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
植物细胞工程考试重点资料
![植物细胞工程考试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06eb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c.png)
植物细胞工程一、名词解释1、离体生殖:是指人工操纵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生殖的技术。
2、外植体:取至生物体用于组织培养的活的生物细胞或组织切段、或用于继代培养的组织培养物均称之为外植体。
3、悬浮培养:是指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4、互不选择:两个具有不同生理或遗传特性的亲本,在形成杂种细胞时能产生互补作用,依据这一特性进行杂种细胞选择的方法称互补选择。
5、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它是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个全然现象。
6、体细胞胚:离体培养下没有通过受精过程,但通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
7、TE细胞:植物在系统发育中,由根和芽的原形成层或次生形成层细胞分化形成的管状细胞,它在维管系统的形成中具有中心作用。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TE细胞由愈伤组织薄壁细胞分化形成,这也是愈伤组织细胞分化器官的前提。
8、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任何一种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产生的生殖体,不管是在涂膜胶囊中包裹的、裸露的或通过枯燥的,只要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均称之为人工种子。
9、器官发生:植物的离体器官发生是指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10、脱分化: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中的过程。
11、生长素感应:生物细胞由生长素受体感受生长素信号与其结合,进而使生长素受体被活化的过程。
12、转分化:在培养条件下,具有一定分化程度的植物细胞在不通过分裂,但通过类似脱分化过程和再分化过程而转变为另一类分化细胞的过程。
13、体细胞无性系:有任何形式的细胞培养所产生的植株。
14、玻璃化冻存:是指在超低温保留生物细胞中,通过一定程序使细胞质液体转变为非晶体〔玻璃化〕的固化过程。
15、早熟萌发:幼胚接种后,离体胚不接着胚性生长,而是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呈幼苗,通常称之为早熟萌发。
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e13b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b.png)
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点总结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一)克隆1.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2.克隆技术cloning:从众多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类型细胞的操作技术3.内容:(1)分子水平:基因克隆即目的基因的复制(受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分离(特定基因探针选择、钓取目的基因)过程(2)细胞水平: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3)个体水平: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从一个单一(体)细胞繁殖出生物个体——胚胎细胞克隆以胚胎/卵细胞作为供体、利用核移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物个体克隆4.条件:(1)理论条件:细胞全能性/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全套遗传物质(根本原因)(2)基本条件:①具有包含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细胞②具有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 e.g去核卵细胞③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 e.g胚胎早期培养环境/子宫5.非正面影响: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进化,维护生态平衡(二)植物克隆1.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1)受精卵>生殖细胞>胚胎/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体细胞;PS生殖细胞在一定刺激下染色体可加倍;一些动物存在孤雌生殖(2)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低等动物>高等动物PS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2)过程:①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诱导形成试管苗→新植株PS外植体选取形成层(分生组织)部分易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A.培养条件:首先是离体培养(生物体内细胞中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故无法表现出全能性)半/固体培养基(固体为例)a.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剂(氨基酸、琼脂凝固剂等)b.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适当浓度配比诱导分化出芽/根的顶端分生组织/花)——CTK中等量IAA少量诱导脱分化,CTK、IAA比例合适诱导根芽分化c.无菌条件(外植体70%酒精消毒、器械高温蒸汽灭菌)——杂菌争夺产毒d.适宜的pH、温度和渗透压B.光照:若外植体是(带叶)茎段,不经历脱分化再分化,组培全过程均需要光照;若外植体是非光合作用部位(如胡萝卜块根),再分化成芽后光照C.试管苗移栽前需炼苗(草炭土/蛭石,逐渐降湿)D.愈伤组织:排列疏松的高度液泡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②外植体→愈伤组织→摇床液体悬浮培养分散成单细胞→胚状体→人工种子PS 单细胞植物克隆,类似受精卵的卵裂、分化、器官发生、形态建成单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细胞核大(胚性细胞特征)③酶解细胞壁→原生质体培养→新植株(2)用途:微型繁殖、制造人工种子(胚状体阶段)、单倍体育种、作物脱毒(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病毒极少Cf抗病毒)、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诱发和筛选抗盐植株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愈伤组织阶段已可,试管培养苗、细胞培养反应器也可)(3)长期培养后的全能性下降原因:染色体畸变、核变异、非整倍体产生;细胞或组织中激素平衡被打破;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改变;形成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植株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逐渐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3.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植物)获得原生质体:在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用等渗溶液洗涤;检验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依据渗透作用原理,采用低渗胀破法(见比较表格)4.植物细胞工程:培养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借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或通过细胞融合将不同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C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若基因型不同为细胞杂交)——基因定位:利用细胞杂交中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的对应关系生物动物细胞工程的知识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指明“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1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1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67de9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5.png)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一、必备知识
