;(3)阻止破坏树木花草的行为,进行环保宣传。 宣传语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训练要素】默读短文,结合关键句,说说短文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①蜜蜂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巨大的。②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 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③蜜蜂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 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④蜜蜂 传粉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这篇短文的主要观点是( A )。 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B.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C.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D.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1.【整体感知】理清“鲸落”形成的四个阶段及相应的生物群落,把 导图补充完整。(4分)
食腐动物
吃掉剩下的一些组织 碎片以及之前生物所 留下的残渣
贝类动物
慢慢变成礁岩 或沙粒
2.【解读信息】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列数字 、举例子 的说明
方法,其作用是 准确地说明了“鲸落”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促进了,
5.
失去了动物,我们就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清风流水,我们就失去了
生存的环境。请你向小伙伴们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一起保护大自然,保护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刘禹锡《浪淘沙》、杜牧《江南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李剑波、蔡士魁的《只有一个地球》、苏金伞的《三黑和土地》和梁衡的《青山不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对多数处在城市中的学生来说,自然环境与他们的距离比较遥远,在这一背景下设计这样的人文主题,可以唤醒学生在思想上与大自然的交互精神,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珍爱地球的人文情感。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

选编的四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保护环境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如何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材给出了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三年级只要求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年级要求更加复杂,一方面从“关键句”提升到“主要人物和事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句的同时,能够初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能够把握较长篇幅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明确了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梳理”要求,即对信息能够简单加工,从而把握内容要点。

以上阅读训练要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六年级上册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三到五年级练习基础是的进一步提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基础百花园(35分)一、在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5分)1.河水运载(zǎizài)我们的木舟……木舟上满载(zǎizài)着我们的希望。

2.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bò)自天涯。

3.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xiǔsù)。

二、正确书写词语。

(6分)他看到家乡的环境因滥用(lànyòng)化学品、无节制(kāizhì)等而遭到毁坏(huǐhuài),心里很难过。

于是他抗拒(kàngkǎi)出资(chūzī),在家乡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组织,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gòngxiàn)。

三、选字组词。

(6分)绕饶浇]缠(rào)水富(jiāo)睹渚赌]赌(dǔ)钱烟(dù)目慨概溉]括(kuò)灌(gǔàn)感(kǎi)莹荧萤]光晶(jīng)荧(yíng)火虫四、仿写词语。

(3分)1.三番五次:三次五次三次五次2.闪闪发光:金光闪闪白雪皑皑大火熊熊3.如臂如股:如手如臂如影随形五、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4分)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B)2.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3.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C)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D)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荞麦地里的两只蝈蝈儿欢快地叫。

(缩句)→ 荞麦地里两只蝈蝈欢快叫。

2.木舟穿行。

(扩句,至少扩两处)→ 木舟在清澈的河水上穿行,船尾泛起了微微的涟漪。

船上的人们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3.李玲不断地努力研究。

李玲的成绩提高很快。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谁让太阳变懒了?章云华①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

②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资料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的“太空之眼”中消失了。

③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每天因此已平均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欢”地球,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④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内部不断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使地球每年获得了60亿亿千瓦小时的太阳能。

⑤现在,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每年可以“生产”2亿亿吨碳水化合物,虽然日照的减少不至于使人类灭绝,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今后人们将戴上面罩出门。

⑥日照时间减少,后患无穷,不仅人类习以为常的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感觉不复存在,利用太阳能建造的太阳能温室、太阳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也会因此而缩短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

由于地球上的天气情况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日照时间的减少,将使到达地球磁场的太阳能辐射和带电粒子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

⑦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能增进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扩张皮肤、肌肉,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增强皮肤防范能力的功能。

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缩短人类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类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诱因增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⑧由此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大气层不再受到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爱护我们的环境!(摘自《青少年科技博览》)1.【信息提取】“太阳变懒”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品析】第③段“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一句中的“约会”是指______ __________。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3(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3(含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语文六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多选)根据《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们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B.地球上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C.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D.作者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2.下列加点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谁的恩赐,而是形成的。

B.只有一个地球,虽然..我们别无去处。

..它被破坏了,但是C.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A.因为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太美丽了。

B.因为地球像一个玻璃球,很容易碎。

C.我们生活的地球很美丽,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D.地球上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资源。

4.根据上联“九峰近旭日”,选出适恰的下联。

()A.石潭绕爆竹B.池上活水满C.千级至云霄D.轻云半岭回二、填空题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______)2.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

(______)3.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______)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______)6.写出同音字。

[lán] (____)球(____)色跨(____)[yínɡ] (____)光晶(____)(____)火虫7.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壮观”一词指事物或风景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5分)mùdǔjīng yíng据有幸( )地球的宇航员说,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它周围guǒzhe kāng kǎi( )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她( )地为我们提供各种资源,是我yáo lán们生命的( )。

二、选字填空。

(6分)【资姿咨】( )势 ( )态 ( )询 ( )本【协胁肋】( )骨 ( )迫 ( )商威( ) 【蔼霭竭】( )力和( ) 雾( ) 慈(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山郭.(guō)肆虐.(niè)璀.璨(cuǐ)B.咸.菜(xián)耙.地(pá)盘踞.(jū)C.矿.产(kuàng)铁锹.(qiāo)拐杖.(zhàng)D.威胁.(xié)记载.(zài)恩赐.(cì)2.下列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B.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桔過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

