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种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种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上游种业分散,中游种植小农占主导,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 (5)
(一)三大主粮种子市场规模过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5)
(二)三大主粮种植面积占比近六成,种植主体仍以小农为主 (6)
(三)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价格支持政策逐渐向价补分离转变 (8)
二、水稻: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2020年最低收购价略有提高 (10)
(一)杂交稻种子市场规模大于常规稻,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10)
(二)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小幅回落,最低收购价2020年略有提升 (11)
(三)食用需求为主但用量小幅下降,饲用及工业需求增加 (13)
三、玉米: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供需改善、价格上行 (14)
(一)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最大,行业集中度低 (14)
(二)面积下滑,产量持稳,供需改善下价格走升 (15)
(三)饲用消费量小幅下降后预计回升,工业消费持续增长 (17)
四、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相关度高 (18)
(一)大豆种子市场规模和行业集中度均提升 (18)
(二)种植面积、产量持续回升,价格低位运行 (18)
(三)压榨量受下游饲料需求下降而减少,食用、种用量小幅增长 (23)
五、小麦: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2020年价格望平稳运行 (23)
(一)上游种业行业集中度低,产品以常规冬小麦种子为主 (23)
(二)种植面积和价格下降,产量小幅波动 (24)
(三)制粉量减少,饲用、工业消费量提升 (27)
六、棉花:我国产消量均全球第一,棉价与国际市场高度相关 (28)
(一)上游种业:以新疆常规棉种为主,市场规模有所回升 (28)
(二)种植产区以新疆为主,面积回落后趋稳,棉价低位运行 (28)
(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减少,棉花消费量下滑 (31)
七、投资建议 (31)
(一)苏垦农发:全产业一体化经营,自主经营种植基地构筑核心优势 (31)
(二)北大荒:土地资源优势明显,土地发包营收稳健增长 (33)
(三)大北农:转基因育种先行者,玉米种子业务增长空间大 (35)
(四)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龙头,转基因技术积累深厚 (36)
八、风险因素 (38)
图表目录
图表1:种植业产业链图示 (5)
图表2:2017年我国农作物种子用量及市场价值 (5)
图表3:2017年中国和全球种业市场前十销售额 (6)
图表4:2017-2018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6)
图表5:2018/19市场年度全球及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百万吨) (7)
图表6:2018/19市场年度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结构(万吨,%) (7)
图表7:我国国有农场数量(个) (8)
图表8:我国农垦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占比(万吨,%) (8)
图表9:我国各省农垦耕地面积(万公顷) (8)
图表10:我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 (9)
图表11:2018年我国水稻商品种子销售收入前十企业 (10)
图表12:主要上市公司水稻种子销售额(亿元) (11)
图表13:水稻种子CR10 变化(%) (11)
图表14:我国各省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 (11)
图表15:我国稻谷种植分布图 (11)
图表16:我国稻谷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12)
图表17:2018/19我国稻谷消费结构(万吨,%) (12)
图表18:2016年以前我国稻谷价格走势(元/千克) (12)
图表19: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元/千克) (12)
图表20:我国稻谷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13)
图表21: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万公顷) (13)
图表22:我国稻谷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13)
图表23:2018/19我国稻谷消费结构(万吨,%) (14)
图表24:我国稻谷消费结构变化(万吨) (14)
图表25:2018年我国玉米商品种子销售收入前十企业 (14)
图表26:主要上市公司玉米种子销售额(亿元) (15)
图表27:玉米种子CR10 变化(%) (15)
图表28:我国各省玉米播种面积(万公顷) (15)
图表29: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图 (15)
图表30:我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16)
图表31: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元/千克) (16)
图表32:我国历史上历年玉米收储价格(元/千克) (16)
图表33: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 (17)
图表34:我国玉米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17)
图表35:2018/19我国玉米消费结构(万吨,%) (17)
图表36:我国玉米消费结构变化(万吨) (17)
图表37:国内大豆种子终端市场规模(亿元) (18)
图表38:垦丰种业大豆种子销售额与销量(亿元,万公斤) (18)
图表39:我国各省大豆播种面积(万公顷) (19)
图表40:我国大豆种植分布图 (19)
图表41:我国大豆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19)
图表42:全球各国大豆生产和压榨量(万吨) (19)
图表43: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与进口来源国(万吨,%) (20)
图表44:中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 (20)
图表45:美国大豆生产成本与收益 (21)
图表46: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万公顷) (22)
图表47:我国大豆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22)