知识点4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快速繁殖 ①技术:快速繁殖技术(微型繁殖技术)。 ②优点: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③实例:甘蔗、桉树和铁皮石斛等试管苗的生产。 (2)作物脱毒 ①选材部位: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因为此处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②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③实例:脱毒马铃薯、脱毒草莓。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一、必备知识
知识点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条件 材料
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
培养基
外界 条件
①种类齐全、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 ②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
①无菌操作; ②光照: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 再分化时需要光照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一、必备知识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二、知识辨析
1.没有离体的成熟叶肉细胞能表现出全能性吗? 不能。离体的植物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表现出全能性;没有离体的成熟叶肉细 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2.菊花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后续的培 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3.利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可以直接将两个植物细胞诱导融合,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植物细胞融合需要先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再诱导融合。
知识点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特别提醒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 激素。它们的浓度、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植物细胞发育方向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细胞工程知识整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细胞工程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efe7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4.png)
专题二 细胞工程2.1 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培养对象: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外植体)2.培养条件:无菌、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无机营养成分、有机营养成分、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等)。
3.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过程:外植体 脱分化 消毒试剂: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体积分数为20%的次氯酸钠 选取部位:形成层部位(原因: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再分化 ①条件:a 无菌、 b 离体、 c 适宜的营养、 d 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形成;浓度比较低时,有利于根的形成)、e 光照(诱导叶绿素合成,使试管苗进行光合作用) ②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愈伤组织 ①概念: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②实质:使已分化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③条件:a 无菌、 b 离体、 c 适宜的营养、 d 植物激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适中)、不需光 是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团 试管苗(植株)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方法:酶解法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再分化原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聚乙二醇)最活跃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植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脱分化植物A细胞植物B细胞去除细胞壁原生质体B诱导融合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出新的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愈伤组织幼根幼芽或胚状体试管苗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技术(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实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分裂方式:有丝分裂(5)繁殖方式:无性繁殖(6)优点(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②使用材料少,培养周期短,繁殖效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高效快速的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dfd7e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a.png)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植物细胞工程:是一种利用离体培养体细胞,按照预先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植物细胞进行遗传操作,使其遗传和生物学特性改变,从而实现植物品质改良和创新的生物技术。
植物离体繁殖:又称植物快繁或微繁,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外植体进行培养,使其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异核体的培养产生体细胞杂种的技术,它能使两亲本不通过有性过程进行遗传物质的重组,包括核基因和胞质基因的重组。
;外植体:(explant)取自生物体用于组织培养的活的生物或组织切段、或用于继代培养的组织培养物均称为外植体。
;花药培养:是指把整个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在离体的条件下,像体细胞一样进行分裂、分化,最终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胚胎培养:对合子胚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生长发育的植株的过程;继代培养:对来自于外植体所增殖的培养物(包括细胞、组织或其切段)通过更换新鲜培养基及不断切割或分离,进行连续多代的培养,就称为继代培养;原代细胞系: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经首次传达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脱分化:培养条件下使下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再分化:在离体条件下,细胞脱分化以后,无序生长的细胞及其愈伤组织重新进入有序生长即分化状态的过程;转分化: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分化细胞的现象称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游离的单细胞或小的细胞团(含少数细胞的分化细胞团或细胞聚集体)以一定的细胞密度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于摇床上进行悬浮培养;器官发生:植物的离体器官发生是指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终端分化细胞:终端分化细胞是不分裂细胞,即细胞永久的失去了分裂能力,而分化为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组织细胞;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在不同的轴向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胚性细胞:离体培养中通常把具有类似胚细胞性质、容易调控分化表达全能性的一类细胞称为胚性细胞。
