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风ppt课件二十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 章甫,愿为小相焉。”
这部分内容是公西华谈志。
问:从公西华的回答来看,他的性格怎样?
要点:谦虚好学。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部分内容是曾皙谈志。
问:曾皙回答问题前的神情怎样?
要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别人上课他奏乐, 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还不紧不慢地做了一串结束弹奏的动 作,然后才站起来。你能想像这是个怎样的人吗?
要点:悠闲自得,从容不迫,如闲云野鹤,淡泊,潇 洒等。
问:曾皙的“志”是什么?
或知尔”,最后提出言志的问题“则何以哉”?
答案: 孔子主张“入世”,他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儒家认为读书人要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主张“学而优则仕”, 推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精神。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 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这部分内容是孔子评志。
问:孔子为何笑子路呢?
要点:孔子认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是一位有着宏伟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子 路的治国理想未尝不是他心中所勾勒的理想蓝图,所以他 的笑意里有赞许之情。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 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利用离间,很快就疏 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礼”“仁”便成了空中楼 阁。后来他周游列国,也四处碰壁,无人赏识。孔子面对 子路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可能感慨万千,感慨子路的激 情,遗憾无奈的时局。
三、章节梳理
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 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部分的内容是孔子问志。
提问: 1、孔子说“以吾一日长来自百度文库尔,毋吾以也”的目的是
什么? 答案:
消除学生的顾虑,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教学 环境。
提问: 2、既然已经处处碰壁,为何还要假设一种情况,“如
探究:治理国家,子路为何要强调“有勇”“知方”?
要点:“有勇”可以抵御外患。“方”者,道义也。 这同孔子主张的“为国以礼”是一致的,因为这“方”包 含在“礼”之中。
所谓“礼”,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是我国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 德规范。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 中有74处记载“礼”。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 绳墨、规矩一样;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 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孔子将“修身养德”看作 立身、处世、治国之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 基。
夫子哂之。
这部分的内容是子路谈志。
问:子路的“志”是什么? 要点: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问:子路回答前的动作是什么?为何抢着回答?
要点:率尔。急迫地示意,抢先回答,回答时激昂的神 情,侃侃而谈,大有指点江山的气势,可见子路很有个性, 直率。也说明他素怀大志,才能不假思索地抢先回答。
第三种:于丹认为曾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礼乐交融的 奇幻世界 。
第四种:有人认为曾皙的话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 自然之间的和谐。
第五种:有人认为曾皙描绘的是一种儒家心目中的理 想社会,曾皙的话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 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是治国的根本。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 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这部分内容是冉有谈志。
问:冉有的“志”是什么?
要点: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 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问:从冉有的回答来说,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怎样? 要点:性格内向,言辞谦逊。
第十三课 沂水春风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记述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 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
子路志在通过一大国来实现治国理想。 冉有志在通过一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 公西华志在学习。 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
二、本课的具体内容 孔子问志,弟子谈志,孔子评志,孔子的治国理想。
要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探究:对于曾皙的“志”有不同的理解。 要点:
第一种: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悠闲的诗意的生存方式, 并由此认定曾皙是一个庄子式的自由主义者,如《朱子语 类》:“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
第二种:有人认为曾皙所说的是祭祀时的情景,如王 充《论衡•明雩篇》:曾皙所描述的乃是古代的一种祭祀 仪式,祭祀之时,要有仪式,要有颂歌,要有酒食等祭 品。
问:曾皙的一番话语对于孔子而言,恰是“于我心有 戚戚焉”,然而孔子为何“喟然叹曰”?
要点:孔子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但现实令他苦闷。 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 改良,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身心俱疲。 面对春秋乱世,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 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问:前三子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国家大事,惟独曾皙讲 的是玩和乐,境界看起来渺小得多,然而孔子听了以后很 赞同,这是为什么?(课后练习一: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 想法表示赞同?)
要点: 其实曾皙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正是孔子内心理想的折射,
正寄寓了孔子最高的社会理想:盛世太平,天下大同,人 民康乐。据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 积极用世的,他希望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创造出一个歌 舞升平的世界。因此曾皙的志向虽不言政事,却是“礼治” 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