图表48:我国大豆和国际大豆价格走势(元/吨,美元/吨) (22)
图表49:我国大豆种临时收储价格的目标价格(元/吨) (22)
图表50:我国从美和巴西进口大豆FOB价(美元/吨) (23)
图表51:我国从美和巴西进口大豆到岸完税价(元/吨) (23)
图表52:2018/19我国大豆消费结构(万吨,%) (23)
图表53:我国大豆消费结构变化(万吨) (23)
图表54:2018年我国小麦商品种子销售收入前十企业 (24)
图表55:主要上市公司小麦种子销售额(亿元) (24)
图表56:小麦种子CR10 变化(%) (24)
图表57:我国各省小麦播种面积(万公顷) (25)
图表58:我国小麦种植分布图 (25)
图表59:我国小麦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25)
图表60:2016年以前我国小麦价格走势(元/千克) (26)
图表61: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元/千克) (26)
图表62:我国小麦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26)
图表63: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万公顷) (26)
图表64:我国小麦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27)
图表65:2018/19我国小麦消费结构(万吨,%) (27)
图表66:我国小麦消费结构变化(万吨) (27)
图表67:国内棉花种子终端市场规模(亿元) (28)
图表68:我国各省棉花播种面积(千公顷) (28)
图表69:我国棉花种植分布图 (28)
图表70:我国棉花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29)
图表71:全球各国棉花生产和消费量(万吨) (29)
图表72:我国棉花进口总量与进口来源国(万吨,%) (29)
图表73: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万公顷) (30)
图表74:我国棉花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30)
图表75:我国棉花和国际棉花价格走势(元/吨,美元/kg) (31)
图表76:我国布和纱产量当月同比(%) (31)
图表77:我国纺织品和纺织制服装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31)
图表78:苏垦农发主要财务指标(亿元,%) (32)
图表79:苏垦农发主营业务拆分(亿元,%) (32)
图表80:北大荒主要财务指标(亿元,%) (34)
图表81:北大荒主营业务拆分(亿元,%) (34)
图表82:大北农主要财务指标(亿元,%) (35)
图表83:大北农主营业务拆分(亿元,%) (36)
图表84:登海种业主要财务指标(亿元,%) (37)
图表85:登海种业主营业务拆分(亿元,%) (37)
一、上游种业分散,中游种植小农占主导,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
农作物种植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农资业、中游种植业、下游具体消费渠道。
上游农资包含种子、农药、化肥、地膜、农业机械等细分行业;中游种植按农产品不同可具体到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下游消费结构中,粮食作物一般以食用、饲用消费为主,经济作物如棉花以纺纱用途为主。
图表 1:种植业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一)三大主粮种子市场规模过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根据《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数据,2017年玉米、稻谷、小麦种子以终端零售价计算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73.91、196.16、159.65亿元,合计占种业市场规模的51.53%。
大豆、棉花种子市场规模相对较低,分别为34.88、21.18亿元。
图表 2:2017年我国农作物种子用量及市场价值
作物 用种面积(万亩)
亩用种量(千克)
种子使用量(万千克)
商品化率(%) 商品种子使用量
(万千克)
加权单价 (元/千克)
市值 (亿元) 玉米 56826 1.91 108725 100 108725 25.19 273.91 杂交稻 21864 1.12 24567 100 24567 57.59 141.48 常规水稻 22119 4.53 100107 70.71 70790 7.72 54.68 小麦 36775 12.49 459217 77.41 355458 4.49 159.65 大豆 11700 4.91 57470 75.45 43362 8.04 34.88 马铃薯 8870 145.32 257804 43.73 112742 3.19 179.6 内陆常规棉 745 148 1102 89.15 982 23.74 2.33 新疆常规棉 3442 2.30 7916 100 7916 17.18 13.6 杂交棉 875 0.61 535 100 535 98.04 5.25 常规油菜 2103 0.45 945 58.48 553 26.42 1.46 杂交油菜 7217
0.16 1170
100 1170
87.97
10.29 瓜、菜、花 - - - - - - 290 其他 - - - - - - 55 合计
-
-
-
-
-
-
1222.12
资料来源:《中国种业发展报告》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截至2018年末我国种企数量为5808家,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2018年我国商品种子销售前十企业销售额为103.95亿元,CR10仅16.83%,龙头企业隆平高科年收入额为35.80亿元。
根据Farm Journal数据,美国玉米种子市场中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达83.9%,龙头企业孟山都2017年种子年销售额达到109亿美元。
图表3:2017年中国和全球种业市场前十销售额
排名中国前十企业种子销售额(亿元)全球前十企业2017年销售额(百万美元)1隆平高科26.5 Monsanto (US) 10,913 2垦丰种业13.73 Corteva Agriscience (DowDuPont) (US) 8,143 3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 Syngenta (ChemChina) (China) 2,826 4荃银高科8.99 Limagrain (France) 1,900 5登海种业7.97 Bayer (Germany) 1,805 6中国种子集团- KWS (Germany) 1,596 7中农发种业集团- Sakata Seed (Japan) 558 8鲜美种苗 6.17 DLF (Denmark) 542 9北京金色农华种业- Long Ping High-Tech (China) 492 10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 Rijk Zwaan (Nederland) 480
资料来源:《中国种业发展报告》Seed Special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二)三大主粮种植面积占比近六成,种植主体仍以小农为主
我国农作物种植以三大主粮为主,种植面积合计占比近六成。
我国农作物种植以玉米、稻谷、小麦三大主粮为主,2018年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5.39%、18.20%、14.63%,合计占比为58.22%。