通用版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考点2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讲义
![通用版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考点2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462a8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f.png)
考点二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1.植物组织培育的过程——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植物组织培育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供应养分和调整渗透压。
(2)脱分化阶段不须要光,再分化阶段须要光。
(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促进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4)体内细胞未表现全能性的缘由: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淌性3.针对二类目标(试管苗、细胞产物)的培育流程4.动物细胞培育(以贴壁细胞为例)——原理:细胞增殖(1)动物细胞培育过程①动物细胞培育中两次运用胰蛋白酶的作用不同:第一次:处理剪碎的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其次次:使贴壁生长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下来。
②保障无菌、无毒的措施:对培育液和培育用具进行灭菌处理及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定期更换培育液。
③区分原代培育和传代培育的关键是是否分瓶培育。
(2)干细胞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细胞膜的流淌性、细胞的增殖(1)3种细胞特点不同:①B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大量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能大量增殖,不能分泌抗体。
③杂交瘤细胞:既能分泌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2)2次筛选目的不同:①第1次:获得杂交瘤细胞。
②第2次:获得能分泌所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6.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原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1)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应细胞核的亲本性状可能不同的三个缘由:①克隆动物遗传物质来自两个亲本。
②发育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外界环境可能引起不行遗传的变异。
(2)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繁殖,而试管动物则是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因此属于有性繁殖。
1.(2017·海南,31)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繁殖该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肯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育,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章细胞工程(背诵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2章细胞工程(背诵版)-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c46128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e.png)
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必备知识]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操作,有目的地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或其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的生物工程。
(P31)2.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即细胞具有全能性。
(P34)3.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P35“探究·实践”)5.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P37)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P38)[重要图解]1.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P35)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错误!“①错误!②错误!③―→试管苗错误!完整植株”,其中数字序号处填写内容依次为:①外植体、②愈伤组织③根、芽等。
①具体指的是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是指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经脱分化形成的是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这称为愈伤组织。
再分化是指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的过程;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它们的浓度、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P37~38):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再经过诱导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可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字母a~f表示相关过程,其中a为去除细胞壁的过程,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诱导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be06c19ec3d5bbfd0a74c6.png)
第一章1、细胞工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一定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分类:根据研究生物类型不同,细胞工程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融合技术;胚胎工程技术(核移植、胚胎分割等);克隆技术(单细胞系克隆、器官克隆、个体克隆)。
(2)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与培养技术;亚细胞水平的操作技术等。
根据实验操作对象可分为: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操作、转基因生物等。
3、细胞融合:又称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
它是以植物组织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精细操作,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品种或创造新物种,或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统称为植物细胞工程。
