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最新】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aa72a3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4.png)
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在国有企业中,林场改革发展有了很大进展,国有林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有林场的改革是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林场特点,其次探讨了发展经济林的意义,然后就当前国有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论述了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引言林业扮演着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使命,林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建设的稳定。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林业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将生态理念融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等诸多领域。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关乎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未来。
我国全方位综合构建生态大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巨大、意义非凡。
国有林场不同于其他单位和部门,其生态功能定位非常明确,在改革过程中,大部分被界定为公益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专门从事森林利用、培育、保护以及植树造林工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国有林场存在管理不够科学、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因而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1国有林场特点国有林场特点鲜明,主要体现为生产周期长、季节性明显、营林管理的连续性、病虫害或森林火灾发生的突发性,以及整个林业系统各项保障措施相互适应协调的综合性。
公益性国有林场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其特点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使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稳步提升,进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当前,主要通过种苗培育、优良种质资源筛选、植树造林、施肥管理、抚育管理、森林防火、封山育林、病虫害防治、建立和管理森林公园等措施,不断实现公益林国有林场的工作目标。
2019年关于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
![2019年关于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65f499227916888586d738.png)
2019年关于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2019年关于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为摸清我县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国有林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准备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县人大常委会第三调研组采取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走访林场部分干部职工、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对我县国有黄竹岭林场和雨水岭林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改革调研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国有林场2个,即黄竹岭林场和雨水岭林场,均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属事业单位。
经营总面积6117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35513亩,商品林25607亩,活立木总蓄积18万立方米。
现有职工总数93人,其中在职73人,退休20人。
黄竹岭林场创办于1958年10月,林地总面积54599亩(其中4000亩在1994年由县政府划拨给海口罗牛山林场) 。
所经营管理的50599亩土地中,生态公益林29549亩,其中中央重点公益林20310亩,省级重点公益林9239亩; 商品林21000亩,其中橡胶197亩,槟榔726亩,加勒比松820亩,马占相思17682亩,桉树1575亩; 其他农业用地50亩。
现下设6个管理作业队,共有职工46人,其中在职33人,退休13人。
2019年林场总收入72万元,其中土地租金28万元,槟榔出包收入4.5万元,林木采伐收入33.5万元,其他6万元。
支出情况为68万元,其中工资25万元,福利5万元,公用支出38万元,包括购买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支付贷款利息、业务接待费等。
2019年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0.8万元。
雨水岭林场创办于1958年,原是县公路林场,1965年改为屯昌县地方国营雨水岭林场。
现有林地经营面积10571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964亩,商品林4607亩。
现下设3个管理作业队,现有职工47人,其中在职40人,退休7人。
2019年林场总收入42万元,其中土地租金20万元,槟榔发包收入4万元,橡胶承包3.5万元,林木采伐14.5万元。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ded949f18583d048645944.png)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县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
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到2014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
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
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
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14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
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
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
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
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
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林场调研情况报告
![林场调研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a780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f.png)
林场调研情况报告林场调研情况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林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林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1. 采访和访谈:与林场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询问,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困难和意见。
2. 实地考察:走访林场周边地区,观察林地资源的现状、植被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3.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林场的历史数据,了解过去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林地利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林地资源状况: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林场的林地资源相对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
然而,部分地区存在着人为砍伐和滥伐现象,导致局部破坏和生态恢复困难。
2. 生态环境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林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同时,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生态保护区水质污染和土壤退化现象严重。
3. 人力资源问题:部分林场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培训和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和林地资源浪费的情况。
四、问题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砍伐和滥伐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林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加大对受损林地的生态修复力度,恢复植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对林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引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开展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大众参与到林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中来。
五、调研总结林场调研发现,虽然林地资源相对丰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林业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推进生态修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可以实现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六、建议1. 增加林场经费投入,加大林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支持力度。
关于林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