图表4:2017-2018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2017年2018年
种植面积(千公顷)种植面积占比
(%)
产量
(万吨)
种植面积
(千公顷)
种植面积占比
(%)
产量
(万吨)
粮食作物117989 70.94% 66160.7 117038 70.55% 65789.2 稻谷30747 18.49% 21267.6 30189 18.20% 21212.9
小麦24508 14.73% 13433.4 24266 14.63% 13144.0
玉米42399 25.49% 25907.1 42130 25.39% 25717.4
豆类10051 6.04% 1841.6 10186 6.14% 1920.3
薯类7173 4.31% 2798.6 7180 4.33% 2865.4 油料13223 7.95% 3475.2 12872 7.76% 3433.4
棉花3195 1.92% 565.3 3354 2.02% 610.3
麻类58 0.04% 21.8 57 0.03% 20.3
糖料1546 0.93% 11378.8 1623 0.98% 11937.4
烟叶1131 0.68% 239.1 1058 0.64% 224.1
蔬菜19981 12.01% - 20439 12.32% -
茶园2849 - 246 2986 - 261
果园11136 - 25241.9 11875 - 25688.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从我国的几种重点农产品在全球的生产地位来看,玉米、大米、小麦、棉花在全球产量占比较高,分别达
到22.92%、29.75、17.97%、23.39%,而大豆占比仅4.45%。
图表5:2018/19市场年度全球及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百万吨)
全球中国中国占比
大米49918 14849 29.75%
小麦73145 13143 17.97%
玉米112273 25733 22.92%
大豆35865 1597 4.45%
棉花2582 604 23.39%
资料来源:USDA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从我国的几种重点农产品的供给来源看,我国主粮基本完全自给,大豆、棉花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在玉米、稻谷、小麦三大主粮领域以自产自销为主,2018/19市场年度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1.63%、1.90%、2.09%,进口依赖程度较低。
而大豆、棉花进口量较大,尤其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达到80.26%,棉花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也超过20%。
图表6:2018/19市场年度我国主要农产品供需结构(万吨,%)
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国内消费量进口占消费量比稻谷21213 365.5 502 19230 1.90%
小麦13144 269 1.5 12880 2.09%
玉米25717 448 2 27478 1.63%
大豆1600 8261 12 10293 80.26%
棉花604 203 5 824 24.64%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构来看,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耕地面积共20.25亿亩(1.35亿公顷)。
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三种,一是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近2.6亿小规模农户,占农户总数约97%,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约82%,户均耕地面积约5亩。
二是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适度规模经营户(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此类新型农业主体约有350万个,经营耕地总面积约3.5亿亩,平均经营规模达到100亩。
三是农垦和兵团企业,共有1781家国有农场,农垦企业经营耕地面积约0.97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7%,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新疆地区。
小规模农户主要基于自有土地,购买农资及投入自身劳动力,售卖自产农产品获得收益;适度规模经营户通过经营自有土地及流转土地、购买农资、投入自身劳动力及雇佣劳动力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售卖收获农产品获得收益;农垦企业通过从农垦集团有偿或无偿承包土地、流转土地获得土地经营权,再进行自主统一种植获取收获农产品收益,或者将土地发包给其他主体以收取费用获得收益。
图表 7:我国国有农场数量(个)
图表 8:我国农垦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占比(万吨,%)
资料来源:Wind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Wind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表 9:我国各省农垦耕地面积(万公顷)
资料来源:Wind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三)农产品价格走向市场化,价格支持政策逐渐向价补分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政府直接定价退出历史舞台。
1985年政府放开了绝大多数农副产品购销价格,1992年放开生猪、猪肉价格,1999年放开棉花收购价格,2004年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2015年放开烟叶收购价格,标志着我国农产品价格将全部由市场形成,政府定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等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相继推出。
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
要充分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
低收购价格”。
粮食价格放开后,在粮价面临下行压力下,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家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始实施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国家适时推出玉米、大豆、油籽临时收储政策。
2011年为防止棉价大幅波动、稳定棉花生产,棉花也被纳入临时收储政策范围。
2014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逐渐向价补分离转变。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1)国家库存居高不下:产量、临储收购量、库存快速增长,国家面临收不进、储不下局面。
(2)内外价差扩大:国际粮价下跌背景下,国内收储价格持续上涨,内外价差使得进口量快速增长。