5、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历史:A、探索阶段(1902-1929)细胞学说与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提出B、培养技术建立阶段(1930-1959)建立了两个与培养技术有关的重要模式,一是培养基模式,二是激素调控模式。
C、应用研究阶段(1960- )(1)、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
(2)、微繁技术(3)、花药培养技术(4)、次生产物生产第二章1、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完整生物个体的固有能力称之为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全能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不是所有基因型的所有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培养反应;即使对于植物细胞而言,细胞全能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细胞均可以直接产生植物个体;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e1a025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0.png)
一、名词解释1.继代培养:当原代培养成功以后,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瓶)内,再进行培养的过程。
2.褐化:是指培养材料向培养基中释放褐色物质,致使培养基和培养材料逐渐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3.玻璃化:植物组织培养中分化出半透明的畸形试管植株(玻璃化苗)的现象。
4.超低温保存:即在低于-80℃的低温条件下对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保存的技术。
5.限制生长保存:是以组织培养技术为基础,通过改变试管苗或组织的生长环境,使培养物生长势降至最小限度,延长继代间隔,有效保证种质的遗传稳定性,实现种质资源中期保存的方法。
6. Callus(愈伤组织):具有旺盛分裂能力,但没有组织和器官分化的细胞群。
7.板植率(植板率):每个平板接种细胞总数中形成细胞团的百分率。
8.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9.离体授粉::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予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
10.体细胞胚: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
11.体细胞杂交:指将两个原生质体不同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体细胞的过程。
12.细胞全能性: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13.条件培养基:是将培养过细胞的培养基除细胞取其上清液,直接用于培养其他细胞或作为其他细胞培养基的添加成分的方法。
14.同步化培养:指在培养基中大多数细胞都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培养技术。
15.脱分化:也称去分化,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16. 花药培养: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发育和分化成为植株的过程。
17.花粉培养: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f3b6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png)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等产品的新技术。
2、植物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得特定的细胞、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3、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4、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者去除物品上所有生活的微生物的方法.5、消毒:是指用消毒剂对活的植物材料进行处理,以杀死其上所有生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6、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体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7、细胞脱分化: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
8、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9、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的细胞在不同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10、中间繁殖体: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中间繁殖材料。
11、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外植体切面上产生。
12、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13、植物的器官发生:是指在离体培养下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14、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指体细胞在未经性细胞融合的情况下,模拟有性胚胎发生的各个阶段而形成胚的类似物的形态发生过程。
15、悬浮培养:是指将离体的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植物细胞工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植物细胞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73595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6.png)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植物细胞工程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植物愈伤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A.愈伤组织是由外植体进行细胞分化而来的B.愈伤组织由不定形的薄壁细胞组成C.愈伤组织可以分化出根和芽D.愈伤组织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2.细胞器移植是培养植物新品种的重要方法,如把高光合效率作物的叶绿体移植到低光合效率的作物体内,就可以使低光合效率作物变成高光合效率作物,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一般可采用类似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实现细胞器的移植,再将接受细胞器移植的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最后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转移前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受体细胞B.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从细胞匀浆中获得叶绿体C.为提高成活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一般先诱导愈伤组织生芽,再诱导生根D.利用细胞器移植获得高光合效率作物打破了生殖隔离3.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马铃薯,比未脱毒的马铃薯增产50%以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脱毒前要去除细胞壁B.消毒过的根尖要先脱分化C.单倍体育种可提高脱毒率D.聚乙二醇可促进茎尖再分化4.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生物学原理采取某些措施使植物生长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大棚里增施CO2是为了促进有氧呼吸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植物依据的原理是有丝分裂C.人工授粉是为了保留全部亲本性状D.人工补光是为了提高植物有机物的积累5.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
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
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
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