![关于林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a916b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2.png)
关于林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关于林业现状范文篇1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
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
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
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
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
林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
![林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a5fbb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4.png)
林业调研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林业调研报告学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生态林业的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如何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就成为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面临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林业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林业项目,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新内涵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林业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当前林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林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林业工作。
近年来,我县林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林业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但是还应该看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林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与森林经营等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和林区维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
新时期林业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实践。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三篇)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9bb1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f.png)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本次汇报将从背景介绍、改革目标、改革措施和改革效果等方面,对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进行详细汇报。
一、背景介绍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低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2010年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管理、监督,提高林场经营效益。
二、改革目标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有林场经营主体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推进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三、改革措施1.改革机制国有林场改革主要采取了“公司化”管理模式,即将国有林场改为国有公司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国有林场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注重市场化运作,实行科学决策、市场化决策,提高经营效益。
2.优化资源配置国有林场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通过清理、整合、兼并等方式,优化国有林场布局,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集中度和利用率。
并加大对生态价值高的国有林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提高其资源价值和环境效益。
3.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国有林场改革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资本导入、技术合作、市场开拓等方式,加强林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重点发展有机林、苗木产业、木材加工等新兴产业,推动林业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向知识型、技术型产业转变。
4.加强监管保障国有林场改革加强了对国有林场的监管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林场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国有林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对国有林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保障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四、改革效果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9c79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9.png)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最近,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等问题,与滁州、芜湖、黄山和池州等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大家认为,在当前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地位、木材潜在需求增长、多种所有制发展林业的形势下,国有林场必须革除人浮于事、统管统办企业的包袱,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现着重对全椒县瓦山、南陵县戴公山、黄山区黄山林场的改革作法进行剖析。
一、国有林场在改革中探索我省国有林场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下达以后,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9号文件实施意见和我省推进社会办林业、加快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等政策,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方法和途径。
当前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机制不活、人员过多负担重、人浮于事、经营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是影响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一些国有林场在紧紧围绕减员增效、活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主要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有:1、剥离场办亏损企业。
由于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水平低,捕捉市场信息慢、判断市场发展趋向不清,不少国有林场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近些年来一些林场在处理经营的二、三产业上,采取租赁、出让等形式,把所经营的二、三产业等企业剥离开来,抽出更多的精力抓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
全椒县瓦山林场原先场经营林化厂、木材加工厂、木片厂,非但不能盈利,而且年年亏损,林场职工意见很大。
今年以来林场班子就场办产业问题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在充分分析导致经营失败原因的基础上,决定将三个场办产业对外实行租赁经营,引进外来资金进场办产业。
由于瓦山林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每年木材采伐量在8000立方米左右,吸引不少有意来场进行投资办木材加工的厂商。
在与这些厂商谈判过程中,林场始终明确要求首先录用林场职工。
经过多次商谈,最后深圳光大木业赢得了在林场的经营权,目前该企业的机械设备正加紧安装并将投入生产。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19606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1.png)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篇1一、引言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调研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有林场改革背景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不畅等原因,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为了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国有林场改革。
三、国有林场改革目标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改革的目标包括: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国有林场的绿色发展。
四、国有林场改革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 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
将国有林场定位为生态公益事业单位,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功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2. 优化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
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3. 完善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多种经营方式,如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激发国有林场的活力。