(3)财政负担加重:高收储费用和高库存带来高保管费用,财政压力增大,仓储风险增高。
因此,国家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相继做出改革,具体来看:
大豆:2014年,国家取消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2017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
棉花: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地区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
2017年国家在新疆进一步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棉花目标价格水平改为三年一定,对新疆享受目标价格补贴的棉花数量进行上限管理,超出上限的不予补贴。
油菜籽:2015年,国家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油菜籽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玉米:2015年,国家首次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玉米生产者获得补贴保障种植收益。
稻谷:2016家,国家首次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2017年、2018年全面下调各类稻谷最低收购价,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还未公布,但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
小麦:2018年,国家首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2019年进一步下调,2020年,为了稳住农民增收的势头,确保丰收又增收,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不变。
图表10:我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
稻谷(元/kg)
小麦
(元/kg)
玉米
(元/kg)
大豆
(元/吨)
油菜籽
(元/吨)
棉花
(元/吨)
早籼中晚籼粳白红混合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2004 1.4 1.44 1.58
2005 1.4 1.44 1.6
2006 1.4 1.44 1.52 1.52 1.38 1.38
2007 1.4 1.44 1.5 1.48 1.38 1.38
2008 1.54 1.58 1.64 1.54 1.44 1.44 1.52 1.5 1.48 3700 4400
2009 1.8 1.84 1.9 1.74 1.66 1.66 1.52 1.5 1.48 3740 3700
2010 1.86 1.94 2.1 1.80 1.72 1.72 1.82 1.8 1.78 3800 3900
2011 2.04 2.14 2.56 1.90 1.86 1.86 2 1.98 1.96 4000 4600 19800 2012 2.4 2.5 2.8 2.04 2.04 2.04 2.14 2.12 2.1 4600 5000 20400 2013 2.64 2.7 3 2.24 2.24 2.24 2.26 2.24 2.22 4600 5100 20400 2014 2.7 2.76 3.1 2.36 2.36 2.36 2.26 2.24 2.22 4800 5100 19800
2015 2.7 2.76 3.1 2.36 2.36 2.36 2 2 2 480019100 2016 2.66 2.76 3.1 2.36 2.36 2.36 480018600 2017 2.6 2.72 3 2.36 2.36 2.36 18600 2018 2.4 2.52 2.6 2.30 2.30 2.30 18600 2019 2.4 2.52 2.6 2.24 2.24 2.24 18600 2020 维稳或提 2.24 2.24 2.24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注:大豆、棉花斜体数据为目标价格)
二、水稻: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2020年最低收购价略有提高
(一)杂交稻种子市场规模大于常规稻,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我国水稻种子由杂交稻和常规稻两类构成,杂交稻种子商品化率100%,常规稻种子由于农户可留种因此商品化率约71%。
2019年,我国杂交稻种子总产量2.4亿公斤,终端市场规模140.57亿元;常规稻种子总产量8.6亿公斤,终端市场规模56.38亿元。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2018年杂交稻制种企业数量480家,常规稻制种企业数量560家。
杂交水稻种子行业近年集中度快速提升,CR10由2014年的32.5%提升至2018年的45.8%,销售额第一的隆平高科2018年杂交水稻种子销售额为21.25亿元;常规水稻种子行业集中度近年小幅提升,CR10由2014年的43.5%提升至2018年的48.9%,销售额第一的垦丰种业2018年水稻种子销售额为5.15亿元。
从主导品种来看,根据《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数据,2017年全国水稻主导品种共305个,推广500万亩以上的有绥粳18(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龙粳3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龙粳4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南粳910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嘉早17(中国水稻研究所)、黄华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推广面积4815万亩,占总面积的11.49%。
推广100-500万亩的品种39个,推广面积6562万亩,占总面积的15.67%。
图表11:2018年我国水稻商品种子销售收入前十企业
排名杂交水稻商品种子企业常规水稻商品种子企业
1隆平高科垦丰种业
2荃银高科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
3北京金色农华种业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
4中国种子集团江苏省高科种业科技
5广西绿海种业黑龙江倍丰种业
6四川农大高科农业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
7宁波市种子江苏省红旗种业股份
8江西天涯种业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
9广西兆和种业江苏天丰种业
10四川西科种业江苏明天种业
资料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表 12:主要上市公司水稻种子销售额(亿元)
图表 13:水稻种子CR10 变化(%)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二)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小幅回落,最低收购价2020年略有提升