流程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③和④过程涉及的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赤霉素B.用①处理细胞时需要在较低渗透压溶液中进行C.过程②常用高Ca2+—高pH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D.过程③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来自黑芥苗的叶绿体6.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板蓝根原生质体,使其部分染色体丢失,将处理后的板蓝根原生质体与油菜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出了只含一条板蓝根染色体和油菜全部染色体的非对称杂种植株,该过程运用了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一轮复习
![植物细胞工程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f7173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0.png)
打破了生殖隔离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 亲和的障碍。
第12页/共21页
白菜
甘蓝
白菜 甘蓝
同学们设计一下白菜甘蓝培育过程?
第13页/共21页
AA × BB
白菜
甘蓝
AB
白菜-甘蓝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AABB
第14页/共21页
比较
所属范畴
原理
植物组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
无性繁殖
细胞全能性
步骤
①脱分化 ②再分化
意义
第3页/共21页
一
分化程度低 脱分化较易
幼芽或幼根?
外植体
(离体的, 已分化组织
或细胞)
①适宜温度、pH 和无菌环境、 无 光。
脱分化 条件? ②无机物、有机物
、
和植物激素(生长
植 无定形状态 特点? 愈伤组织 (未分化)素,细胞分裂素
物 薄壁细胞
等),琼脂
组 高度液泡化
再分化
织 排列疏松、无规则 培 无叶绿体,不进行光 养 合作用
①保持优良性状 ②繁殖速度快、 大规模生产 ③提高经济效益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全能性
①去除细胞壁 ②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③组织培养
打破生殖隔离的界限,克服远源 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联系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15页/共21页
三、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当生长素含量低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芽的形成。
6、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
技术的流程图,并与同学交流。
离体的器官、 脱分化 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再分化 根和芽 发育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题(整理)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8f391ddccda38366bafa8.png)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细胞工程: 广义—-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及适宜条件下,对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培养,促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狭义——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借助工程学的试验方法或技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广义的细胞工程包括所有的生物组织、器官及细胞离体操作和培养技术,狭义的细胞工程则是指细胞融合和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信息和离体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体细胞杂交:将不同来源(种、属间)的体细胞原生质体在诱导剂诱发下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形成杂种植物体,进而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
固体培养:将外植体接种在加有凝固剂的培养基上进行静止培养的技术。
超低温保存:将植物细胞或组织经防冻处理后,在-196℃条件下的低温保存的一整套技术。
细胞固定化培养:将游离的细胞包埋在多糖或多聚化合物制备成的网状支持物中、培养液呈流动状态进行无菌培养的技术。
外植体:用于培养的离体组织或器官.如下胚轴、叶片、胚、根等。
继代培养:把培养物转移到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中的过程。
一般每隔4—6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
继代也不能过于频繁。
植物体细胞胚胎:体细胞在离体培养下未经受精过程,但经历类似合子胚胎发生和发育的过程,从而形成类似合子胚的结构。
花药及花粉培养:离体条件下对植物的花粉或花药进行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技术.接种:将外植体种植于培养基上的过程。
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
任何一种经人工种皮包被或裸露的,具有形成完整植株能力的繁殖体均可称之为人工种子。
离体快繁(微繁):通过无菌培养方法进行的营养繁殖。
愈伤组织:由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无序的、分生状态的薄壁细胞。
器官形成: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工程知识梳理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工程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85b6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e.png)
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一般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信息,即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①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②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 植物细胞一旦成为离体状态,在一定的营养条件和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诱导下,细胞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性繁殖)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培养基上,并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3、过程:4、用途:(1)微型快速繁殖:保持优良性状(无性繁殖,有丝分裂),不受季节限制(室内生产),适合自动化管理,有利于进行工厂化生产(2)作物脱毒(植物分生区—无毒或者少毒,如茎尖),脱毒作物产量高,品质好;(3)人工种子(胚状体+人工薄膜);(4)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稳定遗传植物①后代往往都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②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突变体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处于分生状态,易受影响产生突变,需筛选(6)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愈伤组织生产代谢产品(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定义:不同种植物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并培育成新植物体(植物体细胞不能直接杂交)2、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3、过程:融合①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融合,高Ca2+—高pH融合法。