4. 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
5. 推动国有林场的绿色发展。
鼓励国有林场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五、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来说,成效包括:1. 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得到了优化,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国有林场调研报告
![国有林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706e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9.png)
国有林场调研报告《国有林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各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掌握其经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此次调研,旨在为今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1. 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面积、树种、林龄等基本信息。
2. 经营管理状况:了解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人员队伍、资金使用情况等。
3. 存在的问题:调查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乱砍滥伐、林火、盗伐等情况。
4. 对策建议:针对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宣传教育等。
三、调研结果1.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我国国有林场分布广泛,林种多样,林龄参差不齐;但同时也存在着乱砍滥伐、滥伐违规等问题。
2.经营管理状况: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多样,有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监管不严,经营效率低下。
3.存在的问题:乱砍滥伐、滥伐违规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的国有林场对此问题处理不力,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四、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国有林场的监管力度,对乱砍滥伐、滥伐违规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2.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对国有林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公众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五、结论国有林场是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经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要保护好国有林场,需要政府、社会和林场管理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林场要提高管理水平,社会公众要增强环保意识,共同为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f5c33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9.png)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国有林场是指由国家所有并由国家主管的林地。
在中国,国有林场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仅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木材和非木质产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国有林场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就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国有林场现状1.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场面临着森林资源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问题。
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森林,导致大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 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破坏,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恶化。
森林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缺乏科学管理国有林场管理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一些地方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下。
导致了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无法有效保护好林场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立法和监管机制加强国有林场资源保护的立法和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对于违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 推进生态保护加大对国有林场生态保护的力度,推进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对于国有林场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和提高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
4. 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提倡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国有林场的发展。
5.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国有林场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增强群众对于国有林场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结语国有林场是国家宝贵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4747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8.png)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林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林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调研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现状分析1. 林业资源概况我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然而,尽管森林覆盖率在提高,但是我国的林地面积并不大。
同时,林业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林业发展相对滞后。
2. 人工林和天然林当前,我国的林业种植结构以人工林为主,天然林规模逐年减少。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3. 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我国的林业产业以木材生产为主,非木材林产品产量较少,并且品种单一。
这种情况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问题分析1. 生态问题林地面积小、天然林减少、采伐过度等问题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2. 产业问题木材生产为主,木材品种有限,木材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低下,非木材林产品供应不足,市场需求无法满足。
3. 管理问题当前,林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手段,管理效率不高。
四、对策建议1. 加强生态保护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控制采伐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大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非木材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3.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制度,加强林业管理和监管,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4. 增加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林业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林业发展。
五、结论当前,我国林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和增加投入,可以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的调查报告
![国有林场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a77d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9.png)
国有林场的调查报告【国有林场调查报告】一、背景信息国有林场是由国家所有并负责管理的森林资源区域。
其目的主要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国有林场的面积、生态环境状况、管理方式等都是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内容1. 土地利用与林地面积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的总面积、森林覆盖率、不同类型林地的分布情况等。
2. 生物多样性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中不同植物和动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着重调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状况,是否存在珍稀濒危物种等。
3. 森林资源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中的森林资源类型、蓄积量、更新情况、优势树种等,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产业开发情况等。
4. 林业经济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的林业经济状况,包括木材产量、销售收入、经营管理费用等指标。