D.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3.下面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B.《浪淘沙(其一)》的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浪主义情怀C.《三黑和土地》一诗语言质朴,极富乡土色彩,与主题吻合D.《青山不老》一文主要写了一位山野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的故事4.下面这段话写出了电气化高速铁路的什么特点?(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

噪声比高速公路低5-10分贝。

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第六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保护大自然学校开展以“保护大自然"为主题的实践周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择的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

材料一多年前在西藏枪杀、乱捕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黄羊等,现已成凤毛麟角。

材料二藏羚羊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易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

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1.除了藏羚羊,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_______________2.请你拟一则广告语来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_______________3.你会如何劝说你的家人和朋友同你一起保护野生动物呢?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

不幸的地球这颗绝对美丽、闪烁着蔚蓝色光泽的球体,就是人类的家。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这个家,却变得越来越肮脏,空气、海洋、森林,整个地球环境全面恶化,人们已称我们的地球为“不幸的地球”,人类“不幸的家"。

地球的不幸在于它原有的占陆地三分之二的76亿公顷森林,到20世纪80年代已不足28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大面积被毁,自然就大大地降低了地球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目前全世界约有9 亿以上的人生活在对健康十分有害的环境中。

地球的不幸还在于全世界每年要产生3.3亿吨有害废物,排放200万吨铅、7800 吨砷、11000吨汞、5500吨镉到大气层中,这些均超出其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严重污染了空气,以至于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温室效应也日益加剧。

地球的不幸更在于人们不仅污染了陆地、天空,还污染了海洋。

每年人们要从船舶倾倒600 万吨废物到大海,从船上扔下500万个塑料集装箱,漏油40万吨;目前地球上已有10%的监测河流受污染,70% 的人使用不到安全的食用水,水源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评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8分)颠簸.(bǒbō) 织.女(zīzhī)黄莺.(yīnɡyīn)房檐.(yán zhān)晶莹.(yín yínɡ)滥.用(jiān làn)资.源(zīzhī)回荡.(dànɡtànɡ)二、读拼音,写汉字。

(6分)yákānɡɡuǒ慨包lánǎiɡònɡ献三、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7分)1.“慨”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指的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

2.“璀璨”的意思是( ) A.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B.形容衣服等非常好看。

用这个词语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5分)A.作比较B.打比方C.分类别D.举例子E.列数字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2.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 )(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 )4.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加标点符号)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练习(含答案)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太阳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能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人类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

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整体感知】(1)默读短文,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画上“_______”。

(2)思考:这个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伏笔铺垫
B.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C.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D.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2.【梳理内容】结合关键句,短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及资料袋,理解句子的意思。

(1)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太阳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能量的
1%!
这一句使用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强调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3)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资料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结合资料袋,我知道作者引用诗句是想说明地球上的人类不必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理解】阅读第④段,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围绕“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作者先用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近400年来取得的成就比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
万年间取得的成就还大,同样消耗的资源总量也多得多。

再说如不加以控制,后果难以想象。

B.“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作者用强烈的
反问表达担忧之情。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人类近40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对地球的破坏同样巨大。

C.围绕“人类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
年间所消耗的资源总量”这一观点,作者先说人类的威胁来自人类本身,再说人类取得的成就和破坏同样巨大,最后用设问的方法表达担忧。

5.【观点表达】读第⑥~⑦段,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说说你对“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让出行更顺利、快捷。

小林同学家住盛唐附近,他希望早上9点以前赶到位于漳浦一中的表哥家聚会。

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1.【信息提取】认识公交站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图中,首班车时间是指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末班车时间是指最晚一班车的发车时间。

()(2)图中,站牌上箭头指示方向就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

()(3)一般来说,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转车的次数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

()2.【信息归纳】根据以上材料信息,下列乘车路线安排明显不合适的是()(多选)
A.坐3路车直达,从盛唐站出发坐4站到漳浦一中站。

B.坐2路公交,从盛唐站出发坐2站到县政府站下车,再换1路公交,坐
1站到漳浦一中站。

C.坐2路公交,从盛唐站出发,坐6站到黄仓开发区站下车,再换1路车,
反向坐4站到漳浦一中站。

D.坐3路公交,从盛唐站坐1站到中心市场站,转2路公交坐1站到县政
府站,再转1路公交坐1站到漳浦一中站。

3.【对比判断】第2题中的可行方案哪一个更符合小林同学的需求?请说
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类文阅读
1.(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2)B
2.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3.(1)人类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2)列数字
(3)去忧虑和担心地球的外在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

4.A
5.人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取决于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和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觉得第二方面更重要,即要控制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倡导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1)√(2)√(3)√
2.AD
3.坐2路公交从盛唐站出发坐两站到县政府站下车,再换1路公交坐一站到
漳浦一中站,这个方案最合理。

这个方案中公交车停靠站点最少,根据出发时间和希望到达时间也可以排除其他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