②结果:三种(A—A、A—B、B—B),筛选出杂种细胞A—B去壁由于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4、培养杂种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5、杂交终点:得到杂种植物6:杂种植物特征: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所以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7、意义: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8:遗传:如果两种植物都是可育的,则杂种植物也是可育(三)、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关系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础,植物体细胞杂交所用的技术更复杂。
植物细胞工程考试内容+答案
![植物细胞工程考试内容+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d17c189eb172ded63b72b.png)
1.在培养基中添加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不同维生素作用异同?无机大量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需求量大,为结构物质。
无机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锌、钼、钴等,需求量小,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须的物质。
有机成分:糖类,有碳源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维生素,许多是重要的辅酶,参与重要的代谢;肌醇,有促进糖类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的功能;腺嘌呤,合成各种细胞分裂素的前体物质之一。
氨基酸,蛋白质组成成分。
其他复合成分,具有辅助作用。
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
水,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成分。
其他添加物:凝固剂,为固体培养及所需;吸附剂,吸附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渗透压调节剂;pH缓冲剂。
硫胺素B1:参与能量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所必须。
吡哆醛B6:参与转氨作用、脱羧作用、消除作用等。
叶酸B11:以四氢叶酸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
烟酸B5 :参与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过程和糖类无氧分解的过程。
生物素VH:参与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泛酸钙:参与多种代谢。
2.组培苗出瓶洗苗出于什么目的?洗苗是为了除去根部残留的培养基,防止微生物滋生,使根系腐烂。
3.得到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工程方法有哪些?由胚乳离体培养、一倍体与二倍体细胞融合、诱导细胞发生染色体倍性突变、六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等方式再生可得到三倍体植株。
4.植株再生的方式和途径?植株再生方式可分为体细胞胚发生和器官发生。
器官发生可分为外植体分化先形成芽后形成根,先形成根后形成芽以及由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通过维管组织联系。
体细胞胚发生可分为外植体直接形成体细胞胚的直接途径和经过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的间接途径,间接途径又可分为固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形成胚性细胞团。
5.哪些方式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由花药离体培养、花粉离体培养、未受精的卵细胞离体培养的方式再生植株为单倍体植株。
6.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曲线呈S形,可分为五个时期:生长延滞期、指数生长期、直线生长期、生长减缓期、停止期7.培养容器的透气性对培养效果有什么影响?透气性差会导致供气量不足,并会导致二氧化碳、乙烯、乙醇等气体积累,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细胞工程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改良动植物、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生产生物农药、兽药与疫苗等产品的新技术。
2、植物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以获得特定的细胞、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3、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4、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或者去除物品上所有生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5、消毒:是指用消毒剂对活的植物材料进行处理,以杀死其上所有生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6、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体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7、细胞脱分化: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
8、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9、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的细胞在不同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10、中间繁殖体: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中间繁殖材料。
11、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外植体切面上产生。
12、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13、植物的器官发生:是指在离体培养下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14、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指体细胞在未经性细胞融合的情况下,模拟有性胚胎发生的各个阶段而形成胚的类似物的形态发生过程。
15、悬浮培养:是指将离体的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16、固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如琼脂、明胶等)形成固体培养基,将植物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接种于培养基上(中)的组织培养方法。
17、静止液体培养:是指在培养基中不加入凝固剂,而直接将培养物接种到液体中或其他支持物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18、成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培养体积中接种细胞和添加培养基后,中途不再添加培养基也不更换培养基的方式。
19、连续培养:是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培养基,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连续得到补充的培养方法。
20、半连续培养:是介于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一种培养方法。
是在完成成批培养一个周期后,只从反应器中取出大部分的细胞悬浮液,保留小部分细胞悬浮液作为下一次培养的种子细胞,然后加入新鲜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方法。
21、光自养培养:光自养微繁殖技术又称无糖培养微繁殖技术,是指培养容器中的植物在人工光照条件下,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完全自养的方法进行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22、外植体:是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它是植物离体培养的基础材料。
23、快速繁殖:就是应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或新品系,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繁衍出一定数量与母本相同的植株。
24、污染: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微生物进入培养体系,在培养的材料上或培养容器内的其他部位繁殖和生长的现象。