5. 环保措施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防火、防腐、防虫等工作的实施情况。
6. 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调查应包括国有林场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管理方式和机制等情况。
三、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对国有林场的实地走访和观察,了解其自然状况、生态特征、资源类型等情况。
2. 数据收集调查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卫星遥感图像等,获取国有林场的相关数据。
3. 专家评估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对国有林场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和专家评估,对国有林场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林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
五、建议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林业经济发展措施、管理机构和方式改进等。
六、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对国有林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概括性的结论,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以上是对国有林场调查报告的一般内容和要点介绍,具体调查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cbc5f3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0.png)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目前,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加剧了供需矛盾,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森林保护环境、吸毒消尘、杀菌灭病的作用也被削弱或消失。
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下面本文以某林场为了展开论述。
标签:国有林场;现状;发展对策1国有林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森林权属不清,产权关系不顺,保护开发利用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矛盾虽然我场已经完成体制改革,从原来的企事业制度变为生态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不再是以创利为主要职责,而且目前还没有完全厘清所有林地权属,部分经济林地产权有待进一步完善[1]。
另外,从我场经营区和我县林地状况、我场森林类别划分及林地使用状况可以算出,仍然有部分商品林、经济林,森林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仍然没有发挥到物尽其用,存在资源浪费,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也是摆在我县党委、政府和林草局领导面前的问题。
1.2林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随着天保工程第二期的启动,十九大的召开,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高度,某国有林场改革的完成,国家、省、州上级部门在我县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2018 年我县重建或修缮共7 个森林资源管护站,每个站还配备了 2 辆摩托车,每位护林员配备了手机进行实时监控和上级发现问题,站员之间,站与站之间,站与当地政府、林业站之间,站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了无障碍沟通,几乎所有管护配备电脑,管护人员的生活生产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站台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改善。
1.3护林队伍业务素质能力亟待提高从我场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全场170 人中只有本科学历4人,全日制的只有2 人,大专人员45 人,但全日制的职工只有 4 人,在300 多个职工和长期护林员中,低文凭人员占较大比重,职工素质比较低,尤其是专业性的高素质人员更为紧缺,由于,我场在职在编岗位只有 5 个,要引进较高知识文化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更为艰难,要提高整个护林队伍素质任重道远。
国有林场进展现状及其途径
![国有林场进展现状及其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47aa92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c.png)
国有林场进展现状及其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林场也在逐渐发展壮大,林业成为了重要的产业之一。
国有林场不仅提供了林木资源,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有林场进展不断,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介绍国有林场的进展现状及其途径。
一、国有林场进展现状1.林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国有林场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拓宽了产业链,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同时,国有林场还积极扩大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林业多元化经营。
2. 林业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
国有林场通过林业改革,加强生态功能区管理,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监管,加快林业生态修复进程,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环境。
3.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国有林场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天然林保护与改压实验,推广高效林木种植养护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提高了林业效益。
二、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1.资源流转困难。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有林场的土地和林木资源大量集中在国有企业或集体经济组织手中,导致林业资源流转难度较大,存在资源浪费和闲置。
2.林木生长周期长。
林木是林业产业的原材料,但是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种植、养护和收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长期投入。
3.林木病虫害问题。
林木病虫害是国有林场面临的常见问题,它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
三、国有林场进展的途径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业务环境,为国有林场提供更加充足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
2.拓宽资源利用渠道。
国有林场应当积极拓宽资源的利用途径,发挥资源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技术研发力度。
国有林场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发展特色产业。
国有林场可以发展特色产业,例如旅游业和林下经济,增加收入来源。
结论总之,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场的发展与否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8ab26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3.png)
浅谈国有林场现状及对策建议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单位,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国有林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和管理。
一、国有林场现状分析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拥有着大片的森林资源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由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国有林场在管理和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国有林场的保护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着管理分散、责任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
由于国有林场的面积广阔,管理难度大,加之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导致国有林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区。
国有林场面临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过度问题,一些地区存在着乱砍滥伐、非法采伐、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质量。
国有林场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影响了国有林场的管理和保护效果。
一些地区的国有林场存在规划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影响了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效益。
二、对策建议针对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和管理。
具体来说,包括改善管理体制、加强资源保护、提升人才队伍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加强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划定明确的管理边界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责任制度,加强对国有林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加强国有林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大对乱砍滥伐、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体系,加强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等工作,促进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质量的提升。