1、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贸易占比较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平原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第二大粮食品种,2018年种植面积3019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黑龙江等东北平原地区。
2018年前五大主产省分别为湖南、黑龙江、江西、安徽、湖北,种植面积分别为401、378、344、255、239万公顷。
图表 14:我国各省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
图表 15:我国稻谷种植分布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8/19市场年度(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国稻谷产量2.12亿吨,消费量为1.92亿吨,进口量365.5万吨,出口量502万吨,进口占消费比为1.90%,出口占生产比为2.37%。
图表 16:我国稻谷产量、消费量及进出口量(万吨)
图表 17:2018/19我国稻谷消费结构(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2、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稻价和种植面积有所下降,2020年收购价持稳或提高
1997年以来,我国稻谷价格、种植面积和产量波动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997年-2003年:稻谷价格先下行后在低价区间波动,种植面积和产量下滑。
由于1994年-1997年稻谷产量连年增长,稻谷价格在供给增多、库存加大背景下于持续下滑。
其中粳稻价格一直下滑至2002年的1.15元/kg ,籼稻价格下滑至2000年的1.01元/kg ,此后在低价区间运行。
同期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下滑。
2004年-2015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出,稻谷价格持续走高,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提升。
2004-2016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由1.44元/kg 提升至2.76元/kg ,粳稻最低收购价由1.58元/kg 提升至3.1元/kg ,稻谷价格在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的背景下持续走高,稻谷播种面积、产量亦持续走高。
2016-至今:最低收购价下调,稻谷价格走低,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小幅回落。
由于国内稻谷库存持续累积和产品结构失衡,国家为去库存并鼓励优质稻的种植,2016年首次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2017年、2018年全面下调各类稻谷最低收购价,国内稻谷平均收购价格波动走低,种植面积下滑,产量在单产提升背景下小幅下降。
2020年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
2020年2月28日,发改委公布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其中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略有上调。
图表 18:2016年以前我国稻谷价格走势(元/千克)
图表 19: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元/千克)
15850, 82%
1500,
8%
1750, 9%130, 1%
食用消费
饲用及损耗
工业消费
种子用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表20:我国稻谷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图表21: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万公顷)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图表22:我国稻谷产量和单产(万吨,吨/公顷)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三)食用需求为主但用量小幅下降,饲用及工业需求增加
稻谷下游消费主要有食用、工业加工、饲用、种用四大用途,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8/19市场年度食用、工业加工、饲用及损耗、种用用量分别为1.59、0.19、0.15、0.01亿吨,食用消费占比达82.42%,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
从近年下游消费需求变化来看,由于居民饮食结构改变,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副产品需求量增长,大米作为口粮的需求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2018/19市场年度稻谷食用消费量同比下降30万吨至15850万吨。
饲用和工业消费量总体呈提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家稻谷拍卖底价下调,部分低价超期粮作为饲料和工业用途的需求增加,2018/19市场年度饲用及损耗量由同比提升50万吨至1500万吨,工业消费需求同比提升150万吨至1750万吨。
种用量基本维持在130万吨左右,波动不大。
图表 23:2018/19我国稻谷消费结构(万吨,%)
图表 24:我国稻谷消费结构变化(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资料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三、玉米: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供需改善、价格上行
(一)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最大,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均为杂交玉米种,商品化率为100%。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玉米种子总产量9.9亿公斤,终端市场规模279.80亿元。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2018年玉米种子生产企业1586家,玉米种子行业集中度近年有所回落,CR10由2014年的28.9%降至2018年的25.6%。
销售额前三的垦丰种业、登海种业、隆平高科2018年玉米种子销售额为8.52、6.76、6.03亿元。
图表 25:2018年我国玉米商品种子销售收入前十企业
排名 玉米商品种子企业 1 垦丰种业 2 登海种业 3 隆平高科 4 辽宁东亚种业 5 吉林省鸿翔种业 6 中国种子集团 7 德农种业股份 8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 9 河南金苑种业 10
莱州市金海种业
资料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15850, 82%
1500, 8%
1750, 9%130, 1%食用消费
饲用及损耗
工业消费
种子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