25、植物脱毒:就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细胞中侵染的病毒,生产健康的繁殖材料。
26、褐变:外植体在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分泌褐色物质使培养基和外植体本身变褐的现象。
27、玻璃化:植物组织培养中分化出半透明的畸形试管植株(玻璃化苗)的现象。
28、29、指示植物鉴定:将待测植物的汁液接种到指示植物上,如果被测植物带有病毒,指示植物就会出现特定症状30、指示植物:是指具有能够辨别某种病毒的专化性症状的寄主植物。
31、花药培养:是指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使其发育和分化成植株的过程。
32、花粉培养:又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33、雄核发育:在离体条件下由花粉产生单倍体胚和植株的过程。
34、花粉二型性:在天然花粉群体中,除正常花粉外,还存在一部分发育迟缓、体积小、染色浅的异常花粉的现象。
35、E花粉:具有雄核发育的潜力(胚胎发生能力)的异常花粉。
36、胚性发育:幼胚接种到培养基上以后,仍然按照在活体内的发育方式发育,最后形成成熟胚(有时甚至可能类似种子),然后再按种子萌发途径出苗形成完整植株。
37、成熟胚培养:是指成熟的胚培养,实质是胚的离体萌发生长38、幼胚培养:是指未发育成熟的胚培养39、早熟萌发:幼胚接种后,离体胚不继续胚性生长,而是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成幼苗40、植物胚乳培养: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胚乳从种子中分离出来,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发育成正常植株。
41、离体授粉:在离体培养的胚珠、胎座或柱头上授粉,然后通过胚珠或子房培养形成有萌发能力的种子的过程。
42、离体受精:应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分离精卵细胞,并使其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43、雌核发育:在离体条件下由未授粉胚囊产生单倍体胚和植株的过程44、薄层细胞培养:是从外植体的表皮撕下数层细胞(表皮细胞和薄壁组织)于合适的培养基上进行的离体培养。
现在也将外植体横切成1mm厚的薄片进行的培养统称为薄层培养。
45、单细胞培养:分离植物的单个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46、细胞悬浮培养:是指将单个的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47、平板培养法:将一定量的细胞接种或混合到装有一薄层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内进行培养的方法。
特点:筛选效率高、筛选量大、操作简单。
48、看护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置入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放一小片滤纸,待滤纸湿润后将细胞接种于滤纸上培养的方法。
特点:简单方便,不能在显微镜下追踪细胞的分裂。
49、初生代谢物: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化合物。
次生代谢物:利用初级代谢产物经不同的生物代谢途径生产的不同代谢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过程。
50、激发子:是指能够诱导植物细胞的一个反应并形成细胞特征性自身防御反应的分子。
51、生长偶联型:产物生产和细胞生长呈正比的类型。
52、非生长偶联型:产物只在细胞停止生长后合成。
53、植物原生质体:是指除去细胞壁后,被质膜包围的“裸露细胞”。
54、原生质体培养:是指将原生质体放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55、出芽:在原生质体培养初期新细胞壁形成,由于细胞壁的一部分变弱或者不完整,使原生质体出现细胞质的局部膨胀,由于细胞的内压而使细胞质突出呈芽状。
56、植物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指把两种不同基因型个体或不同种、属、科生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别分离出来,再用一定的技术融合成一个新的杂种细胞,乃至发育成杂种植株的过程。
57、细胞质杂种:只含有亲本一方的核基因组而含有亲本双方的细胞质基因(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的细胞杂种58、无性系变异:植物的组织、细胞、原生质体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所得的培养物及再生植株中出现的变异59、变异体:不加任何选择压力而筛选出的变异个体称为变异体。
60、突变体:经过施加选择压力所选出的无性系变异,称为突变体。
61、突变体筛选:从离体培养的植物材料中,筛选拟定目标突变体的方法,称为突变体筛选。
62、正选择:是指在培养物中加入对正常细胞有毒的化学物质,使正常细胞不能生长,而突、变体可以生长,从而选出突变体的方法。
63、负选择:在特定的培养基上或培养条件下使突变的细胞死亡,而正常细胞可以生长,从而选出突变体的方法。
64、超低温保存:在冰冻保护剂的保护下,将生物材料在超低温(-80℃以下)下保存,最大限度地抑制生理代谢活动,降低劣变频率,达到长期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
65、植物遗传转化: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外源基因与受体植物染色体整合并稳定遗传和表达的过程或技术。
1、66、组织器官受体系统:是指以植物的组织器官为转基因的受体,然后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的受体系统。
2、简答题3、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答:(1)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创新(2)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植物新品种的快繁和种性的保持2、接种时防止污染的方法:答:(1)环境无菌控制(2)呼吸控制(3)交叉污染控制3、接种动作快4、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本程序答:(1)选择实验材料(2)对实验材料进行消毒(3)中间繁殖体诱导(4)中间繁殖体繁殖(5)中间繁殖体分化4、试管苗移栽5、污染的类型答:真菌污染、细菌污染、酵母、螨虫、混合污染5、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株的方式。
答:(1)先芽后根:多数植物(2)先根后芽:颠茄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根和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植株。
6、影响器官形成的因素?答:(1)外植体类型、基因型(2)激素种类与比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高,诱导生根;比值低,诱导生芽;比值合适,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繁殖。
(3)培养基种类:固态、液态(4)环境条件:光照、温度7、培养方法8、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主要方法答:(1)固体培养:琼脂培养、固体平板培养、看护培养。
8、液体培养:静止液体培养、悬浮培养、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分批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
9、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生理活动与细胞结构的变化。
答:分化细胞:细胞核较小,核位于细胞边缘,细胞中央有大液泡,细胞体内核糖体密度较低,多聚核糖体数目较少。
10、脱分化后:细胞质显著变浓,大液泡消失,核体积增加并逐渐位移至细胞中央。
11、固体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适合于各种外植体和组织培养的各个阶段(2)有利于气体交换(3)防止或减少玻璃化不利于代谢物的扩散10、静止液体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可用于组织培养的各个阶段(2)减少成本(浅层液体培养)(3)利于代谢物的扩散,减小自体抑制效应(4)扩大营养接触面(5)不利于气体交换11、易诱导玻璃化12、悬浮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可用于组织培养的诱导、繁殖和分化阶段(2)增加培养物与液体接触面,促进营养吸收(3)利于代谢物的扩散(4)有利于气体交换12、需要一定的设备13、成批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是一个放大的悬浮培养(2)培养装置和操作简单(3)培养周期短(4)检测困难13、成本高14、连续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延长细胞生长周期,增加目的产物产量(2)便于对系统的检测14、装置复杂,对反应器设计要求高15、半连续培养有什么特点?答:(1)节约种子细胞生产产成本(2)保留的培养液有利于细胞启动15、下一轮培养细胞的同步性差16、光自养培养的特点答:1)生长速度快,生长发育均匀。