优化国有林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国有林场的规划设计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促进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范文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bdab1a5727a5e9846a6113.png)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新时期,林业局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日前,我们林业局专家调研组对**国有林场进行了走访调研,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xx林业的发展现状xx市xx林业局始建于1979年元月,属县级建制的市直事业单位。
局下设八个国有林场(即和尚塬林场、张家湾林场、直罗林场、药埠头林场、槐树庄林场、张村驿林场、任家台林场、岔口林场),一个森林消防大队,一个中心苗圃,三个木材检查站(即五里埔木材检查站、岔口木材检查站、寺峪木材检查站)。
全局现有干部职工915人(天保工程编制总人数1165人,其中森林管护人员558人,社会公益人员73人)其中:离退休222人,在职职工693人(其中男职工475人,女职工218人,内退68人)。
全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9 人,其中高级职称74 人,中级58人,助理74人,技术员41人。
现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
1979年元月建局伊始至1985年以前,属市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由上级下达木材生产计划任务,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拨付。
1985年以后,林业进行内部改革,管理体制变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收自支”,成为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
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采伐全面停止,林业局(场)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天保工程方案核定数配套供给。
天保工程规划实施期从2000—2010年,共计11年。
(二)xx林业在全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xx林业局为xx市直四大林业局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林业局,辖区总面积453万亩,经营面积423.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13.5万亩,非林业用地9.8万亩。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22.6万亩,灌木林地48万亩,疏林地7.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8.3万亩,宜林地27.2万亩,全局森林覆盖率76%,林木蓄积1072万立方米。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8f30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6.png)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篇1一、引言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调研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有林场改革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国有林场改革是重要的一环。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政策的调整,国有林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林业现代化,国有林场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国有林场改革目标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具体包括: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布局,深化国有林场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国有林场改革现状目前,国有林场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产权制度方面,大部分国有林场已经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目标。
在经营管理方面,国有林场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了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了经营效益。
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国有林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国有林场的快速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部分国有林场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是部分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粗放,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
三是国家对国有林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六、对策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布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国有林场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2ca7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0.png)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一、国有林场现状
(一)国有林场的规模
目前,全国共有国有林场2250家,面积为1.1亿 hm2,占全国森林
覆盖面积的42.5%。
其中,国有林场的林木面积达到4.87亿株,林木蓄
积量达到21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存量超过49亿t,其中国有林场的乔木
林面积达到1.8亿 hm2,阔叶林面积达到0.8亿 hm2,灌木林面积达到
0.6亿 hm2,林下草地面积达到0.7亿 hm2,森林苗圃总面积达到0.15
亿 hm2,国有林场拥有7亿多株树木种苗。
(二)国有林场的功能
国有林场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是林业经济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重要的经济功能有提供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重要的社会功能有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推动乡村现代化;重要的生态功能有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未来发展方向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国有林场的发展必须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重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管理;强化物资管理,建立科学的物资管理制度;改善
劳动条件,支持和引导林业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自力更生;加强法律法
规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林场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日前,我们煤田林场调研组对本林场进行了走访调研,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煤田林场的发展现状煤田林场始建于年月,林场现状现有干部职工人(天保工程编制总人数人,其中森林管护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在职职工人(其中男职工人,女职工人)。
二、煤田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林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转型发展是新时期林场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目标。
近30年来,乌尔旗汉林业局煤田林场在后备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在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林业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林业和整个国家生态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
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不适应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林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不顺。
煤田林场位于牙伊公路段,主要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
长期以来,煤田林场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从事的是一项公益事业,干事业单位的工作却无事业单位的定性,性质不明,林场的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不列编制、不给经费,工资和事业费没有保障,林场只能自支解决,而林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资源管护任务,诸如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等任务。
其事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林场的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模式,与它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2、经营机制不活。
当前,煤田林场已初步形成多样化的经营机制。
各国有林场在搞好森林资源培育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采取国有民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场经济。
各项改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增添了林场发展活力。
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多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内部经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在所有制结构上,还没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林业同步发展的方针。
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还没有做到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国有林场所办的多种经营项目实行股份合作、转产改造、合资、联合、承包、租赁、兼并、拍卖、出售等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实行“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盘活国有资产。
3、天保工程静态投资不适应社会动态发展的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天保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工程实施困难日益增大。
国家关于天保资金的安排标准是以1997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和职工工资基数(7680元/年)进行核定的,每人380公顷的管护面积,每人每年1 元的天保资金,一定11年不变。
按有关文件规定,天保资金的列支项目为:森林管护事业费(包括森林管护人员经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下岗职工分流安置费。
“森林管护人员经费”中又包括:管护人员基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降温费等。
列支项目和渠道很宽泛,但可供列支的资金是定量的。
如1998年我局人均年工资按7680计算,到年底共四次调资后,全局人均档案工资达到了18677.02元,高出天保工程核定基数10997.02元。
工资上涨后,由于没有经费保障和资金渠道,新调工资无法落实,职工队伍极不稳定。
4、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国家投资不足,加之国有林场地处偏远,建场时间早,基础设施基本老化,近几年因受国家投资限制,只对极少数林场的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大部分林场、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林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职工的生活水平、生存状况远不如当地农民。
一是职工住宅和办公用房陈旧,多数职工没有自己的住房,仍然居住在管护站70年代至80年代修的土木结构的房屋,宿办合一,退休后也是如此。
由于收入偏低,距离学校远,上学费用太高,林业职工因无力承担子女繁杂的学习费用,辍学率较高。
就医难、看病难、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也尤为普遍。
由于收入低,责任大,工作条件艰苦,森林管护人员的思想波动较大。
二是个别林场的管护站至今无电、无水、无通讯,生活非常艰辛。
三是富余分流职工除少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等多种经营外,多数人生活无着落。
由于常年工作生活在深山老林,社会适应能力差,身体多病,技能单一,个人生活很困难,又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和下岗职工待遇,给单位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四是林区道路因年久失修,雨水冲毁严重,加之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也普遍落后,经费不足,给森林管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五是由于资金困难,大部分林场没有配备电脑等设备,更谈不上电子政务建设,与国家林业局关于数字林业的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5、国家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对国有林场政策支持不到位,致使国有林场投入严重不足。
投入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各级财政对国有林场“断奶”后,十几年来林场营林生产条件始终没有改善,导致国有林业局(场)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营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粗放经营,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够,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二是国有林业局(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各林场长期以来以木材生产为主,主要依赖木材综合利用搞多种经营,而其它产业开发起步较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而发展林业产业化建设就必须有资本,可国有林业局(场)在过去的发展中几乎把全部的财力都投入到绿化荒山和搞营林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国有林业局(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原始积累,加之林业特点决定了林业生产前期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差,信贷难度也大。
除了国家生态建设投资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
三是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化,结构纯林化,林龄低龄化问题突出,由于没有投资,抚育措施跟不上,林分质量差。
投入不足的问题就直接影响到国有林场持续健康良性发展。
6、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天保资金投资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局目前虽然勉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都是自筹资金解决,参保水平低,还有不少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如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尚未展开。
7、内外部发展环境差。
国有林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产品,为美化环境、改善生态作出了巨大的默默无闻的贡献。
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所发挥的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引起社会和决策部门的重视,赋予林场的社会地位不高。
由于过去常常把林业定位为生产木材的行业,对林业的生态效益认识不深入,对国有林场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其合法权益也就得不到有效保护,以致许多占用国有林场资源资产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同时,因为配套政策不健全,很多林场职工本应享有的权益无法落实,职工队伍不稳定,不利于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
三、现代国有林场改革与xx林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是:一是国有林场改革必须把握正确方向。
改革是为了促进发展,要结合林场自身特点推进改革,通过改革增加资源总量和经济总量,提高林场的综合实力,增加林场职工收入。
二是改革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统筹兼顾原则,依法推进原则,改革促进发展原则。
三是要明确改革的内容。
以产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经营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同时要注意处理好职工问题。
四是要选择好改革的主要途径。
国有林场改革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借鉴吉林森工企业改革和宜春改革模式。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快国有场的改革与xx林业未来建设与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一是抓好分类经营改革,理顺管理体制。
积极向政府反映情况,争取政策,力争将国有林场的性质定性为国家生态公益性事业单位,重新定员定编,事业经费列入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国有林场的经济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
国有林场的行政管理体制,应实行以国家、省为主,市、县为辅的管理模式,其调整也应注意与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协调,尽可能地把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统一起来,融为一体,以利于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我局八个国有林场应全部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事业编制,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全额预算。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有林场稳定。
一是规范国有林场职工工资制度,各场重新核定编制后,纳入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在职职工,应执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二是规范国有林场养老保险制度,国有林场应全部执行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其他社会保障权益,积极按规定参加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四是按有关规定,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属成员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三是建立权责明晰的国有林业局(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参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模式,结合国有林场的实际,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根据国有林业局(场)规模、森林经营区系、森林功能及市实际财力等情况,并本着有利于对林场的指导管理和长远发展,确定相应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资产。
考虑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不同于一般行业的国有资产,其经营管理和维权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社会性,应由市林业局担负产权管理工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较为适宜。
其主要职责和义务是:对林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管理、开发利用及资源是的发展变化情况等,依法进行监管,及时解决林业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维护林场的合法权益,确保森林资源资产的增长增效,防止流失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